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邊界: 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 | 誠品線上

憂鬱的邊界: 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

作者 阿潑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憂鬱的邊界: 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我恨旅行。」而我熱愛衝破我們和他們的邊界線,從東亞各國回望台灣。為什麼我們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西方的文化點滴,卻不熟悉時時發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恨旅行。」而我熱愛衝破我們和他們的邊界線,從東亞各國回望台灣。為什麼我們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西方的文化點滴,卻不熟悉時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東亞文化? 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離台灣這麼靠近的國家,我們為什麼卻感到陌生?我們有多少成見,使得我們不願意甚至迴避於認識這些地方?而只把他們歸為「外籍」或「陌生」的一類,這些邊界是誰畫出來的?從事媒體工作,具有人類學背景的阿潑,效法人類學家的精神,到東亞各國旅行時不忘田野調查,尋找邊界如何具體而微地作用在不同國族的人群之中;而阿潑也以與當地人同桌吃飯為目標,在深刻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東亞並非想像中陌生,台灣和他們也同樣有著因邊界而造成的憂鬱情景,而他們和台灣之間有各式各樣的關係。她沿著邊界行走,一路追索著每條國界上那些難分難解的認同與曖昧的身分:她在越南古芝地道體驗越戰的烙印,也前往南北韓38度線理解韓戰的寒冷;她到澳門不住豪華酒店,而住進木板隔間的破舊旅館,看見城市嫖賭不分的難堪過去;她從中國與北朝鮮邊境乘坐廉價巴士前往北京,體驗底層中國的生活;她進入泰緬邊境小鎮探訪,甚至在越南火車上被警察誤以為是中國偷渡客。一般旅客不敢做的事情,她都勇於嘗試,原因在於,她想要更深入當地,重新越過憂鬱的邊界,找出認同為何困惑的答案。「印尼華人幾乎不搭火車、巴士,他們只搭飛機。在他們的想像中,這些便宜的陸路交通工具滿是危險,又因為沒搭過,恐懼更被無限放大。但實際上不然,從雅加達到萬隆的『恐怖火車』,卻擁有空中巴士一般高級享受。沒有他們所說的壞印尼人。」這類刻板印象與文化偏見的打破,書中比比皆是。阿潑站在東亞各國的邊界上,對每一個性鮮明但又揹負著跟台灣類似殖民歷史的國家,作出關於邊緣、身分、認同這幾個主題深刻且生動的描述,而她也點出了新一代人關於認同的想法。透過一次次邊界的旅行,阿潑勇往直前,她讓我們理解:在邊界之外,還有更多的邊界。而這些邊界,在當今的社會與人心之中,始終曖昧地作用著。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推薦人:張翠容 專文推薦余佳璋(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張 正(四方報總編輯)張瑞昌(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楊宗澧(社運工作者,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賴樹盛(NGO工作者)簡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羅正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遞增排序)記者阿潑不是一般的背包客,僅以經濟克難的方式踏行每個景點或聚落,而是透過強烈目的性與有計畫地在走訪他堅持關心的城鄉,且那些路線多半鮮少出現在旅遊書或遊記式部落格上。也因此她的文章,多了些來自記者專業調查訓練與深度訪談結果得出的人文味,不僅具閱讀趣味性,還帶些特有視角。--余佳璋(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再遠也不怕,再荒僻也不退懼,帶著遠闊的眼界和胸襟氣度走到山巔海角,她的旅行是尋找而非放棄,不是流浪或放逐,而是尋找問題與答案。--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我覺得,阿潑不只把旅行當作跑田野,更把整個大東亞當成巨型遊樂場,抱著破關的頑皮心情一關闖過一關。無奈心思太細密敏銳,冒險玩樂之際,又克制不住地認真起來哀傷感嘆兼反省。當然,阿潑沒有辜負記者與人類學家的身份。多年奔波,以她一如其名時而活潑時而潑辣的文字,累積出這本百轉千迴的田野筆記,帶領讀者進入謎一般的世界。--張正(四方報總編輯)這是一部深情的邊境流浪史,作者從島嶼出發,在國界的交會發現,那位處大陸邊緣的家鄉,竟是如此深情。--張瑞昌(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我總用抽象的方式認識東南亞、韓中港澳,而阿潑則用具體的行走認識。作者揉合人類學式的、旅行書寫的、新聞題材的風格,任何習於從閱讀過程中增益認知與樂趣的人都會發現,本書讓人開卷有益。--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一本學術教科書難以完全打破那道台灣與東南亞社會之間的文化藩籬,但是一本人類學家的旅行筆記,也許就此扭轉你對東南亞的認同想像。--楊宗澧(社運工作者,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不算意外地發覺她連一般人最放鬆想好好享受的遠行,竟也能藉著街頭巷尾的哈拉閒聊寫下了這令人著迷的田野筆記。關於這位菜鳥人類學家觀看世間的獨有視角,以及對文化與社群的無盡關懷,絕對值得大夥好好捧讀此書盡情享受。--賴樹盛(NGO工作者)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一書的開頭說:「我恨旅行」。而阿潑,一個熱愛旅行的文化記者,雖然她說她沒有繼續人類學研究,但是這本書記錄幾年來她旅行亞洲國家的所聞所思的主軸:邊界、身分與認同,卻是目前人類學極為重要的議題。--簡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邊界」是個無法避免的專有名詞,如果沒邊界,如何講模糊曖昧的地帶?然而有邊界,也正是情感無法安歇的因素!不得以而用「邊界」一詞,只好是「憂鬱的」。我們在書中看出,有政治的邊界、國家的邊界、文化的邊界、情感的邊界。原來在現實生活中,邊界並非單數。阿潑以人們的複雜處境,描繪出流動的、變化的、雜揉的邊界,並詳述在其中安身立命的故事。--羅正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阿潑六年級生,本名黃奕瀠,受過新聞與人類學訓練,擔任過記者、偏遠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志工和NGO工作者,現職為媒體工作者。將社會當成一個「田野」來觀察,尤其對文化議題感興趣,喜歡自學亞洲各國語言。渴望了解世界,喜歡自助旅行,總是發揮人類學家精神賴著當地人聊天,以「是否和當地人同桌吃飯」作為旅行成功與否指標。曾著有《看不見的北京》。部落格是「哈囉~馬凌諾斯基」,臉書專頁為「島嶼無風帶」(https: www.facebook.com anthropojournal)。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CONTENTS 各方推薦 推薦序 邊界時空中的記憶與真實 張翠容 第一部 曖昧的邊界 越南──邊界的誤會 柬埔寨──沒落的古國 寮國──湄公河的故事 印尼──模糊的他者 泰緬──失去身分的異鄉人 新加坡────馬來之海中的華人島嶼 第二部 歷史的迷途 沖繩──是不是日本人? 韓國──北緯三十八度線的悲劇 中國──我是朝鮮族 越南──他人的戰爭 婆羅洲與馬來西亞────雨林裡的戰士 第三部 身分的岔路 香港──成為香港人 澳門──三本護照的身分認同 馬來西亞──別叫我華僑 緬甸──哪裡是我的國家 越南──日久他鄉是故鄉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憂鬱的邊界: 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
作者 / 阿潑
簡介 / 憂鬱的邊界: 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我恨旅行。」而我熱愛衝破我們和他們的邊界線,從東亞各國回望台灣。為什麼我們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西方的文化點滴,卻不熟悉時時發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845480
ISBN10 / 9868845483
EAN / 9789868845480
誠品26碼 / 2680744331004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