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stant Economi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s
作者 | Timothy Taylor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總體經濟篇:★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 |
作者 | Timothy Taylor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總體經濟篇:★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 |
內容簡介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為你會知道自己賺的是什麼,知道怎麼看對趨勢、累積財富、理解世界。本書作者是史丹佛大學最具人氣的經濟學講師,曾獲大學學生評鑑的教學成果獎,足證課程內容充實、相當具有吸引力。他所撰寫的經濟學讀起來毫無負擔,讀者甚至能一點就通;從生活實例引入觀念原理,概念清晰,一般大眾都能輕鬆理解。經濟學是「思考問題」的架構。我們毋須具備專業資格,靠「社會大學文憑」也可以堅持自己的看法,只要你懂得像經濟學家般思考就夠了。在總體經濟篇,你可以理解下列觀點 :你的國家富有嗎?國家經濟成長是影響我們生活水準的唯一關鍵。你知道衡量國家經濟規模的GDP怎麼計算的嗎?數據又如何解讀?你什麼時候會失業?經濟學家把失業分成:自然失業和循環性失業,兩者有何不同?勞動需求為什麼與景氣、通膨有高度關聯?凱因斯學派和新古典經濟學派又在爭什麼?金融風暴前有什麼徵兆?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有哪些共通點?國家財政緊縮、無力償債,外資與匯率的波動又如何造成全面性的金融崩壞,經濟學家們如何應變、真有預防之道嗎?貿易大戰誰是贏家?美國老大一句話,全球市場皮皮挫。保護主義大行其道,經濟成長真有必要互相傷害?貿易戰將使全球經濟陷入癱瘓嗎?誰又是笑到最後真正的贏家?●從微觀到宏觀:從認識個體經濟學開始,循序漸進將目光拓展到到宏觀的總體經濟。本書能帶讀者們領略個人資產與市場、世界經濟的相對關係。●份量充足的知識:本書不賣弄艱澀的理論,易讀、好消化,讓一般人望而生畏的經濟學,變得親近可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緊扣時事及財經議題:重大經濟議題如同歷史輪迴一般,不斷重演。本書「說故事」般的行文節奏,能為你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即使歷史重演,你也不會重蹈覆轍,做出錯誤的決定。專業審訂/王培煜◎聯合推薦商業周刊副總主筆/楊少強懶人經濟學創辦人/小賈
作者介紹 提摩太.泰勒Timothy Taylor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畢,美國知名經濟學家、現任美國經濟學會《經濟展望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主編。為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曾獲史丹佛和明尼蘇達大學學生評鑑教學成果獎。泰勒打破經濟學家「難以親近」、「滿嘴學術名詞」的刻板印象,把經濟學變得「平易近人」,也是經濟學相關書籍的人氣作家。林隆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學士,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從事產業分析相關工作,先後任職於工研院IEK、半導體設備、電腦周邊、電信業。興趣為佛法、八字。
產品目錄 前言推薦序第一章 總體經濟學和國內生產毛額第二章 經濟成長第三章 失業第四章 通貨膨脹第五章 貿易餘額第六章 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第七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之取捨第八章 財政政策和預算赤字第九章 反景氣循環的財政政策第十章 預算赤字與國民儲蓄第十一章 貨幣銀行學第十二章 聯邦準備理事會的權力第十三章 貨幣政策第十四章 國際貿易利益第十五章 保護主義論戰第十六章 匯率第十七章 國際金融風暴第十八章 全球經濟觀點總結
書名 / |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總體經濟篇 |
---|---|
作者 / | Timothy Taylor |
簡介 / |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總體經濟篇:★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7778697 |
ISBN10 / | 9867778693 |
EAN / | 9789867778697 |
誠品26碼 / | 2681770086005 |
頁數 / | 22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王培煜 專文導讀(節錄)
從「美中貿易大戰」、「二○一九經濟成長率」到「台北股市收盤行情」……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生活周遭(包括電視與報紙及網路新聞報導)充斥大量的經濟詞彙;事實上,這些經濟議題正左右著我們的生活。為了釐清相關的話題及事件,現代人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書改版自《史丹佛給你讀得懂的經濟學:給零基礎的你,36個經濟法則關鍵詞》一書,原書於二○一四年第二季在國內出版上市,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更獲得從國高中、大學相關科系(包括研究所)老師們、系主任推薦與採用,做為教材及指定讀本。本書成功的因素,最主要是原著「The Instant Economi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s」的作者以平易近人的生花妙筆,流暢生動地介紹經濟學關鍵名詞與觀念,讓一般人可以輕鬆理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應用方法,並在生活中體驗落實。如何成為一個「即學即用」的經濟人(instant economist)?即使像品嚐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般迅速,也一樣能忠於原味;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成為對經濟議題可以侃侃而談的經濟人,原書作者馭繁就簡、深入淺出,從史丹佛大學經濟熱門課程講義,華麗變身成為商業類暢銷書籍,使得國內外莘莘學子到普羅大眾都能受惠。
本書初版自二○一四年五月出版以來,很快地累積到第四刷,而且過去幾年始終維持長期銷售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從讀者的滿意評價與回響,以及教學工作者的推薦和不吝採用,也讓出版工作者們充滿感激與鬥志。對初學者來說,如何選擇一本入門的書籍並不容易。以往各種經濟學書籍包括基礎經濟學、經濟學入門、圖解經濟學等等琳瑯滿目。不過,這類書籍有些是從經濟學的經典原著節錄而來,有些是知名教授在報章雜誌的專欄合集,並非純粹為了初學讀者特別編寫的。對照之下,本書原本就是為了史丹佛大學經濟熱門課程所精心設計的教材,再加上詳盡的中文版解說,成就了這本真正為讀者量身訂做的「生活經濟學」。
本書之所以可貴,在於它運用生活中發生的小事為例,闡釋原本深奧的學理。例如:以菸癮,甚至是毒癮來說明「彈性」這個重要的經濟觀念(夠另類吧!);最後再連結、延伸到退休金(可以對應到我們的軍公教年金改革)、油電混合車的購買誘因等應用。一般經濟學教材不會討論個人投資議題,但《個體經濟篇》卻特別介紹了這個大家都很關心的事情。從第一章「經濟學家如何思考」開始就貫穿全書的重要觀念 — 「權衡取捨」(trade-offs)。我們可以觀察到,經濟學對個人最有影響力的運用時機,正是有關投資的行為。養成讀者從生活中實踐經濟學是本書最大的企圖,「即知即行」也因此不再是艱難的課題。
至於一個國家所面臨的經濟問題,例如經濟成長和國際貿易收支餘額,還有整個社會的失業與通貨膨脹問題,這四個目標正好就是《總體經濟篇》所探討的主要課題。作者語重心長指出,經濟成長乃是長期間內影響生活水準的重要因素;落後與發展中國家終究還是可以利用「追趕式成長」來提高國內的生活水準。實務上,政府必須審慎施政,包括維持合理的貿易逆差、活絡的國內投資以及較高的國內儲蓄,才能適足以支應國內經濟成長。
全球化浪潮正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危機迅速發展成國際金融風暴,而遭遇國際金融風暴必然的結果是經濟衰退。未來金融風暴的原因可能不再是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或是次級房貸危機與金融機構倒閉;何時發生卻是經濟理論模型無法預測的。之前我們提到個人投資要考量流動性,而一個國家在面對金融風暴時,流動性更是穩定金融市場局面的救命金丹。例如在〈聯邦準備理事會的權力〉中,提到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曾提供短期貸款、從市場回購國庫券或購買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即政府透過貨幣政策工具以提供市場流動性。
正如以上所說,像是權衡取捨、風險或是流動性這些經濟學的概念與觀點其實是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的。本書不僅帶您了解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的所有重要問題和熱門話題,也能讓您因此觸類旁通,在生活中實踐經濟學的要義。經濟學並不難懂,經濟問題也不難解,先從閱讀本書開始,建立一個正確的思考架構吧!
內文 : 第十五章 保護主義論戰
雖然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支持自由貿易的力量,但他們也承認自由貿易有可能造成經濟混亂或崩潰。因此,經常有政治壓力要求限制進口。這些措施一般稱作「保護主義」,因為法律限制進口,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於外國競爭。
實施保護主義有幾個方式:進口配額(import quota)是對進口採取數量限制;關稅(tariff)是提高進口成本的一種稅。國家可能會加入自願限制出口協議,但有時不是真的自願,而是在威脅下談判,如果一國不「自願」降低出口,那麼另一國就會制定配額或關稅。一九七○年代及八○年代,美國即要求日本加入這種協議,限制日本出口鋼鐵到美國。最後,形成了非關稅障礙,裡面的繁文縟節包含為了限制進口而設立直接或間接的各種管制流程。例如,想像一個假設的規則,進口到美國的所有電視機都必須拆開包裝檢查,而且要拉到美國國土中央的堪薩斯州中部的一個倉庫一台一台檢查。這類規則所造成的時間成本和不方便,無疑會抑制進口。
受保護的產業因為所面臨的外國生產者競爭變少,就可能收取較高價格,賺取較高利潤。保護主義,用經濟專有名詞來說,只是政府對國內產業提供間接補貼的一個方式,由國內消費者用較高的價格買單。至於鋼鐵等原物料通常雖不是由個人來消費,但購買成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最終仍須付出較高的價格,因為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保護主義能保障就業機會?
關於產業補貼,或許最著名的論點是保護主義可以使國內工人受益。這個論點有四種不同考量,其中比較有說服力的是:進口可能影響國內工人可得的工作總數量,進口可能影響平均薪資水準,進口可能造成產業崩壞、工人失業,進口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工資不均惡化(即使平均工資上升)。我們依序來探討這些論點。
毫無疑問,保護主義是一種補貼手段,可以幫忙留住某些產業的就業機會。然而,沒有理由相信保護主義能增加社會的就業機會。反之亦然,沒有證據顯示國際貿易使就業機會減少。曾有一個鮮明的例子,發生在一九九○年代初期討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時。總統候選人羅斯.裴洛(Henry Ross Perot) 反對協定,他說:「如果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有自由貿易,那麼你會聽到美國工作機會被南方墨西哥吸走的一股巨大聲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 1994 年通過,隨之而來的是美國歷史上工作機會成長率最佳的 7 個年頭。吸走工作的聲浪則從未出現。
經濟理論也主張國際貿易與國家的整體就業水準無關。循環性失業與經濟榮枯有關,自然失業率則與勞動市場誘因有關,這兩種失業都與貿易無關。想像一個極端案例:封殺其他國家的所有進口,就能解決失業問題嗎?當然不會。最重要的是,其他國家也會報復,我們會失去出口相關的工作。如果其他國家不能在美國賣東西,它們不會想要美元,而且它們也不會買美國出口品。如果沒有貿易,整體失業率其實可能會和過去差不多。
保護主義作為一個維持高工資的手段,效果如何?保護主義是對產業的補貼,無疑有助於該產業的工資。然而,這不表示整個社會的工資都會變高。被保護產業的工資變高,是以提高商品價格為代價,所以其他人都付出了代價。工資終究取決於生產力,如果自由貿易提升了生產力,也會有助於平均工資逐漸增加。
保護主義可以降低一個經濟體的所得分配不均嗎?一九七○年代及二○○○年代中期,美國的所得不均上升,對於其中有多少是因貿易而引起,曾有一番爭論。得出的共識是全球化的確會稍微影響所得不均,但不是最大因素。資訊與通訊技術改善了高技術勞工的生產力,似乎是更重要的因素。此外,在《個體經濟篇》第十六章〈所得不均〉當中也討論到,全球化只能是一個較小的因素,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國際貿易多是和高工資國家往來,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大約 三分之二的工作,根本不會與進口品有競爭。美國律師不會與日本律師有多大競爭,在紐約賣房子的房地產經紀人不會與在倫敦的經紀人有競爭。如果要修車,你不會把車從佛羅里達送到巴西給人修理。很多工作不會與進口有競爭,而且無法委由外國生產者提供。因此,雖然貿易對工資不均有些影響,但不是主因。此外,不必祭出貿易限制,工資不均的問題也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貿易拉大窮國與富國差距?
有人認為貿易會拉大全球富國與窮國的所得差距。過去一個世紀,全球最富裕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富有,而較貧窮的國家並沒有多大進展,兩者人均 GDP 呈現背離的現象。然而,富國擁有財富,並不是因為它們讓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印度部分地區或中國西部地區變貧窮。這些地區不是因貿易而貧窮,它們的貿易並不多。真要追根究柢,它們的貧窮是因為缺乏貿易。全球所得差距提高,不是因為全球化傷害了貧窮國家,而是因為它們沒有參與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熱門成功故事,例如日本、南韓、中國以及現在的印度,基本上是運用對外貿易作為主要成長引擎之一。
保護主義還有什麼其他爭議?人們有時會爭論新產業,也就是「幼稚產業」(infant industry)需要保護,讓它們不受外國競爭,直到它們建立足以在全球市場競爭的規模及專業能力。這個論點言之成理,但是在實務上,這些幼稚產業通常不會變大變強,國家反而會因為要支持它們而蒙受損失。一九七○年代發生一個經典案例,當時巴西決定保護其稚嫩的電腦產業免於進口競爭,結果到了一九八○年代後半,巴西電腦產業落後別人大約十年,這在電腦產業是很長的時間。這不單是電腦產業的問題,思考一下會用到電腦的其他巴西產業:金融、工業、通訊,都使用了落後十年的電腦來跟全球競爭。過時且沒有競爭力的電腦產業已經夠糟了,但是巴西在保護該產業的同時,也阻礙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關於保護主義的另一個爭議,是外國生產者可能有不公平的優勢,因為它們國家的環保標準比美國低,因此生產成本較低。這個論點很薄弱,環保成本只占總成本的一小部分,在美國大多數產業也許只占二%。此外,當國家變得更富裕(這是國際貿易的部分結果),往往會使其環境變得更乾淨,畢竟它們有更多資源可花費在環保問題上。事實上,跨國企業會在其他國家帶頭降低汙染,因為它們會把在歐洲或美國開發的汙染防治技術帶到低收入國家。降低貿易會使環境變好,是錯誤想法。
對於國際貿易的另一個顧慮,是掠奪式定價的問題,或稱「傾銷」(dumping):這種作法是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將競爭者趕走,一旦取得獨占地位後再提高價格。美國市場有很多國際競爭者都遭受這種指控,尤其是進口鋼鐵的生產者。這方面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汽車、鋼鐵、電視機的製造業,外國競爭者在這些領域使美國廠商面臨很大困境,甚至被迫退出市場。但很難找到一個案例說,外國廠商因而能夠賺取到獨占利潤,畢竟外國生產者仍然必須彼此競爭。例如,日本車在美國汽車市場賣得很好,但本田與豐田仍然彼此競爭激烈,同時也與其他車廠競爭。就定義而言,傾銷不只是傷害國內生產者而已,如果沒有發生獨占者收取高價的事實,傾銷就不成立。
人們對保護主義有很多爭議,但只有少數是有說服力的;而我們總會有比削減進口更好的辦法,可以來處理這些爭議。值得回顧的是,全球經濟在走過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及其間的經濟大蕭條,經歷過國際貿易急遽衰退的日子。在那時期之後,政府察覺到限制貿易對大家都不好,因此在一九四七年簽署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國際條約。一九九五年,GATT 轉型為世界貿易組織。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在全球遍地開花,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過去的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事實上,有些人說區域貿易協定就像一盤義大利麵,把一個國家到另一國的各種貿易協定攪在一起。一般而言,這種模式的貿易協定已經成功了。基本關稅從一九五○年代的四○% 掉到現今的四%,使得國家之間的貿易變得容易得多。這些國際貿易協定的使命,也擴大到服務業貿易、環境及勞動議題。
各國簽署國際貿易協定以支持自由貿易,與人們加入健康俱樂部然後報名運動課程的理由幾乎相同。這些國家知道他們將不斷受到保護主義誘惑,總是會有某些產業特別受到外國競爭,因而對這些貿易協定不友善。這些產業將組織起來,遊說政治人物以尋求保護。在美國政治體系中,有組織、對結果的利害關係大的特定利益團體(例如尋求保護的某個產業)勝過沒有組織、人數較多的團體(例如消費者),並把成本分攤在後者身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而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就像是把手都牽起來,反倒使保護主義無計可施。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勢必仍將持續,驅動因子有三:(一)通訊與運輸技術發展,使全球的經濟連結更容易。(二)國際條約降低貿易的法律障礙。(三)中國、印度、巴西等出口導向經濟體的崛起。每個重大的經濟變化都會帶來挑戰與破壞,全球化也不例外,但全球化的整體方向也將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準。
第十七章 國際金融風暴
每隔幾年,新聞頭條都會出現某國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報導。回溯 一九八○年代,拉丁美洲很多國家在全球資本市場過度借款,無力償還貸款。一九九○年代,墨西哥無法償還負債。國際金融危機在一九九七年衝擊東亞國家,一九九八年是俄羅斯,二○○一年是土耳其,二○○一~○二年是阿根廷。
二○○七~○九年經濟衰退以來,沒有國家不履行其債務,但 PIGS四國──葡萄牙、愛爾蘭、希臘、西班牙──仍相當混亂,可能拖欠其借款。要警惕的是,放眼未來十或二十年,美國政府如果不改變舉債作法的話,可能也將無力償債。
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都有某些共同點:國家GDP會大幅萎縮。例如,墨西哥經濟在一九九五年萎縮六%,印尼在一九九八年萎縮一三%,阿根廷在二○○二年萎縮一一%。相較於先前在二○○一年或一九九○~九一年的經濟衰退,二○○七~○九年美國經濟衰退時間較長且影響較深,理由就在於它是由金融危機所引起。
國際金融危機有一種模式,細節則因不同案例而有差異。遭遇金融危機的國家在危機發生前,也會出現大量的外資淨流入(通常達 GDP 的四~七%)。這些國家變成海外財務性投資的熱門標的,當外資湧進該國銀行與金融體系時,銀行放款就會大幅擴張。由於某些非常寬鬆的放款慣例,這些國家面臨了本國銀行放款有很高比例未按時償還的情況。這些國家的股市也一樣,外資流入使股票需求大幅提高,很快推升股票市值,導致股市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大漲五○%。但之後,這些促使銀行額外放款及股市上漲的外資,就會停手或撤出。
外資與匯率連動
我們很難明白國際資金為何如此轉向,就像是問什麼原因造成擠兌。有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八○年代,拉丁美洲國家在利率低時大量借款,但後來利率上升便無力償還。一九九○年代一度流行投資東亞國家,但泡沫最終破滅。最近,希臘過度舉債以支應政府高額開銷,愛爾蘭過度借款以致房市供過於求。國際資金一旦轉向,轉變可能又快又猛。金融市場的確有追逐趨勢的傾向,當這些小國的股市上漲,借錢給這些國家看來似乎是個好主意,於是金錢大量湧入,超乎當地經濟可以妥善管理的程度。經濟學家稱之為「過度調整」(overshooting)。但在某個時間點,當地經濟會明顯變得無法管理這些資金。很多銀行的放款收不回來,公司股價看起來異常偏高。當資金開始撤出,往反方向的整個過程經常會再次過度調整。
隨著資金大量湧入這些國家然後撤出,匯率會劇烈波動。當外資大量湧入一個國家,很多人搶買該國貨幣,使得貨幣迅速走強。而當這些財務投資撤出時,每個人都想拋售貨幣,使得匯率大幅下降。例如,阿根廷披索在二○○二年一月 一日約一美元,只不過六個月,國際資金撤出後,一披索只值二十八美分。金融危機發生時,一國貨幣貶值一半以上是很常見的事。記住,外匯市場會受到自我實現預期的影響。
匯率波動甚至可能引發更大問題。開發中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借款,大部分是借主要貨幣,通常是美元,有時借歐元或日圓。因此,當泰國借錢時,泰國銀行會借以美元計價的資金,但用泰銖貸放出去。為了進一步說明,我們假設有一家銀行借來一百萬美元,用四十泰銖對一美元的匯率轉換後,貸放給一家泰國公司。這家公司用泰銖還款給銀行,接著銀行再把泰銖轉換為美元以償還原來的貸款,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但如果公司還款給銀行之前泰銖貶值五○%,會發生什麼事?四千萬泰銖不再是值一百萬美元,而是只值五十萬美元,結果銀行沒有足夠的錢來償還貸款。現在想像一下這狀況若在泰國各地發生,基本上可說泰國最大的銀行都同時破產,情況越來越糟。就像大多數國家一樣,泰國政府有存款保險,當銀行破產時,政府有責任償還銀行存款。龐大款項占了GDP一○%以上,因此政府也會面臨龐大的預算赤字。
首先,為了減輕衝擊,國際貨幣基金(IMF)有權放款給遭遇金融風暴的國家。IMF 成立於一九四五年,是聯合國促進國際匯率穩定的官方機構。一個國家遭遇金融危機時,IMF 隨時可提供放款,不只是暫時或短期放款,也有長期放款可幫助國家因應這些變化。IMF有一個理事會,是由世界各地的代表組成,每年開會一次;也有二十四人的執行董事會,每週開會數次。執行董事會的常任成員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中國、俄羅斯及沙烏地阿拉伯,其他十六個席次則是由 IMF 成員選舉。按照規定,每一票的重要性是以該國經濟規模而定,所以美國比其他國家有更大的表決權,但大多數的日常決策其實是採共識決。
IMF放款是有條件的:例如政府必須採取措施降低某種補貼、降低預算赤字或是設立更多的金融規則。在某些情況下,IMF可說是管太多了,從原先提供忠告,到插手規定有爭議的經濟政策細節。難處在於IMF 像消防局:是有幫助,卻只在危機發生後才出現。若能在一開始就避免起火會更理想。但怎麼做呢?一個是政府出手管制,阻止外資流出該國。若一個國家涉入全球經濟,它有進口與出口,就必須讓金錢在該國進出。要找出任何一筆金錢流出都是來自健康的貿易,或是要阻止投資資金撤離,都不是簡單的任務,財務人員深諳以會計帳目掩飾資金的變動差異。
政府也可以透過對銀行與金融體系加強監督,來降低該國金融風暴的風險。例如,察覺自身有外匯風險的銀行,較好的作法是雙管齊下,降低風險規模。本章開頭提到一些金融危機國家,該國政府在過去有段時間把匯率保持在幾乎相同的水準。固定匯率並非官方政策,但是大約有十或十五年,銀行與公司開始假設該國匯率不會波動,當匯率真的波動時,他們並沒有做好準備。政府的金融監理人員可以要求銀行為匯率波動做準備,也可以讓匯率在一段期間內容許某種程度的浮動,使銀行處理這類浮動成為常態。政府也可以只限針對個人提供存款保險,而讓公司自力救濟,來減輕政府自身遇到金融危機時的風險。這麼做也為公司提供了誘因,讓他們意識到外匯波動時面臨的風險,並自謀因應之道。
金融風暴以後
對於經歷金融危機的國家,有經濟學家倡議一種類似破產法庭的國際機制。其用意是,如果外國投資人知道他們會被某個可預測的程序公平對待,就不會這麼快抽走資金。但這種機制需要很多國際協定,而如何執行也不清楚。較溫和的替代方案是,在國際債券合約的條文細項中,加入更多條款說明國家無力償還時的處理方式,以使過程更透明化,且投資人可將風險納入考量。到了二○○○年代中期,已有部分國家開始實施。整體而言,世界各國對於持有更多外匯存底、推動銀行與企業辨識匯率波動風險,與擬定詳盡的國債合約,都因此變得機靈許多。
美國遇到國際金融危機時會怎樣?美國和許多小國家的情況相當不一樣,部分原因在於美國可以用自己的貨幣借款,因此它的銀行體系穩健,不受匯率牽動。如果美元真的貶值,它甚至可以降低美國公司積欠外國投資人的負債成本。美國早已經歷過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並沒有顯著的負面效果。很多外資是以變動報酬資產的形式流入美國,例如股票與房地產,這種投資和借款相反,不要求固定回收,它只會跌價但不會拖欠款項。
然而,雖然匯率波動會使國際金融危機惡化,卻不是引爆危機的必然條件。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PIGS四國)在二○○○年代中期可以共同貨幣的歐元來借款,有助規避匯率風險。然而,希臘的借款是用來支應不斷提高的龐大預算赤字 。在愛爾蘭,外資流入愛爾蘭的銀行,銀行則把這些錢用來承作房地產放款。當愛爾蘭的房地產泡沫破滅時,銀行發現自己破產了,愛爾蘭政府於是介入並保證所有國內外投資人都不會有損失。政府保證阻止了金融恐慌,但也付出龐大的代價。
導致二○○七~○九年經濟衰退的美國金融危機,基本上是自作孽而非國際引起。次級房貸的風潮、房市泡沫以及泡沫破滅,這都是當時經歷的過程。但是美國經濟在二○○○年後面臨巨大貿易逆差,反映的是大額的國際資金淨流入。貿易逆差通常是在 GDP 的四~五% 範圍內,每年五千億美元以上。外國的中央銀行,尤其是日本、中國以及東亞各國,一直儲備龐大的美元資產。在二○○九與二○一○年,美國政府開始衝高預算赤字,二○○九年是美國史上預算赤字最高的年度,高達一.四兆美元。從歷史水準來看,當時的預算赤字占GDP 比重非常大。美國政府借款的資金需求,大部分都被世界各國的國際融資放款所填滿。然而,世界各國終究不會無止境地增加美元資產的部位。
即使美國不太可能遭遇全面性金融危機,但外國投資人漸漸變得不願意把資金停泊在美國境內,這種情況會導致長期、緩慢的經濟崩跌。如果美國出現成長遲緩甚至是外資流出的情況,那麼政府就必須做出調整。國民儲蓄與投資恆等式指出,調整方式有以下三種:(一)增加私人儲蓄,以補足外資撤出的缺口,但實際上不太可能,因為美國的私人儲蓄率一向相當低。(二)減少政府借款,這表示必須同時削減支出與增加稅收。(三)減少實體資本與新技術的民間投資,然而這會傷害經濟的長期成長。
即使是龐大的美國經濟體,也無法依賴外國投資人無休止地增加美元資產,三個選項的某種組合終將發生。找出降低預算赤字或增加私人儲蓄的方法,會是比較可行的選項。相反的,排擠投資與降低長期經濟成長,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最佳賣點 : 學經濟,讀這本就夠!經濟學不只是數字而已:它和政治、心理、歷史等許多學科都有關係。當我們上班、為退休生活儲蓄,投資、納稅、逛街消費,我們其實都是經濟學家。本書各項主題兼具廣度和深度,能讓讀者對個人、國家乃至於全球的經濟議題融會貫通,還能提出高人一等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