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改變中國 2: 全球走勢與中國機遇 | 誠品線上

新常態改變中國 2: 全球走勢與中國機遇

作者 希拉里/ 基辛格/ 保爾森/ 等/ 口述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新常態改變中國 2: 全球走勢與中國機遇:獨家專訪世界政要權威解讀當前經濟局勢用全球視角看中國機遇與挑戰本書是財新傳媒獨家專訪希拉里、基辛格、保爾森等世界最具影響力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獨家專訪世界政要權威解讀當前經濟局勢用全球視角看中國機遇與挑戰本書是財新傳媒獨家專訪希拉里、基辛格、保爾森等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政要,從全球經濟轉型、改革路徑,經濟發展與政府治理能力和法治的關係等方面,釐清當前局勢,高屋建瓴地分析中國和世界未來發展趨勢,對其中的變革與機遇,給出了建設性的觀點。1.希拉里、基辛格、保爾森、福山、駱家輝等世界政要,首次權威解讀新常態!2.談中國改革、金融、法治、亞投行、一帶一路等關鍵議題,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機遇與挑戰!全面釐清當前局勢,準確把握未來趨勢!3.財新傳媒總編輯、《時代週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世界百名思想者"胡舒立等人編。迄今為止,中國一直在發展,持續了這麼長時間,這是史無前例的。其間出現一些下行是可能的,不過,當我們觀察中國過去30年到40年的發展,我覺得長期趨勢是向上的,如果目前正在開展的改革得以落實,更是如此。──美國著名外交家、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中國不會保持過去的增長速度,經濟增速已經降到7%,還將繼續下降。中國還沒有經歷過嚴重的倒退或者衰退。──史丹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弗朗西斯‧福山我認為最大的風險是不繼續前進或者過於緩慢地推進這場使中國受益非凡的改革。──美國第74任財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亨利‧保爾森如果沒有中美之間的合作,世界將經歷一場更為嚴重的經濟蕭條。──美國第67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中國的政體和我們不一樣,改革不容易。但如果中國改革不成功,大家都是輸家。──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德克中國在針對既得利益的體制改革中,政府需要透明、坦誠,這樣才能緩解社會矛盾,減少包括富二代、官二代在內的由於社會快速變化而出現的問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希拉里、基辛格、保爾森/口述■編者簡介胡舒立財新傳媒總編輯,《時代週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世界百名思想者""。王爍財新傳媒主編,財新網總編輯。黃山財新傳媒編委,《財新週刊》副主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篇良好的政治秩序取決於平衡史丹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記者:胡舒立、王爍美國篇"沒有甚麼話題不能討論"美國第67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記者:胡舒立、李昕、黃山中美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不同美國第56任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記者:胡舒立、王爍、黃山華爾街由遠到近,中國由邊緣到中心美國第74任財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記者:胡舒立我很高興不再站在峭壁邊緣美國第74任財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記者:胡舒立、王爍、李昕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美國第74任財長、現任保爾森基金會董事長:享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駐華盛頓記者:張遠岸金融危機的經典教訓美國第75任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記者:胡舒立、葉偉強、黃山、汪旭特派華盛頓記者:李增新釐清中美經貿分歧美國第76任財長:雅各布.盧(Jacob Lew)記者:胡舒立、黃山特派記者:唐家婕、張翃"遏制中國與我們的目標不符"美國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記者:張遠岸"我浸淫政治夠久了"第43任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殊(John Ellis Jeb Bush)記者:黃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美國第11任駐華大使:鮑卡斯(Max Baucus)記者:胡舒立我受夠了政治美國第10任駐華大使:駱家輝(Gary Locke)記者:胡舒立治療金融癌症的藥方?美聯儲前主席、國際金融論壇榮譽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記者:王力為對環境的真正保護來自民眾美國環保署(EPA)署長:莉薩.傑克遜(Lisa. P. Jackson)記者:胡舒立、張瑞丹、李虎軍病人的需求是醫療服務的核心美國聯盟醫療體系副總裁:馬奇(Gilbert H. Mudge)記者:李妍、薛健聰實習記者:俞翔中美反腐合作行動意義有限美國國務院負責APEC 事務的高級官員:王曉?(Robert S. Wang)特派華盛頓記者:張遠岸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前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雷吉納爾多.瓊斯高級研究員:加利.霍夫鮑爾(Gary Hufbauer)記者:王力為歐、澳、加篇改革之難與歐洲之機意大利總理: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記者:胡舒立、李增新、張遠岸以現代化告別過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Igor Ivanovich Shuvalov)記者:胡舒立、黃山結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Tony Abbott)記者:李增新、陳沁特派華盛頓記者:張遠岸中國加強法治越快越好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記者:陳沁英國加大網絡欺凌打擊力度英國司法大臣:福克斯(Lord Edward Faulks)記者:陳沁中企在愛爾蘭面臨機遇與挑戰愛爾蘭財長:努南(Michael Noonan)記者:王玲新移民改革意欲何為加拿大移民部長:亞歷山大(Chris Alexander)記者:王玲鼓勵中國學生來新西蘭留學新西蘭教育參贊:葛佑蘭(Alexandra Grace)記者:任波、趙?亚非拉篇"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記者:胡舒立亞太經濟合作可以有多種方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記者:胡舒立會診中日經濟病灶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教授、小泉政府內閣要員:竹中平藏(Heizo Takenaka)記者:胡舒立期待亞投行建成有國際地位機構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Stanley Loh)記者:王玲最看好中以在農業技術領域的合作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Matan Vilnai)記者:陳沁以色列式創新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哈桑(Avi Hasson)記者:王力為複製中國特區經驗哥斯達黎加外貿部長:莫拉(Alexander Mora Delgado)記者:王玲中智合作為拉美提供經驗智利農業部部長:富爾切(Carlos Furche)記者:王玲我們的改革並非出於短期政治利益墨西哥駐華大使:溫立安(Julian Ventura)記者:王玲重建埃及埃及50 人修憲委員會主席:穆薩(Amr Moussa)特派記者:倪偉峰國際組織篇優雅前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記者:胡舒立2030年的中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Jim Yong Kim)記者:胡舒立、李增新、戈揚願與亞投行合作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Takehiko Nakao)記者:陳沁"一帶一路"看硬件也看軟件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史蒂芬.格羅夫(Stephen Groff)記者:王力為中美的未來不是注定的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記者:胡舒立、王玲特派華盛頓記者:張遠岸21世紀亞洲的挑戰是保持和平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記者:張遠岸打破政府擔保思維是國企改革關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洲及太平洋部主任:巴奈特(Steven Barnett)記者:王玲歡迎新伙伴參與非洲建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非洲部主任:薩耶赫(Antoinette Sayeh)記者:王力為中國改革顯疲態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德克(Jorg Wuttke)記者:王玲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常態改變中國 2: 全球走勢與中國機遇
作者 / 希拉里 基辛格 保爾森 等 口述
簡介 / 新常態改變中國 2: 全球走勢與中國機遇:獨家專訪世界政要權威解讀當前經濟局勢用全球視角看中國機遇與挑戰本書是財新傳媒獨家專訪希拉里、基辛格、保爾森等世界最具影響力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369126
ISBN10 / 9888369121
EAN / 9789888369126
誠品26碼 / 2681234667009
頁數 / 336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6.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中美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不同
美國第56任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記者:胡舒立、王爍、黃山

眼前的基辛格,與媒體上的形象並無二致:身材不高,雖顯老態,但衣著一絲不苟 ── 黑西服、白襯衫外加精緻的袖扣 ── 典型的華盛頓外交家形象。

簡單寒暄後,採訪迅速切入正題,從基辛格的新作《世界秩序》(World Order)開始。作為現代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理論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基辛格浸淫外交數十年。特別是在1969年至1977年間,他先後出任共和黨尼克遜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國務卿以及繼任者福特總統的國務卿,成為整個20世紀70年代美國主要外交政策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他的現實主義理念也因此得以發揚光大。

從美蘇的緩和,到歷史性地推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往來進而形成事實上的中美聯手抗蘇聯盟,以及旨在結束越戰的《巴黎和平協定》的簽訂,無一不留下基辛格深深的烙印。爭議也罷,褒獎也好,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在92歲的高齡,基辛格依然被之後的美國歷屆政府以及其他國家領導人問計,其影響力可見一斑。而從《大外交》(Diplomacy)《論中國》(On China)到最新的《世界秩序》(World Order)在內的14本著作,幾乎沒有等閒之作,也足以看出基辛格的智慧與精力。

作為"中國的老朋友",基辛格同毛澤東以來的中國主要領導人都有過會面。專訪前一天,他剛剛獲得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接見,並共進晚餐,足見基辛格在中國的影響力。作為當年中美恢復正常關係的操盤手,基辛格對今天的中美關係有足夠的洞見: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的中美關係,歷經正常化以來40多年的風雨,能否以及如何進入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設軌道。

歷史明示,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的並行從來不會一帆風順。觀察者言,在2013 年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加州莊園會晤後,原本預期的兩國關係改善未見到來;相反,老問題猶在,新問題不窮,以致在美國國內關注中美關係人士發出中美關係要進行危機管控的呼聲。而這,即便對習慣了風浪的中美關係而言,也是不尋常的聲音。

好在,中美關係"大而不倒",重要性就在於此,往往在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由於兩國內部演變和雙邊互動對全球格局的影響力,使得即便各自國內"利空"因素充斥時,兩國關係往往會出人意料地糾偏。比如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一片悲觀聲中,習近平與奧巴馬攜手夜遊中南海,隨即公告兩國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歷史性共同聲明。

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和關切實在太多,全球治理缺一不可。伊朗核危機、朝鮮問題、後美軍時代的阿富汗穩定、突竄的"伊斯蘭國"(IS)、烏克蘭危機,包括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的動盪,這些國際關係的舊恙新疾,都需要中美兩國的合作。因此,即便在價值觀、社會制度層面的差異,也無法覆蓋利益驅動的中美關係。兩國的共同利益如此之大,以至於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不同。這或許也解釋了基辛格及其現實主義政治的主張迄今對兩國關係的相關性。

基辛格發言,人們在聽。

"我不認為任何國家可以憑一己之力打造世界秩序"

? 記者述評 ?
守成大國與新興國家難以避免衝突,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國際衝突的重要根源。德國與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對決,被視為最經典的案例之一。這似乎是個魔咒。在過去500多年間,發生過16次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互動,其中12次以戰爭告終。那麼,作為20世紀後半葉最大事件之一的中國崛起,是否會落入同一"陷阱"?此外,中國在積極參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經濟秩序之外,也開始通過領銜發起金磚國家銀行、穩定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致力於打造新的國際多邊金融和經濟機構。這會不會遭到美方的質疑和杯葛?就此,基辛格給出他的答案。

記者:你在《世界秩序》一書中提到,中美需要從"一戰"領悟深刻教訓。你說的教訓是指甚麼?

基辛格:教訓是這個:一國可能由於短期看上去很合理的事情捲入衝突,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已陷入不知如何自拔的地步。
我覺得,如果當時各國領導人事前知道"一戰"的後果,沒人會做當初的選擇。所以,中美須謹慎,以防步入表面上合理但仍帶來緊張局勢的行動;隨著時間發展,緊張關係將難以管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