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潛意識: 易學在思潮轉變之初的功能
作者 | 林世賢 |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召喚潛意識: 易學在思潮轉變之初的功能:本書主要處理:「《易》學何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作者論證出該現象的成因是《 |
作者 | 林世賢 |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召喚潛意識: 易學在思潮轉變之初的功能:本書主要處理:「《易》學何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作者論證出該現象的成因是《 |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處理:「《易》學何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作者論證出該現象的成因是《周易》具有召喚潛意識的功能。 而此召喚功能乃奠基於兩個層面: 首先,《周易》古經作者所懷抱的信念,使其在描述特定時空經驗和創制此系統時,也透過具有集體性之歷史記憶,探觸到集體潛意識。憑藉集體潛意識層次的交流,《周易》之意義得以突破時空枷鎖,向無數占筮者與詮釋者開顯。 其次,當我們懷抱困惑以扣問《周易》,如此看似帶有歷史性的困惑,亦源於集體潛意識中,幽微相類的諸多信念,並以此複製出雷同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職是,作者、經典,和詮釋者、占筮者,能夠在詮釋過程及多維意識中相交感,後者因此獲得引導與釐清,進而發生轉化。最後,由意識轉化催發出思潮轉變。
作者介紹 林世賢林世賢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教於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曾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亞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和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身體論與工夫論、《易》學、先秦儒學、老莊思想。
產品目錄 楊序 林序 自序 1 導論:變《易》中,是否有「不易」和「簡易」? 第一節 問題意識暨研究範圍 第二節 主要研究成果與理論基礎 第三節 章節架構及研究理路 2 變「易」的意義:《易》學作為思潮轉變之初的一把鑰匙 第一節 王弼注《易》:歸事象之變於情偽之動 第二節 《周易參同契》的復興:外、內丹學共通理論的奠基者 第三節 理學家掘《易》:平等性命觀的再現 第四節 結語:啟動「心理之後」的探訪 3 通天下之志:《周易》本蘊的集體意識 第一節 《周易》卦、爻辭中的「口傳性」 第二節 《周易》卦、爻辭中的「歷史故事」與「歷史記憶」 第三節 特殊與普遍:《周易》中的「兩面性」 第四節 結語:「心身狀態」與「存在狀態」相結合的研究取徑 4 遂知來物:《周易》如何召喚潛意識? 第一節 決嫌疑、定猶與之依據:《周易》占筮功能背後的觀念系統 第二節 百姓日用而不知:問卜者內在之共通信念 第三節 問卜者與經典之互動:顯意識與潛意識的循環往復 第四節 結語:轉變,從「存在」開始 5 《易》與天地準:「連續—共時性」與召喚潛意識 第一節 連續—共時性:《周易》所蘊含的意識法則及宇宙原理 第二節 生命轉化及其邁向整全之道:《周易參同契》所提示的「三重神聖婚姻」 第三節 生命的自我召喚:歸返/成為創造之源 第四節 結語:無法之法是為法 6 結論:來自「神聖天心」的召喚 主要參考書目
書名 / | 召喚潛意識: 易學在思潮轉變之初的功能 |
---|---|
作者 / | 林世賢 |
簡介 / | 召喚潛意識: 易學在思潮轉變之初的功能:本書主要處理:「《易》學何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作者論證出該現象的成因是《 |
出版社 /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0674033 |
ISBN10 / | 9860674035 |
EAN / | 9789860674033 |
誠品26碼 / | 2682086512004 |
頁數 / | 264 |
開數 / | 20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4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主要處理:「《易》學何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作者論證出該現象的成因是《周易》具有召喚潛意識的功能。作者、經典,和詮釋者、占筮者,能夠在詮釋過程及多維意識中相交感,後者因此獲得引導與釐清,進而發生轉化。最後,由意識轉化催發出思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