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終極旅遊: 全球50大最美城堡 | 誠品線上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Castles

作者 Jasmina Trifoni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國家地理終極旅遊: 全球50大最美城堡:●最接近親身體驗的城堡導覽書──精選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50座城堡,範圍除了歐洲,更涵蓋亞洲、非洲與美洲,帶領讀者逐一走訪,體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最接近親身體驗的城堡導覽書--精選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50座城堡,範圍除了歐洲,更涵蓋亞洲、非洲與美洲,帶領讀者逐一走訪,體驗這種集龐大、堅固、華麗於一身,充滿王室珍寶、貴族遺產與歷史血淚,啟發了無數傳說與流行文化的史上最獨特建築類型。●數量最多最精美的城堡圖片--以精采絕倫的專業空拍、建築立面與室內裝潢攝影,完整呈現城堡的自然環境、庭院景觀、建築元素、室內陳設與藝術珍藏,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值得駐足的角落。●了解最受人傳頌的城堡故事--哪些城堡何以在戰亂中安然留存,如何成為令人聞之喪膽的猛鬼樂園,如何啟發了《馬克白》、《睡美人》、迪士尼樂園,甚至熱門電視劇《權力遊戲》。●最容易造訪的城堡旅遊書--書中的每一座城堡若非全年開放,就是至少在全年的某一段時間開放參觀,因此所有看完本書仍意猶未盡的讀者,都能實際造訪,甚至在城堡中住宿。城堡(castle)是一千多年來人類歷史的縮影,這個字的源頭是拉丁文的castrum,意思是「兵營」或「被防禦工事包圍的區域」。當羅馬軍團在歐洲的平靜邊防開始受到威脅,外族和外國軍隊的滋擾成了國土安全的普遍問題,一種新的防禦型態也隨著需要而出現。於是中世紀之初,城堡建築誕生,並發展出封建制度,一般蓋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可能的話會建在居高臨下的位置。城堡出現之後數量愈來愈多,不但擴散到歐洲全境,甚至遍及境外;結構也變得愈來愈堅固,以因應武器裝備的持續演進。有的城堡也會蓋在城市裡,作為權力的象徵,有時會加以美化轉變成宮殿,以彰顯領主的身分地位。城堡不僅出現在歐洲,由於十字軍和殖民地擴張的關係,亞洲和非洲也都發展出這樣的建築形式,而且蔚為熱潮。連美洲也出現了城堡,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徵,到了近代更演變成自成一格的哥德式浪漫主義建築。本書以細膩的文字縱橫古今場景,搭配絕美的外觀、內部和空拍照片,帶領讀者仔細欣賞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50座城堡的建築特色、歷史故事、內部裝潢與藝術珍藏。這種結合防禦、政治與生活的獨特而稀少的建築形態,曾在人類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以絕代風華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無可比擬的旅遊體驗。本書將帶給你一趟難忘的旅程,發現全球50大最美城堡的精采歷史與藝術奇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雅絲米娜.特里夫尼(Jasmina Trifoni)專業旅遊記者,曾在室內裝潢雜誌《Meridiani》任職十年,目前為義大利各大期刊撰寫旅遊報導。著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系列三書《藝術瑰寶》(The Treasures of Art)、《自然保護區》(Nature Sanctuaries)和《古代文明》(Ancient Civilizations),另有其他著作包括《世界偉大城市》(The 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全球80個最夢幻的度假小島》、《全球50大即將消失的景點》、《全球100大最佳冒險之旅》(The World’s 100 Best Adventure Trips)、《夢幻假期》(Dream Vacations)、《浪漫夢想假期》(Romantic and Dream Vacations)等。■譯者簡介蘇星宇臺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英語電視節目字幕編輯,現為自由譯者,多篇譯作散見於《孤獨星球》雜誌。熱愛語言與閱讀,19歲開始愛上旅行,喜歡在旅途中發掘人、建築、遺跡與風景背後的故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歐洲羅斯城堡(Ross Castle,愛爾蘭)格拉米斯城堡(Glamis Castle,英國,蘇格蘭)巴摩拉城堡(Balmoral Castle,英國,蘇格蘭)克雷格瓦城堡(Craigievar,英國,蘇格蘭)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英國,英格蘭)利茲城堡(Leeds Castle,英國,英格蘭)霍華德城堡(Castle Howard,英國,英格蘭)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英國,英格蘭)克倫堡(Kronborg,丹麥)伊埃斯科城堡(Egeskov,丹麥)德哈爾城堡(Kasteel de Haar,荷蘭)尚波城堡(Chambord,法國)榭農梭城堡(Chenonceau,法國)維朗德里城堡(Château de Villandry,法國)楓丹白露宮(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法國)福熱爾城堡(Château de Fougères,法國)於塞城堡(Château d’Ussé,法國)上國王堡城堡(Château du Haut-Koenigsbourg,法國)霍亨索倫城堡(Burg Hohenzollern,德國)科赫母帝國城堡(Reichsburg Cochem,德國)什威林城堡(Schloss Schwerin,德國)瓦爾特堡(Wartburg,德國)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德國)馬爾堡城堡(Malbork,波蘭)卡爾施泰因城堡(Hrad Karlštejn,捷克)埃斯特哈希宮殿(Eszterháza,匈牙利)希永城堡(Château de Chillon,瑞士)霍亨維爾芬城堡(Burg Hohenwerfen,奧地利)霍恩斯特維茨城堡(Burg Hochosterwitz,奧地利)佩納宮(Palácio da Pena,葡萄牙)奥利特城堡宫殿(Palacio Real de Olite,西班牙)科卡堡(Castillo de Coca,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堡(Alcázar de Segovia,西班牙)費尼斯城堡(Castello di Fénis,義大利)庫爾城堡(Castel Coira,義大利)錫爾苗內的斯卡利杰羅城堡(Rocca Scaligera di Sirmione,義大利)米拉馬雷城堡(Castello di Miramare,義大利)布蘭城堡(Bran Castle,羅馬尼亞)佩雷斯城堡(Peleş Castle,羅馬尼亞)亞洲納克侯堡(Nakhal Fort,阿曼)梅蘭加爾城堡(Mehrangarh Fort,印度)亞格拉紅堡(Red Fort of Agra,印度)姬路城(Himeji-Jo,日本)非洲奎貝堡(Qa’it Bey Fort,埃及)法西爾蓋比城堡(Fasil Ghebbi,衣索比亞)好望堡(Kasteel de Goede Hoop,南非)美洲博爾特城堡(Boldt Castle,美國,紐約州)比爾特摩莊園(Biltmore House,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皇家軍隊城堡(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古巴)索引圖片出處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家地理終極旅遊: 全球50大最美城堡
作者 / Jasmina Trifoni
簡介 / 國家地理終極旅遊: 全球50大最美城堡:●最接近親身體驗的城堡導覽書──精選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50座城堡,範圍除了歐洲,更涵蓋亞洲、非洲與美洲,帶領讀者逐一走訪,體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8722453
ISBN10 / 9578722451
EAN / 9789578722453
誠品26碼 / 2681723763007
頁數 / 27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最接近親身體驗的城堡導覽書
●數量最多最精美的城堡圖片
●了解最受人傳頌的城堡故事
●最容易造訪的城堡旅遊書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紐約歷史學會(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的總部有五幅大型系列畫作,是美國畫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在1833年到1836年之間完成的作品,系列名為《帝國的歷程》(The Course of Empire),畫風充滿了寓意,其中最後兩幅尤其令人不安,帶有末日預言的性質。第四幅畫名為〈毀滅〉(Destruction),以蠻族國王奧多亞塞(Odoacer)攻陷羅馬,史稱「羅馬之劫」的戰役為題材;畫中史詩般的場景把這場戰役的最後時刻化為不朽──屍橫遍野,生還者苦苦求饒,古典建築被火焰吞噬,天空布滿黑煙,而且──這個畫面雖然不寫實,但效果很好──臺伯河的巨浪狠狠打上了「世界之都」羅馬的廢墟。

第五幅畫名為〈荒蕪〉(Desolation)。畫中的水面已回復平靜,天空中,月亮蒙上了一層薄雲,預示著未來的黑暗時代,帝國的遺跡上爬滿了植物。前景是一對鳥兒在異教神廟僅存的一根柱子頂上築巢,象徵多年後人類的命運:這些神祇在幾個世紀後會再度出現,但只是作為藝術的主題供人膜拜。

讀者或許會奇怪,這本書介紹的是世界上最令人讚嘆的城堡,開頭談的卻是油畫。然而,正是因為羅馬帝國這個當時的強權與世界中心在公元476年殞落,才會有接下來的中世紀,和「城堡」概念的出現。事實上在歐洲的主要語言中,castle(即城堡)這個字源自中世紀晚期的castellum,而這個字又源自拉丁文的castrum,意思是「兵營」或「被防禦工事包圍的區域」,這樣的演變並非巧合。由於中世紀處於分裂、動盪又貧困的狀態,社會上出現了由新領主領導的群體,這些領主受過戰術的訓練,接連不斷地互相征戰。一開始的中世紀城堡僅初具雛形,只是在泥造的基礎上以木柵欄包圍的瞭望塔。

後來發展成本書所介紹的城堡,並隨著領地的歷史逐漸變得固若金湯,裡面的人過著高雅的宮廷生活,到了更晚期,由於新的領土與政治局勢,加上現代化武器改變了好戰的策略,防禦的需求不若以往迫切,城堡更演變成豪華的宅邸,多用於閒暇娛樂而非防止敵人來犯。本書雖然無可避免地以歐洲城堡為主,但有趣的是,多虧了歐洲與遠方世界和文化的交流,其他大陸上的城堡具有可以追溯到歐洲城堡的建築特徵。穆斯林建造的城堡就是這種情況,在西班牙的基督教堡壘中裝飾了十字軍東征時從中東掠奪而來的「異教徒」傑作;在阿拉伯半島蜿蜒的商隊路線上,一連串的碉堡也都有歐洲城堡的影子;甚至是在印度雄偉的防禦要塞,也能看見蒙兀兒王朝和印度教的大君,在東方的品味與典雅中融合了歐洲的防禦策略,以堅不可摧的城牆和壕溝保護著大理石和珍貴石材建成的房子,創造出《一千零一夜》故事的背景氛圍。不過日本的城堡是顯著的例外,由於過去這個位居遠東的島國未曾受到來自海外的影響,而發展出自成一格的日式城堡建築,稱為「城」(shiro)。引人注目的姬路城就是這樣的例子,本書也以它作為「日出之國」的城堡代表。
簡而言之,城堡的歷史奠基於中世紀,這個神祕時代造就的英勇騎士形象,一直讓人深深著迷。
本書介紹的城堡中,有些完好地保存了「劍與十字架」時代的樣貌,例如駭人的條頓騎士團(Order of the Teutonic Knights)在今天的波蘭建造的馬爾堡,或是位於布拉格不遠處,參照神聖的耶路撒冷而建並存放了珍貴的波希米亞王室寶物的卡爾施泰因城堡。這只是其中兩個例子,其他城堡若非在歷史或風格上有所重疊,就是完全的創新。羅亞爾河谷的文藝復興時期城堡就是這樣的例子,這些城堡大概是歐洲貴族宅邸中最特殊、最富田園風情的一類。宏偉的建築和童話般的花園,標誌了法式的「生活藝術」(art de vivre),這樣的城堡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世紀堡壘的概念。
時過境遷,楓丹白露宮和溫莎城堡都轉變了型態,變成更廣大的建築,象徵同樣廣大的力量,如今值得比「宮」更偉大的稱號。不過有一些貴族宅邸,即使已不再有防禦需要,仍刻意維持「城堡」的名號,儘管定義上是錯的,卻非常能引發思古之幽情。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德國北部奢華的巴洛克式什威林城堡,以及在義大利港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入口附近俯瞰亞得里亞海的米拉馬雷城堡,這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可憐大公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的度假行宮。還有兩個更知名的例子:巴伐利亞的新天鵝堡,設計者是不走正統路線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King Ludwig II of Bavaria),他為了歌頌作曲家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作品中所推崇的中世紀英雄事蹟而興建這座城堡。另外還有同樣屬於較近代的巴摩拉城堡,建於維多利亞時代,建築風格是所謂的蘇格蘭復興風(Scottish Revival),靈感取自華特・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以中世紀蘇格蘭為背景的文學作品。甚至連美國的富豪都忍不住想當當看勇敢的中世紀領主(同時享用最現代化的設施,像是游泳池和保齡球道),他們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借用」歐洲古建築作為藍本,在一片美麗的自然景觀中打造自己的大宅,然而這片土地卻完全沒有見識過中世紀的樣貌。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無法抵擋城堡的魅力。純潔無畏的騎士和遇難的少女,這樣的童話對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來說都是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以於塞城堡為靈感,寫下了《睡美人》;而華特・迪士尼則是參考新天鵝堡,建造了迪士尼樂園中的童話城堡。此外,也有許多著名電玩中的城堡都是根據真實存在的城堡來創造。事實上,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電視劇《權力遊戲》會這麼成功,主要是因為大家對中世紀的迷戀。從愛爾蘭的城堡到馬爾他(Malta)的堡壘、從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杜布洛尼(Dubrovnik)城牆到西班牙塞維爾(Seville)的王宮,電視劇裡錯綜複雜的奇幻情節,最完美的背景就是實際存在的防禦要塞了。

也別忘了,城堡的神祕吸引力還來自賦予建築物個性的傳說,以及在其中徘徊的鬼魂,即使在21世紀仍有人發誓他們真的見過鬼。這種現象在蘇格蘭特別明顯,如格拉米斯城堡就是世界上鬼魂最多的城堡。本書將恐怖故事的主題加以延伸,揭露了文學和電影中最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Count Dracula)之所以會錯誤地和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的布蘭城堡扯上關係,是由於《德古拉》的作者,愛爾蘭作家伯蘭・史杜克(Bram Stoker)的疏忽。實際上,故事的靈感來源是中世紀的大公:「穿刺公弗拉德」(Vlad the Impaler),而他從未真正在那座城堡中生活過。最後,偉大的文學作品有時會利用城堡作為強大的隱喻工具。舉兩部絕佳的作品為例,第一部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這是以丹麥的克倫堡為背景的存在主義戲劇;另一部是卡夫卡的《城堡》(Castle),故事中,巨大城牆包圍的布拉格隱隱出現在畫面當中,象徵著人類的焦慮和挫折。簡單來說,偉大的作者告訴我們,城堡既可以開闊心胸,讓我們進入無窮無盡的幻想世界,也可以像監獄一樣把我們禁錮起來。

我們希望讀者在翻閱本書時,能一邊欣賞精美的照片,一邊細細閱讀城堡的歷史、建築和其中的傑出藝術,讓你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跟著書中這50座城堡翺遊四海。或許讀完之後,你會發現某些城堡特別令你感到興趣盎然,想要實際去走訪一趟。因此,本書選擇的城堡大多遠離都市,坐落在令人讚嘆的自然景觀中,有的位於俯瞰森林谷地的懸崖之上,有的有河流經過,有的可以眺望山景或海景,而這些環境都與城堡本身的歷史與魅力密不可分。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羅斯城堡
Ross Castle
位於啟拉尼國家公園(Killarney National Park)的羅斯城堡是愛爾蘭永恆的象徵,見證了克倫威爾征服愛爾蘭的歷史。

1649年8月到1650年5月,奧立佛・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帶領圓顱黨人(Roundheads)在三國之戰(War of the Three Kingdoms)中的愛爾蘭戰場進行了大屠殺,愛爾蘭有些歷史學者認為這場屠殺是歐洲第一次發生的種族清洗。當時的愛爾蘭與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結盟,對抗議會支持者,估計在這段期間愛爾蘭人因為死於戰爭和飢荒,或是被驅逐到當時剛成為英國殖民地的加勒比海地區巴貝多(Barbados)當契約勞工,人口減少了約40%。
這場戰爭所造成的傷痛仍然清晰可見,其中的血腥戰鬥、殘酷攻防和英雄事蹟往往蒙上了傳奇色彩。征服羅斯城堡的事件就是這樣一則傳奇。這座位於利恩湖(Lough Leane)邊的要塞是在克倫威爾的圓顱黨大軍攻擊下,堅持到最後的據點之一。羅斯城堡在15世紀末由奧多諾休家族(O'Donoghue)建造,後來被瓦倫泰・布朗恩爵士(Sir Valentine Browne)取得,號稱堅不可摧,曾經有人預言,要攻破羅斯城堡,除非有一天戰船能開進利恩湖,而當時的人都認為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不過,克倫威爾在愛爾蘭的副手埃德蒙・勒德洛(Edmund Ludlow)不但帶著4000名士兵和200匹馬進攻羅斯城堡,還用河把木材運過來,直接在湖的對岸造船、裝上大砲,對羅斯城堡進行炮擊。守城士兵一看就投降了,面對成真的預言他們完全無能為力。
戰爭結束時,布朗恩家族保住了城堡的所有權。他們在這段期間冒險讓一個孩子擔任堡主,以表明他們沒有能力幫助國王對抗克倫威爾。不過到了17世紀末,布朗恩家族因為忠於天主教會和斯圖亞特王朝(Stuart)的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而被永遠逐出羅斯城堡。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這座城堡一直作為兵營使用,而得以保留了愛爾蘭中世紀城堡的外觀,包括一座宏偉的方形塔樓,帶有望樓 (bartizan,類似角塔);最初的四個圓形塔樓中有兩個依然留存,矗立在高聳的城牆兩端。羅斯城堡位於愛爾蘭偏遠的鄉下,利恩湖中倒映著代表愛爾蘭的綠,如今這裡是啟拉尼國家公園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遊客可以參觀城堡內部,包括軍械庫,還可以登上螺旋梯進到創建這座城堡的奧多諾休領主的房間。據說他被黑暗力量吸入湖裡,至今仍在湖中深處看守著這座不再屬於他的城堡。

基本資訊
地點:愛爾蘭,克立郡(County Kerry),啟拉尼國家公園。
年代:15世紀末。
創建者:奧多諾休家族。
使用現況:夏季開放,供導覽參觀。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