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1-3歲教養全書: 從遊戲活動×居家佈置×家事技能, 及早開發孩子感官、肢體、自律、創意、表達五大能力 | 誠品線上

The Montessori Toddler

作者 Simone Davies
出版社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蒙特梭利1-3歲教養全書: 從遊戲活動×居家佈置×家事技能, 及早開發孩子感官、肢體、自律、創意、表達五大能力:★亞馬遜親子教養類四年銷售冠軍,超過9,000名父母、教師盛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亞馬遜親子教養類四年銷售冠軍,超過9,000名父母、教師盛讚推薦★ 適合1~3歲的蒙特梭利活動 × 居家空間佈置重點 × 百種日常實踐提案 兼具教養理念、實際案例和具體步驟 第一本最全面、最完整的1-3歲蒙特梭利教養書 從0打造蒙特梭利之家,養出更獨立、更快樂的孩子! ★版權售出27國以上,Amazon及Goodreads讀者上萬好評推薦 ★「MEFA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專有名詞審訂 1到3歲的孩子,給人的印象是這樣嗎? l 很不配合,不聽話、不願意睡覺、不學習自己上廁所 l 愛亂扔東西,就算一再制止,依然我行我素 l 動作總是慢吞吞…… 但根據研究指出,這階段的孩子正處在「建立自我意識」的階段,渴望有自己的喜好。 孩子不是在給人添麻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學習」。 現在開始,該改變我們看待孩子的方式了。 l 3歲以下的孩子,聽不懂、講不聽,該怎麼教? 蒙特梭利博士將人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 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就像海綿一樣無意識地吸收所有新知, 他們天生渴望學習,往往用五感來探索周圍的世界,更是學習的關鍵期。 因此在蒙特梭利教育中,特別重視「感官、具體、實物」的學習方式。 本書作者西蒙娜‧戴維斯(Simone Davies)擁有超過15年蒙特梭利教育經驗 她不僅是荷蘭阿姆斯特丹首座蒙特梭利學校校長,更是相當受歡迎的親子部落客。 在本書中,她將鉅細靡遺的說明,將蒙特梭利教育帶入日常生活的步驟, 讓哭鬧、崩潰、吼叫的育兒人生,轉換成優雅、淡定、建立好習慣的親子時光! l 在家也能蒙特梭利的5種活動 在家蒙特梭利並不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活動」。 最適合1到3歲幼兒的蒙特梭利活動: 1. 手眼協調:如拼圖、神祕袋、穿線活動、分類活動等。 2. 音樂和運動:聽音樂、搖沙鈴、打鼓、跑跑跳跳、爬行、溜滑梯、踢球等。 3. 日常生活工作:照顧植物、幫忙備料、清潔、整理餐桌、去超市購物等。 4. 藝術和手工藝:塗鴉、水彩、剪紙、玩黏土等。 5. 語言:卡牌配對遊戲、閱讀書籍、和父母對話等。 當你發現孩子喜歡拿杯子敲桌子的動作, 孩子可能不是想搞破壞,而是有「敲打」的需求, 這時我們就可以設計一項活動(如打鼓),來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 l 利用蒙特梭利,養成孩子日常好習慣 【關於穿衣、出門】 為孩子準備較簡單穿脫、容易活動的衣物類型,讓孩子自己挑選衣服,更可以一步步教他們自己穿衣服。重點在於允許孩子慢慢來,好好溝通。 【關於吃飯用餐】 父母要確立一套用餐規範,並貫徹原則執行;如果孩子亂扔食物,可以問孩子:「你是在告訴我你吃飽了嗎?下次你可以用別的方式說。」態度要溫和但明確。 【關於刷牙】 有些孩子不喜歡刷牙,但「分散注意力」或「直接幫他們刷」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主導權,讓他們自己決定何時刷牙、用哪支牙刷等等。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刷牙,降低他們的排斥感。 【本書特色】 1. 本書針對1-3歲的孩子,提供最實用的蒙特梭利活動提案、具體步驟和日常實踐點子。 2. 教你從0開始打造蒙特梭利之家,包含客廳、廚房、臥室、浴室、書房等的蒙特梭利式空間佈置訣竅。 3. 附上各式小單元,如幼兒的敏感期清單、蒙特梭利1-3歲幼兒活動表、感覺和需求表、正向語言清單等。 4. 本書內容詳盡,從「孩子不配合怎麼辦?」到「如何跟孩子的其他照顧者(如祖父母)溝通」,囊括各式育兒情境和狀況。 5. 全彩印刷,一目了然的圖解,清楚說明的文字搭配可愛插畫,適合所有對蒙特梭利感興趣的家長及所有師長、教育者閱讀。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業推薦──大V生活 正向教養教主何翩翩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張美蘭(小熊媽) 親職/繪本作家詹宇夫妻 蒙氏夫婦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回應孩子內在發展需求,幫助孩子邁向獨立自主,引領孩子正向發展。蒙特梭利教育,適合世界上每一個孩子。──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育兒手冊,用蒙特梭利理論貫穿全書,提供孩子在不同時期需要的「工作」點子,以及最常見的育兒問題QA,用科學理性的方式陪伴你。──大V生活(正向教養教主)我希望透過這本鼓舞人心、實用和美麗的書,讓我曾祖母的教導進入每一個家庭。──卡蘿萊納•蒙特梭利(Carolina Montessori蒙特梭利博士的曾孫女)這本關於幼兒的蒙特梭利教育育兒指南,以同樣的溫柔精神教導成年人,展現出一套連貫、有吸引力的教養系統,同時將其步驟分解為更小、更容易理解的部分,讓所有人都能更好的掌握。──《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每一頁都是滿滿的育兒智慧,教你如何把家變成啟發孩子心智成長的最佳地點,這是在幼兒發展書籍中較少被提及的主題,本書正好補足了這塊空白。──《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這是一本腳踏實地、通俗易懂的書,讓在家實施蒙特梭利變得可行。她以一種親切友善的方式,為紀律和育兒提供了許多清晰的想法。──北美最大獨立圖書網站Book Riot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西蒙娜‧戴維斯(Simone Davies) 蒙特梭利國際協會(AMI)教師、《蒙特梭利筆記本》(The Montessori Notebook)的作者、兩個孩子的母親、受歡迎的部落客。她在部落格和IG上為世界各地的父母提供指點、回答問題和舉辦線上研討會。 她是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人,擁有超過15年的蒙特梭利教育經驗。現和家人住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並創辦了阿姆斯特丹首座蒙特梭利學校「藍花楹蒙特梭利學校」(Jacaranda Tree Montessori)。插畫簡介 今井彥子(Hiyoko Imai) 東京出生、現居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日本插畫家、設計師、紙藝家。她簡約、俏皮和精緻的藝術作品均以手工精心製作,可以在hiyokoimai.com找到。譯者簡介 戴月芳 Dr. Idna Tai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私立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錦繡文化企業副總編輯、幼福文化集團總編輯、空中美語教育事業教務長等。 平日耕耘教學研究、企畫、撰文創作、翻譯、編輯、版權選書樂此不疲。近期鑽研蒙特梭利教育學說、阿德勒心理學、薩提爾家族治療等。翻譯代表作品有《蒙特梭利遊戲帶孩子玩出好情緒》等。 歡迎指教:idnatai04@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1章 前言一起改變理解幼兒的方式我,為什麼特別喜歡幼兒?重新認識幼兒的反應為什麼要用蒙特梭利教學法育兒?如何閱讀這本書?第2章 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關於創始人瑪麗亞.蒙特梭利傳統教育與蒙特梭利教育的差異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十大原則第3章 為幼兒設計的蒙特梭利活動「全人兒童」的蒙特梭利活動蒙特梭利活動的特色如何向孩子示範活動?設計活動的十大原則如何設計蒙特梭利活動?五大活動類型可以使用蒙特梭利以外的玩具嗎?第4章 如何把蒙特梭利理念融入家庭佈置?如何在家中營造蒙特梭利空間?家中不同空間的佈置重點空間佈置的五大原則為什麼佈置居家環境這麼重要?第5章 如何培養出充滿好奇心的孩子?Part 1.鼓勵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Part 2.接受孩子的天性與原來的模樣第6章 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與責任感Part 1.如何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Part 2.設定限制與規範第7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實踐蒙特梭利?Part 1.孩子的日常起居與照顧Part 2.應對規律之外的「變化」Part 3.其他實用技能第8章 父母也在「學習」大人的準備第9章 教養神隊友!育兒時,你並非孤軍奮戰如果出現家庭衝突第10章 孩子要去上學了!該先做好什麼準備?為上幼兒園(或小學)的孩子做好準備人類的四個發展階段現在,是時候改變教育體制了將正向教養的和平種子散播出去真實故事延伸閱讀致謝附錄正向語言清單哪裡可以找到蒙特梭利的素材和家具?關於蒙特梭利學校的Q&A感受和需求表自製無毒黏土配方蒙特梭利幼兒活動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蒙特梭利1-3歲教養全書: 從遊戲活動×居家佈置×家事技能, 及早開發孩子感官、肢體、自律、創意、表達五大能力
作者 / Simone Davies
簡介 / 蒙特梭利1-3歲教養全書: 從遊戲活動×居家佈置×家事技能, 及早開發孩子感官、肢體、自律、創意、表達五大能力:★亞馬遜親子教養類四年銷售冠軍,超過9,000名父母、教師盛讚
出版社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492844
ISBN10 / 6263492848
EAN / 9786263492844
誠品26碼 / 2682386305009
頁數 / 35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3.8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一起改變理解幼兒的方式
  蹣跚學步的幼兒(toddler,指一到三歲的孩子)經常遭受誤解,大人們通常把他們視為難搞的小生物。關於如何以愛、耐心和支持的方式與幼兒相處,我們並沒有太多可以借鏡的好例子。
  站在幼兒的角度來看,他們剛學會走路,正準備好要探索世界,並且才剛開始學習用語言溝通,他們「衝動控制」(impulse control)能力還在發展階段:在咖啡廳和餐廳裡坐不住、看到空曠的地方就想奔跑,或是往往在最不恰當的時間和場合發脾氣,而且還會觸摸任何看起來有趣的東西。
人們稱其為「可怕的兩歲」,不聽話、不停扔東西、不願意睡覺、不喜歡吃飯,或拒絕學習自己上廁所等。當我的孩子在幼兒階段時,我用威脅、賄賂和「暫時隔離法」(Time-Out)來取得他們的合作;即便我自己都覺得不恰當,但卻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
  在我第一個孩子剛誕生不久時,我聽到了一個廣播訪談。接受訪問的來賓談到了使用暫時隔離法作為懲罰的負面影響。這種方法不僅無助於孩子彌補過錯,還疏離了當下最需要家長支持的孩子,讓孩子對大人感到失望。我聚精會神地想聽聽這位來賓接下來告訴家長應該怎麼做,但是廣播節目到此結束。從那時起,「自己尋找答案」就成了我的使命。
  身為一名新手媽媽,我第一次參觀蒙特梭利學校就立刻一見鍾情了。這裡的環境不僅經過精心設計,還洋溢著快樂氣氛。教師們平易近人,同時尊重孩子和家長。在我們登記候補入學後,順利地加入了親子班。
  在課程中,我不僅學到「蒙特梭利教學法」豐富的專業知識,也幫助我更加理解幼兒。幼兒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他們在尋求他人理解的同時,也像海綿一樣吸收周圍世界提供的知識。我意識到自己很容易和幼兒產生連結:我理解他們的觀點,而他們的學習方式也總是令我驚艷。此後,我很幸運地開始在澳洲蒙特梭利教室裡擔任教師費恩.范齊爾(Ferne Van Zyl)的助手。
  二○○四年,我在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簡稱AMI)接受了蒙特梭利教育培訓。而當生命把我們從雪梨帶來阿姆斯特丹時,我很驚訝這座新城市竟然沒有任何蒙特梭利親子班。因此,我很快地就創辦了自己的學校,也是阿姆斯特丹唯一一所蒙特梭利教學法幼兒園――藍花楹蒙特梭利學校(Jacaranda Tree Montessori)。在那裡我帶領親子班,協助家長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孩子,並幫助他們將蒙特梭利教學法融入家庭。
  開辦課程的這些年來,我接觸過近千名的幼兒和家長,我始終樂於向他們交流與學習。我參加了「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的師資培訓,同時進修「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課程。除了持續閱讀大量書籍、文章,我也與教師、家長對話,並且收聽廣播節目和Podcast。與此同時,我也從自己的孩子身上學到許多,他們已經從幼兒成長為青少年了。
  我想在這本書中,和各位分享我在學習之路上的見聞。我想把蒙特梭利的智慧翻譯成簡單的語言,讓人們能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於家庭中應用。無論你的孩子是否打算參加蒙特梭利學校,拿起這本書時,你已經在自己的旅程中邁出了一步,開始找到你和幼兒的另一種相處模式。
  你將掌握與孩子攜手合作的要領,引導他們、支持他們,特別是在他們遭遇困難的時候。你將學會如何佈置家中環境,擺脫混亂,為家庭生活帶來心靈的平靜。例如:佈置一個「適當的空間」,讓孩子自由探索,同時,你也將知道該如何在家裡設計適合幼兒的蒙特梭利活動。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這件事也需要慢慢來,而且並不需要把家裡改造成一個蒙特梭利教室。建議從小處做起,使用手邊既有的物品,並且先將一些玩具收拾起來,這樣就可以輪流使用。同時,開始認真觀察孩子的興趣,漸漸地,你就會發現自己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愈來愈多蒙特梭利的理念。
  透過這本書,我希望能帶給各位讀者另一種更為心平氣和的幼兒陪伴模式。如果你希望培養出充滿好奇心和責任感的孩子,我會幫助你播下種籽,同時,持續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每天將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Dr. Maria Montessori)的哲學付諸實踐。
  現在,是時候學習如何透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了。

試閱文字

內文 : 我,為什麼特別喜歡幼兒?
  大部分的蒙特梭利教師會偏好和某個年齡層的孩子一起工作;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與正在學走路的幼兒相處。許多人經常為此感到很困惑,因為照顧幼兒的工作非常辛苦;他們十分情緒化,也不太聽大人的說的話。
說到這裡,讓我想畫一張全新的幼兒畫像,來平反大家對幼兒的刻板印象。
幼兒具有活在當下的精神。帶著幼兒一起上街令人心情愉快。當我們的腦海中塞滿各種待辦事項和煩惱要做什麼晚餐時,他們卻能活在當下,從人行道的裂縫中發現冒出頭的小花小草。
也正因如此,陪伴幼兒時,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活在當下」:他們總是專注於此時此刻。
幼兒吸收新知毫不費力。根據蒙特梭利博士的觀察,六歲以下的幼兒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接受一切新事物,如同吸水的海綿;她把這個現象稱為「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
我們不會坐下來教導一歲的孩子語法或句子結構,但是他們在三歲時就已經有了驚人的詞彙量,並且正在學習如何建構簡單的句子(某些幼兒甚至會開始處理複雜的短文段落)。與此相對,身為大人的我們,在學習一種語言時往往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心力。
幼兒的潛力無窮。通常我們必須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會意識到孩子在幼兒階段能做到的事情,已經超乎我們的預期。在他們接近十八個月大的時候,可能就會因為認出路上的風景,而發現我們正在前往祖母家;當看到書本中的大象時,他們會跑去翻籃子,從裡面找出一隻玩具大象。
  除此之外,當父母把家裡的環境佈置的更符合幼兒的活動行為時,他們會歡天喜地、主動積極,並且發揮最大潛能投入手邊的活動,例如:他們會擦拭髒汙、幫小嬰兒拿尿布、把垃圾放進垃圾桶、擔任廚房小助手,或是喜歡自己穿衣打扮等。
某天,一名修繕人員來我們家修理東西,當時不到兩歲的女兒經過他的身邊走向臥室,自己換好衣服,把幾件溼掉的衣服放入洗衣籃後,接著才去玩。我永遠忘不了當時修繕人員臉上的表情,顯然,他很驚訝剛學會走路的幼兒可以完成這麼多的事情。
幼兒純真無邪。我認為沒有一位幼兒天生具有壞心眼。當他們看到別人的玩具,可能會單純地想「我現在想玩這個玩具」,而從其他孩子那裡搶過來;他們也可能做一些事情以獲得回應,比如:扔掉這個杯子,看看爸媽的反應,或者,他們會因為某些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規則進行,而感到沮喪。
但是,他們根本沒有心眼,更不會心存怨恨或報復。他們只是單純跟隨內在衝動去行動(做事)。
幼兒不會記仇。不願意離開公園的幼兒可能會哭天喊地,甚至長達半個小時都安撫不了他們。但是,一旦情緒平靜下來(有時需要大人從旁協助),他們就會立刻恢復開朗、充滿好奇心,而不像大人可能僅僅是從不同側起床,就煩躁一整天。
  另外,幼兒的寬容度也很驚人。有時候我們會犯錯,例如:失控發飆、忘記承諾或是狀態不佳。當我們向孩子道歉時,也同時在示範如何與人和解,他們可能會獻出一個大大的擁抱,或是說出一些貼心又驚喜的話語。一旦父母與孩子有了如此堅實的情感基礎,孩子會守護父母,如同父母守護他們一樣。
幼兒擁有真性情。我喜歡和幼兒相處,是因為他們直爽又坦率,而且這種坦率具有感染力。他們只說真話、流露真情。
  每一位與幼兒相處過的大人都知道,他們會指著公車上的某個人大聲說:「那個人沒有頭髮。」此時身旁的我們可能會無地自容,但是孩子卻沒有一絲尷尬的表情。
  幼兒率直的本性讓人們放下心防。他們沒有任何盤算或意圖,也沒有可怕的詭計。他們知道如何做自己,不會自我懷疑,也不會評判他人。如果大人懂得向他們學習,必能從中獲得成長。

NOTE:本書所提及的「幼兒」,指的是一至三歲左右的孩子。

重新認識幼兒的反應
幼兒為什麼喜歡說「不要」:「自我肯定危機」(Crisis of Self-Affirmation)是幼兒經歷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之一。從十八個月到三歲之間,幼兒會開始意識到自己和父母是分開的個體,並且開始渴望更多的自主權。在他們學會說「不要」的同時,也開始會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我」。
幼兒開始學習獨立的這個階段可能很難熬。有些時候他們會把大人推開,凡事都想靠自己;有些時候他們拒絕做任何活動,或者緊黏著大人不放。
幼兒為什麼總是「動」個不停:動物不喜歡被關在籠子裡,幼兒同樣也不會坐著不動。他們渴望活動自如,例如:剛學會站就想攀爬和行走、剛學會走就想奔跑和拿重物,越重越好,透過搬運大件物品或移動沉重的袋子、家具來挑戰自己的極限。我們把這種挑戰精神稱作「最大努力」(maximum effort)。
幼兒需要「探索」周圍的世界:蒙特梭利教學法建議父母接受這一點,從而為孩子佈置安全的探索空間,讓他們參與所有能刺激感官的日常活動,並且放他們到戶外探索,讓他們在泥土中挖掘、在草地上赤腳、在水池中戲水、在細雨中奔跑。
幼兒需要「自由」:適當的自由能幫助幼兒培養好奇心並樂在學習,進而主動體驗、發掘新事物。這些過程能讓幼兒體認到他們就是自己的主人。
幼兒需要「紀律」:制定紀律能保障幼兒的安全,並教會他們尊重別人和環境,幫助他們成為負責任的人。此外,「紀律」也有助於大人在被踩到底線之前先做出行動,以避免自己又開始憤怒斥吼和責罵孩子。蒙特梭利教學法既不放任亦不專橫,它幫助父母成為孩子的冷靜領導者。
幼兒喜歡「秩序」和「一致性」:幼兒喜歡事情可以每天如出一轍,比如:維持同樣的生活作息、物品放在同樣的位置,以及遵循同樣的規則。這有助於他們理解、認識自己的世界,並且知道自己應該對哪些事物抱持期待。
與此相對,一旦父母制定的規範前後不一致時,他們就會不斷地測試,看看大人當天的決定。如果他們發現耍賴和發脾氣可以讓事情順著自己的心意走,那麼他們就會再次嘗試,而這種現象稱為「間歇性增強」(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若我們能理解幼兒對於「秩序」的需求,就能發揮更多的耐心和同理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辦法讓每一天都如出一轍,就可以先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付出額外的心力來引導孩子。此時,我們就不會認定孩子是在胡鬧,反而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到這不是他們預期的方式。我們可以協助他們冷靜,一旦他們恢復理智,再和他們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幼兒「不是故意」為難父母:他們正在經歷一個艱難的時期;我喜歡這個想法:如果我們能意識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實際上是在求助時,可以問問自己「我們現在能提供什麼幫助?」如此一來,便能讓我們將對立的情緒轉化為解決問題並支持孩子。
幼兒容易「衝動」:幼兒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大腦中容納人類自我控制和決策中心的部分)仍在發育,而且還會持續二十年。這意味著當他們又爬到桌子上、從別人手中搶奪東西,或是變得情緒化時,我們可能需要循循善誘地耐心引導他們。所以我喜歡說:「我們要成為他們的前額葉皮質」。
幼兒「需要時間」處理父母說的話:與其反覆催促孩子去穿鞋,不如先在腦子裡數到十,讓他們有時間來處理父母的要求。一般而言,當我們數到八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動作了。
幼兒有「溝通」的需求:孩子會試圖以多種方式和我們溝通。當嬰兒發出咯咯聲,我們可以回敬他們;面對牙牙學語的幼兒時,我們可以對他們說的話表現出興趣。至於較大的孩子,則喜歡提問和回答問題,此時我們可以用豐富的語言回應他們,甚至也用這種方式回應幼兒,他們會像海綿一樣快速吸收。
幼兒喜歡把事情做到「得心應手」:幼兒喜歡反覆練習,把事情做到得心應手。所以,試著觀察他們,看看他們正努力熟悉哪些事情。一般而言,那會是一件具有挑戰性,但又不至於困難到讓他們放棄的事情。他們會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練習,直到完美。一旦他們得心應手了,就會往下一個目標繼續前進。
幼兒「喜歡幫忙」,感受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比起自己的玩具,幼兒似乎對父母的物品更感興趣。此外,當父母在準備餐點、洗衣服或準備迎接訪客時,他們也特別喜歡在一旁幫忙。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準備一些事情請他們幫忙,並且降低期待,讓孩子學會作為家庭裡的一分子該如何付出。這些都是在他們成為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之前能夠建立起來的基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第一本最全面、最完整的1-3歲蒙特梭利教養書
從0打造蒙特梭利之家,養出更獨立、更快樂的孩子!

★版權售出27國以上,Amazon及Goodreads讀者上萬好評推薦
★「MEFA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專有名詞審訂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