老是一種幸福: 長年紀, 也長智慧的八項思考
作者 | 邱天助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老是一種幸福: 長年紀, 也長智慧的八項思考:※原書名:《老,自在:50後人生的八堂必修課》讓我們感到幸福的,不在擁有多少東西,而是能放下多少事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屬 |
作者 | 邱天助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老是一種幸福: 長年紀, 也長智慧的八項思考:※原書名:《老,自在:50後人生的八堂必修課》讓我們感到幸福的,不在擁有多少東西,而是能放下多少事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屬 |
內容簡介 ※原書名:《老,自在:50後人生的八堂必修課》 讓我們感到幸福的,不在擁有多少東西,而是能放下多少事 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屬於熟齡族群獨享的恩典 不用凍齡,無須抗老,學會與生命和諧共處 即使年過六十,依然充滿活力,優雅重生 老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抗拒與逃避。幸福是一種決心、一種選擇。老年充滿著幸福和悲傷,沒有太多時間耗費在生氣和焦慮。當我們意識到我們不再擁有全世界的時間時,就會看清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這時,生命中的瑣事,似乎變的不那麼重要了。我們漸漸把大部分的時間,拿去關注那些對我們有意義、會讓我們開心的事,把生命投資在更為重要的情感部分,並且更懂得珍惜,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我們變得更快樂。此外,老年後更有欣賞力,更願意去讚美別人,更能接受和解。因而,生活更加美好,一天比一開心。 「五十知天命」,正是時候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在刻板印象中,老年生活總是跟休閒連結在一起。辛苦一輩子,退休後難得清閒。然而,這種觀念已經被有活力退休的概念所取代。對於成天無所事事的人而言,如何找到生命的新意義,讓生活有所憑靠,是現今老年人的一大挑戰。 我們擁抱年紀,但不為年紀所限。老年的生命,沒有什麼所謂標準的人生流程,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所以,我們應該在意的是「我現在想要活出什麼?」而非「我這個年紀應該要做什麼」。 全方位認識老後生活,開啟「優雅老化」與「活力退休」模式 作者為70多歲的台灣社會老年學專家,他以20年的老後經驗,輔以社會學的觀察分析方式來探討種種老年現象。本書以「肯定老化」的立場,迎向老年必須面對的挑戰,從中發掘老年的正面價值與積極能量。 死亡:能夠接受「死亡是自然」的人,較具責任感,而且會從任務的追尋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告別:完善的告別,讓彼此都能無怨無悔,更不會讓遺憾阻礙生者的未來。 年紀:研究顯示,多數人年紀越大會越快樂,晚年生活較會是黃金時代。 智慧:越來越多報告顯示,比起年輕人,老人似乎有較少的負面情緒,和較多的正面情緒,而且較願意去回味美好的往事、淡忘負面的記憶。 孤獨:積極的獨處對我們提升生活質量,以及主觀的幸福感都有幫助。 工作:老年勞動之所以珍貴,因為它有可能脫離「市場經濟」的工作模式,返回人類早期的「禮物經濟」勞動模式,讓人間再度充滿溫暖和感動。 老伴:所謂「老伴」就不一定是「另外一半」,而是泛指所有的「老來作伴」。可以是朋友或動物,甚至是機器人! 身體:世界上根本沒有標準老人的樣本,老年世界存在多種可能性。老年是一種從框框走出來的生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的身體。
作者介紹 邱天助邱天助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社會學博士 曾任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副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現任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老年學相關著作 1987《教育老年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1998《顛覆年齡》臺北:張老師文化 2002《老年符號與建構》臺北:正中書局 2007《社會老年學》臺北:基礎文化 2011《老年學導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產品目錄 序 老了,怎麼活? 第一篇 死亡 第二篇 告別 第三篇 年紀 第四篇 智慧 第五篇 孤獨 第六篇 工作 第七篇 老伴 第八篇 身體
書名 / | 老是一種幸福: 長年紀, 也長智慧的八項思考 |
---|---|
作者 / | 邱天助 |
簡介 / | 老是一種幸福: 長年紀, 也長智慧的八項思考:※原書名:《老,自在:50後人生的八堂必修課》讓我們感到幸福的,不在擁有多少東西,而是能放下多少事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屬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836210 |
ISBN10 / | 9869836216 |
EAN / | 9789869836210 |
誠品26碼 / | 2681863026000 |
頁數 / | 28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7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97.6g |
最佳賣點 : 本書是由研究老年社會學已長達三十餘年的老年學權威-邱天助教授,專為普羅大眾所寫的讀物。有別於與本國國情有所落差的國外翻譯書,或僅是個人經驗的著作。
不僅捨去許多艱澀的專有詞彙,更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方式提醒即將邁入老年生活的讀者會遇到的八大問題及現況,並提出一些建議方案。
導讀 : 老了,怎麼活?
擺脫年輕的羈絆,迎接老年
「老」(old)是個既模糊又複雜的概念,何謂「老年」或「老人」,至今,我們仍然無法達成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定義。因為,在生命旅程中,跨入年老世界的路徑或門檻不只一道,有生物、社會、經濟、法律、職業的標記,也有心理、情感和文化的界面,彼此交織、相互接續,構成一幅看似簡單,卻又朦朧不清的老年畫面。
因此,幾乎所有「老年學」(gerontology)的研究都指出,「老」沒有單一的模式,也沒有統一的進程。每個人體驗或意識到老的來臨,時間不同,步調也不一致。何時會老?甚麼狀態稱為老?總是因個人的心態、條件而異,因時空的變化而不同。
然而,「老化」(ageing)卻是不可否認,也無法迴避的生命歷程。即使現代抗老醫療科技的發達,也只能延緩老化的節奏,無法翻轉時間的沙漏,褪去歲月在我們身體上、心理上所留下的痕跡。如何面對老化,或用甚麼姿態來迎接老化,是高齡化社會中每個人必須思考的生命課題。
綜觀今日社會的生活體系,無論工作、飲食、服飾、流行、居住、交通、教育或娛樂、運動,主要是基於四、五十歲,甚至二、三十歲人的生活需求而設計,也藉由他們的雙手、思維和理念而建造,「老年」總是處於邊緣裡曖昧不明的生活領域中。在「青春崇拜」的社會潮流下,許多老年人只能模仿年輕人的生命樣態而存在,不是期待「逆齡」翻身,讚頌「不老」神話,就是只能當個「青春啦啦隊」,為年輕鼓掌歡呼,猛然回頭瞥見自己一身落寞,只能慨嘆前塵不勝唏噓。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這是一個「年輕殖民」的世界。在「青春霸權」流行勢力的擴張下,人們的意象與生活中,不斷歌頌年輕的美好、鞏固年輕的價值。不管日常生活語言、文化傳播,都顯現青春勢力對老年生活世界的侵蝕、散播、滲透和占領。由於老年失去獨特的生命魅力,使得許多年老的人只能以年輕為主體的表述和生活方式,來確認自我身分,肯定自我價值,冀求在老年的身體上、心靈上塗抹年輕的漆痕。於是,「我不老,我還年輕。」變成生命的執拗、價值和神話。從而,在生活世界中,年輕和老年的文化壓迫、對立地位,轉變為滲透和認同關係。在認同倒置的情況下,錯失以老年自己為主體的生活建構能力和機會。
五十年前,台灣人「平均餘命」只有六十幾歲,老年只是生命的殘餘,生活只是苟延殘喘,形成邊緣性的存在。如今,國人「平均餘命」已達八十,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也超過總人口的12.0%。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再過五十年,老年人口結構比將高達41.1%,成為社會體系中主要的人口群。其中,八十歲以上人口明顯的急遽增加。依據聯合國的人口統計,2005年全球八十歲以上的人口僅有8800萬人,預期在本世紀中期會增加到4億。而且,百歲人瑞增加速度,更高於八十歲以上的人口。
今天,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活到八十五歲,是可以期待的壽命。換言之,人生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是處於老年期的歲月。因此,「老年」或「老人」要怎麼活?如何脫離年輕的牽絆,建構具有主體性的美好老年生活世界?就成為我們可以思考,也必須思考的方向。
如何優雅老化,享受美好
擁抱老年,如何才能優雅?眾說紛紜。根據紐約時報醫藥記者溫特勞伯(Karen Weintraub)訪問多位醫生後的報導指出,優雅老化的秘訣包括定期運動、地中海型的飲食、少菸酒、適度睡眠、遠離情緒、控制血壓、注意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攝取、結交知己、保持學習、避免糖尿病。
暢銷作家,《天才種子》(Seed of Genius)的作者古普塔(Ankur Gupta)認為優雅老化的關鍵,在於持續工作、獨立居住、保住老本、不要相信孩子的照顧承諾、擴大交友圈、不要邋遢、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不要倚老賣老、傾聽他人所說,以及崇敬神,相信生命的永恆不滅。
無疑的,保持健康是老年優雅的最大任務和挑戰。但健康指的並非身強體壯、無疾不衰,或日行千里、肩挑百斤。國際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某種恰當的狀態。」對老年人而言,健康指的是「當前處境中,最佳的運作能力和狀況。」換言之,年老力衰並非健康不良,只要具有存活所不可或缺的執行能力,包括體力活動、體能自主、日常工作、社會結合和經濟自足,都可說是一位健康的老人。健康的努力並非旨在防止老化,而是維持老年生活的自主性。如何調配飲食、定期運動、接近醫療,老年都應具有充分的知識和訊息。
在經濟上,維持獨立、自主的行動,也是優雅老化的主要條件之一。老年可以降低物質的慾望,但仍需維持足夠的基本開銷。在「新自由主義」的浪潮下,不久的將來,老年人要純靠政府年金過活的夢想,越來越遠了。即使美夢成真,也不再那麼漂亮,退休後可以無憂無慮的過日子。因此,退休或老年的「儲蓄規劃」是必須面對的生活任務。
在高齡化社會中,延後退休或老年繼續工作,將是未來的趨勢。除了退休年金和儲蓄之外,老年人也必須有心理準備,工作也是收入的來源之一。在法文的原意中,工作(travail)本是一種折磨(torture)。古時貴族階級皆藐視工作,外出工作既不高尚也不光彩。在現代社會中,工作是身分地位的表徵,也是成就感的來源。因此,老年還能工作是件好事。如果,幸運的,老年不必為生計打拼,改變工作的意義,更是人生的幸福。
在刻板印象中,老年生活總是跟休閒連結在一起。辛苦一輩子,退休後難得清閒。然而,這種觀念已經被有活力退休的概念所取代。對於成天無所事事的人而言,如何找到生命的新意義,讓生活有所憑靠,是現今老年人的一大挑戰。在新的老年生命概念中,生活並非僅是休閒,休閒是站在工作的對立面;沒有工作,就沒有休閒。
有一群退休的老朋友,剛開始對天天放假的日子,感到無比興奮與期待,一年多相見,卻說常常為「今天何處去」而傷腦筋。對於退休就停止工作者而言,雖然可以享受短暫無所事事的悠閒日子,但是如果只是閒散過日,常常必須為今天從事何種休閒活動而煩惱。於是,休閒就會變成一種壓力,成為困惱和焦慮的來源。因此,即使是一種休閒活動,除了娛樂以外,也希望能具有生產性和成就感,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在強調創造性和生產性的老年生活中,教育和學習是人生中不能停止的活動。對老年人而言,教育不是打發時間的閒散活動,而是繼續知識生產和自我實現的過程。年輕人的教育大部分是為了工作需要,很多老年的學習是完成未了的心願。法國教授韋拉(P. Vellas)1973年在土魯斯(Toulouse)創立「老人大學」的用意即在於此。
最後,不應避諱的,老年必須面對死亡問題。「無疾而終」是年老的夢想,但多數人病死醫院。臨終時,撐眼所見常常不是家人親友,而是醫生護士,經常在生死關頭自我獨行。如何在死亡階段,擺脫悔恨、焦慮、恐懼和憤怒,讓生命仍然擁有發揮餘地,為自己爭取「得體的死亡權」,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與自主,也是優雅老化的目標。
《老是一種幸福》的書寫
可以預見的,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勢必影響,甚至改變工作、教育和休閒的時間分配,不同世代的生命價值,個人和群體對死亡的看法,影響、改變社會的價值觀、文化流行,以及政治取向。
由於長久從事老年學的研究工作,本身也進入法定的「老人」之一,因此本書的書寫必然充滿「老年的主張」,強調老年的正面價值與積極能量,但也不會鴕鳥式的刻意迴避老年必須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以往,不管是老年衰退說或成功老化論,有關老年和老化的論述,往往被困於狹隘和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衰退的敘事,認為老化的身體是脆弱、耗損、被動和依賴,沒有生產性;成功老化則是以年輕的身體作為生命的模本,忽視老年的能力和獨特性。
本書則以「肯定老化」(affirmative ageing)的立場,承認並且接受老化的不可避免的事實,但並非就意味著必須放棄改善外表、身體健康、精神面貌、情緒平衡和生活幸福的任何企圖。相反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要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更加成熟,捍衛生存的每一個層面;我們也接受我們應有的責任,包括生理、心理、情緒和精神。
每一個年齡、每一個生命階段,都具有神話般的魅力。我們拒絕屈就、順從流行文化所傳播的年輕和剝削的美學文化,我們不會用青少年模式來框住自己的生活,不會迷惑於好萊塢美感文化的召喚。我們充滿自信、自覺,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老是一種幸福》一開始就挑戰老年的禁忌——「死亡」,因為,唯有掙脫死亡的焦慮,老年才能有開闊的人生;
其次再談「告別」,去思考如何告別,才能為自己留下優雅的身影;
其三是「年紀」,主要的重點是破除年齡的恐懼,不會以年老為恥,老要活得挺直;
四談「智慧」,雖然年老不會變得更聰明,但應該變得更有智慧,這也是自古以來老人的象徵和期待。
五談「孤獨」,強調孤獨是老年的存在方式與生命能力,如何積極的面對孤獨,是老年必須思考的課題;
六談「工作」,老年並非不工作,重要的是改變工作的意義,才能顯現老年的生命價值;
隨後談「老伴」,如何與另一半共老是老年幸福的關鍵,但老年夫妻不一定可以作伴,因此,老伴不等於另一半;最後談「身體」,老年的身體不只是健康的關注,能打破「不老」的迷思,掙脫虛假的的青春模仿,才能活出老年的主體性。
事實上,一個多元自主的社會,沒有人可以規範老年應該如何生活,本書的觀點也只能僅供生活的選擇和參考。但是,在「老年意識」的堅持下,強調老年必須掙脫老化的污名和恥辱,毋需對自己的外貌感到憎惡,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而讓自己在心理和肉體處於自卑、自嘆、自憐,甚至憤怒、懊悔和焦慮的狀態。老年不是只能當站在邊緣當個觀眾,也可以主動的建構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在生命的舞台盡情地揮灑演出,顯現老年的生命力和可能性。
內文 : 理想中的老年「勞動」
資本主義交易性的工作模式,人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目的,也不是自我實現的過程。這種因外在情勢的壓力,必須去販賣自己的時間、身體或思想,因而失去自由、自主,甚至失去尊嚴,並非馬克思理想中的「勞動」。
相對於年輕時候,老年在時間、身體,甚至思考,都比較自由,比較有利於從事「勞動」。《成就大器晚成者的秘訣》和《不老的靈魂》的作者,73歲的康妮.戈德曼說:不像年輕人常需要求得別人的認同而苦惱,老了之後,可以自由的追求自我,不必擔心別人怎麼看你,反而會變得更加個性化。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克雷爾工學院約翰.古迪納夫教授,是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之一,九十一歲還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已經到九十四歲高齡時,又帶領工程師團隊打造了新一代電池技術: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電池三倍,且安全係數更高的全新固態電池,將會給電動車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他說:「活到這個歲數,我明白了不能對新想法存有偏見的道理,你必須測試所有的可能性。」畢竟他思考能源問題的時間,比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要長,高齡讓他有了一種新的學術自由。九十四歲了,他說:「你再也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了。」
確實,對許多人而言,老年是一種成長和解放。蓋爾.卡森.萊文接近五十歲的時候,出版第一本書《魔法灰姑娘》,這本書讓她一舉成名,並摘取了頗負盛名的紐柏瑞(Newbery Honor)兒童文學獎。她對自己能否在年輕的時候,寫出這樣的作品表示懷疑,她說:「青少年時期,時光只會在懵懂無知中慢慢消逝。」
因此,老年最適合去體現馬克思理想中的「勞動」。理想中,老年時的「勞動」是自由、自主,並具創造性,除了自我實現以外,也成為跟他人或外界溝通、分享的方式。以此而言,理想的老年「勞動」應具有幾個特性:
一、自主性
馬克思指出,人要透過「勞動」實現自我,因此必須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自由、自主的情況下,勞動是回應內心的呼喚,有時甚至變成一輩子的生命任務。對於一些堅持理念、緊握方向的老年人,往往表現出生命不止,工作不休的生活樣貌。
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在九十一歲去世那年,還完成了他最後的紀念碑——古根海姆博物館( Guggenheim Museum),作為發明家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在七十八歲時,發明了遠近兩用眼鏡,以矯正他自己的視力。這些人的行動驅力,並非外在的壓力,而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對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人而言,工作並不是生活的重心,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一百零二歲的科學家瑞.克萊斯特,在賓州哈里斯堡附近的實驗室裡,每天要工作九個小時。對他而言,沒有甚麼退休的概念,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的生命課題還沒有完成。他無盡的動力來自自己對有毒物質,對環境的測量工作的使命感。他說:我有內在的動力,這是驅動我繼續幹下去的原因。我沒有停下來的想法,儘管或許我應該。
這種退而不休的老人家比比皆是。已經連任三屆的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米西索加市(Mississauga)奶奶級的市長黑茲爾.麥卡利恩八十九歲;日本作曲家椙山浩,八十五歲還帶領一批人製作人氣遊戲《勇者斗惡龍》的音樂;法國指揮大師喬治.普萊特八十五歲高齡,還站在舞台上。紐約波茨坦村長露絲.加納已經八十七歲;芝加哥爵士樂手派恩塔普.帕金斯八十九歲,印地安納州綠房子經理弗里達.福雷奇,九十二歲。
著名漫畫家艾爾.赫什菲爾德一輩子都把時間花在他的畫板上,為《紐約時報》不停供稿,直到他九十九歲去世為止。艾爾是一個工作狂,據他的妻子路易絲說,就在臨終的的當天,他還在自己的創作室工作,為自己的老朋友馬克斯兄弟畫像。在他八十歲接受採訪時,他還一直堅持說自己無法想像,停止畫畫和寫作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據《歐洲時報》報導,在英國退休老人就相當程度的展現自主性,雖然在超市櫃台仍然可以見到七、八十歲老人家的身影,但一般而言,他們比較少像日本人一樣去「工作」。除了到處旅遊之外,不少人還會參加志願性的慈善機構、開咖啡館、小飯店、經營民宿,或是做企業顧問、開辦諮詢公司等。有的老年人乾脆當起「作家」,在家寫作,以自主、積極的方式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二、創造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的確會逐漸老化,但頭殼中的大腦卻並不像外表身體一樣凋零。幾項長期追蹤的研究發現,在健康老人身上(排除掉因疾病,或是阿滋海默症認知功能受損的老人)看到,我們的確是越活越正向,不論是在實質的創造力,或是心靈上皆是如此。
美國國家老年問題研究院的副主任朱迪思.薩萊諾說:我們應該把晚年看作可以開發利用的好機會。老年人很可能沒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思維敏捷,但豐厚的經驗卻是他們寶貴的資源。那些學會開發資源的老年人會發現,他們不但可以做出驚人的成就,甚至有時候還開發出自己從沒有意識到的能力。
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者。著名的作家勞拉.英戈爾斯.懷爾德在她五、六十歲的時候創作了《小屋》,安娜.羅伯遜在七十九歲那年,賣出了她的第一本繪畫集,之後的二十年裡,她一直樂此不疲。
八十二歲仍在UCLA實驗室努力研究失智症的神經學家錫伯爾說,他並不否認人腦會退化,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但是健康的人變化不是很大。甚至,腦部有些部分隨著年齡增長,仍然會繼續發展。《創造性老化》作者,也是喬治華盛頓大學「老化、健康和人類中心」主任吉恩.柯翰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腦細胞長出的樹突,會讓腦部的批判訊息更加活絡,無論五十、六十,或七十歲。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思維過程也會日趨緩慢。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迪恩.基思.西蒙頓說:你的反應時間會慢下來,別妄想五十多歲開始打網球,還能成為世界級選手,但發明東西並不是速度的比賽。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日本一橋大學對專利持有者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美國發明者申請專利的平均年齡是四十七歲,而最具價值的專利,往往來自於五十五歲以上年齡較大的發明者。
的確,有些腦力活動對老年人來說會更容易些。西蒙頓說:「不同的領域要求不同程度的專業知識,那些像高等數學這種非常抽象的領域,就需要在年輕時鑽研,才能有所成就。」但研究實踐性創造力,即解決日常問題,創造力達到高峰的時間較晚,有些人還特別晚。
英國小說家理查.亞當斯,做了大半輩子的公務員,在兩個女兒的鼓勵下,五十二歲時出版了第一本小說《瓦特希普高原》,以一群野兔為主角的英雄式奇幻小說,改編為電影《海底沉舟》;又比如美國作家蘿拉.英格爾斯.懷爾德,在六十五歲時才寫就了第一本書《大草原上的小屋》。哈蘭德.大衛.桑德斯上校,也是在六十五歲時創立了肯德基,現在已經是全球馳名的速食店。
老年繼續從事創造工作,也有許多好處。神經學家柯翰的研究報告中發現,老人主動參與創造性活動,將明顯地改善他們的身心健康,包括降低跌倒機會、減少看醫生的次數、減少藥物使用、減少視覺問題、降低孤獨感及沮喪等,同時增加他們參與其他活動的程度。單就降低老年照養,及醫療成本負擔的角度觀之,老年創造力與參與創造性活動,對改善個人生活品質、減低家人與社會的負荷,即提供了難以估價的貢獻。
三、生產性
一般而言,「生產性」都比較強調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例如,老家附近有一對年逾七十歲的老夫婦,他們承租一塊農地,種植芋頭、水稻,自食其力、不必向兒女伸長手、無須他人照顧、更無須政府的長照,深信「有事做,較不易生病、不易老化」的定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從經濟效益而言,我們明確的知道這對老夫妻的勞動具有生產性。
然而,從馬克思的觀點而言,勞動的生產性是把內心想法外在化的過程,他認為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活動。只有藉由外在實際存有的物質東西,才能幫助我們釐清內心主觀的想法。當想法只存在心裡時,通常只是一種模糊、含混、而且隨時在變動的狀態,只有當想法透過物質東西實現出來之後,我們才更能掌握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所以馬克思會說,透過勞動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並且唯有透過想法「外在化」的過程,我們才能與人分享、交流,建立關係。
因此,年老了,即使百歲都有生產力。美國肯塔基大學戴維.斯諾登教授的桌子上,擺放著一個珍貴的藝術品,那是一個聖誕老人,坐在約翰.迪爾拖拉機上的陶瓷雕塑。此物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雕塑的創作者埃絲特.布爾修女,在2000年臨終之前送給他的禮物。一百零七歲高壽的埃絲特修女,是斯諾登「修女研究」(Nun Study)中年齡最大的成員。埃絲特修女九十七歲那年才退休,然後開始學習陶瓷雕塑,臨死之前還有作品。
日本老太太若宮雅子,自六十歲開始學習使用電腦,編寫程式,八十一歲推出了她親自設計的應用程式,曾走上TED的演講台,分享個人經驗,展露出日本知性銀髮女生隱藏的實力。根據若宮太太的演說,當她踏入當地的強制退休年齡,要從職場退下來之際,發覺自己無所事事。而且,她習慣職場生活,突然要學習處理家頭細務,還要照顧年過九十歲的媽媽,感到重重壓力。
於是,她突發奇想,購買一部電腦,讓她能留家照料媽媽,同時跟朋友保持聯繫。誰知她自學安裝電腦、軟件和上網,直到屏幕彈出「成功連接」的一刻,就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改變:找到生活新方向。
回想當時參加為期半年左右的銀髮族電腦班,發現電腦和網絡世界之廣闊叫人驚奇,並開始試用Excel,將空白的表格填上色彩,繪製日本傳統圖案,設計出好幾款Excel藝術品,娛樂自己,同時借冰冷沉悶的Excel圖表發揮創意。
二十年後的三月三日,若宮老太太趁日本女兒節正日,推出首次研發的手機遊戲程式「雛壇」(女兒節娃娃擺設),展現銀髮女性的無限創意之餘,亦不忘將日本傳統節日文化和科技合二為一,介紹傳統日本女生代代相傳的嫁妝擺設,教導用家按照正確的擺位和次序安放人形娃娃。
另一位日本阿嬤一百一十二歲的後藤初乃,七十三歲才開始習畫,繪畫讓她的生命力越來越旺盛,年過百歲還到海外去開畫展。當時,後藤阿嬤因所帶的孫子已經長大,發現生活失去重心,每天無所事事,於是去當地文化會館上課。一開始,她報名點字班,想把自己喜愛的夏目漱石,用點字介紹給盲人讀,上幾次課後,跟不上進度就放棄了。接著,她又想改學法國繡,但因報名太遲而失去機會,只剩繪畫教室還有名額,只好去上繪畫課。
兒子幫她買了油畫材料和畫具,女兒、女婿也抽空接送。持續不斷習畫的十年後,居然畫了一張榻榻米大小,一百號的巨幅油畫。以後,每年都有一兩張如此巨畫的作品產出。九十九歲時,已經累積了二十二張畫。過百歲,開始辦個展。
後藤阿嬤說,她畫畫時並沒有想很多,也沒有想要畫得很好,只是畫出自己想要畫的。然而,因為畫畫,讓她有了新的人生,透過繪畫,增加跟家人、朋友溝通交流的機會,也拉近彼此的距離,自己想像也更自由,行動也變得更寬廣。
老年的禮物經濟模式
老年勞動之所以珍貴,因為它有可能脫離「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的工作模式,返回人類早期的禮物經濟(gift economy)勞動模式,讓人世間再度充滿溫暖和感動。
禮物經濟或稱禮物文化(gift culture),是自古以來自由價值的經濟學模式。在禮物的給予過程中,給予者沒有任何得到立即回饋或價值回報的要求和預期。這種禮物經濟模式,人類學家認為是一個跨文化、泛歷史的社會行為。相反的,「市場經濟」或「易貨經濟」(barter economy)是一種商品交換,用社會契約或明確協議,來保證給予者得到,或期望得到報酬的規範價值經濟學模式。
「市場經濟」是基於商品交換的原則,特點是立即性、可計量、獨立性,是物品和物品之間量的關係;「禮物經濟」的特點則是非立即性、不可計量、互賴,是人和人之間質的關係。
「禮物經濟」跟「分享經濟」(share economy)的概念非常像,背後的驅力都不是為了錢,只差在分享經濟主要是指將「多餘的」跟別人分享,比如說多出來的房間,或是多出來的食物,與其放著不用,不如將之拿來跟其他人分享;「禮物經濟」則是著重在把所有的付出都當作是禮物,而不是投資或是交易。
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路易士.海德等人發現,禮物經濟和我們習慣的市場經濟截然不同。雖然市場經濟和禮物經濟都是交換體系,但它們有三個基本的差異:
情境不同:市場經濟的重點是交易,禮物經濟的重點是關係。特洛布里安群島(trobriand)的人在所謂的「庫拉圈」(Kula Ring)儀式中交換項鍊和臂章,物件的價值不是由供需決定,也不是以市場價格來衡量,而是根據給予者與收受者之間的關係,以及那個禮物在社群中代表的意義而定。
媒介不同:在市場經濟中,大家使用金錢作為交易媒介,亦即財務貨幣。在禮物經濟中,大家是使用社交貨幣。社交貨幣的目的,不是為了執行交易,而是為了表達關係,在市場上沒有定價。
地位獲得不同:禮物經濟的一大特色,就是地位是努力掙得的,而不是買來的。在太平洋西北地區,原住民部落發展出冬季贈禮的儀式,地位高低不是看誰累積最多的財富,而是看誰給予社群最多。
事實上,這種「禮物經濟」的模式,在老年的勞動行為裡處處可見。例如日本七十五歲的中村常野在柏市(Kashiwa),建立了一個為當地社區提供服務的組織。這個由一百名退休老人組成的團體,幫助社區維護交通安全,協助學生過馬路,就像英國「棒棒糖大媽大叔」一樣,每天上學、放學高峰時段,就準時出現在馬路邊。他們把「棒棒糖」標誌牌一橫,示意路上的汽車停下來,讓孩子們安全過馬路。
這些退休人士還協助學校圖書館延長開放時間,方便學生在課前及課後學習。他們還志願為日托中心提供幫助,女性成員還去家訪探視產婦,以保證她們學會新生兒護理。該組織還有這樣一條規矩:不得披露自己過去的工作和職位。「不管你過去是公司總裁還是外交官,」 中村常野說:「同事們之間要平等相待,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論過去是什麼職位或級別,他們對現在所從事的工作感到自豪。
我住的社區,有一位七十一歲的退休女教師,因為喜歡做衣服,退休時開始學裁縫。如今,她日常生活的家居穿著都是自己親手縫製。不但如此,還贈送給左鄰右舍的老人家。她每個月定期到迪化街買布,幾百塊就可以做好幾件衣服。串門子的時候,看到許多老人家身上都穿著她的作品,感到很大的成就和喜悅;芬蘭一群有七、八十歲的社區婦女,她們蒐集了各家的舊衣服,利用她們的縫補專長,改做成大野狼與小紅帽的布偶,每年送出上千個給孤兒院兒童當玩具,也做為各地圖書館講故事時的道具。
高雄縣鳳山市公所計畫室主任黃森濤喜歡童玩,退休後成為街頭藝人。他喜歡跟孩子打成一片,也為弱勢孩子做童玩。擔任志工三十年,後來加入「傳愛達人」行列。在嘉義,一群由教育界退休的校長、主任,以及公司行號的負責人等組成的薩克斯風團,由嘉義縣退休校長陳文宗擔任團長,並敦聘嘉義大學陳俊汕教授為指導老師,教授薩克斯吹奏技巧,除了個別練習外,並利用每週日晚上進行團練。他們常常應邀到各地去做公益性的表演,藉由這樣的活動,結交許多薩克斯風同好者,更享受音樂帶給自己和他人的感動。
這些老年人,他們擺脫了市場經濟的交易模式,和金錢邏輯的生產工作,藉由禮物或分享的概念,讓自己的勞動更加有意義,也創造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