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什麼課綱啦! 教改, 捍衛台灣未來 | 誠品線上

反什麼課綱啦! 教改, 捍衛台灣未來

作者 陳君哲/ 林紹嘉/ 洪佳榮/ 黃品惟/ 黃婷禎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反什麼課綱啦! 教改, 捍衛台灣未來:「或許我們會一直爭吵開戰,但我們還是無可救藥的愛著我們痛恨的台灣。」--《太陽花》歌手/大支教改,捍衛台灣未來!一個課綱.各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或許我們會一直爭吵開戰,但我們還是無可救藥的愛著我們痛恨的台灣。」--《太陽花》歌手/大支教改,捍衛台灣未來!一個課綱.各自表述,究竟隱含什麼爭議問題?五位高中生獨立採訪撰稿,讓當事者現身說法、各界立場正反併呈,將教改學運的歷程全面呈現。改變台灣,從行動做起!「身為學生,更應該在乎我們所在的台灣、關注我們的社會脈動,尤其是會深深影響到自己的教育事務,我希望大家可以不再置身事外。」從成立「台灣中學串聯陣線」參與反課綱活動,本書作者之一的陳君哲認為,學運雖已結束,但應把這段「歷史」用各方的看法全面的呈現,藉由這本書的出版,提醒政府重視全民聲音,希望日後不再發生有關課綱爭議,讓教育不再成為政治操弄的工具。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前時代力量立委參選人/林少馳台灣吧共同創辦人/林辰(Buchi)雪谷南榕律師事務所律師/邱顯智台北市立大理高中校長/高松景教育部課審會學生代表/蕭竹均政經看民視主持人/李晶玉、彭文正「這本書選輯了在課程綱要改革時,許多意見領袖與改革者的意見,對於後繼者在瞭解這段時期眾人的努力時,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在這段歷史中,不僅是旁觀者,也同時是重要的參與者。希望這本書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省思,為了未來,我們一直在改變現在。」--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呂秋遠「《反什麼課綱啦!》並沒有為反課綱運動下價值判準,而是將各種對於反課綱運動的聲音收錄其中,讓讀者得以立體的看見更為完整的面貌,至於讀後對於反課綱運動的評價,是每一個讀者自己的課題。」--青年佔領政治召集人/冼義哲「本書的撰寫者們,訪問不同黨派、不同社會位置的人士,呈現各界對教育、對課綱、對反課綱運動的不同想法,帶動更多元的思辯,這正是教育需要的精神,也是本書值得一讀的又一原因。」--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委員/楊偉中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君哲/主編台北市立大理高中學生,捍衛教育青年陣線執行長,畢業於台北市立民生國中。長期關注台灣各項社會議題,2015年反課綱學運時,成立學生團體親身參與,如今希望以學生身分出書,回顧反思學運帶來的改變與影響,並喚起社會大眾持續關心課綱及教育議題。林紹嘉/採訪台北市立大理高中學生,畢業於台北市私立薇閣高中國中部。洪佳榮/採訪台北市立大理高中學生,畢業於台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黃品惟/採訪台北市立大理高中學生,畢業於台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黃婷禎/採訪台北市立大理高中學生,畢業於台北市立古亭國民中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改變課綱,是正視台灣的開始 文、呂秋遠推薦序 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文、冼義哲推薦序 台灣主體與青年主體的追尋 文、楊偉中作者序 提筆,作伙回到過去前 言 黑箱疑雲 文、陳君哲第一篇、代議之論第一棒 如果考試能評斷是非,那就失焦了【段宜康】第二棒 考試的毒,影響了台灣的教育【顧立雄】第三棒 台灣的孩子有必要認識這片土地【何欣純】第四棒 黨國史觀會對下一代造成很大的影響【黃國書】第五棒 課綱必須要尊重歷史【鍾小平】第六棒 課綱通過需要經過社會上的討論【王浩宇】第七棒 這一切都是必然,而非偶然【陳明義】第二篇、重返廣場第一棒 讓學生能夠多元思考【廖崇倫】第二棒 環島反課綱應該要是正向行動【許冠澤】第三棒 誰扼殺希望,誰就是敵人【林致宇】第四棒 我還是會放手去做【陳柏瑜】第五棒 我只是時局中被拱上浪頭的人【朱震】第三篇、媒體視聽第一棒 台灣就是一個國家【鄭弘儀】第二棒 年輕人的動機應該被鼓勵【彭文正】第三棒 國民黨從來沒有很認真的去反省過【鍾年晃】第四篇、教育現場第一棒 是學生在帶領著我們【黃惠貞】第二棒 做個會思辨的公民【陳君暉】第三棒 改課綱對歷史老師影響其實不大【劉珍如】第四棒 歷史會還學生公道【黃益中】第五篇、政壇新聲第一棒 課綱該是飛向自由的翅膀【李正皓】第二棒 課綱需加入歷史記憶,才會完備【徐巧芯】結論、致謝 繼往開來

商品規格

書名 / 反什麼課綱啦! 教改, 捍衛台灣未來
作者 / 陳君哲 林紹嘉 洪佳榮 黃品惟 黃婷禎
簡介 / 反什麼課綱啦! 教改, 捍衛台灣未來:「或許我們會一直爭吵開戰,但我們還是無可救藥的愛著我們痛恨的台灣。」--《太陽花》歌手/大支教改,捍衛台灣未來!一個課綱.各自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482684
ISBN10 / 9869482686
EAN / 9789869482684
誠品26碼 / 2681481828000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改變課綱,是正視台灣的開始
◎文、呂秋遠(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在政治學的理論中,有個重要的概念,也就是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政治文化,是個別國家的公民,對於政治的普遍看法;而政治社會化,則是個別國家的公民,形塑對於政治普遍看法的歷程。因此,政治社會化會影響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也會指導政治社會化,兩者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在政治社會化中,學校的課程綱要,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因為課程綱要的設計,肯定會影響教師的教學內涵與學生的學習內容,特別是人文學科。
  以國文為例,在解嚴之前,國立編譯館所選擇的課文,都是以孫文、蔣介石、蔣經國等人的文章,作為每一學期的前幾名課文,內容充滿意識形態,但對於學生國文的提升程度,則有待商榷。歷史與地理也相同,當以大中國的漢族意識作為歷史與地理的詮釋方式時,結果就是台灣的學生只知道長江黃河,但不知道淡水河與濁水溪,對於自己從何而來、往何而去,也茫然不知。這就是所謂的過去的學生,「讀的地理是歷史,讀的歷史是故事」的意思,我們沒有正確的認識台灣歷史與文化,而是隨著執政者的意念而移轉。
  是以,這次的課程綱要改革格外重要。這本書選輯了在課程綱要改革時,許多意見領袖與改革者的意見,對於後繼者在瞭解這段時期眾人的努力時,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在這段歷史中,不僅是旁觀者,也同時是重要的參與者。希望這本書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省思,為了未來,我們一直在改變現在。


〈推薦序〉
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文、冼義哲(青年佔領政治召集人)
  我們面對著世界的種種荒謬,有時退卻,有時全力拼搏,我們總是在戰鬥。馬英九執政末期台灣街頭一路狂飆,其中二〇一五年的反課綱運動是值得銘記的一頁。如同每場抗爭,過程中難免有挫折、失落與傷害,但這些傷不會白受,我們終究會改變台灣的未來。
  從反課綱運動的歷程,一直到《反什麼課綱啦!》全書的完成,我被君哲的堅持深深感動,更對於本書面對歷史的態度充滿敬意。《反什麼課綱啦!》並沒有為反課綱運動下價值判準,而是將各種對於反課綱運動的聲音收錄其中,讓讀者得以立體的看見更為完整的面貌,至於讀後對於反課綱運動的評價,是每一個讀者自己的課題。
  回顧台灣過去編修課綱的過程,各黨都致力透過編修來引導意識形態,所以國文、歷史甚至地理、公民都成了「歷史詮釋權」的戰場;但多元的台灣對於國家認同的「意識形態」有著對立的數套觀點,縱使歷史沒有絕對中立的觀點,也絕不代表它可以成為特定政黨吹捧自己、打壓對手的政治工具,而我們對於國家的認同更不該由教材代為選擇。
  面對存在的「爭議」應該客觀呈現,不只是並陳,更要直接地說明這樣的爭議存在,而非企圖將教育作為單一價值與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同樣的態度來看,編整《反什麼課綱啦!》一書的團隊,比起二〇一五年引發課綱爭議的教育部,更值得肯定。
  站回運動者的視角回顧那段在街頭上的青春歲月:我們明白社會改革的步伐有時緩慢,甚至偶爾退步,但我們始終不會停止努力往前;我們知道在這個冷漠的世界,選擇關心公共事務,背後都是滿滿的關懷與愛,這些都難能可貴。而當愛著這塊土地的年輕生命凋謝,我們深深地、深深地悲傷,我們嘆息時代的前進本來應該充滿歡笑,未料在現在與未來的兩端,竟需要用眼淚來堆疊。
  但即使如此,我們不會放棄,正如同切‧格瓦拉所說的:「如果說我們是浪漫主義者,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分子,我們所想的都不可能之事;那麽我們將一千零一次地回答說,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推薦序〉
台灣主體與青年主體的追尋
◎文、楊偉中(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委員)
  二〇一五年的課綱微調爭議,發生在總統大選期間,又發生了年輕學子不幸往生的事件,當時震撼了台灣政治,當然也衝擊許多人的心靈。
  兩年過去,新課綱正在延擬、審議,我們不但需要面向未來,也應該清理過去。這本由中學生書寫、訪談的作品,可說是這個清理工作的一環,特別是由中學教育的受教者,自己來探索、討論課綱問題,這正是「青年主體性」的展現,是本書最重要的價值。
  反課綱運動發生時,國民黨內部其實也有多元異見,但其主流想法仍是捍衛所謂「微調」的課綱,錯失了與青年對話的良機。現在,民進黨執政,新課綱的正需要更新、更深入、更多元的討論。本書的撰寫者們,訪問不同黨派、不同社會位置的人士,呈現各界對教育、對課綱、對反課綱運動的不同想法,帶動更多元的思辯,這正是教育需要的精神,也是本書值得一讀的又一原因。
  課綱的核心課題以歷史為主,作為歷史的學習者、研究者,我始終認為,一個符合時代需要的歷史新課綱,應該考慮幾條軸線:

  一、「台灣」:台灣民主政治發展迄今,「認同」的問題仍未解決,民進黨執政以來的許多爭議,如台灣與美日中三國的關係、南海問題、八田與一功過論等,無不突顯「台灣主體認同」的歷史論述與教育仍是需要持續耕耘的課題,更應是新課綱的核心要旨。
  二、「民眾」:揚棄傳統帝王、王朝或政權中心的史觀,從庶民的生活與奮鬥出發,重新書寫歷史。
  三、「多元」:既然是以人民為主體的歷史書寫,就更需關注傳統史學教育忽略的性別、環境、勞動、民眾的意識與抗爭等面向,尤其要揚棄漢人中心史觀,重視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權利。
  四、「東亞」:台灣是東亞世界的台灣,是透過與東亞諸地域連結、交流而發展的台灣。歷史教育要呈現這樣的面向。
  五、「全球」:全球史是當代史學是重要趨向,將世界(絕不僅僅是中國)納入台灣史,把台灣納入世界史,是重要的課題。
  六、「海洋」:我們是海洋國家,過去的歷史教育強調台灣與大陸的連結,今天的歷史教育要重視將台灣史與世界史相互聯通的「海洋網絡」,要說清楚台灣史、尤其原住民族的歷史,就脫離不了海洋。

  最後我想說的是,台灣中學生在課綱爭議中的思考與行動,包括這本小書的努力,除了展現了青年主體性,更是台灣社會進步重要的資產。我在一九八六年進入高中,由於時代的洗禮,也參與發起了中學生運動,組織讀書會、營隊,發行地下傳單等等,當然,今昔相比,歷史條件不同,規模不同,行動力、影響力更是大大不同,看到新一代台灣青年的奮起,是欽羨,更是深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