アドラー心理学入門:よりよい人間関係のために間関係のために
作者 | 岸見一郎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即使被討厭, 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從學術殿堂走下、擁抱大眾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理察‧卡爾森 |
作者 | 岸見一郎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即使被討厭, 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從學術殿堂走下、擁抱大眾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理察‧卡爾森 |
內容簡介 ♦從學術殿堂走下、擁抱大眾的心理學家——阿德勒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理察‧卡爾森《別為小事抓狂》……這些經典勵志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來自「阿德勒心理學」的啟發影響。 說出「我的心理學並不是『屬於專家的理論』,而是屬於所有人!」的阿德勒,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三大巨擘,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阿德勒主張人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實體,所以他重視人格的整體觀、重視個體的社會及人際關係,認為脫離了人的脈絡就無法充分了解人。 阿德勒總是以淺顯語言推廣理論,追求以人為本、人人能夠自我肯定與實踐的美好社會。而深諳阿德勒學說的岸見一郎觀察到許多人受苦於奔忙滿足他人期望、不斷追逐證明自己,因而無法接納真實的自我,特撰寫此書。以平實淺近的解說、穿插生活實例及哲學故事,引介阿德勒心理學的精要論點,並提出明確有力的行動指標,讓讀者得窺這項學說的概要面貌,進而卸除生命的負擔,找到不受過去和他人支配的幸福之道。 ♦「勇氣」心理學:勇氣,是人生的夥伴與幸福的根基 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驗:從孩提時代開始,我們都害怕嘗試新事物時遭遇失敗,害怕犯錯、害怕被罵、失敗、受傷,害怕比別人差……事實上,自卑情結正是所有人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所以你一點也不丟臉、也不奇怪! 在了解過去的羈絆後,阿德勒一針見血地提醒我們:「沒有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要不要改變」「生而為人,你永遠有選擇生存方式的自由!」 無論是承受挫敗的勇氣、甘於平凡的勇氣、克服自卑並追求超越的勇氣,都不是要你否定現在的自己,而是要改變想法,從不同角度發現自己的新亮點。阿德勒以生活實例與平易近人的解說,帶領讀者了解:其實批評或懲罰,不能點燃我們的鬥志,不害怕失敗,才能真正向前邁步,只要在心中留下「勇氣」,我們就能遠離破碎、向完整前進。 ♦從信念到行動,阿德勒心理學啟發獨立與自由之路,也能與世界保持和諧的聯繫 阿德勒的核心信念,在於人活在自己定義的世界裡,我們不是由經驗所決定,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意義,再來決定自己。當我們有勇氣接受自己、面對現實,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創造想要的未來。 然而,做自己並非只是任性妄為,而是要尊重各自的選擇與差異,將自己與他人的課題分離,不要互相操控干涉。當我們有勇氣不再勉強自己、要求他人,才會擁有更自在的人際關係,彼此協助與鼓勵。 太在意別人的觀感,或許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歡,但這樣假裝或勉強自己,人生就會失去方向,也會給人無法信任的感覺。過你想過的生活,盡量不要被他人的想法干擾,也不必強求周遭的認同,不必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而是該為自己主動選擇的人生好好負責。 人生在世,想擁有自我與自由,成為喜歡的自己,被討厭是必然的代價,但即使被討厭,也要抬頭挺胸、自由地活下去! ♦尋求人生意義與幸福:接受現在→決定未來→貢獻社會 你的價值,你的生命意義,只有你自己能夠決定和改變,誰都不能代替你過自己的人生,也不能代替你解決問題。許多人雖然渴望改變,也期待改變,可是踏出第一步總是最困難。為了讓今天不再成為昨日的重複延長,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解說,具體應用的行動方針,輔助讀者從面對自身的課題,打破人緣迷思,解放成功焦慮,帶你從心念走向行動,找到健康理想的人際連結與歸屬感。 更可貴的是,阿德勒還在解決困境後,帶領在黑暗中迷茫摸索的人找到生命行動目標。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轉換成正向的解讀就是:人生意義靠自己給予! 而讓自己幸福的要件是什麼呢?阿德勒提出如下的說法: • 接納自我——改變對自身看法,換個角度發掘個人亮點 • 信賴他人——世界並不險惡,相信友善之手會向你伸出 • 貢獻他人——能夠付出、能夠回饋,感受自己擁有力量 人是社會的動物,不能孤獨存活於世,比社會適應更重要的,是深藏內心「善」與「幸福」的衡量天秤,我們不能改變過去,卻能創造未來!當能夠實踐阿德勒「相信自我能力」「相信人人都是夥伴」的熱情信念後,相信生命將更加散發深刻而耀眼的光芒! 「如何找到幸福」的祕密其實很簡單——不用勉強自己,不用得到每個人認同,從做得到的任何小事開始,就是你改變世界的起步!所以與其懷抱自卑逃避地活在人生謊言中,不如像跳蚤一樣隨心所欲地挑戰,並超越生命侷限。現在就跟著書中整理的大師觀點,揮動勇氣之斧,將糾結的人生砍掉重練! 本書特色: ◎岸見一郎將領域廣泛的阿德勒心理學濃縮精華版,推廣屬於「大眾的阿德勒」。 ◎涵蓋歷史背景、理論概念、親子教養、人際關係、自我接納與負責全方位五大領域 ◎結合故事與寓言引導,提綱挈領;清楚易懂的講解,容易吸收與學習。 ◎具體提出淺顯易懂的解說與實務應用的行動方針,並鼓勵生活實踐。 阿德勒的相關著作目前在台灣市面上不計其數,而岸見一郎作為日本的阿德勒研究權威,本書雖是其諸多著作之一,卻有著獨特的特色與意義。 承襲阿德勒強調「屬於大眾的心理學」精神,岸見一郎特別因應忙碌社會的需求撰寫本書,在書中處處可見阿德勒將心理學從知識殿堂推向民間,鼓吹作為心的態度、生活理念與生命哲學的痕跡,這不只是一本個體心理學基礎入門讀物,更可為正在人生迷途或苦於抉擇的讀者,提供中肯指導與勵志指南。尤其阿德勒學說原則回歸「以人為本」與「接納自我」,卻又十分入世地涵蓋各種人際關係互動,當為了生命選擇彷徨或苦惱時,大至人生志業,小至親子對話,都很適合拿來作為內心的天秤,找出對應方式。 此外,岸見一郎秉持一貫淺入深出,間夾理論&解說&案例的風格,將廣泛且博大的阿德勒心理學濃縮至本書,且適於生活應用和實際執行,堪稱是阿德勒心理學相關著作中最佳解說與應用讀本!
各界推薦 真誠推薦 于美人/知名節目主持人 王怡仁/醫師、身心靈作家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周偉航/輔大哲學博士,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 林萃芬/專業諮商心理師 曾端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 楊瑞珠/諮商哲學博士、阿德勒心理學Diplomate(代言人)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跟隨作者引介的阿德勒心理學觀點,一步一步地拿回自己生命的力量。這真的是一本讓人增長自信、更能引領我們自在而樂觀地揮灑生命創造力的好書。 ——王怡仁/醫師、身心靈作家 常人總是習於觀看過去,考量他人眼光,追求極致的卓越,但阿德勒要你著眼未來,思考自己擁有什麼,並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本書堪稱是阿德勒思想的入門手冊,但在閱讀之餘,別忘了,最重要的,還是真的有勇氣嘗試去改變自己。 ——周偉航/輔大哲學博士、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 「要如何才能擁有對生命的熱情?」「要如何感受到幸福?」如果想知道答案,不妨透過本書,重新探索自己的早年回憶,調整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生命目標,自然能享受愉悅的lifestyle。 ——林萃芬/專業諮商心理師 阿德勒學派在心理治療、兒童輔導、親職教育、教師效能上的貢獻,在在聞名於世。讀者讀完本書,應也會跟我一樣愛上它,若能在生活中實踐阿德勒的幾句名言,便可遇見心所嚮往的幸福。 ——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讀者佳評與回饋 ◎本書充滿許多即使不假裝,也能擁有良好人際關係、同時發揮自我的真實故事,並且教導我們如何尊重他人。如果你覺得現在的自己「活得很辛苦」,本書就是你最需要的。 ◎阿德勒教我們抽絲剝繭,將自己與他人的「課題」一一分離,進而解開人生的謎團。這是一本「幫助我活下去」的人生指南,也顛覆了我過去對人際關係的觀念。 ◎在岸見一郎的著作中,這本書最容易閱讀、對我也最有幫助。它帶給我的省思是:如果與他人意見不同,也不要沉默不語,而是要努力向對方說明,就算被討厭也沒關係,因為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這是一本絕佳入門書,不執著於理論,也避開了生僻的詞彙,非常適合父母或教育者閱讀並助益良多。阿德勒心理學能為這個時代的親子關係指引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方向。
作者介紹 岸見一郎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目前仍居住於此。高中時期便立志成為哲學家,就讀大學時更曾多次前往教授自宅與其論辯哲理,在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業期滿後退學。除了専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特別是柏拉圖),更於1989年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發表多篇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相關著作、並從事演講活動,目前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心理師及顧問。譯有阿德勒的著作《個人心理學講義》、《人為何會罹患精神官能症?》,並著有《阿德勒:走過人生關卡的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等書。楊詠婷輔大大傳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草食男來了:改變未來消費與戀愛市場的新人類》(高寶出版)、《上司的條件》(商周出版)、《東京異聞》(獨步出版)、《看見.村上春樹》(尖端出版)等。E-mail:norikoyang92@gmail.com
產品目錄 【前言】 「如何找到幸福?」──阿德勒心理學可以給你明確的答案 岸見一郎 第一章 屬於所有人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其人其事 【了解他的生平】 【了解他的人格】 第二章 勇氣,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阿德勒心理學的親子教養與教育 【親子教養與教育的目標】 行動和心理上,都要達成明確的目標 生活型態是──「我們對自己及世界的定義」 不是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 我是有能力的,而且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人際關係的觀點】 從人際關係中,才能觀察出個人行為的意義 【決定行為的「目的論」】 目的論──「去處」比「來處」更重要 行為目的──引起他人注意 行為目的──挑起權力鬥爭 關心未來的目的,不要在意過去的原因 【如何因應孩子的不當行為】 不懲罰,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當孩子自認無能,會以報復做為誇耀 無視問題行為,轉而關注適當的行為 不稱讚,別讓孩子依賴父母的肯定 【遭到挫敗的勇氣】 「追求卓越」和「自卑感」,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現象 「優越情結」和「自卑情結」,則是病態的產物 你現在就很好了,不需要「變得特別」 【如何讓孩子重獲勇氣】 用鼓勵取代稱讚,只要共享喜悅、表達感謝 肯定孩子的存在,就是最好的「鼓勵」 【課題的分離】 在解決問題之前,先確定「這是誰的課題」 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才能升級成共同課題 自己的課題,必須自己承擔行為的後果 只要從旁守護,不要過度干涉 第三章 擁有更理想的人際關係──橫向連結與健康的人格 【每個人都是對等的存在】 壓制與干涉代表什麼樣的人際關係? 拒絕言語溝通的人,原本就沒有溝通的意願 【競爭的縱向關係】 縱向關係:上對下、有能對無能的判斷評估 橫向關係:人無優劣,只是責任和目標不同 人類是向「前」進,不是向「上」爬 【協力的橫向關係】 在對等存在中,人們才能互相協助與鼓勵 在橫向連結裡,無需炫耀優秀或證明自己 【讓自己幸福的三個要件】 接納自我──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信賴他人──這個世界並不危險 貢獻他人──懂得付出、給予回饋 【為他人著想的共同體意識】 人最根本的理想就是擁有「歸屬感」 「社會意識」也可能被濫用為強制的工具 第四章 只有自己能夠決定自己──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源起 【希臘哲學與阿德勒】 柏拉圖──「真正原因」與「次要原因」 亞里斯多德──「四因說」 阿德勒──孩子被寵壞是「結果」還是「目的」? 【行為目的之善】 在希臘語中,「善」的意義是指「有益處」 不能無視於狀況,便決定什麼是「絕對的價值」 【人只活在自我定義的世界】 人都是依從自己的關心去了解世界 每個人私自的感受,並沒有對錯之分 有用的鼓勵,要存在於對方構築的現實中 【反對決定論】 自卑情結是逃避人生課題的藉口 我門無法從社會條件去論斷一個人 【一切由自己決定】 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選擇的可能性 【個人的主體性】 個人的解釋和運用,才是決定性的關鍵 不是做不到(cannot),而是不想做(will not) 第五章 人生,就是對自己負責──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生行動指標 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去給予 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不害怕失敗,才能真正向前邁進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為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所有的「自由」,都伴隨相對而來的「責任」 不要用「人生的謊言」來逃避自己的課題 寬容看待差異,他人也不必滿足我的期望 真正的自立,也包括在能力不及時尋求協助 不要期待被體諒,而是要用語言直接表達 人無法相互了解,所以更需要努力溝通 拋掉過去,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從做得到的事開始,就是改變世界的起步 【後記】 不只是理論,更是「心的態度」 【參考文獻】
書名 / | 即使被討厭, 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
---|---|
作者 / | 岸見一郎 |
簡介 / | 即使被討厭, 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從學術殿堂走下、擁抱大眾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理察‧卡爾森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793698 |
ISBN10 / | 986979369X |
EAN / | 9789869793698 |
誠品26碼 / | 2681822152009 |
頁數 / | 20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覺得現在「活得很辛苦」的你
請馬上翻開本書!
捫心問問你自己:究竟要在意別人觀感、無時無刻配合他人辛苦活著?
還是接納自己,找到與世界新的連繫,創造渴望的人生?
阿德勒心理學將告訴你:「找到幸福」的答案,如此簡單!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經典長銷著作
心理學家阿德勒思想的最佳解說與應用讀本
內文 : 【前言】「如何找到幸福?」——阿德勒心理學可以給你明確的答案
▓平易近人,卻少為人知的心理學大師
在日本,提到心理學大師,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佛洛伊德及榮格,而與他們同屬一個時代的奧地利大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卻不太為人所知。
阿德勒(一八七○~一九三七年)曾於一九○二年加入佛洛伊德的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並成為核心成員之一,後因學說上的不合而退出。其後,他創建了與佛洛伊德學說相對立的整體論(Holism)、目的論(finalism)等「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Individualpsychologie)。之所以稱為「個體心理學」,是因阿德勒認為,人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實體(in-dividu-um),應該全面、而非片面地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不過,由於這個名稱很難傳達阿德勒的理念,因此現今都以他的名字作為代表,稱呼他的學說為「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一直對社會主義抱持關心,希望藉由政治改革達到社會改革的目的。但是,自從親眼目睹政治醜惡的現實面之後,他認為只有透過親子教養及教育,個人——不,全人類才有可能得到救贖。因此,他在維也納成立了兒童輔導中心,開始致力於兒童輔導的臨床活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身為戰敗國的奧地利百業荒廢,兒童及青少年犯罪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也因為這樣的歷史環境,讓親子教養及教育變成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核心。
阿德勒認為,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應該要給予他們完全的信任,而不是用力量去壓制他們,這也能從他和孩子們之間的相處方式看出來。
而後,阿德勒為了躲避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不得不將活動據點移到美國,從此開始四處奔波,一天進行數次演講,努力推廣自己的理念,更寫下多本極為暢銷的鉅作。
阿德勒的理念十分平易近人、也容易理解,他刻意不使用艱澀的專有名詞,只用最淺顯的語言,讓所有人都能了解,據說也因此讓許多專家對他非常反感。舉例來說,某次演講結束,有人便走到阿德勒面前,指責他今天說的內容全是廢話,他原本希望能聽到高瞻遠矚、目標宏大的演說,沒想到卻只聽到老生常談,因此十分失望。
▓你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阿德勒學說」
時至今日,即使我們沒聽過阿德勒的名字,也一定聽過他的理念。前有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近則有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及理察‧卡爾森《別為小事抓狂》等作品,都可以看出阿德勒對現代心理學的影響。雖說如此,它們畢竟不是正統的阿德勒學說,卡內基至少還有提到阿德勒對他的影響,但後面兩位作者,我懷疑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阿德勒是誰。阿德勒就像誰都能挖掘的寶山,只要願意,誰都能入寶山並滿載而歸。
這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現象,阿德勒的時代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到來了。對於很多人明明深受他的理念影響,卻對他的名字一無所知,阿德勒抱著寬容的態度,甚至可說是完全不在乎。一個人格如此偉大的大師,遲早會受到全世界的注目,同時流芳百世。
其實,在書中有一些事我並未直接言明。像是有些人借用了阿德勒的理念,卻未對這位大師致敬;還有就是拿阿德勒心理學做標榜,所談的內容卻南轅北轍,說得直接一點,就是那些想利用阿德勒學說控制孩子的人。某些人則標榜自己的理論是出於阿德勒,立基點卻完全站在與阿德勒學說相對的因果論之上。若是學術上的爭議,就不容許有模糊空間,必須論辯到底,但本書的讀者畢竟是一般大眾,因此我只能盡量保持中立,避免涉入爭議。
無論如何,即使阿德勒的名字不為人所知,他的理念卻不知不覺成了「常識」,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傳遞,從這個角度來說,阿德勒心理學已成為不容小覷的存在。
▓不談純粹心理學,而是直接探討人際關係
我是在兒子兩歲左右時開始接觸阿德勒心理學,之後女兒出生,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學習到非常多。如今孩子們已經長大,回首過去,我忍不住為自己當時認識了阿德勒這位大師感到慶幸,因為他大大改變了我與他們的相處方式。
不過,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由始至終都在討論親職教育及社會教育。我曾在書中提過,自己在大學念的是哲學,雖然哲學有很多研究方向,但我後來選擇了「如何找到幸福」這個頗具實踐性的題目,來作為研究的主題。但是,直到我年過三十、結婚生子,對這個問題都沒有找到明確的答案,於是我開始學習阿德勒心理學,而它為我這個追尋已久的謎題提供了一個明快的解答,也可以說是一個方向。
其中一個論點,就是阿德勒不談純粹的心理學,而是直接討論人際關係。另外一個、也是當初阿德勒心理學讓我印象最深的論點,就是他不認同因果論,反而提出了目的論。雖然在我主修的古代哲學中,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早已對目的論提出論證,但我對阿德勒將此理論與教育和臨床融合後的應用要更感興趣。
阿德勒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並不認為疾病治癒了或沒有異常,就代表「正常」。他經常針對什麼是正常、什麼是健康以及什麼是幸福,進行反覆的討論及辯證。他認為,無論我們目前處在何種處境,都要明白什麼才是正常或健康的生命,然後努力學習及做出修正,讓自己可以走向正確的道路。阿德勒心理學為正常及健康的生命制定了極為明確的藍圖,並提出非常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達成目標,這一點讓我深感震撼。從此以後,我在研究哲學的同時,也展開了對阿德勒心理學的追尋。
▓阿德勒將使你發現,世界竟是如此簡單
本書主要是根據阿德勒學說的觀點,提出阿德勒對於「如何找到幸福」這個曠古難題所做的回應,並希望能給予那些在黑暗中迷茫摸索的人們一份活下去的勇氣。當中雖然有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部分,但大家若能從整體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理解,就算是我的榮幸。
曾與阿德勒在維也納共事的精神病學大師莉迪亞‧吉哈(Lydia Sicher),於某個星期六閱讀了阿德勒的著作《神經質性格》,當時剛好星期一也放假。
「雖然天氣酷熱難耐,但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個人獨處。我將阿德勒的書從頭到尾看了三遍。星期二的早晨,我激動地從椅子上站起身,發現世界變得完全不同了……阿德勒讓我發現,原來世界竟令人難以置信地簡單。」
希望本書能讓讀者窺探到阿德勒心理學的一角,並成為愛上阿德勒這位大師的契機。
你現在就很好了,不需要「變得特別」
當孩子們「虛張聲勢、張牙舞爪,好像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就能獲得成功及優越感」,他們會做出這樣脫序的問題行為,並不是因為缺乏關愛,而是他們的勇氣遭到挫敗了。
阿德勒心理學將這種勇氣稱之為「甘於平凡的勇氣」。因為缺乏甘於平凡的勇氣,沒有信心接納原本的自我,所以剛開始總是想要變得特別優秀;一旦不成功,就只能變得特別糟糕——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快獲得「成功及優越感」。
雖然阿德勒認為追求卓越是人類普遍的需求,但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卻不一定是人性的本質,也可能是病態的。阿德勒將這種「必須比別人更優秀」的虛偽優越感稱之為「優越情結」,與之相對的是自卑情結,而優越情結是為了掩蓋自卑情結所產生的。
阿德勒認為,正常的普通人沒有優越情結、也沒有優越感。因此,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必須比別人優秀,他不是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糟,就是雖然不到那種程度,卻覺得自己不能甘於平凡。
我年輕時有一個朋友,沒有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念高中,他從國中開始就十分叛逆,不但染頭髮,還剃了眉毛。某一天他突然這麼說:「如果我不是那麼叛逆,可能根本沒辦法跟父母說話。」
當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只能讓自己變得特別——不是變得特別好,就是變得特別差。
我從小成績就很好,雖然在其他方面沒什麼自信,讀書卻絕對不輸人——當然,當我開始這麼想,讀書的動機就變得不單純了。讀書本來應該是享受學習的樂趣,但因為我有這樣的想法,就會害怕失敗,使得讀書對我來說大多是痛苦的回憶。我拚命努力讀書,只是為了向老師及同學證明我是優秀的。
阿德勒曾經提過一個案例,那個少年的行為偏差到父親要把他送到寄宿學校,沒想到後來少年生病了,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在那之前,他一直認為父母及周遭的人完全不重視他、對他漠不關心,直到這一年親眼見到大家對他時時刻刻所給予的照顧與愛護,他才知道自己錯了,自己其實是被愛的。於是,等他出院回到學校,便完全變了一個人,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我那個在國中時十分叛逆的朋友,畢業後成了造園師,原本早上總是爬不起來的人,後來卻天天早起、風雨無阻地努力工作。有一天,雇主家的男主人看到他在工作,便問道:「你幾歲了?」
「十六歲。」
「……唔嗯,你的表情看起來真不錯。」
聽到這句話之後,他終於明白,自己不再需要「變得特別」了。
拋掉過去,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阿德勒說過,人是活在自己所定義的世界裡——這句話也可以換成「人是不斷地在創造世界」。
阿德勒曾經提過某人的一份早期回憶——
「有一天,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去市場,結果那天突然下雨了。當時母親手上本來抱的是我,後來看了弟弟一眼,就把我放下改抱起弟弟。」
就像前面提過的,當人提起過去的某段回憶,是他選出了與現在的生活型態一致的這份經驗,而不是過去的經驗決定了他現在的生活型態。
從這份早期回憶可以看出,這個人正處在「認為別人比自己更被愛」的認知之中。就像最開始明明是自己被抱著,後來卻被拋下一樣,只要一有競爭對手出現,就認為自己不會被愛,即使現在看似被愛或被人喜歡,也無法輕易地相信對方,因此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證明自己的愛情或友情不會順利的徵兆。一旦發現那樣的徵兆,就會認為對方嘴巴上說喜歡自己,結果還不是和別人一樣。
從對方的角度來說,自己的好意屢屢被懷疑,心裡一定也不會好受,結果不是造成爭吵,就是心懷不滿地失望離去、或者將注意力轉移到別人身上。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更會強化這個人認為自己「最後一定會被討厭、被拋棄,人人都是我的敵人」這樣的認知。
如果一開始就對這個人印象不佳,和對方往來時也抱著厭惡的心情,那麼彼此的關係就只會一直維持在惡劣的狀況。早上一起床,腦子裡就會無意識地開始想著「真討厭,今天又要和那個人碰面」,明明什麼都還沒發生,就開始覺得厭惡了。一旦有這樣的想法,事情就會往糟糕的方向發展,就算最後沒有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也會覺得這次只是例外,下次還是會發生。
想要化解這樣的狀況,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過去的一切拋諸腦後,試著將眼前這個人當成生平第一次見面。這非常難以做到,但如果要改變現狀,就要努力將這個人當成此刻才初次見面的陌生人,這麼一來,過去的種種就不會再影響自己。一位心理諮商師曾對某個每次來都拚命抱怨婆婆的病人說:「記得,今天妳只能說這星期發生的事,在這之前的事情都要當作不存在哦!」病人聽到時,猛然愣住了說不出話來。當諮商師給予病人這樣的思考角度,她的問題才真正往解決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
如果不只一星期,連昨天的事都能當成不存在的話,情況就會變成這樣:沒錯,這個人很討厭,但今天這個人不一定會說出或做出同樣討厭的事,就當作今天才第一次見面吧!這麼一來,或許就會對這個人產生全新的看法。當我們可以拋棄過去,我們與那個人相處的時空才不會凝固在最糟的地方,而會重新開始流動。今天的這段時間,也不再是昨天的重複及延長。
如果能將此時此刻當作全新的開始,就會產生很多新的發現;如果做不到,就一定會被過去所糾纏。
我的母親很年輕就不在了,在母親過世之前,我和父親都沒有做過菜。後來經過嘗試,我發現做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當時還在讀碩士班的我,就每天回家做好晚飯等父親回家,還買了好幾本料理書熱心地鑽研。
某天,我心血來潮挑戰了咖哩料理,還不是用咖哩塊,而是用平底鍋炒咖哩粉這樣的本格咖哩。我一邊注意不要燒焦、一邊細火慢熬,總共花了三個小時。父親回來後,我看著父親吃了一口咖哩,緊張地等待他的評語。父親只說了一句話。
「以後不要再做了。」
這句話完全粉碎了我做料理的勇氣,事實上,在那之後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喪失了做飯的興趣。
十幾年之後的某日,我突然想到,父親那天的話或許並不是要打擊我的勇氣。因為我當時還在念碩士,而且之前母親因腦梗塞住院好一陣子、最後還過世了,我幾乎有半年沒去學校。父親當時說「以後不要再做了」,應該不是指「以後不要再做這麼難吃的料理」,而是「你還是學生,讀書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再花時間做這麼費工的料理了」。
我和父親從小就很少說話,我總是害怕他會批評我的一舉一動,因此當他說「以後不要再做了」,我第一時間就覺得自己被批評了。但是,當我後來重新解釋父親當時的話語,才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和父親的距離變近了。其實我並不知道父親當時是不是那個意思,連父親自己或許都忘了這件事吧!但對我來說,就算那不是事實也沒關係,因為我重新創造出來的這個能讓我與父親距離變近的世界,對我來說才有意義。
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兩隻青蛙跳到了裝牛奶的水壺邊緣,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其中一隻青蛙大叫,啊啊,完蛋了,我死定了!然後大聲哭泣,什麼也不做,最後溺死了。
另外一隻青蛙雖然也同樣掉了進去,但牠不放棄,想著至少要做些努力,就拚命踢著雙腿游泳,沒想到牛奶的表面竟然慢慢凝固,變成了牛油,牠就踏著凝固的牛油跳出了牛奶壺,重獲新生。
我們能做的也是這樣。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努力思考自己能做什麼。這不是樂天主義,所謂的樂天主義是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認為沒問題、不會出現不好的結果、絕對不會失敗,除了自我感覺良好之外,什麼都沒做。我們要擁有的是樂觀主義,樂觀主義讓我們面對現實、接受現實,再從這裡重新出發。
例如,我們看見孩子的現況,知道現在的情形有問題,即使如此也要正視眼前的現實,再從這裡開始,尋求解決之道,這就是樂觀主義,和樂天主義那種只想著「沒關係,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卻什麼都不做是不一樣的。不過相比之下,更糟糕的是完全放棄的悲觀主義,完全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完全不做任何努力就絕望放棄。
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在任何狀況下都能保持樂天,他絕對是個悲觀主義者。他在面對失敗時毫不吃驚,覺得所有的一切早就注定了,看似樂天派,其實骨子裡根本就是悲觀主義者。
我們需要的既不是悲觀主義、也不是樂天主義,而是即使不知道事情能不能解決,也不要絕望放棄,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也就是樂觀主義。總之,只要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事態就會在該改變的時候改變。
阿德勒主張孩子們必須被灌輸樂觀主義,但也要避免將世界說成充滿粉紅色的夢想世界,或相反地用悲觀的言詞來描述它。阿爾弗雷德‧法羅就曾說過,他在達郝集中營的時候,曾向營裡的人述說自己從阿德勒那裡聽來的兩隻青蛙的故事,讓身處絕望中的人們重燃希望,從而奮起努力。
或許問題並不會馬上解決,但也不會變得更深刻,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如果想要享受人生,就必須要抱持認真的態度,否則是快樂不起來的。就像玩撲克牌一樣,如果有人總是說「抱歉,剛才那個不算,重來」,就會失去玩撲克牌的樂趣;同樣的,如果有人每次輸牌就大發雷霆,這個遊戲也會變得很無聊。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看待人生的遊戲,但就算輸了也不會失去性命,所以也不需要看得太深刻。
■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給予
有人問阿德勒:「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阿德勒這麼回答:「沒有什麼普遍性的人生意義,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給予。」
我的母親因腦中風在四十九歲時過世,那時我雖然已經成年了,但母親的口頭禪卻仍是:「等孩子們都大了之後,我要去旅行。」
實際上,在我的記憶裡,父親和母親只有在我上小學時兩個人去過東京旅行。我想,他們是認為只有孩子成年獨立之後,才終於能夠開始自己的人生吧!
但是,母親卻因為腦中風變得半身不遂,她的人生從這時起就等於失去了意義。
當母親慢慢理解自己的處境,她開始恐慌起來;當她知道我和父親沒有詢問她的意見就私下討論往後的安排,她更是幾近暴怒。因為我們知道實際情況要比母親所想的惡劣許多,為了怕她知道了會更不安、更沮喪,所以我們並沒有告訴她真相。但是事後回想起來,母親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況,因為我們後來才明白,知道真相之後要如何接受是母親的課題,不是我和父親的課題。
後來,躺在床上幾乎不能動彈的母親,突然提出要從頭學習以前學過的德語,我就從字母開始教她。到後來她逐漸意識不清,實在沒辦法繼續下去,她又說要讀她之前一直想讀的書,我於是在她的床邊唸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給她聽。
最後,她陷入了昏迷,我在她身旁什麼也不能做,我開始思考:「人類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像這樣不能動、又幾乎失去意識,這種時候人還能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嗎?」
我就在母親的床邊每天思考著這件事。在動都不能動的時候,不管是金錢或名譽都沒有任何幫助,這些東西完全無法帶給人生意義。既然連意識都不清了,健康在這時對人生而言也已經無關緊要。在面對母親去世的過程中,我才初次理解到所有外在的物質,對人生的意義或幸福來說,終究都沒有任何價值。
選擇研究者做為人生目標的我,雖然早已經放棄金錢,卻仍然想要獲得名譽。
但是,當我們處於母親那樣的狀況時,這些東西都會變得毫無用處。母親已經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而我也必須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為了照顧母親,我有好幾個月都沒去大學上課,在母親過世後,我又重回校園,但這時的我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
在學習鼓勵時,可以發現有許多人十分在乎自己是否得到鼓勵——「為什麼不鼓勵我呢?我明明一直這麼鼓勵你。」但是,就我們的人生而言,並不需要去在意是否從他人那裡獲得回應、或他人對自己是什麼觀感。
如果太過在意他人的觀感,就會被迫過著非常不自由的生活,因為那樣就必須不停地配合別人。
當然,這並不是指要完全不在乎別人,而是如果總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希望不被討厭、希望被喜歡,最後或許真能獲得所有人的好感,但這樣假裝自己去討好所有人,自己的人生就會沒有方向,也會給人無法信任的感覺。
不得不說,這樣的人真的活得很不自由。生命中沒有敵人,就代表他無時無刻都必須配合別人,自然活得非常不自由。
真實的狀況是,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不喜歡自己。以十人來說,至少會有一個人不喜歡自己,你討厭他,他也討厭你。十人當中則有兩人會完全接納你,你也對對方抱持好感。剩下的七人又是怎麼樣呢?他們會隨著狀況改變態度。我們需要在意的只有那兩個人,其他人則沒有必要為了他們煩心,消耗自己的能量。
話雖如此,但我們還有工作上的往來,很多人會把工作上的人際關係視為朋友關係,但往後大家不一定都會永遠待在相同的職場,因此工作上的往來不同於朋友關係,只是為了完成工作這個有限的目的而暫時連結在一起。如果能以這種角度看待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想必大家未來在職場上的相處方式也會改變。當然,這並不是說離開工作場合之後就連朋友都沒必要當,但如果能將工作與交友區分開來,對自己比較有益。
當世上存在著不喜歡我們的人,才代表我們是自由地活著,更代表我們貫徹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時,那也是我們遵循自我方針生活的證據,更是自由生活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如果要我選擇「誰都喜歡我」或「有人不喜歡我」,我寧願選擇後者。即使有人討厭我,我也要自由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