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明斯基金融危機經典, 當代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 | 誠品線上

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

作者 Hyman Philip Minsky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明斯基金融危機經典, 當代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探究金融不穩定與經濟週期波動的根源解析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反覆爆發的原因明斯基是美國當代最重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探究金融不穩定與經濟週期波動的根源 解析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反覆爆發的原因 明斯基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 他提出開創性的金融投資理論「金融不穩定假說」,直到今天讀來仍讓人震驚。 他解釋為什麼美國經濟會經歷疲軟的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成長明顯放緩, 以及為什麼在金融海嘯期間經濟會經歷他預見的信貸危機。 明斯基主張「金融不穩定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常態」, 而這樣的常態,源自於經濟體系內在的融資活動, 而非主流經濟學家所認為的外在不利衝擊。 本書分析市場在經歷一段繁榮後,資產價格會因過度投機而膨脹, 並在造成泡沫後,資產價格一夕崩盤,而資產價格崩盤的時間就被稱為「明斯基時刻」。 「明斯基在這本書強調,每個經濟體的制度會改變、會演化,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彼此的資金與投資往來相互連動,只要有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那就是全球的問題。明斯基的見解在1990年代、2000年、2008年幾次經濟危機得到印證。他提出「金融不穩定假說」,分析不穩定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穩定的經濟環境,將生出不穩定的金融因子。這本書的分析對任何一個處在承平時期的經濟體來說,有著非常大的提示作用。得知我的老師明斯基集大成之作《穩定不穩定的經濟》將在台出版,我非常開心。這本書的內容並不容易,分析非常細緻,需要用心閱讀。期待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有滿滿的收穫。」——梁發進|中央銀行前副總裁 投資活動過份熱絡,使金融體系愈來愈脆弱 明斯基是第一位提出不確定性、風險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經濟學家。他在本書分析,資本主義需要仰賴融資活動來獲利,而企業則是藉由取得外部融資來投資,利用賺到的獲利來償還債務,如果未來的獲利無法償還之前的債務,就會引發危機。 本書以凱因斯《就業、利率與貨幣通論》為根基,提取後人忽略的政策意涵,並擴充概念,提出一套針對政府規模、就業策略、金融改革與市場力量的政策規劃,根本改善資本主義不穩定的特質,開發促進效率、正義與自由,而且與時俱進的制度,真正適用於現代金融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的政策。 穩定不穩定經濟的改革方案 在這本書中,明斯基從解析1975年發生的經濟危機開始,拆解現代資本主義的不穩定根源,並思考以主流理論觀點制定的政策缺陷,以及這樣的政策所引發未來更嚴重的危機,最後提供一套政策建議。他主張——  市場機制雖然是有效控制各項政策的有效工具,但要經過公平、效率與穩定性的測試。  因為金融體系內部的不穩定會造成深度經濟蕭條,所以不能將金融事務留給自由市場決定。  大政府可以利用赤字、租稅措施等方式來調控經濟,因此比小政府更能讓資本主義穩定。  政策目標不該只著重投資與經濟成長,還要重視就業。  政策有其侷限,利用市場與操縱市場的機制,比影響經濟細節的監理與管制規定更受歡迎。 2007-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見證「明斯基時刻」出現。 即便金融海嘯已經經過十年,全球經濟似乎還是走不出金融海嘯的陰影,經濟變得更不穩定。 沒有什麼時刻比現在更適合閱讀明斯基的經典理論,徹底了解經濟波動的根源,並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海曼・明斯基海曼‧明斯基Hyman Philip Minsky美國經濟學家。金融不穩定論的開創者,是當代研究金融危機的開創性人物。1941年芝加哥大學畢業,1954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曾在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學和華盛頓大學任教,1990年加入巴德學院利維經濟研究所,成為傑出學者。他持續研究與寫作到1996年10月去世前幾個月。他開創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是金融領域的經典理論之一,這個假說認為資本主義天生就會導致金融體系的不穩定,這使金融危機與危機對經濟運作的危害難以避免。他是第一位提出不確定性、風險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經濟學家。他分析市場在經歷一段繁榮後,資產價格會因過度投機而膨脹,並在造成泡沫後,資產價格一夕崩盤,而資產價格崩盤的時間就被稱為「明斯基時刻」。2007-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見證明斯基的分析洞見。陳儀陳儀目前為專業投資公司高階主管,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實務經驗豐富。譯作有《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大債危機》、《物聯網革命》、《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中文新譯版)、《大查帳》與《不公不義的勝利》等,譯著甚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不能被21世紀遺忘的經濟學家——我的老師明斯基 梁發進|中央銀行前副總裁 推薦序 走在時代尖端的經典 導 讀 凜冬將至,如何理解明斯基? 初版引言與謝詞 PART1 導論 第一章 經濟流程、行為與政策 PART2 檢視1975年的經濟危機 第二章 大政府的影響 1973年至1975年的經濟衰退 1974年至1975年間的經濟事件 大政府的影響 所得與就業效應 大政府的現金流量效應 資產負債表的本質 第三章 最後放款人干預 最後放款人操作的本質 詳細說明融資關係 最後放款人的功能 銀行業務的慣例 最後放款人概念 機構改革的必要性 1973年至1975年的銀行倒閉潮 採用的工具 富蘭克林國家銀行的倒閉 REITs與作為最後放款人的超大型商業銀行 1974年至1975年的經典情況 天還沒塌下來 第四章 戰後世代金融不穩定性的興起 一些組織原則 銀行資金部位製造工具的演進 戰後期間的部門別數據 1966年的信用危機 1970年的流動性短缺 擠兌帶來的教訓 PART3 經濟理論 第五章 理論觀點 理論的重要性 當前的標準理論:凱因斯學派前的遺產 新古典綜合理論的根源:價格是變數 新古典總合理論:以前凱因斯理論為基礎 貨幣數量理論 新古典總合理論:結論 第六章 當前的標準理論 凱因斯學派的貢獻 勞動市場 韓森-克萊恩傳統理論 希克斯的版本 帕廷金解方 凱因斯學派解方遭貶抑為陳腔濫調 第七章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價格與獲利 總體經濟的價格關係 考量政府的角色 考量對外貿易 動用獲利來消費,以及動用工資來儲蓄 將獲利所得用於消費支出的意義 供給價格 租稅與政府支出 企業支出的融資活動 資本密集、多元市場與多元產品 結論 第八章 投資與金融 資本主義的特質:雙價格系統與金融 破解帕廷金解方 準租金與資本資產價格 投資 第九章 融資承諾與不穩定性 現金流量的分類 來自營運與債務的現金流量 對沖融資、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 投資活動的融資 金融市場與融資體制 結論 PART4 制度的動態 第十章 資本主義經濟體的銀行業務 銀行的業務內容 銀行業的獲利方程式:槓桿、資產盈餘、負債成本 銀行的獲利方程式:作為成本的存款準備金,以及融資實務的演進 獲利方程式延伸至非銀行金融機構 順應需求而調整融資供給的特性 銀行業務是內生不穩定因子:中央銀行成為最後放款人 第十一章 通貨膨脹 貨幣工資與價格平減後的工資 貨幣工資 工資的財源取得 當政府成為啟動通貨膨脹的引擎 成本加成的組成要素 工會與通貨膨脹 大政府的恩典與詛咒 通貨膨脹的紓解 PART5 政策 第十二章 政策簡介 政策主張的重要性 未來將採納的方法 第十三章 改革政策主張 大政府 就業策略 金融改革 產業政策:撇開超大型公司支配一切的可能選項 結論 附錄A 融資結構 附錄B 消費者物價與實質工資 各章注釋與參考資料

商品規格

書名 / 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明斯基金融危機經典, 當代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
作者 / Hyman Philip Minsky
簡介 / 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明斯基金融危機經典, 當代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探究金融不穩定與經濟週期波動的根源解析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反覆爆發的原因明斯基是美國當代最重要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414650
ISBN10 / 9863414654
EAN / 9789863414650
誠品26碼 / 2682004378002
頁數 / 51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X3.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不能被21世紀遺忘的經濟學家——我的老師明斯基

中央銀行前副總裁 梁發進

1977年,我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到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進修,攻讀博士,在那裡碰到了我後來的指導教授——海曼・明斯基。
當時是數學模型和計量經濟學的天下,明斯基的研究顯然與主流學界格格不入,因為他偏好以文字描述表達他所觀察到的世界。在他後來學術思想集大成的《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中,也只是運用少量數學式、簡單的圖解,以及各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資料,解析市場流程和經濟政策對價格與獲利的影響。在他看來,經濟活動是由各部門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所構成環環相扣的緊密網絡。因此本書的方法與資料更能為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與金融行為模式提出適當的解釋。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就在我學成後回到台灣,某一次參加中研院舉辦的經濟學研討會,休息時間與各國學者閒聊,有位從美國來訪的教授聽說我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便好奇我的指導教授是誰。當我回答「Hyman Minsky(海曼・明斯基)」後,他馬上說:「He is crazy」。場面有點尷尬。後來想想他說的crazy,或許可以解釋成「怪咖」,對當時的經濟學界來說,明斯基的確稱得上是怪咖。
說他是怪咖,你們可能會以為明斯基是個脾氣古怪的學者,正好相反,明斯基的友善正是我選擇他擔任指導教授的原因之一。他對待任何人都很親切,很有大師風範。你有疑問,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他不是指點出思考方向,就是要你回去慢慢觀察體會。記得有一次我問他,他早年的研究也使用數學模型作為分析工具,為什麼後來愈來愈少了呢?他沒有正面回答,只說:「發進,你多觀察世界的變化,就知道為什麼了。」
我回到台灣,繼續我的學術生涯,爾後有機緣到中央銀行服務,愈能理解明斯基在學術研究上的變化,他重視金融與實體面的關係,要了解經濟運作,模型不能少,另外也要觀察制度和國際因素的變化。任何經濟體的制度與政策都不時在演化,經濟學家必須運用想像力、邏輯推理等能力,透過對經濟運作的深度認識,得出實際經濟運作的原則。
這種細緻的觀察力、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深度的想像力,體現在這本《穩定不穩定的經濟》中。過去凱因斯學派的學者比較忽略凱因斯學術範疇中的貨幣與金融面,明斯基將這個部分納入研究,從當時的學術氛圍來看,明斯基在走一條很少人走的路。
他在這本書強調,每個經濟體的制度會改變、會演化,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彼此的資金與投資往來相互連動,只要有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那就是全球的問題。明斯基的見解在1990年代、2000年、2008年幾次經濟危機得到印證。他提出「金融不穩定假說」,分析不穩定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穩定的經濟環境,將生出不穩定的金融因子。這本書的分析對任何一個處在承平時期的經濟體來說,有著非常大的提示作用。
我非常開心能夠得知,八旗文化將出版我的老師明斯基集大成之作《穩定不穩定的經濟》,這本書的內容並不容易,分析非常細緻,需要用心閱讀。期待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有滿滿的收穫。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凜冬將至,如何理解明斯基?

本書於1986年第一版上市後一直有相當穩定的銷量。網路上的二手書拍賣價格動輒喊到1000美元之譜。2007年時,大家突然對明斯基這本著作大感興趣,因為財經媒體漸漸察覺到,明斯基的分析相當適合用來解釋當時的房貸擔保證券市場為何會快速崩潰。事實上,明斯基在書中詳細檢視許多次金融危機,其中幾次金融危機牽涉到非常相似的金融工具,例如商業本票(commercial paper)、地方政府債券(municipal bonds)以及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更重要的是,他還解釋經濟體系的發展為何往往會導致這類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另外,若危機被成功壓制下來(一如一直以來的狀況),那些高風險業務便會「就地合法」,這可能會成為醞釀後續危機的基礎,而且使危機變得更頻繁、更嚴重。誠如明斯基堅稱,我們這種傾向發展出投機熱潮的經濟體系,本就潛藏固有且根本的不穩定性,這承襲自凱因斯的主張:「在一個不穩定的經濟體系,企業活動受投機行為支配。」。其他資本主義發展流程的分析著重在分析市場崩潰時期(crash),明斯基的分析則不同,他更重視各個市場主體在陶醉期(euphoric)的行為。不僅如此,其他人的分析將問題歸咎於「衝擊」、「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或「愚蠢」的政策,但明斯基主張,引發金融脆弱的流程,其實是一個「渾然天成」的流程,換言之,他認為那是這個經濟體內生的流程。

……

明斯基的「週期投資理論」(investment theory of the cycle)其實是引用自凱因斯的概念。明斯基的週期理論結合兩件事:一個是凱因斯《通論》(General Theory)第十二章中的著名解說,這段解說聚焦在投資決策的固有不穩定性,因為投資決策向來是在充斥根本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制訂;另一個則是《通論》第十七章的金融資產及資本資產評價。樂觀與悲觀的風氣會影響投資活動的總量,而投資活動的總量又會透過支出乘數(spending multiplier)決定產出與就業。明斯基讚賞凱因斯點出了分析融資型投資流程的方法,不過他發現必須更深入的分析。所以,明斯基的貢獻在於為凱因斯的「週期投資理論」補充「投資金融理論」。這就是明斯基更早之前的著作《凱因斯傳》(1975年)的主要題材。由於融資型投資活動是美國這類經濟體不穩定性最重要的來源,因此,有心讓不穩定的經濟體系變穩定的人要將「融資型投資活動」列為主要的分析課題。也因為如此,本書的一個重點便是明斯基對投資活動及其融資方式等主題的論述。仔細重複閱讀第八章後,就可以立即明顯看出他所擁有的卓越分析能力。

……

▍早期研究的擴展

明斯基早在《凱因斯傳》中就對凱因斯的理論提出一套另類分析。這本書對於明斯基的「投資金融理論與週期投資理論」提供最詳盡的說明。書中的兩個基本組成要素是借用凱因斯的「雙價格系統」,以及很多人認為這是麥可‧卡萊斯基(Michael Kalecki)的研究成果、但實際上也源自凱因斯提到的「放款人與借款人的風險」。明斯基將價格系統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當期產出的價格系統,另一種是資產的價格系統。當期產出價格可以經由「成本加上一個加成(mark-up)」來確定,而這項價格會被設定在足以產生獲利的水準。這個價格系統涵蓋消費財與勞務、投資財,甚至政府採購的商品及勞務。以投資財而言,當期產出價格實際上就是資本的供給價格,也就是足以誘使資本供給者提供新資本資產的價格。然而,這項簡化的分析只適用於可利用內部資金來支應的資本採購個案。如果牽涉到外部(借貸)資金,那麼,資本的供給價格也包含顯性融資成本(explicit finance costs),最重要的就是利率,但也包含其他手續費與成本。換言之,就是指因「放款人風險」增加的供給價格。
第二個價格系統跟可長期持有的資產有關。除了貨幣這個流動性最高的資產之外,這些可長期持有的資產預期將產生一系列的所得,甚至可能產生資本利得。關於這部分,明斯基是承襲凱因斯在《通論》第十七章的論述,明斯基認為那是《通論》最重要的章節。重點是,這種預期所得流無法確切知道金額是多少,而且這取決於主觀的預期。我們經由這個資產價格系統算出資本資產的需求價格:一個人基於某一項資產未來能夠產生的預期淨收入,願意付出多少錢取得這項資產?然而,這樣的計算方式過於簡化,因為它忽略融資安排。明斯基主張,某個人願意支付的價格,取決於他需要取得的外部融資金額。貸款金額愈高,資產買家無力償債的風險就愈高。這就是有必要將「借款人風險」融入需求價格的原因。
唯有需求價格超過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投資活動才可能繼續下去。由於這些價格包含安全邊際(margins of safety,定義是充足的擔保品),所以價格會受相關人士對不可知結果的預期影響。在經濟從嚴重衰退狀態下復甦的過程中,由於預估值降低,所以安全邊際非常大;長期下來,如果經濟擴張幅度超過先前的悲觀預估值,事實就會證明先前的安全邊際大而不當。因此,安全邊際會減少到大致上使計畫得以成功推動的水準。在此,我們要再次引用明斯基著名的融資型態分類:預期所得流量足夠應付利息與本金的避險型融資(hedge finance);近期所得流量將只夠應付利息的投機性融資;以及近期收入連利息支出都不足以應付,使債務進一步增加的龐氏融資(Ponzi finance)。在經濟擴張的過程中,經濟體系的融資會從以避險型融資為主的狀態,逐漸演變成投機性融資或甚至龐氏融資比重愈來愈高的狀態。
從早期的研究中,明斯基察覺到,金融業者希望提高槓桿的心態與愈來愈投機的做法最後有可能踢到鐵板。如果各項結果優於預期,原本有意從事投機性融資的投資人可能會繼續得到保護,因為他的收入高於原先的預期。因此,儘管明斯基並未將目前廣為人知的卡萊斯基關係(Kalecki relation)納入《凱因斯傳》,但他也察覺到,投資熱潮有可能會經由乘數效果來提高總需求和支出,從而衍生出高於預期的銷貨收入。後來,他公開將卡萊斯基結果(Kaleckian result)納入,在這個精簡的模型中,所謂的卡萊斯基結果就是:總獲利等於投資加上政府赤字。因此,在投資熱潮期,獲利有可能隨著投資而增加,這有助於證明預期正確,並進而鼓勵更多的投資活動。這讓明斯基的「資本主義經濟體根本的不穩定性會持續增加,直到達到投機狂熱階段」的主張變得更具說服力。

……

▍改革政策主張

明斯基在本書提出一套聚焦在四大領域的改革政策主張:

大政府(規模、支出、稅制)
就業策略(最後雇主計畫)(employer of last resort,簡稱ELR)
金融改革
市場力量

明斯基主張,各種類型的資本主義都有缺陷,但我們可以發展一種比較沒有嚴重缺陷的資本主義。誠如以上的討論,他偏好投資活動氛圍較低、但消費活動較熱絡、維持充分就業且促進較小型組織發展的資本主義。他希望將政策焦點從移轉支出為主的政策,轉向以就業為主的政策。他質疑,若政府未能直接創造就業機會,就不可能接近充分就業的狀態,他從1960年代初期就抱持這樣的立場。因此,他也舉了幾項新政的就業計畫,像是平民保育團計畫(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 CCC)和國家青年局計畫(National Youth Administration, NYA),建議可以參考那些方案,打造完整的最後雇主計畫。他主張,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政府能提供無限彈性的勞動力需求,這是實現充分就業的必要因素。他估計,一個完整的最後雇主計畫花費的成本大約相當於美國產出的1.25%,這個數字和最近提倡那類計畫的人所做的估計值類似,(Harvey 1989, Wray 1998)而且也符合阿根廷及印度目前的實際經驗。此外,明斯基還提出一份全體孩童補助計畫,成本大約等於GDP的1.33%。這些計畫將取代多數的福利與失業津貼支出,而且比目前的所有計畫更能為父母提供更多機會與尊嚴。此外,他的計畫比較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就業計畫和福利計畫不同,福利計畫付款給民眾,讓他們可以不用工作,所以會在不增加供給的情況下提高需求;但就業計畫的目的則是為了創造有用的產出。明斯基也預見到,充分就業的目標勢必會推升通貨膨脹,因此,他提議採用相對固定且統一的計畫工資,這形同提供一個標準,有助於穩定整體工資水準。(過去一段時間,很多倡議「最後雇主」政策的人詳細探討這些論述,最後也都歸納出和明斯基相似的結論。)最後,他主張藉由消除薪資稅,讓退休人士得以在不失去社會安全補貼的前提下再次投入職場,從而降低勞動力參與的阻礙。
明斯基也偏好能促進權益融資(equity finance)、而非債務融資的政策,例如廢除企業稅,讓企業得以將盈餘轉給股東。由於他相信銀行的規模和與銀行維持商務往來的企業規模息息相關,所以,他偏好能支持中小型銀行的政策。他建議放寬新政對這些銀行業者的部分約束,好讓這些銀行能提供較小型顧客所需要的服務。不過美國實際上的政策卻反其道而行,美國讓最大型的銀行得以逃脫「格拉斯-史提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譯注:劃清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界線的規定)相關的監理規定,最終甚至摧毀相關的新政改革。因此,銀行業務的集中度已遠比明斯基提出這些建議時更高;在此同時,誠如先前提到的,後來的政策與創新側重「市場」,而非「銀行」,也促使銀行業展開進一步的整併。明斯基強烈倡議改用貼現窗口(而非公開市場操作)來提供準備金,以提高聯準會對銀行的監督。的確,我們可以從明斯基的提案中見到,他主張採用加拿大後來採納的系統:降低「存款準備金稅」,以及付利息給有存款準備金餘額的銀行,以及向透支存款準備金的銀行收取利息,從而實現零法定存款準備的目標。聯準會主席伯南奇(Bernanke)已經暗示,未來幾年內,聯準會可能會採取存款準備金付息的政策,而為了回應次貸危機的種種問題,他提議採用能鼓勵擴大使用貼現窗口的政策。或許這堪稱是現實世界政策進一步向明斯基的建議靠攏的領域之一,儘管那只是為了回應重大金融危機而採取的行動。但無論如何,實際的政策大致上早已更為偏離明斯基的提案,而這是新政的限制被解除、金融體系獲得「解放」後可以想見的結果。

……

▍結論

明斯基提供20世紀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而且他的真知灼見依舊極為中肯。本書包含明斯基最完整的論述,所以,我們期待這一篇導讀能為閱讀本書的人提供一點脈絡和指引。誠如世紀基金董事所寫的原始導讀,以及明斯基本人的引言所述,本書花了漫長的醞釀期才終於問世。我們修正許多數字與數學註釋中的打字錯誤,以及明顯的文字謬誤,但不打算修正內文的說明,儘管許多說明看似有點難以理解,不過我們假設那是明斯基刻意採用的說明方式。明斯基的寫作風格或許有點難懂,但多次閱讀後絕對獲益良多。這份全新版本將使新世代年輕人有幸一覽經濟學與財務學大師的巨著。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經濟流程、行為與政策

隨著20世紀最後十年即將到來,我們的經濟世界明顯變得混亂不堪。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經濟體系經歷20年安穩平靜的發展流程,但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原本井然有序的狀態開始出現亂流,在美國國內與國際上都是如此。通貨膨脹遽增,慢性與週期性失業率上升,破產案例頻傳、利率緊縮,以及頻頻發生的能源、運輸、糧食供給、福利、城市及銀行業等危機,穿插在潛藏眾多問題的經濟擴張期之間。二次世界大戰後原本相當有效的經濟與社會政策組合,在1960年代中期迅速崩壞。我們需要一個不同的方法,一個與當今根據目前普遍認同的主流理論所擬訂並實際應用在美國經濟體系完全不同的政策組合。
雖然諸如個人安全、誠實與正直等重大問題比起單純的經濟事項重要很多,但本書的重點是要討論如何穩定經濟體系。接下來的一項前提是,如果經濟體系能為每個人提供基本保障,並讓人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因為每個人都能找到工作),很多社會問題最終都會縮小到可以管理的程度,儘管這個前提可能很天真。
在經濟表現失靈,彰顯推動經濟改革有必要的時代,任何一個成功的變革計畫或改變都必須奠基於對現有制度內部各項經濟流程(economic processes,譯注:和商品與勞務生產與銷售有關的活動、行為和作業,包括原物料與天然資源的開採等。)*運作方式的深刻理解,而經濟理論理當能提供那樣的理解。各種制度與慣例並不是由老天爺指定,經濟理論也不是。經濟理論是創意想像的產物,理論的概念與構造全是人類思考的結果。本質來說,世界上沒有一個東西叫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只不過是某個理論將經濟體系的不同要素結合在一起,組成這個特殊的數字罷了;賣家面對的不是需求曲線(demand curves),而是面對一群顧客;唯有在一個允許貨幣與金融影響各種經濟事件的理論架構下,我們才能領悟貨幣與金融對經濟體系的影響。

……

雷根政府及它的計畫(多半在1981年頒布)或許是基於「經濟體系出現某個嚴重問題」的見解而做出的回應,不過,那個回應是以一個錯誤的診斷(誤判經濟體系的真正問題)和一個與資本主義基本慣例(譯注:包括生產性資產的所有權、合約的自由,以及受憲法約束的政府,這三項慣例是資本主義不同於其他社會體系機構的關鍵)不一致的經濟運作理論為基礎。自1960年代起,引發不穩定性的金融脆弱性就顯而易見,卻一直遭到漠視。去管制化(deregulation)的魄力,以及藉由大規模且長期的貨幣約束政策,還有失業引導通貨膨脹率降低的成功作為,導致1967年、1970年、1974至1975年與1979至1980年的金融不穩定性更明顯。最後放款人(Lender-of-last-resort)干預行動成功粉飾1960年代末期與1970年代那些間歇性危機所凸顯出來融資結構脆弱的問題,而到1980年代,這樣的干預更幾乎成為家常便飯。1982年年中爆發的危機,像是可以看到奧克拉荷馬市賓州廣場銀行(Penn Square Bank)倒閉,以及墨西哥披索的崩跌,似乎引進一個永久性的金融動亂體制。1984至1985年間,我們目睹最後放款人為了管理芝加哥大陸伊利諾銀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 of Chicago)的重組、阿根廷的再融資、俄亥俄州與馬里蘭州眾多州擔保儲貸機構的崩潰,以及各農業州瘟疫般的銀行倒閉潮等而進行的一連串干預。總之,「遏制不穩定性」成為1980年代經濟政策的主要任務之一;這和1950年代與1960年代的任務大不相同。

……

經濟體系並非大自然,它是透過立法程序,或是透過發明及創新的演進流程,而形成的一種組織。政策可能會改變經濟體系的細節與整體特質,而在形成經濟政策時,不僅牽涉到目標的設定,也必須體認到:實際的經濟流程取決於經濟與社會制度。
因此,經濟政策和制度的設計有關,也必須和制度的運作有關。制度是經由立法而來,也是流程演進的結果。一旦透過立法來設立制度,就會在無需人類控制的狀態下自動隨著市場流程而演進。在一個多變的世界裡,我們不能期待制度型組織的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另一方面,我們也無法無時無刻忙著大幅改變各種制度。一旦某個制度安排展現出世人認為在當下各項流程與目標下最好的成果,就應該允許那個制度安排運作一段時間,讓各項細節得以逐漸演進,而政策也應該局限在這個制度的結構內進行。唯有在經濟與社會秩序表現不夠好的證據變得顯而易見,而且愈來愈嚴重時,才有必要進行徹底的制度改革。而如今那樣的時機已經來臨。

第三章 最後放款人干預

在大政府藉由赤字來穩定產出、就業和獲利之際,最後放款人則是讓資產價值和金融市場得以穩定;舉個例子,聯準會購買、隨時準備出手購買或接受無法在市場上銷售的金融資產;等於是以它的無風險債務,取代或隨時準備出手取代各種不同資產組合當中的風險資產。在大政府出手干預總需求、各部門盈餘,以及提高各資產組合持有的政府債券之際,最後放款人努力維持資產固有結構的價值,並為不同的資產組合提供可用的再融資機會。要控制並扭轉因諸如1974年至1975年間(以及1969年至1970年和1981年至1982年間)那類金融動亂而起的所得降低趨勢,這兩種穩定作為都是必要的。
最後放款人必須明快出手干預,並確保再融資容易取得,才能防止原本單純的金融部門困境演變成交叉影響並持續探底的經濟下滑趨勢,進而造成經濟大蕭條。為了做到這點,最後放款人必須確保受保護的經濟單位無須為了履行財務承諾而被迫認賠出清它們的資產部位。一旦銀行、金融經濟單位與一般企業,乃至州及地方自治政府被迫試圖透過不尋常的管道取得再融資,最後放款人就必須提供資金,否則情勢就有可能發展為債務型通貨緊縮。
通常在所得大幅降低,以及大政府即時且自動的所得與金融穩定效應開始發揮作用以前,就會需要最後放款人操作。如果扮演最後放款人角色的機構選擇作壁上觀,放任市場力量自行運作,資產價值的下跌幅度相對當期產出價格的下跌幅度,將比它出手干預的狀態下更大;投資與債務融資型消費的降低金額將更大;所得、就業和獲利的降低金額甚至更多。如果放任這些動力持續增強,金融危機和接踵而來的債務型通貨緊縮,可能很快就會超出大政府的所得與金融穩定能力所能解決的程度。當然,即使缺乏有效的最後放款人行動,大政府最終還是能促使經濟復甦,但整個過程必須付出非常高的代價,而這樣的代價會以所得流失與資產價格崩跌的形式呈現。
儘管聯準會的最後放款人功能在1966年、1969年至1970年、1974年至1975年,以及1981年至1982年間,對經濟體系發揮重要的穩定力量,但一般人卻非常不理解這項功能以及相關的操作。最後放款人是必要的,因為我們的經濟體系隱含一些會引發間歇性金融不穩定性的固有而無法避免的缺陷。傳統的理論不認同「若放任不管,由市場資本主義自行決定一切,市場資本主義偶爾會引爆嚴重經濟蕭條的金融危機」的想法。
若希望以經濟政策成功影響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結構及運作,就必須了解美國經濟體系中,最後放款人有必要存在的特點。而唯有管理金融機構的結構,並控制合法的融資實務型態,根據上述特點來制定的政策,才有希望降低金融不穩定性發生的可能性。

第九章 融資承諾與不穩定性

▍對沖融資、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

美國經濟的特質是,借款人與放款人的貸款與放款皆以安全邊際為基礎,而一般預期,企業的資本資產如果用在生產活動上,將會產生現金流量,而這些資本資產的部位則是用股份和債務的組合所取得的財源來建立。相似的情況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儲蓄銀行等所持有的眾多金融工具部位,則是以資本、盈餘與債務的組合所取得的財源來建立。金融機構的債務可能包括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現金解約價值(cash surrender values)等等。這些金融資產預期將產生合約上明訂的現金流量。
在美國經濟體系的融資結構中,可辨識的資產部位融資型態有三種:對沖融資、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這些融資結構因債務的現金付款承諾預期的現金收入間的關係不同而各有特色,而這些預期的現金收入是來自資本資產所獲取的準租金,或是透過持有金融工具而掌握的債務人合約性付款承諾。
對沖融資單位與它們的銀行家(即安排融資的人,他們可能擁有或未擁有這些工具)預期,來自該單位營運中資本資產(或是來自持有融資合約)的現金流量,將足以應付目前與未來的合約付款承諾且有剩餘。因此,對沖融資單位不可能背負大量的活期債務。或有債務在對沖融資單位的總負債中的占比也不可能很大,除非這些意外事件是因為某些知名的精算規則而產生,保險業便是如此。由此可見,商業銀行不可能是對沖融資單位。
從事投機性融資活動的經濟單位及它們的往來銀行家預期,在某些期間(通常是短期),該經濟單位來自營運中資產的現金流量將比現金付款承諾還少。然而,若現金流量與付款被分成所得(譯注:利息)和本金的返還等組成要素(例如完全分期等額償還型房貸的月付款),那麼,該經濟單位的每期預期所得收入,就會超過現有承諾的所得(利息)支出。現金流量不足的原因是,該經濟單位在這些期間的本金科目的付現承諾大於本金科目的收入。投機性融資牽涉到到期債務的展期。
從事投機性融資的經濟單位(及它的往來銀行家)預期,稍後期間的現金收入將超過那些期間必須就目前的帳面債務履行的現金付款承諾。投機性融資牽涉到長期部位的短期融資活動。商業銀行是最典型的投機性融資組織。當對沖融資型經濟單位發生所得不足的狀況,就有可能成為投機性融資型經濟單位,而若投機性融資型經濟單位的所得暴增,或是獲得可解決原有債務的財源,也可能會轉變為對沖融資型經濟單位。
龐氏融資型經濟單位和投機性融資型經濟單位相似,因為就最近的某些期間來說,這兩種經濟單位的現金付款承諾都超過帳面自有資產的預期現金收入。然而所得科目的現金付款承諾至少在某些期間會超出所得科目的預期現金付款收入的狀況。投機性融資型經濟單位的短期現金流量或許可能暫時不足以履行現金付款的承諾,但它們的未清償債務倒不至於因此增加,相較之下,龐氏融資型經濟單位光是融資成本就高於它們的所得,所以,未清償債務的面額將增加:龐氏融資型經濟單位會將它們的利息資本化後,加入負債結構。
從事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的債務人與銀行家預期能順利經由再融資、增加舉債或降低不必要的金融資產存量等方式,順利應付債務的付款承諾。以對沖融資型經濟單位來說,唯有實際收入少於預期收入,它們才可能難以履行未清償的融資承諾,但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型經濟單位非常容易受金融市場的發展所傷。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型經濟單位總是忙著應付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情勢,但對沖融資型經濟單位則不受那些變化影響。
龐氏融資活動常常會讓人聯想到邊緣性(fringe)或欺詐性的融資實務,儘管不盡然有欺騙的意圖。必須藉由舉債投資來產生所得、並進而支付利息與股利的經濟單位,便是從事龐氏融資活動的經濟單位。投機性融資安排可能因利率或其他成本上升或所得短缺等因素,而轉化為龐氏融資結構。另一方面,若盈餘好轉,或成本降低,尤其是利率降低,龐氏融資也可能轉化為投機性融資。再融資會改變付款的時間型態,故有可能改變一個經濟單位的資產負債狀況。
債務重整(Debt restructuring)通常是為了將投機性融資結構轉化為對沖融資結構,另外,放款人可能會為了將龐氏融資型經濟單位轉化為投機性融資型經濟單位,而在融資條件上讓步。在過去十年,克萊斯勒、紐約市、巴德溫聯合公司(Baldwin-United)與巴西等多元的實體組織所發生的再融資與債務重整活動,目的都是要使這些組織的融資活動慢慢朝對沖融資的方向前進。

第十一章 通貨膨脹

▍大政府的恩典與詛咒

1960年代中期以後,金融體系流於脆弱與不穩定,而大政府是防止這樣的金融體系因全面性金融危機、債務型通貨緊縮與深度經濟衰退而崩潰的主要力量。儘管如此,1966年以來的金融創傷,還是引發一次比一次嚴重的斷層與經濟衰退。不過,1974年至1975年與1981年至1982年的經濟雖然嚴重衰退,卻都未曾發生大蕭條,這終究是好事一樁。所以,能防止債務緊縮與深度經濟蕭條發生的大政府,堪稱一種恩典。
作為雇主與發放移轉支出的單位,我們的政府組織(包括聯邦、州及地方政府)不僅龐大,成長也相當快速。目前不僅領取政府薪資的勞動力占比增加,政府勞工的薪酬上漲速度也比其他領域的員工快。此外,移轉支出計畫激增,而且這類支出被有效指數化。政府以擴大政府規模的作法來回應1966年經濟趨緩與1970年和1974至1975年間的經濟衰退(1981年至1982年的國防擴張,使政府規模進一步擴大)。當大政府的擴張速度高於經濟體系的產出擴張速度,就會引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會導致投資決策缺乏效率,而且,通貨膨脹是一種殘酷的稅收。因此,會引發通貨膨脹的大政府,堪稱一種詛咒。
193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每當所得與就業人數降低,大政府都會出面維繫需求與獲利,並為資產組合注入安全資產,因此,美國經濟每每得以避免陷入深度的經濟蕭條。然而,大政府防止經濟陷入深度蕭條的那個流程卻會引發通貨膨脹,而且,隨著政府在經濟衰退期間為支應赤字而發行的政府負債被注入資產組合,意味經濟體系在後續的擴張期為投資活動提供資金的能力也逐漸累積起來。
金融不穩定性是擁有複雜金融體系的資本主義經濟體根深蒂固的特質之一。不過,這並不意味所有資本主義經濟體都同樣不穩定。目前世界上存在各種資本主義經濟體,而我們的想像力更能夠建構無數多可能的資本主義經濟體。
若想要打造一個更好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就必須減輕、甚至消除促使經濟朝不穩定發展的推力。這意味我們必須改變美國現行系統運作與政策操作的制度框架。這個問題沒有神奇的解方:若想達到更好的成果,就必須進行嚴肅的改革,但在推動這些改革之前,必須先有一個理解:任何擁有民間資本資產所有權、民間投資和複雜金融體系的經濟體,一定是一個不穩定的經濟體。事實上,通貨膨脹這個不穩定性的特點,正是規避以「深度經濟蕭條」形式來表現的不穩定性而採取行動所帶來的結果。

▍通貨膨脹的紓解

當消費財生產活動的工資上漲速度超過生產消費財的平均勞動生產力成長速度,或是成本加成的組成要素相對消費財總工資費用增加,就會發生消費者物價通貨膨脹。當貨幣工資增幅溫和,而且當成本加成的組成要素停止上述那種相對上升的狀況,通貨膨脹則會趨於緩和。
貨幣工資的過往發展闡述了通貨膨脹障礙的效力:當實質工資的降低主要導因於成本加成的提高或勞動力的平均效率降低,通貨膨脹障礙會強迫勞工接受較低的實質工資。當工會勢力薄弱,而且失業率很高,通貨膨脹障礙就會很高:近期失業率愈高,通貨膨脹障礙就愈高。此外,高失業率會削弱工會的勢力。因此,高失業率會對通貨膨脹造成複合性的影響,包括直接的影響,以及經由對工會勢力的影響而產生的間接影響。
當期貿易與服務收支赤字對成本加成的決定是一個減項。打破通貨膨脹的一個方法,就是讓經濟體系充斥消費財,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個方法就是維持巨額的國際貿易收支赤字。
1982年年底時,失業率非常高,此時,為各州及地方政府愈來愈高的支出提供資金來源的聯邦政府計畫卻趨於穩定或漸漸減少,而在1983年與1984年,整個國家充斥進口商品。所以,儘管當時政府赤字非常高,通貨膨脹率卻漸漸降低。雷根之所以能在採納巨額財政赤字與放寬貨幣供給的同時,「成功」紓解通貨膨脹,主要原因在於他打破工資對殘存通貨膨脹的反應,並維持極高的國際貿易收支赤字。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明斯基《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探究金融不穩定與經濟週期波動的根源
解析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反覆爆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