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所想Nature In My Mind | 誠品線上

自然所想Nature In My Mind

作者 黃效文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自然所想Nature In My Mind:探險家黃效文的自然所想探險,去探探我們還未知的事;是發現,是理解。探險是好奇心,探險是勇氣。黃效文說「每一個三歲的小孩都是探險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探險家黃效文的自然所想探險,去探探我們還未知的事;是發現,是理解。探險是好奇心,探險是勇氣。黃效文說「每一個三歲的小孩都是探險家!」。有好奇心去發掘知識的人都是個探險家。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這是一本探險家在各地的探險筆記,關於世界各地文化面的觀察,當然還有加入黃效文獨特的觀點。透過他生動的書寫還有照片,讀者可以一探探險家的工作跟生活是怎麼一回事。這次作者帶我們出海也上山到西藏高原。在CERS菲律賓巴拉望的項目點是一片八公頃的虛無,但是有最豐富最多樣的生態;從巴拉望出發航行250公里,來到距離世界自然遺產圖巴塔哈群礁只有約八十公里的Cawili島,見多識廣的法國探險家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在晚年說過這群珊瑚礁是他見過最美的海底世界之一,CERS將在巴拉望這裡進行研究、教育和保育的工作;在巴拉望山區尋找剩下不到三百人的巴塔克族,為了要來這裡可是要搭竹筏、涉水、坐水牛車;在四川日漸消失的捕魚亞洲河獺更是更橫跨了自然與文化這兩方面,河獺數量的減少和社會的進步,馴化河獺捕魚的古老方式也已經逐漸消失;在海拔四千七百一十的西藏高原上探索伊洛瓦底江的源頭,這是繼長江之後黃效文去定位的第五條偉大河流的源頭。這些都是黃效文帶我們去認識這世界的角落。探險家不只有探險,是要將他的發現和觀點與大家分享,將知識傳遞出去。。這都是他眼的看到的美好,這些美好應該要保留給未來的世代。你如果不認識這些美好,你怎麼會知道要去保護他們呢?隨著探險家的腳步去認識我們這個的世界吧!◎探險家的實地探險筆記,鮮活地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當地的氛圍。◎這可以說是他的工作日誌,但是他遇到的跟見識到的事,卻是如此有趣。◎中英文對照。攝影也是作者的作品。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效文《時代雜誌》曾選黃效文為亞洲二十五位英雄其中的一員,稱他為「中國最有成就的在世探險家」。這樣的殊榮曾頒發給翁山蘇姬,噶瑪巴,姚明,成龍,還有其他在各領域傑出的人士。CNN報導過黃效文所做的事超過十二次之多,其中還包括主播Richard Quest的三十分鐘專訪。探索頻道也為他做的工作製作了好幾個紀錄片。黃效文自一九七四年開始在中國探險。他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也是會長,這是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在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他成功地定位長江,湄公河與黃河的源頭。他的學會主導的保育項目橫跨中國和鄰近的國家,包括尼泊爾,寮國,不丹,菲律賓與緬甸。黃效文出版的書超過二十本。他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學頒發給他名譽博士學位,星雲大師也贈與他「華人世界終身成就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進入印度的側門與後門 八公頃豐富的虛無 個人教育與學習的反省 向「不」說不海上跳島 250 公里之旅嘗試感受退休與我的憂鬱 探險家的新年志願 犀鳥之邦不再 巴塔克山區部落 剩下不到 300人最後的捕魚水獺高原上的春雪探索伊洛瓦底江源頭 上山下海飛上天紅樹林裡的泰山迄今的巴拉望故事馬背上的朝聖與獒犬外交探險家的適當奢侈伊洛瓦江源頭第一家 游牧人最後一季 回到伊洛瓦底江源頭〈續集〉再加 1.4 公里

商品規格

書名 / 自然所想Nature In My Mind
作者 / 黃效文
簡介 / 自然所想Nature In My Mind:探險家黃效文的自然所想探險,去探探我們還未知的事;是發現,是理解。探險是好奇心,探險是勇氣。黃效文說「每一個三歲的小孩都是探險家!」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384162
ISBN10 / 9869384161
EAN / 9789869384162
誠品26碼 / 2681533709004
頁數 / 327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好奇心和良知驅使HM前進到千年來情勢緊繃的地方。透過他攝影家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他在世界角落所看到的,和正在發生的改變;透過他探索新聞的觸角,我們也跟著他發掘那些萌芽或消失中的問題。他將我們這些讀者帶進他的探險世界,我不經好奇,我們這些人到底有沒有像他那樣的洞察力和體力與冰雪中最後一位馴鹿牧人交心、復育純種的緬甸貓、定位依洛瓦底江的源頭、紀錄消失中的巴塔克族。而近期HM更拓展他的目光遠到義大利的製琴師,提醒我們改變不僅在自然界裡發生。

HM從不斷論。他觀察,學習。他教導 -- 他希望可以影響下個世代,讓他們有條不紊地探索、記錄事實,讓更多的讀者,像我們這樣坐在沙發裡的觀察者, 也可以察覺到他的發現。

HM所做的事激發我自己對亞洲的興趣。他告訴我過去與現在發生的故事。他讓我了解巨大的改變正在亞洲各地進行,不只是在經濟上、政治上,社群、人們、自然也同時在改變。他鮮明的描述讓我發覺原來亞洲存在著這些景象。HM的這些故事和紀錄將會隨著時間而顯得更加重要。

Betsy Z.Cohen
創辦人/主席, The Bancorp
大都會劇院董事,亞洲協會董事
名譽董事,大都會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