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手記: 不罵
作者 | 汪培珽 |
---|---|
出版社 | 汪李惠珍 |
商品描述 | 汪培珽手記: 不罵:孩子做錯事,也不罵?為什麼要用罵的?好好說沒用啊!所以罵就有用了嗎?沒。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因為上一代的身教,我們不知不覺中學了起來, |
作者 | 汪培珽 |
---|---|
出版社 | 汪李惠珍 |
商品描述 | 汪培珽手記: 不罵:孩子做錯事,也不罵?為什麼要用罵的?好好說沒用啊!所以罵就有用了嗎?沒。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因為上一代的身教,我們不知不覺中學了起來, |
內容簡介 孩子做錯事,也不罵? 為什麼要用罵的? 好好說沒用啊! 所以罵就有用了嗎? 沒。 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 因為上一代的身教,我們不知不覺中學了起來,鮮少有人會思考「有沒有用」的問題。 「如果孩子乖乖聽話,我也不想罵人啊。」 不——你想罵人。 你怎麼知道我想罵人? 因為你自己是被罵大的。想避開這個不好的循環,需要強烈的覺醒。 孩子長大的過程裡,隨時隨地都可能犯錯。 只要你的管教裡有「罵人」這個選項,你隨時隨地都有機會罵人。 尤其是對小孩子,你罵起來毫無「負擔」。 當父母不知道怎麼宣洩自己的情緒時,更容易拿管教當藉口,找小孩開刀。 姊姊弟弟小的時候,我不罵。 因為我知道小孩無力招架父母「發瘋、發狂、發神經」的情緒。 即使好好說道理時,我也會盡力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你要做錯幾次都可以,只要你心裡想讓自己更好,我連處罰都免了。 罵人或是處罰,骨子裡對孩子說的是:我不相信你會更好。 因為我相信孩子會愈來愈好,所以我不罵,也不處罰。 當時,我並不知道「不罵人」的力量有多強大。直到孩子進入青少年。 連沒罵人習慣的我,都快要忍不住了,可見情況有多「嚴峻」。 如果小時候的壞算一分,到了青少年就變十分。 在做媽媽最困難的時期,我還是忍了下來。 等事過境遷,我對自己大呼一口氣說:還好我沒罵他。 如果時光能倒回,我好希望能更溫柔一點。 「為什麼你忍得住不罵孩子?」 因為——我的父母不罵我。 所以我的孩子,也不會罵他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 好的循環,從此無限延伸。
產品目錄 進退之間 內向 儒子可教也 多一點空間 人生樂趣 潛移默化 廁所慢慢上 看你不順眼 最幸福的地方 做生意的最大利器 什麼時候叫長大 瞧不起 結婚靠運氣 從沒這麼絕望過 蛋糕不能當早餐 定力 父母更要有獨立的心態 跟小孩一起工作 歡迎光臨 體諒 愛她就是愛孩子 糾正錯對象 耳朵發炎 不敢說不,人生毀了一半 選擇不多 做父母的福氣 太太需要照顧先生嗎 加班 不可以被比較 星期天的早晨和晚上 探口風 千萬別騙 書店不是圖書館 我自己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做過很離譜的事 是友情,還是錯過的愛情 跑 別讓孩子有所求 找個人當榜樣 愛裡沒有犧牲 為什麼要學數學 拿斧頭砍死你 好勇敢 中彈 羞羞臉 如何引導不生氣 說瞎話 還好我沒罵他 你天天工作嗎 雙手雙腳爬回去 其實我很愛很愛我爸爸 一起騙老師 我要坐媽媽旁邊 放手,難 壞透了,還是不要罵 再談處罰 希望兩邊都能承受 不要強迫小孩午睡 跋:博客來華文作家專訪
書名 / | 汪培珽手記: 不罵 |
---|---|
作者 / | 汪培珽 |
簡介 / | 汪培珽手記: 不罵:孩子做錯事,也不罵?為什麼要用罵的?好好說沒用啊!所以罵就有用了嗎?沒。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因為上一代的身教,我們不知不覺中學了起來, |
出版社 / | 汪李惠珍 |
ISBN13 / | 9789869896962 |
ISBN10 / | 9869896960 |
EAN / | 9789869896962 |
誠品26碼 / | 2681937970000 |
頁數 / | 25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5X15X1.8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不罵,力量更大 汪培珽手記拾,姊姊十六歲,弟弟十三歲的故事
內文 : 說瞎話
這個小孩會跟別人要東西吃,他的媽媽很困擾。對小孩說的道理是:「如果你亂拿別人的東西吃,這樣別人就可以說『你拿了我的東西,你必須跟我回家』, 那我就看不到你了,我會好難過。」
這不是道理,這是說瞎話。如果孩子遇上的不是騙子,就可以跟人要東西吃嗎?以誠待人,也適用在教孩子。大人這樣說理,哪來的誠信。孩子表面上對你說好,但不久又故態復萌,這時候你們只是「兩不相欠」──他先貪吃,接著你說瞎話,是半斤八兩。
這位媽媽也知道這個理由沒用,再換個說詞:「你要什麼跟媽媽講,媽媽會努力工作。你乖乖的話,我再買給你。」
對不起,這還是說瞎話。因為買糖果跟你努力工作,一點關係都沒有。難不成你真的得等到老闆發薪水才能買嗎?還有,「你乖乖的,我再買給你」也不是管教孩子的說詞。不是只要孩子乖,要吃什麼你都會買,不是嗎?所以「孩子乖不乖」和「你買東西給他」,根本是兩回事。很多時候,他很乖,你也是無法如他的願。孩子乖可以獎勵,但是我們並沒有打算拿糖果去獎勵吧。
為什麼不能跟別人要東西吃?道理很簡單,「跟別人要東西吃,不禮貌。」
好了,你可能會說小孩聽不懂「禮貌」,或是說,只是這樣輕輕說,孩子聽不進去。不對,孩子不是聽不進去,只是自制力還不夠。大人多說幾次,就是強化孩子自制力的方法之一。你用其他亂七八糟的理由騙他,難不成是希望孩子不再犯,是因為「怕被別人帶回家」嗎?
要小孩不一犯再犯,得先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威脅、利誘,都不是。父母不能先「以身作則」啊!大人教孩子,任何蒙混的方法都不能用,我們總不希望孩子最後相信我們說的瞎話吧。
好好跟孩子說,「跟別人要東西吃,不禮貌。」再說上三分鐘的故事──小乖,上次媽媽帶你去麥當勞,你有沒有看到隔壁有個小朋友,他媽媽好像沒有買漢堡,那時候,如果他走過來跟我們要漢堡吃,你會不會嚇一跳?他如果想吃,應該是跟自己的爸爸或媽媽說,但是,有沒有可能是他昨天已經吃過漢堡了。漢堡不能常常吃,所以他媽媽今天才沒有買給他⋯⋯其實我還可以說更多、更久。我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實情──先讓孩子知道這個行為是不對的,接著找生活中可能的情況舉例。說什麼都可以,但我不說謊、不討好、不虛與委蛇,我甚至不怕讓孩子知道,「垃圾食物,媽媽是不會買的。」
一次兩次三次,慢慢說、好好說,大人對還是張白紙的孩子,說話一定要有禮貌,千萬別貶低孩子。相信我,孩子一定有聽懂的一天。等他們懂了第一件,會開始舉一反三,那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比較好教的原因。
後記:
可憐的事還在後頭呢?孩子拿了跟別人要來的糖果回家了,要家裡的長輩幫忙撕開包裝紙,可見這個孩子有多小。長輩知道糖果的來源後,覺得很丟臉,把糖果往地上丟,孩子揀回來又要求幫忙,長輩再丟⋯⋯
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又必須忍氣吞聲的話,一定會難過地當場哇哇大哭起來的。對小孩說謊和侮辱小孩,是讓他們「愈來愈不聽話」最有效的方法。
看你不順眼
這天,晚上九點,弟弟正在幫我畫插圖。畫著畫著,他突然有點心不在焉,跟我聊起天來。我任何時候都很樂意跟孩子聊天。但是,他每天願意坐下來畫插圖的時間,不到三十分鐘,我心裡可是滴滴答答地在躺血呢。
「媽媽,我覺得,你太信任我們了。」弟弟說。
我說:「哇,姊姊說,我太不逼她讀書。你又說太信任你。」我們家的小孩是有什麼毛病?
真的,自從他進入青春期後,我之前不會做的事,統統開始放手。中餐費用大約每週一百元出頭。後來他來說下課時間會買點心吃,我馬上說好。只是提醒他少喝含糖飲料。週末跟同學出去玩,看電影吃飯,我另外再給一、兩百元,用不完的留著下週吃飯用。有一次,我皮包沒有小鈔,直接給了五百元,也沒要他找錢回來。我很信任他沒錯。我認為他不會亂花錢,從來不過問錢花到哪裡去了。
原來,信任孩子,還會被孩子「嫌棄」。
「弟弟,你有沒有發現,我對你和對姊姊不一樣?我管姊姊花錢比較緊,因為她太喜歡買東西了。」這裡沒有任何不好的意思。每個人的個性不相同,更何況姊姊愛漂亮,當今的物質誘惑又如此大,我不得不看緊孩子的花錢習慣。
「可是你不一樣,我為什麼不能信任你?我信任你有什麼不好?」我希望孩子說明白。
「你當然可以信任我。但是,你『太』信任了。」他說。
「什麼叫『太信任』?當你踏出這個家門,你要做什麼,是你的責任。你是在外面做了什麼?吸毒嗎?」我實在想不到他能做出什麼壞事來。
「哎呀,」他搖搖手,意思是我想太遠了,「可是我是小孩,十八歲以前,我就是你的責任。我沒辦法完全對自己負責。」
他說對了。「對,十八歲之前,我對你有責任。那你倒是說說看,我對你太信任,是哪裡不好?」
他以下說的話,是對孩子採開放教育的父母,都要小心的。
「為什麼你要給我五百元?然後也不管我錢用到哪裡去。你知道嗎?我後來在學校買東西吃,他們說多少錢,是廣東話,我根本聽不懂,然後我就隨便從皮夾抽一張出來,接下來找的錢,我也不知道是多少……」
啊哈,這位媽媽,你知道你哪裡做錯了吧。你讓孩子自己發現,他對金錢的態度不對勁了,然後自己往源頭找,就發現是媽媽太信任他的結果。他不喜歡自己這樣的花錢態度,但是皮夾裡就是有花不完的錢……
這時候,媽媽和孩子都不說話了,氣氛有點僵。
我沒有接著說對不起,我說:「好啊,以後不給你這麼多錢了。都是爸爸啦,每次都在我的皮夾裡放大鈔。」
然後我說起了自己的經驗。「從小,你外公外婆很信任我。到美國讀書時,我沒錢就開口要,他們從來不管我錢用到哪裡去,但是我也沒亂花錢。你爸也是,爺爺奶奶也很信任他……」
「媽媽,你的時代,和我們的不一樣。」這句話,姊姊早三年前也說過。當孩子對父母這麼嗆聲,我們應該放鞭炮,那表示孩子長大了。
「有些我做錯的事,其實你可以阻止我。」弟弟說。這時候,弟弟已經進到房間,拿出皮夾,將裡面的好幾百元都還給我。他的表情裡,有絕望。
「什麼錯事?」我問。
「我沒有要跟你說。」他說。
「你不說,我們就沒辦法討論。我是一個信任孩子的媽媽,這就是我。你在外面的行為,你要自己負責。沒錯,等警察找上門的時候,我也脫不了責任。但是,那時候大家就看著辦囉。」我沒有一點威脅,我的意思是,有難同當。
我們又討論了一會兒,弟弟原本已經說到嘴邊的「錯事」,又吞了回去,「我還是不要說。」他終究還是沒說。
我說:「弟弟,你以經不是小小孩了。你要開始對自己負責。我也要開始愈來愈信任你。你有沒有發現,你不一樣了?」
我這一問,頓時感覺我和孩子頭頂上的烏雲散了開來。原來,在我眼裡這麼明顯的事,孩子竟然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年,他已經長大了。我清楚地告訴他,我從前比較緊迫盯人照顧小孩的方式,以後不會再用了。
弟弟聽完,似乎若有所悟,但他嘴裡吐出來的話竟然是:「我現在看你愈來愈不順眼。」呵呵呵,我該大哭嗎?不,我只覺得,敢這麼跟媽媽說話的孩子,真可愛。
看我沒回應,他又馬上補了一句:「以後可能不會,不過現在就是。」
呵呵呵,不管你以後會不會,你就是我的孩子,你的感覺,我會照單全收。因為我信任你。
後記:
「爸爸,以後皮夾不要放五百元?」我將孩子給我的怨氣,都往他身上發。
「為什麼?」
「因為你兒子抱怨我給他這麼多錢,會害死他。」
轉頭,我又找姊姊訴苦。
「姊姊,剛剛你弟弟說看我愈來愈不順眼。」
「弟弟怎麼這麼壞。」
我正高興總算有一個孩子站在我這邊時,她又說:「哎呀,十四歲的時候,我看你更不順眼,每天都氣你氣得要死。現在好多了。」
其實我很愛很愛我爸爸
父母沒有想通這一點,以為孩子沒有反抗,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或不敢。事實上,很多孩子選擇妥協,是因為他們很愛爸爸媽媽。
這個十六歲的女孩很困擾,因為爸爸要看她的手機內容,她不肯。
她沒說冷戰是誰開始的,照邏輯推算,應該是父母。因為我只說不能給你看我的手機,你如果算了,就不會有冷戰。可見父母不打算放棄。爸爸要檢查孩子手機的理由?廢話,當然是想保護孩子。但十六歲的女孩說:「你又不可能一直保護我,就算被騙,也是一種經驗。」父母說不過孩子,只好祭出冷戰。
「如果手機沒有不可告人的事,為什麼不可以給父母看?」真是笑死人了。我的手機也沒有不可告人的祕密,你可以要求我開給你看嗎?
父母想要保護孩子,這點無庸置疑。但是十六歲已經成年,就算還沒成年,父母也沒有檢查孩子手機的必要。什麼時候開始不能檢查?當孩子說不行的時候。還不到十二歲的小孩,你要檢查他們的東西,通常是不太會遭遇「反抗」的。如果孩子開始反抗呢?好好談。什麼東西不希望父母看,才是我們要關心的事。
這個女孩的手機裡,有跟心儀男同學的合照。
父母的工作,不是去看孩子有什麼「祕密」。力氣,要花在跟孩子多聊天,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你看到了照片又如何?我答應你看照片又如何?你有辦法二十四小時監視嗎?
只要夠了解你的孩子,也經常溝通,就會知道他們的成績如何、學校生活如何、交友狀況如何⋯⋯情竇初開的年紀,跟心儀的人走得比較近,不是壞事。只知道讀書,外面的世界一概先封閉起來,你敢保證對孩子的未來比較好嗎?如果你知道現在社會「剩女、剩男」有多少,你可能又會對孩子「提早練習交朋友」這件事,變得樂觀其成了。
有一天,聽到爺爺透過越洋電話對在美國讀大學的孫女碎碎唸:「大學畢業後再交男朋友,先把書讀好再說。」我不以為然,告訴爺爺實情:身邊的夫妻朋友們,幾乎都是讀書時認識的。等入了社會,生活範圍馬上縮小到只剩下辦公室,而且裡面有一半以上都已經「死會」了,到時你要找誰啊?結果爺爺好好笑啊,下次的電話馬上改口:「有好的對象,先把握起來也不錯。」
「可是這個女孩才十六歲,談戀愛會不會太早?」吃東西、看電影、聊聊天,不行嗎?什麼事情都需要多練習,成功的機率比較大,不是嗎?
而且,愛情這回事,父母攔得住嗎?孩子要在外面做什麼,你光監控手機有用嗎?
女孩說:「從小,爸媽就會翻看我的東西,坦白說我很不喜歡。他們還會對我的東西品頭論足。稱我未成年,沒有講話的權利,他們做的都是應該的,是在保護我。」
一開始是翻孩子的東西,再來要求手機的密碼,這種監控什麼時候會結束?父母只要一開啟這樣的行為模式,就該擔心沒有結束的一天。因為你想保護孩子的心,不會因為孩子的年齡而改變。走到最後,親子關係不是成年的孩子委屈妥協,但私下怨聲載道,就是全力反抗不歡而散,看到父母如鬼神而遠之。
檢查孩子的東西,我沒做過。小時候沒有翻過他們的書包、抽屜,長大後也沒檢查過手機或電腦。青少年對隱私這件事,非常敏感,可能是他們這輩子最敏感的時期。知道要保護自己的隱私,意味著孩子正在長大。在摸索長大的過程中,卻被強迫公開不想公開的事⋯⋯大人要不要用同理心想想,自己也希望這樣被別人對待嗎?
沒錯,可以帶壞孩子的東西很多。如果我怕孩子被形形色色的網站污染,我可以幫電腦加裝過濾軟體;如果我怕孩子抽煙、吸毒,我可以跟孩子談談這些事的後果;如果我怕孩子有性行為,我可以跟孩子談談可能的傷害⋯⋯
保護孩子的方法很多,「監看、監聽」是最該避免的一種。
任何關係裡,最重要的是信任。「其實我很愛很愛我爸爸,我並不想跟他吵架。除了手機是我能貼身攜帶保有不被侵犯的物品,我真的不太敢在家裡面放什麼了⋯⋯」
你看看啊,好好的親子關係,就要被自己親手破壞了。信任,是你和孩子間最大的資產,千萬別糟蹋。好好跟孩子聊聊,更重要。當孩子說的有理時,父母要學習「退一步」。
父母的「保護機制」總有退場的時候。沒人要你突然撒手全部的保護,慢慢退,讓雙方都有個緩衝。十六歲了,還想監看孩子的手機,也退得太慢了吧。「其實我很愛很愛我爸爸。」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白紙黑字這麼說,就會知道這樣的孩子,已經可以獨力邁向自己的人生了。
後記:
孩子的手機、臉書、情書、簡訊,我統統不看。我更相信一件事:不同世代的人,有不同的對話模式。看了,我一定難過。反正我很信任我的孩子,從我第一天認識他們起,我就已經決定要信任他們一輩子了。
對了,女孩最後還問,她可以怎麼辦?「不要跟父母妥協。這是你的權利,要盡全力維護。」
只要小孩不放棄,最後父母一定會妥協。但可以主動對父母示好,如果他們以為你要退讓了,直接表明你沒有。於是冷戰又開始,然後再找機會去示好⋯⋯多試幾次,並且口頭保證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要他們信任你。只要你的耐心大過父母,沒有父母還會堅持下去的。
我家姊姊從十二歲說要交男朋友,我說不行。她的耐心持續不懈,最後我讓步了。其實她不知道,我的「讓步」早就準備好了,只等著她來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