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譚嗣同
作者 | 譚訓聰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我的祖父譚嗣同: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在清末那個動盪的年代,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而出,為國家、為同胞而奮鬥,譚嗣同就是其中之一。康有為稱譚嗣同是「挾高士之才,負萬夫 |
作者 | 譚訓聰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我的祖父譚嗣同: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在清末那個動盪的年代,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而出,為國家、為同胞而奮鬥,譚嗣同就是其中之一。康有為稱譚嗣同是「挾高士之才,負萬夫 |
內容簡介 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 在清末那個動盪的年代,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而出,為國家、為同胞而奮鬥,譚嗣同就是其中之一。 康有為稱譚嗣同是「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 《我的祖父譚嗣同》是作者譚訓聰追憶其祖父──清末維新鬥士譚嗣同的文集,既有他人寫譚嗣同的記傳,又有譚嗣同生平撰寫的文章、與親朋至交的書信。按照時間的順序,寫清了譚嗣同思想的變化以及生平經歷。本書帶您回到清末那個動盪的年代,讓您回望那個年代不斷奮鬥的人們,感受譚嗣同的人物風貌。
作者介紹 譚訓聰譚訓聰譚嗣同之孫,學者、大學教授,著有《清譚復生先生嗣同年譜》。
產品目錄 譚嗣同傳(代序一) 梁啟超 復生府君傳(代序二) 譚傳贊 譚嗣同先生傳略(代序三) 仇同 瀏陽譚氏淵源 先祖生平(甲) 先祖生平(乙) 先祖生平(丙) 附錄
書名 / | 我的祖父譚嗣同 |
---|---|
作者 / | 譚訓聰 |
簡介 / | 我的祖父譚嗣同: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在清末那個動盪的年代,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而出,為國家、為同胞而奮鬥,譚嗣同就是其中之一。康有為稱譚嗣同是「挾高士之才,負萬夫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971252 |
ISBN10 / | 9863971251 |
EAN / | 9789863971252 |
誠品26碼 / | 2681926656007 |
頁數 / | 26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5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帶您回到清末那個動盪的年代,讓您回望那個年代不斷奮鬥的人們,感受譚嗣同的人物風貌。
自序 : 譚嗣同傳(代序一)
梁啟超
譚君,字復生,又號壯飛,湖南瀏陽縣人。少倜儻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父繼洵,官湖北巡撫。幼喪母,為父妾所虐,備極孤孽苦,故操心危,慮患深,而德慧術智日增長焉。弱冠從軍新疆,遊巡撫劉公錦棠幕府。劉大奇其才,將薦之於朝;會劉以養親去官,不果。自是十年,來往於直隸、新疆、甘肅、陝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臺灣各省;察視風土,物色豪傑。然終以巡撫君拘謹,不許遠遊,未能盡其四方之志也。
自甲午戰事後,益發憤提倡新學,首在瀏陽設一學會,集同志講求磨礪,實為湖南全省新學之起點焉。時南海先生方倡強學會於北京及上海,天下志士,走集應和之。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遊京師,將以謁先生,而先生適歸廣東,不獲見。余方在京師強學會任記纂之役,始與君相見,語以南海講學之宗旨,經世之條理,則感動大喜躍,自稱私淑弟子,自是學識更日益進。時和議初定,人人懷國恥,士氣稍振起。君則激昂慷慨,大聲疾呼。海內有志之士,睹其丰采,聞其言論,知其為非常人矣。以父命就官為候補知府,需次金陵者一年;閉戶養心讀書,冥探孔佛之精奧,會通群哲之心法,衍繹南海之宗旨,成《仁學》一書。又時時至上海與同志商量學術,討論天下事,未嘗與俗吏一相接;君常自謂「作吏一年,無異入山」。
時陳公寶箴為湖南巡撫,其子三立輔之,慨然以湖南開化為己任。丁酉六月,黃君遵憲適拜湖南按察使之命;八月,徐君仁鑄又來督湘學。湖南紳士□□□□□□□□□等蹈厲奮發,提倡桑梓,志士漸集於湘楚。陳公父子與前任學政江君標,乃謀大集豪傑於湖南,並力經營,為諸省之倡;於是聘余及□□□□□□等為學堂教習,召□□□歸練兵。而君亦為陳公所敦促,即棄官歸,安置眷屬於其瀏陽之鄉,而獨留長沙,與群志士辦新政。於是湖南倡辦之事,若內河小輪船也,商辦礦務也,湘粵鐵路也,時務學堂也,武備學堂也,保衛局也,南學會也,皆君所倡論擘畫者;而以南學會最為盛業。設會之意,將合南部諸省志士,聯為一氣,相與講愛國之理,求救亡之法,而先從湖南一省辦起,蓋實兼學會與地方議會之規模焉。地方有事,公議而行,此議會之意也;每七日大集眾而講學,演說萬國大勢及政學原理,此學會之意也。於時君實為學長,任演說之事。每會集者千數百人。君慷慨論天下事,聞者無不感動。故湖南全省風氣大開,君之功居多。
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被徵;適大病不能行,至七月乃扶病入覲,奏對稱旨。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時號為軍機四卿。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數月以來,皇上有所詢問,則令總理衙門傳旨,先生有所陳奏,則著之於所進呈書之中而已。自四卿入軍機,然後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銳意欲行大改革矣。而西后及賊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變已起。君之始入京也,與言皇上無權、西后阻撓之事,君不之信。及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欲開懋勤殿設顧問官,命君擬旨,先遣內侍持歷朝聖訓授君,傳上言康熙、乾隆、咸豐三朝有開懋勤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諭中,蓋將以二十八日親往頤和園請命西后云。君退朝,乃告同人曰:「今而知皇上之真無權矣。」至二十八日,京朝人人咸知懋勤殿之事,以為今日諭旨將下,而卒不下,於是益知西后與帝之不相容矣。
二十九日,皇上召見楊銳,遂賜衣帶詔,有「朕位幾不保,命康與四卿及同志速設法籌救」之詔。君與康先生捧詔慟哭,而皇上手無寸柄,無所為計。時諸將之中,惟袁世凱久使朝鮮,講中外之故,力主變法。君密奏請皇上結以恩遇,冀緩急或可救助,詞極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初二日復召見。初三日夕,君逕造袁所寓之法華寺,直詰袁曰:「君謂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曠代之聖主也。」君曰:「天津閱兵之陰謀,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聞。」君乃直出密詔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聖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則救之。」又以手自撫其頸曰:「苟不欲救,請至頤和園首僕而殺僕,可以得富貴也。」袁正色厲聲曰:「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聖主乃吾輩所共事之主,僕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護之責,非獨足下,若有所教,僕固願聞也。」君曰:「榮祿密謀,全在天津閱兵之舉,足下及董、聶三軍,皆受榮所節制,將挾兵力以行大事。雖然,董、聶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袁曰:「若皇上於閱兵時疾馳入僕營,傳號令以誅奸賊,則僕必能從諸君子之後,竭死力以補救。」君曰:「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袁幕府某曰:「榮賊並非推心待慰帥者。昔某公欲增慰帥兵,榮曰:『漢人未可假大兵權。』蓋向來不過籠絡耳!即如前年胡景桂參劾慰帥一事,胡乃榮之私人,榮遣其劾帥而己查辦,昭雪之以市恩;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此乃榮賊心計險極巧極之處,慰帥豈不知之?」
君乃曰:「榮祿固操莽之才,絕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袁怒目視曰:「若皇上在僕營,則誅榮祿如殺一狗耳。」因相與言救皇上之條理甚詳。袁曰:「今營中槍彈火藥皆在榮賊之手,而營哨各官亦多屬舊人。事急矣!既定策,則僕須急歸營,更選將官,而設法備貯彈藥則可也。」乃丁寧而去,時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至初五日,袁復召見,聞亦奉有密詔云。至初六日變遂發!時余方訪君寓,對坐榻上,有所擘劃,而抄捕南海館(康先生所居也)之報忽至,旋聞垂簾之諭。君從容語余曰:「昔欲救皇上既無可救,今欲救先生亦無可救,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期耳!雖然,天下事知其不可為之,足下試入日本使館,謁伊藤氏,請致電上海領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日本使館,君竟日不出門,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則於其明日入日本使館與余相見,勸東遊,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家書一篋託焉。曰:「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遂相與一抱而別。初七八九三日,君復與俠士謀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數輩勸君東遊,君不聽。再四強之,君曰:「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於難。君既繫獄,題一詩於獄壁曰:「望門投宿(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蓋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春秋三十有三。就義之日,觀者萬人;君慷慨,神氣不少變。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君呼剛前曰:「吾有一言!」剛去不聽,乃從容就戮。嗚呼烈矣!
君資性絕特,於學無所不窺,而以日新為宗旨,故無所沾滯;善能捨己從人,故其學日進。每十日不相見,則議論學識必有增長。少年曾為考據箋注金石刻鏤詩古文辭之學,亦好談中國古兵法;三十歲以後,悉棄去,究心泰西天算格致政治歷史之學,皆有心得。又究心教宗,當君之與余初相見也,極推崇耶氏兼愛之教,而不知有佛,不知有孔子;既而聞南海先生所發明《易》、《春秋》之義,窮大同太平之條理,體乾元統天之精意,則大服;又聞《華嚴》性海之說,而悟世界無量,現身無量,無人無我,無去無住,無垢無淨,捨救人外更無他事之理;聞相宗識浪之說,而悟眾生根器無量,故說法無量,種種差別,與圓性無礙之理,則益大服。自是豁然貫通,能匯萬法為一,能衍一法為萬,無所裡礙,而任事之勇猛亦益加。作官金陵之一年,日夜冥搜孔佛之書;金陵有居士楊文會者,博覽教乘,熟於佛故,以流通經典為己任,君時時與之遊,因得遍窺三藏,所得日益精深。其學術宗旨,大端見於《仁學》一書,又散見於與友人論學書中。所著書《仁學》之外,尚有《寥天一閣文》二卷,《莽蒼蒼齋詩》二卷,《遠遺堂集外文》一卷,《劄記》一卷,《興算學議》一卷,已刻《思緯壹台短書》一卷,《壯飛樓治事》十篇,《秋雨年華之館叢脞書》四卷,《劍經衍葛》一卷,《印錄》一卷,並《仁學》皆藏於余處,又政論數十篇見於《湘報》者,及與師友論學論事書數十篇,余將君之石交□□□□□□□□□等共搜輯之,為《譚瀏陽遺集》若干卷,其《仁學》一書,先擇其稍平易者,附印《清議報》中,公諸世焉。君平生一無嗜好,持躬嚴整,面棱棱有秋肅之氣。無子女;妻李閏,為中國女學會倡辦董事。
論曰:復生之行誼磊落,轟天撼地,人人共知,是以不論;論其所學,自唐宋以後呫嗶小儒,徇其一孔之論,以謗佛毀法,固不足道,而震旦末法流行,數百年來,宗門之人,耽樂小乘,墮斷常見,龍象之才,罕有聞者。以為佛法皆清淨而已,寂滅而已。豈知大乘之法,悲智雙修,與孔子必仁且智之義,如兩爪之相印。惟智也,故知即世間即出世間,無所謂淨土;即人即我,無所謂眾生。世界之外無淨土,眾生之外無我;故惟有捨身以救親生。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孔子曰:「吾非斯人之徒輿,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故即智即仁焉。既思救眾生矣,則必有救之之條理;故孔子治《春秋》,為大同小康之制,千條萬緒,皆為世界也,為眾生也。捨此一大事,無他事也。《華嚴》之菩薩行也,所謂誓不成佛也。《春秋》三世之義,救過去之眾生與救現在之眾生,救現在之眾生與救將來之眾生,其法異而不異;救此土之眾生與救彼土之眾生,其法異而不異;救全世界之眾生與救一國之眾生,救一人之眾生,其法異而不異;此相宗之唯識也。因眾生根器,各各不同,故說法不同,而實法無不同也。既無淨土矣,既無我矣,則無所希戀,無所掛礙,無所恐怖。夫淨土與我且不愛矣,復何有利害毀譽、稱譏苦樂之可以動其心乎?故孔子言不憂不惑不懼,佛言大無畏,蓋即仁即智即勇焉。通乎此者,則遊行自在,可以出生,可以入死;可以仁,可以救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