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遊戲: 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傳奇故事 | 誠品線上

Sri Ramana Leela: A Biography of Bhagavan Sri Ramana Maharshi

作者 Krishna Bhikshu
出版社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商品描述 神的遊戲: 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傳奇故事:「來這裡的人不會空手而回。不信神者會信神;信神者會成為信徒;信徒會變得有見地;有見地者會成為真知者。」人的一生,是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來這裡的人不會空手而回。不信神者會信神;信神者會成為信徒;信徒會變得有見地;有見地者會成為真知者。」人的一生,是宇宙意識導演的一場戲。也就是說,這世間發生的一切,本是一場大夢,唯有臣服,方能解脫,因此名為《神的遊戲》。本書作者為拉瑪那親近的門徒。這本傳記是拉瑪那尊者在世時出版的,作者多次祈請尊者修訂內容,也因而被認為是最權威的版本。本書保留了許多尊者不為人知的故事,讀來或許覺得不可思議,卻又感受到字裡行間對上師深深的敬愛。其中尊者與信徒間的互動,相當啟發人心;而尊者對於動物同伴的關懷,也讓人為之動容。除了詳述尊者打破長年靜默,對慕尼開示的機緣,還有許多珍貴的記錄,特別是尊者與其母互動的片段,也讓人了解尊者是如何的身體力行、教人探究真我。自母親搬入道場,尊者便開始一連串的修行訓練,不斷打破傳統習俗加諸於其母的桎梏,也帶領母親突破親情的枷鎖。習俗本身是小事,但若過度重視,便會阻礙修持。為確保母親不再遵循這些習俗,尊者會開她玩笑。例如,正統印度教女子不食洋蔥。尊者便會指著道場中的洋蔥,笑稱是辣木。按照習俗,辣木也是阻礙她上天堂的食物。尊者告訴她,這些習俗有其侷限,信仰是在這些規範之上。再者為母親對兒子之執著。母親疼愛兒子,也盼兒子對她有同等回報。此枷鎖難以掙脫,但卻必須要破除。每當她對尊者有關愛之舉,尊者便會予以斥責,甚至有幾次忍不住為此落淚。不過母親也漸漸了解尊者的用心。恰似母親提供了他肉身,他也想給她永恆的生命。最後,母親證得解脫。 拉瑪那尊者的存在,集印度靈性之大成,尊者日常的行住坐臥,皆是修道者的典範。拉瑪那行不言之教,即便在門徒、信眾之前,許多時候都默然以對,宛如靜默的阿魯那佳拉聖山,以肉身示現芸芸眾生,在長處三摩地之中,給予參謁者無盡的恩典。知名的門徒查德威克問尊者,他是否從不以手觸啟蒙,也不接受某些人成為其弟子。尊者說:「何必要如此大動作呢?沒有手觸,你就不覺得被接受了嗎?」事實上,每個人內心皆知其是否有被接受。雖然拉瑪那一生從未收過弟子,也沒有指定的傳人,不過當代許多靈性導師都宣稱師承拉瑪那。誰是拉瑪那尊者?他在印度,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相傳是濕婆神、聖山阿魯那佳拉化為肉身的聖人。印度一位十六歲的少年,突然歷經瀕死後,頓悟生命的真實本質,於是毅然拋下一切,只留下一紙字條,離家修行。少年沒有在字條上署名,不再自稱「我」,而以「這個」替代。只因開悟後,那個俗世的名字、我執的身分,已然消失。這個少年,便是當代最著名的印度靈性導師,直探生命真我的大悟者:拉瑪那。此後,拉瑪那渾融在真我的輝耀中,教導世人自問這個「我」是誰,俾找到真實的自己,而拔離無明,破一切苦厄。這個「真我」與「神」無異,人駐止於真我,即是與神同在而合一。拉瑪那與羅摩克里虛那、甘地、奧羅賓多並列近世印度四大聖者。拉瑪那聲名遠播,海內外信徒訪客,紛來請益,如英國哲學家保羅.布倫頓、名作家毛姆、法國攝影師布列松等皆不遠千里,前往印度參訪,留下許多寶貴的紀錄。而拉瑪那過世之後,名聲不墜,他的智慧透過文字傳播,成為全球當代修行者的明燈。著名的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Ken Wilber)在坐禪二十年後,讀到拉瑪那的一句話,仍舊感受到拉瑪那智慧的震撼,其後更努力繼續修煉,直到自我死亡。那句話是這麼說的:「在熟睡的夢境中,不存在的東西就不是真的。」而當代重要的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也多次指出,他雖然未曾見過拉瑪那,但與拉瑪那有種特別的連結,對他影響很大,可見拉瑪那的靈性力量所及之宏大深遠。讚美「拉瑪那的靈性成就,為無數人指引了一條明路。」 --達賴喇嘛「拉瑪那的生平與教誨是印度的精華所在,宛如一首千禧讚歌,傳唱世間的救贖,人生的解脫!」 --榮格(C. G. Jung)「在印度,有成千所謂的聖人,皆宣稱悟道,對拉瑪那而言,他從未自詡,卻成為最受敬愛的人物。」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1950年4月16日專文盛讚拉瑪那「印度有一位偉大的聖哲拉瑪那,能見到他、讀過他著作的人,都是有福報之人。」--當代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說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克里虛那・畢克修(Krishna Bhikshu,1904~1981)本名為維洛甘地・凡卡他・克里虛那亞(Voruganti Venkata Krishnayya)。他是拉瑪那尊者親近的信徒,非常虔誠。是律師也是政府官員。自1930年代早期,便經常造訪道場。 1936年,以泰盧固文寫就《神的遊戲: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傳奇故事》(Ramana Leela),以克里虛那・畢克修的名字發表出版。這本傳記是在尊者在世時出版的,同樣在尊者生前發表的還有另外兩本:以英文寫成的《了悟真我》、坦米爾文寫成的《拉瑪那傳》。比較特別的是,因為尊者指出了克里虛那・畢克修作品的前三版有些事件的敘述不完全正確,因此作者又著手改寫。1949年四月,克里虛那・畢克修在尊者座下誦讀改寫後的作品,尊者又修正了幾處。直到1957年,尊者辭世後七年,作者才又推出了修訂第四版。這本書也因為經尊者的閱讀與校訂,因此受大衛・戈德曼評定為權威版本,書中亦記載許多並不廣為流傳的故事,這在其他版本的傳記中是找不到的,更是彌足珍貴。平加利・蘇利亞・孫德倫(Pingali Surya Sundaram)作家、翻譯家,來自印度海德拉巴。英譯本在2004年問世。■譯者簡介周如怡英國倫敦大學醫療史博士,專長歐洲近現代史,修習教授瑜伽靜坐逾十載。現為中芬英譯者及Baba Unlimited出版社編輯。譯有《科學大演化》、《印度比哈瑜伽學校功法大全》、《殘酷劇場》等科學歷史著作十本。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蔡神鑫序/蒂魯瓦納瑪萊主席英文版譯序/孫德倫降生家族童年黎明早年的執著重生煎熬指示告別偉大的旅程目的地啟蒙苦行處梵我合一的國度梵我合一的法力梵我合一的勝利預備功夫無與倫比的聖山開示西瓦普雷克薩姆・皮萊耶摩夏加納帕提・慕尼羅摩史瓦米・艾耶虛偽修行人的騷擾瑟夏迪・史瓦米達羅毗荼詩人拉瑪那之歌山中生活繞行聖山納塔那南達・史瓦米阿樂葛瑪母親圓寂創建拉瑪那道場追隨者出版作品世界之光臨在傳道的方式每日作息離開肉身任務完成黃昏日落時分上哪裡去了?之後呢?軼事數則輕鬆時刻奇蹟上主轉世之本質禱詞克里虛那・畢克修附錄一孫德倫故居附錄二尊者生平大事記譯名對照

商品規格

書名 / 神的遊戲: 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傳奇故事
作者 / Krishna Bhikshu
簡介 / 神的遊戲: 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傳奇故事:「來這裡的人不會空手而回。不信神者會信神;信神者會成為信徒;信徒會變得有見地;有見地者會成為真知者。」人的一生,是宇
出版社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ISBN13 / 9789869597531
ISBN10 / 986959753X
EAN / 9789869597531
誠品26碼 / 2681665399005
頁數 / 30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受拉瑪那祝福的傳記作品
知名學者大衛・戈德曼評定為最權威版本

【拉瑪那唯一親自校訂的傳記】

試閱文字

導讀 : 序/導讀

導讀者:蔡神鑫
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Sri Ramana Maharshi, 1879-1950)在世時,其親近信徒便已著手撰述他的生平傳記,其中有三個主要的版本:一是B・V・納雷辛荷(B. V. Narasimha)用英文寫的《了悟真我》(Self-Realization),二是畢克修(Krishna Bhikshu) 用泰盧固文寫的《神的遊戲》(Sri Ramana Leela,亦即本書中譯版),三是巴拉提(Suddhananda Bharati)用坦米爾文寫的《拉瑪那傳》(Sri Ramana Vijayam)。這三個版本中,只有畢克修本人,在撰寫期間時常造訪道場,親晤拉瑪那,請求訂正內容,而其他兩人在撰書時,不曾前來面晤拉瑪那。專研拉瑪那的知名學者大衛・戈德曼(David Godman)據此而評定畢克修的泰盧固文版本,是三版本中最具權威性的版本。雖然納雷辛荷的版本,在西方世界甚為風行,但衡之這兩個版本內容的真實程度,則大衛・戈德曼的論斷,誠屬公允。今最具權威的泰盧固文版傳記已有英譯本,現在由紅桌文化轉譯成中文,在台問世,實乃全球華文讀者一大福音,令人額手稱慶之至!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容連載(請以6000字以內為限)

輕鬆時刻
為說明因果業力是無法超越的,薄伽梵講了自己的故事:
一些信徒及弟子會奉獻食物給薄伽梵,堅持要他吃下。雖不情願,他必須照辦。他常說:「只有我明白作為尊者的煩惱。諸位若不感到飢餓,便不必進食,但我若不吃,沒有人會進食。所以無論我飢餓與否,都得吃東西。」
一回薄伽梵想自行離開,至少可以一天不進食。於是他悄悄走向阿魯那佳拉山腳的森林。途中遇見七位到森林中撿拾柴火的婦女,其中一位曾觀謁薄伽梵,馬上認出他,奉上食物請他吃下。其他婦女也這麼做,薄伽梵只得吃下。她們更堅持要與薄伽梵共進午餐。為躲避這項邀約,薄伽梵走森林深處,但這些婦女在午餐時間又出現了。正值夏日,大家都渴了,她們問薄伽梵附近是否有水源,他只得領她們到索拿聖泉。眾人又奉上各種食物。薄伽梵對斷食計畫被打斷感到十分困惑。飯後他沿著繞行之路回到道場。奇怪的是,拉瑪史瓦米.艾耶正在路邊休息處,等著為薄伽梵奉上芒果汁。薄伽梵也只得接受。
還有其他類似情況:
甫至蒂魯瓦納瑪萊之初,薄伽梵曾短暫停留戈普拉.蘇布拉曼亞廟。一位高大的信徒每天前來拜訪他,靜靜地坐在他面前。薄伽梵一如往常沉默不語。這位信徒艾耶非常喜歡薄伽梵。一回艾耶在家中安排午宴,請薄伽梵為座上賓。午餐時他請薄伽梵一同前往他家,但薄伽梵拒絕了。艾耶及另一位同樣高大的人,用力抬起薄伽梵。薄伽梵見狀,只得自己起身和他們同往。
另一回,薄伽梵與巴拉尼斯瓦米繞行聖山後,約晚上八點回到神廟。巴拉尼前去拿食物。這時依桑亞神廟的住持與弟子來了,圍著薄伽梵,請他到神廟用晚餐。薄伽梵婉拒,但住持令信徒抬起薄伽梵,薄伽梵不悅。他和他們同往,神廟外有台馬車等著他們。薄伽梵被強迫進入馬車,至神廟用晚餐。
當還住在維魯巴沙洞屋時,一回薄伽梵、巴拉尼與另一人開始朝西邊森林走去。路上一位哈利疆婦人正在採集枝葉,見薄伽梵便斥責:「你為何不好好在某處靜坐?何必像我們一樣四處蒐集柴火?」話畢便離去。薄伽梵說:「她為我們上了堂哲學課啊!」
一回新月,幾位正統婆羅門早上前來觀謁薄伽梵。他們想在觀謁後離開,做塔帕南供奉儀式。薄伽梵請他們留下用早餐,有小米粥。盛情難卻,婆羅門們便留下。早餐後,薄伽梵大聲唸出一篇文章,細數洋蔥的好處,他問:「諸位有留意到小米粥裡有洋蔥嗎?」正統婆羅門無法回答。薄伽梵接著說:「把洋蔥切細,用篦麻油炒過,味道就不會有刺激性了。」薄伽梵的開示,是說僅是遵循傳統習俗並不重要,這些傳統只是為了幫助靈性修持。
一回,一位信徒鬱悶地坐在角落,心中埋怨薄伽梵沒給他任何幫助。這時薄伽梵對另一位信徒說:「若你真的要怪罪誰,就去怪一個正直的人。若怪了粗魯之人,可能會被痛打一頓。」信徒聞言十分不安,跑到薄伽梵跟前問:「薄伽梵會回應褒貶嗎?」薄伽梵安慰道:「不會的。但你若要怪任何人,就怪到尊者頭上吧。若怪好人,他會覺得受傷,你也要承受業力。尊者不介意被責怪,你就無須承擔了。」信徒對此感覺不好。
繞行聖山時發生了件趣事。
一位信徒唱起一首讚揚上主蘇布拉曼亞的聖歌,有句歌詞「瓦利卡瓦列能」,意即「保護瓦利之人」。他滿是虔誠,開始複誦「卡瓦列能」。激動的情緒中,他忘了這字在坦米爾語中的意思,把它當作是泰盧固語,意思是「我要」。他不斷以泰盧固語說:「我要甜牛奶球,我要炸豆餅⋯⋯」等等各種食物。周圍的人大笑,他才回過神來。這時一行人到了下一個休息處,恰有幾位信徒拿著他之前說到的食物給大家。眾人皆目瞪口呆。當上主及宇宙之父就在附近時,這位信徒居然只想要一些食物,上主便遂其所願。我們又怎能超越因果業力之束縛呢?
薄伽梵很有幽默感。在維魯巴沙洞屋時,一位北印人來觀謁他,當時只有薄伽梵一人獨自砌泥土牆。訪客以為他是工人,問:「住在此地的尊者是何人?」薄伽梵說:「他出門了。」訪客等了一會兒便離去。次日又是一樣的情形。他回去時被耶夏摩瞧見,問了來龍去脈,便領他回洞中。訪客與薄伽梵相處一會兒才離去。耶夏摩問薄伽梵,如此捉弄訪客是否妥當,薄伽梵說:「妳是要我拿張紙,上頭寫著『我就是尊者』,還是要我把這些字寫在額頭上?」誠然,對睜開雙眼仍不見真相之人,任何人皆是凡夫俗子。
薄伽梵之寬容似無止境。一九〇六年,還住在維魯巴沙洞屋時,薄伽梵下山走動好一會兒,之後走另一條路回去。薄伽梵沒注意到沿途草叢中有虎頭蜂窩,其左大腿劃過蜂窩。蜂群蜂擁而出攻擊他左大腿。尊者覺得是左大腿有錯在先,得承擔其後果,便沒有驅逐蜂群,乖乖讓牠們攻擊。之後他才忍痛繼續走,左大腿受創嚴重。
一回薄伽梵走在聖山北側一條小溪旁,突見一芭蕉葉大小的巨大榕樹葉,可作餐盤。薄伽梵好奇地檢視葉子從何而來。費了一番功夫,他見到一塊巨石上有株榕樹。榕樹會長在這種地方真是不可思議。此後薄伽梵便不在山中遊蕩,也勸阻眾人不要做這樣的事。
根據傳說,悉達普魯夏,阿魯那吉里.悉達,坐在阿魯那佳拉北側一株榕樹下。或許就是薄伽梵所見之樹。而在靈性上的鐵器時代,即便是如薄伽梵一般的智者,也無法看見悉達普魯夏。
信徒湯馬斯不聽薄伽梵勸阻,前往尋找此地。到了某處,他無法前進,也不能回頭。他後悔自己的愚行,向薄伽梵禱告,後者讓他安全歸來。
薄伽梵對母親的開示是,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命運。此開示並非只是讓他度過當時的情境,他確實如此相信。時機到時,我們必須經歷預先安排好的命運。
一日,在瓦蘇德瓦.夏斯特里等人的陪同下,薄伽梵前往帕加阿曼神廟沐浴。回程抄了捷徑。當時是早上十點,烈日當空,薄伽梵也累了。一行人到達龜形巨石時,薄伽梵有了以下體驗,他親口說:

我眼前的自然景致突然消失,眼前拉上了一道白色閃亮的窗簾,遮住了自然景致。整個過程十分清晰。我見到尚未被遮住的景色,其餘則被移動的窗簾遮蓋。像是在顯微鏡下,一塊玻片劃過視野。我停下腳步以免跌倒,等它散去,我才往前走。再一次發生時,我感到黑暗暈眩,靠在一塊石頭上,直到視野清晰為止。此時白色閃亮的窗簾完全遮住我的視野,我腦袋昏沉,心跳及呼吸均停止,皮膚成灰藍色,像是在死人身上見到的樣子,顏色越來越深。瓦蘇德瓦.夏斯特里以為我真的死了,抱著我大聲哭泣,身體顫抖。我清楚地感覺到他抓著我、他的顫抖,聽見他的哭喊,了解其中涵義。我也見到自己皮膚顏色的變化,感到呼吸與心跳停止,四肢越來越冰冷。但我的念頭仍持續(「禪定」或「薩哈加三摩地」)。我一點也不害怕,也不為身體狀況悲傷。走近石頭時,我便閉上眼,以我平常的姿勢坐著,沒有靠著石頭。無呼吸心跳的身體仍繼續保持此姿勢。這個狀態持續十到十五分鐘。接著一道電流突然穿過全身,心跳與呼吸猛地恢復,每個毛孔都出汗,皮膚恢復寫色。我睜開眼,站起身說:「走吧。」我們到達維魯巴沙洞屋,一路平安。呼吸心跳皆停止,我只有過這麼一次。
——摘自《了悟真我》

薄伽梵澄清,他並非自主地讓此狀態發生,只為體驗死時會發生的事。他有時也有類似經驗,但這回非常特別。
一回,一位富有的信徒說,他拜訪薄伽梵已超過十年,卻不覺自己在靈性尚有所進步。
薄伽梵說:「要到卡西的頭等艙乘客,會先請車長在到達卡西時叫醒他,接著拉下所有窗簾睡覺。假若他半夜醒來,不斷叨念火車可能已過卡西了,你會說他是個聰明人嗎?他的職責是告知車長,車長難道不會善盡職責嗎?」
這位信徒通常都會搭乘頭等艙,而薄伽梵就是車長。他想到達「解脫之都」,難道車長不會善盡職責?他又何需困惑?
薄伽梵通常會給予甜美的答覆,有時也有批判性的幽默。一回,一位信徒堅持要薄伽梵讓他立刻解脫。
「解脫是什麼?」薄伽梵問。
「我會完完全全地快樂,不會想到這個世界或是它所帶來的苦難。」
「那就上床睡覺吧,睡覺時你不會想到這個世界的。」薄伽梵答。
一位來自蒂魯瓦納瑪萊的訪客, 邀請當時在大殿上所有的信徒到他家用晚餐。薄伽梵問:「你怎沒邀請我?」眾人大笑,訪客不知該說什麼。薄伽梵見其窘境,說:「走吧,我無所不在。」並朗誦偈子:「我全身皆化為消化之火⋯⋯」薄伽梵的保證是對訪客至大的恩典。薄伽梵自己曾說:「來這裡的人不會空手而回。不信神者會信神,信神者會成為信徒,信徒會變得學問淵博者,淵博者會成為真知者。」
這世間還有更好的保證嗎?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