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馬來西亞: 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 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 誠品線上

來去馬來西亞: 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 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作者 黃偉雯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來去馬來西亞: 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 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李三財∣就諦學堂創辦人 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胡芷嫣∣故事StoryStudio網站主編 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陳靜宜∣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啊,這味道》作者 藍白拖∣背包旅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偉雯(瑪杜莎)黃偉雯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Facebook粉絲專頁:深度文化x世界歷史觀察/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推薦序 跟著女俠校長,一起探索多元的馬來西亞!/李三財 作者序 第一章、海上絲路:從鄭和下西洋談起 第二章、殖民開端:新舊帝國主義交錯下的馬來亞 第三章、清末華人的開墾 第四章、華僑為革命之母:孫中山與會館 第五章、紅日與赤色:日本人與共產黨 第六章、從馬來亞到馬來西亞 第七章、日常下的馬華步調:封爵、信仰與通婚 第八章、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與哈台文化 第九章、一盤「辣死你媽」吃到馬來西亞飲食文化的核心 結語 注釋 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來去馬來西亞: 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 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作者 / 黃偉雯
簡介 / 來去馬來西亞: 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 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24258
ISBN10 / 9865524252
EAN / 9789865524258
誠品26碼 / 2681915395009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
一九九九年,當我在砂拉越州的美裡(Miri)時,當地有間非常紅火的咖啡店名叫「2020」,店家賣著「dim sum」(廣式點心),一籠又一籠冒出的蒸氣在開開合合之間滿足了客人的味蕾與期待。當時走在馬來西亞的各個角落,都會看到「2020」這樣的字眼在海報或廣播裡出現。二〇〇九年,我在馬來西亞擔任首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從西馬到東馬的「2020」已然換成「1 Malaysia」,當然美裡那間店還是一樣強強滾,可是馬來西亞在這十年間已經有了許多變化。而我也有幸可以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的田野調查、居遊和工作,不管是哪一種目的與視角,讓我也斷斷續續的觀察了馬來西亞二十年來的轉變。
雖然說我的馬來西亞經驗是從西馬開始,但是真正讓我開始深刻觀察馬來西亞的樣貌的地方卻是東馬的砂拉越州。那一年,當飛機緩緩地在砂州上空準備下降的時候,我望向窗外蜿蜒的砂拉越河,許久許久看不到盡頭。隨著飛機越來越靠近地面,大片的雨林、整齊的紅色屋頂平房,這是東馬給我的第一印象,不知道為什麼,這片顏色飽滿、生命力盎然的土地給予我莫名親切感。那一次之後,我連續四年在暑假期間來到砂拉越州做田野調查,從一名歷史系的學生到完成一本碩士論文。在這過程中,我接觸到許多當地的「uncle」(安個)和「auntie」(安娣),對我的論文資料給予最大的幫助與支援。他們帶我跑過一間間的獨立中學、拜訪許多有志華教的地方賢達,在「Kopitiam」(咖啡店)品嚐一杯「kopi-o」(咖啡烏)與一碗「kolo mee」(哥羅麵)的滋味,也在拉讓江口邊享用野生螃蟹與幾手啤酒。我是來自台灣的客家細妹,卻也成為當地叔叔、伯伯、阿姨們關心的年輕來訪學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看見了因為人口外移而學生人數銳減的華校面臨倒閉,穿著短褲加吊嘎的老校董,對著我說起從他爸爸開始籌辦華校的曾經榮景到現在的蒼涼,不禁老淚縱橫。同時,我也看見了因為機場修建、天然氣的開發而迅速發展的城市,新興人口越來越多,使得原來岌岌可危的華校,也有重新遷進全新校區閃閃發光的一天。這些田調經驗將馬來西亞畫進了我的人生藍圖裡,也因此我有機會能夠成為砂拉越州西連民眾中學的校長,繼續透過我的台灣視角來關注這個國家。
二〇一四年,吉隆坡廉價航空機場「KLIA 2」正式啟用,從機場到市區的交通動線更加多元,但也因為各種建設起飛,大興土木之餘,吉隆坡的塞車問題更加嚴重。原來自二〇一〇年起,馬來西亞中央政府頒布「經濟轉型計畫」(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簡稱ETP),斥資一千七百二十億令吉(約一兆三千七百六十億台幣)打造「大吉隆坡」,目標是讓吉隆坡在二〇二〇年前擠身全球二十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這個時期的我已經從馬來西亞回到台灣,一方面在校園執教,另一方面繼續用文字與照片記錄著馬來西亞。我出版過幾本馬國的旅遊書,這類攻略與工具書對資訊更新的嚴格要求,讓我必須要時時關心馬來西亞有哪些新的變化。我還記得二〇一四年,當我半夜在睡覺前滑手機,看見「KLIA2」啟用的新聞時,我立刻跳起來更新我的部落格資訊,並寫信給工具書的編輯,先將航廈啟用的訊息公告上網,讓有心帶著我的資訊出遊的讀者能夠掌握最新的資訊。
看到這裡,你對於前文敘述中的引號內的名詞感到陌生還是熟悉?這些是馬來西亞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答案是前者,那麼就有閱讀這本書的必要。自戰後以來,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始終保持數一數二,遠多於世界其他地區。我們喜歡的影視歌星,從梁靜茹、光良、品冠,乃至「拿督斯里」楊紫瓊、「拿督」李心潔等佼佼者,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我們熟悉這個國家從華人開始,但我們不太清楚的是:馬來西亞人為什麼「國語」說得這麼好?為什麼跟馬來西亞人說「台語」也會通?
當你能清楚認知到「馬來西亞華人不等於馬來人,但是是馬來西亞人」、「國語不等於中文,而是馬來文」、「台語在當地叫福建話」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原來馬來西亞離台灣這麼近卻又這麼遠。如果你喜歡吃泰國美食、喜歡去胡志明市自助旅行、嚮往吳哥窟之美,那麼記得還有一個東南亞國家叫做馬來西亞,她的核心來自多元種族融入至骨髓裡的日常──這裡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馬來人,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有說著部分相通語言的南島語系原住民,操著淡米爾語的印度裔與他們經營的「mamak檔」(嘛嘛檔),還有你沒吃過卻一定聽過的娘惹糕……這一切樣貌都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那麼,我們可以從哪裡開始理解馬來西亞?每年來到台灣就讀大專院校及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的馬來西亞學生,姑且不論他們是以「僑生」還是「外籍生」的身分來台,這些學生在台灣就讀的期間就已經有一個運作多年的「旅台同學會」協助他們在台就讀的各項所需。回到大馬之後,在馬來西亞各州乃至各城市,都有各種「留台同學會」或是以校為名的「校友會」,年年舉辦大大小小的晚會並帶大馬有志來台就讀的青年學子至台灣參加訪問團、研習營等。對於非常需要外籍生人數加持的大專院校來說,馬來西亞的學生儼然成為最好的學生來源之一。
另一方面,自一九九〇年代之後開展的「新台灣人」認同,讓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三十年來持續蓬勃。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對於祖籍的意識淡薄,但是馬來西亞華人即使未必接受過完整的華文教育,他們在祖籍原鄉的認知、方言的使用、家鄉味的傳承、節慶儀式的保存等方面,反倒比台灣人更有濃烈的華人特色。同鄉會的運作是馬華社會的另一個亮點。台灣的客家委員會、科技部和文化部的各種研究計畫,目前也以籍貫和地域性等主題,從台灣延伸至海外華人社會,而台馬之間的關係就透過這樣一代又一代的交流,熱絡而不停歇地傳承下去。相較多數馬來西亞華人對台灣的熟悉與關注,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不妨就從現在開始,透過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重新認識這個又熟悉又陌生的東南亞鄰國。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本書為學術界嚴肅的馬來西亞政治或社會史的濃縮。作者以中國及華人史觀出發,從華人移民、殖民經濟開發、族群關係以及馬來西亞華人日常社會文化現象切入,帶領讀者發現複雜的華人社會文化。但這種多樣的華人性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歷史過程的偶然產物,因此作者行文中也穿插了歐洲及日本殖民馬來亞、砂拉越以及沙巴史、馬來西亞獨立過程、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等對華人的影響。這是一本包含多元的華人社會文化與馬來西亞政治元素的簡史,適合對馬來西亞歷史感興趣的初學者閱讀。」──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作為一位曾經在馬來西亞生活的台灣人,作者具備在地的優勢,爬梳大馬歷史、實際體驗多元社會的特色、實地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民俗,以編年的順序,引導讀者進入馬來西亞歷史,欣賞既陌生又略有所知的當代風貌,尤其是華人社會的概況。此書為讀者釐清馬來亞和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的不同脈絡,以『豬仔』、『嘛嘛檔』、『辣死你媽』等在地用語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在敘事方面,作者靈活貫穿歷史與當代,在一些特定事項上對比大馬和台灣的情況,加深讀者的印象,書寫手法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閱讀此書,相信對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馬來西亞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海上絲路:從鄭和下西洋談起

市面上以馬來西亞為主角的著作,大抵都以華人抑或是漢人史觀的眼界來立書撰述,對於華人世界以外的馬來人甚至其他原住民在馬來半島與婆羅洲島上的生活則較少人重視。不過這兩年來,在馬六甲磅礡上演的大型舞臺劇《又見馬六甲》由中國導演王潮歌獨挑大樑,並且首度開拔到海外的演出,讓觀眾意外地可以從這場一個多小時的表演當中,看見華人視角以外的馬來西亞面貌。雖然《又見馬六甲》不是實景山水,但馬來西亞永大集團卻為了這齣劇蓋了一座展演場地,有個能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觀眾席、長達二百四十公尺的舞台,總計有兩百多名的馬來人、印度裔、原住民及華裔的在地演員參與演出。
  表演透過古典文學經典《馬來紀年》當中提到的「拜裡米蘇拉」(Parameswara)、「鄭和」、「峇峇娘惹」、「六個母親」、「戰亂中孕育生命的母親們」、「風箏」等六個主題作為場景來闡述一個核心命題:傳承。這齣劇以馬六甲王朝為開端,講到鄭和下西洋使峇峇娘惹(土生華人)這一個族群的出現,再延伸到葡萄牙人及英國的殖民、二戰時期日本的占領,一直到今天的馬來西亞。它所要傳達的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景貌是不同種族在這片土地上,努力地傳承自己的文化與技藝,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的成果。雖然導演用的是中國儒家思想慣有的「父系」、「傳承」觀,但也能看出導演企圖打開多民族的視野來闡述這個國家的故事。
  《又見馬六甲》的第六幕以馬來風箏為主題,這項馬來技藝在吉蘭丹州非常出名。在這一幕中,檯面上演出的是一名風箏製作者的故事,背後的大螢幕上則不斷出現各個種族在保存文化與技藝的傑出人士的名字。從藤球、南印度武術、雞飯粒製作到伊班族(Iban)編織,將這些技藝發揚光大者有年輕的也有年長者,而當我看著一串串的名字在大螢幕上劃過去,我感到很意外,沒想到這齣由中國導演總籌的戲劇,竟對馬來歷史文化有比想像中更多的收納。
在撰寫這本書之前,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在台灣討論東南亞的議題時,泰國、越南和印尼一直都是較受到關注的國家。我想泰國之所以受歡迎,大抵是因為長期累積豐沛的觀光與娛樂資源吸引了許多愛好者;越南和印尼則是因為來自這兩國的移工和新住民漸漸在台灣人口架構中具有影響力,再加上勞動市場所需,使得學習這兩國語言的人越來越多。至於其他東協成員國,緬甸與柬埔寨有他們的文化遺產加持,菲律賓則因為有個常常上國際新聞、令人印象深刻的總統,加上島嶼觀光與近年來興起的英文遊學,都使其在討論熱度上。相較之下,馬來西亞卻似乎一直未能受到台灣人的關注,不管是因為吃喝玩樂、市場考量、歷史文化、社會議題或是求學等,馬來西亞似乎都不是台灣人的首選。作為一名長期觀察馬來西亞並且與她有著深厚情感的作者,我試圖找出答案。
也許我們在台灣認識馬來西亞是從華人開始,不管是螢幕上出現的華語歌手,亦或是大學同學和公司同事,我們因為有著相似的中華文化的背景,有時甚至連方言都相通,再加上我們似乎並不覺的馬來西亞華人是需要被特別關注的「弱勢」,這些都降低了台灣人對認識這個國家的好奇心。此外,前往馬來西亞認識這個國家的台灣人,大致上也還是透過華人來認識,因此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在馬來西亞,「華人」是最好的橋樑。不過這也讓台灣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使同為「華人」,馬來西亞的華人從最早的明代下西洋到近代的下南洋,早就因為面對馬來人、印度移民、土生南島語系原住民而形成具有馬國特色的華人社會,成為對於我們而言亦近亦遠的馬來西亞。因此這本書將從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開始,梳理華人在這塊土地上如何形成具有馬國特色的華人社會。
明代以前中國史籍中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二次大戰以後才出現的國家名詞,以地理名詞來看,最早出現在西元二世紀由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 所著的《地理學》(Geographia)。當時西方人稱這裡為「黃金半島」(Golden Khersonese)。
爾後這個區域長期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到了七世紀時,在印度文化背景下發揚鼎盛的是發源於今日的印尼的室利佛逝王朝(Srivijaya)。一直到十三世紀為止,該王朝影響了今天的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在這段時間內,由於中國唐宋以降「海上絲路」的發達,此地區也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除此之外,穆斯林雖然透過阿拉伯商人的經商而在這數百年交流的過程中確立了其在馬來半島一帶的地位,但真正在這裡建立起穆斯林王國的當屬十五世紀的馬六甲蘇丹王國;今天我們可以從《馬來紀年》一書中見到這段記載。
朝貢貿易在明朝的時候來到顛峰,除了有眾所周知的「鄭和下西洋」之外,明朝的海外邦交國的數量相當多,尤其與東南亞諸國頻繁往來。換句話說,在明代早就有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了!當然,早期中國的外交模式並非站在平等互惠的原則,而是以大國自居的心態進行交流。面對海外諸國,中國多對待其為藩屬國,基本上不在乎走厚往薄來的賠本貿易路線,他國若願意懷著敬意與中國友好,中國便「十倍奉還」地展現老大哥的風範與氣度。因此,明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年)在南京就有一隻叫「基林」的神獸等在承天門外,因為模樣與中國典籍中記載的祥獸麒麟很像,所以明成祖不勝欣喜。根據明人繪製的《瑞應麒麟圖》可以得知,所謂的麒麟就是一隻來自非洲麻林國的長頸鹿。
那麼麻林國究竟是哪裡呢?據考究,麻林國位在今天的東非(有可能為肯亞或坦尚尼亞)。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曾經到東非,成功地網羅了麻林國,於是麻林國遣使來明朝朝貢,就帶了當地的「土產」長頸鹿,讓南京的天子與百姓們都驚奇不已 。
在中國史籍中,關於馬來西亞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因為當時的中國已經與印度有所往來,所以印度商人透過印度洋的季風,順著海路行經馬來半島,進行過境貿易時順道在此地補充淡水與食物,已是中外學者的共識。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文中的「日南」指的是今天的越南一帶,而「都元國」指的就是今天馬來半島上的登嘉樓州。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國史籍記載關於馬來半島上的古國有盤盤國 和丹丹國 ,地理位置約莫在馬來半島的東岸及今天的吉蘭丹州一帶。除了貿易往來之外,當時的馬來半島深受上座部(小乘)佛教的影響,許多從中國赴印度取經的高僧,便選擇不經由陸上絲路的路線而改以海路經過馬來半島。
隋朝與許多南海國家有朝貢關係,譬如婆立國(今印尼峇里島另一說是加里曼丹)、盤盤國(馬來半島北部)、丹丹國(今馬來半島中部)等國均遣使入貢,進行海上交好,而隋代亦「禮之甚厚」,並曾派船隊出訪南海,這些史實可以透過《隋書》〈南蠻傳〉中「赤土國」條所載(羯茶,在吉打州一帶)。 除了馬來半島之外,今天的婆羅洲也出土了許多產於唐代的陶器碎片,這些都證明隋唐時代中國與南洋貿易的興盛,這樣的貿易型態到了宋代更加完備。《宋史‧食貨志》卷一八六記載:「東南之利,舶商居其一。」相當有生意頭腦的宋朝在北宋期間先後於廣州、泉州、明州、溫州、杭州等地設置七個市舶司。宋室南渡之後,宋高宗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南宋更加仰賴市舶司的收入,獎勵外貿的成果就是市舶司收入約占國庫總收入的百分之五。
元代作為蒙古人的征服王朝,但在南海政策失利,外加三次先後對占城(位於今越南中部)及安南的用兵無功而返之後,便將對南海的注意力放在了海外貿易上。《元史‧貨質志》記載:「元世祖定江南,凡臨海諸郡與蕃國往還互易舶貨者……大抵皆因宋舊制而為之法焉。」廣州、泉州、慶元(今寧波)、溫州、上海、杭州等都是元朝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
元代著名的的旅遊家與航海家是江西南昌人汪大淵,他比鄭和早了足足七十五年,就以民間的力量,從泉州出發進行兩次的遠洋航行,而他撰寫的《島夷志略》是元代重要的地理志。汪大淵的書讓當時的人開啟了對世界的眼界。這本自費付梓的書有幸得《四庫全書》蒐羅,才得以讓後世的人可以知道元代航海史的精采。根據書中記載,汪大淵先後經過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橫渡地中海到西北非的摩洛哥;他接著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利亞,再向南行一直到莫三比克,然後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再到澳大利亞;最後,他從澳大利亞來到加里曼丹島,又經菲律賓群島,才回到泉州。
《島夷志略》提及了元朝與馬來半島的往來情況。元代航海家汪大淵自一三二九年至一三四九年之間,兩次附舶遠航,後將其在浮海期間的所見所聞整理成書,即為《島夷志略》。其中一條航線商船從泉州出航後,則沿著海岸航行,到達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在今越南中部)、然後再航行至暹羅灣,到達真臘(今柬埔寨)、之後繼續航行到馬來半島的戎(指克拉地峽附近的春蓬,Chumphorn)、丹馬令(今洛坤,Lakom)、吉蘭丹(Kelantan)、丁家盧(今登嘉樓, Trengganu)、彭坑(今彭亨,Pahang), 再繞過龍牙門(指新加坡海峽,Singapore Strait),到馬來半島西岸的無枝拔(今馬六甲,Malacca)、龍牙犀角 (今吉打,Kedah)及龍牙菩提(今蘭卡威,Langkawi I.)等地。
「鄭和下西洋」這一段明代海洋事業朝貢貿易的高峰期,超前了西方大航海時代近百年的光景。這種朝貢貿易的出洋反而成就了華人對南洋的開發。這是明成祖始料未及,也是鄭和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之一。明清兩朝,長達數百年的時間,來自中國閩粵一帶的移民改變了南洋社會的面貌。從淘金、錫礦、橡膠的拓墾,到形成各種以血緣、地緣、業緣的華人社團組織,華人改變了許多城市的發展歷史、飲食文化與多元融合為基底的核心價值。而大致上與我同年代或較我年長的前輩們,在台灣還未解嚴的年代,應該都有背誦的「青年守則」的經驗,其中的「華僑為革命之母」,也正是將中國現代史推波助瀾的重要力量。
給公主喝的水:漢麗寶公主井
我們聽過許多和番的公主故事,例如文成公主和解憂公主,但是對於曾嫁到馬六甲的漢麗寶公主就相當陌生了。然而,這位漢麗寶公主的故事在馬來西亞卻廣為人知。在馬六甲的三寶廟裡,除了三寶井之外,就是這口「漢麗寶井」引得遊客駐足圍觀拍照。
漢麗寶公主的故事出自於《馬來紀年》(Sejarah Melayu)的記載。馬六甲蘇丹滿速沙(Sultan Mansur Shah)聽聞中國皇帝明成祖的強大,便遣使向明成祖請求娶中國公主,以達成兩邦友好的目的。明成祖遣使帶了一包金針回覆蘇丹滿速沙說:「如果你可以數著出來這包金針有多少根,我就贈與滿喇加等同數量、以黃金製作的金針。」蘇丹滿速沙並沒有被這種「宣揚國威」的舉動給嚇到,反而回贈明成祖裝滿整船的西谷米,並要使節回話說:「如果你們能數出來到底有多少粒西谷米,我便將整船的西谷米贈與中國。」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兩國互相較勁卻又不失外交禮貌的過程中,明成祖對這個海外小國逐漸另眼相看,下令將漢麗寶公主嫁給蘇丹滿速沙,奠定了兩國長久的邦交與和平。
漢麗寶公主帶著大批的隨從遠嫁馬六甲,馬六甲當地的百姓爭相想看這個公主與蘇丹成婚的大喜事。百姓說:「生男當如蘇丹賢,生女當如漢麗寶。」蘇丹滿速沙將今天的三寶山賜給公主作為她的居住之地,並在此地建了宮殿(但已不復存在)。相傳公主喝不慣當地的水,於是她的隨從遍尋水源,最後在今天三寶山的山腳下挖到了清冽的井水供公主飲用,而這口井便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漢麗寶井」。漢麗寶公主幫蘇丹滿速沙生了兩個兒子,但後來為了救蘇丹而死於宮廷政變。
據《明史‧外國志》卷六記載:「永樂三年九月,滿喇加遣使至京師,帝嘉之,封為滿剌加國王,賜誥印、彩幣襲衣、黃蓋,復命慶往,其使者言,王慕義願同中國列郡歲效職貢,請封其山為一國之鎮。帝從之,製碑文勒山上,末綴以詩。」由史料的詳細記載可知,明朝與馬六甲確實互通往來。在二〇〇四年馬六甲鄭和文化館開幕時,其庭院就展示了一座兩噸重的複製品石碑,上頭刻著「西南巨海中國通,輸天灌地億載同;洗日浴月光景融,兩岸露石花木濃;金花寶鈿生青紅,有國於此民俗雍。王好善意思朝宗,願比內郡依華風;出入導從張蓋重,儀文裼襲禮虔恭。大書貞石表爾忠,爾國西山永鎮封,山居海伯翕扈從,皇考陟降在彼穹。後天監視久彌隆,爾眾子孫萬福祟」的詩句,反映了當年兩國之間的情誼。
但漢麗寶公主嫁給蘇丹滿速沙的故事在《明史》中並無記載。究竟漢麗寶公主是誰?她的原型極有可能是中國使節隨行的普通民女,但因為長相漂亮,所以嫁給了當地的蘇丹。根據葡萄牙文獻《東方志》(The Suma Oriental of Tome Pires)的記載,馬六甲王朝第二位蘇丹伊斯干達(Iskandar Syah)訪問中國後,中國派出一位將軍護送蘇丹回國,將軍的女兒隨行,後來國王為了表示對將軍的尊重,便娶了將軍的女兒。兩人生下兒子名為拉吉普特(Raja Pute),王子因為是馬華混血自然無法繼承王位,不過他天資聰穎常常被委以重任,擔任副王。他的姪子就是後來的蘇丹滿速沙,因為擔心拉吉普特深受百姓愛戴並且會倚老賣老,便用短刀殺死拉吉普特,從此百姓對於蘇丹滿速沙不敢再有二心,奠定他在馬六甲統治的地位。
不管是馬來版的漢麗寶公主或是葡萄牙版的將軍的女兒,不論故事的真假,這位中國女性的確豐富了馬來西亞與中國之間在明代頻繁交流的故事性,在正史之外多添加了幾筆傳奇色彩。
漢都亞傳說:馬來英雄其實是華人?
如果你今天在吉隆坡搭乘單軌列車,會發現有個站名叫做「Hang Tuah」(漢都亞),而吉隆坡、怡保、馬六甲與麻坡都有以「Hang Tuah」命名的街道。有人認為「hang」有漢人的意思,「tuah」是馬來語老大的意思。但漢都亞究竟是誰?為什麼在馬來西亞享有高名聲,並且是眾人口中的英雄?而他究竟是馬來英雄還是華人英雄的爭議,讓他在馬來西亞的民族認同裡成為一個指標性的人物,受到廣泛討論。
在馬來西亞,有一部橫跨馬六甲王朝(一四〇二至一五一一年)的著名英雄史詩《漢都亞傳》,故事大概成型於十八世紀,但至十九世紀中葉才為人所知。在史詩中漢都亞共有四位夥伴,是剿滅海盜的高手,後來他們的能力被馬六甲宰相看中,連漢都亞在內一共五個人進入宮中做事,成為馬六甲王朝第五任蘇丹穆法沙(Muzaffar Shah)的臣子,也因為剿滅海盜有功所以官拜海軍司令。後來漢都亞被指責與宮女通姦,本來蘇丹下令將他處死,可是宰相將漢都亞藏匿在秘密之處並沒有處死漢都亞。
後來漢都亞的其中一名同伴漢惹拔(Hang Jebet)反抗下一任的蘇丹滿速沙,坊間盛傳只有漢都亞可以殺死漢惹拔,此時宰相把漢都亞找了回來,最後漢都亞與漢惹拔大戰七天,用了馬來短劍殺了漢惹拔。 從上面所述的故事來看,漢都亞一開始的設定是馬來英雄,甚至有一句馬來諺語,即「馬來人永不會在地球上消失」(Takkan Melayu Hilang di Dunia)就是從漢都亞的典故而來的。此外,漢都亞象徵忠誠及效忠的精神,意即不管蘇丹對他做了什麼不公的審判,他仍舊忠君愛主,只要蘇丹需要他,他不惜與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反目。
這段馬來西亞人都知道的故事,因為傳奇及神話性強,所以很適合拿來重新拼貼與再創作,而延伸出許多在歷史課本上看不見的樣貌。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吉隆坡曾舉行「雙束現實:歷史潛流中的感覺能指論壇」,參與論壇的十多位創作者,有部分作品就是以馬來西亞為主重新思考跟建構自已所處的世界與對歷史的想像對話。其中一位藝術創作者區秀詒就以自己曾經執行的《克里斯計劃》 內容對馬來西亞大家都熟悉的傳說英雄漢都亞做了新的詮釋。
  馬來英雄漢都亞到底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虛構人物?甚至,還有一說他是隨遠嫁馬六甲的明朝公主漢麗寶而來到此地,所以其實是華人。馬來西亞當代政治人物非常推崇漢都亞,而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就設置了一座漢都亞的銅像。近年馬六甲州政府更興建了一座漢都亞村,推廣漢都亞與其五個結拜兄弟的事蹟,遊客在這裡還可以穿上馬來武術服裝,感受漢都亞故事裡的英勇樣貌。
  區秀詒的創作除了觸及馬來傳說,也加入印度教中的神話元素,特別是《羅摩衍那》(Ramayana)的史詩故事。她用多重敘事來拼貼一個(不)完整的故事,打亂了時間和空間,呈現一種「借來的」聲音,叩問(國族)歷史如何被想像及書寫。 對我來說,用藝術來重新詮釋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可以擺脫嚴肅的史料考證亦或是政治操作下的種族認同問題。透過藝術,我們反而可以用更寬廣的視角來看待本來就已經多元融合的馬國社會:既然可以爭論漢都亞是否有華人的可能性,那麼同樣淵遠流長的印度文明當然也可以成為豐富漢都亞身世想像的來源。如同我在前文所述,從華人的角度來觀看馬來西亞的面貌,本來就可能不夠完整與周全,而身處台灣的我們也更少能將研究與想像延伸到印度帶給馬來西亞影響的那一面。這場論壇的成果著實令人有柳暗花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