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
作者 | 龔鵬程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本書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體氣、飲食、男女、家庭、社會關係、天人關係、歷史意識、思維模式、感性世界、德業擔當、文化實踐等各層面,說明古代文 |
作者 | 龔鵬程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本書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體氣、飲食、男女、家庭、社會關係、天人關係、歷史意識、思維模式、感性世界、德業擔當、文化實踐等各層面,說明古代文 |
內容簡介 本書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體氣、飲食、男女、家庭、社會關係、天人關係、歷史意識、思維模式、感性世界、德業擔當、文化實踐等各層面,說明古代文化在這些方面如何處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與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較中,又顯示了甚麼型態、有甚麼優缺點。對於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現的一些誤解,則正本溯源,說明其致誤之由來。對華夏文明在現代變遷異化後之再生的可能,也有一些期許。本書採用學術講座的風格,有意保留講課的口氣和生動的文風,有"講"的現場感,比較親切、有趣。本書的擬想讀者主要是青年,適合社會上一般讀者作為提高文化素養的普及性讀物;如果用作大學通識課教材,教員上課時可以參照其框架和基本內容,再加補充發揮;或者預先指定學生閱讀某些章節,上課時組織學生討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龔鵬程祖籍江西,1956年生於台灣,博士、教授。曾任報社主筆、書局總編、政府公職人員等等,創辦過三所大學、一些研究機構。兼通三教,博涉九流。著作六十餘種,主編圖書數百種。以弘揚中華文化為職志,現在大陸講學。
產品目錄 序論 第一講 體氣:感諸萬物 一 不以形體為崇拜對象 二 不以人體為審美對象 三 不以心體為二元對立 四 知覺體驗與氣類感通 第二講 飲食:禮文肇興 一 上古文明的性質 二 特重飲食的文明 三 飲食思維的傳統 四 飲食文明中的人生與宗教 五 飲食文明中的政治與禮教 第三講 男女:人倫漸備 一 兩性關係的想像 二 姓氏與祖先崇拜 三 始祖高禖與上帝 四 性別思維的特色 第四講 封建:立此家邦 一 敬人神 二 立制度 三 厚人倫 四 辨中西 第五講 道術:內聖外王 一 封建禮教 二 郁郁乎文 三 禮本太一 第六講 天人:通乎神明 一 特殊的神人關係 二 非超越性的天帝 三 非奉誡待救的人 四 自然自在之天道 第七講 王官:理性的禮制社會 一 諸子出於王官之學 二 王官本於宗法禮教 三 理性化的支配型態 四 社會變遷下的官學 第八講 史學:史官與歷史意識 一 "舊法"世傳之史 二 舊法世傳之"史" 三 舊法"世傳"之史 四 歷史性的思維 第九講 用思:思維模式與方法 一 思維的模式 二 思維的方法 第十講 抒情:氣感愉悅的世界 一 風氣聲樂以生萬物 二 聲歌舞踴以成君子 三 君子興詩感情成樂 第十一講 憂患:德業政治的擔當 一 天下:受命於天的帝國 二 革命:應順於民的政權 三 國家:參錯於家族的邦 四 治國:異於家政的國務 第十二講 周公:文化實踐的聖王 一 思想史上的周公 二 "軸心期"之謎 三 集大成的創制者 四 中國觀的確定者 五 禮樂文德的教化 第十三講 畫歪的臉譜:孟德斯鳩的中國觀 一 想像遠方的"異類" 二 貶損"異類"的道德 三 中國國情特殊論 四 亞洲社會停滯論 五 中國觀的新典範 六 精神發展的譜系 七 孟德斯鳩在中國 八 由歷史發現歷史 第十四講 由法律看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認知 一 西方的中國法律觀 二 總評:中國法律之性質 三 分論:法律的實施狀況 四 超越偏見與誤解 第十五講 華夏文明的異化與再生 一 演化、變化、異化:文明轉變與發展的模式 二 變動中的文化:當代中國的文化處境 三 流動的傳統與再生的文明 四 大陸、台灣、海外:全球化與華夏文明的新動向 後記
書名 / | 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 |
---|---|
作者 / | 龔鵬程 |
簡介 / | 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本書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體氣、飲食、男女、家庭、社會關係、天人關係、歷史意識、思維模式、感性世界、德業擔當、文化實踐等各層面,說明古代文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88369294 |
ISBN10 / | 9888369296 |
EAN / | 9789888369294 |
誠品26碼 / | 2681305176003 |
頁數 / | 392 |
開數 / | 1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6X29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第一講 體氣:感諸萬物
一、不以形體為崇拜對象
談中國人的文化,先從中國人對人的理解說起。
在所謂的"青銅時代",也約略就是我國夏商周時期,其實青銅之製作,亦遍及近東、巴爾幹、愛琴海等處。但同樣是被稱為青銅時代,中國卻最具特色。特色之一,是中國的青銅製作技術最好;其次是幾乎絕不見人像雕塑或造型。
怎麼理解這種差異呢?中國人的身體思維跟其他文明不同嗎?
人生天地之間,漸成萬物之靈,越來越覺得自己特殊,與其他動物不一樣,因此各民族都不由自主地發展出"人的自尊"思想。我國上古即講天地人"三才",老子後來也有"天大地大人亦大"之說,"天地之間,人為最尊"一類講法,不可勝數。其他民族其實也相彷彿。希伯來民族說上帝以他的形象造人,即為其中之一例。
但由這樣的例子,我們卻不難看出:我國講人的尊貴,主要是從才德能力上說,希伯來則首先由形體上說。這就是針對人的思維有所不同。因這個思維不同,兩大文明的身體思維遂也不同。
古印度文明亦極看重人的體相。因此婆羅門之智能,就很強調相人之術。如《佛本行集經》卷三中云:"(珍寶婆羅門)能教一切毗陀之論,四種毗陀皆悉收盡。又闡陀論、字論、聲論,及可笑論、咒術之論、受記之論、世間相論、世間祭祀咒願之論。"所謂"世間相論",與婆羅門五法中的"善於大人相法",都是相術。可見相法是婆羅門極為重要的才能。
不僅如此,婆羅門還注重相貌容色,認為好的相貌必定由修行善法而來。如優婆耆婆這位婆羅門,在路途中看見佛陀"姿容挺特,諸根寂定,圓光一尋,猶若金山",便問佛陀:"本事何師?行何道法?以致斯尊。"(《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五)佛典中敘及婆羅門時,也常說該婆羅門"顏貌端正,人所樂觀"(《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一)。婆羅門法中,對誕生的小孩,如果"儀容端正,人所樂觀",就取名為"孫陀羅難陀";如果形貌不揚,"具十八種醜陋之相,父母見已,極生不樂,名曰惡相"(《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八)。小孩惡相,則不教授他婆羅門之學,不讓他成為婆羅門。
但一般所說的相貌端正,還不是婆羅門相法中最為人所看重的"大人之相"。甚麼是大人相呢?《四分律》卷三一云:"我曾聞有作如是說:古昔有王,最初出世,名大人,眾所舉。"《中阿含.三十二相經》也說,諸比丘在講堂集坐,共同討論三十二相時,一致認為"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此所謂大人,即聖賢。其相於世甚為難遇,所以甚奇甚特。由此看來,婆羅門五法中所謂的"善於大人相法",不同於"世間相論"。大人相應該是婆羅門在芸芸眾生中為了找尋理想的聖賢而標舉的理想相貌。
婆羅門大人相法的內容,現在已無法知道全貌。但是根據漢譯佛典的記載,仍可以略窺一二,即三十二相說。
漢譯的阿含部、律部、本緣部等佛典中,多處記載婆羅門的三十二相說。其中凡涉及佛陀誕生時的相貌,也都記錄了被召來看相的婆羅門相師,如《增一阿含經》云"召諸師婆羅門道士"(卷十三)、"彼城中有婆羅門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經術"(卷四),《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云"有道人名曰阿夷,年百餘歲,耆舊多識,明曉相法",《方廣大莊嚴經》卷三云"時有五通神仙名阿斯陀,見菩薩生時有無量希奇之瑞"。同時,對於此說的來源,也一致指出是源於古婆羅門的經典,如《增一阿含經》云"梵志書"、"婆羅門經籍"、"我等經籍",《南傳大藏.長部》云"我等神典",《四分律》云"諸婆羅門書讖記所載",《普曜經》云"如我相法"等等。是知三十二相說確實源於古婆羅門吠陀之學。
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立、足下生輪、足指纖長、足周正直、足跟踝後兩邊平滿、足兩踝、身毛上向、手足網縵似鷹、手足柔軟、肌皮軟細不著塵水、毛色紺青右旋、鹿腸、陰馬藏、上下圓相稱、手摩膝、身金色、兩手兩足兩肩及頸七處隆滿、上身大如獅子、頷如獅、脊背平直、兩肩間滿、四十齒、牙平、齒間無隙、齒白、齒通味、聲悅耳、廣長舌、眼睫如牛、眼色紺青、頂有肉髻、眉間生白毛。這是《中阿含.三十二相經》所述之相。於今視之,固覺其怪異無倫,然卻是古印度佛教徒理想之形相,蓋亦為當時之婆羅門所能欣賞崇仰之形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