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続なんか気にするな!
作者 | 山田みち子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不要留遺產給孩子:【重新打造退休後的生涯及理財規畫】別讓你的「財產」變「遺產」努力大半生累積的心血,絕對不能輕忽。用自己賺的錢,為自己重新活一次!李偉文 牙醫師 |
作者 | 山田みち子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不要留遺產給孩子:【重新打造退休後的生涯及理財規畫】別讓你的「財產」變「遺產」努力大半生累積的心血,絕對不能輕忽。用自己賺的錢,為自己重新活一次!李偉文 牙醫師 |
內容簡介 【重新打造退休後的生涯及理財規畫】別讓你的「財產」變「遺產」努力大半生累積的心血,絕對不能輕忽。用自己賺的錢,為自己重新活一次!1、教導退休理財規畫,市面上少見一般理財書籍多針對青中壯年,遺產相關書籍則多以教科書或政令規章說明為主,本書卻以退休族群、銀髮族理財與遺產規畫為核心,在高齡化社會極為創新又符合時代需求。2、觀念淺顯易懂、新穎震撼,案例說明極為實用本書透過實際遺產繼承糾紛案例,說明遺產繼承問題的影響層面與重要性。此外,也透過退休理財實例說明,教導長輩將「生前贈與」對象轉為自己,快樂享受下半輩子,而非為了兒女的未來犧牲自己。3、貼近時事議題,有助於減少社會問題現今社會時常可見因為財產問題造成父子失和、兄弟鬩牆等悲劇,為了避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父母到了一定年紀就必須先做好適當的財產規畫,避免身後事讓子女為難,才是真正疼愛子女。「現代是個超高齡化的社會。六十歲過後,可能還可以活到八十歲、九十歲,甚至一百歲。這麼長的歲月,不是別人的,而是你的。」隨著年紀漸長,好不容易累積了一些資產,卻開始煩惱要如何節稅?如何分配、留給子女?為自己想想吧!退休後的日子還長,何不重拾年輕時,為了家庭、孩子、工作而排擠掉的嗜好夢想?為了家人辛苦打拚大半輩子,接下來,你該為了自己而活!新聞媒體上時常可見,為了遺產問題導致兄弟爭產、家人失和,甚至兒孫不孝等無法挽回的後果,本書透過實際案例,說明錯誤的遺產繼承觀念,將導致嚴重家庭糾紛的後果。同時說明正確的退休理財規畫觀念,提供實際執行方法說明,並以案例佐證,幸福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你苛待自己的錯誤觀念X 我還活得好好的,這麼早談這個幹嘛?O 及早規畫,讓自己安心快樂又免於煩惱子女爭產。X 捨不得讓孩子繳高額遺產稅,還是先「生前贈與」好了。O 不要受到孩子遊說或社會氛圍煽動,先為自己打算最重要。X 孩子的生活很辛苦,還是多留一點給孩子吧!O 父母照顧好自己,栽培孩子為自己負責,比用錢寵孩子好。◎強烈建議退休後的財務規畫No.1 自己能享受人生最重要不要顧忌世俗眼光、不要一味滿足孩子的需求,自己的財產該由自己善加管理運用,有錢有閒的下半生,該好好規畫實現年輕的夢想,此生不遺憾。No.2 別忘為醫療與安全做準備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會不會,或在什麼時候生病,及早準備好醫療照顧的相關費用,自然能安心享福無後顧之憂。No.3 剩下的才是留給子女當有餘裕留給子女時,要考量如何才不會引起孩子間的糾紛、顧及主要照顧自己的孩子,相關預防措施與遺囑怎麼寫不可不知。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施昇輝/樂活投資達人、暢銷書作者廖修譽/緯譽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蔡芳文/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目前遺產稅率是一○%,所以人生下半場的花費都是打九折。我在二○一四年和太太去地中海搭郵輪,兩人就要五十萬,但不去的話,這筆錢就成了遺產,其中的一○%,也就是五萬元要繳給政府,所以那五萬元早就不是你的了,還不如把它花掉!--施昇輝/樂活投資達人、暢銷書作者本書翻轉了「為子孫打拼」的傳統思維,而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取代,作為老年財務支配的出發點,同時說明了有所餘裕,再依自己想法來分配身後財產的觀念。當這樣「忠於自己」的堅持能被傳達,或許對子女來說,才是真正的遺產!--廖修譽/緯譽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退休是人生的黃金歲月,是展開另一階段的新生活。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活到老,學到老,服務到老,這是找到人生新舞台,開創個人新的成就感與生命新價值的好時機。--蔡芳文/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當你的孩子認為「你的錢就是他的錢」時,你就會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山田美智子(山田みち子)遺產繼承師、理財規畫師。曾任職於醫藥品綜合商務公司,負責銷售醫療設備。1991年進入大型保險公司,接觸以金融機構為主的人身保險、產物保險及社會照顧險等業務長達18年。2010年自立門戶擔任理財規畫師,後來在致力於生涯規畫的IT顧問股份有限公司(Insurance Technology Consulting, ITC Ltd.),擔任遺產繼承暨個人理財規畫師,同時亦擔任NPO法人日本遺產繼承師協會的宣傳,在專題研討會與報章雜誌發布相關資訊。■譯者簡介陳慧淑日文系畢業。熱愛徜徉於書海的文字工作者。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把它花光,就是最佳的遺產稅規畫/施昇輝推薦序 享受退休人生的黃金歲月/蔡芳文前言 為什麼要留遺產給孩子?第一章 父母親的錢≠遺產孩子當然覺得遺產多多益善父母的想法反而被忽略讓渡的父母怎麼能一聲不吭因為退休後的人生還很長!不能被煽動而急著生前贈與注意孩子提議「想一起住」為節稅的兩代同堂反釀悲劇一起住反而被送到安養院父母不必配合孩子的罪惡感失智症的可能性也需考慮預立遺囑才能照顧關心的人寵孩子的同時要考慮後果下半生的理財不能畫錯重點遺產繼承普遍缺乏專家協助需有串聯各種專家的協調者開始思考退休後的生涯規畫第二章 退休後的理財規畫別讓你的「財產」變「遺產」退休後是人生嶄新的開始必須先對自己「生前贈與」優先順序(1) 為了個人的樂趣優先順序(2) 為了確保安全優先順序(3) 留給孩子不動產最好要能容易脫手不要拘泥於世俗的眼光用「新財源」來享受生活將繳稅視為「回饋社會」第三章 享受、安全與遺留的財務規畫即將退休就該開始準備男性也該學會享受人生以「重新出發筆記」啟動新生寫下自己的「重新出發筆記」(1)寫下自己的「重新出發筆記」(2)六十歲建構安全和人際關係七十歲做出醫療抉擇為失智症預先做好準備預立遺囑的優點與風險寫出「好遺囑」的五大重點生前寫好「遺產分配協議書」與遺產繼承方面的專家商談第四章 重新出發的人生樂趣無窮下半輩子要為自己而活自己獨樂,或與另一半同樂?案例一:隨著退休脫離「勤苦的生活」案例二:退而不休,持續「投入工作」案例三:勇敢轉型創造流動收入案例四:跟著義消團跑遍全世界案例五:藉由「投資教育」留給孩子後記 讓只有一次的「被繼承」有美好結局
書名 / | 不要留遺產給孩子 |
---|---|
作者 / | 山田みち子 |
簡介 / | 不要留遺產給孩子:【重新打造退休後的生涯及理財規畫】別讓你的「財產」變「遺產」努力大半生累積的心血,絕對不能輕忽。用自己賺的錢,為自己重新活一次!李偉文 牙醫師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9312813 |
ISBN10 / | 9869312810 |
EAN / | 9789869312813 |
誠品26碼 / | 2681321306002 |
頁數 / | 19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推薦序
把它花光,就是最佳的遺產稅規畫
文/樂活投資達人、暢銷書作者 施昇輝
這本書完全符合我向來對六十歲以上讀者的理財建議,那就是「開心花錢」四個字。
「錢」是大多數人進入人生下半場時最焦慮的課題。有的人擔心錢不夠,拼命工作存錢,怎麼樣都不敢退休;即使退休,也要繼續拼命賺錢,不敢花錢。有的人卻擔心錢太多,為了避免子女以後要繳很多遺產稅,只好拼命做各式各樣複雜的稅務規畫。
一般人不太可能期待靠定存利息來過人生下半場,所以還是得找一套簡單安全的投資方法來支應日常的生活開銷。
如果你有一棟自己的房子、足夠的保險、子女又已成年,有一千萬其實就夠了。因為只要每年有五%的投資報酬率,一年就有五十萬,夠夫婦兩人過最基本的生活了。
如果你靠定存利息就夠過活,那起碼應有五千萬以上的存款,這時就要認真思考如何做遺產稅的節稅規畫了。「生前贈與」是最基本的動作,但本書建議讀者生前贈與給「自己」,而不是給「子女」。
因為自己在人生上半場努力工作,一定多少犧牲了許多享受和夢想,當然要在下半場彌補自己。教養子女不該是一生的志業,只要他們成年了,你就該開始過自己的人生。人生下半場頂多五十年,每年至少可以花一百萬,你卻拿來贈與子女,根本就是在剝奪自己的幸福,何苦來哉?這時,不要叫子女給你孝親費,其實就是在幫子女節省遺產稅了,不是嗎?
目前遺產稅率是一○%,所以人生下半場的花費都是打九折。我在二○一四年和太太去地中海搭郵輪,兩人就要五十萬,但不去的話,這筆錢就成了遺產,其中的一○%,也就是五萬元要繳給政府,所以那五萬元早就不是你的了,還不如把它花掉!未來遺產稅率有可能提高到二○%,所以往後所有花費更划算,因為都打八折了。
媒體上有太多子女提早取得父母的遺產而棄養父母,或父母過世後子女爭產打官司的新聞,如果你能開心花錢,只剩下遺產稅法得扣除或免稅的金額,以上這些事就不容易發生,免得生前睡不著覺,身後死不瞑目。要記得,這些一生辛苦攢下的錢,第一優先是完成個人的樂趣,其次是確保安全,最後才是留給子女。子女能得到多少,是他們的造化,而自己能花掉多少,則是自己該掌握的。
不要留遺產給子女,就是不要留遺憾給自己。
推薦序
享受退休人生的黃金歲月
文/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 蔡芳文
如何讓退休生活能長久維持在平安喜樂的蜜月期,以筆者長期與雙連安養中心長輩一起生活的觀察,可歸納「三有」:第一是有健康的身體,第二是有做好財務規畫,第三是有社會參與。
長輩退休後休閒時間增多了,往往能日益增加參與社區活動、國內外旅遊及結交新朋友的頻率,但大多數長輩唯獨在經濟上會不增反減。因此有必要將自己一輩子賺來的資產好好規畫,留在身邊讓自己的退休生活不虞匱乏、不須向子孫伸手要錢,避免有損老年生活的尊嚴。
本書《不要留遺產給孩子》,作者給予每一位讀者非常正確的觀念。為什麼要將自己一輩子辛辛苦苦累積的資產留給小孩呢?要留給小孩的應該是讓他看到自己一生「勤勞與美德」的智慧,才是小孩用不完的資產。
理財規畫越早做越好,最好是從賺錢的第一個月就開始,讓理財規畫無壓力,退休生涯的財務更有保障。至於退休後理財規畫的新觀點,很幸運從本書第二章中找到答案,教導了優先順位及方法。
退休是人生的黃金歲月,是展開另一階段的新生活。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活到老,學到老,服務到老,這是找到人生新舞台,開創個人新的成就感與生命新價值的好時機。
然而,自然老化也會在退休後的日子隨著歲月一步步逼近,人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健康自理的狀態,轉變為需要他人照顧,或是更多醫療支援。因此,做好退休後的理財規畫更形重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而要先為自己做好準備。這是本書第三章給予讀者最佳的啟發。
成功與活躍的退休規畫,除了健康與財務之外,尚有社會參與。不論是擔任志工、重新學習新的知識與才藝、退而不休,把握每一天持續投入比較無壓力的工作,或是擔任顧問諮詢的角色、社區老人大學的講師,發揮專長指導他人,或是重拾過去自己有興趣,但因工作忙碌而無法參與的活動、做家事、接送(孫)子女上下課等,這些都是本書第四章「重新出發的人生樂趣無窮」教導我們的新觀點。
俗語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留遺產給孩子,別讓「財產」變「遺產」,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讓退休後的人生更精彩,就從閱讀本書開始。
前言
為什麼要留遺產給孩子?
「別在意一定要留下遺產」,這本書就是想告訴大家這個觀念。
看見書名而拿起本書的人,一定會對遺產議題感到「在意」吧?
所以,才會對「不要留遺產給孩子」這句話,感到訝異和抱持疑問。
說到「遺產」,很多人會聯想到「麻煩」、「兄弟姊妹間的爭執」等的負面情況。還有,要繳很多稅。
既然如此,為什麼會說別去在意呢?
這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與「對象是誰」,有很大的關係。
我曾經有過好幾次處理商議遺產問題的經驗。
我原本是保險公司的職員,在任職期間取得了理財規畫師(Financial Planner,簡稱FP)的資格,自己獨立出來後,再取得了「遺產繼承師」的資格,處理各種遺產相關問題。
來找我商議的往往是「繼承者」,就是繼承遺產的那一方。
那麼,另一方主角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留下遺產的「被繼承人」很少會前來,所以,我只能聽到繼承者的說法,不太能知道被繼承人的想法。
「令尊(令堂)的意思如何?」即使這麼詢問,來找我商議的人通常也無法明確回答,而只是含糊其辭帶過,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這不就顯示,被繼承人的想法常常被忽略了嗎?
這樣的感覺在我心中與日俱增。
在一次擔任某研討會講師的時候,我心裡的這種感覺變得非常明確。
來聽講的人當中,有一位約莫三十來歲的男性。
研討會後,我試著問他:「有什麼擔心的事情嗎?」
他回答:「家父到了退休的年齡,領了退休金,在東京有一間獨幢的房子。雖然家父現在還很硬朗,但想到家父死後會有一大筆遺產稅,我就很擔心。但是詢問家父的資產狀況,卻總是得不到答案。」
聽了他的牢騷,我覺得他很自私任性,只想到自己。
父親明明還很硬朗,兒子想的卻是父親「死的時候」的事。對於父親努力工作累積的財產,兒子只想著「自己能拿到多少」。
這樣父親當然不會想告訴兒子自己有多少財產。
各位已經了解了吧!本書就是為了這樣的父親、母親而寫的。
父母親認真工作累積的財產,應該是屬於父母親的。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財產」卻變成「遺留給小孩的東西=遺產」,不覺得有些奇怪嗎?
「因為很擔心孩子的未來,所以盡量為他們多做些什麼。」
會這麼想的人也有,但是孩子已經到了可以靠自己賺錢的年紀,放手或許會比較好,父母親不該只是為了孩子就犧牲自己「未來」的人生。
那麼,退休後的人生,就從「現在開始」吧!
現代是個超高齡化的社會。六十歲過後,可能還可以活到八十歲、九十歲,甚至一百歲。
這麼長的歲月,不是別人的,而是你的。
所以,現在擁有的金錢,也是你的。
為了你自己去享受、學習、遊玩、飽餐美食……。
這麼想,就能覺得「不要留遺產給孩子,也不錯」了。
本書中介紹的就是這種生活方式。
一起來思考幸福度過後半生的金錢使用法吧!
(摘文1)
寵孩子的同時要考慮後果
兄弟姐妹彼此相爭,最悲傷的莫過於父母,但人死後就無法挽回了。
接下來的例子,便是因為父母生前馬虎的舉動,才讓住在一起、照顧自己的孩子哭泣的真實故事。
【節省贈與稅,反而害到孩子】
D先生夫婦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
兒子一家和D先生同住,在那裡經營一家小公司。女兒也結婚了,住在隔壁的城鎮。然而,兄妹感情並不好,因為兒子認為D先生太寵妹妹了。
確實是如此,女兒夫婦蓋了一間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房子,D先生卻幫他們扛下貸款,替他們償還。
後來,D先生又做了一件「寵女兒」的計畫,就是贈與稅對策。
依據日本的贈與稅法,基礎扣除額為一百一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十二萬六千元),也就是說,每年贈與的金額在這個範圍內就免稅。
然而,女兒卻要求D先生每個月給十五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四萬五千元),相當於一年一百八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五十三萬四千元),因此一定要繳稅金。為了不留下紀錄以避稅,D先生選擇親手把錢交給女兒。
竟然答應女兒的敲詐,兒子難免會為了「父親太過嬌縱妹妹」而生氣。父親為了平息兒子的憤怒,便以「房子和土地都會留給你」來安撫兒子……,就這樣過了十年。
誰知道,D先生某天竟突然因意外事故而過世。
D先生留下的不動產有現在住的房子和土地,評定價額共值三千五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零三十七萬元),而存款只有五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八萬元)。
換算成現金的話,合計四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八十五萬元)的資產,一半歸妻子所有,剩下的兩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五百九十三萬元),兒子和女兒各分得一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六萬元)。
不過,由於兒子的工作場所和住家連在一起,所以房子不能賣。對此,女兒主張「既然哥哥分到房子,那我要分到錢」,所以僅僅五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八萬元)的存款也想要拿。
「每個月都給妳錢了,現在還要拿!」兒子以此抗議,但卻很難讓抗議有效。因為每個月給女兒的錢,是D先生親手給的,所以沒有匯款轉入的紀錄,也沒有收據。總之,就是沒有贈與的證據。
兒子一面哭,一面拿出自己的存款一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六萬元)給妹妹。
因為D先生是突然過世,所以沒有留下遺囑,很遺憾也沒有留下什麼金融資產。否則,若至少有保險,並且以兒子為受益人的話,兒子可能就不至於還要動用到自己的存款了。
在贈與稅對策上,「親手給」不算是個好方法。此外,女兒的房子應該是女兒與女婿的責任,即使想幫忙,切忌不能變成嬌縱。如果要繳贈與稅,也是女兒應該負擔的,贈與沒必要做到像D先生這樣。
因為「女兒很可愛」而幫她做那些事,在自己死後卻造成了意外的結果。
運用自己的金錢時,不能不考慮將來可能會有的影響。
在「依自己的意思自由使用金錢」之外,可能會造成什麼結果,擁有確實預測的智慧與保持冷靜相當重要。
(摘文2)
開始思考退休後的生涯規畫
請務必要找身兼遺產繼承師與理財規畫師的我來商議。
雖然有點廣告的意味,但這是因為想聽到更多「被繼承人」的心聲。
既然呼籲「不可以只處理繼承者的問題」,所以一定也要有被繼承人參與協商。
與其說「被繼承人」,不如說是「進入成為被繼承人階段、面臨退休的所有人」。
商議的內容,絕對不會只有「遺產繼承」,而會包括鼓勵他們思考退休後的人生計畫。
一般理財規畫師都是以生涯規畫為根本,給予人們使用金錢的建議。
退休之後還能活幾年呢?
家人各自在幾歲、什麼時候、需要用到什麼錢呢?
如果自己會需要別人照顧,要花多少錢呢?
諸如此類,預先想好種種風險,算出必備的金額。
如果只去想風險,心裡當然會鬱悶,所以也要多想想快樂的計畫,而且想的必須是「最重要的」。
自由運用的時間要做什麼?有沒有什麼是目前為止一直無法盡興的嗜好?想去什麼地方看看?想嘗試做什麼事?
思考伴隨這些人生計畫而來的花費要怎麼賺?或怎麼守住?這些都必須好好計畫。
比起讓自己的財產變成「留給孩子的遺產」,活用自己的錢,讓自己持續幸福快樂不是更好嗎?
(摘文3)
必須先對自己「生前贈與」
思考要如何過重新出發後的人生,與如何運用累積的資產這個題目密切相關。
TACT Consulting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稅務代理人本鄉尚先生就建議,比起贈與給其他人,首先要做的是「贈與給自己」。
也就是對長期工作、支撐家族的自己抱著「辛苦了」的心情,送給自己到目前為止累積的全部財產。
這是一直很努力的自己應得的。這麼想的話,就能好好在心裡銘記「這些錢,是我的!」然後安心用在充實度過今後的人生。
雖然同樣是贈與,但是給自己和給孩子的生前贈與截然不同。
不是為了給孩子好處,而是為了解放自己、讓自己過得更自由的贈與,這種贈與即使是幾百萬、幾千萬也不用繳贈與稅。
不過,或許有人會覺得:「這麼一來,不就是盡情奢侈浪費錢嗎?」這是誤解。
「退休後的人生有三十年。」雖然這麼說,但正確是二十五年?三十五年?或三十五年以上?現在根本不得而知。
如果自己痛快浪費錢後還繼續活著,那麼一直到人生的最後,都會過著貧困的生活。
所以,必須要有適切的計畫。
首先,要訂出使用金錢的優先順序。
今後人生必須用到錢的目的,可以分為三方面,由高到低的順位依序為:
(1)為了個人的樂趣。
(2)為了確保安全。
(3)留給孩子。
這個順序千萬不能弄錯。留給孩子(即和贈與、繼承相關)的金錢分配,必須在最後順位。
最重要的,沒錯,是自己本身。
(摘文4)
六十歲建構安全和人際關係
與算出「為了興趣使用的金錢」並行,思考關於第二順位的「安全」,在還很健朗的六十出頭歲,預先採取措施非常重要。
為此,應該做兩件事。
一件是重新審視保險,確認看看現有保險是不是「為了自己」?
重點在於考慮自己的健康狀態和環境後,認真思考什麼是十年後、二十年後必要的?特別是長期照顧保險(簡稱「長照險」),事先準備充足是必要的。
壽險公司也預測到了這種趨勢,因此備妥各式各樣的長照險產品。理賠期間也有多種選擇,從按次數或按期計算,以十年、十五年為限的都有;有的繳納保費到期後不可退還,也有的在身故時可以領回部分或全額。後者的情況,不僅可以守護自己,也能回報照顧自己的孩子。
六十歲該做的另一件事,是「認識自己居住的城鎮」。
確認自己居住的區域中,哪裡有以高齡者為對象舉辦的服務、醫院或診所、福利或照顧設施、直接和民眾接觸的政府機關等,能幫助自己事先掌握有問題時可以求助的對象,生活就會比較安心。
此外,最好能了解一下街坊鄰居的社區活動。尤其是從外地搬進來的新居民,如果一直以來沒有跟太多朋友聯繫,這是能和鄰居更熟悉的好機會。不僅發生萬一時可以更安心,結交新朋友也能讓活動範圍變得更大。
雖然說也有些地區街坊鄰居的社區活動並不熱烈,但即使很熱絡,也可能會有人覺得「和自己的氛圍不合」。
這時就沒必要勉強自己加入,還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建構人際關係,像是參與當地的志工等。
順便說一下,我父親生前擔任清掃自家對面大廈周圍的志工。當父親過世時,很多大廈住戶都有來參加他的告別式。不只是和父親年紀相當的,也有年輕的,甚至還有國小年紀的小孩。
知道有這麼多人和父親的關係這麼好,覺得很高興、很感謝。
到了這麼大的年紀,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很幸福。
六十歲,正是開始這樣的人際關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