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陰把槍是綻放在內蒙古西部地區(原綏遠省薩拉齊)的一株武學奇葩,據《綏遠通志稿》載:「趙老同,山東人,清咸同間遊塞外,久居薩拉齊。精武術,尤擅陰手槍法,一名纏槍,彼時國內稱為獨傳。綏人得受此槍法,實自老同始。」我們幸得該槍術第五代傳人──吳桐先生的親傳,以及他所珍藏的手抄槍譜,故責無旁貸地應將這一珍奇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經多年整理,於1986年初將它編寫成冊,後經中國武術協會審定,於1990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以《陰把槍》之名出版面世,並將它定為《中華武術文庫•拳械部•器械類》之一。 2002年初,中央電視五台,「體育人間欄目」登門採訪,並以「吳秉孝陰把槍」為題在中央五台、四台播放,對這一槍術文化進行了宣傳。之後,許多愛好者來函索取資料,筆者從而萌發了重新整理《陰把槍》的想法。因在該書出版後的十幾年間,我在教學與訓練中,對槍術和理論仍在進行潛心的研究,增補了許多前版所未有的內容。對其傳承史,特別是祖師趙老同是否就是宋景詩的問題,經史料查證和實際調查,得出了明確的結論,望能在新版中充實和完善。陰把槍在傳世之初,就以實用槍法為其突出之點。為不失這一傳統性,本書在基本槍術中,補充了一些歷史上所謂「托竿蹲身寂無少動」非常「吃功夫」的內容,並指明其技擊含義。在傳統的組合練習(如紮九槍)和套路動作中,亦注以技擊內涵。在要求動作規範的同時,也使讀者在技擊意識基礎上,惟妙惟肖地去掌握傳統陰把槍的實用技藝。對於該槍術的名稱《陰手槍》、《纏槍》、《陰把槍》,亦曾有過研考,前二名是來自歷史記載,後者是自綏遠省國術館建館後,館員及學員們對它的俗稱。過去武術界常稱手心向下為「陰手」,手心向上為「陽手」。因該槍術的前手,是手心向下握槍桿的,故稱為「陰手槍」。而「纏槍」則主要是因為該槍術突出了以纏繞黏隨為其特點(槍譜稱:前手為沾,後手為黏。;前手為隨,後手為連)。這兩種叫法均能概括槍法特點。我們認為叫「陰把」(包括「陽把」)均欠妥。因為槍器中的「槍總」或「槍底」,就是供手握的把柄,被稱為「槍把」。一般由有力而靈活的手掌握它(槍譜稱:後手為發槍之主力),右手握稱之謂「右把槍」,左手握稱之謂「左把槍」。另一手握在槍桿的中部,起支點作用(槍譜稱:前手為架機之尺規)。如果將這隻手的握法也加上一個「把」字,即「陰把」(或「陽把」),既不能說明槍法特點,又混淆了「把」的概念。道理雖如此,但從思想理念上講,「陽手」好像意味著光明正大,而「陰手」卻似乎有陰暗的含義。故學者們不願叫「陰手槍」,就將「手」字改成「把」字,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地,將「陰手槍」叫成了「陰把槍」。《通志稿•國術分館》中載:「館內設有國術教練班,以學、商兩界為多。副館長吳桐著有《太極拳淺釋》,館員雲連珍、李映宏合著《連環劍秘訣》,雲連珍、陳沛合著《纏槍學要義》等書。」(陳沛是一中的學生、雲師的高徒)。我們考研認定這《纏槍學要義》就是雲師不輕意脫手的《陰手槍槍譜》。它對該槍術的發展奉獻,有極大的里程碑意義。槍譜中有這樣一段記述:「槍斜槍不可刮,機前晃搭搧槍,不怕他硬來批槍,回揪進擒陽把槍。」反而推知,雲師已對「陰把槍」之名是認可的。「七•七」事變,日寇入侵歸綏,省國術館關閉。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武術也飛快地開展起來,「陰把槍」之名亦隨著強勁的東風飛揚四海,逐步深入人心,願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永留人間。書中與作者合拍雙人練習照的,是學生劉起、田奕崴、文建生,在此一併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