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攝影家: 鄭桑溪
作者 | 楊永智 |
---|---|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臺灣攝影家: 鄭桑溪:高中開始使用相機的鄭桑溪,18歲加入張才創辦的「新穗影展」。在張才的引導下,他以自然、感性的眼光,使用紀實手法拍攝所見景觀,並為蘭嶼、基隆、九 |
作者 | 楊永智 |
---|---|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臺灣攝影家: 鄭桑溪:高中開始使用相機的鄭桑溪,18歲加入張才創辦的「新穗影展」。在張才的引導下,他以自然、感性的眼光,使用紀實手法拍攝所見景觀,並為蘭嶼、基隆、九 |
內容簡介 高中開始使用相機的鄭桑溪,18歲加入張才創辦的「新穗影展」。在張才的引導下,他以自然、感性的眼光,使用紀實手法拍攝所見景觀,並為蘭嶼、基隆、九份等地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影像。 早期拍攝飛禽專題,展現鳥類活潑生動的樣貌。任職新聞局攝影室時則留下難得的新聞畫面。九份與基隆系列是長期耕耘的攝影專題,如今成為最珍貴的城市影像。鄭桑溪是臺灣報導攝影的先行者。曾連續兩年在「台北攝影沙龍」獲得最佳作品獎。創辦基隆市攝影學會。製作並主持臺灣第一個攝影教學節目「攝影漫談」。1975年與影友組成「鄉土文化攝影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楊永智報導攝影工作者。曾任《自立早、晚報》攝影組主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新新聞》特約攝影、《臺北人》雜誌圖片主編、《時報週刊》攝影組主任、撰述委員,《TaiwanNews》攝影主任、《愛心世界》特約攝影記者,世新大學兼任老師、社區大學老師、NGO攝影志工。 重要著作:《國會生態學》(1986)、《縱走大陸河山》(1988)、《活著Alive》(1999)、《失落的族群》(2000)、《他們是歷史的目擊者》(2008)、《不要說再見,福爾摩沙!我的二分之一人生》(2016)、《臺灣攝影家:周鑫泉》(2017)。 以鏡頭捕捉臺灣近三十年變化,留下歷史瞬間的珍貴片刻。拍過各式人物,覺得心靈最自然、平靜、和諧者是從事慈善公益的人,他們臉上洋溢著行善之美,讓人不自覺放下防衛與隔閡,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愛,並深感「真正的美,乃是因行得美善」(Beauty Is As Beauty)。
產品目錄 部長序館長序小傳1.出身傳統家族的攝影天才大時代中的基隆傳統家族攝影圈的「New Face」從天分興趣到畢生職志2.報導攝影及現代攝影的先行者「飛禽」專題展現自我價值蘭嶼達悟原始風情九份黃金山城紀實新聞局攝影室的珍貴經歷「港都舊情」留存故鄉情懷3.從絢爛重返攝影的樸拙致力攝影發展與交流重拾創作晚年轉換心境注釋鄭桑溪大事紀參考書目
書名 / | 臺灣攝影家: 鄭桑溪 |
---|---|
作者 / | 楊永智 |
簡介 / | 臺灣攝影家: 鄭桑溪:高中開始使用相機的鄭桑溪,18歲加入張才創辦的「新穗影展」。在張才的引導下,他以自然、感性的眼光,使用紀實手法拍攝所見景觀,並為蘭嶼、基隆、九 |
出版社 /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0571790 |
ISBN10 / | 9860571791 |
EAN / | 9789860571790 |
誠品26碼 / | 2681690435006 |
頁數 / | 16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26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高中開始使用相機的鄭桑溪,18歲加入張才創辦的「新穗影展」。在張才的引導下,他以自然、感性的眼光,使用紀實手法拍攝所見景觀,並為蘭嶼、基隆、九份等地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影像。
導讀 : 導讀
小傳:臺灣攝影家 鄭桑溪(1937-2011)
鄭桑溪出生於1937 年的基隆,童年正好是中日抗戰期間,戰時的苦日子讓鄭桑溪留下深刻回憶,攝影作品中能看到不少臺灣庶民生活影像。1952 年就讀建中初中部三年級的鄭桑溪,向同學借了相機拍照,這是他首次對攝影產生興趣。而後鄭桑溪進入成功高中就讀,卻在第二年因胃病休學,休學3 年間他到父親開設的「皇宮咖啡廳」打工,用攢下的一小筆錢,買了一台「鴿牌」(PIGEON)相機。1955 年,18 歲的鄭桑溪透過好友引介加入攝影前輩張才成立不久的「新穗影展」,成員總戲稱年輕的鄭桑溪為「New Face」。這位新面孔經常得到張才的佳評,作品也常入選佳作,1956 年的作品〈老人〉,被張才選為首屆「新穗影展」參展作品,入選美國「MAXIMA 國際影展」,並以大篇幅刊登於影展專輯,使得鄭桑溪體會到感人的「真」,比品質的「善」及畫面的「美」要來得重要。
於成功高中復學後,他會將上學途中仔細觀察到的人文景觀用相機記錄下來,為基隆老火車站與候車室留下不少影像。1959 年高中畢業,進入政治大學新聞系,藉著對攝影的熱忱成立「政大攝影研究會」,在擔任總幹事的3 年間,常帶著學員外拍,不定期找張才、郎靜山、黃則修等人來指導,同時也擔任師範大學攝影研究社顧問,在大學期間亦不斷參與攝影比賽以及美、澳、英、日、法、香港等國際沙龍影展。也因為1960 及1961 連續兩年在「台北攝影沙龍」獲得最佳作品獎第一名和優秀作家 ,而在1963 年從新聞系畢業時,有勇氣於美而廉藝廊擧辦「飛禽」攝影個展,且在同年創辦基隆市攝影學會,選擇以攝影作為終身職業。
大三進入行政院新聞局攝影室實習,畢業後順利進入新聞局攝影室,這可說是鄭桑溪攝影生涯最輝煌的時刻,得以經常出入政府機關,更拍攝到不少一般人無法拍到的官方照片。他也常企劃一些人文題材到地方拍照,和當地攝影界交流,將攝影與工作結合,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1965 年,鄭桑溪與張照堂一同舉辦「現代攝影雙人展」,在主流為沙龍與傳統寫實風格的年代,「現代攝影」被批評頹廢、消極,然而繪畫與現代文學界則認為兩人有勇氣破而後立,將攝影帶入哲學與美學的層面。鄭桑溪後來也以展出的作品通過中國攝影學會的博學會士資格。1967 年更在攝影家莊靈的推薦下,於臺視製作並主持臺灣第一個攝影教學節目「攝影漫談」,自此開創攝影座談風氣。1968 年至《綜合月刊》與《婦女雜誌》專任攝影工作,做過不少動人的圖片報導,可說是臺灣報導攝影的先行者。
因為體驗到對攝影的本質與觀念不足,1970 年時鄭桑溪遠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日語,後專攻演劇、電影,並取得修士學位,本想留在日本從事攝影相關工作,卻因是家中長子而在1974 年返臺接管漁船公司,但鄭桑溪仍利用假日期間推動地方攝影發展、提攜後輩,至1987年因基隆漁業蕭條多年而結束漁船公司。
1991 年鄭桑溪重拾中斷20 年的攝影創作,在《大地地理雜誌》邀請下,前往中國絲路,回臺後舉辦「現代絲路」攝影個展,並出版《現代絲路》攝影輯,此後多次踏出國門,前往四川涼山、北極,成為臺灣首批拍攝北極影像的攝影家。
2009 年6 月,鄭桑溪抱病前往澳門,與攝影好友張照堂、莊靈等參加「中國百大攝影家」典禮。2011 年2 月2 日,一代攝影大師鄭桑溪辭世。他鐵漢柔情、瀟灑不羈,揮別了「港都舊情」,和那質樸的攝影銀鹽世代。鄭桑溪揹著相機以他獨有的攝影美學,留下無可取代的歷史與地方記憶光影。
內文 : 1. 出身傳統家族的攝影天才
大時代中的基隆傳統家族
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基隆媽祖廟慶安宮旁,有一條窄小巷子,攝影家鄭桑溪1937 年出生在巷子裡一棟四樓透天厝。小時候他祖母蕭氏貴在媽祖廟附近做雜貨生意,父親鄭榮華1 先是幫忙家裡,後來白手起家在慶安宮旁開棺材店,從小是童養媳的母親鄭許雪幫忙整理花圈、花籃等。1943 年11 月至1945 年8 月間,盟軍軍機空襲臺灣,基隆多次遭受轟炸,市區及港口滿目瘡痍,這時鄭桑溪母親帶著家人躲到基隆七堵瑪陵坑及宜蘭二城的親戚家近一年多時間,「躲空襲」成為鄭桑溪童年的深刻記憶。
戰後沒多久,鄭家搬到位於基隆仁四路與愛三路口的「博愛館」(旁邊為早期的福德市場,現在已改建為仁愛、博愛市場)。博愛館平面呈「ㄇ」字型,是一棟建於1922 年日本時代的社會住宅。一樓店鋪,二、三樓為住家,二樓以上住了兩、三百戶人家,裡面住的人十分複雜,愛三路與仁四路的角落是紅燈區,一樓中間有巷子可以通行,左右兩邊都有公共樓梯。父親鄭榮華在博愛館開了一間華盛頓旅社與公共澡堂,旅社房間並不多,主要是以公共浴室為主,上面一個小閣樓給澡堂燒水的人住,二、三樓是旅社,一樓是男生與女生的公共澡堂。澡堂附近有放置衣物籃子區,這是鄭家小孩和鄰居玩歌仔戲的地方。每逢過年時不少婦女會來澡堂,他們就特別忙碌,由於冷水不夠用,小孩們都要幫忙舀冷水,澡堂洗一次花費三塊半,個人池是八塊錢。
鄭家共有八個兄弟姐妹,老大與老么是兒子。鄭桑溪是老大,下面有六個妹妹、一個弟弟鄭介堂。臺灣早期盛行重男輕女觀念,鄭桑溪的阿嬤認為女生是「賠錢貨」,剛好女生們排行一、三、五都送人養,二、四、六留在家裡。鄭桑溪大妹林鄭阿美今(2018)年80 歲,生下來兩個月又12 天被送去當童養媳,三妹吳寶猜、五妹呂淑如也被送人。當時阿嬤作風傳統,鄭桑溪的父親很孝順,都由阿嬤做主。與鄭桑溪年齡相差17 歲的老六鄭淑姬本來也要送出去,「背嬰兒」的人都來到家門口準備要「背走」六妹,據說是大妹救了她。聰明機靈的大妹小學畢業時成績很好,父親鄭榮華想要讓她念初中,但養父母家人反對,爸爸意識到孩子送給人家就沒有自主權,才決定把鄭淑姬留下。
1950 年代的臺灣經濟貧困、物資缺乏,一般人胼手胝足為生活打拼,鄭桑溪童年經歷過這樣的生活。他曾在接受訪問時提到,當年母親帶著他回七堵娘家住的時候,他會幫忙外公調拌糞汙成為肥料,再跟外公挑到山上菜園澆灌。他們合作種菜生產,因此感情很好,有時鄭桑溪還為外公捲煙屁股,跟著外公到處撿破銅爛鐵、賣枝仔冰等;他也利用假日,從姑姑開的水果行要一些有瑕疵的水果,整理後到附近市場擺攤販賣。童年那段苦日子,讓他留下深刻記憶,日後不少臺灣庶民的生活影像,都自然呈現在他的攝影作品裡。
鄭桑溪從小就聰明伶俐,就讀基隆南榮國小時,因優異的學業表現深受導師疼愛。鄭桑溪的五妹說:「小時候母親買了一支小提琴給鄭桑溪,沒有請老師來教導,他無師自通,聽過音符就能拉出旋律。」可見其藝術天分。鄭桑溪在自家開設的旅館擁有自己的房間,他放學回家都關在自己房間念書;1950 年國小畢業,他到臺北參加初中考試,基隆只有他一人考上建國中學初中部。
小時候喜歡畫畫的鄭桑溪,卻認為自己不夠有天分。1952 年就讀建中初中部三年級時,向同學借了一台相機拍攝紀念照,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攝影,但覺得相機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比起繪畫更能滿足自己的創作欲望。當時課外資訊來源短缺,市面上出版刊物稀少,年輕的鄭桑溪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因此,售價比較便宜的《今日美國》、《拾穗》雜誌上的科學新知,以及印刷精美的圖片,引起他的好奇及注意,也讓他對攝影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他夢想擁有一台相機,然而「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想擁有一架可以把眼睛所看到影像拍攝下來的相機,對於一個中學生而言,是何等困難的事。」他在日後回憶時感嘆著。
攝影圈的「New Face」
1953 年,鄭桑溪進入成功高中就讀,第二年因胃病休學,養病期間他到父親開的基隆市第一家有冷氣的「皇宮咖啡餐廳」打工。1955 年鄭桑溪積存了一筆小錢,一個人跑到臺北重慶南路去買相機;那時他對相機性能還一知半解,名牌相機「徠卡」(Leica)、「祿來」(Rollei)等也毫無認識,在不少照相器材行的櫥窗前流連,最後看上一台最便宜、剛好手上的錢可以購買的「鴿牌」(Pigeon)相機,買下後開始抽空拍照。為了學攝影,鄭桑溪又去逛書店,想買一些攝影相關書籍。但書店攝影書籍少之又少,他只能先自學攝影技巧,在拍攝失敗的經驗中調整快門、光圈、焦距,以及從周邊家人、親友及簡單的景觀開始拍攝,例如拍妹妹鄭淑姬在街頭喝冰水(1-1),或以家裡場景拍出構圖簡潔的〈方與圓〉(1-3)等早期作品。
1955 年,鄭桑溪透過好友賴秀雄的引介,加入攝影前輩張才所指導、剛成立不久的「新穗影展」。裡面成員多為臺北、基隆的名流仕紳、醫生。每個月聚在一起拍照或是討論作品時,大家總是戲稱18 歲的鄭桑溪為「New Face」,但在遴選作品參加比賽或是作品展覽的時候,這個初生之犢的「新面孔」常得到張才的佳評,作品也常入選佳作。
鄭桑溪從張才身上學到的,並非如何調整快門、光圈,抑或暗房技巧,「每月例行攝影活動,以及作品講解評介的時候,他那崇尚自然及強調感性的生活哲學,卻無形中指引了我,並影響到我後來從事攝影的創作方向」。加入「新穗影展」讓鄭桑溪知道拍照是一種創作,可以尋找自己有興趣的題材;「張才老師對我影響很大,他並不是教我如何攝影,而是啟發了我的攝影觀念」。
張才並沒有要鄭桑溪去拍什麼,或是要他不要去拍什麼。有一張
他覺得照片陰暗灰澀、品質也不是很好的作品〈老人〉(1-4),卻被張才選為首屆「新穗影展」參展作品。〈老人〉入選美國「MAXIMA 國際影展」,並以大篇幅刊登於影展專輯中。這使得鄭桑溪體會到感人的「真」,比品質的「善」及畫面的「美」要來得重要。鄭桑溪也認為「善」及「美」可以後製或是重來,但攝影紀實表現的「真」卻是其他藝術所不能做到的。
鄭桑溪1956 年於成功中學復學,在他的書包裡除了書之外,還有相機。每天上課從基隆搭火車到臺北,他觀察沿途的人文景觀,尤其基隆的老火車站、候車室、乘客,以及節慶、廟會等,以直覺的攝影美學記錄了不少動人影像。1958 年,一群在救國團認識的青年學生─包括他未來的妻子郭春英,特地從臺北騎自行車來基隆找他,他在父親經營的皇宮咖啡廳前為他們合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