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 不如歸去休學期
作者 | 陳茻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 不如歸去休學期:政治與文明都會創造傷口讀經典文本,是為了癒合戰爭亂世,仕途艱困,失去至親這個世界太多無法承受的痛楚舊的體制正在崩壞然而 |
作者 | 陳茻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 不如歸去休學期:政治與文明都會創造傷口讀經典文本,是為了癒合戰爭亂世,仕途艱困,失去至親這個世界太多無法承受的痛楚舊的體制正在崩壞然而 |
內容簡介 政治與文明都會創造傷口 讀經典文本,是為了癒合 戰爭亂世,仕途艱困,失去至親 這個世界太多無法承受的痛楚 舊的體制正在崩壞 然而,新的價值也正在形成 第一冊所選的課文 一切的苦難僅說了一半 而歷劫歸來的第二冊 是寫給那些被時代毀棄的人 「不如歸去」或許是對這世界有小小的失望。但我依然期待歸去後,看見的仍是那個平淡的老地方,有風有雨,有陽光偶爾灑落—— 老子、荀子、韓非、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范仲淹、關漢卿…… 這次不再只是教科書中的文人或思想家 除去各種政治重擔、理念價值的他們 跟你我一樣,都是充滿缺憾與挫敗的人啊 讀《女兒國》開始面對自己的心魔 讀《不伏老》摸索「我是誰」的終極問題 讀《兵車行》學會為民間疾苦發聲 讀《老子》真正去感受世界的衝突與和諧 「不朽」是一連串的毀壞與重建 在每個時代的人們心中 以新的姿態樣貌出現 如今這些背不起來的經典課文 都是讓你讀了一頁長大的祕笈 「這一次,不談世界的真理,不談美好的理想,不談崇高的人格,不談生命的喜悅。我們來談生而為人的掙扎與疼痛,談錯看人間風景的失落,談身心不得歸的異鄉人……我們用力去看這個世界的缺憾,不要急著去填補,更不要遮掩。」 ——「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臉書專頁作家 陳茻 本書特色: ★萬本暢銷的《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三部曲之二突破地表上市。(沒看過第一冊,也請安心服用) ★杜甫詩很消極?司馬遷記史太浪漫?范仲淹沒去過岳陽樓?有別於傳統國文課堂上的獨特詮釋! ★在「不如歸去」翹課前,先感受感受古人的苦難與痛楚;你人生的掙扎,他們也略懂略懂。
作者介紹 陳茻沒有教師證的國文教師,對教育僅存一點熱情。本也想靠寫作多少換點酒錢,無奈生性拖泥帶水,稿子越寫不出來越想喝酒。過去喜自圓其說,近年少言,偶爾失語。最新的興趣是料理,越來越相信緣分,對世界的好奇所剩不多,但始終抱持敬意。著有《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第一冊:翻牆出走自學期》。 臉書專頁「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https: www.facebook.com megachineseclass阿諾中年。繪圖工作者,經常哀嘆著工作的繁重、生命的沉重,以及自己的體重。目前專職插畫、漫畫。插畫作品有《老爸的笑聲》、《馬戲團離鎮》、《死後四十種生活》,漫畫連載作品有「e咖這一家」、「童年大冒險」、「人間萬獸」。 臉書專頁「伊卡魯斯的夜間飛行」:https: www.facebook.com icarus0304
產品目錄 課前預習 第一課:圓圓曲/吳偉業 第二課:女兒國/吳承恩 第三課:不伏老/關漢卿 第四課:岳陽樓記/范仲淹 第五課:琵琶行/白居易 第六課:兵車行/杜甫 第七課:鴻門宴/司馬遷 第八課:齊桓公好服紫/韓非 第九課:性惡/荀子 第十課:小國寡民/老子 課後心得 參考書目
書名 / |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 不如歸去休學期 |
---|---|
作者 / | 陳茻 |
簡介 / |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 不如歸去休學期:政治與文明都會創造傷口讀經典文本,是為了癒合戰爭亂世,仕途艱困,失去至親這個世界太多無法承受的痛楚舊的體制正在崩壞然而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683784 |
ISBN10 / | 9869683789 |
EAN / | 9789869683784 |
誠品26碼 / | 2681788157001 |
頁數 / | 30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課前預習
這本書,寫給那些被時代毀棄的人。
印象中,應是在某篇談庾信的文章中,第一次讀到這個概念。庾信是南北朝時的文人,那個時代亂,誰都身不由己。人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當初看到這句話,心裡有些感傷。但那個時代太遠了,情緒大半是被文字逼出來的,與我的生命無關。
多年後想起這些,才懂得原來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曾經相信過的一切,可以在一瞬間崩解。生死存亡之際,每個選擇都充滿著血淚與無奈。可人一旦在這世界上失了信仰,失了青春,就會在一瞬間老去。而這世界依然轉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太平盛世感嘆人生浮沉,對許多人來說是太奢侈的夢。我的第一本書,試著從過去的人們身上找到生命的意義,即使在百死千難中磨著,最後總要磨出晶瑩溫潤的光澤。這並不容易,是以讓人嚮往。
而這一本書,我想寫些容易的事,寫那些在生命中隨隨便便就會出現的掙扎、苦難、離散。第一冊與第二冊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分別探問人間的光明與黑暗。我希望透過這兩條路,逼出那個始終難解的問題:如果生命本就沒有意義,一切又將何去何從?
第一課,選的是吳梅村的〈圓圓曲〉。相較於第一冊的黃宗羲,吳梅村在忠孝節義前顯得無比軟弱不堪。我嘗試透過這樣的視角切入,揭去忠臣孝子的道德框架,將目光集中於個人的掙扎與苦痛,這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工作。透過吳梅村的眼睛來看陳圓圓——一個在時局中浮沉的女人,也才更能看見那些無助與徬徨。
第二課選〈女兒國〉,對比第一冊的《牡丹亭》,談欲望在不同的性別角色身上截然不同的意義。
第三課寫關漢卿,談元帝國時期一切價值信仰的崩壞。蒙古的統治對漢人來說是亂世的極致,士人在這個時代進退失據,各自退守到生命最後的防線。當這時代與我們曾經信仰的一切背道而馳,探問生命的意義這件事依然值得嗎?
為此,我特意在下一課選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在第二冊的整體架構中,這篇文章顯得十分格格不入。我正希望透過這樣的衝突,思考那些偉大的人格,最初何以能被成就,最終何以能夠不朽。他們是幸運的嗎?或終究只是另一種姿態的掙扎呢?
第五課的〈琵琶行〉延續了這些追問,希望能夠將那些處境勾勒得更清楚。比起那些充滿希望的信念與價值,此刻我可能更在意信仰的失落。第六課所選的〈兵車行〉,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前的作品,那是風暴前夕的一點小風小雨,但詩人當時並不知曉。
歷史給了我們事不關己的從容空間,就連偶然拾獲的共鳴也來得輕浮,但這畢竟不是壞事。
第七課選〈鴻門宴〉,算是本書的一個轉折點。司馬遷的人生悲劇是一個層面,他筆下的項羽與他對歷史的心思則是另一個。司馬遷筆下的歷史與歷史上的司馬遷,像是鏡子的兩面,隔絕了現實與虛幻,但兩個世界卻呈現幾乎一樣的姿態。
第八、九、十課嘗試將先秦諸子重新排列,一如第一冊的孟子、莊子、孔子,這冊也安排了一條韓非、荀子、老子的思想道路。用課次去排列,並不是要在學術上提出多麽驚人的見解,或嘗試重構先秦思想的譜系。我只是希望將傳統上的法家、儒家以及道家的人物放在一起,檢視彼此之間的思想淵源。這麼做,是為了跳脫某些習以為常的視角,撕去九流十家的標籤,也讓這些古老思想家的生命扎扎實實地顯現出來。可以看見他們的失落與掙扎,與你我都一樣。
這一次,不談世界的真理,不談美好的理想,不談崇高的人格,不談生命的喜悅。我們來談生而為人的掙扎與疼痛,談錯看人間風景的失落,談身心不得歸的異鄉人。
這一次,把生命還給生命,血肉還給血肉,用力去看這個世界的缺憾,不要急著去填補,更不要遮掩。
我在這本書裡寄放了一些我對歷史、文化與現世的想法,這在教育上是有意義的,其餘更高遠的目標,我不敢妄言,眼下也並不那麼在意。
書中一切考證、析論,固然經過我懷抱敬意的斟酌,但詮釋必有其主觀,願各位在讀的時候,依然不可輕易相信我所言。
我預期藉由閱讀古代經典,完成三個階段的目標,三階段彼此連動。
第一,是將個人的生命與所處的時代盡可能還給古人。每段文字都有一個起點,文字紀錄了當時人們的想法,背後投射出來的是他所處的時代。過去,人們有著與今日不同的思考方式,認知到的世界樣貌也全然不同。如果只是用今日的角度去看待這些材料,甚至為了經典的「當代價值」,粗暴地將作品與時代分割,擷取某些片段嘗試比擬現當代的概念或事物,只會丟失經典真正的價值。經典不該只是披著「當代價值」外衣的伶人,只為了安慰害怕經典被現代人屏棄的人們而粉墨登臺。
第二,是將第一階段所還原的世界與當代比較,藉以逼出每個時代的特殊性。時代的特色是透過比較得來的,不熟悉過去,便無法知道當代實際擁有什麼。透過比較,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時代有什麼是不同於過去的,有什麼是得來不易的,有什麼又是該被捨棄的。
過去的材料之所以有價值,並不是因為它與這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而是它與當代畢竟不同。歷史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實驗室,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讓我可以盡情分析、評價與詮釋。我們思索的始終是人的問題,面臨的是人的挑戰,鑑往知來並非要未卜先知,而是為了將過去到現代的道路看清楚,更完整地思考將來該走向何方。
第三,透過不斷地還原、比較,我們將會更清楚歷史是不可分割的,所有的斷點都只是暫時的。我們與過去的人們也是不可分割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任兩個時空之間,必然存在著諸多差異性,也必然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歷史的脈動是變與不變交錯而成的,人事固然有其代謝,但論快樂與疼痛的形狀,我們與過去的人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走到這個階段,當意識到我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像朝陽,也像葉子,在每一個瞬間的生命裡,都將有枯有榮,有生也有死。
而截至目前為止,我的書都還在第一階段努力。如何走向第二階段,我在書裡留下許多線索與可能,也有我的期待,不過實際發生時的情況必然不是我想像的那樣,那也很好。書寫成之後,我便不能再主導它的命運了。這一冊十餘萬字,是我費盡思量打造的鑰匙,至於門外的世界如何晴雨,如何悲喜,我不打算去猜測,僅只將其交給每個有緣得見此書的人手上。
關於第三階段,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通達、很快樂的階段,以這本書的文字來說,是沒有辦法觸及的。而對這個偉大世界來說,文字永遠是次等的,音樂、雕刻與繪畫,一切人為的藝術形式都是如此。
我並不為此感到失落,只為了我們的渺小與喧鬧,感到無比雀躍。
內文 : 第六課:兵車行/杜甫
【題解】
〈兵車行〉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前的作品。最初決定要將杜甫選進第二冊的時候,為了要選哪一首作品我猶豫了很久。要談杜甫這個人,有其易處亦有其難處。杜甫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人,代表的作品俯拾即是,這是其容易處;然而杜甫的作品開展的面向也很廣,有著不同的特色,這則是讓我遲遲難以下決定的原因。
我所思考的問題是:杜甫在過去的教材中一直以一個「社會寫實詩人」的形象出現,但課本裡面所選的詩,多半不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社會寫實詩。另一方面,如前面所提的,杜甫絕對不只是一個社會寫實詩人,他在後代得到的評價之高,作詩而能稱聖,也早已遠遠超過社會詩人這個形象所包含的一切了。
這是我在選擇杜甫作品時面臨的難題,特別選〈兵車行〉這首詩,目的也是為了回應上述考量。
這首詩中有對社會現實的揭露,也有對時局的批判。這些內容在傳統上很受重視,被看作是杜甫代表特色之一,然而,多數被注意到的作品,都是安史之亂中後被創作出來的。也就是說,若試著點出〈兵車行〉的社會意義,至少可以回去檢視某些既有的認知:杜甫並不是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才開始寫作社會詩,在這之前,他便以詩歌批判社會了。
再者,〈兵車行〉屬於「歌行體」,「歌行體」在過去教材中很少被特別強調,介紹的篇章也不多。然而,這個體裁的詩歌在唐代的創作數量相當可觀,是盛唐詩的主流體裁之一。
「歌行體」源自樂府,「行」是樂府常見的題名,其他如某某歌、某某吟、某某曲,乃至樂、弄、操、引等,凡是詩歌的題目出現這些字眼,或多或少都與音樂有關,或是詩人刻意以樂府舊題來寫作。
盛唐擅長寫歌行體的詩人很多,這類詩歌,多半以七言為主,我們可以將其當作篇幅略長的七言詩來看。歌行體的流動性、韻律感比較強,很常被拿來處理一些格局、畫面較為寬闊的題材。與近體詩不同的,歌行體沒有那麼多的格律限制,對於創作風格較奔放自由的詩人來說,是很適合的體裁。比如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詩仙李白,留下的歌行體質量都很可觀。
杜甫入長安時正值天寶年間,是唐王朝的盛世,長安作為首都,氣象繁華、民生富庶自不在話下。杜甫晚年回憶那時候的京城,也曾描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等豐衣足食的場景。當時的長安不僅繁榮,更是文化、音樂的中心,歌行體流動的韻律感,適合搭配樂器演奏的質性,十分受宮廷歡迎。玄宗皇帝也好此道,除了原本流傳的舊曲外,更命人創作新曲,足見樂府歌行的流行。
創作歌詞的士人們,新作的詩歌若是能夠取代舊詞,更是十分榮耀的事。活躍於民間的詩人,也可能因為作品能見度高而受到官方重視,經過「采詩」(官方自民間搜羅作品)而入宮廷,披之管絃。
杜甫在長安旅居時,必然受到這樣的風氣影響,因而也跟著寫起了歌行體。而這段期間,正是杜甫創作歌行體數量直線上升的時期。只不過,歌行體在那個時代的流行,或多或少與當時的音樂、娛樂文化有關,多數歌行體創作展現的是盛世光鮮亮麗的一面,有獨特的生命力,甚至有作者狂放奔騰的氣息,難掩浪漫色彩。這樣的傾向與屬性,讓這類型的詩歌與深刻、沉重的文學有一段距離。由此可見,杜甫的〈兵車行〉在狂傲浪漫的歌行體中,其實是相當特殊的存在。
〈兵車行〉作於天寶十一年,杜甫四十一歲。這年十一月,權相李林甫過世,繼任的楊國忠掌權,朝廷弊病已多,卻又頻頻對外用兵。前一年朝廷派兵征南詔,南詔位於唐帝國西南邊,那時版圖已擴張至今天的雲貴一帶。唐帝國的軍隊在這場戰役中是戰敗的,但楊國忠當時掌握了權勢,隻手遮天,竟向中央報捷,一方面又向民間徵兵,直接在道上捉捕人民以補充兵額,搞得民不聊生。
根據考證,杜甫〈兵車行〉中前半所描述的,就是當時徵兵的場景,且應為親眼所見。
〈兵車行〉可說是杜甫生命中第一首社會詩,第一次為了民間疾苦發聲。在這之前,大部分的歌行體不會處理這類題材,或者說,盛唐詩很少見這樣的內容。無可否認的,這是杜甫開創的詩歌價值。
傳統用以區分唐詩的四期說(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後人分析唐詩的創作情形採用的一個粗略分類。唐詩的階段還有很多分類方式,只是四期說最多人使用,也成為我們現在看待唐代詩歌的主流。四期說中的盛唐與中唐分界,就是安史之亂,因此,杜甫可說是橫跨盛唐與中唐時代最重要的詩人。
安史之亂前杜甫品雖然也有佳作、名作(如著名的〈飲中八仙歌〉),但畢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安史之亂後才是他創作能量真正爆發之時,被後人稱道的多數作品,都是這時期寫出來的。
故〈兵車行〉在杜甫的創作歷程中是有指標性意義的,它開啟了杜甫的社會寫實之路。自時代言,他是盛唐最末尾的聲音;自內容言,他是中唐新樂府的先驅。
看似強盛的帝國,內部早已千瘡百孔,這是杜甫用詩歌紀錄下來,血淋淋的事實。杜甫被稱為詩史,而中國歷代真正被肯定的「史」,必然有其諷喻,需要對時代發出批評、怒吼,或是沉痛的控訴。〈兵車行〉徹底反映了這一點,也讓我們看見杜甫的思索與關懷,因此這首詩與其後受到戰亂刺激的社會詩相比,未有絲毫遜色。
還有件事值得一提。〈兵車行〉直陳了當時徵兵的民間慘況,也稍稍抨擊了朝廷的政策,詩歌後半更不針對個別事件而發,進而點出了許多長久以來的問題。這看起來是杜甫詩人風骨的展現,但也可能是一種逃避。
詩裡面痛惜的,不只是一開始被強行徵召的人民,不只是一去不返的征夫,更包含了田園荒蕪,繳不起租稅的農民。清代的錢謙益就指出,杜甫這首詩不明寫征南詔,後面卻寫山東、關西,寫青海等處,是對當時權勢正盛的楊國忠有所顧忌,才不直接抨擊當時出兵西南之舉。
這樣的說法有其道理,但也不必自這一點批判杜甫的軟弱。因為這首詩反映的,是早已問題重重的社會,是一個即將走向衰敗的帝國。詩中景象讀來固然沉痛,但對於當時在各個角落不斷發生的諸多苦難來說,不過是冰山一角。
杜甫從來都不是一個會直接針砭時政的改革派,他的詩歌只著重於陳述現實黑暗,功能也只能是消極的。但這也許更符合一個詩人真實能及的一切,對於荒誕現實,他什麼也不能做,什麼也改變不了。
詩人在文學史上開創的一切成就,正暴露了一個國家社稷的腐敗與不堪,詩歌成就愈高,時代的悲劇往往也愈深。
清代詩人趙翼曾言「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正好用以說明這一切。當時局變異,社會動盪之際,詩人的作品往往更撼動人心,也更能探觸文學藝術之高度,但這一切終歸是人間悲劇,是每個愛著世界的人所不樂見的。
詩人的作品愈偉大,他在那個時代就愈無力,杜甫即是這樣的典型。
這一課,是這本書最後一首詩歌。在第一冊我沒有選過詩歌,這一冊特意選了一些。詩歌的文字往往能開啟比文章還要多的畫面,美學上的可能也更多,然而那些真正令人感到震撼的詩作,背後的掙扎與無奈,似乎又都過於沉重了。
最佳賣點 : 如今這些背不起來的經典課文,都是讓你讀了一頁長大的祕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