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攝影家: 李火增 | 誠品線上

臺灣攝影家: 李火增

作者 鄭麗玲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灣攝影家: 李火增:臺灣攝影家李火增,是臺灣總督府出版《第一回登錄寫真年鑑》登錄攝影家,也是徠卡寫真俱樂部成員與臺灣省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本書依據史料、留存的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臺灣攝影家李火增,是臺灣總督府出版《第一回登錄寫真年鑑》登錄攝影家,也是徠卡寫真俱樂部成員與臺灣省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 本書依據史料、留存的文件及對後人的訪問,構築鏡頭後李火增的真實樣貌,亦呈顯日本時代臺灣的富裕階層和市井生活圖像。呈現自然、不刻意取景的無主題街拍,保留大量1930年代後半到1940年代前半臺北、臺灣各地的民情點滴與日本時期的各種活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麗玲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教授。長年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史、教育史,熱衷蒐集、解讀臺灣老照片影像。近年更帶領學生投入歷史文化的創意開發與應用,推出立基於土地的文化創意產品。任教北科大多年,參與校史編著,於2008 年至2011 年出版《台北工業生的回憶》、《百年風華:北科校史》(共著)。近年投入大眾史研究,撰述之歷史普及書:《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2015 初版)、《台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北工業學校到台北工專(1912-1968)》(2012)、《國共戰爭下的悲劇-臺灣軍人回憶錄》(1996)、《臺灣人日本兵的戰爭經驗》(1995)等書。博客來網路書店製 20180809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部長序館長序小傳楔子1.時代下的寫真大亨臺灣進入攝影時代為妻女大量留影大亨小傳生活樣貌登錄第一回寫真年鑑2.戰前臺灣的日常街拍臺灣日常與庶民眾生相城市慶典孩童與休閒活動少見的主題式作品3.歷史與人的互動由自宅望向街道日治臺灣第二次選舉紀實時局活動與名所4.戰後掙扎李火增消失於攝影圈李家二三事戰後攝影作品街景中的電影看板看見李火增,看見臺灣社會注釋李火增大事紀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灣攝影家: 李火增
作者 / 鄭麗玲
簡介 / 臺灣攝影家: 李火增:臺灣攝影家李火增,是臺灣總督府出版《第一回登錄寫真年鑑》登錄攝影家,也是徠卡寫真俱樂部成員與臺灣省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本書依據史料、留存的文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571752
ISBN10 / 9860571759
EAN / 9789860571752
誠品26碼 / 2681690433002
頁數 / 1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9X26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臺灣攝影家李火增,是臺灣總督府出版《第一回登錄寫真年鑑》登
錄攝影家,也是徠卡寫真俱樂部成員與臺灣省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

本書依據史料、留存的文件及對後人的訪問,構築鏡頭後李火增的
真實樣貌,亦呈顯日本時代臺灣的富裕階層和市井生活圖像。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小傳:臺灣攝影家 李火增(1912-1975)

1912 年1 月5 日,李火增出生在臺北建成町,父親是經營中藥舖的中醫師,擁有多處房地產。1937 年,李火增雙親相繼辭世,年僅26 歲的他繼承家產。喜愛新奇、外來事物的李火增,在攝影方面盡情探索,因為有能力購入昂貴的徠卡(Leica)相機,當時人稱「徠卡李」。李火增也大手筆購置昂貴的底片,這些「賽璐珞硝棉膠片」易燃而不安全,目前極為少見,在李火增細心保存下,至今他的作品質感仍相當良好。
1925 年徠卡推出小型、方便攜帶的新型號相機,讓行動攝影、新聞攝影迅速發展。當時有能力購買這種小型相機的臺灣人並不多,除了李火增之外,還包括臺灣早期攝影前輩鄧南光、張才,鄧南光回臺開設「南光寫真機店」後,重心便放在寫真機材生意,所拍攝臺北州的影像不多;張才1936 年在今臺北太原路開設「影心寫場」,但1942 年即遠赴上海。因此,李火增的作品在臺灣攝影史的意義,是留下1930 年代後半到1940 年代前半臺北、臺灣各地的民情點滴,日本時代的各種活動,以及至日本旅遊時捕捉的難得風貌。
李火增從自家門口以及二樓拍攝街景的作品,見證臺北建成町歷史面貌,如施江南開設的四方醫院、建成圓環與周邊公園,以及道路上各式營業招牌與往來的人力車,當然還有形形色色的路人。從照片中孩童自在遊玩的情景,顯然早已習慣李火增不時拿著相機對街景與鄰居拍照。李火增的作品多呈現自然、不刻意取景的臺灣市井生活,無論是孩童嬉戲、清晨市集熱鬧景象,還是小吃攤上民眾的神情,這些作品大多是無主題街拍,與為了參加比賽而擬定題材拍攝的創作方式不同。拍照對李火增來說就是一種喜好,而作品中的畫面,則成為今日我們瞭解過去歷史的珍貴影像。
李火增作品中有個十分可愛的小模特兒,就是他的女兒——李瓊,李火增拍下她在攝影棚活潑地把玩相機的模樣、在電話亭前開關門的連作,和妻子李林招治帶李瓊到臺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圓山兒童樂園、海水浴場等地遊玩時也不忘留影,照片都保存至今,這對當時拍照尚不普及,大多只能在人生重要場合、正襟危坐地拍下幾張照片的社會狀況相比,相當罕見,顯現出他對掌上明珠的疼愛。
太平洋戰爭時期,臺灣總督府舉辦兩回登錄寫真家選拔。在1944 年2 月出版《第一回登錄寫真年鑑》,李火增以作品〈農村風景〉入選,獲頒一枚「登錄寫真家章」,並得到購買底片的配給。1950 年以後傳承自日本時代的寫真家,著重和現實互動的「紀實風格」,與戰後從中國帶來的「沙龍寫真」,兩種不同攝影風格,互擅勝場。
1951 年的「臺灣省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名單,是李火增的名字最後一次出現在20 世紀的攝影圈。戰後環境巨變,臺北城已不是李火增熟悉的臺北,幾次財務操作以失敗收場,更讓他的經濟狀況走下坡。但李火增曾經以自由攝影家的身分,提供作品給《臺灣新生報》;他也曾拍攝一張攝影同好為了搶位置擠得水洩不通,有的攝影機因為擠不到好位置而將相機高高舉起的畫面,顯示出他輕鬆詼諧的一面。
李火增風格隨興恣意,終其一生執著於自己最喜愛的攝影興趣。環繞美酒、咖啡、音樂、電影,與妻子兒女相伴非常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在在反映於他的攝影作品,畫面並未透出太過豐富滿溢的意念,讓觀者輕鬆自在地隨著他的鏡頭在臺北、臺灣各處兜兜轉轉,反而看見更真實的臺灣。

試閱文字

內文 : 1. 時代下的寫真大亨

臺灣進入攝影時代
1839 年,銀版攝影術(Daguerreotype,又稱達蓋爾銀版法)在法國誕生,隨著英法帝國主義的擴張,很快傳到當時剛剛開港通商的東亞各地:臺灣、日本、中國。1844 年來到中國東南沿岸談判經商的法國使節團成員,攜帶相機拍攝了澳門、廣州的風光。1848 年負責東印度、中國、日本等地商貿活動的美國艦隊司令培理(Mattew Calbraith Perry, 1794-1858),曾命兩艘艦隊從琉球南下基隆調查煤礦,艦隊安排兩位銀版攝影專家。臺灣進入「被拍攝」的時代,最為人熟知的攝影家當推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 1837-1921),1871 年他在臺南、打狗地區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的引介下來到臺灣,拍攝打狗、臺南各地臺灣風光,以及南部西拉雅原住民族當時的樣貌。
這個時期無論臺灣、日本或中國,都是西方攝影師拍攝的客體。隨著各地西式教育的開展,對於攝影寫真術的學習與吸收進度加速,臺灣因為現代教育的推動,攝影風氣日益興盛。進入20 世紀,各地由臺人營業之寫真館紛紛成立。最早有1901 年施強在鹿港開設的「二我寫真館」,1904 年林草在臺中開設「林寫真館」,1916 年羅訪梅開設「羅訪梅寫真館」。1920 至1930 年代,臺灣人開設的寫真館更加蓬勃發展,數量較之前成長6.25 倍。
1897 年在臺北北門由日本人發起的「臺灣寫真會」,是臺灣最早的攝影團體。現代社會對於攝影的需求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而增加,除了進入學校、官方機構、出國辦理文書,一般人人生時點,如畢業、結婚、或為長者照相留念,皆需要照片。紳士名流也對攝影有興趣。乙未抗日殉難的北埔姜紹祖,其遺腹子姜振驤就是臺灣仕紳最早開始玩相機的人之一,他留下多幀少年時期及就讀臺北師範學校的照片。姜紹祖後人保存家族在天水堂前的團體照,是四切(即8x10 英呎)的玻璃版底片,推測年代可能在1898 年前後。中部仕紳如霧峰林獻堂、清水張麗俊,他們的日記都有在臺中「林寫真館」拍照的記載。1930 年代的婦女雜誌,還可以看到女性專業攝影師的營業廣告,標榜重要節日可以到府拍攝重要照片。高雄陳啟川1912 年進入慶應義塾中學部就學,參加該校寫真俱樂部,他在1944 與1945 年兩度以業餘之姿,進入臺灣總督府情報課「登錄寫真家」之林。
1920 年代報載相機性能好的,售價動輒500 至600 圓,所費不貲,民間甚至有「一台相機可換一甲田」的誇大說法。從史料來看,1930 年代相機價位已經相當多元,有超過600 圓高價相機,也有中等價位100 至200 圓,甚至便宜到約30 圓的相機。以當時物價來看,銀行員或大會社中間階層員工每個月薪水大約60 至80圓,照相機已經是消費得起的商品。
1930 年代「關西寫真聯盟臺灣支部」成立,寫真社團達三十多個,除了以地域(地名)命名的寫真社團如「臺灣寫真會」、「臺北寫真會」、「臺中寫真會」、「赤崁會」、「臺東タタラ會」,許多中等或高等學校、帝國大學等老師與學生也組織攝影社團,如「臺大東寧會寫真部」、「南二中寫真會」、「北工趣味同好寫真部」、「二師寫真部」。
從當時學校的社團與出版刊物也可觀察到攝影的流行。臺北工業學校除了有「北工趣味同好寫真部」,該校的畢業紀念冊亦可看到學生使用腳架夜拍總督府的身影。當時日益普及的電燈讓夜晚明亮,也影響城市商業活動,百貨公司以閃亮燈飾吸引消費者目光,臺灣總督府也以燈飾妝點建築物,這些都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夜拍主題。臺北高等學校的學生刊物《臺高》,則刊登高價收購相機以及寫真機店沖片的廣告。1938 年臺北帝大進行的學生興趣調查,全校528 位各學部的學生當中,興趣是攝影的有78 名,約當時臺北帝大學生的14.8%。
隨著臺灣日常生活史、社會史研究蓬勃發展,以及像李火增的攝影作品等新史料出土,我們看見愈來愈多臺灣過去社會生動活潑的風貌,投入攝影活動的臺灣人、臺灣攝影產業、臺灣攝影作品的歷史,也逐漸為人所熟悉。

為妻女大量留影
1912 年1 月5 日,李火增出生在臺北建成町(今天水路、長安西路一帶),父親李金恭(1889-1937)是經營中藥舖的中醫師,家境富足,除了在建成町有數十間房舍,建成町一丁目、三張犁都有土地。李金恭與妻子李朱文育有四女二子,李火增排行第四。李金恭23 歲好不容易生下李火增,為了讓這個得來不易的孩子平安長大,甚至讓他依民間習俗認乞丐當契父。李火增幼年與青年時期資料不多,僅知約在1920 年代畢業於私立曹洞宗臺灣中學林(今泰北中學前身)。
林招治生於1915 年9 月,住在李火增家附近的巷子裡。17 歲那年,李火增對她一見鍾情,非娶不可,就算林家說不會給女兒嫁妝,李火增爽快地說這些我準備就好。像這樣由著兒子自己選擇結婚對象,可看出李金恭對他的疼愛。李林招治平時會購買時尚雜誌,看著書裡頭的介紹穿搭,也會自己裁製衣服,手十分靈巧。李火增拍攝多張妻子的照片,作品〈李林招治〉(1-3)中,她穿著連身洋裝,臉上是當時流行細眉的精緻妝容,戴著白色帽子,搭配銀製手鍊,足蹬高跟鞋,一旁的留聲機是自美國進口的勝利手提留聲機與昂貴的黑膠唱片。整體時髦的呈現1930 年代美國、歐洲西方女性流行的Flapper girl 的形象。
1943 年(昭和18 年)李火增改名為吉富靖治,並以名片通知友人,從名片資料可知妻子招治改名清子,長女李瓊則改名桂子。李瓊生於1938 年3 月,是李火增與招治的養女。大約從4 歲開始,李瓊常常跟著父親與他的攝影同好們到處外拍,她也是李火增最喜歡拍攝的小模特兒。
李瓊回憶媽媽非常疼愛她,會參考雜誌自己裁製洋裝,李瓊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親縫製,現在看起來仍是相當時髦的童裝。未上小學的李瓊,媽媽和她一起趕流行燙頭髮。1930 年代燙頭髮大約要10 圓,是當時女性上班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月薪。當時女性上小學的比例不高,在超過一半女童失學的情況下,李瓊還未到學齡已開始學鋼琴,並就讀私立愛育幼稚園。李火增和李林招治帶李瓊在臺北公園、圓山兒童樂園、海水浴場,進行釣魚、划船等各種休閒遊憩活動,都成為影像紀錄,保存至今。一張李瓊戴著墨鏡,坐兒童樂園的飛天木馬,若沒有特別說明我們無法想像這是1942 年的臺北,因為和21 世紀現代父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模式類似。李瓊是李火增最親密的家人之一,李火增認為女孩以後將嫁入他人家庭,因此在娘家時就要好好疼愛。他保留許多李瓊從小到大的照片。在照相不普及的年代,多數人拍照都是在重要場合或人生重要階段,通常都是正襟危坐的姿勢表情,很少人有機會如此細膩生動地留下成長的點點滴滴。
一張李瓊與朋友在戶外郊遊用餐的照片,兩個小女孩對著鏡頭嘟嘴,彷彿在說:「把拔又在拍我了。」(1-4)最令人驚豔的是在攝影棚把玩相機的小女孩(1-8),神情生動活潑,拍攝地點就是李火增在自宅規劃的攝影棚。
李火增在家中客廳擺放鋼琴,友人來訪時,李瓊坐在朋友中間彈奏,這一幕被李火增記錄下來(1-5)。鋼琴右側櫃子放置黑膠唱片和留聲機。李瓊還記得以前聽一曲交響樂要好幾張黑膠唱片,還要反覆換片、翻面,換唱針時,爸爸教她把竹針削尖。
黑膠唱片一面時間大約3 分半鐘,聽一首交響樂確實需要很多張黑膠唱片才能聽完。而為了不損傷珍貴的唱片,用竹製唱針,也有一說是因為戰爭動員最激烈時(大約就是李瓊幼稚園年代),鐵製金屬愈來愈不易入手,所以改用竹製唱針。雖然戰後家裡經濟狀況變差,但李瓊永遠記得童年受到爸爸全心的疼愛,這樣就很足夠了。李火增也教女兒、兒子拍照,他是用沉筒式鏡頭的對焦法教孩子,只要算好距離大約幾倍按下去就好了。雖然不知道這樣拍出來效果如何,但是可以肯定他不會因為相機昂貴就不讓孩子去碰。戰後也鼓勵女兒學開車。有一張照片就是以李瓊為模特兒在汽車前面拍的,李瓊和朋友當花童,也有一張和汽車的拍照(1-9)。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