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 | 誠品線上

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

作者 釋證嚴/ 講述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我們的心量與愛,必須包容天地萬物、一切生靈。」「廣結善緣的人生,處處受人歡迎;覺得世界充滿光明,事事都很可愛。」「因緣稍縱即逝,把握剎那的心念,恆常盡心盡力去做。」你知道嗎?佛典故事不僅蘊含待人處事的道理,還精采有趣、令人深深著迷,現在就讓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引導孩子從故事中明白什麼是自私和無私;什麼是利己和利他;什麼是大愛、什麼是正直,懂得視萬物平等、慈悲喜捨。《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全書分為「慈悲護生」和「善解因緣果報」兩個主題,共收錄證嚴上人娓娓講述的25篇溫馨故事,其中取材以佛典的故事為主,也有寓言故事、民間故事和真人實事,經以兒童文學語言編著,深入淺出的寓意,適合大孩子自行閱讀,也適合大人與孩子一起共讀,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培養悲天憫人的同理心,開發內在的美德,發揮生命無限價值。★書中附有40則靜思語,教導孩子慈悲為懷的精神。★書籍尺寸專為親子共讀而設計,推廣親子透過陪伴與對話交流的機會,建立共學家庭,讓兒童品格教育在家庭中奠基,從生活中做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釋證嚴證嚴法師1937年生於臺灣臺中清水,皈依印順導師,終身奉行「為佛教、為眾生」的核心信念;倡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脤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所傳佛法簡約質樸,在生活中力行,是人間切實能行的法門。1991年獲頒「麥格塞塞社會領導獎」,被推崇為「喚起現代臺灣民眾對古代佛教慈悲為懷教義的重視」;是佛法精神的傳承者,善導大眾付出無所求同時感恩,以尊重、大愛擁抱地球村。證嚴法師是佛教靜思法脈的奠基者、慈濟宗門的開創者,依循佛陀教法,教導慈濟人行菩薩道。五十多年來,慈濟人克己復禮,不分宗教、種族、政治、贏得國際社會肯定,證嚴上人更獲頒無數獎項,包括:台美文教基金會社會服務獎、美國艾森豪國際和平獎章、行政院文化獎、日本庭野和平獎、羅斯福基金會傑出公共服務獎、國際扶輪社最高榮譽獎等。另獲臺灣、菲律賓、泰國、香港等地的六所知名大學,授與榮譽博士學位。上人總是謙稱,所有榮耀應歸給全球慈濟人,而他只是代表受獎而已。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主題一:慈悲護生 1 五色鹿王 在山林中有一隻鹿,全身五彩顏色燦爛,群鹿都擁戴這隻五色鹿為王。有一天,有個國王帶了大隊人馬來到山林裡打獵,射殺了鹿群⋯⋯ 2 大魚捨身 佛陀為了度化眾生,發願轉世再來人間。有一世,佛陀是一個小國家的國王,可是國家連年乾旱,全國人民陷入饑荒,國王因此召集大臣祭天求雨⋯⋯ 3 烏龜報恩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貧困卻能父慈子孝、用心耕作,把辛苦所得的農作物賣出去,經過多年的省吃儉用,慢慢存下一筆積蓄⋯⋯ 4 縱鯉增壽 一位書生看見漁夫補了一條大鯉魚,在水桶裡游啊游,眼睛卻一直盯著書生看,書生於心不忍,買下鯉魚放生,想不到牠竟然是龍王之子⋯⋯ 5 鹿王與國王 九色鹿王是人們夢想中的獵物,因此牠在山林中深居簡出,不輕易與人接觸。有一天,牠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位快要溺斃的人,卻惹來殺身之禍⋯⋯ 6 小鳥救山火 有一片森林因為乾旱樹木都枯乾了,風一吹,樹與樹之間不斷摩擦起火,很多動物求生無門,有一隻小鳥展開牠的翅膀,飛到大海用翅膀沾水⋯⋯ 7 長生太子 長壽王以德治國,不喜歡國家有武力裝備。儘管大臣都勸說國家要增加武力,可是長壽王不但反對,還跟他的兒子——長生太子隱居到山林⋯⋯ 8 買魚護生 兩位考生進京趕考,途中經過江邊時,看到漁人捕魚,兩位考生心生慈悲,想要把魚全部買下來放生,可是身上的銀兩有限,就想辦法向路人募款籌錢⋯⋯ 9 牧童哭牛 一個富有人家的長者往生了,他的妻兒哀傷不已,想起父親生前經常布施,救濟貧苦人,就想也為父親做法事,而且一連好幾天,還殺雞殺鴨,鋪張祭拜⋯⋯ 10 獵人的陷阱 一群獵人用心設計可以輕易捕捉獵物的方法,於是在森林裡挖出坑坑洞洞的陷阱。一天,終於有一隻鹿掉入陷阱,鹿悲鳴大叫,獵人們搶著來找⋯⋯ 11 善心善報 一位有錢人家的太太罹患肺癆,吃了很多藥都沒效。先生聽說有位醫師很高明,所以請來為太太看診,醫師看了病,開了藥的配方是一百隻麻雀的腦⋯⋯ 12 鐵筷與母牛 有一位官員的孩子看到路邊有個算命攤,覺得好玩就前往算命,算命先生看了說他很好命,出生在官府富貴家庭,但是壽命卻很短⋯⋯ 13 行善救鱉 一位長者在市集看到一個人抓著一隻鱉叫賣,這隻鱉拚命掙扎,長者看了於心不忍,花大錢買下這隻鱉放生。不久,長者的家鄉發生了水災⋯⋯ 靜思語20則 主題二:善解因緣果報 14 善因得瓜 阿難和迦葉隨侍著佛陀化緣,看到不遠處有一片瓜園,佛陀叫阿難去乞討一顆瓜來止渴止飢,阿難向瓜園走去,看管瓜園的人看到阿難,態度很不好⋯⋯ 15 七日之恩 佛陀帶著弟子在小城托缽,有位長者看到佛陀心生歡喜,請求供養。經過七天,忽然間下起了大雪,佛陀告訴弟子不用出門了,大家都要餓肚子⋯⋯ 16 十一世牛 有一位醫師愛吃牛肉,若請他前往看診,沒為他準備牛肉吃,他就隨便敷衍。一天,這位醫師突然過世,看見閻羅王正在審判一個殺牛的人⋯⋯ 17 賣魚的老人 一天,佛陀和阿難來到市集中,看到一位賣魚的老人,一邊叫賣、一邊叫苦。佛陀走到老人身邊,停下來聽他說話。老人感嘆上天對他如此不公⋯⋯ 18 驢子還債 一位生意人到城裡辦事,雇了一輛驢車趕路,沒想到走了一百里路之後,驢子卻停下腳步,不管車夫怎麼催啊拉啊,驢子都不肯再往前走一步⋯⋯ 19 墮入啼哭地獄的婆提老者 一天黃昏,波斯匿王來到佛陀講經說法的「祇樹給孤獨園」拜訪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蓬頭垢面、全身滿是灰塵⋯⋯ 20 兄弟種田 哥哥總是慇切的叮寧弟弟要努力耕作,才能豐收,自己卻只會每天求天神賜福,荒廢農事,於是天神化身為弟弟,學哥哥到廟裡祈福而不耕作⋯⋯ 21 佛陀與阿難的善緣 一位老師父帶著一群小沙彌在古寺裡修行,他嚴格要求小沙彌精進用功,其中一位小沙彌謹記老師父的教法,托缽時也在背誦經文,一位長者看見他打開大門⋯⋯ 22 見利忘義的惡報 有一對兄弟,弟弟經商成功,賺了很多錢;哥哥則是受到官府與人民信賴的公證人。弟弟有個從商的朋友想出海尋寶,因為錢不夠準備商船,來向弟弟借錢⋯⋯ 23 牛車兩臺半 有一個人專門經營牛車載貨的生意,為了有生意可做,得要勤快的把牛養好,但他總是一邊餵牛吃草,一邊抱怨準備糧草養牛很辛苦⋯⋯ 24 離奇的牛角 一位城主被新生幼牛以角刺殺身亡,牛主人害怕惹禍上身,趕緊將牛轉賣給別人,買牛的人牽牛走在回家路上,口渴了彎腰飲用河水,幼牛卻從背後衝過來⋯⋯ 25 賣燒餅的男孩 有一個孤兒臭頭爛耳,在市集賣燒餅為生,他看到村裡的人都不尊重為了修繕寺院托缽的老師父,也不肯布施,心裡很難過⋯⋯ 靜思語20則

商品規格

書名 / 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
作者 / 釋證嚴 講述
簡介 / 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03789
ISBN10 / 9865503786
EAN / 9789865503789
誠品26碼 / 2681927975008
頁數 / 104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4.5X28X1.3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試閱文字

導讀 : 「慈」是給別人快樂;「悲」是同理別人,心生憐憫。所謂慈悲,是對一切眾生(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人和動物,甚至花草樹木和山河大地)平等看待,並能獻出自己無私的大愛去關心、照護,使眾生皆得快樂。開啟慈悲之心,是一堂孩子了解生命教育的入門課。

慈悲的孩子,有是非心,慎思明辨,所以能潔身自愛,不誤入歧途;
慈悲的孩子,有同理心,少憤怒、指責,或與他人起衝突;
慈悲的孩子,充滿愛心,樂善好施,願意付出,處處受歡迎;
慈悲的孩子,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友善環境,珍惜擁有的一切。

親子共讀《證嚴法師說給孩子聽的慈悲故事》一書,像是陪伴孩子聆聽證嚴上人透過故事的開示,一起討論什麼是慈悲為懷的精神;什麼是大愛無私的行為;什麼是善惡有報的因果循環⋯⋯讓孩子從中明白生命的可貴,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身邊萬物,並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時時把握機緣做好事,將生活過得快樂、有目標、有意義。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