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之上 | 誠品線上

眾神之上

作者 Ravi Zacharias
出版社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商品描述 眾神之上:這是一個信什麼都可以的時代,只要不宣稱你所信為真。後現代文化打著「包容」的旗幟接納東方神秘宗教或是新世紀的靈性思想。但是如同拉維.撒迦利亞所指出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信什麼都可以的時代,只要不宣稱你所信為真。後現代文化打著「包容」的旗幟接納東方神秘宗教或是新世紀的靈性思想。但是如同拉維.撒迦利亞所指出的──對靈性方面之事,毫不質疑地照單全收,這是荒謬的。簡單直接地說:所有宗教,不可能都是真的。 《眾神之上》提供了幾種關於基督教最基本宣稱的答案,例如:贯 所有宗教基本上不都是一樣的嗎?贯 耶穌誠如祂自己所宣稱的嗎?贯 人是否能從研究基督生平而確鑿地展現出:祂從古至今都是道路、真理、生命?拉維.撒迦利亞在每章都探討了一項耶穌獨特的宣稱,以引人入勝的洞見與熱情信念,將耶穌的真理與回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創教者做出比較。除了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博覽群書和深入研究之外,他也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從絕望、無意義走到發現耶穌即其所稱之所是」的心路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拉維.撒迦利亞拉維撒迦利亞國際事工機構的負責人,生於印度,足跡遍及五十餘國,涵蓋世界馳名的學府。其著述甚豐,包括:《如果沒有神》(Can Man Live without God)、Deliver Us from Evil、Cries of the Heart。他的「讓人們思考」(Let the People Think)電台節目,每週於美國各地電台播出。其與妻子瑪芝育有三名子女。欲更多了解其事工,請搜尋www.rzim.org.■譯者簡介陳恩明生於汕頭,長於香港。二十二歲浪子回頭,蒙恩三天即開始翻譯侍奉迄今未輟,譯作逾三十餘本; 三十歲時畢業於香港播道神學院並展開牧會侍奉,矢志傳揚福音,堅固教會,足跡遍及加拿大、澳紐、東南亞多個地區,至今未見放緩腳步。現為基督教豐盛生命堂顧問牧師,香港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義務會牧。

商品規格

書名 / 眾神之上
作者 / Ravi Zacharias
簡介 / 眾神之上:這是一個信什麼都可以的時代,只要不宣稱你所信為真。後現代文化打著「包容」的旗幟接納東方神秘宗教或是新世紀的靈性思想。但是如同拉維.撒迦利亞所指出的──
出版社 /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ISBN13 / 9789869453783
ISBN10 / 9869453783
EAN / 9789869453783
誠品26碼 / 2681625821003
頁數 / 264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何處覓得心之所求?

  「人生既然沒有意義,那何苦要好好、努力地活呢?」這個根本又不止息的想法,使得我們緊張的關係越變越糟。當我說意義和目的時,我指的不是那種生存的平安感,而是指著足以撐起理智與情感的人生方向。了解這點非常的重要。現在我已移居西方,發現雖然這裡有許多年輕人都對這個問題深表認同,但是在成人的世界裡,卻是令人費解地忽視它。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在企業界,每家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使命宣言,並以它來做為每回評估成功或失敗的衡量標準。公司如果對其存在的目的不明所以,就永遠不會知道它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所以,我們是何等的有罪!為什麼我們可以花上數小時,為一間賣牙籤或是墓碑的公司起草使命宣言,卻從未停下片刻來為自己的人生寫出使命宣言?
  走筆至此,我讀到一篇有關澳洲知名板球手的訪問。他受訪時正代表澳洲出賽世界盃,在他的人生中,基本上他是「不惜一切」的,然而此時他卻眼泛淚光地道出了一件憾事。就在賽事進行當中,他的妻子在千里之外可能隨時會分娩。「老大出生時我不在,現在老二快出生了,我也不在。我承
認板球在我生命中很重要,但是它並非一切。」
  這話帶出了一個問題,不是嗎?什麼是一切?真的有「什麼」是一切嗎?何以我們如此急切想要向全世界證明自己所做是最傑出的,卻不在乎「為什麼」或者「自己到底是誰」?
  我多麼希望自己曾經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有吧!但是置身於眾神的世界裡,眾說紛紜,使得我無法分辨。目的之於生命,正如骨骼之於身體,肌肉雖有力氣,但仍須有所支撐與依附,我的一切追求欠缺了支撐的架構,人生隨著熱情及體育活動漂流,卻沒有終極的目標。
  思考一下文化所給我們的選擇――玩樂、財富、權力、名譽、命運、善行、平安、教育、種族……這份清單永無止境。當這些都不奏效時,我們就去擁抱一個靈性追求與務實主義的混合體。但是這些追求並沒有告訴我們――至終,到底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前述那些或許可以用來安排個人的生活,但是問題是:人生到底是以我所追求的去做出定義,還是應當由生命的意義來決定我的追求呢?
  在一個「學術成就」即是一切的文化裡,我的生命卻達不到那個標準,在那個文化中有豐富的哲學,但是內中無一告知人生的目的。我能到哪裡去尋求?當失敗臨到時,最大的虧損就是失去面子。我們所謂的「羞恥」是深深地烙在印度的語言裡,深到一個地步是――若一個人失敗了,有一部分的責罰就是把他看成是不知羞恥之人。那晚,我好像永遠失去了面子。我所受到的懲罰像是隱喻,卻也是一個現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