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智慧: 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
作者 | 弘逸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 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幹。王 |
作者 | 弘逸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 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幹。王 |
內容簡介 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幹。王陽明的「心學」不僅影響了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遠播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國家。其思想折服了張居正、曾國藩、梁啟超以及西鄉隆盛、稻盛和夫等無數中外名人。王陽明的心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他認為,心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也是其心學說的基本觀點。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個人都要踐行自覺的道德規範。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善與惡產生的源頭是人們自己的心,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聖人。本書取其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精華,將其與現代思想意識相結合,讓讀者在認識陽明心學智慧、掌握其根本精神的同時,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實踐,修練強大內心,隨時排解生活中的煩憂。是全面把握知行合一人生智慧的通俗讀本,堪稱讀者心靈成長的思想指南,人生成功的智慧寶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弘 逸王陽明心學研究者,傳統文化研究者。對陽明心學和佛教禪宗尤有深切體悟,深知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擅長於日常生活挖掘人生的真諦,常以精粹語錄發人深思,深受大眾讀者歡迎。
產品目錄 前 言上 篇 心外無理--強大自身好立德第一章 成己無我:明辨善惡也是修行1.人心本無善惡2.善惡之分在於意動3.心明眼亮分善惡4.為善除惡方成己5.百善孝為先6.「無我」才可樹言7.存養善心即修行8.心強大,不為物擾第二章 一體與樂:心樂觀人生得坦然1.盡心擁有快樂心2.心情好壞源自本體3.意動則痛苦快樂皆生4.淡慾存理樂自來5.沒樂心,哪來樂「態」6.潛心悟道,苦也是樂7.萬物與心本為一體8.人樂,萬物皆樂第三章 不棄「良知」:做一個完整高尚人1.「良知」即道德2.人當有惻隱之心3.無「良知」,改之為貴4.不務空名存「良知」5.「良知」出自見聞6.無「執」乃大知7.做人根本即「良知」8.存「良知」,做高尚人中 篇 格物無動靜--參透人心能立言第四章 止於至善:處世即是四處為善1.處世先明心2.心明才可參透他人3.行善道,交善人4.待人無偏頗5.親近眾人即是善6.誠意乃善之先7.心善,萬人歸之8.道無精粗,至善止焉第五章 情法交申:有原則還要講情面1.中正平和好友多2.同流世俗不合污3.不以貪功絕交4.重情就是留情面5.外有情,內有法6.情法可以兩盡7.多權宜,靈活處世8.明察就是「聖算」第六章 君子慎獨:為人定要謹慎戒懼1.人前人後不違理2.山外有山不張狂3.處世學會克己4.面對未知多體察5.不愁不能盡知6.早察覺,慎待人7.不假外求即是「謹」8.內外一致不欺人下 篇 知行合--走出困境事功先行第七章 權變之道:做事別鑽牛角尖1.莫將環境拒之心外2.立功業必先順應環境3.學會迂迴做事4.蠻幹損己不利事5.兩害相權取其輕6.過於疾惡無益於事7.虛己應物,重事輕己8.在位謀事別逞能第八章 先「知」後「行」:心中有志「事功」成1.做事有「主一之功」2.不求「知」,做事即徒勞3.求「知」未「行」,哪來「事功」4.「知行合一事功成」5.成事必先克其私6.志乃動力不可缺7.心所向,挫折也是臺階8.不以「事功」而名第九章 唯求其是:功夫用在刀刃上1.做事當盡一己之責2.莫從心外下功夫3.功夫差別定成敗4.不謀利,做正確事5.明辨之,篤行之6.分清主次事易成7.不做無用功8.「求是」之路不可移
書名 / |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 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 |
---|---|
作者 / | 弘逸 |
簡介 / |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 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幹。王 |
出版社 /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730648 |
ISBN10 / | 9869730647 |
EAN / | 9789869730648 |
誠品26碼 / | 2681751038009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第七章 權變之道--做事別鑽牛角尖
誰都想建立自己的功業,但是並非人人都能擁有自己的事業。要想走出現在的困境,建立自己的功業,就要學會權變通達的辦事方法,做事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要懂得適當的迂迴。只有懂得變通,辦事才能更加順暢。
莫將環境拒之心外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出「人心與物同體」的觀點。他認為人心之所以能感應萬物,是因為萬物具有統一性,心與物之間存在著一種道德性的聯繫,這就是「一氣流通」,也就是不要將環境拒之心外的意思。這個道理雖然是陽明先生在明朝宦官當政、時局混亂的時候體悟出來的,但此理在當今社會的為人處世中依然很適用。
但凡有些生活閱歷的人都很清楚,在做決定的時候,不能單單看相關的利益方,而只將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就更是狹隘之舉了。懂得將當時所處的外在社會環境考慮在內,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其實當初王陽明闡述這個觀點的時候,他的學生是有些不理解的。因為心學注重向內求知,而外在環境似乎不應是心學學者關注的範疇,對此他們提問道:人有「良知」,難道草木瓦石也有「良知」?王陽明肯定地回答道:是這樣的。
心學要我們不要將環境拒之心外,道理在於人與天地萬物是一氣相通的。例如五穀禽獸之類可以供養人的生活,藥石之類可以治療人的疾病,這都說明世界上的萬物,無論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還是地上的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都是一體相通的。所以王陽明提出人心靈明,人的「良知」是萬物「發竅之最精處」,人可以認識萬物、順應萬物,使萬物為我所用。由此可見,心學絕不是閉門造車式的封閉哲學,而是具有整體意識和聯繫意識的一套講求科學性的理論。
蘇珊是一家服裝精品店的店員,來到店裡一個多月了,還是個新人。和她一起應聘進來的還有兩個女生,除了她們之外,還有店長珠珠,老店員艾美。五個女孩一起打理這家小店,生意雖然不算火爆,但是盈利還是很可觀的。
服裝店的生意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新人初來乍到,還是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比如新上架服裝的擺放、倉庫的管理、帳目的整理等。新人們覺得單單是每天開店之前要求極其嚴格的清理工作,都讓她們有些喘不過氣來了,更不要說還有那麼多的東西要學習。所以最初的這段日子,往往是一天的工作下來,蘇珊和另外兩個女生都累得叫苦不迭,艾美見她們這樣,也會過來和她們一起抱怨。這樣一來,大家幾乎都沒有心力再去關注其他的事情。
可是雖然工作異常辛苦,蘇珊還是一個較為有心的女孩。漸漸熟悉了店裡的工作之後,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她又恢復了以往的習慣,開始關注最新的消息和各種大報的新聞,保持對外界事物的敏感,因為她不想成為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工作狂。
蘇珊記得大學期間看過的一位德國女作家寫的故事《背對世界》,裡面的女角兩次決定關掉一切通訊工具獨處。結果第一次她錯過了古巴危機,她的世界很可能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毀滅;第二次她錯過了柏林圍牆倒塌。當她回到生活圈子的時候,一切都已為之改變。
蘇珊是個聰明人,她絕對不想做那樣的人。所以哪怕是累了一天,腿腳酸痛,說得口乾舌燥,她還是會對周圍發生的事保持很高的關注度。這天她注意到時政新聞報導說,過幾天非洲某國總統會訪問本市,並作為期多日的文化交流活動。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政府報導不會想太多,但是蘇珊卻聯想到店裡因為換季而積壓下來的一批夏裝。「有什麼辦法讓這批夏裝藉助這次活動銷售出去呢?」蘇珊把這兩個毫不沾邊的事情聯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第二天,一份詳盡的計畫書交到了店長珠珠的手中。
經過一天緊鑼密鼓的準備,蘇珊所在的小店開始了為期一週的「非洲風情—這裡也可以感受」的促銷活動。店內的裝飾風格也都做成極富非洲風情的土著文化的樣子,一律使用純黑色模特兒,將夏裝巧妙搭配,營造出濃厚的異國情調。
適逢這些天那位非洲總統的來訪,讓「非洲熱」瞬間升溫,而且幾乎每天大小媒體的頭條都是圍繞非洲的話題展開,所以市民頓時對非洲的關注度陡增。蘇珊的小店因為正好迎合了市民的這種興趣,所以一下子在眾多店鋪中脫穎而出,銷量大增。不僅是積壓的夏裝,連帶店裡的其他服裝也都賣得很不錯。
這次成功的促銷之後,店長珠珠因為業績突出被升職調到了總部的市場部。而蘇珊因為那份適時而精彩的企劃書,也受到了上層的關注,在珠珠走後,順理成章接了店長的職位。
雖然都是新入職的員工,但是三個女孩的命運卻截然不同。而且這些變化發生的時間不長,換句話說,蘇珊的成功,其實和時間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像她這樣把環境收在心內、對環境很敏感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很快嶄露頭角、受到關注的。
如果說和蘇珊一起入職的兩個女孩,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無心關注外在環境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老店員艾美在這裡就是一個標準的反面典型了。艾美作為老員工,處理日常的工作早已不是問題,所以她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外界環境,思考服裝店的發展問題。但是她顯然沒有把精力放在這上面,而是和新員工一起抱怨現在的工作多麼不好,這樣她不僅給新人帶來了負面影響,更反映出艾美其實關注的只有自己的舒適與否。所以當聽到有人抱怨,她立即就像是找到了共鳴。這樣的人被蘇珊後來居上,也在情理之中。
莫將環境拒之心外,是不要我們諸事只以自己為中心,被勞頓、繁忙、病痛、熱戀等各種強烈的感情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忘記了將視野放得開闊些。在關注自己的同時,要多多留心身邊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因為很多時候,這些看起來和你毫不相關的事情,很可能因為你的有心,而成為你的機會;或者因為你的無心,而成為你無形的損失。
王陽明建議人們:在做事的時候要考慮到外在的影響。因為人本身就是世界萬物中的一環,與人相關的外在環境、各種條件,這些形形色色構成了人所在的巨大關係網。如果只注重自己內心而不關心外在環境的話,註定看不透眼前的沉浮變化,參不透身邊的利益糾葛,發現不了潛在機遇,也就無法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平坦、順利。
陽明心學點睛之言
心學讓我們注重內心的修行,但是同時也要提醒自己莫將環境拒之心外。你只有內外兼修,既讓自己的內心豐盈飽滿,同時又不忘時刻關注外界的大小變化,做到隨著外界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並運用自己的內在智慧巧妙地讓外界環境為自己所用,才能在這個諸事浮沉不定的世道保持一顆淡定的心,一雙清醒的眼。
立功業必先順應環境
王陽明在一生中建立過很多讓人歎為觀止的功業,在他看來,這些功業的建立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先要順應環境。「夫人心本神,本自變動週流,本能開物成務,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毀譽兩端。」如果我心不動,以順萬物之自然,只是觸機神應,就能夠發揮「良知」妙用。
王陽明這段話要表述的意思就是,人的「心」本來就有著神奇的作用,如同行雲流水一般,變動週流於萬事萬物之中,反映著各層次事物的客觀規律。如果人能靜下心來,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從而很自然地將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
那麼為什麼現在我們經常會出現辦事不利的情況呢?王陽明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心靈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長期以來,它被各種詆毀、讚譽等利害關係遮蔽了。如果能摒棄「自我」的束縛,保持我心不動,順應萬物之自然,對待各種事情,心靈就能根據其客觀規律,做出自己精準的判斷,將別人看似異常神奇的「良知」妙用發揮出來。
一旦懂得了讓本心順應外在環境、順應天地萬物的道理,很多煩擾的矛盾頓時變得簡單通透。你會發現孩子最近變得很不聽話,其實是進入了青春期開始叛逆的緣故,這是孩子長大了,是好事,不必煩惱;先生最近脾氣很大,總是對你發火,其實是因為業務不斷擴展,壓力太大。他對自己有些恨鐵不成鋼,公司發展壯大而他又備受器重,這也是好事,不必妄自菲薄。你要做的,其實就是順應周圍事物的發展。家庭、事業、孩子、上司,各有各的發展軌跡,你要做的,就是順應他們的發展軌跡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盡力讓他們朝著自己的方向發展得更好。這樣一來,你就是一個稱職的家長,一個優秀的員工。
火火是個歸國的留學生,人如其名,工作起來是風風火火。上任之後立即制定了多項詳盡的工作要求,大到公司的考勤制度,小到員工的每日著裝,都面面俱到。火火之所以如此嚴格要求,是因為來到這家民營公司之後,他發現這裡的員工實在是過於散漫。而以他在大型跨國公司實習的經驗來看,一家公司要想成長為更大規模的公司,內部的嚴格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火的這三把火可是把基層員工燒得不輕。很多老員工都開始怨聲載道,大家都認為新規定過於嚴格,而且絲毫不講情面:遲到一次,扣二百;著裝不當、制服汙損,扣二百;原定計劃未完成,部門整體被罰,大有些連坐的味道。大家的月薪本來就是靠嚴明的加班費才比同行們顯得優越些,這樣一來,不僅原來的優越感喪失殆盡,現在選擇這裡的同事,幾乎成為了同行們的反面談資,這讓大家很難接受。
一段時間之後,人力資源部開始反映火火的新政策,不僅造成了內部的極度不滿,而且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招聘。很多有意進入公司的人,都在聽說該公司的「苛刻制度」之後打消了原來的念頭。
這時候公司老闆出面,邀請火火到一間有落地窗的咖啡廳進行了一次詳談。入座良久,老闆緩緩地說:「火火,我們公司在業內發展得這麼好,能夠吸引這麼多的人才加入我們,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是因為我們的制度賞罰分明,準確地說,是我們的加班制度和績效獎金制度很明確,讓很多優秀的人才覺得來到這裡才盡其用。而我們之所以招聘你這樣的高端人才進來,是希望在你加入團隊之後,你的高素質能夠彌補我們原來制度的一些缺陷,讓付出多的同事得到更優厚的報酬,讓有能力的人感到更有動力,而不是讓他們因為原本不拘小節的習慣而備受損失。」
話到此處,聰明的火火早就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出在哪裡。自己來到公司之後,一心想把在國外學到的先進理念帶入管理之中,卻忽視了應當先考慮自己所處的環境。現在的工作環境需要的不是死板的懲罰制度來讓員工變得規矩,這是那些早已規模化多年的大型公司要關注的問題。這家新生民營公司需要的是員工積極的工作熱情,強烈的工作自豪感,還有讓他們在同行面前引以為傲的高薪。
而恰恰是以上幾點,都隨著火火的到來而被剝奪了。火火意識到自己忽略了順應環境的重要性,隨即將工作方向做出調整,重新擬定出一份完善的薪酬標準,老闆看過後立即批准。不出半年,火火的公司又成為業內炙手可熱的企業。
火火最初的失敗在於他沒有順應環境,沒有關注身處環境的特殊性和其本身的發展規律,就生搬硬套原來學到的一些經驗。結果落得人心盡失,也耽誤了企業的發展。火火的老闆卻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懂得順應環境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當公司需要業績的時候,他制定了最初的讓其他公司的人豔羨的薪酬標準;當公司需要更為科學的薪酬標準的時候,他適時引進高端人才火火;當火火的措施偏離公司發展初衷的時候,他適時點撥。而他的點撥也是順應火火的天性的,所言不多,可是足夠點醒火火,並讓他拿出合適的方案來。
火火與老闆辦事方法的區別,我們不能單從年齡和經驗方面討論,但是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看到是二人對環境順應的程度不同。懂得順應環境的人,會充分考慮到身邊環境的各種個體以及這些個體的特性,還有面對這種變化,這些個體可能會做出的反應。一旦能夠明晰地掌握環境中每個個體的特點,就能夠很自然地隨著個體的反應而做出反應。正像王陽明說的那樣:我心不動,以順萬物之自然。
王陽明也說過:「複雜的外在影響,會讓我們漸漸失去心靜觀人的能力。」這就要我們順應自然,不能操之過急,慢慢給心靈做減法。盡量不再讓榮辱喜悲影響我們的判斷,並且盡量保持心境的平和。面對任何抉擇,首先保持頭腦的冷靜,對周圍環境有一個客觀、準確的判斷,然後再做決定。
俗語說:衝動是魔鬼。這話淺顯而有道理。衝動的時候,人們往往容易忽視所在的環境,而只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往往會出於憤怒做出傷害他人,或是出於悲傷而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而如果當時銘記王陽明所說的順應萬物之自然的道理,就會知道,傷害他人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會受到懲罰。而傷害自己,也就等於傷害了身邊愛你的人,這也是一種懲罰。
陽明心學點睛之言
學習心學的智慧,保持一顆平靜如水的心靈來感知外在環境,也許,你能在冥思之中,感受到即將煽起颶風的那只蝴蝶翅膀的顫動。懂得了立功業先要順應環境的道理,再困難的事情,我們都有機會在談笑之間信手拈來自有神。而不必再本末倒置,把追求他人的稱讚和認可作為辦事的初衷,或是因為遭到他人的質疑或是詆毀而感到失落、沮喪。
王陽明的智慧讓我們知道,無論耳朵裡面聽到的是什麼樣的聲音,眼睛裡面看到的是什麼樣的臉色,我們的心就像一池平靜的秋水,不會隨之泛起任何漣漪,而是緊緊關注著周圍的脈動。
學會迂迴做事
王陽明的智慧不是一朝頓悟得來的,而是幾經挫折、困苦磨煉而來的。後人認為王陽明的一生,經歷三次較為重大的思想轉折,方才悟出心學的道理,才提出「致良知」等赤金般的哲學道理。這樣的悟道方式給我們的啟示是 :任何值得珍惜的東西都不是輕易得來的。
換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們做事的時候,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其實都是不太現實的,而迂迴的辦事方法,往往能夠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就達成目標。就像當交通擁堵的時候,有經驗的司機會問乘客:「是要走最快的那條路還是走最短的那條路?」
即使是初入學的孩子也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放到現實中來,選擇直線式的辦事方式,卻不一定能夠收到最快的效果。就像在交通堵塞的公路上,有些時候,迂迴繞道的方式反而能讓你從困境中脫離出來,更為快捷地到達終點。
王陽明在被宦官劉瑾誣陷之後,被廷杖四十,貶謫至貴州龍場。在中國的西南陪瘴氣瀰漫、鼠蛇橫行的環境中,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此時他領悟到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次「頭腦風暴」史稱「龍場悟道」。足見這份道理的得來,就是一個極為迂迴的過程。而我們在經營人際關係的時候,要想左右逢源,顯然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直來直去。學會迂迴的智慧,就會發現這條路不是在浪費你的寶貴時間,而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
白先生創業初始,因為發展需要急需一筆投資。經人點撥,他找到了一位業內資深的投資人陳老闆,但是陳先生同時收到了好幾家計畫上市的公司的投資申請。白先生以一個創業初期的小公司,要想與這些公司競爭是很佔劣勢的。為了博得陳老闆的關注,白先生嘗試了很多辦法。
幾番周折下來,白先生發現,直接當面向陳老闆闡述他們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熱點項目的做法,很沒有感染力和說服力。陳老闆是一個終日處理各種企劃書和報表的商人,他對於呈現在眼前的任何資料早就有他自己的判斷模式。而在這種模式下,白先生的公司與其他幾家已具一定規模的公司相比,是毫無勝算的。
經過一番縝密的思考之後,白先生想到了一個較為迂迴的辦法,他要向陳先生間接證明自己的實力,同時不露痕跡。經過調查,白先生發現陳先生一家除了在外讀書的兒子以外都住在本市。於是他安排公司的市場部門調整市場佈局。一方面將陳老闆一家所在的社區周圍的所有門店都提升為一級門店,進行精品管理。同時店裡的商品適當地做出讓利促銷活動。
另一方面,在陳老闆兒子讀書的城市特設一家精品門店,並且在開業前後大力宣傳,力爭將這件事的影響力推至最高點。然後將這樣的力度在兩個城市保持一週,白先生才又一次向陳老闆遞上了投資申請書。
在這一週時間裡,陳老闆對於白先生公司的認識的確是徹徹底底地發生改變。他不再認為這只是一家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而是認為這家公司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同時也是上升階段,很有前途。
讓他做出這樣改變的原因在於他自己的親身體會。原來陳老闆發現妻子購物歸來,從購物袋可以看出,很多物品都是在白先生公司下屬的門店中購買的。不僅是愛購物的妻子如此,就連他年歲已高、習慣節儉持家的父母,也不時買回一些白先生店裡的產品。
在親自使用之後,陳老闆認為白先生公司的產品品質並不比同類產品差,而且在價格方面很有競爭力。在和外地的兒子電話閒談的時候,兒子還偶然提到了白先生公司在他們那裡開分店的事情。這讓陳老闆覺得白先生是一個具有長遠發展眼光的人。
幾經考慮之後,他決定向白先生的公司注入一大筆發展資金,並希望白先生能夠保持眼下的市場戰略,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迂迴不是繞遠,而是一種曲徑通幽的智慧。白先生發現直接和其他公司硬碰硬吃不到任何甜頭之後,轉而採取了一種較為迂迴的策略。他通過有針對性的市場行銷方法,讓陳老闆自己親身感受到這家公司的發展潛力,從而藉助這種間接的公關策略為自己贏得投資。這種迂迴的方式不僅沒有浪費他的時間,反而讓他的申請更加有說服力,可以說迂迴要比直來直往有效得多。
在人際關係方面,如魚得水幾乎是每一個人的願望。但是如果直接告訴對方你很希望對方喜歡你,或者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很喜歡對方,這樣恐怕直接會將人嚇跑。如此一來,不僅不會讓你擴大交際圈,還會使你留下「缺心眼」「一根筋」的名號,簡直就是適得其反。
恰當地使用迂迴的智慧,會讓你顯得富有內涵,而且很優雅。你可以通過對女主人身上一款別緻胸針的欣賞,表達男主人的好品味;你可以通過誇獎孩子的功課優秀,傳遞出對朋友教子有方的羡慕;你可以盡心盡力幫助鄰居的孩子找工作,來表達你是多麼感激這麼多年來他們的照顧;你也可以默默記住身邊同事的生日,當他們以為被忘記的那一天送上祝福……這些都是迂迴的辦事方法,卻可以幫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迂迴是一種懷柔政策,但是在實施的時候要注意把握適度原則,不可過分迂迴,否則則有迂腐的嫌疑。當你決定說出一件可能會讓人不快的事情時,懂得換一種迂迴的說法,免得傷大家和氣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一味繞來繞去,讓人不知所云,就完全喪失自己的初衷了。
迂迴的關鍵是避其鋒芒,將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將很多權益和利害關係,在嬉笑怒駡間緩緩地掩蓋過去,不見硝煙,而把爭議默默地化解開。為人最難得的是和善親人,讓每一個遇見你的人都對你心生好感。而事實上,人與人之間難免都會有些利益的衝突。所以要做到容人的境界,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迂迴的辦事方法。不傷和氣,同謀福利,兜兜轉轉間,一場衝突就可以化解,或者一件共贏的好事就可以達成。
陽明心學點睛之言
王陽明幾經周折,在龍場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可見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然而,成與不成,都在於對自己內心和天性的把握,而迂回的做事方法就是一種順應自己和他人性情的做法。人心軟,性喜柔,過分的直接會容易因淩厲而傷人,迂回平和的方式較為容易讓人接受,也能夠幫助你避免很多紛擾,較為順利地達成目標,在人際關係中左右逢源。
最佳賣點 : 王陽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的“真三不朽”。其心學高揚主體意識,強調內心的力量。是讓疲憊脆弱的現代人重獲強大內心的第一修心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