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先走? 由子女驟逝者的哀傷論陪伴模式之建構 | 誠品線上

你怎麼先走? 由子女驟逝者的哀傷論陪伴模式之建構

作者 王純娟
出版社 吳氏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你怎麼先走? 由子女驟逝者的哀傷論陪伴模式之建構:這本歷時七年完成的專書,強調由「喪親者的視野」來理解喪親哀傷經驗。本書第一手田野資料是來自作者實際與喪子女父母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本歷時七年完成的專書,強調由「喪親者的視野」來理解喪親哀傷經驗。本書第一手田野資料是來自作者實際與喪子女父母親的長期互動。作者先精論並批判各家理論與學術發展至今的實徵研究,再逐漸走向喪親者經驗,軟性訴說臺灣父母親因著孩子的驟逝而不斷轉化的哀傷,這也隱含本書逐漸趨近喪親者的視野與立場,與喪親者同在。人生在世,喪親無人可免,人類在面對、體驗與回應「死亡」所帶來的喪親經驗,在社會文化習俗之上,可能有共同之處。基於這樣的理解,本書在介紹至今既有的心理實務工作後,開展了喪親哀傷心理實務工作的新模式──陪伴模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純娟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哲學博士。現職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並具諮商心理師執照。學成回臺不久,臺灣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因緣際會而學術專業轉向至喪親哀傷的領域,至今已十餘載。近年的任教科目與學術專長相符,以「哀傷治療」、「個人中心學派」、「危機處理」、「社區心理學」為主,課程開設於大學部和研究所階段皆有。校外專業服務以擔任諮商心理師之「督導」或「講座」為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篇 喪親哀傷心理領域的演進與理論批判第一章 喪親哀傷心理領域的演進點滴 第一節 近百年來,喪親哀傷心理領域的發展演進 第二節 「父母親喪子女」屬人倫上非預期死亡(unexpected death),子女驟逝更然 第三節 臺灣喪親哀傷領域現況與本書的視焦 第二章 階段論 第一節 Kübler-Ross 的臨終階段論 第二節 Bowlby 的哀悼歷程階段論 第三節 Rubin 的哀傷歷程階段論 第四節 Shuchter 和Zisook 的哀傷歷程階段論 第五節 Rando 的父母哀傷反應階段論 第六節 哀傷歷程階段論之討論與批判 第三章 哀傷反應類別/多向度論 第一節 Lindemann 的急遽哀傷症候群 第二節 哀傷反應類別論 第三節 哀傷反應多向度論 第四節 哀傷反應類別/多向度論之討論與批判 第四章 醫療觀 第一節 壓力─危機觀:兼談中介變項 第二節 創傷疾患觀點 第三節 哀傷「醫療觀」之討論與批判 第五章 哀傷兩極模式 第一節 Stroebe 和Schut 的「因應喪親之二元擺盪歷程」 第二節 Rubin 的「喪親雙軌模式」 第三節 Brice(1b)描繪母親哀傷的「兩難」模式 第四節 哀傷兩極模式之討論與批判 第六章 「哀傷經驗」新視野──「持續連結」與「意義」 第一節 與逝者的持續連結(continuing bonds) 第二節 哀傷經驗的破壞與建設:「假設世界」與「意義」 第三節 對「哀傷經驗」新視野之討論與批判 第七章 本篇結語 第一節 百年來「理解」和「因應」哀傷經驗幾乎未超過Freud 的架構 第二節 喪親哀傷理論的再批判 第二篇 喪親哀傷心理之研究與研究方法第八章 親代哀傷經驗之實徵研究 第一節 父母親的哀傷經驗 第二節 親代喪子女之後的因應與適應 第三節 喪子女的意義 第四節 親代與逝兒的持續連結 第五節 喪子女與其他親屬關係失落、不同死亡形式等組間比較 第六節 討 論 第九章 應用於喪親哀傷領域之質性研究方法 第一節 現象學取向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民族誌研究方法 第三節 啟發式探索 第四節 結 語 第三篇 哀傷顯微──臺灣父母親的哀傷第十章 英年早逝──親代哀傷的觀察、陪伴與體會 第一節 「類親代哀傷」的體會 第二節 無語的加護病房 第三節 再一連串「類親代哀傷」的體會 第四節 結 語 第十一章 九二一震災現場,親代哀傷紀實;兼敘母親的思念 第一節 紅媽媽 第二節 橙媽媽 第三節 黃媽媽 第四節 綠媽媽和綠爸爸 第五節 藍媽媽 第六節 母親的思念 第十二章 一位喪兒父親的蛻變 第一節 九二一喪兒經驗迄今的影響 第二節 歷經七次晤談的蛻變 第十三章 結語──臺灣親代含悲忍淚的哀傷典故探源 第一節 臺灣社會的民間信仰──死後旅途所反映之喪葬儀式與哭泣相關之禁忌 第二節 臺灣社會佛教淨土宗的念佛往生 第三節 臺灣社會裡,驟逝的未成年孩子死後的世界 第四節 臺灣其他宗教信仰之短論 第五節 結 語 第四篇 從事哀傷心理實務工作第十四章 喪親哀傷心理實務工作──需、供與成效 第一節 喪親者的心理需求、使用資源與影響訴說之因素 第二節 哀傷實務工作的發展、結果與成效,兼論介入時機與對象 第三節 一個精緻設計研究的討論 第四節 討 論 第十五章 深究個人中心學派,兼論我的哀傷心理實務姿態 第一節 個人中心學派的姿態 第二節 在PCA 治療者三態度之後 第三節 討論:PCA 助人者的態度與意識狀態呈現在喪親哀傷實務工作 第五篇 哀傷作為人類經驗──由「同」而生的「陪伴模式」第十六章 人類共同處境 第一節 「人終將一死」令人類形體內外籠罩於死亡焦慮氛圍 第二節 個體向內在世界探尋的「同」──人的心性本質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表達 第三節 不同社會文化的喪親者哀傷經驗的相逢──外顯的「同」之初探 第四節 結 語 第十七章 喪親哀傷心理工作者的實務模式初建構 第一節 喪親哀傷心理實務工作者必須回到自身,無時無刻準備自己成為內在流通之人 第二節 「內在流通之人」把持自己意識狀態以成為「一致之人」 第三節 「一致之人」意識越界的歷程 第四節 「陪伴模式」之討論 參考文獻 附 錄 索 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你怎麼先走? 由子女驟逝者的哀傷論陪伴模式之建構
作者 / 王純娟
簡介 / 你怎麼先走? 由子女驟逝者的哀傷論陪伴模式之建構:這本歷時七年完成的專書,強調由「喪親者的視野」來理解喪親哀傷經驗。本書第一手田野資料是來自作者實際與喪子女父母親
出版社 / 吳氏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670549
ISBN10 / 9868670543
EAN / 9789868670549
誠品26碼 / 2681500056001
頁數 / 464
開數 / 16K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文
|推薦序一|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子女驟逝者的哀傷有誰知?

今年四月,正當我為開會、演講、報告以及醫療有關業務而繁忙之際,我意外地接到素昧平生的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王純娟教授來信,要我為她即將出版的新書《你怎麼先走?──由子女驟逝者的哀傷論陪伴模式之建構》寫序。當時第一個反應是,我既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學者,又實在沒有時間,只好婉謝她的好意。

但想不到看了她的信與序言之後,我完全改變了想法,我在此引用她所說的幾句深深地感動了我,而使我決定幫她寫序的話:

「我希望學術論著可以毋須與讀者產生太多距離,甚至讀者能夠有所共鳴」;「這些研究計畫案的執行,無論對象是母親、父親或手足,於我而言的意義在於:學習放下專業的姿態,以『喪親者』為師。我初接觸『喪親者』時,就像生下第一個孩子就『照書養』的金科玉律,我參照自己所大量閱讀的文獻,而⋯⋯」;「逐漸地,面對『喪親者』時,我放下自己內在的滿腹經綸,放下自己外在專家學者的形象,回歸為『人』」;「我的專業盔甲漸次剝落,逐漸明白了:若我要站在『喪親者』的立場,就要打破研究案原有的規畫,而浮現出『把喪親者當回事,喪親者自然會把我當回事』的理解」;「了解『喪親者』可能恢復到日常生活起居,並不代表她們走出來、復原或調適了,了解可能有『喪親者』仍舊躲在角落裡,啃食自己的傷口,我想為她們發聲──由『喪親者』立場出發,儘可能地真實傳達她們的經驗與呼喊,助更多人了解『喪親者』的處境。」。

看完王教授這本大作,我深信她這本書的確做到了替「喪親者」發聲,而我也可以感受到她做學問的態度和寫這本書所花的精神與用心。然而這長達五篇、十七章、一共近二十八萬字的學術論著,可能有不少人望之卻步,而失之交臂,而這正是我最大的隱憂,也正是我所以要寫這序文推薦的動機。容我提出以下的議:

第一篇〈喪親哀傷心理領域的演進與理論批判〉一共七章,這是比較學術性的論著,可能一般讀者比較不容易消化。第二篇〈喪親哀傷心理之研究與研究方法〉一共兩章,也是屬於學術研究方法方面。第四篇〈從事喪親哀傷心理實務工作〉一共兩章,以及第五篇〈哀傷作為人類經驗──由「同」而生的「陪伴模式」〉也是探討比較專業性的實務運作。我個人以為除了專攻臨床心理學的學者或學生以外的讀者,可能一開始會有點困難,而個人倒以為一般讀者不妨先看書中的第三篇,而後再回過頭來慢慢咀嚼其他幾篇學術性較重的文章。

第三篇〈哀傷顯微──臺灣父母親的哀傷〉一共有四章,我覺得這幾章對「喪親者」的感受,有非常感人的追蹤訪談的描述,而可以幫忙身為「局外人」的一般讀者有機會深入了解這種驟失子女的「喪親者」。作者利用自己過去經歷過六位學生過世的經驗,寫出自己身為「視『生』猶親」的老師所感受的刻骨銘心的體會,而寫出這篇開頭的一章〈英年早逝──親代哀傷的觀察、陪伴與體會〉,緊接著寫出以下幾章〈九二一震災現場,親代哀傷紀實;兼敘母親的思念〉、〈一位喪兒父親的蛻變〉、〈結語──臺灣親代含悲忍淚的哀傷典故探源〉。很多「喪親者」在採訪中所流露出來的話語深深地感動了我,這種出自「喪親者」的口述,讓讀者透過書中所述情境,更了解她們的哀傷。在這章〈一位喪兒父親的蛻變〉裡,王教授引用「喪親者」爸爸很傳神的隱喻,「他不喜歡自己的路需因前車受到影響,所以會超車;可是萬一隔壁的車道也有車,就只好暫緩了。九二一就像如此,他被迫停在那兒,動彈不得,整個人停擺。很具象,我想到可以下車,自己走路:是的,打破牢籠,走自己的路。」這種引自於「喪親者」的不同時間的多次晤談筆記,使讀者更能體會他們在時間的療傷中,漸漸走出陰霾,說出當初無法啟口的痛,而透過這些珍貴的口述資料,「喪親者」終於可以找到這面「窗」宣洩自己的痛,而別人也才能由這面「窗」窺探「喪親者」的痛,進而給予幫忙。這一章的小結,「斷了線的風箏也可以有另一片更美的天空」,也道出這位「喪親者」踏上「換個角度看事情」的療傷康復之道。

從這一本書,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以『喪親者』為師」的深入觀察、學習與體驗,真正達到「學術論著可以毋須與讀者產生太多距離,甚至讀者能夠有所共鳴」。同時因為她的專業背景以及研究架構,才能完成這部既是具有學術價值的論著,又是能夠幫忙社會大眾了解比自己不幸的人的好書。
我要誠摯地恭喜王教授,她真的做到了信中所說的,她要利用子女驟逝者的眼光來看最悲痛的人生經歷,而透過她的敘述,我相信許多人都因此能夠培養出同理心。我常與醫學生說,我們不可能得過所有病人所生的各種病,但如果我們有機會透過閱讀,了解別人走過的人生,我們就能對他人的病痛具有敏感度,而能即時給予有效的療傷。

撰寫這篇序文時,我忍不住想起我的三位子女驟失的摯友──兩位精神科教授以及一位神經科教授,他們各有一位非常傑出的子女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離開人間,而我親眼看著他們從憂傷的谷底爬出而蛻變。我也要在此謝謝王教授給我這機會,了解他們是怎樣走過這條路。



|推薦序二|林幸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
傑出學術與工作夥伴之養成與產出
純娟是我在彰化師大擔任輔導研究所所長時的碩士班學生(1988-1990),以非相關學系(企管系)進入輔導研究所,這個輔導領域的異數,在當時即已充分展現其獨立思考的能力,令我印象深刻;也因此,當我轉任至臺灣師大特殊教育學系時,就邀請她擔任我的專案研究助理。在那兩年中,我觀察、了解純娟在研究方面的人格特質和潛能:她是一個極具耐心、正義感,而且邏輯思考很強的人,能夠同時承擔諸多繁重的事務。彼時正值教育部積極推動輔導工作六年計畫,我負責的若干研究案,純娟參與其中大部分的討論與執行;也隨著這樣的歷練,啟動了她出國深造的生涯路。

之後二十餘年,她持續在心理諮商領域增益。1992 年純娟前往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Georgia 修讀「社區諮商」的碩士班課程,在那裡接受ACA 認可的「社區諮商」課程訓練與600 小時的社區機構實習,也受到多元文化諮商名師Richard C. Page 和個人中心學派名師Jerold D. Bozarth 的薰陶。1994 年純娟繼續前往University of Virginia 修讀博士學位,她在修習完所有諮商員教育的課程後,期待在統計、研究法等領域更有精進,而轉至教育研究學系,修習完整的教育統計、心理測量理論等課程。其博士論文屬於量化研究,但在浸淫個人中心學派(PCA)的淬鍊下,她已將Carl R.Rogers 的精神融入教學、研究、乃至生活中。

1999 年純娟在埔里任教,適逢九二一大地震。震災後,純娟從專業的角度出發,
探討暨大在災後北遷之教育意義、高等學府與社區的關係、學校於災後社區心理方面可以切入的重點,同時也直接接觸喪兒哀慟的父母親,進行哀傷心理之探究,陸續發表多篇實徵研究以及個人省思的文章,這本書就是純娟對這個哀傷課題多年探究的總和結果。

探究這個課題,純娟堅持要由喪親者的視野出發,雖然這條路走得並不順遂,但
是在轉折反思的過程中,純娟徹底剖析PCA 的理念,探求PCA 與中國的佛教禪宗、道家老莊相互輝映的義理,打破傳統諮商者的框架,放下專家姿態,以助人者對自己心性鍛鍊的要求為先,時時刻刻的自我檢視與覺察、培養足夠的安全感與自我接納,虛空自己的本心,成為內在流通之人,在「同」的氛圍裡,涵容於喪親者喪親經驗的內在世界裡,與喪親者同在,啟動喪親者內在自由流動的力量,達成陪伴的助人效應。

純娟在這本專書中,不只是評析國內外哀傷心理領域的理論與演進脈絡,更將哀
傷的關懷扣入臺灣當今社會文化、宗教信仰,以及人類的共同處境,消除一般人對喪親哀傷的刻板印象,並在普世人類共同處境的關懷中,凸顯出本土性獨特的喪親哀傷的脈絡,進而跳脫哀傷心理學的階段論、醫療臨床觀點的因應策略等,建構了貼近在地文化、又能將人類的共同性納入思維的臨床實務工作模式。

生是一種學習,死是另一個探索,生與死都是每個人必須永續經營的功課;死亡
還是不可預測,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死或如何死,而喪親、驟逝更令人難以面對。純娟拋出這個課題的解答,不會是每一個人的答案,也不會是最後的答案,但畢竟是一個具有啟發性的起點。純娟透過這本書烙印了她走過的足跡,也明顯地反映純娟獨立思考的特性,更凸顯了她在研究與實務工作中的熱忱。她不僅上窮碧落下黃泉,評析百年間心理學領域四百多篇相關文獻,更從貼身的觀察、理解與反思中,融理論與實務於一爐。學術生涯不易,但將學術與個人生涯串聯,更是難上加難;純娟十數年的體驗,提供了國內相關議題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一個很好的典範,我更高興有這麼一位傑出的學術與工作夥伴,成就了這番非常值得稱許與肯定的壯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