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文傳統精要: 博學篇 | 誠品線上

中華人文傳統精要: 博學篇

作者 湯一介/ 主編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華人文傳統精要: 博學篇:中華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視禮儀,提倡德治,力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華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視禮儀,提倡德治,力求使社會各個等級和睦相處。中華人文精神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美德:積極進取、堅忍不拔、敬老愛幼、勤儉治家治國等等。這些美德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文"精神的結晶。 叢書選取中國人文經典中最精髓的部分,把傳統文化中歷經兩千多年而依然充滿生命力的諸多人文智慧展示給讀者:讓讀者去欣賞、品味,並從中找到中華民族發展的文化基因,讓讀者在傳統文化的智慧中陶冶身心,啟迪心智。 博學格物: 仰觀俯察 萬物之靈 天人之際 盛德日新 和諧自然 格物致知 師法自然 叢書對名著、名篇、名句進行註釋和文意解說。 為了便於讀者理解,每個閱讀單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並引申出對今天人們的行為有指導性的啟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代序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湯一介)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天地之大德曰生 變通之道 天地之化莫不有常 仰觀俯察 第二章 萬物之靈 中國古人對人的認識 域中有四大 人最為天下貴 天地人相為手足 與天地合其德 天行健 第三章 天人之際 中國古人對天人關係的探討 天地不仁 萬物與我為一 天人相類 制天命而用之 天與人交相勝 第四章 盛德日新 中國古人的積極進取精神 舊邦新命 盛德日新 日新又新 不法常可 新德新知 第五章 和諧自然 中國古代的生態觀 不違農時 竭澤而漁 牛山之木 揠苗助長 日出而作 第六章 格物致知 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候風地動儀 麻沸散 圓周率 造紙術 指南針 第七章 師法自然 中國古代藝術的自然神韻 張旭善草書 別構靈奇 飲酒 伯牙學琴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華人文傳統精要: 博學篇
作者 / 湯一介 主編
簡介 / 中華人文傳統精要: 博學篇:中華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視禮儀,提倡德治,力求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369416
ISBN10 / 9888369415
EAN / 9789888369416
誠品26碼 / 2681373930002
頁數 / 184
開數 / 32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8.8X12.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尸佼《尸子》)

宇:原義是屋檐,後來引申為天地之間的廣闊空間。
宙:原義是房屋的正樑,後來引申為久遠的時間。

天是甚麼

這句話出自《尸子》。《尸子》傳說是戰國時期的學者尸佼所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上下四方廣闊的空間叫做宇,古往今來遼遠的時間叫做宙。現代科學的宇宙概念基本上也是這樣的。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學者能有這樣的認識,是非常了不起的。

幾千年來,中國無數的學者都企圖探究宇宙的奧妙,早在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就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天問》,一口氣向上天提出了174個問題。屈原在《天問》中說:「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闇瞢,誰能極之?」「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用現代漢語來說就是:
請問最遠古的時候,是誰傳下了宇宙的奧秘?
天地尚未分開之前,是怎樣構成了形體?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誰能探究根本原理?
高高的天宇有九重之多,是誰把它建造得如此神奇?
??

宇的本意是「屋檐」,屋檐覆蓋在人頭頂上,用我們的眼睛看上去,天也確實像一個大屋頂罩在我們上空,所以古人很自然地認為天地就是一個上面有蓋,下面有底的大空間。中國最古老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說:「天象蓋笠,地法覆盤。」意思是天像斗笠一樣蓋在上面,中間高,四周低;地像翻過來的盤子一樣,也是中間高,四周低。還有的學者把天比做傘蓋、帳篷頂,這種說法叫「蓋天說」,是人們對宇宙最古老的認識。宙的本意是「棟樑」,棟樑是橫架在屋脊上最大的一根木頭,從房屋的這一頭貫穿到那一頭,但它屬於房子的內部結構,又在屋頂最高處,從外面看不到。聰明的古人認為,時間也像這根大樑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貫穿於天地以及萬事萬物的生命之中。所以莊子說:「宇有實體,卻看不到具體位置;宙有長度,卻看不到兩端。」


天壇之頂如蓋笠


國家大劇院是穹頂建築。

古人關於宇宙結構的理論,除了「蓋天說」之外,還有「渾天說」。因為「蓋天說」的提法,人們相信了很多年,可是後來科學家做了各種各樣的實驗,發現有很多天文現象「蓋天說」解釋不了,於是又提出了一種說法,叫「渾天說」。

「渾天說」認為天地都是球形的,天像蛋殼一樣包在外面,地像蛋黃一樣懸在裡面,日月星辰都鑲嵌在天球上,天球不停地旋轉,站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各種變化。

「渾天說」可以解釋日出日落、月缺月圓,以及日食月食、行星運行,所以從漢朝開始一直到明朝,「渾天說」一直佔據著學術界的主要位置。直到西方哥白尼、伽利略等人開創的近代天文學傳入中國,「渾天說」才開始瓦解。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生之謂性」?,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人與天地一物也, 而人特自小之, 何耶?

程顥 程頤
《二程遺書》卷十一《明道先生語一》

天地怎樣生育萬物

這是宋朝學者程顥的話,意思是:天地最大的功能就是生育。天地交融,萬物變化。天生的就叫做天性。萬物的生命力是最可觀的。這就是《周易》所說「萬物化生的本源,就是最大的善」的意思。同時,這也就是所謂的仁。人和天地本來是同一的,可是為甚麼人們往往總是看輕自己呢?

天地最大的特點就是生生不息,宋朝還有個大學者叫周敦頤,他的窗前長滿了綠草,家人要除掉,周敦頤不讓,說:「草也有生命,草的生命和我自己的生命是一樣的,為甚麼要除掉呢?而且從綠草上我可以看到天地間的生命力啊。」

天地是怎樣生育萬物的呢?古人認為,天地之間充滿了陰陽兩種氣,陰陽交合,萬物就從中化生了。杜甫在一首詩中寫道:「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這裡記錄了一個古老的民俗。原來,冬天陰氣最盛,過了冬至,春天就要來臨,陽氣開始興盛,萬物開始生長,古人就用一根律管(吹起來符合音律的竹管或金屬管),裡面填上草灰,據說到了冬至的這一時刻,天地間產生的陽氣就會「砰」的一聲,將草灰吹得四處飛散,人們就高興地互相轉告:春天就要來了。

《禮記.樂記》詳細描述了生命的產生過程:「地氣上隮,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興焉。」意思是說,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陰陽二氣相互摩擦,又受到雷霆的激蕩,風雨的吹拂潤澤,春夏秋冬不同時令的滋養,日月的溫暖,於是萬物就誕生了。

神奇的是,這段話和現代科學認識到的生命起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1953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米勒做了一個試驗,在玻璃容器裡裝入甲烷、氨等氣體(陰陽之氣),然後模擬閃電、雷擊、降雨、溫度變化等過程(雷霆、風雨、四時、日月),過了七天,構成生命的基本原料-氨基酸產生了。米勒認為,他模擬的是地球的原始環境,生命就是在這個環境裡慢慢產生演化出來的。這個結論
已經得到世界的公認。


八卦魚,「八卦」是中國古代對事物變化的圖像表示。

我們不能不歎服中國古人的智慧,他們或許沒有先進的科學儀器和研究方法,但他們通過認真的觀察和細心的體悟,得出的結論竟和現代科學相仿。這恰恰說明,中國古代的學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用心靈去貼近天地的「生生之德」,把人類和自然融洽地結合到一起。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