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 誠品線上

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作者 張世倫
出版社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十六個篇章,橫跨一百五十年來的在地視覺場景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的研究書寫首度集結發表!本書集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十六個篇章,橫跨一百五十年來的在地視覺場景 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的研究書寫首度集結發表!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所謂的「攝影史」究竟如何建構?如何變化?如何可能?攝影在台灣的實踐與想像,形成了什麼樣的「攝影史」? 作為攝影史論著,本書獨到之處,正是敏銳地提出「台灣攝影史」構造本身的問題意識,以文化研究的觀點,藉由踏查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開展,細膩地審視歷史形構的細節,呈現出攝影史敘事多樣而複雜的潛在空間──「複數」的攝影史。 本書論及的影像文獻與歷史場景十分廣博多元,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攝影檔案、圖像繪葉書、寫真帖,乃至風景攝影、俗民攝影、證件照與政治宣傳,探究影像與現實的關聯;同時重訪沙龍攝影、現代主義思潮、紀實攝影與當代攝影裝置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劇場》、《ECHO》和《人間》等文化刊物時代的關鍵影響,重現台灣影像實踐開拓的各式路徑,並在此歷史書寫中,將它們轉化為與當下的我們息息相關的視覺文化思索。 本書將是關切台灣攝影與視覺文化發展、不停追問攝影與歷史的我們,重新思考「台灣攝影史」的一次重要契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世倫作者簡介張世倫,影像史研究者、藝評人,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藝術觀點ACT》等刊物與專書,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等書,「未完成・黃華成」(2020,北美館)策展人,曾獲國科會論文獎與世安美學論文獎。研究專長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美學現代性與冷戰史等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前言 | 為了影像與現實的扣連 1 攝影史的陰影:檔案、帝國、國族、卡夫卡 2 「擴張」驅力下的十九世紀台灣攝影 3 殖民建制視覺政體的斷片思考 4 在「寫真帖」的時代:殖民統治與攝影載體 5 台灣「風景」的寫真建構 6 作為問題意識的「民俗」攝影:一個跨時性的概略考察 7 政治宣傳與國策攝影 8 何謂「戰後」? 攝影場景與影像體制的初步成形 9 攝影、冷戰與「美國」因素 10 以「現代」之名的六〇年代 11 目光的回視與挪移:以英文版漢聲《ECHO》雜誌為討論路徑 12 「人間熱」與解嚴前後攝影「主體」的擾動:一個初探 13 紀實攝影的「發明」與多元實踐 14 邁向一種散文攝影的可能想像 15 作為動詞的「攝影裝置」:一個繞道而來的生成倡議 16 「太陽花」運動的視覺政治 結語 | 反思「當代」

商品規格

書名 / 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作者 / 張世倫
簡介 / 現實的探求: 台灣攝影史形構考: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十六個篇章,橫跨一百五十年來的在地視覺場景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的研究書寫首度集結發表!本書集結
出版社 /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99525
ISBN10 / 9869699529
EAN / 9789869699525
誠品26碼 / 2682043796003
頁數 / 48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1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為了影像與現實的扣連

這是我們用肉眼所看不到的一個世界,
我們要將它現實化。
──松本俊夫
出自實驗電影《致我毀壞的右眼》(1968)​​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史的專書,彙集了近十年來陸續在各種不同脈絡的委託邀稿下,撰寫而成的相關文章,它們原本隸屬於不盡相同的刊載用途,在此經過大幅修改與觀點重整,並增添若干章節論述,嘗試賦予一較具連貫性的邏輯結構與議論觀點,希冀聚焦並探問的核心議題,是影像與現實間複雜的歷史性關聯。

雖然內容涵蓋年代甚廣,運用的史料檔案不在少數,全書也狀似有一線性邏輯,但這並不是一本提綱挈領、蓋棺定論的「台灣攝影史」專書──這樣的書寫志業或許對本地至關重要,但既非一人能力所及,更非我真正興趣所在。相反地,這本書的問題意識,在於如何將「台灣攝影史」一詞予以問題意識化(problematisation),視其為不斷流動生成的論述場域,而非固態凝結的歷史客體,欲藉由策略性地重返、重述並重估與其相關的各種歷史形構(his-torical formation)細節,期能重新賦予並開啟它多元複雜的潛在空間。

此一或許較為特殊的倡議角度,來自近年來越發強烈的一個比較性感受──對比於許多較早開啟研究、史觀意識明確的先行地區或鄰近國家,其攝影史「結構」在諸多研究「定論」的支撐下,如今已顯得穩固確定、較少懸念,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填補擴展、生成茁壯。與此相比之下,相對遲滯模糊、稀疏微弱,並常被誤認為「不存在」的「台灣攝影史」,則明顯同時具有著「穩定」與「流動」的雙重特質。

所謂的「穩定」,意指經過數十多年來民間與學界的研究積累,如今已大致形成一略具輪廓特徵的本地攝影史樣貌,一種研究者對於「何謂台灣攝影史」基本面向的大致共識──例如相關的發展、流派、代表攝影者、指標事件,以及重要現象等。然而於此同時,也由於許多文獻資料與口述記載的不足,往昔佚失或疏漏資訊的不斷翻新與重新脈絡化,加上詮釋角度的多元發散與持續延展,都不斷改變著原本對於相關事件、人物,或是影像事件的理解與評述。這種由於「不成熟」而產生的「流動」感,雖誠為本地攝影評述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缺點與困境,但反過來說,也代表其尚未固凝僵化,或仍充滿可塑空間的潛在契機。

換言之,除了大致穩定的輪廓樣貌,攝影史的「形構」過程及其「結構」,也總是一個不斷流轉且方向多變的動態過程。攝影史的書寫,尤其以「台灣攝影史」仍屬相對初胚模糊的狀態而言,就像是在諸多的「公約數」(穩定)與「變數」(流動)之間,嘗試拼湊出一大致合理、且得以操作進行的定義範疇。這本書的問題意識,便是在「穩定」與「流動」的雙重性下,聚焦於歷史進程的「建構」與「結構」間,以「攝影本身於台灣歷史中的開展過程」為討論與發展主軸,焦點集中在本地脈絡下,攝影如何與社會折衝斡旋、互動對話的過程,以及此一歷史形構裡所體現的權力痕跡、實踐方式與現實意涵。

這種較為偏向文化研究而非美學的立場,雖然仍然關注攝影(家)及其影像表現,但出發點並不是在於建構某種「以台灣為名」的影像藝術風格發展史,而是跳脫以「攝影家」、「創作」或「表現性」為核心的問題意識,在「穩定」與「流動」的辯證中,嘗試追求某種沒有「定本」可言,而是多元分化的「複數」攝影史,而全書最念茲在茲的與其說是狹義的「攝影」,不如說是以「攝影」在台灣的開展過程為個案,藉以探究「影像」與「現實」之間的各種折衝、張力與連帶關係。

因此,本書關心的並非台灣攝影的發軔源流或藝術創作史,而是藉由攝影史「構造」的勾勒、探究與反思,嘗試凸顯「影像」與「現實」間的緊密關聯。全書約略依時序排列,也可依主題獨立閱讀,雖然對現在的讀者而言,內容多屬年代久遠的事物,但閱讀與寫作的初衷關切,在於嘗試將歷史書寫轉化為與「當下」(present)至為相關的視覺文化議題,也唯有將吾等當下的「現實」視為某種歷史性的遺緒與延展,對於影像檔案的重返、重述與重估,才能免於僅是某種考古懷舊式的學究趣味,而能成為不斷開展的批判性知識資產。

或許仍須說明的是,少數章節與段落裡,涉及一些理論與概念的引述、挪用、延伸或創生,並不是將台灣攝影的歷史形構場域,工具性地視為「西方理論/在地裝配」的實驗空間,而是冀圖鬆動既有且僵硬的論述方式,藉由概念的挪用、想像與介入,強調影像與權力間既連動共謀,又時有折衝空隙的結構特色─這樣的本地攝影史嘗試,因此是生成式(generative)的論述構築與批判實踐,而非單純被動的結構性重述。

相對流動、不夠穩定的台灣攝影史,仍有許多亟待開發的空缺地帶。然而我們與其將這種流動與不穩定視為某種亟待克服的缺點,不如將它視為仍具有高度可塑性的例證。換言之,即便台灣攝影史至今仍然沒有一個超穩定的結構可言,但極度「定本」化、近乎教科書,而彷彿成為「國族」想像自然延伸的攝影史構造,本身或許也就失去了不斷辯證、反覆建構、持續翻新的可能性。如何在「史」的「構造」與「史」的「建構」間,維持一種持續輪轉的動態能量,關乎於如何將攝影史從「單一」分裂為「複數」,從而開發出各種不同且異質的潛在複數歷史(potential histories)。

如果所有的歷史「結構」的書寫,本身也可視為是關於歷史如何「建構」的後設書寫,最終或許也可試問一最極端、卻也最基本(radical)的問題:真的有所謂的「國族攝影史」嗎?作為一種想像的共同體的「國族」及其攝影史,其內部的起承轉合、因果邏輯、發展演進,及狀似單一秀異、足以清楚切割為個別單位(而和其它國族「有別」)的敘事性,其中難免包含著一些人為武斷的建構色彩與權力痕跡。作為一事物必須賴以討論、論述必須倚賴其上的無可避免之惡,國族攝影史的「構造」及其「建構」執念,如果缺乏反身省思,很容易讓我們忘記,那些被包裹在「以某某之名」(in the name of)裡的寫真師、攝影家、照片彙集、影像實踐、圖片檔案,以及視覺現象,它們在時空向度的萌生與互動、折衝與連帶,以及寄生或跨越於各種不同的地理或意識形態類目的諸般視覺活動,並不總是為了服膺於某種辭藻至高無上、但卻無比虛幻的國族攝影史律令(imperative)。作為某種實際存在的影像實踐,它們不是為了「成為」或「成就」某種想像中的「台灣攝影史」而發生,卻很容易在這樣的後設召喚中,被安上一個狀似尊貴,卻無比僵硬,且缺乏彈性的「被」詮釋位置。

也就是說,這本書拒絕太斬釘截鐵地賦予「台灣攝影史」一個嚴謹的操作型定義,反而希望將「台灣攝影史」予以重新鬆動並問題意識化,藉此拼湊出一大致合理、且得以操作進行的定義範疇,藉以探究作為「影像」技術的攝影,其在本地歷史發展中與「現實」情境所產生的各種關係,並想像此一潛在歷史仍尚未寫定(unwritten)的各種未來可能性。

這些帶有探究性質的批判性歷史書寫,並不是為了成就或「重建」一個超穩定構造的國族攝影史,而是為了「視覺」與「現實」的扣連,一種邁向潛在複數影像史的初步嘗試。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