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
作者 | 李明輝/ 林維杰/ 林遠澤/ 金培懿/ 張崑將/ 許怡齡/ 陳立勝/ 陳昭瑛/ 黃俊傑/ 黃冠閔/ 楊祖漢/ 緒形康/ 蔡振豐/ 藤井倫明 |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儒家在先秦、兩漢、宋明與當代,在中國與東亞的日本與韓國,都在不同的時代危疑中,做出理論型態各異的思考回應。他們關心出於仁心的倫常與禮治,雖 |
作者 | 李明輝/ 林維杰/ 林遠澤/ 金培懿/ 張崑將/ 許怡齡/ 陳立勝/ 陳昭瑛/ 黃俊傑/ 黃冠閔/ 楊祖漢/ 緒形康/ 蔡振豐/ 藤井倫明 |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儒家在先秦、兩漢、宋明與當代,在中國與東亞的日本與韓國,都在不同的時代危疑中,做出理論型態各異的思考回應。他們關心出於仁心的倫常與禮治,雖 |
內容簡介 儒家在先秦、兩漢、宋明與當代,在中國與東亞的日本與韓國,都在不同的時代危疑中,做出理論型態各異的思考回應。他們關心出於仁心的倫常與禮治,雖然始終沒有改變,但面對不同的危疑挑戰,他們的思考回應卻也一直相續不斷地產生新的理論創獲。時至二十一世紀,如果儒學仍有生命力,能夠為人類危疑未知的將來,提供足以立命的方向指引,那麼他的理論應如何建構,才能使他的基本關切在未來仍能發揮作用?在此,建構二十一世紀儒學理論內容的選擇判準,顯然即應在於,儒學究竟有哪些理論資源,對於我們回應當前危疑的世界處境而言,將是必要甚或充分的。這些儒學的內含或許在過去並沒有被突顯出來,但它做為儒學核心價值的一個側面,反而可能正是解決當前這個時代的危疑,所強烈需要的人性基礎與理論資源。為能充分展開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本書區分成:「在全球化挑戰中的當代儒學思考」與「在中國與東亞中的傳統儒學思考」兩部分。透過這兩部分共十三篇論文的討論,本書回顧了儒學在中國與東亞的發展與流傳中,所建立的各種理論型態,以及它們對於解決當時代危疑問題的合理化追求。並具體地建議,面對新冠肺炎與人工智能這些全球化的挑戰,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應先回歸仁心感通,而以友倫信任的倫理互動,建構一種有公民德行的禮治共同體,做為重構二十一世新儒學的可能方案。
作者介紹 林遠澤 主編林遠澤1965年出生於宜蘭,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著有《責任倫理學如何可能?論科技時代之對話倫理學的先驗語用學奠基》(德文),《關懷倫理與對話療癒-醫護人文學的哲學探究》、《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等專書。曾獲中研院第七屆與第九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科技部「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獎」與「第55屆中山學術著作獎」等。
產品目錄 序 儒家思想在21世紀的使命 導論 林遠澤 【第一部 全球化挑戰中的當代儒學思考】 第一章 21世紀的激流與儒家人文精神:問題與啟示 黃俊傑 第二章 危機變遷時代中的安居共存於世 黃冠閔 第三章 儒家、民主與防疫 李明輝 第四章 後疫情時代民主自由與社會團結的疑難:基於儒家禮治國理念的初步回應 林遠澤 第五章 信任的遺忘:當代危疑課題的儒家觀點 林維杰 第六章 AI時代的來臨與人之所以為人的反思 楊祖漢 【第二部 中國與東亞的傳統儒學思考】 第七章 面對危機時代的經書:《周易》「憂患九卦」的啟示 蔡振豐 第八章 災祥在德:傳統儒家看待災疫的方式及其啟示 張崑將 第九章 「大抵心安即是家」─陽明心學一系「家」哲學及其現代影響 陳立勝 第十章 啟蒙的辯證:徐復觀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陳昭瑛 第十一章 曾國藩幕府《論語》解釋中徂徠學「革命論述」的作用 緒形康 第十二章 「天」與「數」──佐藤一齋的命運觀探析 藤井倫明、金培懿 第十三章 「醫」與朝鮮儒者丁若鏞的仁學思想 許怡齡
書名 / | 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 |
---|---|
作者 / | 李明輝 林維杰 林遠澤 金培懿 張崑將 許怡齡 陳立勝 陳昭瑛 黃俊傑 黃冠閔 楊祖漢 緒形康 蔡振豐 藤井倫明 |
簡介 / | 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儒家在先秦、兩漢、宋明與當代,在中國與東亞的日本與韓國,都在不同的時代危疑中,做出理論型態各異的思考回應。他們關心出於仁心的倫常與禮治,雖 |
出版社 /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653263 |
ISBN10 / | 6269653266 |
EAN / | 9786269653263 |
誠品26碼 / | 2682335889000 |
頁數 / | 35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5.5X1.6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回顧了儒學在中國與東亞的發展與流傳中,所建立的各種理論型態,以及它們對於解決當時代危疑問題的合理化追求。並具體地建議,面對新冠肺炎與人工智能這些全球化的挑戰,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應先回歸仁心感通,而以友倫信任的倫理互動,建構一種有公民德行的禮治共同體,做為重構二十一世新儒學的可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