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ons La Fragilité
作者 | Geneviève Abrial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坦然脆弱, 敢於脆弱: 挖掘隱密的內在, 轉化成堅強的力量:放下虛偽的勇敢,不再假裝自己很好,想擁有一顆真正堅強的心,我們需要不斷經歷脆弱。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勉強,不 |
作者 | Geneviève Abrial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坦然脆弱, 敢於脆弱: 挖掘隱密的內在, 轉化成堅強的力量:放下虛偽的勇敢,不再假裝自己很好,想擁有一顆真正堅強的心,我們需要不斷經歷脆弱。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勉強,不 |
內容簡介 放下虛偽的勇敢,不再假裝自己很好, 想擁有一顆真正堅強的心,我們需要不斷經歷脆弱。 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勉強,不再為了滿足期待而硬撐, 直視那些讓你感到害怕、傷痛的事情, 明白脆弱的原由並深入探索, 在一次次的衝突與整合中提升心靈,真正無所畏懼。 虛弱、不穩定、徬徨不安、無能……脆弱經常被認為是一種缺陷,一種若想有所成就、想好好過日子,就必須克服的缺陷。 ◎脆弱不是錯誤,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狀態。 我們多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卻害怕讓人知道,甚至不敢對自己承認,因為從小就被教導著要隱藏「弱點」,展示最好的一面,也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可靠。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把不適合被別人看見的部分藏起來,想辦法表現得強壯、有競爭力、適應力強……社會普遍推崇堅強自制,貶損敏感脆弱,使得我們不得不控制自己,壓抑人性中某些層面。久而久之,活著的出發點不再是自己,生命不再鮮活,情感不再靈動。 然而,人的內心本來就是混亂且不完美的,脆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私密情感,是人性的基本要素。傾聽自己的感受,毫無保留地去經歷悲傷、憂懼、焦慮、懦弱、消沉等時刻,與那些情緒、迷惑和疑慮共處,反而能深入內在自我,重新檢視,重新出發,重新思考我們的抉擇,磨練內心的力量。 「人性中的脆弱,以及人為了成就自我而作的努力,這兩者之間的鬥爭正是滋養我們生命的沃土。」唯有深入探索這些危機,不再逃避,才能挖掘出自己所有的面向,充分意識到所有的優勢和不足,並藉由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衝突與整合,真正地前進,一步步冶煉出堅強的人格。 ◎脆弱不是敵人,是讓自己再次蛻變的機會。 精神分析學家艾比亞勒從心理學、哲學與文學層面,剖析什麼是脆弱?為什麼會脆弱?陪伴我們走入自我最幽微的深處,了解自己脆弱的根源,並提供化脆弱為優勢的練習,幫助我們引導這股能量,挖掘出新的力量。 直視脆弱,讓我們能碰觸到自己內心更深刻、更寬廣、更本質的那一部分。反覆地探索脆弱,我們終將建立起自己的心靈王國。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海苔熊(心理作家)、黃大米(暢銷作家) 誠摯推薦
作者介紹 潔娜維芙・艾比亞勒(Geneviève Abrial)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心理分析師,於巴黎執業。多年來致力推行心理分析普及化,並與當代世界接軌,希望精神分析這門學問發揮應有的能量,為大眾心理健康事業服務。其著作包括《終於是自己》(Enfin moi ! Votre psychanalyse active)、《青少年陪伴手冊》(Nos ados et nous, les comprendre, les accompagner)。金文從事中法翻譯多年,譯作包括《新郎禮服》(二魚)、《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情書遺產》(貓頭鷹)等二十餘種。
產品目錄 引言 第一部 認識自己的脆弱 第一章 我是脆弱還是堅強? 第二章 脆弱的訊號 第二部 為什麼我們如此脆弱? 第三章 人格建構造就我們的脆弱 第四章 自我的壓力 第五章 情緒化的身體 第六章 他人和「我」 第三部 脆弱的故事 第七章 隱形傷口 第八章 侵害 第九章 孤獨 第十章 失去和缺席 第十一章 起源之憂 第十二章 自我缺席 第十三章 瓦解的關係 第十四章 自我認同困境 第四部 脆弱的黑暗面 第十五章 自我保護 第十六章 絕望 第五部 從脆弱中成長 第十七章 練習認識自我 第十八章 練習面對痛苦 第十九章 練習發揮自我潛能 第二十章 練習建構自我 第二十一章 練習建立關係 第二十二章 創造力的練習 第二十三章 練習面對現實 第二十四章 練習創造和諧人生 結論 本書註釋 參考書目
書名 / | 坦然脆弱, 敢於脆弱: 挖掘隱密的內在, 轉化成堅強的力量 |
---|---|
作者 / | Geneviève Abrial |
簡介 / | 坦然脆弱, 敢於脆弱: 挖掘隱密的內在, 轉化成堅強的力量:放下虛偽的勇敢,不再假裝自己很好,想擁有一顆真正堅強的心,我們需要不斷經歷脆弱。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勉強,不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515164 |
ISBN10 / | 9865515164 |
EAN / | 9789865515164 |
誠品26碼 / | 2681889546001 |
頁數 / | 36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0.9X14.8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很多人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卻害怕承認,甚至不敢對自己承認,因為覺得這樣很丟臉。勇於談論脆弱、將脆弱表現出來,並勇於接受自己的脆弱,其實不如想像的容易。
然而每個人都會有絕望的時候,過去的傷痛、孤單寂寞、缺乏自信、內心空虛、了無生趣……當缺乏安全感、被孤立的感覺來襲時,會讓我們無法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
一個人內心的脆弱,有時候會透過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症顯現出來。但大部分時候,脆弱是默不作聲的。
我們從小接受紀律與效率的訓練,但是這些訓練並不鼓勵我們將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或挫折表達出來。
現代社會刻意忽略、不重視人們的基本需求,將人當成機械看待,生活越來越令人不安。整個社會大方向的失落,讓個人失去了判斷標準,因而變得更加脆弱。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自我認同遭到破壞,精神狀態也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在這樣一個「無法活出自我」的社會,如何不迷失自我?
人們在面對這種曾經、正在或將要經歷的脆弱與無助時,有兩種可能的反應。一是忽略那份與生俱來、對於生而為人的焦慮,自欺欺人,自我封閉。否認自己的脆弱,將自己武裝起來,追求外在表現、物質成就、財富和權力……這一切只會將我們捲入一場無止盡且毫無意義的競逐。
另一個方法是沉溺於痛苦,讓絕望入侵心靈,甚至走上不歸路。這種對絕望幾近病態的沉迷讓人揚棄一切希望,拒絕所有的改變;有人樂此不疲,有些人則深受其害。
難道我們沒有其他選擇了嗎?難道不能將我們內在的情結、脆弱和敏感加以轉化,讓我們有機會碰觸到自己內心更深刻、更寬廣、更本質的部分?
我們是否可以接受自己的脆弱,將它轉化為生命的動力?我們是否可以探索自己感性的那一面,並給予其充分發展的空間?
我認為,我們可以將感性化為優勢,跨越脆弱,成就人生。不要再把缺陷視為弱點,不要再拿自己跟一個不存在的完美典範互相比較,不要再畏懼脆弱,而是將它看做富饒的個人資源,透過自我質疑創造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一如世上所有獨立自主且複雜的生命體,我們人類同時擁有脆弱和堅強兩種特質。
脆弱經常被認為是一種缺陷,一種為了好好過日子而必須克服的缺陷。從人們對脆弱定下的同義詞即可看出來:無能,虛弱,不確定,徬徨,軟弱,沒有影響力,不穩定,無能為力,柔和,隨便。
我們現在所談論的這份脆弱,它讓人痛苦,讓人心生懷疑,讓我們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感到憂傷抑鬱;它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卻時常被忽略。
脆弱會有哪些跡象?人心脆弱的部分會如何顯現出來,我們又該如何辨認出這些脆弱的表現呢?
在自我人格的建構過程中,內心的鬥爭與掙扎同時賦予了我們堅強與脆弱。當經歷人生的重要過渡期,強烈的衝擊與互相矛盾的衝動撕扯著我們的內在,然而解構與建構是成長與演化的必經過程。
我們的人格建構,以及那些我們用來建立自我的內在爭鬥,這些都會同時帶來脆弱和堅強。人生的轉捩點有時會為我們帶來強烈衝擊,互相矛盾的衝動在我們內心捉對廝殺,而所有的演變都是經由建構和解構的階段自然而然形成。這些傷痕也同樣地註記著我們的人際關係,見證著我們何以成為現在的我們。
隱形的傷痕最為頑強、深刻。強烈的情緒打擊在多年以後仍在我們的心中餘波盪漾。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真人實事,我們都能從這些述說脆弱的故事裡觀察到新舊創傷在人們身上留下的痕跡,發現我們在無意之間隱埋的盲點。
可以用來保護自己的工具其實很多,但自我保護也可能成為陷阱。有些人利用這些工具砌起高牆,將自己與他人和真實的人生隔離開來,藉此否認或是拒絕看見自己的脆弱。
相反地,脆弱也有可能令人著迷。有許多人會被脆弱的陰暗面所吸引,譬如負面思考、虛無主義,或是那些早已滲入現代人生活的絕望和不安全感。在藝術創作中隨處可見「憂鬱的暗黑太陽」。我們以自己的一套方式來昇華絕望,而且喜歡不時向某幾位「絕望導師」那悲傷、憂鬱的暗黑泉源,掬一口或淨化過的、或汙濁的泉水來解渴。
跨過這個階段之後,也許我們就可以探討和欣賞脆弱的光明面,將脆弱轉化為力量的來源,開發自我療癒的能力,以積極投入的態度肯定自己的自由。我們可以透過一系列的練習,來實現這樣的成果。
▼首先,練習面對自我:探究傷痕,找出根源,承認自己的弱點,看見別人眼中的自己。
▼其次,練習面對自己的痛苦:痛苦通常是創作的泉源。
▼第三,找出自己的力量所在:觸及自己的優勢、潛能和專長,重新接納自己的欲望。欲望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動力,讓我們和自己的存在產生聯結。
▼第四,建構自我:亦即透過思考、反省、學問和求知欲,一個人才有能力做出選擇,決定自己的方向,成為人生的主宰。
▼第五,向外尋求:此一行動引領我們和別人產生聯結,這種基本需求讓我們得以成長,得以存在。
▼第六,發揮創造力:昇華我們內心的暗黑面。
▼第七,練習面對現實:即使和別人不同意見,也能保有自己的立場,在當下肯定自己。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就是讓脆弱主宰一切。
▼最後,練習融會貫通:將上述各項練習集合起來,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這個練習意味著我們必須學會容忍矛盾,傾聽內心最深層的律動和寂靜。
經營人際關係,建立生存的意義,試著將自己的生活、價值觀以及心靈狀態整合在一起。傾聽內心深處最私密的律動,可以為我們帶來平衡與和諧。
將人生中的挫折與考驗當做重新出發的契機,發掘自己的潛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我想說的是,我們會在尋求啟示的路上和自己的脆弱面對面,最終將重新確立基本且健全的價值觀,並且為我們內心的失序指引新的方向。
在人生中的某些時刻,當我們停下腳步、感到悲傷、審視內心、遭逢打擊或重大損失時,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你是否會對自己渺小卑微的存在感到頭暈目眩?
「真正的謙卑是認識到我們人類,或更廣泛地說,我們這種造物,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這就是脆弱的其中一種面貌,它超越了表象,看見表象之外。
要如何超越這種感覺,不因此喪失鬥志、束手投降,而是將它轉換成關於我們生命的形上意義?
我們能否從自身遭受的磨難中勾勒出個人成長的軌跡?
我們可否在探索自我意識的過程中挖掘出新的財富?
無論有什麼樣的際遇,人生的道路莫不峰迴路轉、迂迴曲折。我們總是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內心的衝突讓自我認同的整體性、穩定性和一致性逐漸喪失,繼而再造、重生。如此週而復始,不斷循環。
我在這本書中想表達的重點在於,脆弱其實是許多優點的集結,是不為人知的寶藏。我們可以學習去認識脆弱,正面地看待它。我也想提醒各位,並不是只有某些特定的人才會感到脆弱。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脆弱的部分,它對於個人的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發揮了重要功能。
我尤其想強調,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脆弱時,也從內在深處找回了人性的根本元素,找回了成長和創作的種子。
我每天接觸人類心靈的迷宮,見過許多對於自我存在的懷疑與矛盾所衍生出的憂傷和痛楚,也觀察到了其中蘊含的創造力和動力。
我發現人們的脆弱源於人的本質,來自個人的遭遇,也來自人類的歷史。刻劃在我們內心的傷痕會穿透全身,鎔鑄我們,偶爾還會出其不意地冒出來,令人措手不及。它們看起來如此熟悉,卻有可能在我們無法掌控的情況下佔領我們。
接受自己的脆弱,就是願意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與自己的情緒、迷惑和疑慮共處。認識脆弱,讓我們擁有更多生存的武器,讓我們從那些令人脆弱(也令人清醒)的事物汲取養分,讓我們更強壯。面對自己的脆弱,就是捫心自問活著的意義與時間的價值,以及自己與周遭一切事物的交流和溝通。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試圖理解自身的脆弱。前人靠著曾在同一條路上探索的前輩留下的假設與成果,想盡辦法了解人類本質的奧祕。這不只是所有人類共同的追尋,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獨一無二的課題。
「本質即『本來就可以質疑』,所以人會對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及未來之可能性,持續保持開放的態度。」
人們會發問,會質疑,也因此對於自身的未知與無知開啟了無限的可能性。
我在書中將會分享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提供參考方向,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要素,以及如何利用它們建設人生。
這本書不像烹飪食譜那般可以按表操練,亦無理想典範可循。不如說它提供了思考的材料,引領讀者提出問題,進而找到解決之道。
脆弱的體驗促使我們去創造人生,學習自由和新的事物;這就和學習所有事物一樣,有進步,也會退步。
這是一條個人追尋的道路,唯有慢慢摸索,方能找出與這個世界的相處之道,表達自我真實的內在與外在。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傷痕中找到自己的資源,那值得傳遞與宣揚的,最人性且最基本的東西。
這是一條獨特的成長之路,與個人內心深處的孤獨產生共鳴,也與他人和世界產生聯結。
「資源理論和受傷經驗密不可分。」
認識自己的脆弱,讓我們的內在得以發展,變得更具體。反覆地探索脆弱,我們終將建立起自己的心靈王國。
往後我們在面對自己時,也能帶著更多的寬容和善意,從敏感和脆弱中看見更多的優點,這將是件多麼美好的事!
內文 : 蘆葦或橡木
玻璃杯碰壁即碎,所以我們說它脆弱。柔弱的蘆葦在風中彎著腰,看似就要斷成兩截,一旁的橡樹雄壯威武,根基磐固,屹立不搖。然而暴風雨過後,蘆葦依然健在,橡樹卻……
「風加倍吹拂,
力量之大直至將那
方才尚頭頂摩天、
腳踏地府的傢伙,
連根拔起。」
拉封登的寓言〈蘆葦與橡樹〉描述了那些自恃強壯、看不起弱小的強者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然而看似柔弱的一方在面對逆境時更能夠逆來順受,柔軟的身段讓它能更從容地適應環境。不動如山的參天大樹就算長得與天齊高,但它的頑強卻讓它迎向死亡而不自知。
從字源上來看,脆弱的形容詞「fragile」來自拉丁文「fragilis」,意思是「易碎的」、「易腐敗的」;脆弱的名詞「fragilité」來自「fragilitas」,意為「柔弱」。
既然脆弱是易碎的、易腐敗的,可見脆弱被賦予了時間層面的意涵──那些無法長久的事物都是脆弱的。另一方面,脆弱也和重量、型態有關──凡舉輕薄、纖細、柔弱的事物都很脆弱。
舉例
▼初生的嬰兒脫離了安全的子宮,來到外面的世界之後,一定每天都感到動盪不安。他什麼都不會,必須依賴周遭的人照顧才能活下去。儘管如此,他還是會逐漸成長,發展自我的能力,直到能夠獨立存活。
▼有時生命看似就要撒手而去,卻在最後一刻悄悄地歸來。這時周圍的人就會感嘆:「幸虧活下去的欲望戰勝了一切!」
所以說,那些看似脆弱的人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嗎?那些貌似堅強的人,也許內心特別多愁善感?
我們該如何去定義心理上的脆弱?什麼樣的人才算脆弱?
自我懷疑,悶悶不樂,不懂得與他人相處,優柔寡斷,容易受刺激,情緒不穩定,消極悲觀……
我們偶爾都會遇上這樣的情況,難道這些就是內心脆弱的表現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或態度,來壓抑、隱藏這些情緒,不讓外面的世界發現。平常看似適應良好的人,某天他堅強的外殼出現了裂縫,這時人們就會說他「崩潰了」。還有些人平常喜怒不形於色,面對任何挑戰都信心滿滿,這種人到底是真的堅強,還是只是特別會保護自己?
我們之中是否有人比較像「蘆葦」,有人比較像「橡樹」?或者我們有可能兩者兼具嗎?
若真如此,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強大?什麼又是真正的脆弱?
脆弱是否意味著柔弱?意味著隨時會倒下,需要幫助?脆弱是否代表處於被連根拔起的邊緣,難以再承受人生的各種打擊?
繼續看下去,你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無論是何種學派的心理治療師都知道,那些追尋存在意義的人,他們的內心堆積著多少猶豫、矛盾、模糊、懷疑和不穩定的情緒。這些洞察內心世界的專家認為,透過個人的探索與內省,每個人內心脆弱的部分都將慢慢地暴露出來。無論多麼拐彎抹角、生硬粗糙,剛好都說明了脆弱豐富的內涵。
每個人都有脆弱的部分,但那究竟是哪一部分呢?
我們生而為人的困境、我們最深層的疑慮,都掩藏在這部分的心理狀態之下,如何顯露出來?
是什麼讓我們變得敏感、胡思亂想、憂鬱、悲喜交集、猶豫不決、害羞、不滿、疲憊,時而叛逆,時而順從,一下子過度沉溺於哀傷,一下子又過度樂觀、欣喜若狂,或是突然糾結於細枝末節?是什麼讓我們經歷了這一個又一個的情緒起伏,有時甚至全部一起蜂擁而上?
安娜:「我覺得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經濟獨立,適應良好,完全符合大家對我的期待,我對這樣的自己也很滿意。可是有時候,當我自己一個人時,我會感到哀傷,內心空空的,那種不足夠的感覺很難描述。可能是我把自己脆弱的部分藏得太好,所以當它出現在我面前時,我不知道該如何理解它,也不曉得如何描述它。我對這部分的自己感到很陌生、很害怕,我在那當下感受到的一切都讓我很不舒服。」
脆弱令人恐懼。
我們每個人都有好幾張臉。我們的心理是一個充滿緊張、壓力和衝突的空間,各種矛盾的力量並存其中,互相助長或互相競爭,在下意識中尋求聯結,卻又斷開彼此;它們在尋找一個最小公約數,但不見得總是能成功。
在這些矛盾之中,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社會面具和內在真實自我的衝突。多數時候,我們為了讓自己的表現符合周遭的期待,不得不隱藏內心真實的感受。為了怕被人看見,所以深深地藏起來,到了最後,即使面對自己也難以承認自己的脆弱。
為了躲避外界眼光的檢視,人們選擇戴上面具演戲。
我的情緒起伏很大
我們過去和現在的經歷常會悄悄地聯結在一起,互相疊加,引發意想不到的情緒動盪。
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過去和現在,同樣會在我們的生命和內在留下顫動。人類的心理就像地球的地質,一層一層,持續地累積;過去的岩塊不會憑空消失,古老的東西會一直留在那,成為舊時光的遺跡。
當某種情緒和未癒的舊傷產生了共鳴,即使輕輕觸碰也有可能引起強烈的反應。痛苦於是被重啟,被放大。
你可能會被困在某個時空,即使周圍的人都覺得你「該放手,繼續往前走」了,但你就是無法跨越。在外人看來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這件事卻觸及了你內心某個敏感的點,或是陳年的舊傷,要復原需要很多時間,因為那好不了的傷口再次裂開,開啟了無盡的悲傷。
珊德拉:「我在懷孕數週後流產了。看起來沒那麼嚴重,我也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但不知道為什麼,自從那之後我就經常感到一股強烈的悲傷。我心煩意亂,什麼事都不想做。我的童年過得很辛苦,我常會想起過去的一些片段。雖然我和現在的另一半生活很美滿,但是我想,可能我在潛意識中害怕孩子的到來會破壞目前這美好的平衡。畢竟我以前從來不曾擁有這樣美好的生活。」
自從珊德拉流產之後,她對人生不同階段的記憶彷彿一下子被喚醒。我們可以從這些記憶了解她內心真正害怕的是什麼。人類的心理需要經過一段哀悼的過程,才能繼續發展。對珊德拉來說,她必須走過這一段,好確信自己有能力迎接新的生命和新的生活。
人類是感覺敏銳的動物,我們透過感官接收來自外在世界的訊息,同時向外傳遞內在的想法與感受。我們就像海綿,浸透於人際關係之中。
來自外界的情感投射強烈地影響著我們。
對那些特別敏銳的人來說,心永遠不可能靜如止水,唯有一波又一波的欣快和抑鬱,在同一天內,甚至在轉瞬之間交替著接踵而至。類似的情形又稱為「情緒升降梯」,心情的迅速轉換讓人難以保持穩定。當我們完成任務,或在工作上得到正面的回饋,或是與人進行了一場有意思的對話,我們在這些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力並且感受到喜悅。然而沒過多久,壞消息來了,希望破滅了,被拒絕了,或是有人對於我們的作為說了負面、難聽的話,於是我們變得沮喪、傷心、緊張或憤怒,情緒起伏的幅度之大,讓人很難在這一團混亂之中找出一絲連貫或關聯性。
我們的敏銳感受,來自於我們與周遭的深刻互動,來自於我們與外界的關係以及與內在的聯繫。
我們的心理狀態立基於一片流沙之上。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完全不受情緒所困,總是心平氣和;而情緒不穩定的人,則是帶著好奇的目光,時而崇拜,時而惱怒地看待那些和自己如此不同的人。
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別人是誰?我在別人面前又是誰?別人是怎麼看我的?別人是怎麼說我的?別人覺得我怎麼樣?這些問題可以算是人類一大未解之謎,因為沒有人曉得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
所謂的「別人」究竟是什麼?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整體,一個什麼都裝得進去的大袋子,任何人都可以把他的不滿或信念往裡頭塞。
「對別人來說,一切事情都簡單多了!」
然而我們忘了,自己對某個人來說也是「別人」。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出發,忘了換個角度觀看。
很多人都會這樣想,認為很多事「換成別人來做一定比較簡單」。這個想法當然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
會有這樣的觀念落差,是因為我們只看見對方的外在和表面。然而使人產生猶豫、遲疑的,是人的內在。我們看得見別人想展現出來的外表,看不見被遮掩的內在。
更別說我們習慣將自己的願望、期待、恐懼和想像投射在別人身上。如此一來,又怎麼可能看得清楚別人的真實模樣?
質疑與不信任皆由此而生。「別人」就是個陌生人,而且會一直陌生下去。
誰不曾感受過,在晚宴或舞會上被那些興高采烈或默契十足的「別人」拋在一旁,那種孤立和失落的感覺?
誰不曾感到笨拙、怯懦,好像誤闖天鵝國的醜小鴨一樣,最終屈服在強大的孤獨感之下?
保羅:「我不喜歡去那種晚會,我一個人也不認識,好像除了我以外的每個人都很自在。我不知道要如何跟人攀談。不過有時我也會碰到跟我一樣落單的人,如果我有辦法跟他說上話,兩個人聊天我還可以應付,說不定還會聊到停不下來。」
「別人」是一種廣泛且危險的概念,令身處其中的保羅感到手足無措,試圖從鏡像和他者身上尋求安全感。保羅從這個願意接納他的對象身上找到某些可以辨認的記號,並且將對方當成另一個自己。
然而,與他人的關係也在潛移默化中形塑了我們,唯有當我們為了他者而存在時,才能相對地意識到「自我」,並在生命的過程中慢慢地建構、打磨「自我」。「我」只在有「你」的情況下存在。當孩子意識到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別人,而別人也叫自己做「我」時,他們會發現自己原來存在於眾多的「別人」之間,並開始試著移轉觀看的角度,不再只是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因為這樣,他創造了一個看不見卻很真實的保護網,將內在(我)和外在(非我)畫分開來;非我即由其他的「我」組成,而對那些其他的「我」來說,我的「我」也是非我的一部分。
意識到他者的存在後,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問號將促使我們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該如何處置這個他者?利用他?壓制他?取悅他?尋求他的認可?臣服於他?和他平起平坐?
若是將自己困在這種無聲無息的索求,例如愛情、注目或關注,我們便無法在人際關係中獲得片刻的安寧,只能默默地承受挫折。就算為了撫平自戀的創傷(亦即愛與自尊的缺乏)而取悅他人,到最後還是會覺得無法獲得足夠的關愛和讚賞,導致對所有事物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包括自己的優點以及他人的關心。
期待和現實之間永遠有落差。但如果放棄任何期望,等於放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落差也會使人孤立,因為擔心別人的眼光和評論,進退不得。行動受阻成為焦慮的載具。外在的一切變成了嚴格的審查者,禁止我們做自己,迫使我們成為他人。
「『我』也是另外一個人。」法國詩人韓波在給昔日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他試著向後者解釋他的新生活。
「我」不在他人認為應當在的地方;呈現在他人面前的不是「我」,被教導該說和不該說什麼的也不是「我」。「我」難以被界定,無法被削弱、簡化。
覺得自己不可靠、不值得信賴,或是反過來,除了自己之外誰都不相信;不敢選擇沒人走過的道路,在嘗試之前就先放棄──和一群「別人」相處、生活在一起,可能會帶來千百種痛苦的感受!
於是我們冒險讓自己被看起來「更強大」的外表支配,讓自己被更令人安心、牢靠、堅強的人格特質佔領。
因為害怕衝突,害怕被拒絕、討厭、疏遠、排擠,我們開始壓抑自我。
來自外在和社交的壓力,加上害怕被討厭,催生出對於存在的強烈焦慮:我究竟是誰?如果我們只學過如何隱瞞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恐懼和喜悅,如果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討人喜歡,不要「製造麻煩」,才不會被人排擠、忽略,才能獲得尊重、關注,才能被愛,我們又該如何學會認識自我?
無論他人的漠視是真的或只是我們的假設,都有可能讓我們因此抹煞自我。別人的眼光令我們感到焦慮,然而無人關注、被視而不見,又令人感到屈辱,要想從這樣矛盾的人性困境中走出來可謂一大挑戰。
最佳賣點 : 直視脆弱,讓我們能碰觸到自己內心更深刻、更寬廣、更本質的那一部分。反覆地探索脆弱,我們終將建立起自己的心靈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