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前言 大蒜俗稱蒜頭,台灣各地均有栽培。大蒜與蔥、薑、韭、薤合稱五辛,是烹調料理時不可或缺的香辛佐料,也是全世界公認最接近藥品的健康蔬菜。 在世各國的壽命排行榜上,經常名列前茅的歐洲各國,他們的飲食料理中,也經常以大蒜為佐料。 提起大蒜,許多人對它那獨特的刺激性臭味,都不具好感且敬而遠之。同時,大蒜對人體的功用,也是眾說紛云、模稜兩可。到底它的效用在何處,仍是莫衷一是。 大蒜的原產地在西亞,隨著地理環境傳播到阿富汗、中國、韓國及日本等地。它是百合科的植物,可食用的部分是鱗莖。 自古以來,此鱗莖即被視為強健食品,能使身體健康、產生活力,還有抑制疾病惡化及預防效果。在料理上,則具有解毒、除腥臭的功用。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大蒜其氣薰烈,能通五臟,達諸竅,辟邪惡,消痛腫,化症積肉食,此其功也。」公元五世紀,印度人發現吃大蒜能增強智力,嗓音宏亮。 近年來,人們又發現了大蒜的許多藥理作用,大蒜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大蒜在保健上的效用,可以確定能消除疲勞、開胃、減輕神經疼痛等。美國科學家已把大蒜列為基本健康食品,大蒜益於人體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它為具科學依據的健康食品。如果因味臭而鄙棄它,那麼,對自己的身體維護將是莫大的損失。 本書除了針對大蒜在健康維護上的助益及其藥效、變遷的歷史等做詳盡的解說之外,特於第四章介紹料理與藥用法,闡述大蒜在醫食同源中所扮演的角色。 希望藉由本書揭開大蒜神秘的面紗,讓大家能在瞭解大蒜之餘進而食用,使大蒜的功能裨益您的健康。目錄前 言第一章 大蒜是人類健康至寶大蒜是健康之友●大蒜是健康食品之王●大蒜具強精健身作用●大蒜「發威」的歷史●大蒜的辛臭消失掀起大蒜革命●從大蒜的分解酵素著手●無臭化的方法●絕無農藥殘留第二章 大蒜使人健康與年輕超群的養顏強身效果●大蒜所含的有效成分●使細胞活化、防止老化●大蒜的增血作用●大蒜能促進血液循環大蒜裏沒有「疲憊」●解暑、禦寒、消除壓力●大蒜讓妳麗質天生第三章 大蒜的適應病症防癌的飲食生活──大蒜與體質的關係大蒜的油性成分有益於心臟病的治療──預防膽固醇腦中風、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最適合自然療法──使血管潔淨,促進血液循環大蒜是治感冒的「特效藥」──首要之務乃增強體力治頭痛要常吃大蒜──止一時之痛的鎮痛劑是危險物大蒜浴能治肩酸──「垂釣體操」對肩酸最具療效大蒜可增強體力──大蒜是鹼性食品預防結核病從增強體力做起──大蒜是不含副作用的「妙藥」胃病要依賴大蒜及鹼性食品──「大蒜對胃不好」純屬誤解可以根治糖尿病──大蒜與藥併用大蒜的整腸作用可治便秘──宿便會導致腦溢血大蒜所含的天然型甲硫氨酸能治療肝病──比癌症更恐怖的肝病預防誘發腎臟病的扁桃腺炎──常吃大蒜可治虛弱體質利用大蒜灸及大蒜浴可治神經痛和肌肉痛──克服三大神經痛利用大蒜的增血作用抑止氣喘和支氣管炎──抑止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大蒜的保溫對風濕有療效──利用大蒜的全身療法大蒜的超強鐵質吸收率益於貧血症的改善──女性需要二倍於男性的鐵質大蒜的「S─S結合」可克服更年期障礙──無更年期的大蒜生活鎮定精神亢奮的維他命B1可解失眠之苦──大蒜可提高維他命B1的存留率肥胖應先從飲食生活改善──吃大蒜勝過減肥外用大蒜可治療痔瘡──內食糙米,外用大蒜第四章 大蒜食用與藥用法1.食用法中華料理韓國料理日本料理西洋料理醃漬料理2.藥用法●大蒜(蒜頭)是健康食品之王 不論是音樂、文學或繪畫,真正有價值的作品會超越時空,永遠刻畫於人心。相反地,趕著時代的潮流,裝腔作勢、譁眾取寵者,等時機一過立刻被忘諸腦後。 譬如,失聰後的貝多芬在一八一八年~一八二四年所譜的「第九交響曲」,被稱譽為藝術的極品,在一百九十年後的今天仍震撼全世界人類的靈魂,帶給人們希望與歡欣。 而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以及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也都是永垂不朽的藝術作品。 價值的不朽,不僅限於藝術作品,在健康食品的世界裏也有同樣的道理。 對於「求生」有強烈執著的人,為了健康長壽,自古以來即四處探求各式各樣的健康食品,並不時地推陳出新。 但是,即時性大發利市的健康食品,往往隨著風潮一過,立即消聲匿跡,而讓新生品取而代之。 通常,健康食品之所以容易受宣傳與流行的左右,也是因為人們為求健康,而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更有效的商品上所致。在這當中,從幾千多年前,即打出「對人體深具功效的食品」王牌,至今不改其尊容的,就是大蒜。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基於相同道理,時間的歷練更凸顯出貨真價實的本質。從這項理論看來,大蒜在不可勝數的健康食品中,是最實在又優秀者之一。 人類的飲食生活中所必須的有用植物之中,最早發現的熱能源食品就是大蒜,這可以從歷史文獻上得到證實。 大蒜的原產地眾說紛云,有人說是產於非洲,也有人說原產地在中國,不過中亞的吉爾吉斯原產地之說似乎較為可信。 從該處往西方傳播,在紀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古埃及王朝時代,已經視為強健食品,和洋蔥一樣被廣泛地栽培。這在石板的文獻上均有明確的記載。 出生於紀元前五世紀,有「歷史之父」雅號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調查埃及第四代王朝的古夫(khufu)王金字塔時,發現建造該金字塔的奴隸們所食用之大蒜總配額量,用象形文字記載於墳墓的側域。 同時,從紀元前一三○○年代的古埃及國王支丹卡門(Tutankhamen)的墓裏,也發現了大蒜的球根。 據說,為了營建誇示古埃及王權威之墓的金字塔,每天要動員二十萬名奴隸,以三個月交替的編制,花上二十年時間才能完成。 在炎日高照的沙漠,對不止息地搬運巨石的奴隸而言,大蒜是他們增強體力的熱量源。所以,換句話說,「金字塔是由大蒜架構出來的」也不為過。而且埃及奴隸唯一的一次反叛,就是當年尼羅河氾濫,破壞收成,大家沒有大蒜吃。 埃及人所鍾愛的大蒜,不久就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古希臘、羅馬,最後遍佈於歐洲各地。 不過,對於大蒜的特殊味道,歐洲各國也因民族不同而喜惡不一。 在西班牙料理、義大利料理或法國料理中,大蒜是經常廣被使用的辛香料。不過,英國人似乎對大蒜的味道有些許排斥感,對於食用大蒜之後的口臭,鄙稱為「野卑之蛋」。 至於大蒜東遷的路線,據說是從埃及往阿拉伯諸國,然後到印度、中國等地。傳說是在紀元前一四○年左右的漢武帝時代輸入中國。 阿拉伯料理至今仍多用大蒜,中國料理中大蒜也是常用的調味料。不過,世界上以韓國料理的大蒜使用量為最多且最頻繁。大蒜流入韓國,大概也在紀元前一百年左右。 從地域性及民族性來分析大蒜栽培的普及化,可見愈是生長在特別炙熱、寒冷地帶的民族,愈積極地栽培並愛用大蒜。 這大概是因為大蒜能驅除暑熱之苦,又能克服嚴寒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