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上: 華語片 | 誠品線上

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上: 華語片

作者 梁良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上: 華語片:談及影評人生涯的開端,梁良回到了1972年2月,當他的第一篇電影文章在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電影版上刊登。由此起算,至今半個世紀,他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談及影評人生涯的開端,梁良回到了1972年2月,當他的第一篇電影文章在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電影版上刊登。由此起算,至今半個世紀,他持續看電影、寫電影,觀影紀錄早已超過一萬部,陸續出版的電影相關著作達二十多本,而曾經發表的長短影評更累積有兩、三千篇。在影評人生涯屆滿五十年的2022年,梁良整理、精選歷年的影評原稿,首度出版純粹「就片論片」的影評集《梁良影評50年精選》上下二冊。 上冊收錄「華語片」類型,分為「焦點時代:1930年代中國電影」、「焦點話題:金馬獎作品」、「歷史三階段的華語電影」,分別關照1930年代以上海為製作中心、締造華語電影第一個黃金時代的早期中國電影,華語電影發展重要指標金馬獎得獎作品,以及以「新電影」為軸心劃分出三階段、打破出品地域和類型限制的華語電影。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梁良梁良本名梁海強,50年資歷的影視文化工作者,長期從事影評、編劇、編輯、出版、教學等文創相關工作,並推動兩岸三地之影視發展,參加多種活動,歷年出書20餘種,發表之文字作品逾300萬字,曾編撰多本中文影視工具書。電影評論風格務實,著重大眾對影片的反應,對華語電影之研究著力甚深。曾任多屆電影金馬獎、電視金鐘獎、優良電影劇本徵選、及大陸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評審委員。現為香港《亞洲週刊》之特約作者、中國影評人協會副祕書長、中華電影製片協會常務理事、中華編劇學會及台灣電影教育學會理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影評人不易為/吳思遠 【推薦序】引路的影評人梁良/李祐寧 【推薦序】回眸評影五十年華/王曉祥 Ivan Wang 【推薦序】豈止三同而已/蔡國榮 【推薦序】超過半個世紀的知交/黃國兆 【推薦序】影評的寶山──梁良老師50年影評精選/彌勒熊 【推薦序】一個忠實讀者的老實話 讀《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有感/史蒂夫 自序 導讀 【焦點時代:1930年代中國電影】 《姊妹花》 《小玩意》 《神女》 《新女性》 《漁光曲》 《人生》 《大路》 《桃李劫》 《浪淘沙》 《狼山喋血記》 《夜半歌聲》 【焦點話題:金馬獎作品】 A.評審角度 2007第四十四屆金馬獎的評審手記 2008華語電影三分天下的金馬獎 金馬獎其實是「華語日舞影展」 B.17部最佳劇情片短評 第6屆《路》 第10屆《秋決》 第16屆《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28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第35屆《天浴》 第40屆《無間道》 第46屆《不能沒有你》 第47屆《當愛來的時候》 第51屆《推拿》 第52屆《刺客聶隱娘》 第53屆《八月》 第54屆《血觀音》 第55屆《大象席地而坐》 第56屆《陽光普照》 第57屆《消失的情人節》 第58屆《瀑布》 【歷史三階段的華語電影】 A.新電影之前 悼念臺灣編劇第一人──張永祥 《破曉時分》 《冬暖》 《再見阿郎》 《窗外》 《洪拳與詠春》 《半斤八兩》 《少林三十六房》 《大輪迴》 B.新電影時期 「第一屆電影欣賞獎」選後感言──並比較《海灘的一天》與《油麻菜籽》 李安受到好萊塢歧視嗎? 《六朝怪談》 《投奔怒海》 《國中女生》 《七匹狼》 《愛在他鄉的季節》 《滾滾紅塵》 《客途秋恨》 《明月幾時圓》 《異域》 《黃袍加身》 《推手》 《阮玲玉》 《西部來的人》 《暗戀桃花源》 《皇金稻田》 《青少年哪吒》 《飲食男女》 《活著》 《超級大國民》 《麻將》 《海上花》 《黑暗之光》 C.新電影之後 香港回歸十年的十大經典港產片 《賽德克‧巴萊》的成功之「謎」 《那些年》的新思維與市場效應 《雙瞳》 《藍色大門》 《詭絲》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最遙遠的距離》 《海角七號》 《停車》 《九降風》 《淚王子:清泉一村的故事》 《台北星期天》 《艋舺》 《父後七日》 《麵引子》 《陣頭》 《女朋友。男朋友》 《看見台灣》 《KANO》 《白米炸彈客》 《我的少女時代》 《紅衣小女孩》 《灣生回家》 《想入飛飛》 《輝煌年代》 《熱帶雨》 《返校》 《幻術》 《夕霧花園》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怪胎》 《孤味》 《削瘦的靈魂》 《當男人戀愛時》 《美國女孩》 《該死的阿修羅》

商品規格

書名 / 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上: 華語片
作者 / 梁良
簡介 / 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上: 華語片:談及影評人生涯的開端,梁良回到了1972年2月,當他的第一篇電影文章在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電影版上刊登。由此起算,至今半個世紀,他持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6267128299
ISBN10 / 6267128296
EAN / 9786267128299
誠品26碼 / 2682219911001
頁數 / 32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7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46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影評的寶山──梁良老師50年影評精選〉

  梁良老師是國內非常重要的電影評論者,這次用兩本影評書紀念自己的五十年創作生涯,饒富意義。
  老師在自序中只針對影評略述,事實上,他個人除文字創作,在製作電影以及電影教學更是投注不少心力,老師好奇心強烈,也與時俱進跟著時代的腳步脈絡不斷進步!提攜後進亦不遺餘力,嘉惠眾人。
  本人就是受到老師照顧的人,從電影評論的新人到成為他學生,如今有機會為老師這套書寫一點文字,真是點滴在心,無比光榮!
  只要對電影發展史略有涉獵的人,看到本書的目錄就會超興奮,老師按照時序編排,使內容也變得具有工具書功能,想按圖索驥那真是挺方便。
  譬如最前面第一單元「焦點時代:1930年代中國電影」,介紹了非常少見的左翼電影,網羅了當時重要的電影公司(明星公司、聯華公司……)與明星(胡蝶、阮玲玉……)導演(鄭正秋、孫瑜、吳永剛、蔡楚生、費穆……),也針對他們當時對電影的創見加以敘述,稍微列舉幾項如下:
  《姊妹花》董克毅「同一畫面出現姊妹兩人表演」的特技攝影;
  《小玩意》孫瑜導演擅長以完整劇本結構,道具,情感場面的調度打動人心,是一部以小喻大的傑作;
  《神女》阮玲玉,為中國女性留下鮮明影像,以超越當時的自然演技表現主角「在受屈辱的生活中,仍保持有純潔的心靈,與高貴的人格」。
  《大路》突破「俄式蒙太奇,使用單鏡長時間鏡頭運動」。裸露男子下體,主角茉莉與丁香具濃厚同性戀意味……,讓人窺探當時電影實驗的大膽與突破!
  再來,最讓我感興趣的,莫過老師對金馬獎的評論:包括評審手記與從第六屆到第五十八屆十七部作品短評兩部分。金馬獎從充滿政治意義的強人祝壽儀式,到變成所謂的「華語」影壇奧斯卡,被稱為全世界最難拿到的電影獎,當中的變革當然是饒富意趣。
  我也很喜歡老師對李行導演與張永祥編劇之間的描述,基本上讓大家知道這兩位執臺灣電影製作局面相當長時間的組合,如何改變了臺灣電影的面貌!〈悼念臺灣編劇第一人──張永祥〉,這篇大概也是臺灣寫張永祥老師最全面與最權威的側寫!大家一定要仔細欣賞。
  老師也對比了第二十八屆(1991)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三小時版本與四小時版本之差異與優缺點,可以看出老師對電影執迷的程度與用心,還有電影破天荒以兩種版本上映,也道出其中原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是我個人相當喜愛的作品,能跟梁良老師有一樣的看法真是與有榮焉!
  最後,我必須跟大家抱歉,這套影評書內有太多值得一一轉述的金句,我很想每一篇都來分享,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還要大家購買書籍,好好地入寶山挖礦!
  電影是如此迷人的東西,看梁良老師用了一生的心血努力累積這些文字,讓後輩的我肅然起敬之餘,也必須請大家重視電影評論這一行,可能在文字創作的行列裡,影評行業在臺灣不能得到太多掌聲,尤其現在網路發達,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找到平台發表,但相對地在品質上也呈現非常兩極的走向,各種媒體的評論講究快速,所謂的評論也容易被片商導引與業配化、廣告化,像老師這樣秉持評論者應有風範者已越來越少見,沒有對電影有宛如信仰般的宗教情操,實難以維持。當然不是評論者最大,觀眾、電影創作者也同時引領一定的走向。不過能「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當是我自己身為評論者,也必須要有的素養,這也是《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兩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僅與大家分享!謝謝!

彌勒熊
2022年7月8日





〈推薦序 回眸評影五十年華〉

  在溽暑撩人、新冠疫情方興未艾的7月天,海強老弟電郵傳訊告以新書《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上下冊出版在即,囑愚兄寫序以誌半世紀之回眸與追憶。
  從七十年代伊始結識海強,因同為影評人協會會員。一路參與了諸多電影活動跟聚會,如辦影展、當評審、寫影評、教電影課、編雜誌(《影響》)及出書等。一晃都五十年了,昔日翩翩少年如今已奔七了。月換星移世事多變,不變的是海強那支健筆與對電影那顆熾熱的心。
  在我熟識的愛影人朋友中,海強可能是唯一一直自食其力艱辛創業的影評人專業戶。他餐風飲露、自奉甚儉地從香港來臺求學打拼到成家立業,並於1977年定居臺灣。雖然其間幾番出入事業單位,最終還是選擇了專心筆耕並兼營小出版社。這些年他創作編輯及出版的電影專書逾二十多種,難怪影界黃仁老前輩生前都誇讚他勤奮無雙。
  還記得2021年他才出新書《條條大路通電影》,怎麼一轉眼才一年就又孵出了一顆更大的金雞蛋。對此,他在自序中有詳細的自我剖析其心路歷程。令人震驚的是實體書版及電子書版同時上市,手筆與魄力是近年來出版界的僅見。
  緣此,想起19世紀法國文豪普魯斯特的傳世鉅作《追憶逝水年華》,一部以意識流手法敘事,描繪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上流社會文人雅士情感生活的成熟剖析。全書七卷、四千多頁兩百多萬字。作者胞弟戲稱讀者要大病一場或摔斷腿時才可能有時間去一讀此書。海強大作雖難比擬,惟疫情居家期間似也不失怡情懷舊的最佳讀物。
  海強這位愛影人一路走來亦非無風無雨,但他勤奮自律善溝通協調,因此雖非留洋學院派亦非影棚學徒派,但仍能靠敏銳的觀察力,領悟電影藝術的創作形式與內涵之精髓,並以文字載體訴諸影迷及大眾。
  就余個人多年觀察,海強這位膽大心細的藝海弄潮兒其成長蛻變過程大致有三階段:
  Film Buff(英美詞,泛指觀影人、影迷、發燒友)──
  此指1970至1980年代。海強初階入此行道時對電影充滿了熱情、好奇與強烈的參與感。囿於大環境及社會風氣不開,觀影委實不易,除了靠片商試片或小眾地下片源外別無他途。當年電檢如猛虎,中外影片上映時大多不完整。因此,此時期寫影評者第一自己得先設法看懂,其次是努力幫讀者影迷去破題解惑。其他有關電影思潮、流派大師等資訊,就要靠圖書館跟幾本小眾專業雜誌了。
  Cinephile(法詞、泛指愛影人、影癡、迷影人)──
  大約1990年代前後,全球電影運動浪潮洶湧,國內電檢尺度鬆綁,開放外片進口配額刺激了國內觀影人口大增,國內各類大小影展林立;書報雜誌的專業影評爭豔;專業電影書籍出版蔚為風氣。此時影評不再只談好片爛片,而是直面電影審美的品味。這種力度是建立在大量觀片,重溫輝煌中外電影史的基礎上。此時海強的筆耕生涯是對電影的愛,注入了強烈的儀式感與使命感。一種帶有宗教般的信仰精神。因此,在文字中除故事地圖外還融入電影結構美學及電影語言的論述。
  Aficionado(西班牙詞、泛指狂熱的愛好者、品物賞人、鑑賞家)──
  1990年後兩岸交流頻仍,海強憑個人優勢,勤走兩岸三地推動華語電影交流、影人互動,並編著出版多種實務工具書,造福不少學子影人。談起華語電影,海強的權威感盡在筆底揮灑中。
  綜觀海強的評論大致可以窺見其文風樸實誠懇,犀利但不潑辣。因深悉電影人創作之艱辛,筆下常留口德,不出惡言損語。他以庶民藝術筆觸向經典致敬,為潮流疏理,給觀影人指點迷津,給影迷討一個說法。
  海強評影半個世紀,從實體報刊雜誌到網路時代的《醒報》,從影評的盛世到今天的式微。是時代變了還是觀影人轉向了?爾今網上油管雨後春筍地湧現大批自媒體新影評人,各據一方,以速簡餐或懶人包的形式包裝美而廉的二次創作,取巧又討喜,主客兩便皆大歡喜。想想訊息爆炸時代卻無傳統藝評人的立身之地,痛哉!
  上世紀美國文壇評論界才女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95年值電影誕生百年祭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令人振聾發聵的評論文章,題目是〈電影的沒落〉(The Decay of Cinema)。其文旨並非在唱衰電影,而是在暗寓:電影存在的精神線索是愛影人,如果迷戀電影的人死亡了,那電影也就死了。(If cinephiles is dead, then movies are dead too.)
  環顧今日電影仍健在,但代表電影靈魂的愛影人又有多少?有多少人真正在支撐這個偉大的第七藝術呢?期盼還在這條大道奔馳的梁良不會是愛影人的最後一代。

王曉祥 Ivan Wang
2022年7月7日
小暑日 臺北 木柵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1972年2月,我的第一篇電影文章〈冬令大專青年「國片欣賞座談會」〉在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電影版上刊登,雖然這只是一篇通訊稿,但我把它視為自己的影評人生涯的開端。之後這半個世紀,我一直看電影、寫電影、並在兩岸三地的報刊上發表文章和出書,至今未曾中斷,不經不覺已經五十年了。到今年8月,我也滿七十了。為了紀念這個比較值得紀念的日子,我決定要出版這套《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我粗略地回顧了一下,這些年來,我從電影院、電視機、錄影帶及影碟、網上串流平台等看過的各類型電影早已超過一萬部,曾經發表過的長短影評起碼有兩、三千篇,陸續出版過的各類型電影著作也有二十多本,以「量」來說,算是筆耕得還算勤奮的「寫字一族」,但「質」方面卻著實差強人意,沒什麼值得誇耀的成績。
  撫今追昔,我要特別感謝那些曾經給我提供園地發表影評文章的媒體,刊登數量比較多的報刊包括:香港的《中國學生週報》、《香港時報》、《中外影畫》、《電影雙週刊》、《亞洲週刊》;大陸的《大眾電影》、《中國新聞週刊》;以及臺灣的《民族晚報》、《今日電影》、《世界電影》、《中國時報》等。其中,在香港出刊而發行至全球華人地區的《亞洲週刊》是我撰寫影評專欄時間最久的一本雜誌,自創刊不久後的1988年至今一直以「特約作者」身分負責每週一篇的臺灣影評,本書收集的近三十五年出品的中外影片,相關的影評大多來源於此。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純粹「就片論片」的影評集,本書還算是我出版過的第一冊,因過去的著作要不是專題性的電影論述結集,就是目的性明確的電影工具書,針對上映新片所寫的短評收進專書中發表的很少。因此,我在整理歷年舊稿準備出版這套精選集時,就決定只挑選那些尚未收進個人其他著作的影評(短評為主、長論為輔),而且是採用未經報刊編輯刪節過的原稿以保持「原汁原味」,這些從未面世過的原始稿件應該更能反映我的評論原意,但如此一來我也無法列出大部分文章的刊登日期,細心的讀者可以從每篇影評列出的電影出品年份以識別其新舊。
  本書雖然取名《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但實際上並不是從我歷年來寫過的所有影評精選出來的,我就算想這樣做也做不到,因為很多早期的文章在發表後並沒有刻意保存剪報,如今已散佚四方難以追尋。在個人電腦已經普及的近二十多年,個人能保留的原稿較多,但也並非全部,因此這套「精選集」的內容只能說是從我手邊能夠找到的影評中費心挑選出來的部分而已。
  縱然如此,當我看到按自己的初步想法整理出來的成書內容,竟然有六百多篇文章,總字數達八十多萬字,這麼龐大的出書規模讓出版社的編輯嚇了一跳。以當前的出版業景氣,想把全部文字都印刷成紙本書出售自然很不現實。經討論後,編輯讓我從其中再作篩選,可分上下兩冊,每冊以十二萬字為度,分別刊登「華語片」和「外語片」的影評,於是就有了如今這套紙本書。
  身為筆耕大半生的影評人,眼看個人的「精選集」只能留下交出來的文稿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大部分的文章將因未獲出版機會而從此灰飛煙滅,真是情何以堪。隨後我轉念一想,找到了一個或可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在紙本書之外同時製作完整版的電子書,把我選出來的八十多萬字的影評稿全部收入,並且以我原先的分類構想作電子書的編輯框架,形成獨立的「一套十冊全文版」,與紙本書同時公開發行販售,讓《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在知識的平行宇宙中以不同形式留存於世。這些影評文字當初之所以產生,很多都只是為了餬口的現實理由,不見得有什麼傳世價值,但累積多了,總還是會引起一些人一些閱讀甚至研究的興趣,譬如我的長期讀者(有多少會是「鐵粉」呢?);對中外電影文化和華語影評發展史有興趣作研究的學者;或是有需要收藏文獻資料的圖書館和學術機構等等,透過重新翻查和閱讀本書中那些橫跨五十年的影評文字,也許還能找出它可能有的一些微小價值。
  為了加強書中影評文章的資料性,我頗費了一些功夫,在每篇本文之前分別列出:中英文片名(或別名)、導演、編劇、演員、製作和出品年份等重要的影片訊息,某些文章還會加上「後記」或「附註」做一些補充說明。除了某些特別有需要的文章會刊出其原來出處外,書中大部分的影評均出處從略。
  如今以「華語片」和「外語片」的形式單獨成冊的紙本書,採取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分類和編輯架構,各自反映了我對中外電影的一些基本看法。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我的挑選原則和理由,在兩書的正文之前會先寫一篇「導讀」作概略性說明,各章節前再單獨書寫一篇「小導讀」作較詳細解釋,有勞各位朋友「按圖索驥」,更增閱讀樂趣。
  最後不得不感謝秀威出版社提供給我這個出書的機會,讓我能夠在七十歲的特別日子端出一個紀念品給各位朋友和讀者分享。更特別感謝七位前輩和好友惠賜鴻文作推薦序,令拙著增色不少,他們是:華語影壇著名監製導演吳思遠、臺灣名導演李祐寧、金馬獎前主席和《影響》雜誌創辦人王曉祥、相交逾五十年的同班同學蔡國榮、香港名影評人黃國兆、臺灣名影評人彌勒熊,和我的忠實讀者史蒂夫。他們的文章長短風格不一,雖不免對本人有一些溢美之辭,但亦從多個角度提出對我們的「影評」和「影評人」的看法和切身感受,甚多真知灼見,絕非普通的捧場文章可比,識貨的讀者們可別錯過了!

梁良
謹識於2022年7月7日
疫情正在逐漸消散的臺北市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讀〉

  如何能夠在十多萬字的有限篇幅中,透過我寫出來的一些影評,具體而微地把近百年歷史的華語片面貌呈現出來?這是一個不容易解決,而我又必須解決的問題。經過與本書編輯懷君(我跟她在上一本書《條條大路通電影》合作愉快)的來回磋商,不久取得共識,決定把本書分為五大章節編排。
  前兩章是獨立成篇的重要話題──「焦點時代:1930年代中國電影」、「焦點話題:金馬獎作品」;後面的三章則以歷史發展為軸線,將兩岸三地加上星馬出品的華語片分梯次列入。我選擇了在20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於香港、臺灣以及中國大陸陸續出現的「新電影」作為軸線的中心,區分為「新電影之前」、「新電影時期」、「新電影之後」三個章節,依影片的製作年份分別列入其中。如此一來,讀者想搜尋相關影片也比較方便。而把這一、兩百篇撰寫於不同年代的影評文章共冶一爐,並置於歷史長河之中閱讀,想來亦能多少反映出我對電影看法的一些演變,以及在評論風格上的一些差異吧?雖然我在香港出生並接受中小學教育,但是自從1970年赴臺升學、尤其在1978年定居臺北之後,我的生活和觀影主場都在臺灣,寫作影評的重點也是臺灣電影,其他華語電影,包括香港、大陸和星馬的作品,雖然也看了不少,但是寫過評論的並不多,因此本書收錄的影評也就是以臺灣電影為主,從其中比較能看出臺灣電影在這五、六十年來的流變,重要的影片也較能列入。相對之下,臺灣電影以外的華語片,在本書中只能算是聊備一格,無法讓讀者一窺全豹,這是我深感遺憾的事。





《神女》

編劇、導演:吳永剛
攝影:洪偉烈
演員:阮玲玉、章志直、黎鏗
出品:聯華影業公司
年份:1934

  在中國電影中,妓女一向是最受人鄙視的人物。可是,吳永剛編導的《神女》卻以關懷與同情的態度來描寫妓女的悲慘遭遇,而阮玲玉又能以其精湛的演技與超凡的魅力將一個為兒子前途而含辛茹苦的娼妓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同情,單就這兩點而言,已足以使《神女》在中國影史上占一席位。
  《神女》是吳永剛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故事描述一個為了生活和撫養兒子而出賣肉體的年輕寡婦(阮玲玉飾),在流氓(章志直飾)的控制下含垢忍辱,雖然幾次想逃出魔掌都沒有成功。幾年後,孩子(黎鏗飾)長大,到了入學年齡,為了讓孩子受教育,她白天在家做良母,晚上在街頭當流鶯,以賣笑所得供孩子上學,並積蓄了一點錢藏在祕密的地方。後來,孩子的身世被一些學生家長知道了,對學校提出「破壞校風」的質問。校長到妓女家查問的時候,被她義正詞嚴地駁斥了這種社會偏見。校長同情她的遭遇,允許孩子繼續留校讀書,但勢利的校董們堅決反對,孩子終於被開除了。她為了讓孩子繼續讀書,決心搬到遠方生活,不料她藏起來的錢卻被流氓偷去輸光了。妓女憤然將流氓打死,被法庭判監十二年。
  《神女》全片人物簡單,但由於角色塑造生動,演員也演得出色,所以本片雖然是默片,卻不會令觀眾感覺沉悶。阮玲玉扮演的神女,在受屈辱的生活中仍保持有純潔的心靈與高貴的人格,故能坦然面對兒子,而母子之間的親情戲亦能使人覺得自然親切而受感動。另一方面,她在面對其他人等時,則能表現出別的深刻情緒,如對流氓的怨憤、在學校懇親會上的侷促不安、兒子被學校除名時的不平,以及被判刑後在監獄裡的掙扎等,都演得不慍不火恰到好處,堪稱是阮玲玉在銀幕上最傑出的表演之一。此外,黎鏗的天真活潑與章志直的可厭可憎都表現甚佳。
  在導演的處理手法方面,吳永剛表現出畫面設計簡潔樸實,鏡頭轉接圓熟流暢的特點。譬如有一場戲描寫神女如何在街頭上接客,只用了一個鏡頭便交代了:俯瞰的街景空鏡頭,神女從畫面左邊入鏡站著,跟著一雙男人的腳由畫面右邊入鏡站著,二人相對站了一會兒,兩對腳一齊出鏡,表示交易完成,交代得十分簡潔有力。另一方面,影片緩慢而深沉的調子,則成功地渲染出一種悲劇氣氛,使觀眾更容易受到感動。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楊德昌
編劇: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堂
演員:張震、楊靜怡
製作:楊德昌電影公司
年份:1991

三小時版

  楊德昌是臺灣的重要導演之一,代表作如《恐怖份子》等,都以結構緊密,擅於刻劃現代都市人物心態著稱。他在新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取材上作了新的嘗試,企圖以全方位的形式重塑臺灣六十年代初期整個社會氛圍。製作者在布景、道具、服裝、音樂等方面的努力,的確可以讓觀眾從銀幕上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息。但故事本身,卻由於枝節和人物過度龐雜,顯得結構鬆散和節奏拖拉。
  本片根據1961年夏天發生於臺北市牯嶺街的一宗兇殺新聞改編。初中生小四(張震飾)本來不是一個混幫派的壞學生。他偶然認識了曾經是「小公園幫」老大HONEY女友的小明(楊靜怡飾),並愛上了她。小四因而跟幫會中人拉上關係,甚至遭學校退學,在他準備功課重考而疏遠小明的時候,卻發現她投入了好友小馬(譚至剛飾)的懷抱。小四拿了刀到學校找小馬算帳,結果卻殺了小明。
  假如編導的目的,只是想呈現男女主角之間這一段「錯愛」的悲劇,成績是令人激賞的。從當初小四對愛情的純真無知,到後來少男懷春,勇於示愛,再發展到最後的執迷不悟,整個心態的轉變,都表現得層次分明,絲絲入扣。選角和演員氣質的配合,都使故事自然和動人。
  可惜編導的野心是要刻劃整個時代,包括當時政治恐怖氣氛、僵化教育制度、幫會利益衝突,以至經濟上的轉型等。因而出現太多與主線發展沒有必然關係的人物、情節,相對地使一些應該描寫得更豐滿的地方,沒有篇幅作充分發展。
  本片描寫少年幫派鬥爭的段落甚多,但基本上都是武戲文拍。連颶風夜幫派大屠殺也安排在停電的狀況下進行,避免給觀眾過多感官上的刺激。如此處理雖然有助於格調統一,但也使全片顯得低調而沉悶。

四小時版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四小時版本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之後,遭到觀眾的強烈質疑,認為先前公映的三小時版本跟得獎作品可能「貨不對板」,中影公司為釋眾疑,急將近四小時的參展足本拿出來在自家的戲院再度上映,於是出現同一部電影以片長三小時和四小時的不同版本先後公映,這在臺灣電影史上是破天荒之舉。「完整版」因多了一小時的篇幅,使全片架構肌理顯得更清晰、豐滿。
  四小時版的《牯》片與三小時版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將原以小四一個人為出發點的故事,擴大為張家的故事。屬於上一輩的張父(張國柱飾)與張母(金燕玲飾),都有了全面描繪,他們那一輩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大陸人各有本身問題須要面對,而這是跟小四涉足少年幫派和追求愛情理想的情節平行發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在原版本顯得面目模糊的張家兄弟姊妹,如今也因為家庭生活部分的篇幅大增而建立各自性格。小四手足之情描寫得更深刻濃郁,而非只偏向同學方面的友情刻劃。
  上一代人在意識到無法「反攻大陸」後開始經營在臺的新勢力,但無法擺脫大陸時代的政治陰影;下一代人在缺乏安全檢查保障下各顯神通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本來堅持理想的張家兩父子,都被可悲的政治調查變得疑神疑鬼。在學校的訓導主任前也抬不起頭來的小四則在看清小明的愛情真面目後,因理想破滅犯下殺人大罪。
  本片進一步證明電影版本的重要性。只有「完整版」才能全面呈現編導的創作意圖,刪節版則易造成對作品和觀眾的損害。

後記

  戒嚴的肅殺年代,慘綠的青春歲月,痛苦的父親母親!
  以張家父子的悲劇為經,以少年幫派的爭鬥為緯,一整個20世紀六十年代的臺灣社會史撲面而來,至今看來仍讓人不勝唏噓。
  楊導已逝,臺灣影壇再也看不到如此大格局、寬視野、深思考的傑作了,思之黯然!
  ──重看我心目中的最佳臺灣電影四小時完整版《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有感。





《瀑布》

導演、攝影:鍾孟宏
編劇:鍾孟宏、張耀升
演員:賈靜雯、王淨、李李仁、陳以文、魏如萱
製作:本地風光
年份:2021年

  本片是《陽光普照》的兩位編劇再度攜手的家庭倫理新作,以新冠疫情籠罩下的臺北為故事舞台,但這次將主角由兩父子轉為兩母女,且以媽媽在壓力下產生的「思覺失調」症狀作為劇情主軸,對婚姻破碎家庭產生的後遺症有相當細膩動人的描述。
  故事開始於高三女生小靜(王淨飾)因同學確診,被迫留在家中進行隔離。母親羅品文(賈靜雯飾)因為在開會時大意透露女兒的情況,也被外商公司婉告不用上班,讓她在家中休息。這對本來就因生活細節相處得不太好的母女,因為隔離期間被迫整天共處一室而矛盾日增,母親認為女兒對她有很強的敵意。已離婚三年另組家庭的父親(李李仁飾)被叫回來充當調人,小靜始發現父親早就有外遇,離婚前已另有私生子。母親的精神異常狀況加劇,她已被公司辭退還假裝跑去上班,而且家裡的經濟也大有問題。在一次失火事件後,羅品文終於被送進醫院休養。當小靜看到之前像女強人的母親,如今卻失神地跟其他精神病人在大病房中如遊魂般走來走去,不禁悲從中來。
  影片前半部的氣氛十分壓抑,有如兩母女所居住的正在作外牆裝修的大樓,全被藍色布幕覆蓋,透不進一點陽光。疫情下,人們的臉上也被口罩覆蓋,互相提防保持距離。小靜對母親擺出來的抗拒態度,讓人覺得她是個任性的孩子,尤其她在盛咖哩飯的盤子上劃出「bitch」的字樣辱罵伺候她的媽媽,更讓人憤怒難平。然而,一場完全不拿雨具在大風雨中瘋狂尋找女兒的反常戲,開始反轉了前面的寫實基調,進入羅品文「思覺失調」下幻聽幻視的精神病世界。原來形象負面的小靜,在了解母親長期壓抑下的病發真相後,反過來負起「一家之主」的責任照顧這個正在「墜落」的家,使影片的後半部又逐漸出現了人性的希望。編導在此時加入了不少溫暖的幽默感,使羅品文在出院後重新出站起來過正常生活的努力過程顯得特別動人。兩個重要的配角―在病院反覆吟唱著「偶爾飄來一陣雨,點點灑落了滿地」那一首歌曲〈抉擇〉的女院友(魏如萱飾);先是答應給羅品文工作機會,接著又主動跟她約會的大賣場主任(陳以文飾),都是幫助主角重回人生正軌的重要支柱。在覆蓋大樓的藍色布幕拆除後,陽光終於如常照進他們家。此時,編導安排了一場畫龍點睛的「捉蛇戲」―母親堅持她在家中電視機後面看到了一條蛇,坐客廳中監察了牠好幾個小時以保護女兒,而小靜也相信了母親,找來消防員捉蛇,這條被大樓管理員視為笑柄的蛇也真的被捉到了。兩母女終於聯手戰勝了別人的質疑,尊嚴地重新站了起來。





《再見阿郎》

導演:白景瑞
編劇:張永祥、劉維斌
演員:柯俊雄、張美瑤、韓甦、陶述
出品:萬聲有限公司
出品年:1970

  在1960年代引領風騷的「健康寫實主義」電影,到了末期已逐漸由中影推動的「健康綜藝」路線取代,但導演白景瑞卻在此轉型階段先推出了政策性的《家在台北》創下賣座高潮,復在民間的萬聲公司支持下拍出他的畢生代表作《再見阿郎》,為健康寫實電影留下完美句點。
  本片的劇本取材自陳映真的短篇小說《將軍族》發展而成,原故事描述臺南的女子樂隊年輕隊員桂枝與迷戀她的老猴子之間的小人物悲歡感情,電影加入了生性不羈的小混混阿郎,形成了一個活潑有趣得多的三角戀,而且也藉他們的故事擴大反映了臺灣正在從農業社會邁進工商業社會、人人都在經濟起飛的時代背景之下賣力競爭,企圖為自己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社會氛圍,但跟不上時代腳步的人就要慘遭淘汰。
  一向喜歡賣弄歐洲新潮導演風格(如《家在台北》中頻頻出現的分割銀幕)的白景瑞,在本片轉走樸實自然、貼近戰後優秀日本文藝片路線,在破舊的環境中以鏡頭經營出濃厚的生活感,尤其著重角色的表演與場面氣氛之間互動而產生的細膩感覺,堪稱是臺灣影壇小人物愛情故事中的上品,與數年前面世李翰祥導演的《冬暖》互相輝映。而這樣的一部文藝傑作在當年既不賣座,在金馬獎的角逐中也只獲得一項安慰性的「最佳技術特別獎」,令人感到遺憾。
  臺語片小生出身的柯俊雄,在本片找到了一個幾乎是為他量身訂作的精彩角色。初出現在女子樂隊的阿郎是典型流里流氣的小混混,藉著跟團主姑姑(陶述飾)的親戚關係而經常留連隊上,以逗弄年輕貌美的女團員、讓她們為自己爭風吃醋為樂,直至想輕薄桂枝(張美瑤飾)踢到了鐵板,反而激起了阿郎的好勝心,千方百計才將桂枝弄到手。其後,他們騙了老猴子給桂枝辦嫁妝的錢,遠走高雄,意圖過新生活。阿郎想做一個能夠照顧妻子的男子漢,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卻什麼也不會做,連賣西瓜都賣不好。阿郎最後能依恃的就是一股血氣之勇,拼老命駕駛深夜的運豬卡車從高雄一路超車將豬隻送到臺北。這份工作讓他賺到了養妻活兒的錢,但最終也要了他的生命。
  柯俊雄在片中風流自信卻又放浪不羈的阿郎形象,上承黑澤明《酩酊天使》中的三船敏郎,下傳至王家衛《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具有一種撲面而來的非凡魅力。其餘三位要角均造型恰當、表演到位,包括楚楚可憐卻又韌性十足的鄉土美人桂枝;對桂枝情深一片始終不悔的外省小老頭老猴子;精明幹練手腕靈活的團主阿姑,都是個性鮮明、感情豐滿的戲劇人物,因而能跟阿郎激發出連場好戲。





《雙瞳》

導演:陳國富
編劇:蘇照彬、陳國富
演員:梁家輝、大衛‧摩斯(David Morse)、劉若英、戴立忍、楊貴媚
製作:哥倫比亞電影(亞洲)公司/南方電影公司
年份:2002

  美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已投資拍攝了多部電影,而在電影業景氣最差的臺灣投資的第一部影片《雙瞳》(Double Vision)終於也問世了,並且在當地市場意外地取得了理想的賣座成績。證明了臺灣電影界並非不會拍攝高品質的娛樂電影,只是一直沒有在這方面努力為之。
  本片的劇情架構很容易令人聯想起前幾年轟動一時的美國連續殺人狂電影《火線追緝令》(Seven,港譯名《七宗罪》),只不過加上了中國式的道家修仙內容和詭異的玄祕色彩,在臺灣電影中算是很少人嘗試拍攝的一種類型片。
  故事描述在臺北市連續發生了三宗離奇的命案,法醫(楊貴媚飾)提出的死亡原因令刑警(戴立忍飾)難以接受。為了找出這名神祕的連續殺人狂的犯罪模式,臺灣警方邀請美國聯邦調查局派專家凱文‧萊特(大衛‧摩斯飾)來臺協助辦案,而負責接待凱文的人是外事組的警官黃火土(梁家輝飾)。
  黃火土在兩年前因為勇於檢舉警方的貪黑幕而被同僚排斥,跟他有親戚關係的貪汙警官含恨劫持其女兒作人質,衝突中導致女兒受槍傷,從此不再開口說話。黃火土深感自責,故採取逃避態度面對家人,其妻(劉若英飾)逼於無奈想跟他離婚,凱文剛抵臺時也要受他的氣。然而,當凱文找出了造成幾宗命案的兇器―藏有黑黴菌的小鋼珠後,黃火土也從死者身上留下的符籙發現了道教與幾名死者之間的關係。終於,他們在最現代的科技大樓裡面發現了一座古老的道觀,而「雙瞳」的祕密也由此解開。
  本片的情節發展相當流暢,懸疑性的布局和謎題的解釋也頭頭是道。導演採取四平八穩的敘事手法,盡量將這個複雜的故事說得清楚明白,並多少反映出今天的臺灣社會迷信氾濫的現象,越是應該相信科學的人對玄奧的宗教越入迷。不過,兩名中、美警官搭檔辦案的過程比較缺乏對人物關係和文化衝突的深入描寫,以至凱文在黃火土家的突然暴弊並未能爆發更感人的效果,在這方面要比十多年前美、日合作的同類電影《黑雨》(Black Rain,1989)來得遜色些。然而,本片在製作上已達國際水準,多語言的對白和演員的稱職表現,也說明了集合臺、港等地電影界菁英的力量的確是一條通向國際市場的可行之路。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收錄電影年代從1930年代到2021年,呈現跨越近百年的華語電影流變!
★資深影評人持續50年的影評寫作,從文字中窺見影評人觀點和評論風格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