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窺天閣主人全集 基督教與我 | 誠品線上

探索: 窺天閣主人全集 基督教與我

作者 陳宗文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探索: 窺天閣主人全集 基督教與我:半世紀平信徒的信仰經驗,半世紀流浪的信徒在各教會間留下泥爪,最後停留在自己心靈角落的聖殿,依然還在繼續我的……探索《聖經》的奧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半世紀平信徒的信仰經驗, 半世紀流浪的信徒在各教會間留下泥爪, 最後停留在自己心靈角落的聖殿, 依然還在繼續我的…… 探索《聖經》的奧祕 《聖經》難讀,《聖經》就記載著: 「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使徒行傳》8:30-31) 那是因為《聖經》裡隱藏著許多創世以來的奧祕等待去發覺。 你想像得到, 《聖經》裡有一卷識破紅塵的佛經,一卷纏綿露骨的情書大全, 還有一本暢談命運的短篇小說? 你看得出來, 舊約書卷的選輯、編彙就是一套完整的信仰哲理? 而,基督的信息卻是平實到超乎想像: 我喜歡耶穌用優雅的品味澆灌我們的靈命—— 虛心、溫柔、慕義、憐憫、清心、和睦,還提醒我們,這比麵包重要; 我願意耐心等候,憑藉保羅引領的盼望,期待那所不見的; 「記住!希望,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萬物中最好的,美好的東西永不消逝。」 上帝愛世人,約翰說的這五個字,道盡一切; 世界原本是美好的! 或許,沒有人告訴過你,《聖經》可以這麼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宗文陳宗文 一九四八年出生在台北, 中興大學化學系畢業。 一九六五年於校園團契初次接觸基督教, 在一次沒有明顯教派的夏令營裡受洗。 無法在教堂裡的座椅上安定坐下, 遂成為流浪的信徒,走過大部分的教派, 最後停留在自己心靈裡的聖殿繼續崇拜。 半世紀的探索後,發現, 人們沒有找到適當的方法認識《聖經》。 耶穌的傳記已經汗牛充棟,身為教宗,本篤十六世還要再寫一本耶穌傳——《納匝肋人耶穌》,這事值得玩味。馬蒂尼樞機主教評論說,一個人一生只寫這樣一本書已滿夠了。 《聖經》是被研究最透澈的書,我還要再寫《聖經》的解讀,我抱持相同的信念。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 .前言 七大無解的難題 神祕數字:七 真實人生 上帝都難以啟齒的七個難題 起源 命運 先說《雅歌》 《傳道書》 《約伯記》 文學小說的思想主軸 《聖經》隱藏的最大奧祕 探索 .1 信仰的源頭與本質 我們的信仰 軸心時代 基督教的出現與接納 天父上帝 經書 .2 基督教的《聖經》 《聖經》的形成 《聖經》的內容 對《聖經》的僵化印象 以人物為中心的《聖經》 以內容分類理解的《聖經》 《聖經》的意義和價值 .3 舊約全書的哲學 《創世紀》的故事 信:閃族的溯源與亞伯拉罕的故事 信什麼?:摩西的十誡 歷史:橫空出世的大衛 所羅門的智慧與衰敗 先知:反省的時代 總結舊約《聖經》的哲學脈絡 .4 上帝的最終啟示 聽!啟示的宗教 耶穌事件 最終的啟示 耶穌的教誨 信仰與無信仰 三位一體與基督的勝利 .5 基督教教義的形成 《約翰福音》 第一位偉大的導師 保羅的成全 概略回顧 .6 新天新地 可以親近的《啟示錄》 .結語 挑戰與回應 我們給自己的啟示錄 理性的勝利 宗教信仰的第二根支柱:靈修 超越與臨在:上帝會在哪兒?

商品規格

書名 / 探索: 窺天閣主人全集 基督教與我
作者 / 陳宗文
簡介 / 探索: 窺天閣主人全集 基督教與我:半世紀平信徒的信仰經驗,半世紀流浪的信徒在各教會間留下泥爪,最後停留在自己心靈角落的聖殿,依然還在繼續我的……探索《聖經》的奧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113202
ISBN10 / 6267113205
EAN / 9786267113202
誠品26碼 / 2682172307002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言

我要解讀《聖經》。
我有一個好友,年過花甲,有一天打電話給我,說他領洗成為基督徒了,教會送他一本《聖經》,是那種黑壓壓的字體擠成一團的傳統版本,他問我,這《聖經》怎麼讀。
這是我一輩子遇到的、唯一的真誠的人,會提出這個大哉問:「《聖經》該怎麼讀?」我的回答很調皮:「你失眠的時候,隨便翻開一頁就讀起來啊!讀不滿一頁,你的失眠症就會不藥而癒啦!」「言歸正傳,這是一個大題目,沒有辦法在電話回答,再說,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你是初信,我不正統,很怕誤導你,陪我去受永罰呢!」
我猛然發現一件難以置信的事,《聖經》流傳那麼廣、那麼久,真的很少人知道「《聖經》該怎麼讀」,而且明明不知道,卻更少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再往下追問,原來是很少人教導過「《聖經》該怎麼讀」。
有人說,《聖經》是一本照著原文讀,卻讀不懂的書卷。
如果沒有人在旁解釋就無法了解。
——橋爪大三郎《基督教如何創造西方世界》,頁247
我要解讀《聖經》,因為,我曾經想過:「《聖經》該怎麼讀」。我只是整理自己的信仰經驗,無他。
我是「平信徒」,這是一個還需要特別解釋的名詞,我們不常見,經常有人問起。它是由英文layperson翻譯而來。原來是layman,後來女性主義抬頭,跟著chairman\ manhole改成chairperson\ personhole等,一起改成了layperson,有一點無聊的舉動。中文翻譯者可能是由「平民」一詞的靈感,而創造了「平信徒」一詞。簡單地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信徒,只會坐在教堂最不起眼的角落做禮拜、望彌撒的普通信徒,在教會裡的活動中,只會做掃地、收拾之類的雜務。有別於教士階級或聖職人員,例如:長老、執事等。我還有另一個頭銜,叫做「流浪的信徒」。這是教會人士對我們的嘲諷,我們和哪一個教派、哪一座教堂都格格不入,不是任何一座教堂的正式會員,四處流浪,偶爾會落腳一座清淨的聖殿,親近上帝,然後又離開。年紀大了以後,我們大多會在自己心中的聖殿找到停留的地方。
我有超過半世紀作為平信徒的信仰經驗,半世紀在各教會間流浪,留過爪泥。
當我反省為什麼我會流浪時,就很自然地變成一個旁觀者;觀察教會、觀察我和教會的關係,最後便直接觀察教義和信仰的核心。「觀察」即表明了,有一點轉向「客觀」的立場,於是,我很容易陷入理性的探索。雖然這個過程並沒有明顯的痕跡,但卻產生意想不到的突破,原來,信仰也可以理性探討,更有甚者,信仰本身就是「二元性」,信仰和理性不是對立的。
這些年來,我偶爾會遇到一些挑戰,教會內部看我不像個基督徒,教會外部卻認為我是虔誠(死硬)的基督徒。但是這些都沒有造成我任何的困擾,畢竟,信仰是個人的事,何況又是處在一個信仰十分開放的社會。
漸漸地,我開始有一些不太正統的見解;
我發現,《聖經》裡隱藏著許多奧祕,竟然至今鮮為人知;
我發現,《聖經》沒有被正確地接受;
我發現,《聖經》經常被斷章取義。
我發現,這些問題在兩股力量之下拉扯,無法改善——
第一,教會內,不敢開放心胸,深怕信仰的根基動搖,「《聖經》無誤論」是最不需要負責的靠山。缺乏世俗的歷練,對於俗世的遭遇不願面對。
第二,教會外,不干己事,只有少數學術機構充當一門「知識」研究,觸碰不到核心。
我很幸運,正因為是平信徒,沒有教會傳統的包袱,沒有僵固教義的束縛,卻有各式各樣信徒經歷的信仰挑戰,還有在世間生存掙扎的切身體驗,我的經歷和反饋或許正是信仰經驗的最佳抽樣。
平信徒也可以有積極的角色——
有一句古老,卻是錯誤的格言這麼說:平信徒在教會內的角色就是「祈禱、捐錢、聽話」。然而梵二大公會議在其《教友傳教法令》的願景中,鼓勵教友在教會的信仰生活內主動投身。大公會議提出了平信徒能夠積極參與的諸多領域:在感恩祭、牧靈會議和社會使徒工作,或甚至在神學研究的領域。
——James H. Kroeger《梵二開啟的旅程》,頁65
如果我們這樣看待平信徒,最多只不過是一些「業餘的愛好者」,東拼西湊,道聽塗說,談論起《聖經》的嚴肅話題,不足登大雅之堂。然而,有一位社會史學家卻告訴我們「業餘精神」是社會進步和社會生存的活力來源。
從amateur這個字的適當原義來說,真正領導者是業餘愛好者(amateur)。而業餘愛好者(源自拉丁語的amatore,“lover”和拉丁語的amare,“to love”)為愛好某事而做某事。他從事其事業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討好大眾,也不是為了職業上的聲望,或是為了有保證的升遷和最後的退休,而是因為他愛好某事。如果他不得不做某某事,那不是因為從背後催促他的力量,而是因為他對前面的事物有獨創性、業餘愛好的看法。
民主政府即政府由業餘愛好者治理之謂也。我們社會的進步,或許甚而我們社會的生存有賴於美國現在和未來業餘精神之活力。其力量及聲勢威脅業餘精神的兩個新類型是專業人士和官僚。二者乃美國的富裕及進步的副產品。專業人士和官僚能抑制美國領導人的特殊品質及眼光,必須依賴業餘精神。
——Daniel Boorstin《隱藏的歷史》,頁303
或許,在宗教的領域內,也會有「業餘精神」的一席之地。
台灣是個宗教多元的地方,我們是萬靈信仰,有敬鬼神的傳統,說到神明鬼魂,不管何方神聖,人人都怕,可以不信它、不理它,但不敢質疑它、拆穿它,只會鄉愿地遠離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宗教自由的旗幟,更讓每一個半仙活佛個個都具備了金剛不破之身,財色俱足。
虛心比較會發現,沒有教義,萬靈信仰裡沒有一套可以遵循的教義。這個事實說明,台灣的宗教生活一直還停留在玄想的原始信仰階段。
外國的宗教傳入中國,帶來經書。佛教首先帶領我們跨過那個門檻。早期高僧不惜冒險,越過窮山惡水,堅持要去西方取經,他們知道經典的重要。到了近代,歐洲傳來基督教,獨一真神和一本《聖經》,為人們開啟新的宗教體驗。
不論什麼經書都會把人們想知道的問題全部挖掘出來,並且給予參考答案。這些答案提供指引和啟示,帶領人們繼續追尋。
台灣的基督徒不到百分之二,基督信仰不是主流。不過,《聖經》卻是西方文明的主流。在我們急速西化的同時,認識基督宗教及其經典,是非常重要的功課。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比較原始的信仰,到底缺少了什麼。
《聖經》就像其他外來經典一樣,經過多次的翻譯和語言的侷限,變得枯燥難解。但是,這些經典的流傳,經過漫長時空的考驗,似乎已經展現了真理的堅實基礎。這一點千萬不可輕忽。既然如此,就值得人們好好解開這本經書裡的奧祕。
歷史故事都是從某個地方學到,大同小異,記得起的出處我會盡量說明,這並非抄襲,而是引用,參考書目都是我書架上的書,其他的,若有前賢的見解,我無法舉證,在所難免。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只用一本坊間幾分錢就買到的《聖經》作為唯一的資料來源,便能寫出容易讀又全然不同味道的《聖經的故事》。
我無意去挑戰什麼,也有自知之明。基督教是最被廣泛研究的學問,一個平信徒自認為還有創見之處是十分唐突的念頭。這些念頭雖然都是井蛙之見,難免還是與許多人所見略同,畢竟,啟示來自天啟,來自上帝,雷同之處,絕非抄襲。
在上帝的感召下寫成的《聖經》,經文的含意已經很明確,足以因應我們的需求,《聖經》中,處處是有趣的、令人震驚、有助益而發人深省的故事,可惜被許多人忽略了。
——美國前總統卡特《聖經:力量的泉源》引言

我們與《聖經》的關係,就像在屋子裡看著屋外的那群人一樣;
那群人都仰望著天,臉上流露著喜悅、困惑、痛苦、希望、罪惡或快樂。
他們顯然被某種不尋常、不可思議或神奇的不知名事物吸引,
不過我們看不見那是什麼。
——卡爾·巴特(Karl Barth)

試閱文字

內文 : 1 信仰的源頭與本質

人類是宗教性動物。天主教出版一本他們的教理總彙,第一章就這麼陳述。
人類學家馬瑞特(Robert R. Marett)建議,以宗教人(homo religiousus)來稱呼智人(homo sapiens)更為適當。
德國哲學家卡斯培(Walter Kasper)這麼下結論——
「信仰是人的根本行為,我們人類總體的存在便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信仰也是我們領悟總體實在意義的關鍵。」
「嚴格來說,不信者的信也是一種基本抉擇,本質上和信者的信仰沒有兩樣,都是訴諸於某種徵示而無法得到肯定的證明。」
人類在自然界生存、演化,遇到種種的挑戰,孕育出一種天性,基於敬畏和好奇,很自然地會相信,在我們生活的時空中,有某種「超自然的存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會主宰著我們的命運。這是人類種種不同信仰的共同源頭。
人類試圖找到神靈,但似乎永遠找不到,也要試圖猜測神靈的意象。透過人類的思考和想像(理性與感性),經歷各種可能的管道,人類不斷努力嘗試,這些嘗試的累積就是種種信仰形式的發祥。
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這麼闡述:
一般認為有一種思想是一切宗教體系的特徵,這就是超自然(the supernatural)的思想。超自然意味著各種超出我們知性範圍的事物;超自然是神祕的、不可知的、不可理解的世界。
史賓塞(Spencer)認為,各種宗教主要在於「信仰某種不可思議的東西是無所不在的」。
馬克思.謬勒(Max Müller)同樣把宗教看成是「一種努力,要去想像那種不可想像的東西,去表達難以表達的東西,是對無限(the Infinite)的一種渴望。」
這種原始的信仰至今依然存在世界上很多個角落,最明顯的例子就在我們身邊。當大家樂瘋狂的時候,有一位偉大的作曲家蔡振南先生創作了一首歌曲《啥咪樂》,生動地描述了我們這個現代文明追求超能力的原始動機與行為,令人嘆為觀止(恐涉及版權,請上Youtube查看)。
人們相信神靈無所不在,一木一石,一山一水,天上有天庭,地下有地宮,門有門神,灶有灶神,更不用說,死後亡靈,牽腸掛肚,經常顯靈,個個都可能成為神明。不管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我們的先民都是「萬靈崇拜」。
這段時期的信仰,都是來自直覺的反應,再加上無邊無際的玄想,逐漸形成神話傳說,在各民族、部落流傳下來。
到這個階段為止,我們可以說「萬教同源」,宗教學家認為這些都是「原始宗教」。
我偶爾會主張,也許確實存在某些神祇。人類歷史顯示出一種道德秩序,也大為提高這種神祇存在的可能性。……我說過,這個道德秩序的存在讓人有理由猜想,人類在某種意義下真的具有「更高目的」。但如果真有這種「更高目的」,那這個源頭說不定至少在某種意義下,有資格稱為「神」。
——Robert Wrightp《神的演化》,頁472

我們的信仰
除非是專業的宗教學者,否則,當你看到我們的信仰被仔細羅列出來的全貌,一定會大吃一驚。
基本上,黃河文明是一個儒釋道的大雜燴,黃河文明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是我們沒有「以神之名」的宗教戰爭(漢朝曾經舉「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旗號造反,唐朝有崇佛毀佛,都是短期操弄的旗幟,不是宗教戰爭)。
台灣是一個漢化很深的邊陲文明,傳統上,我們「敬鬼神而遠之」,說得出名號的神靈,在這裡,人們的態度都是「敬」,不會有競爭者或反對者。於是,我們發展出很多元的信仰,蔚為奇觀。
佛教有四大山頭——佛光山、慈濟宗、法鼓山、中台禪寺。另外還有頗具影響力的靈鷲山、台中慈明寺。台灣的佛教界提倡「入世佛教」,某些教義甚至已經背離佛教的基本教義,確實是佛教史上劃時代的革命性創舉,星雲、證嚴、聖嚴都是偉大的一代宗師。
佛教界(如果算是佛教界的話)在台灣的另一個奇葩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禪師、活佛,明明是個草包也能風靡一時,到處招搖。
算算這些山頭的信徒估計在一千萬人以上,應該是台灣大多數人的信仰。
然而,實際上,台灣人根深柢固的信仰是關公和媽祖。這是台灣文明真正具有文化基因的信仰,每年最盛大的宗教活動就屬這兩種信仰。
其次為王母娘娘(西王母、瑤池金母),各地供奉的慈惠堂香火鼎盛。
天上有紫壇、玄天、玉皇;神話故事裡的二郎君、三太子;文昌武聖,英雄人物,魂魄在人間。
我們還有地方守護神,開漳聖王、靈安尊王、清水祖師、各路王爺、義民廟、城隍爺。對於大自然的敬畏,我們也拜大樹頭、石頭公。
大部分的家戶還都會供奉的土地公,就算沒有供奉的家戶也會在初一、十五做牙。
若說這些都屬於「道教」,那麼,真正的「道觀」在台灣卻很少見。
由此會發現,台灣文明是個非常依賴信仰(鬼神)的地方。每到選舉,選舉活動都是在這些大廟小廟間穿梭。但台灣的信仰很少成為具體的宗教生活,套用一句俗話,「無事不登三寶殿」,除了正統佛教之外,對神明的依賴,都沒有明確的教義,更遑論接受定時、定制、長期的教義薰陶。概略地說,除了「祈福」之外,我們沒有其他信仰的內容。
這種現象,不一定要視為「迷信」,但至少這符合文明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從文明演化的軌跡參照,顯然我們還沒有越過理性的門檻,這也就是許多學者提出的看法:「台灣還沒有走過?蒙」。

軸心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地球上相距幾千公里互不相往來的不同文明突然同時演化出理性的大爆炸,德國的哲學家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首先提出「軸心時代」的觀念。凱倫.阿姆斯壯則看到「大蛻變」。一般看法,這和鐵器時代的出現也相重疊。鐵器時代來臨後,生產力增強,人類社會出現「專業人士」,開始開發腦力。人類逐漸走出玄想的懵懂,信仰也隨著理性的腳步,尋找合理的詮釋。
種種理性逐漸累積,最後形成經書——神靈有跡可循,信仰可以掌握。
所謂「經書」,就是指人類將長期的「經驗」整理出符合「理性思維」的闡述,從口傳,最後形成文本。「經書」久經考驗,不斷修正,最後流傳下來的,都是超越時空的可靠信息,是不是來自神靈並不重要。
中東的遊牧民族創造了一神教,改變了信仰世界。這個一神教現在主宰了半個以上的世界。就數字而言,我們不能否認,「獨一真神」的神威確實比較顯赫。
宇宙間只有一個神,一個獨一真神。
那,其他的「神」呢?
當人類發展出普世價值之後,人類的思想完全解放,過度開明,讓「價值」本身和「普世」形成自相矛盾。信仰自由和每一種信仰都必須接受,不可能共存。
萬靈崇拜變身成萬種崇拜。當神棍被揭穿時,最容易脫身的辯詞就是「信仰自由」。
然而,在主要宗教裡面,也必須跟著演化,逐漸學習接納其他的信仰。例如:天主教已經學會黃河文明的祖先崇拜。祖先就是祖先,不是「神」,和一神教可以不互相衝突,他們如是說。
我們可以這樣更包容地解讀一神信仰。以道教和基督教的融通為例。道教是最混雜的信仰之一,道教有一張「神明溯源系統表」,羅列了各種神明系統關係。一百多個神靈錯綜複雜,各據一方。想把每一個神靈的名字看一遍,恐怕只看到半途,就頭昏眼花,飄飄然進入仙境了。問道教信什麼「神」,恐怕沒有幾個人說得上來。這是典型的萬靈、萬種信仰,我們集大成,來者不拒。
一神教不再企圖去排斥、否定這些神明。現在已經沒有人會愚蠢到和「神明」作對。希伯來《聖經》的最初,在十誡裡,第一件事就是宣告「除我以外,不可以有別的神」,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嚴重的語病。既然承認有「別的神」又不可以有?
思想的開明,讓一神教演化出新的說詞——
神明的存在來自啟示,神,最高的主宰者,理所當然只能是一個,否則會出現還有「更高」的另一個存在的弔詭。
那麼,道教那一大堆「神明」又是什麼?
那是獨一真「神」,用以向人類啟示的「不同管道」!
只是人們的認知,接納他們是神,其實不是。在基督教的世界裡,可以解讀這些不同的管道可能是先知,或是神人之間的中保。伊斯蘭教比較聰明,一開始,穆罕默德就是「神的使者」,不是神,耶穌也是先知,不是神的化身。
這是一神教和其他信仰可以打開死結,相互接納的一種可能機會。

基督教的出現與接納
緣起性空,佛家這麼說,一切有情物,都是因緣而起。
然後是起心動念,遂成眾生相。
這是真理,佛家的偉大發現。
佛經浩瀚如海,讓人望而生畏,容易故弄玄虛。歷代高僧,修道窮經,一山又一山,歸結下來,佛教只要這兩句話就已透澈。達賴喇嘛和法鼓山的聖嚴都是從這四個字開始,帶領眾生進入法門。
基督教是根源於中東遊牧民族的古老信仰,我們稱為猶太教。大約在羅馬開始帝國時代,出現一位偉大的先知,耶穌,開始宗教革命。他在傳統的教義中添加了愛與寬容,他的死難與離奇的復活引起極大的震撼。他的信息,由聖保羅傳到猶太世界之外,甚至到了羅馬。三百年後,終於征服了整個羅馬帝國,成為帝國國教。大航海時代後,經由西方文明的擴張,散播世界,如今成為世界最普及的信仰。
基督教和我們的地理距離相距萬里,和我們的文化相距更有十萬八千里,我怎麼會接觸基督教?為什麼會這麼用心去研究基督教?
「因緣而起」,某個緣起,讓我接觸到基督教,那年我十七歲。我成為信徒,後來演化成為「流浪的信徒」,走過幾乎所有教派的教堂。
保守派的教堂坐不住;激進派的教會緊迫盯人,不敢領教;開明的長老會主張台獨,與我不容,信義會(本名是路德會、德國血統)最為親民。我還見過一種自由聚會,非常開放,不管是不是信徒,一群人在週日聚首,也有簡單的崇拜儀式,大部分時間,大家都在交換生活的經驗(負擔),讓很多人能夠釋放壓力,非常興旺。教會當局笑我們是「流浪的信徒」,我們到處流浪,終於無處容身,漸行漸遠。
「海底沒有一處燒」,這是一句台灣俗話,意思是在諷刺心神不定的人,吃頭路,一年換三百六十五個頭家。我也會反省,為什麼自己老是坐不住教堂裡的椅子。最好不要辯解,那是自討沒趣的。
五十年浪跡天涯,信仰逐漸淡薄,但沒有離開。對基督教義的認識,在生活的體驗當中,不斷切磋、不斷累積,應該有某種程度的領悟。年齡總是一股底氣,不論在哪一個面向、哪一個領域,對誰都一樣。我對基督教義的解析,逐漸走向理性之路,走向個人內心的探索。
我有一種感覺,我發現新天新地。
徘徊

我又在教堂門前徘徊
門的那邊傳來了美妙的歌聲
那是人稱聖樂的旋律
我聽不出歌詞中說些什麼
但這歌聲讓我滿心歡喜

我又在教堂門前徘徊
門的那邊聚集了謙善的人群
那是人稱基督的門徒
我看不懂他們做些什麼
但這人群讓我滿心欽慕

我又在教堂門前徘徊
門的那邊坐落著肅穆的會堂
那是人稱上帝的聖殿
我說不出上帝又是什麼
但這聖殿讓我滿心敬畏

徘徊、徘徊又徘徊
在教堂的門外,在週日的早上
我一再徘徊
我不曾走進,也不願走開
我不知走進將如何
我確知走開會失落

我心中已攫獲了歡愉
我心中已萌現了欽慕
我心中已湧起了敬畏
就在徘徊中
我擁有了喜悅和滿足
(註:這首詩已收錄在我的作品集《鰻——窺天閣主人全集 散文與詩》中)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半世紀平信徒的信仰經驗,
半世紀流浪的信徒在各教會間留下泥爪,
最後停留在自己心靈角落的聖殿,
依然還在繼續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