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誠品限量版) | 誠品線上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作者 Gleick, James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資訊: 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誠品限量版):未來決定於當下我們對自身的理解,資訊世代絕對不可忽略的一本書。人類從食物採集者變身為資訊採集者。──麥克魯漢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未來決定於當下我們對自身的理解,資訊世代絕對不可忽略的一本書。「人類從食物採集者變身為資訊採集者。」--麥克魯漢我們當前的生活被臉書、Google、手機、電腦、網路層層穿透,層層包圍。人與資訊科技的交融共生顯然還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展。這令人眼花撩亂的一切究竟從何而來?對於人類甚至整個世界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資訊氾濫、資訊過多妨礙知識吸收、資訊疲勞……這都是常聽到的抱怨與警告。然而這已不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提出類似看法,歷史上每一次的技術創新,都會引起社會的疑慮與討論。我們身處於演進迅速的資訊時代,無論你是科技的樂觀者、憂慮者、反對者,都應該看這本書!資訊演進史中某些關鍵人物建構了我們當前對於「資訊」的理解:巴貝吉,第一臺機械計算器發明者;艾妲.拜倫,詩人拜倫早逝的聰慧女兒,也是世上第一位真正的程式設計師。還有核心人物如摩斯和圖寧,以及資訊理論發明人夏農。資訊時代真正的突破性進展來自1948年貝爾實驗室一位年輕研究員的論文,這個名叫夏農的青年替「資訊」下了明確嚴格的定義,並發明「位元」一詞做為資訊的基本單位。如同牛頓將「力」、「運動」等向來含糊不清的詞彙變成可以用數學精確表達的概念,造成物理學的空前躍進一樣,資訊科學也從此一飛沖天,席捲整個世界。但資訊的故事並非始於1948年,本書更往前追溯,述說數位時代之前,人類史上各種儲存資訊、處理資訊以及傳播通訊的方法和工具。作者從非洲會說話的鼓聲開始,一路從口語詩歌和文字之間的鬥爭、蒸汽時代的計算機與運算程式、電報與摩斯代碼的發明、電話的興起,談到電腦、人工智慧、網際網路、Google、臉書和推特。同時也清楚解釋資訊理論對生命科學與物理學的深刻影響,如何導致我們對世界與生命本身的理解產生巨大變革。作者葛雷易克是全球頂尖的科普作者,處女作《混沌》影響既深且廣,《資訊》是他花費七年時光寫就的扛鼎之作,將科學、歷史、社會現象與人物傳記鎔鑄為一體,充滿趣味,既是一本深入淺出解釋科學概念的科普讀物,也是一部人與資訊的文化史。《資訊》在美國一出版立即獲得各大媒體盛讚,幾度進入AMAZON銷售排行前十名。不但成為AMAZON當月選書,更被列入七月剛公布的AMAZON嚴選2011上半年最重要書籍之一。本書目前已售出19種語言版權,同時也獲選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促發思考的夏日推薦書單」第一名,且是美國數理資優高中生的必讀作品。◎聯合推薦文化界文化評論者/南方朔前資深記者、欣傳媒發展部協理/黃哲斌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作家/楊照科技界Inside網站共同創辦人/fOx知名網路趨勢專家/Mr.6劉威麟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Mr.Jamie林之晨Yahoo!奇摩內容企畫總監/李怡志TechOrange.com科技報橘創辦人暨執行長/戴季全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徐爵民媒體界數位時代總編輯長/林文玲資深媒體人、歷史學者/胡忠信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公司(廣達集團)總經理/陳浩iThome總編輯/吳其勳學界臺灣大學圖資系教授/陳光華臺灣大學資工系教授/高成炎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柯裕棻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交通大學副校長、IEEE院士、ACM院士/林一平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紀大偉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資訊》敘述了夏農的成就(一個理論),追溯資訊數不清的表現形式(一段歷史),從五千年前記錄大麥銷售的楔形文字直到現今的數位爆炸(一股洪流)。由於夏農的理論,我們對數學、人工智慧、量子力學、遺傳學與其他知識領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葛雷易克清楚闡明了這一點。沒有其他作者比葛雷易克更有能耐處理這麼大範圍的知識旅程。有些作者對於敘述歷史相當拿手,有些作者擅長將困難的理論解釋清楚,還有一些則善於將科學家還原成活生生的人。葛雷易克是上述所有技巧的大師。」--《華爾街日報》「《資訊》的封底說,作者「葛雷易克是當代頂尖的科學與現代科技記錄者」。這本新書的成就遠超過《混沌》與《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兩本葛雷易克早期的里程碑,證明了上述的說法所言不虛。」--《紐約時報》/Janet Maslin「《資訊》是一本視角廣闊、研究深入,而且令人感到愉快的書,為當前這種雲端資料與下載的文化,記錄了我們如何用位元定義世界的歷史。」--《洛杉磯時報》「葛雷易克帶著讀者穿越各種科學地景,從馬克士威的惡魔到哥代爾的定理、從黑洞到自私的基因。有些概念相當困難,但就像他之前的書一樣,葛雷易克為那些想讀到科學的讀者提供了清晰的解釋,也為其他只想知道情節的讀者提供有用的比喻。此外還有每個讀者都會喜歡的逸聞趣事。跟《混沌》不同的地方是,《資訊》也包含人類的歷史。」--《紐約時報》/Geoffrey Nunberg,「有些人仍以傳統的方式思考資訊、尋找資訊。我們還沒有全部成為夏農的子民。這大概是我們還在閱讀像《資訊》這樣既大又迷人的書的原因。」--《華盛頓郵報》「葛雷易克運用他綜合各種細節與講述精采故事的傑出能力,帶領我們參觀一種又一種傳遞資訊的形式……」--《出版人週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詹姆斯.葛雷易克(James Gleick)葛雷易克是全球頂尖的科普作者,他的處女作《混沌》影響既深且廣,不但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及普立茲獎決選名單,並在世界各地掀起暢銷與討論的熱潮,「蝴蝶效應」一詞更因此書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用語。後續發表的《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與牛頓傳記同樣是科普領域中備受讚譽的典範作品,皆進入當年度的普立茲獎決選。《資訊》是葛雷易克花費七年時光寫就的扛鼎之作,不容錯過。■譯者簡介賴盈滿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專事翻譯,譯有《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娥摩拉》和《神話簡史》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黃哲斌前言1 會說話的鼓聲2 不朽的字3 兩部字典4 讓齒輪思考5 地球的神經系統6 新線路,新邏輯7 資訊理論8 資訊的轉向9 熵及其惡魔10 生命密碼11 進入迷因池12 隨機感13 資訊是物質14 洪水之後15 每天都有新消息尾聲致謝註釋參考書目譯名對照

商品規格

書名 / 資訊: 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誠品限量版)
作者 / Gleick, James
簡介 / 資訊: 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誠品限量版):未來決定於當下我們對自身的理解,資訊世代絕對不可忽略的一本書。人類從食物採集者變身為資訊採集者。──麥克魯漢我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7106501816
EAN / 8667106501811
誠品26碼 / 2680602876005
頁數 / 496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6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書摘】
摘錄自 第十四章 洪流之後
在早期網路的大型事業中,只有維基是非商業的,只花錢不賺錢,由一個非營利機構專職營運。使用者達到每日五千萬人次時,基金會只有十八名支薪人員,一名在德國,一名在荷蘭,一名在澳洲,外加一名律師,其餘全是志工,包括幾百萬名編纂者、上千名派任的「管理者」,以及無所不在的創辦人(自稱「精神導師」)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威爾斯壓根沒想到維基百科一轉眼就變得如此零碎、混沌、半吊子、業餘和完全免費。要成為百科全書就要有專家群、學術認證、核實與同行審閱,但「維基」採取的概念卻是亂七八糟的。「維基」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迅速」,所有人都能瀏覽和編輯其內容。因此,維基是自我創造的,至少是自我成立的。
維基百科以一則簡單的自我介紹出現在網路使用者面前:
首頁
你現在就能編輯此頁!這是個免費的社群計畫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我們正從頭開始撰寫一部完整的百科全書,而且是用集體合作的方式。二○○一年一月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三千頁,但我們希望突破十萬頁。所以,大家一起來吧!寫下你所知道的,一點或很多都好!請先閱讀歡迎信息:新朋友,歡迎!
從列出的搜尋條目就能看出維基第一年的涵蓋範圍有多寒酸。在「宗教」這個主條目之下只有:天主教?撒旦教?拜火教?神話?「科技」則是:內燃機?可操縱的?液晶螢幕?頻寬?「民俗」是:「若想撰寫民俗相關的條目,請先列舉出民俗中公認明確而重要的主題,光玩《龍與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不會知道太多的事,參見。」《龍與地下城》當時已經條目眾多。維基不追求瑣碎的知識,但也不輕視。幾年後,吉米.威爾斯在亞歷山卓城表示:「對於那些瘋狂撰寫小甜甜布蘭妮、辛普森家族或神奇寶貝的人,我們不應該要求他們轉寫物理學的深奧概念。維基不是紙,他們的時間也不屬於我們。我們不能說:『幹嘛讓員工做這麼沒用的東西?』他們沒有傷害到什麼,讓他們寫吧。」
「維基不是紙」是維基的非正式信條。這句話在維基也有一頁(請見「Wiki ist kein Papier」和「Wikipédia n’est pas sur papeir」),自己說明自己。這句話代表條目數量與長度沒有物理和經濟限度。位元是免費的。誠如威爾斯所言:「關於紙和空間的一切比喻都死了。」
維基發現自己以驚人速度成為文化棟梁,有一部分是因為它和Google無意間形成的綜效關係。維基成為「群眾智慧」這個概念的測試案例。使用者從理論和實務角度出發,不斷辯論條目的可靠程度,因為所有條目都是由不具資格、沒有可查證身分、擁有未知偏見的人以權威口吻寫的。維基是出了名地愛搞破壞,這凸顯要爭論不休的現實達成中立的共識是多麼困難,也許根本不可能。過程中充滿了所謂的編輯戰爭,對立的編纂者不斷修正對方的改動。二○○六年底,關心「貓」這個條目的人對於有貓的人應該叫做「主人」「照顧者」或「人類伴侶」無法取得共識。短短三週內,爭論的內容就足以寫成一本小書。逗點有編輯戰爭,神有編輯戰爭,就連拼寫、發音和地緣政治都有無謂的編輯戰爭。有一些編輯戰爭凸顯了文字的可塑性。海螺共和國(佛羅里達西嶼)是一個「微國家」嗎?某一隻幼年北極熊的相片「可愛」嗎?專家們彼此互異,而人人都是專家。
除了偶爾出現的騷亂,條目往往會固定下來。不過,就算內容似乎達到了某種平衡,也依然是變動不定的。在維基宇宙中,真實是不可能有定論的。定論的幻象,有部分是受到紙本百科的實體所影響。狄德羅一七五一年開始在巴黎出版《百科全書》,目的在「蒐羅目前散布在地表各處的所有知識,讓知識的普遍結構為同代人所知曉,並流傳給未來的人」。《大英百科全書》一七六八年於愛丁堡初版,分一百期付款,每週六便士。這套書和狄德羅的大作一樣帶著權威的光環,給人定於一尊的感覺——每一版都是如此。其他語言找不到這樣的書。然而,負責第三版的專家(「共十八冊,內容大幅修訂」)在牛頓出版《原理》的一百年後,卻無法支持牛頓或任何人的重力理論。「這方面一直有很大的爭論,」《大英百科全書》這麼表示。
許多大哲學家,包括牛頓爵士在內,都認為它是所有第二因的第一因,是無形的精神實體,只能見其效應,看不到它本身,是物質的共性。其他人則以一種極為微妙的乙太流體來解釋重力現象。對於這種解釋,牛頓爵士晚年似乎並不反對,甚至猜測這種流體可能在何種物質中引發重力現象。然而,想充分瞭解……目前的爭議,請見以下條目:牛頓哲學、天文學、大氣、地球、電、火、光、引力、斥力、全滿(Plenum)、真空等等。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權威,牛頓的重力理論還不是知識。
維基否認主張這種權威。學術機構的官方態度是不信任,記者也被下令不能倚賴它,但權威還是不請自來。假如有人想知道美國有多少州有蒙哥馬利郡,有誰會不相信維基說的十八州?我們還能到哪裡搜尋這麼冷僻的統計數據—— 出自數百或好幾人的集思廣益,每一個貢獻者可能只知道一個蒙哥馬利郡?維基有一個很受歡迎的條目,叫做「被維基揪出的《大英百科全書》謬誤」。可想而知,這個條目永遠在變動。每一個維基條目都是如此。使用者隨時都只抓到真相的一個版本。
維基的「老化」條目有一段話:
經過一段近乎完美的更新期(人類約為二十到三十五年〔出處待查〕)之後,有機體便開始衰老,症狀顯現在應付壓力的能力下滑、恆定不平衡增加與生病機率提高。這一連串不可逆的改變最後必然以死亡收場。
讀者可能採信了,但在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清晨,整個「老化」條目卻只剩下一句話:「老化就是你老到不行時的下場。」這樣的公然破壞幾乎活不了多久,很快就有自動破壞機器人和無數人類反破壞者偵測到它、修正它,其中許多人都是驕傲的「反破壞單位和任務小組」成員。曾經有一位沮喪的破壞者說過一句名言:「維基百科有一個巨大的共謀,就是讓所有條目符合真實。」這句話差不多是對的。所有維基人所寄望的就是共謀,這樣就夠了。
十九世紀末,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在小說中描述一張終極地圖。這張地圖按照等比例繪出全世界,但卻「從來沒有打開過。農夫反對打開,他們說地圖會蓋掉整個國家,將陽光遮住。」維基人沒有錯過這一個重點。或許有人聽過德文版維基發生的一個爭論,內容是關於烏利希.福克斯單車左後煞車片的螺絲。福克斯是維基編輯者,他提出一個問題:這個物體宇宙中的小小物件值不值得在維基擁有一個條目?大家都同意螺絲很小,但很真實而明確。「它是空間中的一個物體,而我看到它了,」吉米.威爾斯說。的確,德文版的後設維基(也就是關於維基的維基百科)確實出現了一個名為「烏利希.福克斯單車左後煞車片螺絲」的條目。正如威爾斯所言,這個條目的存在是個「後設諷刺」,編纂者正是爭論應不應該加入這個條目的那群人。不過,這個條目的主旨其實不是螺絲,而是個爭議:從理論或實務上,維基百科應不應該以詳細描述全世界為目標。
對立的兩個陣營各自集結在「排除派」與「收錄派」的麾下。排除派主張去除瑣碎知識,也經常這麼做,像是寫得太短、品質太差、不可靠或主題不重要的條目。但這些標準都很主觀,時常變動。排除派想提高維基的品質水準,二○○八年成功移除了一則關於澳洲新南威爾斯麥加里港長老教會的條目,理由是內容無關緊要。威爾斯本人傾向收錄派。二○○七年夏末,他造訪南非開普敦,在一家名叫莫佐利的餐館用餐,之後用一句話寫了一則「小條目」:莫佐利是肉舖兼餐館,位於南非開普敦附近的古古列土鎮。這則小條目只出現二十二分鐘,就被一名十九歲管理者^demon以內容無意義為由刪除。一小時後,另一名使用者重建了該條目,並且根據開普敦一個部落格和線上的廣播訪問稿加以擴充。兩分鐘後,又有一名使用者提出反對,理由是「內容很像廣告」。就這樣反反覆覆,「有名」兩個字被寫上又被刪除了好幾次。使用者^demon 再度插手,他說:「維基不是電話簿,也不是旅遊指南。」使用者EVula立刻回擊:「我認為只要再給這個條目幾小時,很可能會出現不錯的內容。」雙方的爭執很快上了澳洲和英國的報紙。隔年,這則條目不僅存活下來,而且還多了一張相片、精確經緯度、十四個參考資料連結和三個章節,介紹歷史、生意與觀光。不過,敵意顯然揮之不去。二○○八年三月,一位匿名使用者以一句話取代了這則條目:「莫佐利不過就是一間微不足道的小餐館。之所以會有一則條目,還不是因為吉米.威爾斯是個喋喋不休的自大狂。」他的評論延續不到一分鐘。
維基的演化有如樹枝,不斷朝四面八方開枝散葉(這一點很像宇宙)。排除派和收錄派衍生出合併派與漸進派,最後各擁山頭,而派系分裂的結果就是除了排除派維基人協會和收錄派維基人協會之外,還出現了「不喜歡對條目類別的價值泛泛評論,但贊成刪除特別差的條目,卻不代表我們是排除派的」維基人協會。威爾斯特別擔心「在世者傳記」這一項。他說,理想上,如果維基不用擔心維護和可信度之類的現實問題,那他很樂於見到地球上所有人的傳記出現在維基裡。這一點勝過了波赫士。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