이토록 매력적인 철학: 아테네 학당에서 듣는 철학 강의
作者 | 김수영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在雅典學院聽哲學課: 跟著拉斐爾名畫認識14位古希臘哲學家:,以文藝復興時代名作〈雅典學院〉為本,介紹畫中登場的古希臘哲學家生平故事及核心理論。融入名畫中隱藏的意義 |
作者 | 김수영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在雅典學院聽哲學課: 跟著拉斐爾名畫認識14位古希臘哲學家:,以文藝復興時代名作〈雅典學院〉為本,介紹畫中登場的古希臘哲學家生平故事及核心理論。融入名畫中隱藏的意義 |
內容簡介 以文藝復興時代名作〈雅典學院〉為本, 介紹畫中登場的古希臘哲學家生平故事及核心理論。 融入名畫中隱藏的意義和象徵,從圖片輕鬆進入哲學世界。 『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和近代, 還有哲學、科學和藝術,都在這幅偉大的畫中相遇, 這是美麗的文明資產,也是對哲學的絕讚祝福與致敬。』 文藝復興時代的天才畫家拉斐爾,受教皇儒略二世之託,為其辦公室的四個房間繪製濕壁畫。在代表智慧的「簽字廳」中,〈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跨越幾百年的時間長河,將古希臘哲學家招喚聚集,在此進行美麗且悠閒的世界觀對話,並以當時尚未普及的透視法繪製,完成這幅歌頌西方文明智慧的經典大作。 『由雅典學院的哲學家們親自帶路, 引領你進入充滿魅力的古典哲學世界。』 ▲蘇格拉底之所以高喊:「認識你自己!」可能是因為他認為人生的主人是你自己,所以人生的最大課題就是溫暖地審視自己。 ▲柏拉圖的理想主義,與亞里斯多德的現實主義,在光譜兩端互相激辯,經過兩千年,仍是影響當今世界運轉的兩個主要觀點。 ▲伊比鳩魯認為,從一個人重視什麼樣的快樂,可以看出那個人將什麼視為幸福且重要的價值。 ▲第歐根尼夢想著自由幸福的一生,並且認為所有世俗和人為的東西都會妨礙人類原有的幸福,所以他遠離這些東西生活。 【本書特色】 ◎以經典名畫講哲學,哲學零基礎者也會感興趣的哲普書。 ◎內容出自深受好評的南韓國高中生哲學講座及線上課程,跟著古典哲學大師們一起探討人生切身的大小問題。 ◎本書精選與時代背景有關或對西洋哲學有深遠影響的理論,讀者可一併了解西方哲學的傳統,如哲學的起源、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等,以及古希臘和中世紀的思想基礎差異。 ◎除了介紹哲學家生平及理論核心,也描述哲學家和時代的交互影響,以及〈雅典學院〉中的哲學家穿著、表現手法,和拉斐爾的創作過程⋯⋯成功結合哲學、歷史和藝術。
作者介紹 金秀映(Kim Su Yeong)學習、書寫和談論哲學的人。畢業於延世大學生物化學系,並於同校研究所以柏拉圖哲學為研究主題取得哲學碩士,之後在德國康士坦茲大學以柏拉圖《理想國》的研究取得哲學博士。曾創立「文學與知性社」(Moonji Publishing)、「Rhodos」出版社,發行多種教養書籍,並於大學講授哲學相關課程。2018~2021年間擔任韓國出版文化產業振興院院長。現為漢陽女子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固定為報紙撰寫專欄,同時在大學、高中、企業團體講授哲學課程。【譯者簡介】陳宜慧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召喚財富的思維Wealthinking》《我的一天從冥想開始》《謝謝你這麼說》等書,以及數本多益試題與解析。敬請賜教:tp6u6cjo4@gmail.com
產品目錄 前言 01 拉斐爾與他的時代 02 走進雅典學院 03 我們都是哲學家.畢達哥拉斯 04 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兩次.赫拉克利特 05 矛盾也是我們的老師.巴門尼德 06 開啟新的哲學傳統.蘇格拉底 07 理想與現實.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08 哲學與政治的相遇.柏拉圖 09 一隻燕子的出現不代表春天的來臨.亞里斯多德 10 不要擋住我的陽光.第歐根尼 11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伊比鳩魯 12 在角落思考幸福.芝諾 13 即便你是國王也不例外.歐幾里得 14 關注精神之美.普羅提諾 15 第一位女性學者.希帕提亞 16 如何看待世間的邪惡.瑣羅亞斯德 17 來自東方的哲學.阿威羅伊 18 雅典學院之後的故事
書名 / | 在雅典學院聽哲學課: 跟著拉斐爾名畫認識14位古希臘哲學家 |
---|---|
作者 / | 김수영 |
簡介 / | 在雅典學院聽哲學課: 跟著拉斐爾名畫認識14位古希臘哲學家:,以文藝復興時代名作〈雅典學院〉為本,介紹畫中登場的古希臘哲學家生平故事及核心理論。融入名畫中隱藏的意義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261194 |
ISBN10 / | 6267261190 |
EAN / | 9786267261194 |
誠品26碼 / | 2682337428009 |
頁數 / | 20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3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我下定決心學習古希臘哲學,並為此閱讀相關書籍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雖然我忘了柏拉圖哲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入我的心,但是我至今都覺得閱讀他的文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每當複雜句子背後隱藏的意義一個個清晰浮現在眼前,混亂的邏輯慢慢紓解,那種喜悅以及想繼續探究的欲望讓我全身充滿活力。當然,前提是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生活瑣事多或工作壓力大時,我就不太想把手伸向柏拉圖,即使被他的幾句話觸動,也會因為疲憊的身心而放下書。
學習並思考哲學並不總是那麼快樂,但是仍促使我想向他人講述哲學。說明我所學和所想的東西,並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鳴肯定是很有魅力的事,但是當聽眾很難理解我的解釋時,我往往會感到困擾且無力。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將理論上的抽象性推向極端,是哲學這門學問所具有的本質之一,有時講者自己也很難消化某些理論,更何況是聽課的人。然而,在如此危險的漫長道路上跌跌撞撞,也是從事哲學這一學問的傳統。在過去,對於一般公認授課或演講應該盡可能簡單的觀念,我其實並不認同。簡單的問題本就容易理解,困難的問題則必須多花點時間。如同我們不可能在五分鐘內完整解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要求講師簡單說明困難的哲學問題,也是錯誤的。更何況,眾多哲學家花上數千年時間,激烈思考、討論人類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我們也不可能無條件簡略且膚淺地談論。
然而,有時候我們確實迫切需要更簡單且直觀地傳達古典哲學的魅力。尤其是以國高中生為對象進行的哲學講座更是如此。哲學原典大多複雜,內容繁多且難懂,但是我仍想先把學生們引進哲學的花園。如果這些學生聽完哲學講座後,一生都對哲學抱有負面偏見,這會讓我非常自責。因此,我開始利用眾所周知的各種圖畫來解釋哲學理論。其中之一就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代天才畫家拉斐爾(Raphael)的〈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這幅廣為人知的畫作涵蓋了許多古典哲學家,非常適合做為古希臘哲學的嚮導。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看著這幅畫思考、拆解、調查資料、講課並討論。我想整理出課程的一部分,並推廣給更多人。由於這是很久之前完成的講課原稿,所以我一直猶豫是否該以書的形式分享給大家。後來我想,即使只是微小的知識,只要能對世界有所貢獻,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克服了長時間以來的猶豫。
本書試圖依靠名畫〈雅典學院〉說明其中登場的古希臘哲學家,並試著以畫做為窗口觀察古典哲學。這扇窗為我們帶來絕美的哲學風景。
在以這幅畫為主題授課的過程中,我曾被問到為什麼要用這幅畫說明古希臘哲學。我不知道是否還有像〈雅典學院〉一樣,將古希臘哲學家全部聚集在一起的畫作。此外,這幅畫也不僅是匯集了所有哲學家,還透過驚人的象徵和細緻的表達手法,展現哲學家們的個性。
當然,其中大部分反映的是拉斐爾時代義大利社會對古希臘哲學家的看法,也很難說拉斐爾精通古希臘哲學到能完整重現所有哲學家的形象,但是透過這幅畫,我們反而可以了解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古希臘的看法。或許,〈雅典學院〉是繼第歐根尼(Diogenes)或普羅提諾(Plotinus)後,關於古希臘哲學和文化最可靠的資料之一。
因為本書內容是以入門性質的課程原稿為基礎,所以我盡量不修改講課時使用的淺白口說用語。此外,我也盡可能不直接引用原稿或二手文獻。因為每位哲學家能分得的篇幅不多,所以我盡量從每位哲學家的整體思想體系中選出一兩個核心主題,並專注探討。
事實上,寫這種入門性質的書會遇到的困難不是要放入什麼,而是該省略哪些。用短短幾頁來解釋柏拉圖哲學比想像中難,但是我希望經歷這些困難完成的書能讓讀者讀來更輕鬆。本書以非專業人士為對象的講課內容為基礎,所以讀者不需要對哲學有任何的了解,如果你在讀本書時有難以理解的地方,那都是我的問題。
本書的內容經過長期且多次的考驗。到目前為止,我在許多聽眾面前以〈雅典學院〉為主題進行了許多場演講,所以書中都是國高中生們反應特別熱烈的部分。多虧他們生動的好奇心,我才發現在高中教哲學是可行的,以及國高中生在學習哲學時也可以很享受。我記住了那些閃閃發亮的眼睛,這一切都多虧了邀請猶豫不決的我合作的首爾崇文高中金相勳老師。真的非常感謝金老師。
我也要在此感謝線上教育網站SeriCeo給予我開設以〈雅典學院〉為主題課程的好機會,並特別感謝觀看我的課程並給予掌聲的觀眾們,以及費心幫忙的裴正勳理事和崔淑賢PD。
最後,將尚不成熟的原稿編輯成本書的Chungaram media的鄭鍾鎬代表和出版社的大家辛苦了,我將永遠銘記在心,謝謝大家。
內文 : 【試閱1】走進雅典學院(摘錄)
這是一幅長八.二公尺,高五.八公尺,尺寸相對較大的濕壁畫。畫中聚集了很多人。由於畫作中的人都不是穿著很厚重的衣服,所以我推測畫中的季節應該是六月的某一天吧。那是一個溫和晴朗的日子,從畫作正中央的遠景可以看到藍天和白雲。哲學家們匯聚的這個空間不是完全的室內,也並非完全室外。那是一個擁有舒適內部空間,也連接遙遠天空的半開放空間。中央的舞台又寬又深。
***
畫作中間通往舞台有四層台階,畫中人物錯落在台階上下。後方的白色雄偉大理石建築沿著消失點筆直連接。階梯和人物配置形成的水平方向線,以及站著的人和後面柱子呈現的垂直形像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穩定的構圖。這種水平和垂直的對立並不尖銳,而是給觀者帶來舒服和諧的感覺。
藝術史學家海因里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 1864-1945)將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Baroque)的繪畫特性分別訂為「平面」和「景深」,但是代表文藝復興的〈雅典學院〉卻展現了驚人的景深繪畫技巧。這個景深因為漂亮地連接垂直和水平的多層拱門而更加耀眼。這座拱門是拉斐爾時代負責聖彼得大教堂建築的伯拉孟特所設計的。伯拉孟特野心勃勃設計的教堂拱門裝飾著空間中心,彷彿其宗教的崇高價值包圍著哲學天才們。
前面的牆壁上坐落著兩尊白色石像,分別是希臘神話中最重要的兩個神,阿波羅和雅典娜(Apollo and Athena)。阿波羅是宙斯(Zeus)和勒托(Leto)的兒子,雅典娜則是宙斯和墨堤斯(Metis)的女兒。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左邊的阿波羅是音樂之神,手中拿著里拉琴(lyra)。右邊的雅典娜則是守護雅典城邦的戰爭之神,手裡拿著盾牌,該盾牌是刻有梅杜莎(Medusa)臉孔的宙斯盾牌「埃癸斯之盾」(aigis)。阿波羅和雅典娜以大且非凡的輪廓增強了畫作的對稱性。同時,梵蒂岡中心的這個空間並不是教會的三位一體,而是供奉古希臘異教神祇的地方,因此是更適合哲學家們自由行走的空間。
***
我們把視線移回到畫作上。登場的人物大致分為三群。首先,哲學家們排成一排站在由大理石材質的四層台階上。正中央的兩人站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他人則像護衛一樣突顯兩人的特別地位。往中央延伸的拱門安放在這兩人的頭上,似乎產生了宗教光環。以這兩人為中心展開的人物有各種姿勢和動作,多數是優雅且從容地分散在兩側。畫作的左下方和右下方聚集了很多學者,正在進行我們耳朵聽不到的安靜哲學對話。
畫中的哲學家們都呈現出符合其個性的自由姿態。有些人站著,有些人坐著,有些人走路。某些人正在閱讀,有些人則獨自埋頭思考,也有人聚在一起聊天。有人靜靜聽別人說話,有人默默寫下東西,甚至有人急急忙忙奔向某處。有正面面對我們的人,也有只描繪出側臉的人,甚至還有只有背影的人。
沒有任何姿勢、表情和手腳形狀相似的哲學家,每個人都完全不一樣,這幅畫完全被有個性的人填滿。哲學是第一人稱單數的學問,換句話說是本質上屬於自己的學問。〈雅典學院〉華麗典雅的人物布局卻徹底打破哲學生硬且枯燥的刻板印象。拉斐爾所描繪的哲學,是美麗且悠閒的世界觀之間的對話。
***
他們都是古希臘哲學家,當然他們從沒像這樣聚在一起過,也不可能發生。因為畫作中的哲學家們身處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這裡同時出現了西元前六世紀的人物巴門尼德(Parmenides)到活躍於西元十二世紀的阿威羅伊(Averroes)等生活在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們,所以這幅畫算是一幅超現實主義的抽象畫。這幅畫演繹的是虛擬的畫面。拉斐爾並不是在這裡描繪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任何事件或場景,而是運用想像力將故事中的古典哲學家們聚在一起。
【試閱2】開啟新的哲學傳統.蘇格拉底(摘錄)
請各位將原本停留在畫作左邊的視線移往上面。身穿深綠色衣服的粗獷學者身邊聚集了許多正在談論些什麼的人。這名哲學家就是有名的蘇格拉底(Socrates)。雖然有些學者對此有異議,但是我認為這名哲學家應該是蘇格拉底沒錯。
首先,他的臉是關鍵。蘇格拉底不怎麼優雅的外表在當代就十分有名。在充滿哲學家和哲學理論激烈競爭的哲學史上很少提及特定哲學家的外貌,但是蘇格拉底是個例外。他驚人的醜陋在當代和後世都廣為人知,甚至連他忠實的弟子柏拉圖也記錄了這一點。當然,這之中也許有誇飾的部分。無論如何,拉斐爾描繪的鷹勾鼻、突出的眼睛和禿頭,都忠實再現了蘇格拉底智慧、堅毅,卻不太帥的傳統形象。
***
我推測這個人是蘇格拉底的第二個理由是,他正在認真地談論,而在表情真摯的蘇格拉底面前,有四個人正在聽他說話,散發出一個人召集多人到場的氛圍。在這群人中,頭戴頭盔並著軍裝的人物是阿爾西比亞德斯(Alkibiades, 450-404 BC),他比蘇格拉底小二十歲左右,是雅典的政治家兼將軍,也是蘇格拉底的狂熱忠實追隨者之一。
在整幅〈雅典學院〉中,蘇格拉底是唯一直接向他人講述的人物。對蘇格拉底來說,哲學不是文字,而是語言。他不是藉由書和文章,而是在雅典吵雜的廣場「阿哥拉」(Agora),透過與人們交談的生動話語來展開自己的哲學。蘇格拉底是一位聽取他人意見、提出問題、傾聽對方回答、再次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不斷對話的人。
眾所周知,蘇格拉底沒有自行留下任何文字紀錄,我們現在能談論蘇格拉底的哲學,是藉由包括他的弟子柏拉圖在內的同時代其他人物記錄了蘇格拉底的各種對話。也許有人認為,在他活躍的西元前五世紀,人們普遍不會留下文字,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執筆多達三十多本龐大對話錄的柏拉圖僅小蘇格拉底四十歲。蘇格拉底是有意識這麼做,也就是說他不刻意留下文字是因為他並非文字的哲學家,而是語言的哲學家。
***
究竟為什麼會那樣呢?為何曾轟動雅典的大哲學家會連一篇文章都沒有留下呢?
因為蘇格拉底不相信文章和文字。他認為人類無法擁有絕對真理,只能謙遜地跟隨並追求真理。但是文章的性質為何?文章具有向他人說明自己所知真理的特性,所以他拒絕寫作,並走上街頭。他認為透過與人對話的哲學討論和對方一起一點一點地行動,這對共同走向正確的真理之路非常重要。教導的人和學習的人沒有分別,大家要一起面對面集思廣益,因為我們都不是神,只有神才擁有真理,人類只能模糊地揣測並追求真理。
他所說的「認識你自己」的核心就在這裡。我們一刻也不能忘記人類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無法擁有絕對真理,也擁有不能成為神的命運。
最佳賣點 : ◎以經典名畫講哲學,哲學零基礎者也會感興趣的哲普書。
以文藝復興時代名作〈雅典學院〉為本,介紹畫中登場的古希臘哲學家生平故事及核心理論。
融入名畫中隱藏的意義和象徵,從圖片輕鬆進入哲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