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 Can Help! A Short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U.S. Diplomacy
作者 | 張國城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美國的決斷: 台灣人應該知道的美國外交思維與決策:以契約為本、以民主自由為重,受三權分立約束,但重視軍事實力和集體安全。美國的外交政策重視利益,但也比任何國家更重 |
作者 | 張國城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美國的決斷: 台灣人應該知道的美國外交思維與決策:以契約為本、以民主自由為重,受三權分立約束,但重視軍事實力和集體安全。美國的外交政策重視利益,但也比任何國家更重 |
內容簡介 道德,是美國外交重要的原則。 以契約為本、以民主自由為重, 受三權分立約束,但重視軍事實力和集體安全。 美國的外交政策重視利益, 但也比任何國家更重視自由主義的理想。 從《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援保台,到近期台美關係升溫, 美國展現了「鐵肩擔道義」的決心。 但是,台灣準備好了嗎? 【財產上的損失是可以賠償的。那些愛好和平與無辜的人的生命,卻是無法彌補的。】──威爾遜 【我相信,我們必須幫助自由民族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命運。】──杜魯門 【為確保自由的勝利,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支持任何朋友,反抗任何敵人。】──甘迺迪 【在全球鞏固和推進自由與民主,美國要充當領導角色,以聯盟為基礎,協調聯盟各國的集體行動,共同分擔責任。】──老布希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小羅斯福總統隨即宣戰,在艱苦作戰四年後徹底擊垮日本。資源貧瘠的日本為何膽敢挑戰廣土眾民、物產豐饒的美國?此前,儘管德國與日本已經分別在歐亞發動戰爭,但美國一則未建立龐大常備軍,二則孤立主義作祟,遲遲不投入戰爭。美國社會的偏安心態誘發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僥倖心理,誤以為日本只要能對珍珠港施加毀滅性打擊,就能癱瘓美國意志,逼其求和。 1945年,在雅爾達會議上,史達林把美國對蘇聯的配合,視為因其民心厭戰而有的懦弱退縮,遂以武力大肆擴張其共產勢力。二戰結束後,北韓金日成在蘇聯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建軍備戰。而在南方,美國遵守聯合國大會一一二號決議,逐步從南韓撤軍。同時,美國在中國放棄了對蔣介石的支持,更加鼓勵了金日成揮兵南下的野心。韓戰於是爆發。 在《美國的決斷》中,張國城老師以大量近代史來證明,20世紀幾場最重大的危機或戰爭,不但不是美國發動的,反而都是因為美國未勇於承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而讓野心狂徒有機可乘。 美國的「道德外交」除了展現在對抗暴力、尊重民主自決之外,更在於建立以契約為本的國際秩序。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主張反對秘密外交、限制軍備、維繫航海自由、消除貿易障礙、尊重殖民地人民心聲,開啟了自由主義外交原則的先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為了不是發生在本國領土上的戰爭,犧牲子弟性命無數,戰後非但不取歐亞寸土,還以「馬歇爾計畫」大力資助歐洲的恢復,更陸續領導建立「聯合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作為促進各國平等對話、合作發展、確保集體安全的國際組織,締造了七十年的世界和平與繁榮。 《美國的決斷》以三部分向讀者介紹美國的外交思維與決策:從獨立建國到2020年的美國對外關係史;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機構與思想;以及美國與中國、台灣的外交史。張國城老師在書中將說明,美國獨特的建國歷程與精神,使其成為一個充滿自由主義之道德理想的國家,其外交政策受到民意與三權分立機制的監督制衡,重視遵守契約與集體共識。但同時,美國也兼顧現實主義思維,厚植軍事實力,在戰爭中計畫以絕對優勢武力壓制對手,以求減少傷亡,並縮短戰爭。 無可諱言,美國的政策有其自私自利、荒腔走板的一面,這是因為如同任何民主國家,美國政府必須以國內選民的利益為首要考量,並常受限於決策者的智慧、人格與本位主義。然而,美國的作為亦經常遭到誤解與苛責,其貢獻則常被低估,或被視為理所當然。鑑於美國的地位,理解美國的決策思維是任何其他國家之所必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就因為成功爭取到美國參戰而贏得最後勝利。 時值美中衝突升高之際,台灣究竟應該如何評估美國的作為,成為所有國民心中的疑惑。《美國的決斷》主張,美國不僅不是許多批評者口中窮兵黷武、欺負弱小的帝國,而是一個具備「鐵肩擔道義」之精神、願意續絕存亡、濟弱扶傾的世界警察。尤其,從1954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開始,雖然其後發生了中美斷交,但美國在軍事、外交與經濟上對台灣的援助,主要是出於道義責任,並無實質上的利益或必要。如何正確解讀美國的政策、掌握美國決策者的思維,進而爭取美國的支持與合作,將攸關台灣未來的安全與福祉。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 汪浩(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張登及(國際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鄭弘儀(資深媒體人)
作者介紹 張國城張國城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會計系雙學位,會計師國考通過,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與國際關係博士。就讀大學時即創辦「臺大蘇聯與東歐事務學會」並籌備「中國大陸事務學會」兩學術性社團。曾任高雄市政府顧問、國防部副部長機要秘書;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擅長國際關係理論、東亞區域政治、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 任職於台北醫學大學期間,張國城老師對年輕一代的台灣學生充滿信心。他相信在新式教育的訓練下,年輕一代的台灣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思辨能力都有大幅的成長,因此,為人師表更需兢兢業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教學生涯的八年中,張老師曾榮獲多次傑出教學評鑑獎項,包括系級、院級與新進教師教學獎,並於106至109年連續四年獲得北醫全校性的「傳習教師獎」。最近三年,為了更瞭解大學生的求學經驗與成果,張老師更三次重新參與大學指考。 在政治主張上,張老師相信缺乏被國際認可的國家身分對台灣的實質利益造成全面且巨大的傷害,因此其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堅持不是建立在情感與歷史認同上,而是以理性分析為基礎。多年來他亦不斷呼籲台灣人必須強化對中國勢力在台灣各方面統戰與滲透的危險。他提出的「台派十守則」近年來已成為具有本土意識的台灣青年在觀察、思考,與立身處世上自我鞭策的指導方針。「五龍治水」、「利出一孔」等概念也是觀察親中勢力對台灣的威脅時不可或缺的理論工具。 著有《國家的決斷》、《兩岸關係概論》、《東亞海權論》、《台灣健檢書》等書。負責主持的科技部經典譯注計畫包含當代國際關係學泰斗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的經典《決策的本質:解釋古巴飛彈危機》(Essence of Decision),以及哈佛大學約瑟夫.奈伊的《了解國際衝突:一項對歷史和理論的介紹》(Understanding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產品目錄 目錄 序 言 台灣人為什麼需要瞭解美國? 第一章 追求幸福的自由:建國時期的決斷與奮鬥 ◎立國精神與美國的外交決斷 ◎獨立戰爭的意義 ◎美國與英法的關係 ◎一八一二年戰爭 ◎不想有龐大的常備軍 ◎槍砲時代的軍事思維 ◎美軍的分權與制衡 ◎減少傷亡與縮短戰爭是首要目標 第二章 昭昭天命:在北美洲的擴張運動 ◎路易斯安那購地案:買來五分之一的領土 ◎密蘇里妥協法案:自由與奴隸之爭 ◎美墨戰爭:美國展現帝國野心 ◎美西戰爭:完全排除西班牙勢力 ◎夏威夷的悲劇:「以商圍政」「以民逼官」的戰略 ◎華盛頓的臨別箴言:孤立主義的誕生(一) ◎廣袤的北美大陸:孤立主義的誕生(二) ◎國務院的官僚慣性::孤立主義的誕生(三) ◎門羅主義與巴拿馬運河 ◎民主是美國擴張的助力 第三章 鐵肩擔道義: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道義責任 ◎德國以潛艇封鎖英國 ◎美國為了世界民主而參與一戰 ◎門戶開放政策維持中國不被瓜分 ◎美國海軍面臨日本時的兩難 ◎因為沒有島嶼而必須發展航空母艦 ◎日本誤以為美國會怯戰 ◎組織利益對美軍戰略的影響 ◎太平洋戰爭:美軍在失敗中記取教訓 ◎大西洋戰爭:美國助英抗德 ◎二戰後世界秩序的締造者 ◎日軍誓死奮戰的意義 第四章 世界警察:美國領導自由世界對抗共產極權 ◎雅爾達會議讓蘇聯食髓知味 ◎土耳其危機與杜魯門決心援助歐洲 ◎北約提供的集體安全保障 ◎《大西洋憲章》的意義 ◎金日成因美國撤軍而決議南犯 ◎阿拉伯國家無意與美國合作反共 ◎以色列與英法策動蘇伊士運河危機 ◎艾森豪主義開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越戰讓美國身陷泥淖 ◎尼克森犧牲南越與中華民國 ◎美國在越戰上犯了什麼錯? ◎進軍巴拿馬是為了推翻獨裁者 ◎出兵伊拉克挽救科威特 ◎雷根啟動軍備競賽 ◎為意識形態而戰的世界警察 第五章 美國獨霸的年代 ◎塞爾維亞對新世界秩序的挑戰 ◎柯林頓政府參與北約軍事行動 ◎師出有名的阿富汗戰爭 ◎重挫美國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 ◎北韓核武問題難以化解 ◎反恐戰爭的得與失 第六章 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機構 ◎總統的選舉方式決定其政策思維 ◎不可忽視的國會外交權 ◎國務院與國家安全委員會 ◎國防部與各戰區司令部 ◎文人領軍的指揮系統 ◎動見觀瞻的智庫 ◎美國總統幾乎都有戰爭經驗 第七章 指導美國外交政策的思想 ◎現實主義與權力平衡 ◎自由主義與集體安全 ◎建構主義與國家認同 ◎國際組織強化國家身分之重要 ◎艾利森提出的三種決策模式 ◎「利益」的複雜性 第八章 美國與中國 ◎美國對中共的第一印象 ◎承認中共為一政治實體 ◎馬歇爾對國共鬥爭的態度 ◎《中美關係白皮書》對國民黨徹底失望 ◎赫魯雪夫上台導致中蘇關係破裂 ◎尼克森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卡特與中國建交 ◎《八一七公報》犧牲了台灣 ◎柯林頓助中國融入世界貿易體系 ◎印太戰略並未改變一中政策 ◎印太聯盟成功的關鍵 第九章 美國與台灣 ◎美國的兩難:誰能取代蔣介石? ◎美國的兩難:如何防禦台灣卻不捲入中國內戰? ◎美援救了台灣經濟 ◎蔣介石的偏執導致台灣退出聯合國 ◎李登輝推動民主化獲得美國支持 ◎柯林頓對台灣的支持與侷限 ◎小布希軍售案受阻的影響 ◎美中對抗的機遇 ◎美國有可能取消一中原則嗎? 第十章 美國外交決斷的本質 ◎美國外交原則與出兵援台 ◎面對中國美國會怎麼做?台灣又該如何? ◎美國是帝國嗎? 註釋
書名 / | 美國的決斷: 台灣人應該知道的美國外交思維與決策 |
---|---|
作者 / | 張國城 |
簡介 / | 美國的決斷: 台灣人應該知道的美國外交思維與決策:以契約為本、以民主自由為重,受三權分立約束,但重視軍事實力和集體安全。美國的外交政策重視利益,但也比任何國家更重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524302 |
ISBN10 / | 9865524309 |
EAN / | 9789865524302 |
誠品26碼 / | 2681932517002 |
頁數 / | 38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2.2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道德,是美國外交重要的原則。
以契約為本、以民主自由為重,
受三權分立約束,但重視軍事實力和集體安全。
內文 : 試閱:第三章 鐵肩擔道義: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道義責任
◎日本誤以為美國會怯戰
一九三一年,日本開始加速在中國的擴張。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成功扶植偽滿洲國,其目的除了是為了取得滿洲的天然資源外,也是作為防範蘇聯的重要腹地。滿洲國的建立遭到國際聯盟譴責,最終導致日本退出國際聯盟。此後,日本與其他列強在中國的利益衝突漸趨緊張,更與中國連連爆發軍事衝突,雙方多次簽下停戰協定。一九三六年,日本內部爆發嚴重的政變「二二六事件」,之後軍方掌握日本的政治。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時,中日兩國又再爆發軍事衝突,中華民國政府拒絕日本所開出不平等和平條約,全面性戰爭因此爆發。
對美國來說,由於「門戶開放政策」,加以道德外交的原則,是列強中唯一表達反對日本、支持中國的國家。胡佛政府的國務卿史汀生(Henry Stimson)於一九三二年一月,宣示美國官方立場,即所謂的「不承認主義」(Stinson Doctrine of non-recognition)。它主張基於「不法行為不產生權利」原則,不承認以武力造成的國際領土變更。同時基於「條約優先」原則,主張「……凡中日兩國政府或其代表所訂立之任何條約或協定,足以損及美國或其人民在華條約上之權利,或損及中國主權獨立或領土及行政之完整,或違反國際上關於中國之政策即通常所謂門戶開放政策者,美國政府均無意承認。」
但是,由於蘇聯在一九一七年爆發共產革命,意識形態的衝突開始發生,美國、英國和日本都曾出兵西伯利亞。為了牽制共產主義的蘇聯,英國和美國一度希望日本能北上進攻蘇聯,所以並沒有完全制止日本攫取滿洲,美國和英國都對中日之間的軍事衝突保持中立,甚至還出售給日本戰略物資。英國也在國際聯盟中阻止對日經濟制裁。
兩次世界大戰中,打破美國孤立主義參戰的都是民主黨籍總統。小羅斯福總統在一九三二年當選總統後,美國對於德日的擴張開始警覺。小羅斯福向來對英法和中國具有好感。中日戰爭在一九三七年爆發時,美國雖然保持中立,但他仍默許軍火輸入中國。一九四〇年他批准用五十艘舊驅逐艦換取美國對英國在大西洋上海軍基地的使用權,實際上是協助英國對抗德國的潛艇封鎖。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他更在「爐邊談話」廣播節目中強調美國要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日本在一九三七年發動對中國的戰事,雖然軍事上連戰連勝,但是無法一舉消滅中國,反而形成極大的經濟和軍事負擔。資源的消耗更是快速。要從哪裡取得繼續作戰的資源,成了日本所面臨的最大戰略議題。日本陸軍主張往滿洲國北部的西伯利亞擴張,海軍則傾向於主張南下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起初北進派勢力較大,但在一九三九年日本與蘇聯在當時的滿洲國與蒙古國的邊界諾門罕一帶發生諾門罕戰役,日軍慘敗,證明蘇聯紅軍對於日本陸軍來說仍是難以應付的敵人。因此北進派偃旗息鼓,南進派占了上風。
日本戰略方向的轉變立刻引起美國與殖民東南亞的英國(殖民馬來亞、緬甸和香港)與荷蘭(殖民印尼)的注意。由於威脅來臨,英國與美國開始對日本進行貿易制裁與經濟封鎖,開始了所謂「ABCD包圍網」,取自四個國家的頭一個英文字母,包括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與荷蘭(Dutch)。其中石油與鋼鐵的禁止輸入對日本的影響最大(刺激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基地),日本也因此與美國、英國談判。美國則重申「不承認主義」,一九四一年,小羅斯福總統的美國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提出《赫爾備忘錄》(Hull note),內容包括日本全面從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撤軍,承認重慶國民政府,美日互相解除資產凍結等,日本視為最後通牒,並開始準備對美戰爭。
一九四一年三月,美國國會通過一七七六號法案,史稱「租借法案」,該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售賣、轉移、交換、租賃、借出、或交付任何防衛物資,予美國總統認為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之國家政府」。法案最初授權總統借出不多於十三億美元的物資。小羅斯福隨即成立「租借法案管理辦公室」。在法案生效時,可使用國家僅包括大英國協,四月之後中華民國開始納入,並於十月允許蘇聯運用此法案採購物資。
為了抑制日本擴張,美國於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凍結日本在美資產。八月一日,小羅斯福總統下令對「所有侵略國」實施石油禁運與經濟制裁,英國與荷蘭同時跟進。對於石油、鋼鐵、工具母機有百分之七十從美國進口的日本來說,這政策極為致命,除非日本將軍隊撤出中南半島與中國,否則日本國內儲存的石油資源將會耗盡。日本不接受此條件,並決定進攻東南亞奪取該地資源,以維持日本的霸權,並持續對中國的戰爭。
美國在東南亞除菲律賓以外沒有殖民地,理論上日本要奪取資源可以不用和美國開戰。但日本已經認定美國會出手干預,所以與其等到美國出手干預,協助英荷之後再被動應戰,日本不如先發制人,先行摧毀美國以夏威夷珍珠港為基地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再奪取菲律賓、關島、威克島等美國可拿來作為前進基地的領土,以排除奪取東南亞資源的阻礙。
日本為什麼會有這種戰略?這和美國沒有龐大的常備軍,以及不想捲入長期戰爭有關係。因為沒有龐大的常備軍,所以日本預計在戰爭初期可以取得優勢,而美國不想長期戰爭,所以有可能在夏威夷陷落後就談和。以事後之明來看,當美國沒有展現對抗武力侵略的意志與決心,疏於必要的戰備,反而招致了戰爭。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美國時間是七日),日本以海軍艦載機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總部──夏威夷的珍珠港──造成美國艦隊巨大損失,史稱珍珠港事變。日軍同時進攻香港、菲律賓、英屬馬來亞,接著是荷屬東印度群島(現在的印尼)、關島、威克島等地。在馬來亞海戰中,日本又大敗英國東洋艦隊。由於日本軍力強大、作戰準備包含訓練、士氣都強過盟軍,又掌握制空制海權,在幾個月內就橫掃亞洲,掌握了戰前所覬覦的各項資源,並將西方國家勢力逐出大半個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