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ape from Rome: The Failure of Empire and the Road to Prosperity
作者 | Walter Scheidel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逃離: 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人類逃離大一統帝國,才有繁榮與自由!統一vs分裂,全球帝國史.宏觀比較之作★現代經濟體系誕生的關鍵,始於羅馬帝國的消失 |
作者 | Walter Scheidel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逃離: 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人類逃離大一統帝國,才有繁榮與自由!統一vs分裂,全球帝國史.宏觀比較之作★現代經濟體系誕生的關鍵,始於羅馬帝國的消失 |
內容簡介 人類逃離大一統帝國,才有繁榮與自由! 統一vs分裂,全球帝國史.宏觀比較之作 ★現代經濟體系誕生的關鍵,始於羅馬帝國的消失不見 綜觀人類歷史數千年,從東方的秦漢帝國到西方的羅馬帝國,大一統帝國堪稱歷史的常態。歐洲、東亞、南亞、中東與北非,大帝國幾乎無所不在。然而,本書作者席代爾主張,統一其實不利於制度競爭與經濟創新。如果人類過去從未逃離大一統帝國,那很可能就不會出現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今天的我們也無法逃離無知、壓迫、匱乏與疾病。 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逃離」,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歐洲:曾經統治高達八成歐洲人口的羅馬帝國,滅亡後再也沒有重建。歐洲從此逃離羅馬,逃離大一統帝國的宰制,進入長期競爭的列國體系。 換句話說,羅馬帝國滅亡後的千年分裂,正是歐洲日後在十七、十八世紀得以率先走向現代化的先決條件。如果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或者羅馬式大帝國再度重建,那麼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現代經濟,以及現代經濟帶來的繁榮與自由,很可能也不會出現。 ★無法複製的羅馬經驗:從拜占庭到拿破崙的千年帝國「失敗史」 大逃離如何可能?為了回答這個大哉問,本書首先要回顧羅馬帝國崛起的歷史。因為羅馬帝國當初得以稱霸歐洲的條件,正是攸關日後大一統帝國能否重建的關鍵。 羅馬帝國為何崛起?席代爾指出,除了在地理上得天獨厚,羅馬人還打造了一套高度動員的經濟體系,變成了超級戰爭機器,因此稱霸了地中海,並在歐洲打造了史無前例的大帝國。 為何羅馬式大帝國再也沒能重建?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如何不斷成功逃離「大一統帝國的野心」?歐洲歷史上有沒有哪次經驗,是大一統帝國差點就要重新出現?好比說,如果拔都沒有下令撤軍,蒙古人是不是就能在歐洲建立媲美羅馬的大帝國?倘若拿破崙成功入侵英國,法蘭西是否就能統一歐洲? 本書接著會分析拜占庭、阿拉伯、查理曼、德意志、蒙古、鄂圖曼、哈布斯堡與拿破崙等八個歐洲歷史上的關鍵時刻,藉由「反事實思考」的假設性思想實驗,逐一從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多重方面,檢證這些案例與羅馬帝國的條件差異,找出大一統帝國重建不能的根本原因。 隨著重建大一統帝國的一次次失敗,歐洲逐漸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多中心列國體系與權力分立。當權力不再定於一尊,競爭成為新的常態。各國不斷競爭的結果,提高了創新的制度誘因,替日後的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與現代化創造了新的可能與機會。 ★當中國陷入分久必合的陷阱,歐洲憑什麼擺脫統一的魔咒? 同樣重要的問題是:為何只有歐洲逃離了大一統帝國?本書將以全球史的尺度,分析比較東亞、南亞、中東與北非等地的大帝國,特別是對照差異最大的歐洲與中國:前者在羅馬之後再無大一統帝國,反觀後者則從秦漢之後就陷入朝代興替的大一統帝國循環,而且帝國疆域還越來越大、分裂期越來越短。 為什麼大逃離不是出現在中國?為何歐洲與中國在帝國發展上,走上了如此不同的道路?是地理環境的影響,還是人為制度的操作? 從地理流域分布、中央集權的程度、與游牧大草原的鄰近程度、對海外探索的態度,到不同的財政與軍事制度,本書將逐一檢視地理、生態、文化、政治與經濟制度等各個層面,全方位解析中、西方在打造大一統帝國上的經驗異同,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導致十九世紀「西方崛起、中國衰落」的現代經濟大分流。 席代爾將「經濟繁榮」與「逃離統一」相連,精彩論證「分裂競爭」才是「創新進步」的泉源。《大逃離》因此不僅是一本宏觀比較中、西方千年帝國成敗的大歷史,更是一本攸關人類生存條件的反思之作。
各界推薦 【專文導讀】 林明仁|臺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鄭紹鈺|臺大經研所碩士暨研究助理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一奇|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鄭紹鈺|臺大經研所碩士暨研究助理 【全球好評】 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 大衛.克里斯欽|「大歷史」學派開創者 彼得.梵科潘|《絲綢之路》作者 喬爾.莫基爾|《富裕的槓桿》作者 艾曼達.佛曼|《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作家 菲利普.霍夫曼|《歐洲為何征服世界》作者 【得獎紀錄】 ★《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美國學術專業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決選 【好評推薦】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 「本書的假設深具挑戰性且反直覺:羅馬式大一統帝國的失敗,催生出相互競爭的去中心化體系,才使得現代經濟增長成為可能。」 ★大衛.克里斯欽(David Christian)|「大歷史」學派開創者: 「席代爾從論證嚴謹的反事實思考中得出了驚人的結論:如果中世紀歐洲再度出現了新的羅馬式帝國,世界史都將改寫,今天可能也不會有所謂的現代性出現。」 ★彼得.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絲綢之路》作者: 「大膽挑釁的出色之作。」 ★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富裕的槓桿》作者: 「學識驚人、野心龐大且思想深刻,席代爾不屈不撓地再度寫下足以顛覆全球史的創新之作。」 ★艾曼達.佛曼(Amanda Foreman)|《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作家: 「席代爾沒有同行,他以完全獨樹一格的方式,揭開影響人類生存卻又罕為人知的關鍵法則。」 ★菲利普.霍夫曼(Philip T. Hoffman)|《歐洲為何征服世界》作者: 「席代爾這部橫亙兩千年的全球史傑作告訴我們,當世界紛紛朝大一統帝國邁進時,西歐為何能在羅馬帝國瓦解後維持政治分裂之勢,以及為何這一長期差異能用來解釋持續性經濟成長的起源。」 ★《泰晤士報》(The Times): 「席代爾並不是在鼓吹『西方最優』或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事實上,本書予人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人類進步並非勢所必然,而是極其脆弱與偶然。」 ★《歐洲社會學學報》(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宛如一座由大量實證數據與嚴密論證支撐的紀念碑,出版即經典,足以名列過去二十餘年來的重要著作。」 ★《經濟文獻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本書展示了經濟學領域如何受益於歷史學家,因為史家不僅能提供橫跨數世紀與多個大陸的大範圍歷史研究,還擁有對特定歷史時期的詳盡知識,並掌握最專業的學術動向。」 ★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大學時候,老師要我們辯論:羅馬帝國的滅亡究竟是經濟的原因呢?還是道德的原因呢?辯論比賽總要評出勝負,但是羅馬帝國究竟因何沒落的爭議卻是永無止休。羅馬既然不是一天造成的,西方人甚至還把它叫作『永恆之城』,那麼以它為首都的帝國為何會土崩瓦解,也就大費思量。席代爾這本書給了你很有意思的答案,還跟你說了更多──從羅馬到中國,再說到大分流開創的繁榮與自由……。」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大家都聽說過《羅馬帝國衰亡史》這部書,因為大國衰亡是歷史沉思的『原型』。兩千兩百年前的〈過秦論〉是同類作品。本書作者別具隻眼,主張『羅馬帝國的興起』是更重要的歷史問題。學者早就指出:羅馬帝國的一去不復返,造就了現代經濟發展──最近五百年『西』昇『東』降的歷史大勢。可是作者提醒我們:羅馬帝國的興起本就是機緣巧合的歷史事件。整部歐洲史,要是將羅馬帝國一筆勾銷,分裂、競爭造成的多中心舞台,仍是解放生產力、創意最最重要的條件。對『大國』崛起有興趣的讀者,絕不能錯過本書。」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大中華文化教育常強調一統天下的重要性,暗示極權即效率,統合即安定,是有利於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本書挑戰了這個迷思,說明現代經濟發展的源頭之一就是歐洲國家的分裂與競爭,互不隸屬的分權才能帶來自由與繁榮。羅馬帝國興亡的啟示,至今仍然映照著中國與歐盟盛衰的前途,因此也值得關注臺灣前途的讀者借鏡。」 ★王一奇|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反事實分析之於歷史研究,就像水之於魚一般,許多歷史研究者因身處其中而難以自覺,甚至否認其存在於歷史研究。本書作者近乎挑釁地將反事實分析視為研究『現代性』誕生的核心方法,也讓企圖反對其論點的人,都得先進入反事實分析的方法論脈絡。本書展現了細膩的歷史反事實分析,並據以重新建構了我們對現代性誕生這一大歷史問題的因果認知。」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人類的歷史長期被帝國所支配,即使到現在仍然如此。然而,同時統治廣大世界的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究竟哪一個才是歷史的特例呢?為何是歐洲興起資本主義並且統治現代世界呢?本書視角在地理上橫跨了歐亞大陸,上下橫跨數千年,讓我們從『逃離帝國』的角度思考人類歷史在關鍵時刻所產生的差異。帝國不僅是過去式,也是現在式,甚至可能是未來式。我們要加入中華帝國的循環,或是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與帝國分離呢?」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由於108課綱編排的緣故,我們與羅馬及其後繼者的距離變近了。拜占庭、查理曼、神聖羅馬、拿破崙,這些課本中陸續談到的帝國,以及一次又一次加冕,一次又一次恢復羅馬的努力,終歸徒然。歐洲逃離世界史的傳統模式,走出自己一條開放、競爭的康莊大道。這是一本爽快的書。席代爾把整個世界歷史拿來比較歸納,讓我們這些因為教學所需、經常比較歸納的中學老師大開眼界。」
作者介紹 沃特.席代爾沃特.席代爾(Walter Scheidel)美國史丹佛大學古典學與歷史學教授,出生於奧地利的經濟史家,奧地利科學院院士,古根漢獎學金得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羅馬史、古代社會經濟史、前現代歷史人口學,強調比較經濟史與跨學科研究。著有《大平準:從石器時代到二十一世紀暴力與不平等的歷史》、《羅馬史的科學研究》、《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劍橋羅馬經濟史研究指南》,共同主編過《牛津世界帝國史》、《羅馬與中國:比較視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國》等多本著作。席代爾是「古地中海帝國與中華帝國比較研究」這項跨國研究計畫的發起人,同時也設立了史丹佛大學的教學互動式網站「奧比斯:羅馬世界的地理空間網絡模型」,吸引到上百萬人次參觀。黃煜文黃煜文資深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革命分子耶穌》、《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文明》、《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歷史的歷史》、《先知的繼承者:伊斯蘭最高領袖哈里發統治的國度》、《阿拉伯人500年史》等多部作品。
產品目錄 好評推薦 導讀 羅馬不倒,歐洲不會好 序章 大逃離 第一部 歐洲異例 第一章 帝國的模式 第二部 羅馬帝國為何崛起? 第二章 核心 第三章 邊陲 第四章 反事實思考 第三部 歐洲為何沒有第二個大一統帝國? 第五章 從查士丁尼到腓特烈 第六章 從成吉思汗到拿破崙 第四部 第一次大分流 第七章 從合流到分流 第八章 自然 第九章 文化 第五部 從第一次大分流到第二次大分流 第十章 制度 第十一章 新世界 第十二章 理解 結語 我們為何逃離 後記 羅馬人對世界的貢獻 致謝 常見詞彙 第一章技術摘記 參考書目 注釋
書名 / | 大逃離: 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 |
---|---|
作者 / | Walter Scheidel |
簡介 / | 大逃離: 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人類逃離大一統帝國,才有繁榮與自由!統一vs分裂,全球帝國史.宏觀比較之作★現代經濟體系誕生的關鍵,始於羅馬帝國的消失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052150 |
ISBN10 / | 626705215X |
EAN / | 9786267052150 |
誠品26碼 / | 2682113437003 |
頁數 / | 64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4.1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導讀 羅馬不倒,歐洲不會好!
林明仁(臺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鄭紹鈺(臺大經研所碩士暨研究助理)
(以下節錄,精彩8000字全文請參考書本)
★《大逃離》的反事實思考:西方崛起的關鍵是羅馬帝國滅亡?
本書作者沃特.席代爾(Walter Scheidel)任教於史丹佛大學歷史系,是在羅馬經濟史與人口史皆成一家之言的當代大師。在羅馬史家當中,他也是「觸角甚廣」的那位,除了羅馬經濟發展與人口變遷,他的研究還包括羅馬時期的埃及、亞述,甚至是後來的東羅馬。席代爾善於利用新出土的古代研究,回答當代社會科學的重大問題:古代的國家形成是怎麼一回事?帝國的政治經濟是如何運作?
作者近年來轉向綜觀數千年的「大歷史」研究,並對於比較中國跟西方帝國的發展產生了興趣,《大逃離》便是他的階段性成果。為何西方崛起、中國衰弱?對此,本書一反傳統「西方中心論」史學常見的論調(歐洲乃是希臘羅馬的承繼者所以才一枝獨秀),反倒認為正是因為歐洲逃離了羅馬,逃離了羅馬式大一統帝國,才得以率先大步邁向工業革命與現代經濟。如果羅馬不崩潰,歐洲反而沒有未來。這樣的提問,正是扎扎實實的為本書立下了反事實分析的大旗。
本書認為工業革命所導致東、西方間的「大分流」,其實是歷史上的「第二次」大分流。第一次大分流則是指羅馬帝國的瓦解,因為歐洲從此再也沒有出現第二個大一統帝國。相較之下,中國秦崩而漢復,東漢末年雖天下三分、群雄並起,然歷經三世紀後又凝聚成一個隋唐帝國,唐滅宋起,宋亡元明清。羅貫中那句經典名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在歐洲並不成立。
席代爾先是利用統計數字,提出了歐洲是少數長期分裂、有多個政權並存的地方。換句話說,歐洲維持了長達千餘年的「戰國時代」,此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未曾見過。本書認為「大一統帝國」(monopolistic empire)不利於發展出西歐在近代展現的經濟活力,其論證已於我們先前替衛城出版的《大分流》所寫的解說〈為什麼中國沒有資本主義?〉一文中多有觸及:舉凡喬爾.莫基爾(Joel Moykr)對於戰國爭鳴有利思想流通、趙鼎新認為明儒暗法的中華帝國體制不利於發展、西歐在政治上獨立的城市體制的重要性、加州學派對於中西經濟研究的修正等等,這些我們曾在該文中列舉的新研究,本書皆有提及。這些新研究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指向了歐洲長期「互相競爭的分裂狀態」(competitive fragmentation)的益處。而這也是本書最主要的立論基礎。
本書在寫作上可以區分為前半、後半兩大區塊。前半部分析了「為何羅馬帝國可以統一歐洲」與「為何沒有第二個羅馬帝國」這兩個歷史問題。作者在這部分可謂別出心裁,除了引介羅馬經濟史、人口史的最新研究之外,還利用史學界較少著墨的「反事實推論」去進行思想實驗,探討羅馬在什麼情況下可能無法統一歐洲,以及羅馬之後的歐洲政權中誰最有機會可以統一歐洲。
在介紹羅馬崛起這塊,本書首先分析了羅馬統一歐洲的關鍵因素:人海戰術。羅馬早在共和時期便以低廉的財政成本動員龐大的兵力,其徵兵數相對於人口的比率,已經達到了歐洲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總動員的水準。換句話說,儘管羅馬有時並未在科技或戰爭技術上凌駕於敵國,卻總是能以人海戰術征服當時大部分的敵對政權。這樣的徵兵體制,有賴於以下這些歷史條件:一、羅馬有一套分配戰利品給國內與盟友的獎勵機制。二、打勝仗對於羅馬菁英豪族的職涯至關重要。三、羅馬共同體仰賴戰爭來維繫。在鄉下跟邊陲地帶,被徵兵是唯一能讓當地人感受到「羅馬是我的國家」的公共活動。
作者接著分析外交跟地理環境,古羅馬在這一點上可謂占盡天時地利。在早先希臘城邦與東方波斯帝國爭霸的時期,羅馬城位處偏遠,沒有被各大戰役掃到颱風尾。等到羅馬崛起之時,最大的敵人只剩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儘管雙方旗鼓相當,但羅馬順利與當時控制東地中海的埃及打好關係,消除了後顧之憂,掌握了統一地中海的有利條件。
席代爾利用反事實推論進行了大量的思想實驗,發現日後幾乎沒有哪個政權有類似羅馬帝國的條件可以統一歐洲。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無法重新控制羅馬的稅收體系、東羅馬帝國皇帝難以收復全部江山、阿拉伯帝國無以團結各個地方軍政首領,就連橫掃世界的成吉思汗與兼併歐陸的拿破崙,都缺乏足夠的條件統一歐洲。
★比較的視角:《大逃離》對大分流討論的回應
本書的後半部分,則是引用大量的二手研究來說明作者眼中的「大分流」。席代爾首先討論「羅馬帝國瓦解」對歐洲的好處,以及為何中國欠缺類似的條件。作者認為,羅馬帝國滅亡使西歐各個日耳曼王國改採授地分封的封建制度,而這套將土地層層授予軍事菁英的方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使各國不能再像羅馬一樣用低廉的成本徵召大量人力從軍。
此外,由於授地分封取代了官僚徵稅,中央皇權的權力便開始由內而外裂解。隨著歐洲列國之間陷入長期的戰爭狀態,國家之內出現了「皇權內縮」的現象,這樣的空隙反倒提升了其他各個階級的能動性,國家大事的決策不再由皇帝一人壟斷。政治權力的破口,給了各個階級與國王互相牽制與談判的機會,結果便是王權無法百分百遂行其意志。例如商人等國內的其他階級,便有可能表達他們的偏好,一個相對包容廣納的政治經濟體制於焉形成。
接著,席代爾花了大量篇幅描寫中國的發展。由於作者對中國史的理解遠不如羅馬史與歐洲史,所以相較於對歐洲的細膩書寫,對中國則往往採取鐵板一塊的解釋而稍嫌薄弱。但作者仍給出了三方面的解釋,分別是軍事財政、自然環境與文化,並據以與羅馬史相互印證。
首先在軍事財政上,與歐洲的財政跟戰爭型態不同,中國北方平原仰仗的是大規模的騎兵。讀者可以想像三國時代魏國的虎豹騎,除了對於曹操統一北方有巨大的貢獻,也被牢牢控制在曹家手上。財政上面,除了宋代是少數商業稅收占比較大的時期外,大部分朝代都依賴農業稅收跟徵用農民當苦役,這點跟歐洲諸小國依賴貿易稅收極為不同。這兩點皆都有利於形成一個穩定的官僚體系,來支持頭重腳輕的中央集權帝國,但對商業發展、思想的競爭與流通,則有不利的影響。
第二是自然環境的影響,作者在此引介了包含《中國西征》在內的許多內亞史研究,提出了「大草原效應」(the steppe effect):因為要應付游牧民南下牧馬,中原地區較易容易形成大一統帝國。第三是文化的影響,作者除了提到秦始皇書同文,還引用了以色列學者尤銳.皮納斯(Yuri Pines)關於中國各家思想的研究,與西方做了一番比較。有趣的是,作者此處並未談到科舉對於維繫中國官僚與儒教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韋伯早在一世紀前的《中國的宗教》(The Religion of China)等著作中就曾分析過中國的儒教與官僚體制,分析雖有錯漏,卻比本書作者深入許多。
最後,作者則側重討論歐洲在羅馬帝國滅亡後的長期分裂,對於近代的第二次大分流有什麼影響。作者極大量引用了趙鼎新、莫基爾、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與詹姆斯.羅賓森(James Robinson)合著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等既有的大分流研究,利於對文獻不熟悉的讀者進入狀況。書中最有創新的部分,集中在第十章「制度」跟第十一章「新世界」,因為這兩章的論證比較少會在既有的經濟史研究上看到。
★《大逃離》給臺灣讀者的啟示
臺灣讀者能從本書獲得什麼收穫呢?首先,自然是對羅馬及中古歐洲的各類史實有更系統性、更深入的認識。希望這篇文章的介紹能讓讀者對反事實推論的來龍去脈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並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更能與作者的思路對話。或許在讀完之後,讀者也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如果當初馬關條約割讓的是大連而不是臺灣,或者是二戰之後臺灣被美國託管乃至繼續當日本領土,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會跟現在有什麼不同?若蔣經國當初沒有解除戒嚴,或是選擇了林洋港而非李登輝擔任副手,臺灣的民主會不會有不同的面貌?
這些思想實驗的重點不在於最後得出什麼結果,而是將我們理解歷史的目光,從少數幾位重要人物的決策與想法上移開,重新反思歷史事件的社會文化背景與自然環境。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更加理解當時人們決策時所面對的限制及影響,也就不會武斷地說出「要是沒有某某人的高瞻遠矚,就不會有後來的臺灣經濟發展或民主成就」。握有大權的領導者確實會影響歷史的走向,但歷史的走向不必然只由領導者的決策決定,還同時受到當時時空環境的左右。如果不想讓偶發事件或錯誤決策主宰我們的命運,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制度耕耘得更加厚實,把社會打造得更加韌性。這種以史為鑑,才能照出更寬廣的可能。
內文 : 什麼是大逃離?大逃離讓我能夠寫下這本書,並且讓你能夠閱讀這本書。如果我們忙著耕田,或不認識字,或者來不及長大就死去,我們就不可能這麼做了。大逃離轉變了人類生活的景況,讓許多人變得比我們的祖先更富有、更健康與接受更多的教育。
時至今日,逃離疾病、無知、壓迫與匱乏,依然是世界大部分地區努力推動的工作,然而這種逃離並非來自緩慢、漸進與線性式的改善。絕大多數的逃離都代表著與過去習慣和生活經驗的徹底斷裂,往往在短短幾個世代以內就改變全世界。
經濟史家大衛.藍迪斯(David Landes)曾說過一句令人難忘的話來形容:「相較於自己的曾孫輩,一七五○年英國人的物質生活反而更近似於凱撒時代服役於羅馬軍團的士兵。」
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最根本的影響是使我們變得更長壽。從十八世紀晚期至今,全球人均產出成長了十五倍,全球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則增加了一倍以上(從三十歲增加到七十歲),可見壽命與經濟表現呈正向關係。我們不僅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好。全世界貧窮普遍減少:每天靠著約兩美元維生的人口比例從兩百年前的超過九成,減少到今日的一成左右。與貧窮緊緊相隨的營養不良,一九四五年時仍糾纏著世界一半的人口,如今十個人當中僅有一人會受其影響。
從西方開始,成年男子的身高在十八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晚期間增加了五英寸(編按:約十二點七公分)。整體而言,西方人「比我們的祖先更高、更重、更健康也更長壽。我們如今擁有更健壯的身體,更不容易在早年染上疾病,也更不容易衰老」。而同樣的,這個趨勢也是全球性的。
全球識字率從兩百年前每八個成年人只有一個人識字,到今日的每七個成年人有六個人識字。自由成為主流:生活在偏向民主而非偏向專制國家的人口比例,從一八○○年的百分之一左右,爆炸性成長到今日的三分之二。如果把完全專制定為負十分,完全民主定為正十分,那麼全球絕大多數政治體的平均分數將從一八○○年的負七分,提高為今日的正四分。這些轉變都讓我們明顯變得更加幸福,國內生產毛額與幸福感之間的連結也變得更加廣泛。
整體而言,即使各國社會依舊存在經濟不平等,且富國與窮國之間因為大分流所加深的差距一直到近來才逐漸縮減,現代發展確實在各方面都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並且逐漸擴展到全球各地。
不用說,我們現在還無法主張大逃離已經大功告成,但我們已經走到一個前人所不能及的地步:這一現代發展如今已可能藉由氣候變遷、環境惡化與核生化戰爭,對我們的星球造成嚴重傷害。這一惱人的事實提醒著我們,這一轉變的規模究竟有多麼巨大。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已超邁前代。
※
世界為什麼改變這麼多?所有發展都源自於西北歐發生的首次突破。然而,是什麼讓地處世界一隅的西北歐能夠不斷擴大自然資源的使用範圍(從煤、牛痘病毒到矽與鈾),從而帶來前所未見的生產力與人類福祉?
如今,這個問題的解答不僅堆滿了收藏學術論文或書籍的書架(或塞爆了電子檔的資料夾),還能讓人花上一整本書的篇幅去清點相關研究。學者們的意見分歧。有些人採取長期觀點,尋找可以上溯到許多世紀之前的原因與趨勢。有些人則強調偶然性在晚近所扮演的角色,這些偶然性使得某些開創性的社會得以超前(或讓強取豪奪式的社會得以勝出,這取決於你所問的對象。有些學者則認為純粹是某些社會的運氣好)。有些研究著重政治與制度,有些研究則把焦點放在海外貿易與殖民,還有一些研究則強調文化、教育與價值。
我認為西北歐首次出現突破,有一項條件至關重要,那就是分裂權力之間的相互競爭。無數的分裂構成了現代性的溫床,分裂不僅出現在中世紀與近代早期相互為戰的歐洲國家之間,也出現在社會內部:國家與教會、統治者與領主、城市與大亨、騎士與商人,以及最晚近的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儘管這段衝突與妥協的歷史相當漫長(而且往往以暴力呈現),卻有著清楚的起點,那就是羅馬帝國的衰亡。就像中國歷代王朝曾經統治大部分的東亞一樣,羅馬帝國也曾統治大部分的歐洲。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歐洲從此再也沒出現過羅馬式的大帝國。
歐洲次大陸長期缺乏「霸權帝國」(編按:最高級別的「大一統帝國」),不僅造成歐洲與古代歷史的劇烈斷裂,也讓歐洲走上與帝國重建這一常態模式相左的軌跡。我們可以在歐洲以外的地區看到這種霸權由盛而衰、再由另一個霸權接替的過程。羅馬帝國衰亡成為歷史的斷裂點,是歐洲能夠保持多中心主義(polycentrism)並累積成變革性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日後現代經濟發展、工業化與西方支配全球的先決條件。
※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性的故事也是羅馬的故事。一七八六年,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正確地高呼:「全世界的歷史都繫於此。」事實也確實是如此,不過這恐怕得先感謝羅馬帝國的衰亡。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在兩年後寫下了一句名言:「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或許也是最可怕的一幕。」但只要把時間拉長來看,羅馬帝國衰亡也就沒那麼可怕了。事實正好相反,羅馬帝國的衰亡開啟了一段大鳴大放的實驗時代。光是這個理由就足以把羅馬帝國的衰亡想成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幕」。
羅馬帝國全盛時期曾出過一位勞里奇烏斯(Lauricius),我們只知道他可能是一名羅馬士兵,而他在今日約旦南部曠野的岩石上隨意刻下一行字:「羅馬人戰無不勝。」這一直白且略顯無禮的表達,呼應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著名而優美的說法:眾神之王朱庇特(Jupiter)賜予了羅馬人「永無止盡的帝國」。然而,我們今日的生活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到頭來「羅馬人」與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其實並未「戰無不勝」,即使他們差一點就做到了。
羅馬人的失敗,因此堪稱六千六百萬年前一枚迷途的小行星消滅恐龍以來,我們所碰上最幸運的事。若不能「逃離羅馬」,就不可能「抵達丹麥」──建立能享受自由、繁榮與全民福利的社會。
最佳賣點 : 人類逃離大一統帝國,才有繁榮與自由!
統一vs分裂,全球帝國史.宏觀比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