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亞戰爭肯定論 | 誠品線上

大東亜戦争肯定論

作者 林房雄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台灣以往都接受「抗日戰爭」的解釋體系,也非常習慣「太平洋戰爭」的視角和論述,但本書想告訴你,不,那其實是「大東亞戰爭」,是從幕末就已開始的「東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以往都接受「抗日戰爭」的解釋體系,也非常習慣「太平洋戰爭」的視角和論述,但本書想告訴你,不,那其實是「大東亞戰爭」,是從幕末就已開始的「東亞百年戰爭」之起點,是日本抵抗「西方列強入侵亞洲」的戰爭之最終章!來自戰後日本右翼的經典、無法被忽視的論述,一部至今仍充滿爭議的日本近代史!無論你同意或反對日本右翼對二戰的歷史解釋,要瞭解此種思潮,本書正是無可迴避的原點。「我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不是為了合理化日本至今所走的腳步。只是,為了抵抗『歷史偽造』與『全面否定、醜化民族精神』而書寫。」──林房雄●幕府末年日本的「開國」,是在「西力東漸」之下的屈從嗎?──從「攘夷」轉變成「開國」,只是將「開國」當成儲備未來實力的手段,事實上「開國即為攘夷」。在薩英戰爭與馬關戰爭中,儘管敗北,薩摩、長州兩藩卻展現出超乎西方預料的強烈抵抗,使得列強明白不可能以武力占領日本。列強無法像對待東亞各國一樣一口氣將日本殖民地化,只好退而採取漸進的戰法。「大東亞戰爭」的根源即始於此處。●戰前的日本存在著「右翼法西斯主義」嗎?──同盟國陣營對二戰的定義是「法西斯主義與民主主義的戰爭」。然而頭山滿、內田良平不像墨索里尼,東條英機與石原莞爾也不像希特勒。同盟國自己內部政治體制就充滿差異,何況協約國。日本右翼運動的歷史,遠早於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與德國納粹主義,也沒有像這兩者為了奪取政權而組織過政黨。戰前日本右翼的運動無法定義成法西斯主義。●珍珠港事件是日本單方面的「偷襲」嗎?太平洋戰爭發生的原因是?──珍珠港是為了讓日本先發動最初一擊的誘餌。從一開始日本並沒有要引發太平洋戰爭的打算。日俄戰爭之後,美國便以日本為太平洋上的假想敵,擴軍、制訂戰略,花了將近三十年布局,穩妥的逐漸稱霸太平洋。日中開戰後,美國對蔣介石的援助使日本的輿論開始將之視為敵性國家,認為不打敗美、英就無法使蔣屈服的意見逐漸擴大。美國對日本的開戰意識一直領先於日本,在做好充足的戰爭準備之後,美國大膽實施石油禁運,將日本逼上踏入陷阱的絕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因戰敗而進行「一億總懺悔」,使得明治以來到戰爭結束為止的歷史都受到強烈反省、批判。日本被迫接連學習基於美國立場的「太平洋戰爭史觀」,基於蘇聯立場的「帝國主義戰爭史觀」以及基於中共立場的「抗日戰爭史觀」。對大東亞戰爭的理解,如果聽從美國的,就是「民主戰勝法西斯」。聽從蘇聯的,就是「美英帝國主義與日德帝國主義衝突」。聽從中共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遭遇慘痛挫敗」。然而,不論如何「只有日本的國民有機會如此自主的、從多元的角度反省那場戰爭」。而本書作者林房雄在一九六〇年代,日本左翼論述的最高峰之時,即在本書中主張:日本建立屬於自己的「大東亞戰爭史觀」的時機已然到來。對日本來說,「大東亞戰爭」是一場「持續百年的漫長戰爭」的最終章。而這場「東亞百年戰爭」是日本無法迴避的「悲壯命運」,日本鎖定的目標始終都是「西方列強」與「亞洲的解放」,但是在孤軍面對列強勢力的包圍下,這注定是一場不得不打、卻又必然失敗的戰役。這是日本這個國家在現代文明所處的特殊位置上,必須扮演的角色。隨著二十世紀的進展,日本遲早必須展開源自這個地位的悲壯命運。日清戰爭雖然戰勝,卻受到「三國干涉」,日俄戰爭雖然戰勝,卻沒有獲得任何賠款,在「東亞百年戰爭」中,日本雖然在戰鬥中取勝,卻都是「受挫的出擊」。看似一步步進展的「帝國主義侵略」──從日清戰爭、日俄戰爭、兼併朝鮮、到滿州事變、中日戰爭──其實都只是「東亞百年戰爭」這個邁向悲劇宿命的其中一環。最終,這場持續百年的孤軍奮鬥,日本破壞了列強在亞洲建立的殖民地結構,至於代價則是,日本的民族精神被醜化,背負所有侵略東亞的戰爭罪名。而對抗西方勢力入侵亞洲的「東亞百年戰爭」的大旗,則從日本手中傳給了戰後新崛起的中共。今天的中國面對西方國家進入亞洲的態度,恰似戰前的日本帝國。今後的日本,不可能繼續,更不可能重複這場「百年戰爭」。但是,對於長久以來習慣用「日本逐步侵略中國」的框架來理解戰前歷史的台灣來說,只不過看到了歷史的其中一個面相而已。林房雄對於「大東亞戰爭」的「肯定」,並非失去理性的偏執,如果將其論述放回戰後一九六〇年代的時空背景,則存在著以日本自身主體為出發點,屏除外國「進步」思想,建立專屬於日本的戰前史觀的意義。林房雄真正想「肯定」的,不只是「大東亞戰爭」,而是「日本」這個國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房雄(1903-1975)日本作家,文藝評論家。熊本第五高等學校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科。以無產階級文學作家的身分登入文壇,曾因治安維持法被檢舉入獄。一九三二年出獄後表明思想「轉向」,隔年與川端康成、小林秀雄等人創刊《文學界》雜誌。一九三四年在中央公論社刊行《青年》,三六年時發出「無產階級文學作家歇業」宣言。戰後以「白井明」的筆名發表的時事評論,相較於當時盛行的左翼論述,給日本帶來了新的言論活力。從一九六三至六五年在《中央公論》雜誌刊載的本著作,引起了廣泛的議論,其餘波至今不墜。一九七○年時擔任三島由紀夫追悼會的邀集發起人代表。畢生著作豐富,現存有《林房雄著作集全三卷》、《林房雄評論集》。■譯者簡介許哲睿一九八六年生於台北市。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是從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觀點討論戰略。以日本航空自衛隊為題目撰寫碩士論文,有數篇日本國防相關的文章、報導散見於軍事雜誌。曾任立法委員助理。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東亞百年戰爭──持續了約一世紀的「一場漫長戰爭」第二章 薩英戰爭與馬關戰爭──日本超乎預期的抵抗力量第三章 明治維新與英法謀略戰──坂本龍馬間諜說第四章 征韓論──遭到抑制的出擊論第五章 武裝的天皇制度──未解的懸案第六章 日清戰爭與三國干涉──「日本悲壯的命運」第七章 日俄戰爭的推動者──日本「右翼」的起源第八章 右翼與法西斯主義──日本沒有法西斯主義第九章 荷馬李的日美必戰論──關於日美戰爭開始期的一項旁證第十章 兼併朝鮮──帶有利齒的民族主義第十一章 修改條約──日本在不平等條約下受苦了五十六年第十二章 昭和動亂的思想背景──大川周明與北一輝第十三章 滿洲事變序曲──皇姑屯事件第十四章 內政派與外政派──作為外政派之爆發的柳條溝謀略第十五章 往日中戰爭發展──「東亞聯盟」的理想與現實第十六章 昭和維新──趕不及的「敵前作業」第十七章 大東亞戰爭開戰──敗而無悔的戰爭第十八章 民族主義有尖牙──尼赫魯的警告第十九章 日本、亞洲、世界──給未來的細微預測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
作者 / 林房雄
簡介 /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台灣以往都接受「抗日戰爭」的解釋體系,也非常習慣「太平洋戰爭」的視角和論述,但本書想告訴你,不,那其實是「大東亞戰爭」,是從幕末就已開始的「東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516877
ISBN10 / 9869516874
EAN / 9789869516877
誠品26碼 / 2681511339001
頁數 / 6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3X19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