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
作者 | James Suzma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為工作而活: 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 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 |
作者 | James Suzma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為工作而活: 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 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 |
內容簡介 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 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盛讚!★★ 原始社會物資匱乏,人類祖先卻能悠閒過活,每週只要工作15小時? 反觀現代社會技術發達,我們卻加班過勞、甚至害怕被未來AI取代! 是人類主宰工作,還是工作支配了生活? 大量湧現的工作真有存在意義嗎? 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導致人們為了忙碌而忙碌? ==================== ●織雀勤奮築巢、也勤奮拆巢,這看似無意義的工作竟是演化所需? ●狩獵採集者從不擔心糧食匱乏,為什麼改當農夫後卻拼命囤積糧食? ●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古代人習慣把工作轉嫁給水牛和奴隸,現代人為何害怕被機器人搶走飯碗? 綜觀人類三十萬年的歷史,我們幾乎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那麼,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將工作視為生活的核心? ■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解讀人類工作的意義! 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長年研究狩獵採集民族,他好奇的是,儘管人們認為狩獵採集社會物資匱乏,但他們每週卻只要工作十五小時,就能過上閒暇的生活;反觀,現代人的生活空前富裕,卻經常無止盡地工作,甚至加班到過勞、懷疑人生,更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機器取代。為什麼會這樣? 實際上,人類工作最原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隨著學會用火、務農到工廠林立,人們除了找到更省時、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也開始確認工作的意義,並且得到滿足感。換句話說,工作不僅讓人們成為「適者」而生存下來,工作也形塑了人們對周遭世界的理解與互動方式。 然而,隨著城市興起,人們有多餘精力追求地位、財富與物質享受,同時也導致了競爭意識、階級制度及其造成的不平等隨之出現。另一方面,在工業革命以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全球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資源再也無法滿足人類無窮的欲望,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只為了追求工作所帶來的安全感。 ■當工作成為義務,人們卻創造更多無意義的工作,把自己推入窮忙的火坑? 在作者的觀點中,我們的工作觀長期以來被經濟學家把持,始終圍繞著資源分配與生產力問題。但工作成為人類生活的重心,僅始於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值得注意的是,自從農業革命以來,我們的工作文化越來越無法容忍不勞而獲的人。相較於狩獵採集社會強調有能力者有分享的義務,農業社會更重視有付出才有收穫,並且把工作視為每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人人都要有工作做,才導致今天的服務業如此複雜多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甚至出現大量無意義的工作。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創意總監究竟在監督什麼?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凡此種種都不禁讓人思考,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與共識,才為忙碌而忙碌。 發明新工作是人類創意的展現,但當科技日新月異,重複性高且內容單純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也是大勢所趨。只不過,我們往往以為與機器人競爭是現代人獨有的挑戰,從未想過類似的挑戰與焦慮其實存在已久。例如,我們如今害怕人工智慧有一天會轉而攻擊主人,但早在西元前兩百年的羅馬,被視為「非人類」的奴隸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讓當時較為貧窮的公民傷透腦筋。 本書結合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物理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的觀點,從人類誕生一路談到AI時代,解讀不同時代驅使人類工作的動力。本書也點出,我們今天之所以把工作看得比狩獵採集祖先還要重要,就在於我們的工作模式與工作觀,隨著文明變革發生了多次改變。然而,如果我們曾經不為工作而活,那麼如今的我們究竟是為了自己而工作,還是甘願被工作綁架?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知名文化人 聯合推薦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林立青|工人作家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內在原力》作者 .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各界讚譽 .「《為工作而活》是一場迷人的探索,挑戰了我們對於工作的意義的基本假設。在自動化技術徹底攪亂全球市場之時,重新思考工作在經濟、心理,甚至精神層面上的重要性可說是十分迫切。舒茲曼檢視狩獵採集者、猿類,乃至鳥類的的生活方式,強調我們如今認為很『自然』的事,往往只是產業泰斗與對農業的信仰所留下的可疑遺產。了解我們過去如何運用時間的歷史,或許就能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全球暢銷巨作《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作者 .「這是極少數能顛覆你既有思維方式的一本書。一部鞭辟入裡、與眾不同的歷史,邀請我們重新思考自身與工作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重新想像在自動化技術越來越普及的未來,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蘇珊‧坎恩(Susan Cain),《紐約時報》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Quiet)作者 .「長久以來,我們的工作觀一直被某些經濟學家所把持,他們對物質的稀缺性與生產力問題十分著迷。身為一名人類學家,舒茲曼想要改變的就是這種狀況。他告訴我們,在人類歷史大部分的時間裡,狩獵採集者只花費遠遠少於我們的工時,就過上富足且悠閒的生活。我以『工作』為研究主題已經二十年,而舒茲曼這本書堪稱傑作──我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從單單一本書就學到這麼多,是什麼時候的事了。」──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 and Take)作者 .「我們離自動化未來只有一步之遙了。幸運的是,舒茲曼提供了我們一部深具啟發的歷史,他在書中侃侃而談:人類的工業可以照亮眼前的道路,即使到了未來,就算我們被自己的發明所取代,這點依然不會改變。」──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作者 .「妙不可言的一本書……所有活著的生命體都要消耗能量(也就是工作),但人類以自身獨特的創造力帶來了變化,促使石器,乃至城市、國家,以及各種耗能的機器的誕生。人類學家專門描述這樣的過程,而舒茲曼富饒趣味地談論他們的發現,同時並未草草帶過他們可能的失誤。本書是一部關於人類作為能源消耗者的迷人歷史。」──《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 .「舒茲曼對人類過去的探索,揭示了閒暇時間是一種創造出來的概念,和我們想像的大不相同。文明背後的心理代價、週一上班日前的恐慌,以及狩獵採集者的心法,這些都告訴了我們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保障我們自身的閒暇時間,也是一項工作。」──《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本書細膩地描繪了勞動在三十萬年以來的演變,這樣的寫作取徑為我們當前的經濟困境帶來了十分可喜的視角。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科學書,但它強力地批判了消費資本主義,使得本書也是一本人生指南:它告訴我們,若以我們的祖先的標準來看,我們的生活有多麼不正常。」──《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 .「在這部啟迪人心、橫跨萬年的深歷史中,人類學家舒茲曼大膽審視經濟學對人類本質的主流假設。他主張,若要弄懂我們文化中的不平等問題,我們必得先理解我們的過去。」──《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en)
作者介紹 詹姆斯‧舒茲曼詹姆斯‧舒茲曼(James Suzman)1970年生於南非。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St. Andrews University)攻讀人類學學位期間,帶著滿腔的冒險精神離開家鄉,來到非洲南部波札那的喀拉哈里沙漠,擔任布希曼族發展計畫的志工。1996年,舒茲曼取得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社會人類學的博士學位後,就在喀拉哈里沙漠與布希曼族共同生活和工作,更以他的庫恩語名字「昆塔」為人所知,至今依然埋首於布希曼族的世界之中。2001至2004年間,舒茲曼獲頒劍橋大學非洲研究的斯穆茲聯邦研究基金(Smuts Commonwealth Fellowship)。2007年,加入全球最大鑽石供應商戴比爾斯集團(De Beers Group of Companies),擔任公共事務的全球統籌。2013年起,舒茲曼全職投入喀拉哈里議題研究,並以英國劍橋為基地,成立人類學智庫「人類」(Anthropos)。著有《原始富足》(八旗出版),多篇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觀察家報》、《衛報》、《新政治家》和《獨立報》。葉品岑葉品岑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專職翻譯。譯有《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午夜的佩拉皇宮》、《時光的製圖學》、《老到可以死》、《被隱藏的眾神》等。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文/詹宏志 序 言 經濟問題是人類最大的難題嗎? 第一部 工作的起源 第 一 章 活著就是要做工 第 二 章 遊手好閒的人和忙碌的鳥 第 三 章 工具和技術 第 四 章 火的其他贈禮 第二部 環境的庇佑 第 五 章 原始富足的社會 第 六 章 非洲森林裡的幽靈 第三部 田間裡的勞苦 第 七 章 跳下懸崖的考古學家 第 八 章 盛宴與饑荒 第 九 章 時間就是金錢 第 十 章 機器問世 第四部 城市生物 第 十一 章 萬家燈火 第 十二 章 無限抱負之病 第 十三 章 頂尖人才 第 十四 章 一名上班族之死 第 十五 章 新疾病 結 論 謝 辭 注 釋
書名 / | 為工作而活: 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 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 |
---|---|
作者 / | James Suzman |
簡介 / | 為工作而活: 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 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0763607 |
ISBN10 / | 9860763607 |
EAN / | 9789860763607 |
誠品26碼 / | 2682086199007 |
頁數 / | 44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3.1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試閱
〈第九章_時間就是金錢〉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國的開國元勳,是不畏在閃電打雷時放風箏的勇者,也是雙焦眼鏡、富蘭克林壁爐(Franklin Stove)和導尿管的發明者。他和工作之間有著相當矛盾的關係。一方面,他感嘆自己是「世上最懶惰的人」,並打趣說他的發明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日後不用努力的省力裝置。誠如一百五十年後的凱因斯,他也相信人類的聰明才智可能讓後代免於做苦工。
「如果每個男人和女人,每天都花四個小時做有意義的工作,」他熱情地說道,「那些勞動力的產能,將足以保障衣食無缺又舒適愜意的人生。」
另一方面,由於從小接受嚴格的清教徒教養,富蘭克林也認為遊手好閒是「吞噬一切美德的死海」,而且人類生來就是罪人,唯有那些蒙上帝恩典、既勤奮又節儉的人才能得到救贖。因此,他覺得一個人若有幸不必在睡眠以外的時刻,分秒必爭地去保障生活「衣食無缺又舒適愜意」,就應該好好利用時間,找一些有用的、有生產力的,以及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為了鞭策自己堅守正道,富蘭克林總是隨身攜帶一份寫著十三項「美德」的清單,用來記錄自己每天的行為,而其中最神聖的一項美德是「勤奮」。他解釋說,勤奮意味著「抓緊時間,總是做有意義的事」。他還堅守嚴格的日常作息,每天早上五點先下定當日的「決心」,然後把一個個時間區塊分配給工作、用餐、家務,最後在一天即將結束時,從事某種令人愉快的「娛樂活動」。每天晚上十點,他會花點時間反思當天的表現,並在睡前感謝上帝。
到了一八四八年,年僅四十二歲的富蘭克林已相當富裕,得以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投入令靈魂得到滿足的工作,而不是養胖他荷包的工作,譬如他就參與政治,製造各種小工具,從事科學研究,以及主動提供建議給他的朋友們。他之所以能這麼做,是因為有《賓州公報》(Pennsylvania Gazette)訂閱戶帶來的穩定收入。《賓州公報》是他二十年前購買的報社,由他的兩名奴隸(富蘭克林在晚年終於熱情擁抱廢奴主義後,還了他們自由)負責日常營運。那年,他撥了點時間寫信給一位剛入行的年輕「商人」,並提供一些建議。
「別忘了時間就是金錢。」富蘭克林說道。接著,他提醒這位年輕商人謹記,金錢顯然有隨時間增長的有機力量,無論是化為貸款利息或資產增值。「錢可以生錢,」他警告道,「而孳生的金錢又可再生更多,但誰若把有繁殖能力的母豬殺了,就等於摧毀她成百上千代的子嗣。」
富蘭克林如今常被認為是第一個說出「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的人,而美國財政部發行的每張百元鈔票上都有他向外凝視的臉。但這句話的起源,遠比富蘭克林馳名中外的那封信古老得多。這句話最古老的使用紀錄出自《商業和完美商人》(Della Mercatura et del Mercante Perfetto)一書;該書由克羅埃西亞商人班尼迪托.科特魯利(Benedetto Cotrugli)於一五七三年出版,而他也是世上第一個向讀者詳細描述複式記帳原則的人。「時間就是金錢」這一觀點似乎不言自明,但它的背後藏有歷史更為悠久的情感,而且也是源自於農業,和當代人對工作的態度一樣。
時間、努力和回饋之間的基本對應關係,對狩獵採集者和倉庫裡拿最低工資的封箱包裝工一樣的直觀。蒐集木柴和野果或獵豪豬,都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儘管獵人常在追逐的過程中得到樂趣,工作在採集者眼中往往不太有心靈上的回饋,這和多數現代人對在超市走道間來回走動的觀感差不多。但狩獵採集者在工作中獲得的立即回饋,和賣漢堡的快餐廚師或股票經紀人進行交易的立即回饋之間,存在兩個重大差異。第一,狩獵採集者可以立即享受勞動帶來的回饋,譬如一頓飯和餵養他人的榮幸,但倉庫包裝工卻只會獲得以代幣為形式的未來回饋承諾,而他們之後可以拿代幣交換有用的東西或用來償還債務。第二,雖然採集者不總是擁有充足的食物,卻擁有充足的時間,因此時間的價值從未與稀缺性產生掛鉤。換句話說,對採集者而言,時間不能「花用」、「節省」、「累積」或「儲存」,而儘管浪費機會或精力都是可能的事,時間本身卻不可能被「浪費」。
───
巨石陣是英國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跡。對考古學家而言,巨石陣由直立石頭構成的神祕圓圈,有很大一部分仍是個謎。為什麼古代英國人從約莫五千一百年前開始,在橫跨一千年的時間裡,堅信從採石場拖出多達九十塊重達三十噸的巨石板是個好主意?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這些至今仍是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畢竟採石場最遠遠至威爾斯的普雷西尼丘(Preseli Hills),以及位處現在的通勤帶的威爾特郡(Wiltshire),兩者之間相距兩百五十公里。此外,他們也不確定古代建築工是如何將沉重巨石橫置在直立的巨石柱上。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西元前四千年到前三千年期間,建造英國巨石陣以及在法國、科西嘉島、愛爾蘭和馬爾他建造其他幾座宏偉建築的族群,必然是數千年來農業生產力緩慢地提升的受益者,成為第一批穩定產出充足剩餘糧食,而能從田地一次出走數個月的農民。於是,他們才能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將巨石拖過高山低谷,然後組裝成巨大的建築結構。
同樣可以確定的是,巨石陣是一個巨大(但較難判讀)的年曆,它是專為掌握季節來去,以及標誌夏至和冬至而設計。這是巨石陣和許多新石器時代的偉大建築的共同特點。但季節更迭成為農業社會紀念建築相當常見的主題是意料中的事。農業首重時機。在能控制氣候的溫室農業出現之前,所有農民都受到季節的擺布,受制於莊稼和牲畜的生長週期,以及地球繞行太陽之規律。多數農民今天仍是如此。對於仰賴一年生作物的農民而言,每年都有特定的、通常為期短暫的時期,能讓他們鬆土、施肥、種植、澆水、除草、清除害蟲、修剪和收穫。用來收割並處理收穫,然後將它們妥善儲存、保存,或在農產變質之前送到市場,也都對應著特定的時期。肉類生產的工業化改變了過去的標準程序,但直到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之前,對多數畜牧業者而言,季節也是同樣不容變通的主宰。他們必須按照牲口的繁殖與生長周期來安排工作時間,而牲口的繁殖與生長周期又同步配合著飼養牠們的環境。
在所有傳統農業社會裡,每年的行事曆都有幾段可預期的時間,人們不會有太多急迫的工作,即使這些假期有時必須透過神諭強力執行,亞伯拉罕諸宗教孜孜矻矻的信徒就是一例。對多數農業社會而言,在漫長的季節性節慶期間規律工作是不應該的,甚或是被禁止的。這些時期是為宗教慶典、獻祭犧牲、尋找愛情、吃吃喝喝和爭吵而保留的。遇到好年歲時,這是人們頌讚自己的胼手胝足和神明慷慨庇佑的機會。遇到壞年歲時,這是喘息的時刻,人們在此期間藉酒精忘卻煩惱,哪怕咬緊牙關過日,也要向神明吐出無聲的謝意。
在北歐和中國內陸這類的地方,即使夏季酷熱、冬季嚴寒,也會有急迫工作量減少的季節。但在這些時期並非農民的休息時間,而是在完成緊迫、分秒必爭的任務之後,有幾週可以把節奏放慢,讓他們有機會做一些同樣必要、但時間上不那麼敏感的工作,譬如重建破舊的糧倉。在某些地方和某些年份,農閒時期的長度足以讓農民拋下他們的田地和牧場,齊心協力將巨石拖過山川大地,拿來建造宏偉建築。在另一些地方,農民則需要這段時間,以便為來年的耕作做準備。但在農閒期之外,每當有工作需要趕緊完成時,沒能及時完成的後果,對農民幾乎總是比對採集者要嚴重得多。舉例來說,芎瓦西人常願意自發地休息一天不覓食,只因他們覺得沒有心情。即使他們感到餓,他們也知道,一天偷懶不去覓食,不會帶來任何嚴重後果。對照之下,對農民來說,只因覺得需要休息就一天不工作,幾乎從來不是一個選項。沒有及時完成緊急工作,十之八九會產生大量成本,並產生額外的工作。譬如,若他們沒把破損的柵欄修補好,就可能招來連日在鄉間尋找迷途羊隻的代價,還要花時間採購修補圍欄所需的材料。沒有在第一時間灌溉乾渴的作物、處理害蟲或清除雜草,就可能決定了今年將會豐收、歉收,還是一無所獲。此外,假如沒幫乳房脹奶的奶牛擠奶,牠先是會感到不舒服,然後因而出現感染,而且要是太久沒擠奶,奶牛將不再分泌乳水,直到再度懷孕。
但人類被死板的季節週期綁住的乏味事實,並不是時間與工作關係在早期農業社的全貌。向農耕過渡影響最深遠的其中一個餘澤就是,農業改變了人們感受和理解時間的方式。
───
採集者幾乎將一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或不久的將來。他們餓了就去採集和打獵,一旦水源乾涸,或者步行距離內的食物資源需要時間恢復,就會搬遷營地。除了想像某個孩子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自己老了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病痛,或是同齡人之間誰會最長壽,他們幾乎不浪費心思去想遙遠的未來。由於他們只擁有一些很容易滿足的欲望,而且生活在爭名逐利者會被蔑視的社會,他們不會被過份的野心挾持。他們也不覺得祖先的生活和自己的有什麼實質差別,而且普遍認為他們的世界大致一如往昔。對採集者而言,環境本來就會改變——發生在起風時、降雨時、大象踩踏出新路徑時,發生在每分每秒。但他們總是對周遭世界的連續性和可預測性抱持強烈信心:雖然環境會發生變化,而且每個季節都和過去不一樣,但這些差異總是落在一個可預測的變化範圍內。因此,對芎瓦西族而言,當他們仍可以像祖先一樣自由採集時,背負著歷史的重量就像揹著房子走動一樣不方便,而拋棄連綿不斷的歷史,使他們能自在地應付周遭世界,不受陳舊先例或未來志向的拖累。基於這個原因,芎瓦西人也不在乎或花時間計算家族譜系,不會去引用祖先的名字和成就,也不會重溫過去的災難、乾旱與英雄事蹟。事實上,哀悼過後,亡者在一兩個世代內就會被遺忘,而埋葬他們的地方荒煙蔓草,再無人問津。
生產糧食這件事,需要一個人同時活在過去、現在及未來。在農場上,幾乎每項任務都著重於吸取過往經驗,以期實現未來的目標或管理未來的風險。農民必須整地鬆土、翻犁、挖灌溉溝渠、播種、除草,以及修剪並培育他們的作物;如此一來,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當季節轉換,他們最起碼會得到足夠的收成量,支撐他們生活到下一個季節週期,並有足夠的種子庫存以供隔年繼續種植。在從事某些工作時,他們無疑帶著更長遠的眼光,放眼未來。當建造巨石陣的英國早期農民參與興建時,他們期待巨石陣會屹立好幾年,甚至好幾個世代。當農民帶一頭母牛去配種時,他是希望在四十個星期左右之後,母牛會生下一頭小牛:如果照顧得好,不僅小牛未來會產牛奶,還會創造更多小牛,成為不斷擴大的牛群的一分子,直到最終在屠宰場結束生命。
但要集中精力為日後的回饋而努力,等於安身在一個有無限可能性的宇宙中——有些可能性是好的,有些難以判斷好壞,還有很多是不好的。因此,在農民們想像滿溢的糧倉、新鮮出爐的麵包、儲藏室裡的醃肉、桌上的新鮮雞蛋,以及可以即食或加工保存的一籃子水果蔬菜時,這些令人愉快的未來情景也同步召喚出一些令人卻步的畫面:乾旱與洪水爆發,老鼠和象鼻蟲在歉收時爭搶發霉食物,病懨懨的牲口被掠食者追捕,菜園有著除不盡的雜草,以及果園內爛果掉了滿地。
如果說採集者堅忍不拔地接受生活偶有艱辛,遇到困境的農民則是會說服自己,只要再更努力一點,事情總會好起來。漸漸地,投入更多時間的農民通常比懶惰的農民表現得更好;後者只對他們認為最有可能發生的一兩種風險,制定應急措施。因此,在卡萬戈河岸、與芎瓦西族相鄰的農業部落,最富有的那些部落通常也最厭惡風險——他們全力以赴地建造堅固的圍欄,保護牛羊在夜間免受掠食者侵害;在漫長的夏日,他們勤奮地追趕被吸引到田地的鳥類、猴子和其他動物;他們把種子種得比別人更深;他們不辭勞苦,從河裡提取一桶桶水來灌溉作物,以防雨季來晚了(偶爾會發生)。
───
在很大程度上,就好像廚師用火將生的原料轉化為食物,或是鐵匠用他們的鍛爐將鐵加工成工具,農民則用他們的勞動將野生森林變成牧場,將貧瘠土地變成肥沃的農田、花園和果園。換句話說,農民透過工作把野生的自然空間,轉化為人為的文化空間。
相較之下,採集者不區分自然和文化,也不區分野生和馴養,至少不像農民和我們這些城市人那樣簡單二分。例如,在芎瓦西語中,沒有任何詞語可直接被翻譯為「自然」或「文化」。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和所有生物一樣,都是大地的一部分——他們稱之為「泥土表面」,而使「泥土表面」生生不息的責任在於眾神,而非他們自己。
但農民若要耕種,就必須將自己與周遭環境劃分開來,並擔起一些曾經專屬於神明的職責。這是因為對農民而言,環境只有潛在的生產力,必須努力耕耘,才能引出生產力。因此,農業社會習慣將周遭地景劃分為文化空間和自然空間。他們成功透過勞動創造出有生產力的空間,像是農舍、院子、糧倉、穀倉、村莊、花園、牧場和田地,都是人為的文化空間。而那些不受他們直接控制的空間,他們則認為是野生的、自然的空間。此外關鍵的是,人們經常以柵欄、大門、牆壁、溝渠和樹籬來劃分不同的空間。若依此類推,則生活在人們控制下的動物是被馴養的,四處遊蕩的動物就是「野生的」。但重點在於,每個農民都清楚知道,任何空間若要保持馴化後的模樣,必須不斷投注心血。沒人照顧的田很快就荒煙蔓草。沒有妥善維護的建築很快就東倒西歪。沒人看管的動物可能重拾野性,也可能一命嗚呼,通常是因為遭野生動物捕食而歿。儘管農民意識到其生計取決於駕馭自然力量及順著自然循環運作的能力,在他們的眼中,「自然」不請自來地侵入經馴化的空間也是一件討人厭的事。這也是為什麼不受歡迎的植物若生長在經過耕犁的田裡,會被定調為雜草,而不受歡迎的動物則被定調為害蟲、害獸。
農民投注勞動力到它們的土地上,生產「生活必需品」,在這段過程中,他們看到自身和環境之間有著一種交易關係。採集者鮮少如此看待環境,因為在他們眼中,環境無條件地和他們分享資源,於是他們也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資源。相較之下,農民覺得他們是用勞動和環境交換一個有食物可吃的未來。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認為自己為了讓土地有生產力所做的工作,代表土地「欠」他們一次收成。換句話說,土地等於實際上是他們的債務人。
不出所料,農民傾向將他們和土地的勞動/債務關係,延伸到農民與農民之間。他們彼此分享,但在直系血親或核心親屬之外,分享被當作一種交換,即便是不平等的分享也是如此。在農耕社會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工作是社會對每個人的期待。
(摘自:《為工作而活》,〈第九章_時間就是金錢〉)
最佳賣點 : 傳統經濟學思維告訴我們:「工作即謀生!」
但本書要你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理解工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