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筆記: 禮儀師的生死見聞 | 誠品線上

死亡筆記: 禮儀師的生死見聞

作者 自然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死亡筆記: 禮儀師的生死見聞:看清楚了死,才能更明白地活。  人們在直面死亡時,恐懼往往會大於悲傷。那是一個有去無回的世界,沒有任何過來人可以給你指明方向。  "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看清楚了死,才能更明白地活。死亡是個嚴肅而又沉重且相對禁忌的話題,但作者通過幾十個故事,展現了或荒誕或溫情的一面。殯葬禮儀師親身經歷故事,真實,引發人們思考。故事短小好讀,貼近人情。人們在直面死亡時,恐懼往往會大於悲傷。那是一個有去無回的世界,沒有任何過來人可以給你指明方向。"殯葬禮儀師"是接觸死亡最多的人,他們賦予死亡莊重的儀式,妥善送走死者,同時目睹那些由死亡折射出來的人間百態:在自己葬禮上教學生直面死亡的老師,臨死前堅持要穿上壽衣自拍並把照片放上網的老太太,深夜去鐵路旁找孩子屍體殘肢的父親,葬禮上鬧事的酒鬼朋友,把六歲女兒的葬禮辦成攝影展的年輕父母……作者用黑色幽默的語言,以超脫的姿態講述了四十餘篇禮儀師的親歷故事,這些故事或驚心動魄、或荒誕不經、或催人淚下、或啼笑皆非,引發人們對生與死的思考:凡人皆有一死,在死亡來臨前,應該如何活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自然生於70年代,現居天津。從2015年11月起在豆瓣閱讀寫作,迄今已發表作品《白事會》、《凡人皆有一死》和專欄《白事會:第二季》。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代序壽衣不能提前做包子是誰吃的呢給我每人兩頭牛後備廂的鐵?結婚第三天屋子大有甚麼用哭了看不清大師也怕嗆一天之內人死了不還是人嗎斑馬線司機師傅都長點心吧穿壽衣發個朋友圈奶奶的白頭髮猴子派來的狐狸精你恨我嗎別鬧,我們正辦喪事呢白色生死戀參加白事的基本素質如果可以飛檐走壁找到你泰森的葬禮耳語我不讓你死這個路口是我爸的死神,你好除夕夜的鐘聲歲月是個好裁縫好像身體少了一部分陽光當愛已成往事太平間的婚禮對不起,買不起回家走在人群中才發現也是為了你好淚光裡的媽媽一生有多快取決於你有多快樂意志控制死亡的時間極限親,你死給誰看熊老太太娃娃資深大了的一生尾聲

商品規格

書名 / 死亡筆記: 禮儀師的生死見聞
作者 / 自然
簡介 / 死亡筆記: 禮儀師的生死見聞:看清楚了死,才能更明白地活。  人們在直面死亡時,恐懼往往會大於悲傷。那是一個有去無回的世界,沒有任何過來人可以給你指明方向。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466092
ISBN10 / 9888466097
EAN / 9789888466092
誠品26碼 / 2681470113001
頁數 / 320
開數 / 32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X14.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壽衣不能提前做



夏天和冬天最容易死人了,一般死的都是老人。冬天還無所謂,天冷死人也不怕冷。可夏天不行,死人怕熱啊,尤其是四十多度,三天下來,滿屋子裡都是臭味。現在有冰棺材了,以前可沒有,就是拿兩盆冰放屍體下面。那個時候連個電扇都沒有。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跟著我爸來到一家。那是一個老太太,可能有八十多歲了,特別的胖,心臟病死的。老太太的壽衣是幾年前就準備好的,可他們忘了一點,老太太又胖了。難免的,家裡一有人死,人就慌裡慌張的。



我從頭說啊,中午吃過午飯,老太太說睡一會兒,後來就沒有醒,睡過去了。老太太這一沒有醒,全家人就都慌了。我爸爸那會兒也正在睡午覺,我放暑假,看電視,正演《西遊記》三打白骨精那集,他們家就來了。也不遠,我爸爸就喊上我,我們和串門一樣,溜達著就去了。



到了他們家,所有人都站著迎接我們的到來,老太太就和睡著一樣躺在床上,旁邊放著幾件衣服。此時老太太的兒子過來,對我們說:「這是我媽媽自己準備的衣服,她以前就交代過,死的時候,要穿自己親手做的衣服。」



「行!那是你們給你媽穿還是我們給穿?這天太熱,要穿就快點兒,一會兒人就容易發起來。」我爸對那兒子說,我爸是有職業經驗的。



「哦哦。對對,發起來,那你們給穿吧,這樣是不是也能快點兒。」那兒子說發起來的時候,眼裡全是恐懼。不知道為甚麼我突然想到一糰麵。



「那行!你們過來兩個人,幫幫忙。有剪子嗎?給我,我們先把老人的衣服剪開。再給我拿一瓶白酒、一塊乾淨的毛巾過來,給老人擦洗乾淨。」我爸話說完,至少有三十秒沒有一個人動,三十秒以後屋子裡的所有人又全部動起來。二十幾分鐘以後,已經都擦洗完,酒瓶也空了。行了,可以穿壽衣了。我爸多有經驗,拿起壽衣一看,又看了看老太太,就開始搖頭。



「這衣服做得太瘦了,你們自己看看。」我爸用手把衣服打開,我一看,心想,這老太太手真巧,給自己做了三件旗袍,其中一件還是夾棉的。她做的時候可能是冬天,也許以為自己能在冬天死,怕自己凍著。



「師傅,我媽媽是南方人,嫁給我爸爸才來的天津。您看看這怎麼辦呢?」那兒子更慌了。



「現在改也來不及了,也沒有這個時間,你們幾個也別閒著,看看去哪裡弄點兒冰塊,大塊的那種。快去!」我爸全身都是汗,衣服都貼在身上了,跟剛洗完澡似的。



「師傅,那您看怎麼辦?我媽媽就這一個遺願。」兒子已經哭了。



我爸也急了,說:「你們幾個女的都給我過來,先把這衣服裡的棉花都給我掏出來。快點!」



此時衝過來兩個女的,都五十多歲的樣子,拿起剪子就把衣服剪了一個大口子,兩個人四條胳膊,伸手往外掏棉花。頓時,她們兩個成雪人的樣子。反正當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很快又過來兩個人,她們一起掏,有的掏袖子的,有的掏後邊的。我想如果老太太看到這個情景,能活過來也說不定。屋子裡全是棉花,像下了雪一樣,加上大家又都出汗,棉花遇到汗都黏在手上身上臉上頭髮上。這可是八月最熱的伏天啊,場面太詭異了。還有一個老太太只蓋著個床單,等著要穿她這輩子最後的一件衣服。



最後四五個「雪人」可算把棉花都掏出去了,壽衣也被剪得都是口子。我爸說這哪行啊,縫好了啊。「雪人」們又開始縫,這又過了快一個小時,再看縫好了的衣服,誰看了都傻眼,各種顏色的線,縫得亂七八糟的。一件好好的旗袍壽衣,這可是老太太的遺願,最後成了一件乞丐服。我爸叫過來剛才那兒子,問他:「你確定,要把這件衣服給你媽穿嗎?」



兒子也頂著一頭棉花,拿衣服看了又看,當時也猶豫了。我爸說:「你要快點兒決定,老人那裡還等著呢!」兒子想半天說:「我和家裡人商量商量。」他拿著衣服走了。不一會兒工夫來了幾個人,都同意還是這件。



我爸爸深深地點了一下頭,說了聲:「那好!你是兒子,你就是孝子。我要先把衣服一件一件給你穿上,然後你再脫下來,一起給老人套上。」說完,我爸一使勁,只聽「呲啦」一聲,一隻袖子被撕下來了,然後是另一隻。那兒子剛要急,我爸說:「我不撕你媽不可能能穿進去。」然後一件一件讓他穿。都是旗袍啊,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到一個男人,一次穿三件旗袍。穿好以後,我爸像個裁縫一樣,從身後面,把衣服一下子剪開,三件連在一起的旗袍成了左右兩個部分。然後我爸讓我幫忙扶著分左右兩部分給老太太穿好。袖子也是在後面剪開再套上。從表面看,根本看不來任何破綻。蓋上一層蒙臉布,又蓋上壽單,壽被被我爸直接省去了。





包子是誰吃的呢



你們都覺得我爸厲害,其實我媽才叫厲害呢。這可不是我聽說的,是我親眼看見的。小時候,我們家住五棟,前面還是後面的,我記得是十二棟。那天夜裡下大雨,我爸喝多了,怎麼都叫不醒。有人大半夜敲我們家門,說他們家有人上吊了,就因為兩口子吵了兩句。我媽一看,只能她去了。這和醫生一樣,大了救死扶死,都是要命人家才求你來的,不能拒絕。不是錢的事兒,再說那會兒也沒有幾家壽衣店,大了也少。都是鄰居,我媽媽也不好意思說,下雨了我們不想去。只能去,沒有辦法,把我叫醒了,跟著。我也習慣了,醒了揉揉眼穿上衣服鞋就跟著走。我啊,那個時候上小學三年級左右,也沒多想,從小這樣習慣了。我和我媽都穿著雨衣,那個時候我家還沒有雨傘。



我看到有個人躺在床上,據說救護車剛走,說沒有救了。我媽問:「她丈夫呢?」不知道誰回答:「被救護車拉走了,嚇得神志不清了。」我媽說:「那來吧。你們誰能說了算?」此時站出一個人來說:「你有甚麼事情可以和我說。」我媽說:「咱們大晚上的先不要鬧,把人先安頓好。穿好衣服。明天一早再通知大家,搭床板甚麼的也明天早晨再說。你們覺得行嗎?」大家紛紛點頭。用敬佩的目光看著我的母親。當然我也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