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龍袍: 民初報人小說家李定夷筆下的民國趣史 | 誠品線上

袁世凱的龍袍: 民初報人小說家李定夷筆下的民國趣史

作者 李定夷/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袁世凱的龍袍: 民初報人小說家李定夷筆下的民國趣史:《民國趣史》共有二輯,第一輯初版於一九一五年三月,分有壽星集、遺老傳、官場瑣細、裙釵韻語、社會雜談等大類,第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民國趣史》共有二輯,第一輯初版於一九一五年三月,分有壽星集、遺老傳、官場瑣細、裙釵韻語、社會雜談等大類,第二輯初版於一九一七年五月,分有慶頌聲、榮哀錄、神怪談、續情史、新黑幕、博物院等大類。每大類中還有許多小題目,包羅萬象。文中所記載,多為作者當時所聞,上至達官顯要,下至市井小民,皆有入文。 本書整合二輯內容,重新排版、點校。書中所記之名人趣談、奇聞軼事,可一窺當時在新與舊、中與西交相衝擊下的民初社會,所呈現出的各種光怪陸離樣貌。並可與正史相輔,為研究民初歷史之參考資料。 李定夷,民初報人小說家,著作豐富。著有多本長、短篇小說,以及多篇隨文筆記。因其歷任多刊報紙與雜誌之編輯、主編,對於當時之社會現況有所了解與深思。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定夷(一八九二~一九六四)/原著近現代小說家。字健卿,一字健青,別署定夷、墨隱廬主等,江蘇常州(武進)人。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聰穎過人。由於他向《民權報》投稿和發表作品,受到主編周浩之聘,任該報編輯,發表白話長篇小說《霣玉怨》和翻譯長篇小說《紅粉劫》,一鳴驚人,躋身於小說家行列。歷任《小說叢報》、《銷閒鐘》等雜誌的編輯或主編,並大量寫作小說。《小說新報》於一九一五年三月創刊,李定夷任編輯主任,時間長達近五年。一九二○年,李定夷任上海《大公報》駐京記者,此後歷任北京《中報》、《大陸》、《正陽》、《中華》、《順天》等報及平民、大陸等通訊社編輯。一九五七年由黃炎培推薦任上海文史館員。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病逝上海。蔡登山/主編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等十數本著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讀】李定夷和《民國趣史》/蔡登山序〈壽星集〉總統壽辰祝嘏記國史館長介壽之小啟馮上將軍雙壽紀長老賭壽之佳話粵巡按署慶壽志江西之三星獻壽圖〈遺老傳〉陶然亭雅集之儷啟章一山卻聘記葉德輝之文藝談辜鴻銘之憤慨創議復辟之健將王垿與譚貝勒齊名斯文又弱一個宋育仁軼事三湘耆舊傳〈官場瑣細〉無獨有偶之假官戚揚遇瘋記願作鴛鴦不羨官劉文嘉第二吳營長之威風使君淚滴牡丹江法曹不法何苦啕氣呢張大帥晉京紀孫總長流血王湘綺與史館張彪重入鄂州城嗚呼王治馨死矣劉鼎錫試院現形〈裙釵韻語〉公府新式結婚記梁令嫻于歸記獄中韻事敦誼會之西曲妓界助賑之韻啟鳳冠霞帔之光榮巡按夫人之威風女傑豔史瀟湘風流案女劇界唯一之人物〈社會雜談〉奇奇怪怪之紙人法政學生之奇呈異想天開之掘金談江西之斯巴達妒殺趣聞當年雄風何在岳父之重婚罪木偶結縭記冷飛天之殺身禍驚絕梅蘭芳割乳奇案風雨話金陵毛丫頭殞命記天然戲迷藥謀財均是賊也留學界之趣聞奇怪之姦案苦女兒臘八粥迷信歟哀悼歟快婿變老夫胎產誌異男女混雜之修道舊新年之廠甸熱北京第一舞臺開幕記北京第一舞臺遭劫記民國之新諱辨警犬餘杭瑣記封臺戲之特色東三省之馬賊特赦聲中之掮客日曆新景我佛無靈新舞臺重整旗鼓依然歌舞昇平中學萬年賽會之慘劇〈慶頌聲〉北京之真國慶慶賀共和復活記上海之真國慶擁護共和紀念會慶祝會之活劇〈榮哀錄〉蔡上將之國葬儀黃上將之國葬儀黃上將逝世記黃上將開喪記黃靈離滬記蔡上將逝世記蔡靈回國記蔡靈離滬記北京追悼黃、蔡記成都悼蔡記長沙悼黃記黃花崗上哭英雄追悼海珠烈士記記湘綺老人之喪〈縉紳傳〉李軍長之榮譽東施效顰有清遺民周公末路狂奴故態官場真是戲場重婚之法官運動家之如夫人知事施非刑知事棄髮妻知事討沒趣知事拿妖怪知事袒小竊知事鬧新房知事鬧笑話知事拍馬屁袁公子碰碑省長困於群小盛氏之闊綽鎮守使延師條件洪憲遺臣稟牘笑柄勞乃宣碰釘子總長宴客趣聞兔官僚〈神怪談〉總統府鬧鬼雍和宮打鬼信江中學之鬼鐵算盤狎邪鬼瓦石紛飛肉金剛東嶽大帝之後宅怪濁水治病舊人魂附新人體活鬼范郎屢赴天臺約談狐一談狐二談狐三死而復活借屍還魂留美學校鬧鬼地藏會父入女胎〈續情史〉盧江烈婦馬議員之豔史孝姻緣李郎妙計雀屏新例宣南姦殺案催妝詩白髮紅妝殺姦奇計小學生宿娼黑龍江之風流案歡喜禪自由結婚之稟自由結婚之函閹妓離婚案多夫之奇論手足幾成伉儷不嫁主義懲悍術教員戀愛自由懦夫快舉不良之婦經理與女工淫婦自斃劉玉鳳之哀史僉事韻事牡丹花下風流鬼小兒女之憨情捉姦案之豔判〈新黑幕〉南海監獄之黑幕王局賭之黑幕和尚行醫之黑幕賭徒騙錢之黑幕黃天黨之黑幕謀財害命之黑幕搶匪之黑幕拐犯之黑幕惡家庭之黑幕頑民械鬥之黑幕翻戲黨之黑幕〈博物院〉訃聞大觀古墓中之寶玉塔頂之寶明代鈔票古窯金香爐三十萬金之石棺棺中小魚鯿魚與苔菜獸性人公雞生卵腹中花蛇金匱石室袁帝之龍袍洪憲家臣之墨寶國旗繡鞋大牡丹男子之尾人妖造像石幢古錢銅印篆書墓磚洪憲皇子之真蹟〈雜貨店〉梅郎慘死之記載名伶之壽險費翰墨姻緣圓光奇聞新舞臺之名角議會門前新綳兒泰伯之榮典女生之悲劇長醉不醒之學生投海請願之異聞麻袋中之女屍大風凍死新嫁娘聞所未聞之死法假瘋子飽嘗異味林黛玉之劫運

商品規格

書名 / 袁世凱的龍袍: 民初報人小說家李定夷筆下的民國趣史
作者 / 李定夷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簡介 / 袁世凱的龍袍: 民初報人小說家李定夷筆下的民國趣史:《民國趣史》共有二輯,第一輯初版於一九一五年三月,分有壽星集、遺老傳、官場瑣細、裙釵韻語、社會雜談等大類,第二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578924406
ISBN10 / 9578924402
EAN / 9789578924406
誠品26碼 / 2681722759001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59g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李定夷和《民國趣史》/蔡登山
  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江蘇常州出了一批小說家。以李伯元為首,有張春帆、許指嚴、李定夷、吳綺緣等。清末民初的這一批常州籍小說家,都活躍在上海,成功成名於上海。當時的上海,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國際大都市,十里洋場,魚龍混雜,各色人等,在此登臺表演,改革與改良、革命與保皇、新與舊、中與西,各種思潮,在此亮相爭鬥。李伯元率先拿起手中之筆,利用小說,譴責舊社會的弊病,揭露舊社會的黑暗。而被稱為鴛鴦蝴蝶派的作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創作了一大批好作品。
  李定夷(一八九二~一九六四),近現代小說家。字健卿,一字健青,別署定夷、墨隱廬主等,江蘇常州(武進)人。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聰穎過人,學齡之年入有常州洋學堂之稱的溪山小學讀書。一九○三年考入上海南洋小學學習,一九○七年秋,入南洋公學中學,為名小說家許指嚴之高足。一九一二年中學畢業,在這之前,由於他向《民權報》投稿和發表作品,受到主編周浩之聘,任該報編輯,發表白著長篇小說《霣玉怨》和翻譯長篇小說《紅粉劫》,一鳴驚人,躋身於小說家行列。《民權報》於一九一三年被迫停刊後,歷任《小說叢報》、《銷閒鐘》等雜誌的編輯或主編,並大量寫作小說。
  《小說新報》於一九一五年三月創刊,國華書局主人沈仲華邀請李定夷任編輯主任,時間長達近五年,直到一九一九年八月辭職。李定夷共在《小說新報》上發表長篇小說六部,短篇小說六十三篇,《墨隱廬漫墨》、《野居漫識》、《戊午隨筆》、《己未隨筆》、《願月長圓樓諧墨》等欄目的筆記雜感三百零六則。
  一九一九年上半年,李定夷的一位朋友劉哲廬大規模函授招生,收了許多學費,卻鴻飛冥冥,溜之大吉。李定夷受了他的欺騙,在函授部掛名主任,於是成了眾人索款的替罪羔羊,引起很多麻煩,後來雖然辯白清楚,但李定夷以上海濁地,不可久居,於是離開他學習、生活十五年的上海,離開老母、愛人和五個小孩,憤然一度北上京師,仍向報界尋生活,但並不順利。一九二○年,李定夷任上海《大公報》駐京記者,此後歷任北京《中報》、《大陸》、《正陽》、《中華》、《順天》等報及平民、大陸等通訊社編輯,直至一九二五年。期間絕少再有創作。
  一九二五年在北洋政府財政部充任顧問,後調僉事上任事,在會計司第五科供職,一九二八年入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充任視察。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一日調任新成立的中央銀行,先後任發行局秘書、文書科主任、襄理等職,直至退休。一九五七年由黃炎培推薦任上海文史館員。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病逝上海。
  李定夷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所作長篇小說近四十種,其中寫情小說過半。主要作品除上述者外,有《美人福》、《伉儷福》、《千金骨》、《曇花影》、《雙縊記》、《同命鳥》、《鴛湖潮》、《茜窗淚影》等。其中部分作品曾輯為《李著十種》和《定夷小說叢書》。其短篇小說則輯為《定夷叢刊》、《定夷說集》、《定夷小說精華》。另有雜著《明清軼聞大觀》等。
  李定夷的筆記小說《民國趣史》第一輯初版於一九一五年三月,分有壽星集、遺老傳、官場瑣細、裙釵韻語、社會雜談等大類,第二輯初版於一九一七年五月,分有慶頌聲、宋哀錄、神怪談、續情史、新黑幕、博物院等大類,而每大類中還有許多小題目,包羅萬象。兩冊均為上海國華書局出版。
  《民國趣史》在談到袁世凱的龍袍說,袁世凱要做皇帝,「虎威將軍」上將曹錕,便花五百塊大洋,替袁某人在上海定製了一襲「龍袍」,準備在閱兵時給袁大總統來個「龍袍加身」。萬沒料到,馬屁拍在了馬腳上,這個方案被袁世凱斷然否決:不行,這種方式太草率了,怎能充分展現咱洪憲帝國之強盛,怎能充分體現俺袁皇帝之赫赫威儀?何況當年趙某人是搞兵變、奪政權,今天我袁某人可是功德無量、深受全國人民衷心擁戴,才不得不勉為其難地位登大寶哪!那件龍袍怎麼辦?就由你虎威將軍「暫行收存」吧。為了表示慎重,袁世凱授意組建「大典籌備處」,改總統府為「新華宮」,又毫不吝惜地花四十萬塊大洋,在北京著名的瑞蚨祥綢布店定製了一襲綴滿珍珠寶石、光彩奪目的新龍袍。於是,身披新龍袍,步入新皇宮,登上新龍床,過起皇帝癮,老袁把一生的輝煌發揮到了極致。可惜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轉眼之間,帝制被迫取消;轉眼之間,老袁嗚呼哀哉;轉眼之間,那襲新龍袍上的珍珠、寶石等也被拆卸變賣,「不知歸於何處」。可以想像,即使去除珠寶,那袍子本身的質地,加上金縷銀線,也必然相當昂貴,人們怎肯輕易放過它?它的結局,只能是四分五裂、「屍骨」無存了。
  那麼,「舊龍袍」的命運又如何?它雖然遠不能與「新龍袍」相比,可也價格不菲、讓人望而生羨哪。謝天謝地,它可比新龍袍幸運多了。某日,京劇名旦王蕙芳借赴天津演戲的機會,對曹錕說:「這件龍袍,現在已經棄置無用了,多可惜呀。不如將它賞賜給劉鴻聲,讓他演戲的時候穿。這樣,人們只要看到劉鴻聲登臺,就會想起此袍為大帥所賜,就會想起大帥的凜凜之威啊。」曹錕一想有理,便欣然允諾。劉鴻聲也是京劇著名演員,《斬黃袍》一劇中的趙匡胤,常常由他扮演。於是,每當劉鴻聲披袍登臺時,人們往往頓生感慨:袁某人的皇帝夢可也夠慘的,就拿龍袍來說吧,昂貴的「新龍袍」固然早已屍骨無存,就連價值數百大洋的「舊龍袍」,袁世凱沒有福氣穿,卻讓劉鴻聲穿上了。
  《民國趣史》中,有一篇〈長老賭壽之佳話〉,記載了中美日三個老人賭賽誰的壽命更長的故事。美國社會學泰斗、市俄古大學教授司達博士,經常赴日本旅遊,與日本首相大隈伯(大隈重信)關係相當密切。有一天,大隈重信對司達說:「我看你身體非常健康,應該能享有高壽。」司達頗為豪邁地說:「不錯,我自信能夠活到一百二十歲。」大隈重信哈哈大笑說:「可是,我卻自信能夠活到一百二十五歲呢!」司達不服氣地說:「然而我與閣下究竟誰的壽命更長一些,今天尚屬於未知之數,咱們就用此事來賭一賭,怎麼樣?」大隈重信怎肯示弱,爽快地一口應允。
  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司法總長的民國元老、廣東新會人伍廷芳先生,其時正在當「衛生之實行家」,即做一些宣導國人講究衛生的具體工作,他與司達博士也是老朋友了,司達就寫信給他,希望他也加入這場賭壽比賽。伍廷芳回信道:「聽說閣下與大隈伯賭賽誰更長壽,這實在是一件雅人趣事。以閣下與大隈伯如此健康之體魄,又很注意衛生,理所當然地都能享有高壽。不過,我伍某身體之健康,又遠在你們兩位之上了,其壽命也必然比你們兩位要長得多,他日必能從閣下與大隈伯的子孫手上領取賭金。請你們兩位早作準備,在遺囑中予以注明,伍某不勝欣幸。」《民國趣史》書中說:「聞大隈伯今年七十八歲,伍廷芳今年七十二歲,司達博士年最少,才五十七歲云。」後來大隈重信病逝於一九二二年一月十日,享年八十三歲。而伍廷芳則病逝於一九二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只有七十九歲。「司達博士」究竟是誰,則不知何許人也。
  《民國趣史》一書中有〈嗚呼王治馨〉一文,談到王治馨伏誅前後之事。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剛剛卸任順天府尹的軍警高官王治馨,被大總統袁世凱明令逮捕。十月二十三日,袁世凱又核准了大理院對王治馨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著名記者黃遠生以〈王治馨〉為標題寫下一篇新聞報導,翔實記錄了王治馨出賣官位、貪賄枉法的相關事實及坊間傳聞。早在王治馨被關押期間,黃遠生已談到他的雙重身分:辛亥革命期間,王治馨回到山東家鄉,企圖聯絡革命人謀求新一輪的高官厚祿。趙秉鈞想盡辦法才把王治馨召回北京,此時的王治馨已經加入國民黨,並且利用國民黨報紙,極力排斥時任外城巡警廳廳長的治格,從而達到取而代之的目的。《民國趣史》也談到了王治馨的黨派身分:「王君老同盟會會員,宋教仁被刺後,王於國民黨開會時,在會場上證明係趙所主使。又王為總監時,二次革命事起,曾發護照兩張,運送軍火,接濟民黨,政府已得其證據。此事最為袁總統所疾首痛心。此次拿問,其真因實在於是。」一九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趙秉鈞突然死亡。此時王治馨靠山已失,被拿下也是遲早的事。果然,四個月之後,已經從順天府尹的位置上升任正藍旗漢軍副都統的王治馨,終於被袁世凱下令抓捕歸案。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今夫史何物也。王陽明曰:「以道言謂之經,以事言謂之史。」中國之史,有正史焉,有別史、雜史焉。有編年,有紀事本末。其為史,舉足以鑒治亂、考興亡,殆我國民之明鏡、愛國心之源泉乎?雖然試一翻我國乙部叢書,有大端而無小節,有法語而無謔言,煌煌巨冊,大都類書之性質,複雜而非單純,無純言社會之體例也。
  民國建立,四載於茲。朝野事實之足觀感者固夥,社會狀態之可供嗢噱者尤不尠。吾友李定夷出其著述緒餘,爰有《民國趣史》之輯。凡邇年來之奇聞諧鐸,上自元老,下逮市井,旁及巾幗,靡不爬羅剔抉,收藥籠而蔚為巨觀。西爪東鱗,蓋幾費良工心苦矣。
  讀是書者,固匪特藉以破愁城資談助已也。嗟乎!溫嶠然犀,百怪無遁形餘地;元規揮塵,一編供捧腹諧談。今之志怪錄異遊戲三昧,如引人入琳琅之室者,猶破天荒之攝影箱耳。他日社團變相層出靡窮,凡足以快心目而遣睡魔者,吾知定夷。且再輯三輯之不暇,尚復烏有限量哉!是為序。

                                                  民國五年三月鎮海軼池倪承燦撰於春江寄廬

試閱文字

內文 : 〈長老賭壽之佳話〉
  美國社會學泰斗市俄古大學教授司達博士常遊日本,與大隈伯交情甚密。一日,大隈語博士曰:「觀君身體甚健,或當為長壽者。」博士曰:「然吾自信可活至百二十歲。」大隈大笑曰:「吾確自信能活至百二十五歲。」博士曰:「然則吾與閣下誰為長命,今尚在不可知之數,即以此事為賭,何如?」大隈快諾。中華民國之長老伍廷芳者,最近衛生之實行家,而司達博士之故交也。博士因遺書伍氏,勸其加入此賭壽之團體。伍氏覆書博士云:「聞君與大隈伯共以長命為賭,實為雅人趣事,以閣下及大隈伯之身體健康,衛生得宜,當能各得高壽。然僕之健康遠在兩君之上,其壽命必較兩君為尤長(按伍氏常自言能活至二百歲以外者),他日必能領取賭金於閣下及大隈伯子孫之手,請早準備遺囑為幸。」此書一出,美、日新聞均視此為一極有趣味之賭博。但未知最後之勝利終歸何入耳。聞大隈伯今年七十八歲,伍廷芳今年七十二歲,司達博士年最少,才五十七歲云。

〈總統府鬧鬼〉
  總統府自由東廠胡同遷至南海後,常發現守衛兵士無故昏仆於地之情事。日前忽聞府中傳說,某夜某處燈火輝煌,照耀儼如白晝。及遣人往視,則一無所有。於是府中人相傳鬧鬼,推測此鬼,非袁世凱厲氣未散,有意作祟,即陽夏死義諸將士,在天之靈,見政治毫無進步,國家日現危機,將向總統訴其一死之冤也。

〈袁帝之龍袍〉
  帝制發生後,軍人派主張從速。曾由某上將在上海製就龍袍一襲,值洋五百元,預備閱兵時仿陳橋之故事。不料袁世凱以此等辦法,太覺草率,非採用顧老二之轉彎抹角辦法不可。於是所製之龍袍,暫行收存。及大典籌備處成立,更於瑞蚨祥定製值洋四十萬元之龍袍一件。五百元之龍袍,遂相形見絀,棄置無用矣。至帝制取消,袁氏既死,瑞蚨祥之龍袍,將珍珠寶石等拆卸變賣,至龍袍則不知歸於何處。上將所製者,則由名伶王蕙芳,趁赴津演劇之機會,向上將說項。以此項龍袍,現棄置無用,殊為可惜。不如將該袍賜與劉鴻升演戲時穿用,甚足為大帥留紀念云云。上將大喜,即將該龍袍賜給劉伶矣。諺云一啄一飲,莫非前定。何況此值洋數百元之龍袍,袁世凱不能穿,劉鴻升反得穿,謂非前定而何?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民初名人趣談、奇聞軼事大彙整!一窺在新與舊、中與西交相衝擊下的社會中,所呈現出的各種光怪陸離樣貌。
★本書整合二輯內容,重新排版、點校;文史學者蔡登山專文導讀,民初史料精彩重現!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