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人生: 從代工到厚工的斗六文旦
作者 | 余世芳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果園人生: 從代工到厚工的斗六文旦:資深農友X返鄉農青果園人生永遠不喊卡每顆文旦,都是堅持。每個果園,都是家園從小在果園打零工的小男孩,成為擁有六十年經驗的文旦職 |
作者 | 余世芳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果園人生: 從代工到厚工的斗六文旦:資深農友X返鄉農青果園人生永遠不喊卡每顆文旦,都是堅持。每個果園,都是家園從小在果園打零工的小男孩,成為擁有六十年經驗的文旦職 |
內容簡介 資深農友X返鄉農青果園人生永遠不喊卡 每顆文旦,都是堅持。每個果園,都是家園 從小在果園打零工的小男孩,成為擁有六十年經驗的文旦職人,看一眼樹梢新芽,就知道果實是否美味;與果樹一起長大的孩子,專職務農近二十年間,毫不間斷寫下工作日誌,成為自己的農民曆;隔代教養的家庭裡,七十歲的老果農謝絕捐款,用文旦養育兩個孫子成長,果園是他守護家庭的溫柔;覺得種稻巡水太辛苦,為了消遣而開始種文旦的醫生娘,照顧子女,照顧果樹,也照顧大自然;農村青年自都市返鄉,傳承家族留下的果園,不惜成本從日本空運高科技防水布,每年剖開600顆文旦就為了精準掌握每一棵果樹的甜度數據。突破務農的悲情形象,保存人生的酸甜滋味。發生在果園的故事,都是每個農友農青專業技術的累積,也都是醇厚的人情。 當文旦園裡正忙著剪枝灌水、疏花施肥,而文旦園外,建立自家品牌的奮鬥正要開始。從為麻豆文旦代工起家,一整年的辛苦都成了他人的替身;到了為自己發聲,突破默默無聞的困境,從1斤7元的拍賣價,到評鑑會上1斤120元的肯定。耕耘百年,獲獎無數,終於打造專屬於家鄉的斗六文旦品牌。 斗六文旦的崛起與奮鬥,來自曾在果園裡奔跑的孩子,也將傳承給以果園為家園的新一代。每棵甜中帶著微酸的文旦,背後都是充滿忙碌的勞動身影,都是這片土地的故事。
各界推薦 推薦人: 楊宇凡(農委會百大農青 關廟劉德華) 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余世芳畢業於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自大學參加異議性社團中興法商青年社開始,參與工學聯合行動,即至研究所時期從事亞太勞動快訊社編輯工作。除關注全球化下的工人階級議題,亦曾是跨國工運「台灣聲援尼加拉瓜工人行動」成員之一。爾後即陸續進入第一銀行、臺灣企銀、華僑銀行與兆豐銀行等工會蹲點工作,並由工會資助先後撰寫《十年耕耘,鮮花綻放──台灣銀行員工會奮鬥史》、《團結,從工會開始:臺企銀工會0908罷工紀實》等書。 目前,因緣際會下移居虎尾,成為在地朋友口中的雲林新移民。於此,透過工作就近了解台灣農業、農村與農民現狀。對我而言,這並非離城入鄉或棄工從農,無論在大城小鄉,自始至終所關注的皆是生產關係的問題。
產品目錄 【目次】落腳台灣 百年斗六文旦好土地,好時節柚香,柚鄉隱姓埋名當代工擺脫代工初登場厚工教養好文旦明欽菓園的綠色隧道走過苦日子的冠軍文旦園精耕小農的果園教室文旦博士的果園筆記大川果園的夏日雪景 神農的遊樂園修車師傅的文旦園醫生娘的綠寶寶返鄉農青進果園賊頭來了請注意酸甜文旦,醇厚人情 好文旦,出國去 參考資料
書名 / | 果園人生: 從代工到厚工的斗六文旦 |
---|---|
作者 / | 余世芳 |
簡介 / | 果園人生: 從代工到厚工的斗六文旦:資深農友X返鄉農青果園人生永遠不喊卡每顆文旦,都是堅持。每個果園,都是家園從小在果園打零工的小男孩,成為擁有六十年經驗的文旦職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108225 |
ISBN10 / | 9869108229 |
EAN / | 9789869108225 |
誠品26碼 / | 2680916282004 |
頁數 / | 21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推薦序】
1.明日的朝陽
楊宇帆(農委會百大農青)
做人要心懷感恩,特別是我們這種靠天吃飯的農人,所以我很感謝阿公留下一塊很棒的土地,同時也很感謝他已經死去。
「蝦密!哩喜勒攻殺小!你這個不肖孫!」
各位鄉親,莫急莫慌莫害怕,請聽我娓娓道來。
在傳統的農村文化,年輕人回鄉務農,是一件非常不光采的事,表示這傢伙在外頭混不下去,最後才淪落到農業這條路。假設我阿公還活著,聽到我要回來種鳳梨,而且又是要種什麼鬼有機,田裡長滿草,簡直要讓他丟臉到家,話說至此,他大概也就差不多要被我氣死,嗚呼哀哉了。
剛回到關廟種鳳梨,對我來說最困難的不是種植技術,也不是資金,更不是擔心找不到老婆,而是溝通。阿嬤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去工廠工作,每個月能固定領薪水;老母無法理解如果要種鳳梨,當初幹嘛還去念大學,而且還念了兩間都被退學;爸爸還算是好,可以接受我務農,也願意花時間陪我在土地上流汗,但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專心種鳳梨就好?為什麼要種樹?為什麼要長草?為什麼不用化學肥料?為什麼工作到一半跑去拍照?為什麼要叫他當攝影師?為什麼要一直上臉書?
有溝,不見得會通,種鳳梨這三年來,對家人噴的口水大概不少於在田裡流的汗水;上一代的人大概很難理解世代的差異,他們或許是出於無奈或是被迫得踏上農業這條路,而年輕一輩的農民在外頭兜了一大圈,帶著不一樣的思維,出於自己的「選擇」,帶著第二專長,回到傳統的產業。於是,有農夫將田裡的點滴用插畫呈現,讓農業過程更能為一般人理解、也更親近;有回到農業的建築師,利用專業改造家裡的溫室,增加採光與通風,進而降低病蟲害;也有科技新貴回到家裡的大農場,利用google map 計算農機的里程,減少油料耗損。就像《果園人生》中新一代的農民,有人自日本購買反光布,有人更進一步思考友善土地的耕種方式,這些都是異於傳統的想法,也是改變與創新。
總有人說,農業是夕陽產業,因為農業的平均年齡將近六十五歲。或許吧!但也因為如此,青年就像是一股活水,注入看似停滯已久的產業,經過一夜的沉寂,正在化為明日閃耀的朝陽。
未來肯定是屬於跟土地親近的人,你問我為何要相信?我必須要相信,因為我是一名農人。
2. 農本自然的柚鄉故事
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在這本描述百年斗六文旦的《果園人生》中,處處皆是驚喜。像是對於採收過程的描繪,恰巧反應了對果樹、甜度、水氣的熟悉,與文旦皮薄、油包細緻的手採拿捏,顯然可看出農耕農事是農友經驗知識的累積,這可不是資本控制的機械運作可以滿足。尤其中秋之際、文旦即時的歲時期待,更將文旦推舉為柑橘類的上選。
透過資深農友與返鄉農青的《果園人生》,不僅介紹了百年斗六文旦的歷史脈絡、風土環境、以及耕種技術與品種選擇的考量,甚而略微隱諱地介紹為麻豆文旦代工的歷史。直至一九七九年,斗六農會有計畫地召開記者會,正式介紹斗六文旦,此後在正式比賽中獲取特等獎,表現突出。名號的肯定,也奠定了柚鄉(香)的基礎。
更為重要的,則是斗六各路人馬、優秀人才的投入,將各地田間勞動地變身為田間實驗室,種下文旦、細緻栽培、甜度管控、農場管理,在供應國內市場之時,同時外銷國際。這些點點滴滴正是百年斗六文旦深刻彰顯的農本自然,互惠協力的柚鄉故事,值得大家開卷細讀。
【書摘】
(節錄)
1.明欽菓園的綠色隧道
從打零工開始
排成兩列的文旦樹,彼此之間整整齊齊地以近乎等距的間隔前後站著。這幾株文旦樹的樹齡已有四十年以上,樹幹蒼勁而有力,唯有如此,才能撐起如傘一般的樹冠,樹端的枝芽相互交錯卻不雜亂纏繞,在藍天與泥土地之間,架起了一長條綠意盎然的隧道。
不帶閒心認真地穿越這隧道,得花費三、五分鐘的時間,但樹蔭下的幽靜與涼爽,與清新而特殊的柚香,會讓人停下腳步,留連而不捨離去。一旦佇足,抬頭即見陽光從葉與枝條的縫隙灑落下來,光影搖曳,提醒樹下的人,頂上其實高掛著盛夏的烈陽。
如果沒有陳鴻魁老先生數十年來的細心照料,是不會出現這麼一處座落在斗六鬧區附近的怡人秘境。這裡並不是對遊客開放的景點,之所以迷人而名聲在外,在於它忠實呈現了文旦農辛勞付出後、大地所給予的回饋。一座文旦園,呈現了農務生活裡苦澀又甘美的豐富意象,也時常作為地方政府向外來賓客介紹斗六文旦風景的好地方。
陳鴻魁於一九四○年出生,老家原在彰化,在他四歲時,父母決定遷居斗六。貧困的一家人到外地討生活,沒有田產可依靠,還得攢錢付房租以求一席遮風避雨之處,加上每日一張眼,就有七個孩子要餵養,陳鴻魁父母肩上的擔子非常沉重。即使家貧,但當時正逢國民政府推動六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在強制入學與免繳學費的規定下,陳鴻魁因此能進入國民學校就讀。畢業後,他並未參加初級中學的考試,一來家裡無力支應學費,二來他早已一心想儘快投入工作,幫父母分擔家計。住家附近的柚子園,是他自小就熟悉的地方,也是他正式「出社會」後的第一個工作場所。
彼時,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具備種植文旦的能力與條件。有錢人的手不碰髒,果園裡的大小農活都是雇用工人管顧。小小年紀的他,先從打零工開始,從邊做邊學中,培養出獨當一面照理果園的能力。
對擁有文旦園的農戶而言,絕不輕易讓果園荒蕪。一開始陳鴻魁採取「毛遂自薦」的方式,為自己尋找適合的果園來管顧。一旦看到果園的主人上了年紀且無力自行管理,他便會直接登門拜訪,誠心請託對方將果園交予他來經營,雖並未擁有所有權,但著實讓他累積了不少經驗。而陳鴻魁遠近馳名的好技術,讓原本就依賴雇工或已無力自耕的農戶找上門來,將果園委由他來管理。曾經,他手下的果園,還得跨過縱貫鐵路,遠在斗六東邊郊區的梅林。
其實,一直到一九九五年以前,陳鴻魁一直是以「佃農」的身份經營文旦園。當時陳鴻魁幫忙管顧的果園已傳到第三代手中。但年輕地主無心留下祖產,打算變賣果園換回一筆錢,因此詢問陳鴻魁是否願意買下,他二話不說立刻應允,而且是以每坪三萬八千元的高價買下,他笑說這是以建地的價格買農地。外人總笑他傻,但他並不以為意,對他而言,這片果園充滿了太多回憶。曾有他童年時期在樹下打零工的身影,也有他自少壯時期為這果園除草鋤土、摘花剪枝滴落的汗水, 他與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沙一土的情感太深了,就算是標會借錢,也
要硬著頭皮買下真正屬於他的第一座果園。
彩色水果箱,出擊
一九八○年代以前,斗六仍處在為﹁麻豆文旦﹂代工的時期。陳鴻魁雖是斗六在地盤商,到了每年出貨時,還是得在每顆文旦貼上「麻豆文旦」的標籤,年年如此。隨著斗六出品的文旦品質日趨成熟,在台北市場拍賣的行情價亦反映出此一事實,因此,當他看著貼有﹁麻豆文旦﹂標籤的一簍簍斗六文旦,心裡想著,「這些其實是咱斗六出產的東西,應該要讓大家知道這是斗六的名產才是呀!」更何況,斗六文旦的品質那麼好,竟然僅用竹簍盛裝著,「看起來就很粗俗」。
他真的不甘心斗六的好文旦隱姓埋名,還被當成﹁粗俗﹂的農產看待。大約一九七八年左右,陳鴻魁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源於他在果菜市場行口的經驗。進口的高級水果都以鮮豔亮麗的彩色水果盒包裝,顧客一看便覺得既高雅又精緻,送禮也很大方,何不學學這樣的包裝方式,突顯斗六文旦的「高級」?懷著這個念頭,陳鴻魁回到斗六後,在多方打聽之下,找到正隆紙業大林廠的業務開拓員丁重誠。丁重成是個出身於雲林台西的年輕人,工作內容包辦彩色紙盒的接單、發包、監工與印刷工作,甚至也熟悉水果紙盒圖案的設計。陳鴻魁在丁重誠的協助下,討論如何設計這款彩色水果箱的版型與圖樣。
陳鴻魁思考,既然果盒裡裝的是「高級文旦」,他特別挑了果園裡最精美漂亮的幾顆文旦,一一貼上「斗六名產」的圓形標籤,並且剖開一顆、分瓣擺放在水晶盤上,擺設妥當後,再拍下照片,製成紙箱上的圖樣,側邊還寫上「贈禮佳品,美味可口」。這款正式出爐的彩色水果箱,可說是台灣最早一批彩色文旦禮盒。至於設計者丁重誠,則在多年後轉赴馬來西亞投資紙廠,並曾獲頒拿督勛銜。陳鴻魁的創舉,讓他頭一回以這款紙箱包裝文旦並送到台北果菜市場時,行口商一時還不敢立刻答應寄賣,擔心裡頭會摻放一些品質較差的文旦。「做頭路,要經
人認定,咱的東西才會推銷的大」。陳鴻魁說他年紀輕輕能在台北市場做生意那麼久,憑的就是「信用」二字。他的名字在市場裡、在盤商間,就代表了「品質」。
而行口商也是基於這個長久以來所建立的信賴基礎,縱使當下有些猶豫,最終還是答應先嘗試一回。沒想到市場反應比預期良好,於是,陳鴻魁的彩色高級水果箱銷售策略出擊成功,而斗六文旦的名號,也在台北果菜市場中不逕而走。
2.走過苦日子的冠軍文旦園
酸甜風味
種植文旦已逾半世紀之久的張東枝,外表上完全看不出來已經八十幾歲,一般都說吃柚子有益於養顏美容,那麼老先生飽滿紅潤的臉龐與年輕的體格,簡直是文旦代言人。他是第一屆台灣省精緻果品競賽文旦組特等獎(第一名)的得主,這是首次由官方認定斗六文旦的品質確實已超越麻豆文旦,這項榮耀在當年、在今日都具有格外珍貴的意義。在斗六文旦崛起的歷史中,張東枝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對這個外表看不出實際年齡的老人家而言,那段參賽過程輝煌了他的生命。但他並不耽緬於這片榮光中,身為一個從事文旦種植的職人,叨唸的還是如何讓他的死忠客戶年年都能享用高水準的文旦。
這一日午後,來了一場雷陣雨,雨水狂洩,老先生不免憂心,再過幾天就到了採收文旦的日子,倘若這種天候再持續下去,勢必將影響採收工作,沾了水的文旦,表皮油包易破,將會影響文旦的保存期限,屆時可能得再準備一紙注意事項,塞進每個果盒中提醒客戶。
不過張東枝更在意的是消費者吃進嘴裡的口感。文旦的品質好壞並不在大,樹齡愈老則果實愈小、皮愈薄,因此甜而多汁。一般挑選文旦時,掌握「輕柑重柚」的原則,並以十二至十四兩重的文旦最佳。
張東枝掂一掂手中的文旦,有感而發地說:「呷柚子要有柚子的風味,不能只有甜。」他看到部分農民為了迎合市場口味,常常過度施肥或用藥以提高果實甜度,「要呷甜,就呷蜜或呷糖就好」。他說絕不靠施藥的方式讓文旦甜度提高,而是要讓大家在柚香中吃到既甜又酸的風味,這是他的堅持,而這正是他能拿下特等獎的關鍵。
前農會總幹事張捷芳在一九七九年文旦品嚐記者會結束後,覺得光是一日的曝光度並不足夠,這只是宣告斗六文旦的正式登場。而斗六文旦足夠另立門戶的水準,老是由農會單方面宣傳,未必能取信於所有消費大眾,即使消費市場肯定斗六文旦的品質,卻未必認同斗六文旦的好足以與麻豆文旦比美。
斗六文旦崛起的歷史,可說是一個「爭」的過程,要出頭就要有志氣,要競爭,就要跟第一名爭。面對曾進貢給清朝天子又曾是日本天皇指定的御用水果,麻豆文旦的地位實在難以撼動。張捷芳琢磨著如何以其他方式來證明,轉念一想:或許來辦場比賽會是個好辦法,而且由官方舉辦將更具公信力。一旦得獎,一方面更能廣為宣傳「斗六文旦」的品牌,另一方面或許也能使訂單蜂擁而至。
每個人都吃得起
為了促成此事,張捷芳多次奔去南投,不斷拜會、說服省府相關人員,但是要官方為了這個理由舉辦全國性比賽,很難在一時之間應允,他只能不斷思考下一步該如何進行。
不久後,歷史出現了巧妙的安排。一九八五年,距離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放棄台灣主權已滿四十年,為了慶祝「光復四十週年」,省農林廳決定開辦第一次全省精緻果品競賽來共襄盛舉,並回應了張捷芳的奔走,加入了文旦組別。
自一九七九到一九八五,台美也斷交八年了。台美關係急遽轉變,加上隨著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相繼爆發,高壓統治下的社會愈發緊繃,黨外運動更是加速爭取合法組黨的步伐,步步挑戰威權政府的正當性,在太平洋上的美麗島,於內於外都處於風雨飄搖中。誰也不會想到,所謂的時勢造英雄,竟是在如此飄蕩的時代中,因為省農林廳的一場慶祝活動,斗六文旦有機會擊敗麻豆文旦,這就是張捷芳所追求的「官方認證」。
面對這場全國級的競賽,斗六當然得找到實力夠強的選手來比試才行。人選在哪?又該如何挑選?地方上從未辦過這類競賽,想在斗六鎮內先來個比拚、找出前五名來參賽,看來是不太可行,這時便只得靠鄉親的口碑來找人了。
張東枝談到,在參加比賽前,在地人與農會都知道他的文旦好吃,所以當比賽的消息傳出來,農會很快就想到他。
張東枝的生命歷程中有許多與文旦相關小故事,他回憶起有個從外地來斗六教書的年輕人,每年總會向他購買文旦帶回家過節。有一天,這位年輕老師偕同女同事來訪。張東枝想說來者是客,請她吃顆文旦,沒想到女孩不斷推辭,原以為她是客氣,問過後才知原來她長這麼大從未嚐過好吃的文旦,張東枝知道緣由後,更希望她能試試,女孩見再推辭下去就失禮了,結果一吃,立刻驚呼這文旦的美味的確前所未嚐。
不過,對於這場比賽,有些人並不是那麼認同。有人跟張東枝說,台灣有史以來的文旦就是麻豆文旦,它的名聲那麼響亮,斗六是打不過麻豆的,不用去跟人比賽;竟然還有人說,如果斗六得獎打出名號,那豈不是一堆人都想種文旦?這樣一來,競爭對手增加,賣價就會跟著變差。
這些說法都反映出缺乏自信與短視近利的問題,但張東枝看得透徹、想得長遠,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有自信。他的看法是,文旦在斗六的栽種歷史也不算短,「都有了基礎,就要好好發展」,而且打出名號才有市場,「沒市場,又怎麼會有生意人來買?只要品質好,生意人更會競相高價購買」。帶著這樣的看法,在競賽前一天,他備妥五十箱文旦送到台中青果合作社的比賽場地,由工作人員在他的紙箱上寫上編號。比賽當日,參賽者嚴禁進入會場,以免影響評鑑公正。主辦單位會先從這五十箱中隨機抽取四箱進行評鑑,此舉正考驗參賽者的文旦品質能否穩定一致。當評審在場內抽取文旦,觀察大小、形狀、重量、水份、甜度、果粒品質,以及親
嚐一口風味時,眾果農就在場外守著,靜待評鑑結果。
當比賽公布結果時,張東枝果然不負鄉親期待,一舉獲得特等獎的肯定,而第二名與第三名亦是由斗六文旦拿下。至此,斗六的文旦農,因這場比賽而大大地揚眉吐氣。得獎的消息見報後,果然應證了﹁名號打響市場就跟著打開﹂的看法,更多消費者遠至斗六採購文旦。當品牌反映在價錢上,就絕不是過去盤商自訂的一斤三元、四元的盤剝價格,張東枝帶去參賽的五十箱文旦,最後是由主辦單位以一斤一百二十元的價格買下。張東枝相當開心,原來他的文旦是值得這個價位的高水準,不過,他日後並未因而大幅提高售價。
張東枝出生在台灣仍受日本殖民統治的時代,唸公學校(即現今的國小)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求學的日子常在躲防空警報、練習﹁打仗殺人﹂中渡過,尤其後來日本為防美軍攻台,學校教室還得讓出來供做軍舍。與他同一輩的,多是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過日子、受教育。對於過去的辛苦生活,他不願多談,只是提到,當時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盼是能過上「在辦公室拿筆就能賺錢」的日子。可是環境的嚴苛限制,在農村裡大部分人都是「拿鋤頭的」,即使外出打工,也得把一部分的工薪寄回老家,多數人的生活並不輕鬆。
走過苦日子,再想想他的文旦該如何定價,一斤一百二十元的高價嗎?
「那是政府要跟你買,才出得起這個價」,賣東西怎能不想到消費者?張東枝認為「咱要賣是賣給老百姓,是老百姓要拿去呷」。並非每個人都負擔得起一斤一百二十元的價格,因此,他的訂價標準便是「要讓每個人都吃得起」。同是苦過來的、也是努力討生活的人,張東枝並未藉著名聲正響亮時拉抬售價,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可惜,可是他的做法卻反而為他帶來源源不絕的訂單,亦印證了他「市場就是要做大」的哲學。
不甘市場行情低估斗六文旦而自製彩色高級果盒的陳鴻魁,氣憤斗六文旦隱姓埋名遭到盤剝而直奔台北舉辦記者會的張捷芳,自信斗六文旦不輸他人而敢於一搏的張東枝,因為這些前輩的努力與開創,斗六文旦再也毋需在表皮貼上麻豆文旦的標籤,「斗六文旦」自此就是一個品牌,在果品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要成為「百年品牌」,就要能經得起時間與市場的考驗。
3.大川果園的夏日雪景
返鄉
當年文旦終於打響名號,下一步,便是不斷創新,才是發展之道。老一輩的果農,為斗六文旦開創出新的局面,新一代的果農,則運用創新的力量,維持穩定品質更加拓展市場。
大川果園負責人鄭正宏,曾獲得兩次文旦評鑑比賽特等獎,他所生產的頂級文旦,已在北部百貨公司上架。生產出這樣的「精品」,必定有其獨到之處。
鄭正宏的祖先早在清朝時期即定居於斗六,世代以經營布帛買賣為業,看似與務農並不相干。然而鄭正宏的祖父鄭芳春在日本時代,因政府推廣種植柑橘類作物且能外銷到日本市場,即開始在自家田地栽種晚生白柚,為後代子孫鋪墊了文旦種植的基礎。
鄭家的田地就位在斗六牛挑灣,種植晚生白柚,後因日本政府離台失去外銷市場,柚樹幾乎砍除殆盡。早先大部分面積以種稻為主,但也曾嘗試栽種香蕉、葉菜類等作物。也就是說,這片兩甲多的田地,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處在試種各類作物以摸索出最適宜作物的階段。直到他的父親鄭津煇因在公所工作,得知政府正在推廣果樹種植,而斗六的地理條件與氣候相當適合文旦生長,鄭津煇與農會指導員即聯手投入推廣工作;且家中本有栽種柚樹的經驗,即身先士卒從自家田地著手,有計畫地為這塊土地定下了它往後的走向。
鄭正宏永遠記得自家正式全面轉種文旦的那一年是一九七七年,因為這整片文旦樹,是在他服兵役前,親手一棵棵栽下,栽下最後一批樹苗後,他就告別故鄉入伍服役。靜待茁壯的果樹宛如他的成年禮,也是他留在故鄉的根。
但他服完兵役後,並沒有與他的父親一同經營管理這片果園。如同眾多想振翅高飛尋找夢想的年輕人,他選擇去台北的貿易公司工作。在離鄉十二年後,他與妻子陳麗萍一同返鄉創業,開設鐵工廠與壓克力廠。此時家裡的果園也租給他人管顧,
時間長達七、八年。
他說到,果園就位在他的鐵工廠正對面,他能就近觀察這位農民管顧的方式,也深深不認同這位農民的作法,「他的管顧方式對果樹、對這片土地都是一種傷害」。果園裡的每一棵果樹都是由他親手栽下,心裡當然非常不捨。因此,當他的父親有一天突然開口問他:「將果園收回來好不好?」他並未多加考慮,就立即支持父親的想法,更何況,「收回來,老人家就不會一天到晚窩在家裡看電視,有事做,身體會變得更好」。
日本來的工作褲
最初,果園的管理由父親指揮工人來進行。慢慢地,他發現交待工人的工作,經常與他所預期的成果不符,「我知道收回來,就是有一天我必須接手」,他其實早已懷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為了專心投入在文旦種植上,他索性將原本開設的鐵工廠轉讓給員工經營。全力投入經營果園後,成果就慢慢浮現,二○○二年時,夫妻倆見時機成熟,決定設立大川果園這個品牌,並於隔年正式推出。
在鄭正宏接手管理果園時,文旦銷售市場的競爭已非常激烈,就算家有數十年種柚的歷史,但與其他果農相比,他畢竟是初入行的新手。他思忖著既然決定要以種植文旦為業,就不能甘於買方市場,坐等消費者上門,唯有不斷改善與提高品質,才能為自己創造出賣方市場。抱持這樣的信念,鄭正宏在果園管理工作上的要求,絲毫馬虎不得。一絲不苟而嚴謹的工作態度,甚至對於日常在田間工作所穿的工作服都慎重以對。
陪著鄭正宏在田間勞動的工作褲,是他自日本購回,而且一買就是十件,以便替換。難道這些搭飛機過海而來的工作褲是什麼知名品牌嗎?其實不過是鄭正宏在日本當地一般成衣賣場購賣,折合台幣約四百元的普通工作褲。獲得他青睞的原因,是因為布料為百分之百純綿,褲版打折,穿起來寬鬆舒適便於行動,兩側口袋多,以利於放置隨身工具,更重要的是,跨下加強剪裁,對於經常蹲下的農民來說,褲檔不易裂開,延長了使用壽命。他感慨地說,如果能在台灣買到適合農務的褲子,他又何需千里迢迢至日本選購?另一方面而言,這一件平價的工作褲,也許正反映出日本對於勞動者需求的重視。
雖說是棄商從農,但過往的工作經驗卻深深影響他的田間管理策略。企業管理強調效率與精準,他將這一套方法挪搬到果園裡,首創依甜度分級包裝的想法。他在接手果園後,就著手為每一棵文旦樹的果實做甜度記錄,至今已累積了長達十年的數據。對他來說,文旦的好壞不是看外形、看重量,「那一套,在我這邊,不好意思,不存在」。他認為甜度才是判別品質的關鍵,「甜度的管控牽涉到銷售,所以甜度計才是最可靠的,記錄的重點就是甜度」。為了精準掌握每棵文旦樹的甜度,他一年要剖開六百顆文旦,一一測量,並依據甜度,在樹上繫上不同顏色
的帶子,採收當日,就能指示工人依不同顏色的帶子進行採收。執著於甜度分級,甚至做到以一度來區隔一級的精準程度,就如他所言,這牽涉到銷售狀況好壞。他的銷售之道,就是如實且仔細地分級包裝。他認為「一箱水果裡面只要有兩顆比較甜、比較好吃,一比之下就顯得其他沒那麼好吃」。同一個果箱中的甜度一旦有所差異,消費者一定辨別得出來,甚至無形中會產生這箱文旦品質不好的印象。
除了依照甜度分級,鄭正宏接下來還要再依果形大小分別裝箱。鄭正宏解釋,增加這道分級工序,是因為「同一個果箱裡,若有大有小,視覺觀感上不好看」。而且,有的消費者偏好果形較大的文旦,鄭正宏的分級包裝方法,才能彈性應付各類型客戶的不同需求。
下雪的文旦園
甜度既然是銷售的關鍵,日照充足與否又是決定甜度的重要因素。當鄭正宏在日本專業農業雜誌上發現杜邦公司曾出產一種既防水又透氣的反光布,即使一尺(約三十公分)要價五十元,他仍舊不惜砸下重本,千辛萬苦在台灣找到賣家。每到採收期將至,就將這批高科技布料鋪在文旦樹下,遠望是一整片雪白,夏季的果園猶如覆蓋上一層白雪,而這場「雪」一下就長達四十五天。
鄭正宏認為這筆投資是值得的,一來文旦正在加速成熟的階段,既怕熱又需要水份,覆蓋這層布,既能保持土壤溼度又能降低溫度;二來因為在同樣的日照時間下,反光布可造成雙倍日照的效果,甜度當然提高,風味更是特殊;三來,透過這層白布,將日光反射到文旦柚底部,能讓文旦外表的色澤更加均勻,賣相更好。最後,這還能達到驅蟲的效果,以背部來感光的昆蟲,常因反射到背部的光而不敢靠近文旦,自然毋需在採收前施用驅蟲藥。
「我敢說,現在還在使用這種反光布的人,應該只剩我一人」,他認為之所以沒人想再使用的原因,是「成本高,而且費工」。除了購買的成本,還必須加購釘子,才能確實將布固定在地上,一根釘子的價錢是三元。鋪設這些反光布,著實是不輕鬆的工作,「光是釘這些釘子就累死了」,而且,「還只蓋四十五天」,他雖吐露出對煩雜工作的無奈,卻又相當滿意科技的運用,能實現他所預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