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 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 | 誠品線上

承擔: 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

作者 吳佳晉/ 馬機/ 李珮宇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承擔: 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矢志翻轉新北之前,沒有人注意到在萬華長大的林佳龍,原來從小也就住在板橋埔墘和港仔嘴附近。也沒有人料想到,林佳龍會真的邁出這一步,踏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矢志翻轉新北之前,沒有人注意到在萬華長大的林佳龍,原來從小也就住在板橋埔墘和港仔嘴附近。也沒有人料想到,林佳龍會真的邁出這一步,踏上這個嶄新的戰場。 然而,這就是林佳龍。 幾度走過人生低谷,職涯屢次遭逢各種危機與挑戰,林佳龍卻都能重新整裝再出發。 在交通部,他跳脫框架,開創新路,化解UBER和罷工僵局,預作5G和疫期觀光業規畫;下了台之後那些沉潛歸零的時刻,他走進台灣社會各個角落,與民間的有志者切磋交流。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機遇,對他來說,都是讓台灣「共好」的一份承擔。 這是林佳龍——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願意以一輩子的時間,去打造理想中的國家。 ★專序推薦★ 李明亮(前衛生署長、抗SARS指揮官) 林逸民(福和會理事長) 曹興誠(聯華電子創辦人) ★真誠推薦★ 吳晟(詩人) 李文華(中央研究院院士) 蔡詩萍(作家 主持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吳佳晉 馬機 李珮宇吳佳晉 二十年資深財經媒體人、近年投入家族傳承與口述歷史研究,著有《中正醫路:從醫師到總裁》、《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即將出版)等書。 馬機 資深斜槓青年。曾任職平面、網路、電子媒體多年,近年則以英語導遊、領隊為主。 唯一不變的身分為文字工作者,內容包括採訪、編輯、撰稿、文案及翻譯等。 李珮宇 在歷史與文化研究之中遊走,以文字作為觀察世界的方式。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以人為本、勇於承擔╱李明亮 推薦序 危機處理根基於政策研究能力╱林逸民 推薦序 承擔的勇氣與改變的能力╱曹興誠 【Part I】越是危機,越見領導力╱吳佳晉採訪側寫 後疫情時代的全新挑戰 真正的領導者是為人民、為國家「走出一條路」的人 「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俄烏戰爭,觸動台灣人的危機意識 現在是何時?台灣的「關鍵十年」,就在2022-2032年 「數位經濟」與「印太戰略」相輔相成——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不再是零和遊戲 從「政治阿信」到「政治阿甘」的政治雕塑家——願意以一輩子的時間,打造理想中的國家 社會給我養分,我才能成為今天的林佳龍——當我離開人世,我也盼能成為社會的養分 【Part II】拆彈專家實例分享╱馬機 小黃計程車vs.Uber 多方利益角力戰——如何用創新讓「大家一起贏」? 華航罷工vs.長榮罷工——罷工中的談判與解圍關鍵 觀光產業因應疫情嚴峻挑戰——善應變與遠策略 引領5G產業新未來——突破政策三不管地帶 【Part III】我們尋找光點,彼此聚合 終將照亮黑暗,向光而行╱李珮宇 回歸原鄉,才能再出發 知識,是我們前行的力量 讓夢想帶著台灣,走向世界 讓自己成為光,也邀請身旁的人成為光 【母親的話】他鄉是故鄉——林佳龍母親口述,文以崴記錄 【特別企劃】找出一條翻轉新北的路——政治的承擔與改變的承諾╱林佳龍競選新北市長團隊彙編 投入一個眾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任務」 來自各方的推薦與期待 新北大翻新的志氣(附:參選宣言) 交通政策—綠色交通旗艦計畫 產業政策—海空雙港新軸線,六星產業發展計畫 競選政見 競選活動大事紀 競選歌曲 代結語 民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必須一棒接著一棒傳承下去

商品規格

書名 / 承擔: 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
作者 / 吳佳晉 馬機 李珮宇
簡介 / 承擔: 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矢志翻轉新北之前,沒有人注意到在萬華長大的林佳龍,原來從小也就住在板橋埔墘和港仔嘴附近。也沒有人料想到,林佳龍會真的邁出這一步,踏上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457304
ISBN10 / 9864457306
EAN / 9789864457304
誠品26碼 / 2682272805002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4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以人為本、勇於承擔╱李明亮(作者為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長╱抗SARS指揮官)

  我跟佳龍的第一次合作在十九年前。二○○三年,我已經卸下衛生署長的職務回到美國,沒有想到SARS疫情爆發,阿扁總統請我回台灣擔任防疫總指揮官,我答應了。老實講那時候的任務是非常重的,我們指揮中心動員非常多人,三、四十個人擠在同一間房間裡面工作,滿地都是電腦的線。
  行政院很支持我們的工作,那時佳龍是行政院發言人,我在整個防疫的過程中都跟他密切合作。我們一起建立了一個資訊透明的機制去跟人民溝通,我每天早、中、晚三次播報的時間都出現在電視上,為的是直接跟民眾溝通、宣導防疫的觀念,也安撫民眾對疫情還有死亡的恐懼。這樣的直接溝通可以讓人民知道自己有遵循的規則,不會自亂陣腳。剛剛開始的時候不順利,可是後來民眾都理解也都肯配合,所以我們很幸運地只用了世界其他地方大概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就從SARS疫區除名、解除旅遊警戒(其他地區的旅遊警戒期間,這邊有幾個簡單的數字:加拿大是六十天;北京是七十五天;廣東是九十天;香港是九十八天;新加坡是七十六天)。佳龍說我在SARS期間製播「防疫最前線」可以穩定軍心、非常專業,其實這只是為了正確地傳遞訊息,真正度過危機的原因,還是因為大家配合、共同努力。我之前也常常講,我們當時成功的關鍵就是在資訊、匡列、隔離(information / investigation / isolation)這三個「I」的步驟,這一次的COVID-19也是一樣。
  佳龍在這兩次疫情,都是站在前線去面對危機的人。SARS時候他擔任行政院發言人,在我們整個防疫機制建立的過程中不但參與了,而且也學習了。後來COVID-19的時候他是交通部長,因為有前面歷練,他很快就知道怎樣去應對,去安排航班、考慮相關產業的因應措施。在疫情期間,他也常常打電話給我,諮詢我的意見。我很欣賞佳龍的地方,就是他遇到危機的時候勇於承擔責任,而且懂得吸取經驗,又不會被過往的框架限制住,可以有創新的構想,也有辦法解決問題。我很肯定他的治理能力。
  除了公務之外,我們兩家人的關係也是非常親密的。我常常送書給佳龍。知道我喜歡古典音樂,佳龍跟婉如也會陪我和內人去聽音樂會、逛奇美博物館。我跟佳龍可以說是無話不談,從公共政策到藝術人文,各種議題都會討論,也時常有很深刻的心靈交流。他常說我對社會有很深的關懷令他佩服,我倒覺得我們是一樣的——他對人的內涵的追求,還有書中提到的「社會共好」的願景,都是來自「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這也是我跟他最大的共同點。
  佳龍經過了耶魯的完整訓練,具有前瞻的國際視野、歷史觀和人文素養,又有勇於承擔的領袖性格。在這些之外,他還有一個很大的長處,就是很會抓重點,也有執行力——看出問題以後,他會整理、會規畫,訂出可行的計畫,一步一步執行,藍圖一樣一樣地畫、工作一樣一樣地做,他在當台中市長的時候,就把台中規劃得改頭換面。這是當一個首長非常基本而重要的能力。我對佳龍的期許很高,希望讀者也可以透過這本書更認識佳龍。

試閱文字

內文 : ※以下節錄自本書〈越是危機,越見領導力〉一章

★真正的領導者是為人民、為國家「走出一條路」的人

  凡是領袖,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面對危機時刻,能夠在複雜、艱困的環境下,帶領人民走出一條路。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做的事,但並不是只為了成功才去做。」林佳龍受訪時這麼說。
  野百合學運出身,歷任大學教授、立法委員、民進黨祕書長、新聞局局長、行政院發言人及國安會諮詢委員、台中市市長、交通部長、無任所大使等多項職務,攤開民進黨黨員名單,像林佳龍這樣從政務官到民選首長,學術及從政資歷皆完整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這一路並非一帆風順。關注政界的朋友都知道,無論在中央還是地方,林佳龍多次遇到棘手難題,只是往往能化險為夷,臨危不亂,在危局中衝出一條生路,也因而受封為「拆彈專家」。就以交通部長任內來說,他便歷經二○一八年普悠瑪事故重啟調查任務、Uber與計程車司機的生存之爭、華航長榮機師罷工、遠東航空無預警停飛、台鐵集集彩繪列車爭議、瑞芳猴硐路段走山、南方澳斷橋,以及觀光業因疫情重挫等嚴峻挑戰。這些事件在在考驗著林佳龍的危機處理能力及其智慧與膽識。
  直到二○二一年的太魯閣號事故,他走進斷裂的車廂,心中受到重擊。「我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交通部長。」林佳龍自省從政初衷,遂於災後處理告一段落後,辭任部長,重新歸零。這段時間,他投身民間公益,與光合基金會展開一年多的「光合」之旅,走進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他也擔任電視節目「預見大未來」的科技特派員,參訪智慧科技企業,從中認識台灣企業國際級的視野與佈局。二○二一年遇上疫情高峰,林佳龍發起捐贈組合式負壓隔離艙的活動,提出C-Tech與科技防疫網的計畫;此外,他也接下「無任所大使」,為台灣數位產業發展與國際交流合作而奔走,協助推動印太戰略下的數位新南向政策和外交工作。
  或許可以這麼說,不管在朝在野,林佳龍不曾停下腳步。他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為台灣做出貢獻。而這些體驗與這段沉潛的日子,也讓他對台灣的下一個階段別有一番觀察與擘畫。

(…中略…)

★從「政治阿信」到「政治阿甘」的政治雕塑家
 願意以一輩子的時間,打造理想中的國家

  林佳龍曾說,「政治不能只看到輸贏、也不是只有成王敗寇。我常在想為何在政治世界裡,不能多幫助人一點,就算別人有困難,我們能否寬容一些,沒有分別心。」但不可否認,政治也像是個道場。林佳龍笑道,整天與牛鬼蛇神過招,當自己遇到和別人有衝突時,常常第一步採取的行動是:先退一步,讓別人贏。也因為常常「讓別人贏」,林佳龍開玩笑稱,自己從以往的「政治阿信」變成「政治阿甘」,走自己的路,堅持理想,始終如一。
  在這部分,林佳龍可說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他形容自己是「政治雕塑家」,願意花一輩子的時間去打造理想中的國家。就像邱吉爾的名言:「悲觀主義者在每個機會裡看到困難。樂觀主義者在每個困難裡看到機會。」林佳龍也曾表示:「在我的從政生涯中沒有所謂怨恨,或是報復。那太浪費時間,遇到逆境時應該盡量去想,你能不能面對?你能不能超越?無論是災難或危機,樂觀的人看見還有半瓶水,而悲觀的人,看到的是失去半瓶水。」
  在政治的世界,林佳龍提醒自己時刻謹記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援引過的馬克思「三塊麵包論」:「對餓到快半死、肚子很難受的人來說,第一塊麵包是生命,沒吃就要死了;第二塊是快樂,有得吃當然比較快樂,但沒吃也能活;第三塊呢?那是毒藥!」林佳龍坦言,爭取權力是政治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取得權力才能影響公共事務,透過政治取得合法權力,可以興利除弊,讓社會更好。
  然而,許多人往往捨本逐末。「透過競爭取得政治權力只是過程,實現願景、政策才是最終目標。」林佳龍認為,每一位從政者在追求權力的過程中,都應該靜下來問問自己,究竟是要追求權力?享受權力?還是為了他人善用權力?若取得權力並非為了實現一個「善的目標」,沒有願景,只是為了權力而追逐,那麼即便掌權也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至於成功的領導者,則必然要能妥善應用權力。權力不是被供奉在神桌上的供品,權力必須行使才會產生效果。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側寫林佳龍對於台灣下一階段的觀察與思考,專章介紹他於交通部長任內的危機管理實例、卸任部長後投入光合基金會的參訪交流,以及正式參選新北市長以來的活動紀實
★特別收錄「龍媽」口述記錄〈他鄉是故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