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老厝: 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 | 誠品線上

潮汕老厝: 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

作者 林凱龍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潮汕老厝: 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1.大量精美照片,有些老建築已不復存在,這些圖片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2.以建築藝術為中心,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將筆觸輻射到潮人來源、風水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大量精美照片,有些老建築已不復存在,這些圖片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2.以建築藝術為中心,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將筆觸輻射到潮人來源、風水傳說、歷史掌故、民俗文化中去,通過娓娓道來的文字,對潮汕建築的始源及歷史的演變、潮汕老寨府第的形制與格局、特殊的裝飾工藝及其對潮人的影響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論述。散佈四海的潮人,無論身在何方,成就多大,地位多高,在他們心目中,有一個字永遠是神聖的,提起這個字就足以使他們百感交集,熱淚盈眶。這個字就是"厝"。本書通過剖析潮汕各類古建築特點,尋找它們各自的淵源和演變的規律,結合潮汕人來源、風水傳說、歷史掌故、民俗文化,對潮汕建築的始源及歷史的演變、潮汕老寨府第的形制與格局、特殊的裝飾工藝及其對潮汕人的影響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論述。間中還旁及中外建築藝術的比較,資料詳實,圖片精彩,基本反映了潮汕老厝的全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凱龍字磐石,生於廣東揭陽,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作品曾入選七屆全國美展,並在北京、香港、汕頭等地舉辦個人視覺藝術展。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美術史》撰稿人和全書插圖作者,著有《潮汕老厝》、《潮汕古俗》、《林凱龍畫集》、《潮汕畫派系列叢書--林凱龍》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王受之前言第一章 "潮州厝,皇宮起"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人與"厝""慈黌爺起厝-好慢孬猛""一條牛索激死三個師父""潮州厝,皇宮起"第二章 "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海濱鄒魯是潮陽"開基與風水山環水抱的風水寶地從"塢壁"到圍寨"下山虎"和"四點金""駟馬拖車"和"百鳥朝凰""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第三章 潮汕府第從瓦屋到府第許駙馬府和溝南許地趙氏始祖祠和銅門閭長美鄉和袁氏家廟寶隴鄉和林氏家廟鄭大進府德安里樟林古港和南盛里淇園新鄉"府第"的陶冶第四章 圍寨與土樓同源異構的圍寨和土樓象埔寨程洋崗和臨江寨鴛鴦寨鷗汀寨龍湖寨永寧寨東里寨三饒道韻樓第五章 宗教建築巍峨典重的儒家建築揭陽學宮韓文公祠以殿堂為中心的佛教建築潮州開元寺存心善堂氣度恢弘的教堂建築鹽灶中華基督教堂汕頭市基督教會礐石堂汕頭市基督教會鷗汀錫恩堂汕頭市基督教會恩典堂潮州天主教堂澄海澄城天主教堂第六章 古艷絢麗的裝飾古老的築牆方式外冷內熱的裝飾風格木雕石雕屋頂和嵌瓷高聳挺拔的山牆門面和彩繪書齋與園林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潮汕老厝: 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
作者 / 林凱龍
簡介 / 潮汕老厝: 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1.大量精美照片,有些老建築已不復存在,這些圖片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2.以建築藝術為中心,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將筆觸輻射到潮人來源、風水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369317
ISBN10 / 9888369318
EAN / 9789888369317
誠品26碼 / 2681300495000
頁數 / 336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6.8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潮汕地區的城市建設,經過改革開放初期的高速發展之後,目前反而有些落伍,但這也無形中保留了許多古村落、舊城區和古建築。最近,我驚奇地發現這裡不但有很多明清時期的住宅、祠堂、廟宇,居然還能見到宋代的住宅建築,而且不是獨棟存在,而是一個區域、一片住宅地矗立著,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觀了。然而,隨著潮汕機場的興建、廈深高速鐵路與第二條高速公路的開通,潮汕這種遠離塵世的狀態很快將不復存在,這些古建築、古村落、古民居還能夠屹立多久,我們心裡都沒有底。在這種前提下,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的林凱龍老師積數十年之功寫成的《潮汕老厝》,將給我們留下一份非常可靠、具有高參考價值的文獻。

我在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擔任過八年負責學術的副院長,去年開始任正院長,和林凱龍老師有很深的交情,他發現古村落、古建築,經常先來告訴我,然後我們一起下鄉考察拍攝。通過林老師和這本《潮汕老厝》,我了解了更多的潮汕建築,特別是那些被全世界潮人視為心靈故鄉的老房子 ── 潮汕的"老厝"。

潮汕鄉村至今保留著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傳統,村寨規模往往十分巨大,它們大多以宗祠為中心,次要建築圍繞宗祠展開,相連形成外部封閉而內部敞開的宏偉建築群體,發展出諸如"下山虎"、"三壁連"、"四點金"、"五間過"、"駟馬拖車"、"百鳥朝凰"等生動多樣的建築形式;而據林凱龍老師考證,這些中軸對稱、向心圍合的以天井為中心的民居建築,其源頭大多可溯至唐宋,是古代世家大族居住的"府第式"民居體系在潮汕的遷延!

作為潮汕鄉村最常見的四合院式建築,"四點金"因四角上各有一外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林老師通過將"四點金"與北京四合院比較,發現雖同為四面閉合的合院,北京四合院院落較大但不一定在中心,而"四點金"則以天井為中心,緊湊簡練,北方寬大的庭院被縮小為狹小方正的天井;北京四合院大門不能居中面南,而受到先天八卦的影響開在西北角或東南角上,林老師根據宋代以後先天八卦才開始在北方流行的史實,認為北京四合院是宋代之後的建制,而不受先天八卦影響、左右對稱、大門居中面南的"四點金"是宋以前古制。後來,林老師又在唐代大詩人王維所畫的《輞川圖》與北宋畫家喬仲常所作的《後赤壁賦圖》中找到類似"四點金"的合院,林老師據此斷定,潮汕"四點金"是一種比北京四合院更為古老的合院式建築。

對"駟馬拖車"等大型民宅的研究也是如此。"駟馬拖車"是一種以宗祠為中心象徵"車"、兩旁次要建築象徵拖車的"馬"的大型建築群體。林老師根據"駟馬拖車"與唐代律宗寺院、北京紫禁城格局相似的特點,以及古代中原士族動輒"捨宅為寺"之史實,得出既有禮制功能又有居住功能的"駟馬拖車",是從古代"京都帝王府"演化衍變而來的結論,正因為如此,本地才有了"潮州厝,皇宮起"的說法 ── 即潮汕民居是按皇宮的式樣精心建造的。

從歷史原因看,潮人的先祖大多是因戰亂南遷的中原士族,因為離開祖地最遠,對祖宗的一切便愈加珍視。進入潮汕後,又因其山環海抱的地理環境和相對偏僻的地理位置,潮汕先民既能夠不受皇權的束縛,又能夠避免改朝換代的戰亂,而有時間、精力和心情將民居當成宮殿來建造,讓那些體現禮制觀念與建築等級的"京都帝王府"逐漸變為"潮州百姓家"。

林凱龍老師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走街串巷,深入潮汕鄉村搜集資料拍攝照片,對潮汕老厝可說了如指掌。在書中,我們除了可以看到"一條牛索激死三個師父"等掌故,還能見到國內甚為罕見的許駙馬府和趙厝祠等宋代建築、足以與山西喬家大院相媲美的澄海陳慈黌故居、規模為嶺南之最的有七百多間房的普寧洪陽德安里等著名民居,就連散落民間的不起眼的建築局部,只要有特色和價值,林老師也盡量收入,故這本書資料翔實、可靠,基本上反映出潮汕鄉村"老厝"的全貌。

而更為可貴的是,林老師並沒有停留在"就厝論厝"階段,而是以建築藝術為中心,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將筆觸輻射到潮人來源、風水傳說、歷史掌故、民俗文化中去,通過娓娓道來的文字,對潮汕建築的始源及歷史的演變、潮汕老寨府第的形制與格局、特殊的裝飾工藝及其對潮人的影響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論述。間中還旁及中外建築藝術的比較,視野開闊,圖片精彩,趣味盎然,是一本融學術性和可讀性於一爐的佳作。

這本專著的面世,凸顯出林凱龍老師保護潮汕民居、弘揚潮汕文化的拳拳之心。在這裡一方面祝賀林老師的新書出版,同時也期待他佳作連連,給我們帶來更多關於潮汕傳統建築的研究成果。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
王受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