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太平洋戰爭 | 誠品線上

アジア.太平洋戦争

作者 吉田裕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亞洲、太平洋戰爭:多元觀點論述,重新審視日本的近現代發展進程《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1、《幕末與維新》井上勝生 著2、《民權與憲法》牧原憲夫 著3、《日清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第六卷《亞洲、太平洋戰爭》: 日軍登陸馬來半島、偷襲珍珠港,從而拉開了"亞洲、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當時美國在國力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日本為何要決心與之開戰? 亞洲、太平洋戰爭為甚麼會曠日持久?大量前線士兵和日本後方民眾以及亞洲各國的許多民眾,他們是如何在總力戰中苦苦度日並最終喪生的? 美國戰後佔領日本政策的轉變給日本的國民意識帶來了哪些影響?日本人忘卻了"加害歷史",以自己是受害者這種意識為基礎而形成的獨特和平意識,與新形成的國際環境如何協調? 本書中,歷史學家吉田裕教授詳細剖析了這些難題。日本這場總力戰雖矛盾重重,但仍舊被強力推行,給日本和亞洲留下了深深的創傷。本書通過對這場戰爭進行多方位的觀察和描寫,探究了從日美談判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五年間的許多歷史真相。多元觀點論述,重新審視日本的近現代發展進程 《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 1、《幕末與維新》井上勝生 著 2、《民權與憲法》牧原憲夫 著 3、《日清、日俄戰爭》原田敬一 著 4、《大正民主運動》成田龍一 著 5、《從滿州事變到日中戰爭》加藤陽子 著 6、《亞洲、太平洋戰爭》吉田裕 著 7、《佔領與改革》雨宮昭一 著 8、《高速增長》武田晴人 著 9、《後戰後社會》吉見俊哉 著 10、《應該如何認識日本近現代史》岩波新書編輯部 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吉田裕(Yutaka Yoshida) 日本歷史學家,1954年生於日本埼玉縣,1977年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主攻日本近現代史,現任一橋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昭和天皇的終戰史》《日本的軍隊》《日本人的戰爭觀》《天皇的軍隊與南京事件》《現代歷史學與戰爭責任》等,合著有《亞洲、太平洋戰爭》,編著有《岩波講座 亞洲、太平洋戰爭》全八卷等。■譯者簡介周保雄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日本語言文學專業,曾任日本岐阜經濟大學客座教授,現任上海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譯著及作品有:阿列克斯˙科爾《犬與鬼 ── 現代日本的墜落》、山崎正和《社交的人》、辻原登《不可饒恕的人 上》、大木康《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都市文化閑筆》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 第1章 通往開戰之路 一、從三國同盟到向美英開戰 二、戰爭的性質 三、為何沒能迴避開戰 第2章 初期作戰的成功與東條內閣 一、日軍的軍事勝利 二、「東條獨裁」之成立 第3章 戰局的轉換 一、盟軍開始反攻 二、圍繞著動員兵力的諸多矛盾 三、「大東亞共榮圈」的現實 四、國民生活的實際情況 第4章 總力戰的推行與日本社會 一、馬里亞納群島失陷與東條內閣 二、戰時的社會變遷 第5章 戰敗 一、戰場和士兵 二、本土空襲的正式化和國民 三、通往戰爭結束 結語 後記 參考文獻 大事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亞洲、太平洋戰爭
作者 / 吉田裕
簡介 / 亞洲、太平洋戰爭:多元觀點論述,重新審視日本的近現代發展進程《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1、《幕末與維新》井上勝生 著2、《民權與憲法》牧原憲夫 著3、《日清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369607
ISBN10 / 9888369601
EAN / 9789888369607
誠品26碼 / 2681413164008
頁數 / 280
開數 / 32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8.8X12.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重新審視佔領與改革的時代

雖已是六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但應該如何評價二戰之後即日本佔領與改革的時期,在今天仍極具現實性。因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 例如修改憲法問題、從年功序列和長期雇傭制的日本式經營向由正社員與無正式勞動合同的計時工構成的二元化勞動制度的轉變、在政治上從一黨獨大體制向聯合政權體制轉變,等等 ── 其前提都是在佔領與改革時期建立起來的,也是我們思考今後轉變的方向時不可或缺的材料。

關於二戰的戰敗、佔領與改革時期,正如約翰.道爾《擁抱戰敗》一書的書名所代表的,可以說不論對佔領與改革本身是持肯定或否定的態度,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認為佔領成功獲取了被佔領國、包括其下層民眾的支持。

持肯定態度的人,在基本支持佔領改革的內容與方向的同時指出了其不徹底的部分,認為改革應該更加徹底化。而持否定態度的人,則指出本應是有條件投降佔領改革,實際卻是在徹底的審查制度和強制之下實現的,只有把這種改革復原才能談及「戰後」的結束。持否定態度的人與肯定態度的人,其認識是有共通之處的,那就是無條件投降帶來的改革是成功的。本書則希望重新思考、審視這種對佔領與改革時期的敘述是否恰當。

各種各樣的戰後觀

對「戰後」的認識,最常談到的說法是「實現了自由、平等與解除貧困」。佔領期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的民間情報教育局(CIE)在日本全國各地所放映的電影,都是從這種視角出發的。也就是說我們連對貧困的這種定義方式都無條件接受了。

此外,佔領改革還改變了日本的一切。日本戰前、戰時沒有任何值得肯定的東西。日本的戰時體制與同盟國之間沒有任何共通之處。日本的主要政黨、領導人非常因循守舊、完全沒有改革意識,這種看法不論過去與現在都存在。這些觀點難道不是由GHQ有戰略地、或者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標準創造出來的嗎?現在我們需要的正是從史實中找出與上述看法不同的現實,並進行重構性的歷史思考。

日本的戰前、戰時就沒有自由、平等、富足嗎?戰後就沒有不自由、不平等和貧困嗎?戰前、戰時不是有一種「協同自治」的觀點嗎?它既不同於市場全體主義又不同於國家主義。在帝國主義、總動員體制、管理社會等各方面,戰時的日本與同盟國之間不是存在著共同點嗎?以及,關於體制和憲法的構想,佔領期的日本政府和領導人就真的沒有自我變革的能力嗎?

對戰後的這種表述,是通過外部賦予的印象即GHQ等各部分負責人的功績故事形成的,又或是投射了當事人經驗與願望。但是基於體驗、證言、記憶的戰後認識及其方法,之前一直為我們提供了某種確切的觀念。這些認識和方法在今天卻讓人感到是局部的、主觀的、甚至有時是有些恣意的,這又是為甚麼呢?

這不是因為構成認識的體驗、記憶等素材本身不具有客觀性或是局部的,而是由於保證其客觀性的社會整體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也就是戰後體制的動搖),這種變化要求與其相適應的解讀,但符合社會變化的、對體驗與記憶的敘述卻還並不存在。

從現狀來說我們能看到的就是,把無條件投降當作成功故事的這種局部的、主觀的、恣意的敘述。例如Carol N. Gluck對「漫長的戰後」的說明,就是從日本獨特的認知狀況來解釋的,即別的國家已經進入了現代或近代後期的歷史時期,在日本則不過處於近代的出發點。(《思考歷史》)

但戰後國際體系層面上最強有力的力量一直是戰勝國體系。忽視了這一點,那對戰後的看法必然是局部的、恣意的。為了更加通俗易懂地敘述戰後,必須要有體系性、整體性的觀點。也就是說,要將戰後放在國際關係、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地區等包含了這個體制所有領域的系統及其相互作用中去看待,去敘述。只有這樣才能構成基於學術的新的表達。

對戰後體制的超越及敘述

戰後體制,在國際上是由波茨坦(即戰勝國)體系、舊金山(即冷戰)體系,政治上由五五年體制,經濟上由以民用需要為中心的日本式經營體制,法律上由日本憲法體制等構成的(參見下頁表格)。
而我們現在所處的正是這個體制動搖、並即將向下一個體制轉型的時期。下一個體制並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各種選擇相互對抗和整合之後成型的,其成型需要系統化、整體性、長期性的政治活動。

如果我們假設在甚麼都不做、任由其發展的情況下將會過渡到part1的體制,而另一種可能、即有可能選擇的體制是part2,那麼part1的體制就是在國際上以美國為中心的帝國得以發展,經濟上新自由主義,法律上修改憲法,社會上市場全體主義。part2的體制則是,在國際上對近代國家主權相互限制,亞洲安全共同體,經濟上形成非營利非政府的協同主義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混合經濟制,社會上非政府非營利領域的社會性聯合得以擴展等。

當我們考慮即將到來的體制時,不僅要考慮上述內容,轉型過程同樣重要。目前為止,不論是從一九二○年代的自由主義體制過渡到一九四○年代的翼贊體制、總力戰體制,還是一九五○年代從總力戰體制到戰後體制的轉型,都是以戰爭這種軍事形態來實現的。因此現有體制在未來轉型、過渡時是採取軍事的還是和平的形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此筆者還要強調的是,轉型的形態與

對它的敘述有著很深的關係。比如,蘇聯解體之後整個世界轉型為帝國美國的一元化發展,正如約翰.道爾的《擁抱戰敗》所代表的,「無條件投降帶來成功故事」的敘述達到了其巔峰,創造了在戰勝方、戰敗方之間,甚至連戰敗方統治階層,戰敗方的被統治階層、下層民眾們都與戰勝方徹底擁抱的歷史。(例如增補版.下,第100頁)

為了帝國在後冷戰時期的發展,美國在全世界各地鎮壓內戰與抵抗,而道爾的敘述可以說正是為其服務的理想形態,也是我們正在向part1那樣的體制進行軍事轉型的極好的證明。

無條件投降模式

筆者將以下內容稱為無條件投降模式:首先在開戰過程中要求敵方放棄所有的或者基本的獨立性、並威脅如不同意則只有開戰;在戰鬥過程中採取破壞性的無差別轟炸、投放原子彈等徹底殲滅措施;在戰爭結束過程中不進行和談,而是要求徹底投降;在佔領過程中全面改造被佔領方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