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 | 誠品線上

第二春

作者 吳芝
出版社 吳氏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第二春:,出生在公務員家庭的吳芝,是六個兄弟姊妹中的長姊,不僅從小各項成績優異,更盡力照顧弟妹,養成了她凡事盡心負責的個性。台南師範畢業後,她到國小教書,任職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出生在公務員家庭的吳芝,是六個兄弟姊妹中的長姊,不僅從小各項成績優異,更盡力照顧弟妹,養成了她凡事盡心負責的個性。台南師範畢業後,她到國小教書,任職期間認識了一生的摯愛,並與之結為連理,育有二女一子。可沒想到懷著期待踏入的婚姻,竟是她人生惡夢的開始。公婆對她的無理苛待,連鄰居都看不下去,也讓她壓力大到半夜呼吸不過來,手腳抽搐地被送醫急救,幾次之後,不得不轉到精神科治療。心愛的丈夫過世後,寡居的她沒了丈夫的疼惜,還必須承受公婆認為她害死獨子的怒火,讓她每天下了班,幾乎鼓不起勇氣踏進家門。長期的壓抑隱忍、高度的自我要求,終於讓她罹患了乳癌,卻也因此讀到許添盛醫師的《絕處逢生》一書,進而參加賽斯基金會的團療課程、讀書會,從此閱讀、學畫、帶讀書會成了她生活的重心。且看這位六十歲罹癌、至今八十一歲仍活力無窮的老太太,如何透過賽斯心法的學習,一步步拿回自己的力量,開啟了豐富精采的人生第二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吳芝作者簡介吳芝任職國小教師四十年,退休後兩年罹癌,機緣巧合,因病入道,重新學習之後,藉由帶讀書會分享學習經驗,至今又十八年,才確認此生真正身分是來地球學習成長、出差旅遊兼現玩耍的實習神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關於賽斯文化推薦人的話/寂靜與美好 許添盛推薦人的話/我的二媽媽 陳嘉珍自序/遇見賽斯,生命翻轉的開始1 跟隨衝動2 邂逅賽斯3 找回自己4 放過自己5 事件頻仍6 改變的夢7 第二春8 帶讀書會9 讀書樂10 難得師生緣11 轉移焦點12 學會拒絕13 轉換心情14 珍惜擁有15 信任直覺16 畫出璀燦17 活在當下18 用遊戲心過生活19 時時祝福20 給出去的終究會回來21 恩寵與護持愛的推廣辦法

商品規格

書名 / 第二春
作者 / 吳芝
簡介 / 第二春:,出生在公務員家庭的吳芝,是六個兄弟姊妹中的長姊,不僅從小各項成績優異,更盡力照顧弟妹,養成了她凡事盡心負責的個性。台南師範畢業後,她到國小教書,任職期
出版社 / 吳氏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707656
ISBN10 / 9860707650
EAN / 9789860707656
誠品26碼 / 2682261070008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40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遇見賽斯,生命翻轉的開始
有件事是我始料未及的,那就是──為自己出書。
二十一年前,許醫師要我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更早約在四十年前,外子就曾在公婆每晚固定看連續劇,邊看邊評論劇中角色時,私下熱切地對我說:「把妳的故事寫出來!」
但是以當年的時空和心境,那是不可能的事,我只能苦笑以對。
隨著時空流轉,學習賽斯心法後的此刻,我終於可以坦然面對往事,以感恩的心剖析自己的心路歷程,也就順理成章地寫出自己的故事了,無意間也應了外子當年的期許。所以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此生我該做的事就是要完成。
最近的契機則是嘉珍無意中看到我的一本畫作,她拍下了幾張畫,發到她的臉書上,結果反應還不錯,也讓她開始想為我出一本畫冊。
這個點子在我心中蠢動,可我到底不是專業畫家,平日累積的畫稿多半臨摩網上的美照,可能會有版權問題。而且只出畫冊太過單調,應該加點文字敍述,讓內容充實些,也增加可看度。
就是這樣的思路把我引到這個方向。結果年前靈感啟動,文思湧現,一口氣寫了二十一篇短文抒發心境,也算是二十一年來學習賽斯心法、並落實在生活中的總整理。
後來女兒把我的文字稿打成了電子稿,有了雛形之後,我把稿件寄給了許醫師,原是心中存之已久的感恩之情,也做為對許醫師引領我入賽斯道的謝意。
沒想到不久後,我竟接到賽斯文化總編佳穎的電話,才知道許醫師已將我的稿件轉給她,也獲得了她的青睞。為了方便書的編排,才又補上這篇自序。
我出生在公務員家庭,先父生前是土木工程師。母親懷著身孕、帶著年幼的我和妹妹來台時,台灣才剛光復,當時百業待興。
父親隸屬政府建設廳,負責各縣市的道路橋梁修建,他因工作繁忙經常不在家。不久後小妹出生,母親和之後來台的祖母帶著我們三姊妹留守家中,我們一家曾住過高雄、嘉義、台南、台中等地。
後來三個弟弟都在台灣出生,年幼的我把台灣視為寶島,就是因為弟弟們的誕生,我可以感受到父母與祖母的歡欣之情。
母親有一小段時間是職業婦女,直到添了大弟後才回歸家庭,當年家中雇有女傭幫忙家務,但弟妹年幼,所以母親對我的管教就嚴厲些,好讓我分擔照顧弟妹的責任,這也養成了我凡事盡心、負責的個性。
我在南師附小、台南女中、台南師範這三所學校完成學業。附小與台南師範校地僅一牆之隔,且可互通;台南女中後圍牆與南師大大門隔路對望,在台南市地圖上形成一個小三角,這個小三角也圈住了我的青春歲月。
台南師範畢業後,父親因為負責中部五縣市的公共工程,我們全家遷到台中定居,我則被分發到潭子國小任教。
當年十八歲的我,只比小六學生年長兩、三歲,當時政府正在推行義務教育,課餘時間我還得做家庭訪問,請家長將留在家中幫忙農務或照顧弟妹的學齡孩子(當時都已超齡)送到學校上課。所以我常喝到家長招待的甜茶(茶中加糖),至今仍印象深刻。也暗自慶幸,爸媽沒有忽略我們受教育的機會。
等我從潭子國小調到台中市的國小任職時,經長輩介紹、父母認可,結識了外子,婚後我調往彰化中山國小任職,直到退休。
外子是獨子,婚後我們與公婆同住,剛開始我還蠻有自信的,因為我從小頗得父母和族中長輩的稱許,也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在職場上人緣也從沒差過。
我以為我一定可以適應婚後生活,沒想到這些自信根本不堪一擊,也才明白為什麼外子會在婚前屢次向我透露,他從小最缺乏的就是愛。
對我這有五個弟妹的長姊來說,我從未感到愛的匱乏。除了父母、祖母給我的愛護之外,我覺得自己得天獨厚,還自備愛的發電機。
外子讀的是外文系,說話從不像公公那樣,會大聲喝斥人,他很容易溝通,是個溫文儒雅的人,我和他相處容易,彼此體貼,他從我這兒得到愛和關照,我從他那兒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只是那段期間,我經常在半夜因呼吸不過來、手腳抽搐而送醫急救,幾次之後,醫師把我轉給精神科,所以我曾在精神科治療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後來讀許醫師的那本《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時,挺有熟悉感的。
接著孩子陸續報到,生了兩個女兒之後,隔了六年才得一子,公公脾性依然,婆婆從不曾出言規勸。
我小時候最怕看到大人爭吵,為免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我戒慎恐懼、小心應對,外子也說:「妳照顧好小家庭的部分就好了。」
但依我的個性,我對整個家還是盡力而為,包括公婆的生活需求,所以免不了會讓孩子們看到我被爺爺喝斥的場面。外子在時,我還能苦中作樂,讓我們和孩子們間的情感流動順暢。
老天保佑,在外子和我盡力的維護下,孩子們都順利長大了。大學畢業的大女兒,在女婿成大電機所畢業後,兩人就成家了,育有一子一女,兩個孩子從研究所和大專畢業後,已在社會上工作。
二女兒大學畢業後在文教界服務,後來她向在職的學校申請留職停薪,遠赴紐約求學,取得碩士學位後,仍回到原職繼續工作,就是她幫我找到後來的道途。
兒子從小對廚房的工作有興趣,但仍依天分讀完成大機械研究所,媳婦完成師大數學研究所的學業,在國小服務,這也是一種傳承吧!
我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是在外子離世之後,家中只我獨自面對兩老,白天到學校教書,跟活潑的孩子們在一起,還能找回一些生機。晚上是我最痛苦的時候,經常一人在房間裡獨自咀嚼思念之苦,還得面對一屋子的冷清,真個是無語問蒼天,意志消沉到谷底了。
直到無意間按到右側乳房的一粒硬塊,生命才有了轉機。手術後為了接下來的路該何去何從,我積極地尋尋覓覓。結果幸運之神讓我在最徬徨無助時,遇到了許醫師,引我走上賽斯道,翻轉生命軌跡,重新開創生命版圖。
那一年,許醫師還只是中華新時代協會的輔導師,每次辦活動時,都還能見到王季慶姐姐的身影,嘉珍當時也只是台中一個媽媽讀書會的帶領人。
許醫師每個月在台中的行程我都會全程參與。台中先是成立中華新時代協會台中分會,嘉珍成為分會主任。後來繼王姐之後,許醫師出任中華新時代協會理事長。
當時協會租了社區裡的一棟樓房做為台中分會,我則在台中分會裡擔任義工,許醫師來台中那兩天,我就幫忙課前報到、收費等工作,平日裡就整理分會環境,維護花圃等等。
最重要的是,這裡是賽斯村的發想地。有天下午,有人取消諮商,許醫師、嘉珍和我三人閒坐聊天,許醫師突然抛出一個問題:「我們來成立一個賽斯村怎麼樣?」
如今,賽斯村已在花蓮鳯林鄉成立多年,魯柏館與約瑟館也早就營運多時了。
當時是我和嘉珍接觸最密切的時候,待我們交情更熟之後,嘉珍便提出要我帶讀書會的計畫,由她帶賽斯書,我帶許醫師的書,幫助賽斯家族由淺入深,真正進入賽斯心法的核心。
數年下來,我的導讀經驗豐富之後,又自願在彰化成立讀書會,服務我居住了三十八年的地方。後來彰化又有人邀我到另一地成立讀書會,所以有段時間我一週要跑兩趟彰化。等到後面這個支援的任務達成後,我才有餘裕在台中成立另一個讀書會。
許醫師成立賽斯教育文化基金會後,組織日益擴大,家族人數不斷增加,後來我們搬到三光巷,嘉珍又動念出想一本關於癌症朋友的刊物,我覺得可行而且也有需要。
做對的事最開心,我當場就攬下編務,所以約稿、定稿我一手包辦,我們把刊物送到各大醫院給需要的人,《生命之光》這本刊物在我手中出了五期,直到我離開,這也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
十一年前我離開總會(現今的教育中心),在自家大樓的公共空間成立了兩個讀書會,彰化原創的那個讀書會又跑了幾年,後來因為歲數大了才停掉,改成學員到台中參加讀書會。
我的後段人生到目前為止,跟賽斯有了很深的淵源,我慶幸此生有緣學習到如此珍貴又有實效的人生哲理。我本就是個樂於分享的人,是好東西,更不能藏私,所以我也樂於分享給各位讀者。
再次感謝這一世來到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包括我的公婆),你們都是我的老師,帶領我在人世間歷練;你們也是這一世我來地球學習的出題者,只是我之前太愚昧無知,題答得不理想,甚或不及格。
經過這二十一年來想法的改變,重新學習的轉換過程讓我終於有不虛此行的感覺。現在的我不求高分過關,只想照許醫師時時叮嚀的「做一個腳踏實地的樂觀主義者」,再加上盡其在我的利己利人作為,我就是一個欲求圓滿的人了。
一本書的出版要煩勞整個編輯團隊的協力合作,尤其是佳穎為我的畫作傷透了腦筋,在此我對諸位的辛勞致上萬分的謝意!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推薦人的話〉
寂靜與美好
許添盛
一口氣將吳芝老師的著作《第二春》讀完。
品味文字的寂靜與美好之餘,腦中也浮現這二、三十年的點點滴滴,看到賽斯心法的推廣逐漸茁壯,及我當年每月兩次往返台灣北中南的推廣之旅,不由得感慨時代的演變與成長,內心也感謝著隨我一同打拚的朋友們。
當年的吳芝老師,始終風雨無阻地出席我在台中的讀書會及癌療團體。隨後,她又把彰化的賽斯讀書會經營得有聲有色。如今,她年過八十一,完成與我的約定,出版了這本書,搭配她的畫作,令我眼前為之一亮,也有著滿心的感動。
與現代人生活的快速節奏不同,這本書的文字給我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我的腦海甚至還浮現出,吳芝老師曾經描述她公公在訓斥她的過程中,假牙上下翻飛的誇張模樣。即使擁有苦痛的過往,她的心透過賽斯心法的修練,卻是愈來愈平靜祥和。
喜愛賽斯的你,一定也會喜歡這本書;如果你還沒有接觸過賽斯,就當做閲讀散文小品,享受一段恬靜閒適的時光吧!
(本文作者為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人的話〉
我的二媽媽
陳嘉珍
我一直暱稱吳芝老師是我的二媽。還沒有成立基金會的時候,每年母親節,我都會帶著我媽、吳芝二媽和惠璧三媽一起聚餐。這是依著年紀的排序,也是我半撒嬌地要她們接納這個稱呼。
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吳芝老師隨著這本書的出版,已進入八十歲。她依然帶領讀書會,持續畫畫和寫作;也因女兒在大學圖書館做事,她沒事就是看書。她的生命歷程,是學習賽斯心法的最佳見證人,也是癌友首推的學習對象。
我剛在台中成立賽斯讀書會時,她倆就開始陪著我一起讀書辦活動。吳芝是小學老師,惠璧是國中老師,而我當年是帶著兩個孩子的家庭主婦,用社會上的眼光,我才真正是「無知」婦女呢!
吳芝,這個名字不出名也難。
吳芝老師是因為乳癌來到讀書會團體,一邊參與許醫師的團療,一邊協助我辦活動。她是一位使命必達的認真老師,沒退休前還得過師鐸獎,但她不准我提這事,她探索自己會生病的原因,就是凡事都太認真了。
後來,我找她幫忙時,她已經會依著自己的感覺來決定做與不做。每回拒絕我的請求,都會清楚地告訴我:「嘉珍,妳不要給我壓力,我想做的才要做。」
聽這回覆,我是開心的。
人生路上會有多少曲折誰知道啊!吳芝老師乳癌復發過三次,但都快刀斬亂麻,做了處理之後,就將生病拋在一旁,認為自己沒事了,繼續過著旅行、讀書、帶讀書會和後來投入的畫畫。日子過得很充實,也有一群粉絲跟著學習。
她為了協助基金會,曾擔任過創會董事,《生命之光》癌友分享手冊也是由她主編,至今造福很多人。(事情交給她就萬無一失啦!)
她對來到面前的事都很認真以待,但已懂得拿捏。這是我一直悄悄在學習的地方。偶爾,我這個粗枝大葉的個性,直言亂說了些什麼讓她難受,她卻能一直涵容於心不批判。
是媽字輩的嘛,只好容忍我的粗魯。
會鼓勵她出版這本圖文書,是因為看了她的畫冊。有好幾年,我工作忙碌而疏於聯絡,再見她,是來樂活團分享,她拿了畫冊給我看,那色彩的豐富與線條的成熟,完全反應吳老師的個性,認真且細膩,不斷練習的成果太令人驚艷了。
色彩中,我看見吳芝老師不老的身心靈,也見證生命活力真的與年紀無關,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能活出燦爛絢麗的人生。
吳芝媽媽,生命中有妳在我身邊,真好!
(本文作者為賽斯教育基金會營運長)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六十歲罹患乳癌、受公婆苛待、絕望無助的她,
二十多年來,在賽斯心法裡找到了永不凋零的第二春,
成了全賽斯家族最快樂、最有活力的老太太!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