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爾登讀史 肆: 亦搖亦點頭
作者 | 刀爾登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刀爾登讀史 肆: 亦搖亦點頭:閱讀是什麼?它既是私有經驗、又是一粒粒不知會在心田中長出什麼的種子。幽默博學犀利的才子作家「刀爾登」系列作品最終回,一路檢查關於閱讀 |
作者 | 刀爾登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刀爾登讀史 肆: 亦搖亦點頭:閱讀是什麼?它既是私有經驗、又是一粒粒不知會在心田中長出什麼的種子。幽默博學犀利的才子作家「刀爾登」系列作品最終回,一路檢查關於閱讀 |
內容簡介 閱讀是什麼? 它既是私有經驗、又是一粒粒不知會在心田中長出什麼的種子。 幽默博學犀利的才子作家「刀爾登」系列作品最終回, 一路檢查關於閱讀的自問自答。 他用前半生讀了萬卷書, 現在用了一本書,探究讀書能幹嘛、又為何要讀。 什麼樣閱讀觀讓他搖頭,什麼樣的書又讓他點頭? 「寫史」猶如一把鋒刃,「評古人」角度既冷又奇的刀爾登,在《亦搖亦點頭》中收斂了他的銳氣,以溫厚睿智的筆觸,回望自己半生接觸中外文學的歷程,笑談關於「讀書」的許多疑問與想法:像是讀書「有用」或「無用」?通俗與文學作品間的界限與糾結?什麼是「經典」?何謂閱讀的「品味」?我們還需要讀「古書」嗎? 他在書中說,每讀一本書,我們就多了些知識,更多了一些「已知的未知」,當我們將精神世界的邊際向前推進一寸,未知世界的規模便擴大了一尺,這是折磨,卻也是閱讀最令人著迷的地方,也讓刀爾登癡迷了數十年。 更流行一點的閱讀功課,談到「為孩子找書讀」,刀爾登則自述:「我曾為兒子挑選讀物。我喜歡的,他不一定喜歡;他喜歡的,我不一定看得上。這頗令人苦惱。後來我就想開了,不論什麼,只要不讓心田荒著,總有些好處吧。話雖如此,我們仍要挑選。我們認為某些種子比另一些更好,我們便挑選它們,這不意味著我們永遠是對的,這只意味著我們有義務傳遞經驗,正如結種是植物的義務。」 至於成人的讀者、啟蒙之後的書目,刀爾登聊著那本基本上沒什麼人真正讀完的世界經典《尤利西斯》、在《湖濱散記》中叨絮不斷的梭羅、那嫉惡如仇且罵人無數的魯迅。對於還在堅持閱讀的你,總能在刀爾登的文章中發現令你會心一笑的段落,並從中獲得一些心靈上啟發與慰藉。 ──談「經典文學」 我在上海的一家小書店偶又見到《尤利西斯》,我買下了。我在火車上讀了一些段落,回到家中,放在一邊了。剛才我想從書架上翻出它來,沒有找到。便是找到,十年前我沒有把它讀完,現在我更讀不完了。──〈誰能讀完《尤利西斯》〉 ──論「讀古書」 大學裡的一位同學說過一句妙語:「現在的書邊看邊搖頭,古書邊看邊點頭。」他指的是舊籍豎排,讀時腦袋一點一點的。他這是反話,他是最不愛看舊書的。我看舊書,或也在點頭點腦,但心裡氣悶時,難免用力搖一搖。古書中自有如屈賦和遷史那樣的傑作,但總的說來,搖頭時多,點頭時少。不少人喜歡把「拿起來就讀得下去」的書擺在廁所裡一兩本,我還沒聽說誰這麼使用古書呢,除非他身體有什麼毛病。──〈亦搖亦點頭〉 ──談「國學著作」 ……先秦諸子,我可以不要他們的答案,不在乎他們的問題,卻不能不敬畏他們披荊斬棘的精神。讀過歐洲哲學的人,很容易便將諸子與希臘哲學對看;我也曾在若干地方指摘諸子體系之不完備。但稍一想像,自應明白,諸子缺的是時間,後人有的是時間,缺的是諸子的精神。──〈最熟悉的和最陌生的〉 ──論閱讀「有用」或「無用」 當我們說一本書有用或無用,我們在想什麼,我們指的是什麼?有用無用這種說法,大概與書對人的影響有關,而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打算接受什麼樣的影響,左右著我們實際接受了什麼影響。我們打算令一本書能夠為己所用,我們做到了,而同時棄掉了──如果這是本好書──更多的「無用」的內容,那些文字,作者在自由的狀態下寫出,我們在不自由的狀態下忽略了。──〈讀無用書論〉 ──論閱讀「品味」 一本文學史上的偉大作品,我卻不以為然,是我的問題嗎?喜愛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書,是不是羞於承認的?一個人的喜好,如果與「公認」的名單完全一致,是值得歡喜的事情嗎?如果嚴重地不一致,這人是應該不安,還是應該慶祝自己的特立獨行?──〈山峰及其他比喻〉 【刀爾登系列作品】 《中國好人》 以文字為刀刃,劃破臉譜式的歷史觀,重看中國標準下的「好人」與「壞蛋」。 《舊山河》 「翻」看歷史,「刁」解古人。說的是古人舊事,揭的是中國人骨子裡至今仍掙不脫的秉性脾氣。 《亦搖亦點頭》 當學者專家爭相列出各種「必讀書目」時,刀爾登卻逆流而上,列出近五十部「不必讀」的古籍典目。 《不必讀書目》 從西方經典談到中國古書,刀爾登傳遞個人閱讀經驗,以及在閱讀過程中,如何保持主見,有所取有所不取。 【好評推薦】 本書記述了他接觸中外文學的歷程與心得,書名一方面意謂豎排、橫排都看,一方面也是保持著主見,有所取有所不取;再一方面,也是體現他們一代人在世道幾度變更中的迷茫與恍惚。──胡又天(作家、歷史學研究者)
作者介紹 刀爾登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本名邱小剛,曾以「三七」為筆名於網上發表歷史隨筆,風靡各大論壇。有人說他海內中文論壇才氣第一,有人說他是一九七七年後北大中文系出品的最優秀的三個學生之一,有人說他是當代大隱,有人說他是古代竹林七賢之劉伶:「他的文字,宗魯迅維妙維肖,而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所謂的文,講的是他的史識與古典功底,所謂的武,則是他的科學與理性精神。刀爾登酒風浩盪,風骨脫俗,有如謫仙人。擅寫歷史隨筆,文風簡潔通透,典故信手拈來,談的可能是些舊人舊事,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新意。
產品目錄 輯壹 混沌的閱讀 誰讀完了《尤利西斯》 八一年 自學 更好的世界 冬天的故事 準備好了嗎 文學與序言 混沌的閱讀 一粒粒種子 輯貳 梭羅的囉嗦 最熟悉和最陌生的 亦搖亦點頭 讀魯迅,長大個兒 槍炮與草原 從高玉寶到李自成 通俗小說 物理書裡的文學 鳥獸草木之名 梭羅的囉唆 事物與描述 「密爾」路碑 同情 輯叁 讀書為己 讀無用書論 山峰及其他比喻 最後一本偵探小說 閱讀的邊疆 記性與書 書架 書的物理 書是什麼 讀書為己
書名 / | 刀爾登讀史 肆: 亦搖亦點頭 |
---|---|
作者 / | 刀爾登 |
簡介 / | 刀爾登讀史 肆: 亦搖亦點頭:閱讀是什麼?它既是私有經驗、又是一粒粒不知會在心田中長出什麼的種子。幽默博學犀利的才子作家「刀爾登」系列作品最終回,一路檢查關於閱讀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9689380 |
ISBN10 / | 9579689385 |
EAN / | 9789579689380 |
誠品26碼 / | 2681773297002 |
頁數 / | 24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幽默博學犀利的才子作家「刀爾登」系列作品最終回,
一路檢查關於閱讀的自問自答。
推薦序 : 【刀爾登作品集繁體中文版序】
冷靜的同情,克制的反思
文/胡又天
二○○七到一○年,我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學位,每當路過書報攤的時候,就會買《南風窗》、《南方週末》、《南方人物週刊》、《三聯生活週刊》、《讀書》、《讀庫》、《財經》(後來被整管,原班人馬出走另創《財新》)這些時政與人文的雜誌。彼時雖然iPhone已經問世,但微信未出,社群APP的時代尚未全面到來,網上的精彩內容還分散在各個論壇和博客(網誌)中,實體版報章雜誌的市場還沒有萎縮得太厲害,甚且還在選題、編採、排版等各方面精益求精地進步著。應該說,一九九○年代末到二○一二年,是當代中國大陸報章雜誌最精彩的時候。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確保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使言論環境漸漸從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肅殺中回暖;江澤民時代,主要基調是經濟發展與「入世」(加入WTO),對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敏感議題,也放鬆了管制──或者應該說,發條鬆了,而體制內外大多數人,一時也還不想它再度栓緊,再加上網路開始普及,共產黨很清楚這是未來,不可遽禁,只能花時間去摸索如何管制。二○○二年換胡錦濤執政,大抵蕭規曹隨(包括可嘆的弊端及可喜的弊端),言論上也是比較被動的姿態,感覺到危險才會嚴肅的反應一下。於是,各個世代、各種思想的作者,察覺了這個空檔(或者說「過渡時期」),便紛紛大展身手,在體制容許的模糊範圍之內打「擦邊球」,藉由對過往的重述、對當下的記錄,探尋一個更好的未來,或至少是盼望著一個可以比較不一樣、不那麼「主旋律」的中國。
刀爾登便是在這個時期出名的作家之一。
刀爾登本名邱小剛,生於一九六四年,在文革的瘋狂與凋敝中度過了童年,一九八二年以河北省文科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然而他心性淡泊又帶幾分刁,並不以此為得意;一九八六年畢業,也不待在首都北京,而是回了石家莊的家,在河北社科院任職,一九九○年代末再到河北日報社旗下的《雜文報》當編輯。這些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單位,有識者或許會覺得屈才,而他既不喜爭競,一輩子或許也就這樣了。二○○一年,他和朋友被新來的領導「調離」,沒了體制內相對閒散的工作與生活;如果他下海從商,或許也能別有一番發展,但也可能就泯然眾人了。
他之所以成為了名作家,轉機在一九九九年左右開始在網上發表的文史隨筆。
一九八○年代晚期到二○一○年代的最近,是翻案的時代,兩岸三地皆然: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要被顛覆,至少也要面臨重新審視,特別是在牽涉當代政治的文史領域。其中有不少持論過激、翻案翻過頭的,雖能聳人聽聞於一時,但網路時代人人可吐槽,不久也就將引來同等的反駁,乃至流於令人厭棄的口水仗;刀爾登的文章,則沒有那樣的浮躁,講故事能自然流露出其閱讀的深度與廣度,作批評也總能細膩地引導讀者,不去執著於得出什麼正確答案或「真理」來踩人,而是讓我們能在各種殷鑑之中更加瞭解人情事理中的所以然,然後可以保育個人的自由,也讓社會能有更多同情和思考的餘裕。例如《中國好人》中的一段:
黨錮之禍,生出一批道德典範,李膺、范滂等,以其勇氣和正直,激勵過歷史中許多偉大人物。此役雖在社會生活中是大破壞,在道義上卻是一場完全的勝利;用良心或腎上腺與壞人作殊死鬥,從此成為一個模型,德昭千古。至於如何將權力鬥爭轉化為道德戰爭,不用很久也要成為拿手好戲,連續上演。
這可以說是從「得理不饒人」這句俗話,反過來切中了傳統史學和唯物史學都未能充分解釋的要害:傳統史觀格於士大夫的立場,天然地和學運站在一起(在台灣年紀稍大一點,讀國編本歷史教科書長大的朋友,可以回想一下當年課本是怎麼惺惺相惜地描述黨人的);唯物史觀則只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論述皇權、世家、豪強、寒門的利益矛盾與階級固化問題,將道德上的爭執貶抑為遮蔽真正癥結的煙幕,然而這種自傲於掌握了真理的姿態,往往便將經濟理性的今人和「蒙昧」的古人割裂了開來,喪失了歷史本應能讓我們培養的同情、共感(或曰「神入」)的能力。《中國好人》與《舊山河》這一集中的文章,便能通過作者潛心達致的共感,檢討中國史上這許多盛名累累的「好人」,是為什麼會將事情辦壞掉,乃至讓大局不可收拾,遺禍千年的。
刀爾登檢討國故,沒有五四運動以來急切揚棄傳統、盲目仰望西方的弊病(現在有一些為反中、反共而活動的論者仍只停留在這裡),也不走到一味擁護傳統、標榜傳統的另一個極端──這種人雖不顯眼,但也不太少,可嘆的是其中還沒幾人真有好好通讀過古書。刀爾登是真正讀過的,在二十來歲時自己大量閱讀經典和文集,打了底子,《亦搖亦點頭》便記述了他接觸中外文學的歷程與心得,書名一方面意謂豎排、橫排都看,一方面也是保持著主見,有所取有所不取;再一方面,也是體現他們一代人在世道幾度變更中的迷茫與恍惚。例如談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經典著作《論自由》(On Liberty,嚴復譯《群己權界論》)時,他筆鋒一轉:
我想起一九七六年秋天,在一個山坡上,與一個同學皺著眉頭討論:「……會不會變天呢?」那時我還是個小學生呢!是的,我們這一代人,本來是標準件,出自政治工廠。我們不知讀過及聽過多少正統的書籍、報紙、廣播,每天浸泡在其中,生長在其中,在小學時便寫批判稿,寫學習體會,訂閱《朝霞》、《學習與批判》,「關心國家大事」……如今我好奇的是,那一代人,是如何衝出這包圍的呢?
「好像沒費什麼勁。」我同一位老友談到這個問題,他這麼說。是的,好像沒有經歷過什麼嚴重的思想轉變,沒有經歷過可用「崩潰」、「重建」之類的詞來形容的過程,瓦解是安安靜靜地發生的,等想起來時,它已經完成了。(〈「密爾」路碑〉)
生為文革一代,刀爾登的文集不能不帶有對文革與專制的反思,事實上他的反思是深入到文化傳統根柢的,並且他謹慎地不貿然站到另外的極端立場去,只是綜合這半生的體驗,來為古老的問題吐納出自己的一番心得。《不必讀書目》這部談中國古代經典和文集的書,書名便首先對應了國學領域裡頗讓人難為情的「書單」老問題。
近百年來有不少學者開過國學書目,談論說為什麼必讀、應該怎麼讀,然後這個人說你這最低限度的書單還是太繁太多,那個人說你的讀法還是夾帶了太多執見,鬧得很沒趣。然而老一輩學者多少還真的讀過那些古書,過了兩代人,我們大多是修課時選個幾篇意思一下便罷,連參與這個話題的資格也沒有了,因而經常不能不自慚於底蘊不足,轉頭又吐槽別人不讀書或沒把書讀通,反正通常不會錯,就這樣用散發焦慮的方式來處理焦慮。
刀爾登的處理方式,卻是從「必」字著眼,針對了這種焦慮來作解說:確實讀過這麼多書的他,不跟你擺譜說你們這些小朋友快來拜師,也不去迎合某些人的便辟心理,說這些書不讀也罷(甚至「不讀更好」),而是點出他在諸子百家、歷代文苑之中所看到的執迷,讓我們可以不像前人一樣地失陷進去。並且,其中如批崇古非今、道德掛帥等等痼疾,感覺起來雖可能有些老生常談,但別人批判舊中國的崇古情結,多是站在發展主義、追求國富民強的立場上面;刀爾登的關懷,則總在於我們個性的解放,以及情志的舒展。例如:
世界上最愚昧的事,是允許自己處在愚昧中。假如我們同意,對廣袤世界最少經驗的古人,擁有最好的解釋,那麼,我們也就同意了,理性的目的是迷信,知識的目的是混沌,不可積累的高於可積累的,無可驗證的優於可驗證的,而且,我們還同意了,文明的方向從一開始就前後顛倒,是從終點駛向起點,其意義至多是保持人類的壽命,使其有時間達到古人已經達到的境界—愚昧。(〈不讀《周易》〉)
這既是針對後世玄學家將易經與儒術發展成的迷信,也是針對有史以來,思想怠惰使人們相互要脅著自欺欺人,乃至造成道德的禁錮,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是「在同溫層裡取暖」的情形,一如《中國好人》中的片段:
習慣於依賴愚昧,並從愚昧中發現出力量,體驗到快樂。田間地頭學哲學,工人階級上講臺,在這種「遊戲」裡,受傷害的絕不是知識傳統的本身,而是我們。到今天,我看到一些唸過書的人拿起什麼事來都敢胡說,我懷疑他們和我一樣,也是「批判」著過來的。(〈被小學生批判過的〉)
梁簡文帝曾說,立身須謹重,文章須放蕩。後人反是。自唐以後,聖道沒見到弘揚多少,國祚沒見到延壽多少,而文章倒成功地弄得無趣了。喜歡趣味的,由文被逼入詩,又逃詩入詞,逃詞入曲,又逃到小說,最後小說裡也全是大道,這時人們方心滿意足,吮大拇指而發呆矣。(〈庾信文章豈老成〉)
《不必讀書目》各篇標題以「不讀」開頭,其實當然不是不讀,而是不像教科書那般總要「主義掛帥」,牽強附會地將屈原說成愛國主義、李白說成浪漫主義、杜甫說成現實主義詩人,談《儒林外史》、《紅樓夢》則必云其如何揭露封建社會之醜惡云云(大陸教科書至今仍多如此,但台灣人請勿嘲笑,不少政論家在帶風向的時候,一樣是用這種強行說教的工具思維來看待世界上的一切文學藝術)。刀爾登則脫去了教條,而能以個人的角度,帶領我們關注這些舊書真正值得細品的地方,就是「人」的處境:
偉大的《儒林外史》,講了一群失意者的故事。在證明這些人如何了不起上,《儒林外史》的說服力是不夠的,但小說告訴我們,他們怎樣活下去,怎樣把幻想維持下去,其中那慘澹的信心,是除了《紅樓夢》的讀者之外,任何人都需要看到的,即使是在別人身上。(〈不讀《儒林外史》〉)
我們總是需要希望,即便只是一種「慘澹的信心」。這是冷靜克制的刀爾登並未放棄的溫情,他的反思不會走到徹底的絕望和否定,淪為「小人窮斯濫矣」、「破罐子破摔」的灰心喪氣,我相信這是他從文學裡得到的滋養,也是他想傳遞給我們的慧命。
二○一二年以後,以社群平台和營銷公眾號為中心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中共的網路管制趨於齊備,群眾在國勢日蒸的背景之下,亦多擁護中央以經濟發展為綱、民族主義為大棒──異議不是沒有,但已動搖不了境內的主流。仁人志士打了十幾年擦邊球,結果是中共劃出一條不得跨越的紅線了,報刊再也沒有了撬動政治、影響國家大政方針的可能,也就是不再那麼能令人「興奮」了,我也就漸漸沒再買大陸的實體雜誌,即使去年在大陸工作,偶爾買一兩本,讀起來也不再有先前的滋味。刀爾登隱逸的個性與文風,在這個新時代,自然是格格不入的,近年也很少再聽到他的消息,但或許這樣也好。
承蒙大寫出版相邀,為台灣讀者介紹刀爾登作品的時空背景,我也是首度拜讀了他文章的完整結集,而更接近了這位學長所閱讀過的,厚重、複雜而又保育著慘澹信心的古代、現代中國。大家在今日或者幾年、幾十年以後的將來讀到這幾本書,興許會很有一些恍如隔世的魔幻感:眼前的中國,居然也有過這樣的年月,出過這樣的作家。或者也不該說「恍如隔世」,而是真的隔了好幾世;然而,相隔百世的古人古書,刀爾登猶能有所共感,感知到那些不一樣的、失誤而真實、可貴的生命軌跡,我們也應該要能。謹為之序。
胡又天 二○一九年二月十一日
※胡又天,北京大學中國近代史碩士,作家、歷史學研究者,著有《玩世青春》、《寶島頌》、《金光布袋戲研究》等作品。
內文 : 誰讀完了《尤利西斯》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送給我一本《倫敦塔祕密動物園》(The tower, The zoo, And The Tortoise)。他喜歡這書,送我一本,自是希望我閱讀,然後同他討論。我隨手翻開《倫敦塔祕密動物園》,看到這樣的描寫:
「她把外套掛在衣架上,旁邊是個真人大小的充氣娃娃,嘴巴是個深紅的洞,這件物品還沒人敢認領。繞過轉角,她站在舊式維多利亞櫃檯邊,櫃檯門還是關著的……」
又翻開一頁——
「別的還有哪些呢?一隻科摩多龍,來自印尼總統。科摩多龍是世界最大的蜥蜴,可以打趴下一匹馬。它們是食肉動物,咬起來很兇猛,會往獵物身上注入毒液。所以我會留意那只動物,如果我是你的話。」
我鼻子裡哼了一聲,把書放在一邊了。這一「哼」的意思,不外是說,這是哄小孩兒的。在我看來,作者的描述有過多的「冗餘」細節,意在迷惑意志不那麼堅定的讀者;而我,自詡為老練、世故的讀書人,才不買帳呢——如果與情節無干,誰在乎娃娃的嘴巴是什麼顏色呢?
然後我就絕望地想,天哪,我真是老了。
這話是從何說起呢?如果是在四十年前讀到這樣的段落,我的眼睛會發亮!我會追蹤、玩味每一個細節。科摩多龍!這名字就足夠讓一個孩子的想像飛馳一會兒了,我會停下閱讀,在腦中構造「打趴下一匹馬」的畫面;這一小段話,夠我享受好幾分鐘,咯咯笑好幾次。經驗是如此排他,現在的我,頭腦塞滿辛苦積攢起來的各式法寶,從而只會「哼哼」,不會「咯咯」了。
在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小說《尤利西斯》(Ulysses)第四章中,布盧姆磨蹭半天,總算要出門了:
「在門前臺階上,他伸手到後面褲袋裡摸大門鑰匙。沒有。在昨天換下來的褲子裡。得拿。馬鈴薯倒是在。衣櫥吱吱格格響。沒有必要吵她。剛才她翻身的時候就是還沒有睡醒。他很輕很輕地把門拉上,又拉緊一點,讓門下端剛夠上門檻,虛掩著。看來是關著的。反正我就回來,沒有問題。」
還記得那個「木枷,文書,和尚,我」的老笑話嗎?我現在外出,關上家門之前,總要摸一摸口袋。鑰匙永遠是放在左邊褲兜裡的,右邊則是電話,上裝右面口袋裡是錢包(現在的扒手不讀文章,對吧?),左面有香菸。「鑰匙,電話,錢包,菸。」我心裡念叨著,放心地下樓了。親愛的讀者,您也這樣嗎?如果是,那麼恭喜,您也老了,您和我一樣,對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的外部世界,丟掉了興致,您和我一樣,每天出門,實際上一直留在門內。
在我還是個小不點兒的時候,從外祖母那裡聽了好多故事。有這樣一類故事,主人公(通常是個傻氣的老三)被父親或壞心眼的兄弟趕出門,一天之內,或是遇見三件美事,或是學會了三句妙語。這些年我沒少外出旅行。而每次旅行快結束時,我都在心裡嘀咕:「人家傻小子出去轉悠一天,還學會了三句話了。我都出來一個月了……」
可別小看那類故事,它們屬於一個偉大的敘事傳統,這傳統的代表,在我國有《西遊記》、《水滸傳》,有《兒女英雄傳》、《老殘遊記》等,在歐洲,則有近代小說之開端最顯赫的一批作品,《巨人傳》(Gargantua and Pantagruel)、《小癩子》(The Life Of Lazarillo De Tormes)和《唐吉訶德》(Don Quixote),有後來的《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痴兒西木傳》(Simplicius Simplicissimus)、《吉爾.布拉斯》(The Adventures of Gil Blas)、《湯姆.瓊斯》(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有美洲的《癩皮鸚鵡》(The Mangy Parakeet)、《頑童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以及《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和《奧吉.瑪琪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如果限定不那麼嚴,還得算上我從小就熟悉的《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以及曾很想讀卻至今沒有讀過的《克萊麗莎》(Clarissa Harlowe, or the History of a Young Lady),還得算上小木偶(Pinocchio)和愛麗絲。這書單子可以開得很長,這傳統可以追溯到偉大的荷馬(Homer),然後繼續上溯,直到我們祖先的祖先,那最早的一批說故事人。
最早的一批說故事人……他們說什麼呢?他們才不會說,「我今天早上,吃了兩個煎餅……」,他們的故事,應該很像《奧德賽》(Odyssey)的開頭,說的是一個人「飄遊到許多地方」,見到了許多在家中見不到的事物。是什麼令我們的祖先守著爐火,眼睛閃光,聽一個傢伙絮絮叨叨地說話呢?這人是外邦人,傳令人,還是還鄉浪子?他的故事,像拋進波瀾不驚的生活裡的石頭,激起了什麼樣的漣漪呢?這些漣漪傳到了我們這裡,減弱至什麼程度呢?
說起《奧德賽》,想起了《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的威名,是在大學裡聽到的。那會兒,歐美現代文學,剛剛擠進門縫兒,而其影響力,又絕不僅限於中文系的學生。「現代派」,對差不多所有人來說,都是有魔力的詞兒,我們像在山洞裡沉睡多年,醒來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趕上時代的進度。短短幾個月裡,每人都知道了一大批作品和作家的名字,急不可待地等著譯作。譯作出得很快,但無論如何,也供不及這批貪婪的學生——我們恨不得在一年之內,把所有的好東西都讀到,彷彿讀到之後,便成「現代人」,與世界齊頭並進,而甩開周圍的人幾十步了。
完整的譯本,來不及提供,便有些選段,出現在選本上,好比有口皆碑的餐廳,讓香氣飄到我們這些排著隊、伸長脖子等座兒的人前,暫且慰藉大夥兒的饑腸。這些餐廳中,門口排隊最長的,便是《尤利西斯》了。
我們從各種評介中,得知它是多麼偉大,又是多麼艱深——高越而險峻,還有什麼品質,更能吸引攀登者呢?我在選本中讀過它的一小角,說老實話,完全不知所云,這讓我更加心嚮往之。圖書館裡有《尤利西斯》的英文原版,很難借到,不過我終於借到了。我那時的英文程度,根本不配閱讀《尤利西斯》,我壓根兒也沒有那痴心妄想,把它借到手,只不過是想看看它是什麼模樣,聞聞氣味,掂掂分量,在枕頭下壓一壓(或許希冀有什麼神祕的通道,能讓書裡的內容就近往腦子裡傳一點兒?),如此而已。
我的朋友圈兒裡,碰巧有《尤利西斯》的第一位中文譯者的兒子。在他父親著手此書的譯事後,每個假期過完,他從天津回來,我們幾個人,總要打聽一番,其實他知道的也不多,而他那副慢條斯理的樣子呀,真是氣人,我又不免擔心,他父親多半也是這個慢脾氣。可不是嘛,他老人家把譯作出版,是十年後的事了。
十年……我從「文學青年」,變成了一個三十歲的、受偏頭痛折磨的、得過且過的傢伙。尤為要緊的,是我已經停止文學閱讀了,就連《尤利西斯》漢譯本的出版,也是在又兩三年後,偶然得知的。我在朋友的書架上,看到了這譯本。此時我已經想不起當時的心情,也許心跳了一下,也許沒有,多半只是禮貌地瞥了一眼,或從書架取下,握一握手,寒暄兩句,又放回去。
我能不覺得自己老了嗎?
且慢。我想起了大學裡讀過的《麥田捕手》。主人公滿腦子想的「只是離開」,然後,「我一口氣跑到大門邊,然後稍停一下,喘一喘氣。我的氣很短,我老實告訴你說。」下面一段說抽煙和肺病的破事,接著,「嗯,等我喘過氣來以後,我就奔過了第二〇四街。天冷得像在地獄裡一樣,我差點摔了一跤。」作者用好幾行字寫霍爾頓過馬路時頭腦中的念頭。最後他總算穿過了馬路,「我一到老斯賓塞家門口,就拼命按起鈴來。」
我好奇的是,如果主人公在外面漫遊了幾年而不是幾天,這書得寫多長。
《麥田捕手》是我喜歡的小說。我喜歡現代文學的許多品質,佩服當代作家對人的精神細緻入微的探究,佩服這探究所需要的勇氣和觀察力,同現代文學相比,古典文學離真實世界——哪怕是古典世界——實在是太遠了。
但是……是啊,但是,我多麼嚮往古典時代的康健之氣。我甚至想過模仿前人的筆法,編一個記行的故事,可是呀,便是編得出來,那故事怎麼看也不像是當代生活的寫照,不管我用多麼實際的細節填充它。
打個比方,我連個陌生人都想像不出來。哪裡還有什麼陌生人呢?想像能遇見的最奇奇怪怪的「陌生人」,我差不多敢保證,從他那裡聽到的一切新鮮東西,實際並不新鮮,他的生活細節,不過在我(這裡我很想使用「我們」一詞)那個木櫥的某些小格子裡,填上新的材料,而沒有什麼,令我覺得應該為其騰出新的格子,甚至新造一隻櫥子。
是的,新的法度,新的範式(這個詞兒倒是新的,我是頭一次用),太難得了。在一切皆為一切人所知(我們自以為如此)的時代,在邊疆已被推至人類暫時的極限的時代,我們可以坐擁事物的樣本,在實際地遇見事物之前,已經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而我們的旅行,從頭到尾都是設計好的。我自己的旅行也是如此,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坐在一個陌生的門廊下,看著陌生人從眼前走來走去,就是不想搭話,因為在我的感覺中,這一切都太熟悉了。這時我便沮喪地想:「我老了。」
「真實的旅行故事已不可能了。」李維史陀(Lévi-Strauss)曾經這麼寫道。他解釋說,我們會「把真實經驗用現成的套語,既有的成見加以取代。」那麼,從來就不曾有什麼「真實的旅行故事」,在古典時期,更加沒有。但這裡的「真實」是什麼意思呢,不管它是什麼意思,誰又在乎是不是「真實」呢?我們要講故事;我們要聽故事。
又過了幾年,我在上海的一家小書店偶又見到《尤利西斯》,我買下了。我在火車上讀了一些段落,回到家中,放在一邊了。剛才我想從書架上翻出它來,沒有找到。便是找到,十年前我沒有把它讀完,現在我更讀不完了。
如前所說,我「老了」,對眼皮底下的許多事,以及對描述這些事的文字,失掉了興趣。我知道《尤利西斯》是偉大的小說,但此時此刻,那不是我需要的那種偉大。我同意,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把眼睛轉向自己,我們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談論自己,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想聽故事,粗糙的故事,外邦的故事,包含新的精神法度的故事,我們的文明在其中流動不居的故事。
《十日談》(The Decameron)的故事是這麼開始的:十個人(還有一些僕人)到山中的一所屋子裡躲避瘟疫。他們講故事……不,換一個想像,想像一群人來到某處避雨,可是,他們再也不走了,他們太喜歡這地方了,就在這裡蓋房子,交往,婚娶,種植……他們對自己說:「雨還沒停。」是啊,有些雨,確實是永遠也不會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