つながらない練習
作者 | 安藤美冬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離線練習: 每個月關掉手機一次, 就能改變人生:這是一個「過度連結」的時代。耗損心神的社群網路、大量資訊,以及人際關係。其中,有多少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離線練習」新 |
作者 | 安藤美冬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離線練習: 每個月關掉手機一次, 就能改變人生:這是一個「過度連結」的時代。耗損心神的社群網路、大量資訊,以及人際關係。其中,有多少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離線練習」新 |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過度連結」的時代。 耗損心神的社群網路、大量資訊,以及人際關係。 其中,有多少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離線練習」新生活運動不是要你與世隔絕, 而是不讓社群網路消耗心靈,從心連結真正重要的人、重要的事。 #戒斷「手機成癮症」、「連結疲乏症」 無時無刻,我們的心神因為與人產生連結而耗弱,因為龐大的資訊襲來而疲乏,卻不由自主地頻頻滑手機。終於,開始有人對「手機成癮症」敲響警鐘。因為….. 1 自由時間變少了,無法活在當下 現代人使用電腦或手機上網的時間,每天平均達5-6小時。即便不上網,依然心繫大家對貼文的反應及留言,以至無論工作或生活,皆無法「活在當下」。 大家把貼文當成工作,導致沒有危機感地讓SNS(社群網路)完全占據生活。 2 無法自在貼文 隨著追蹤數增加、知名度提高後,大家就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自在貼文了。 即便大家已經謹言慎行,但一個不小心,依然有可能遭到批評,甚至被網友群起砲轟。原本最喜歡的SNS變成一種麻煩,於是越來越不想碰。 3 不適應「虛擬世界」 不得罪人的場面話、無傷大雅的小謊言、讓自己顯得更完美的做法……作者逐漸對這種「大人的世故」感到厭煩。在網路上難以建立「真實的關係」,Facebook中充斥著這種表裡不一的假象、IG上看到的畫面並不真實等,也找不到為此注入龐大心力的意義。 #社群網路服務(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本書說的SNS是社群網路服務,主要用在幫助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群,建立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應用服務。讓大家互相聯繫、交流,比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等。目前世界上有許多,較為大家熟知的有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iMessage、Line、微信、抖音、微博、百度貼吧、知乎等。 #《脫離SNS才領悟到的「六大好處」》 1 時間變多了 2 內心從容有餘 3 朋友名單去蕪存菁 4 重新調整「認同需求」 5 直覺敏銳,靈光乍現 6 活力充沛,幹勁十足 #《不必急著徹底排毒,漸進式戒斷》 要SNS斷捨離,必須循序漸進。故本書第1章至第5章的「離線練習」中,除了介紹不與「SNS」、「資訊」、「人際關係」連結的方法,也會介紹如何擺脫「常識」束縛、甩開「負面情緒」的方法。 而第6章至第7章的「上線練習」中,則分別介紹與「內心」、「重要人事物」產生連結的方法。 #SNS斷捨離,首先可以練習以下三步驟: 步驟1:限制時間:例如:起手式可以是起床後一小時及就寢前一小時設為「飛航模式」,不碰SNS,不上網。 步驟2:刪除手機上不使用的App 步驟3:退出一年不使用的會員,或是一年不交流的社群 其他練習方法: ․準備紙筆,寫下不使用SNS的優缺點。 ․參加輪船旅行或是任何可以不接觸網路的旅行或是團體課程。 ․一個月一天就好。將手機放在家中,出門吧! ․下決心不八卦、不看網路評論、不要胡亂搜尋資訊 ․「不帶旅遊導覽書,自在去旅行」、「不靠解說地欣賞藝術品」、「不聽介紹、不看網友評論,直接去購物或享受美食」。慢慢地,你會改變想法,認為大多數人都說「好吃」,但自己覺得「不好吃」也無妨。 ※編注: #「傾聽『心』的指引」:我的身體想要什麼? 憑身體感覺來取捨資訊。請注意,當你接觸到某些資訊時,你的情緒和身體起了哪些反應。是全身舒緩放鬆,還是緊張僵硬呢?每次接受資訊時,都應一一確認。 一旦習慣確認身體的感覺,在你接受到資訊的那一刻,你就能立即分辨那是「好的資訊」或「要小心的資訊」了。 #珍愛你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最終是希望鼓勵讀者做出離線選擇,花更多時間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做你自己就好,不要被SNS牽著鼻子走,也更珍愛自己、接受自己不完美。尤其是後疫情時代,人生有時候會有停滯感,就像「樓梯的梯台」,「梯台」是一個緩衝休息區,為了幫助你走更長遠的路。 理想的「完美桃花源」不在他方。 請打消來日讓自己更好的念頭。 就在此時此刻,就在你的心中,打造一個美麗新世界吧!
各界推薦 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少女凱倫|跨界CrossOver 創辦人 末羊子|作家、YouTuber 好葉|作家、YouTuber 見人哥 |說書 YouTuber 林長揚|企業培訓師、暢銷書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柚子甜|心靈作家 陳鴻彬|諮商心理師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 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知名講者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好評推薦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安藤美冬安藤美冬(Ando Mifuyu)曾經營Twitter(推特)、Facebook(臉書)等「自媒體」,是一個網路和手機重度成癮者,從事寫書、寫專欄等只要有一部電腦、一支手機便能隨時隨地自由工作的「數位遊牧」工作型態。日本知名作家、評論家。線上沙龍「Meetup Lounge」負責人、付費書評頻道「miffy's Book Journey」的圖書推薦人。一九八○年出生,在東京長大。著作累計十九萬冊,是自由業者與新型態創業者的先軀。就讀慶應義塾大學期間,曾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交換留學,深受當地諸如工作共享等前衛工作方式所影響。畢業後進入集英社工作,七年後獨立創業。林美琪林美琪於出版界工作多年,現為專職譯者。對翻譯工作一往情深,嗜譯小說、散文,樂譯勵志、養生等實用書,享受每一趟異國文字之旅,快樂筆耕。譯作近百本。
產品目錄 目 錄 離線練習 目錄 前言 這樣讀,更有效! 第1章 不與SNS連結的八種練習 ──避免耗損心神的方法── 擺脫「連結疲勞」 走出網路圈 放下手機才領悟到的事 培養「無視」的能力 不要看到貼文就按讚 產生表裡不一的假象 Instagram的景色是真實的嗎? 不想受傷的話,就燃起你的熱情吧 第2章 不與資訊連結的六種練習 ──對答案無所質疑的方法── 與資訊斷捨離 怎能事事都被人家預測到! 憑身體感覺來取捨資訊 不要胡亂搜尋資訊 整理一早醒來的情緒 勿隨別人的酸言酸語起舞 第3章 不與人連結的七個練習 ──保護自己的方法── 不對別人抱持期待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不要干涉別人的日常生活 嘗試接受非朋友的邀請 人人皆有價值 你真的想跟那個人共處嗎? 不妨逃離「逃不開的人」 第4章 不與常識連結的七個練習 ──做自己的方法── 下決心不八卦、不看網路評論 傾聽自己,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不要被刻版印象誤導 適婚年齡=四十歲 不要被「平凡」擊垮 「停滯期」並不可怕 我們可以解脫過去,重獲自由 第5章 不與負面情緒產生連結的七種練習 ──歲月靜好的方去── 那種壓力是正面的? 別理本來就會發生的事 讓自己「放空」 嘗試說出難以言喻的心情 思考「可以100%確信的東西」 可以每天多問自己幾次的「魔法提問」 憤怒與熱情其實同根同源 第6章 與心連結的七種練習 ──每天都心動的方法── 整理待處理的事物 享受愉快的時光 傾聽「心」的指引 吃打心底想吃的食物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到外面獨宿,與自己獨處 動物教我們「無條件的愛」 第7章 與真正重要的人事物連結的六種練習 ──事半功倍的方法── 回憶兒時「喜歡的事物」 培養自尊心的課程 相信的力量使人強大 與「心靈伴侶」的邂逅 意外之人打開的意外之門 所謂「原諒自己」 「最終練習曲」~最想告訴你的事 結語
書名 / | 離線練習: 每個月關掉手機一次, 就能改變人生 |
---|---|
作者 / | 安藤美冬 |
簡介 / | 離線練習: 每個月關掉手機一次, 就能改變人生:這是一個「過度連結」的時代。耗損心神的社群網路、大量資訊,以及人際關係。其中,有多少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離線練習」新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046586 |
ISBN10 / | 6267046583 |
EAN / | 9786267046586 |
誠品26碼 / | 2682163133009 |
頁數 / | 20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1.3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內容試閱
前言
現代人的通病
「手機成癮症」、「連結疲乏症」
二○一○年代的重大革命之一,無疑為「手機革命」。
從此,人人不再只能被動接收訊息,而能主動出擊,成為活躍的訊息發送者。
於是,YouTuber、網紅、直播主等,利用SNS(※社群網路服務)展現魅力的人、藉此營生的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
其中,有人更擁有數量足與藝人匹敵的粉絲群、追蹤者,進一步善用廣大的知名度而賺進大把鈔票。
你的自言自語能夠吸引目光,形成一股浪潮,引發世人熱議。
這已不是夢話,在今天,絕對可以成真。
透過六個人,你就能與遠在天涯海角的陌生人產生連結,這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換句話說,只要有SNS,人人皆可透過共同認識的人產生連結,也能即時獲得古今中外的所有資訊。
-------------------------------------------------------------------------------------------------------------
※編注:社群網路服務(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主要用在幫助擁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群,建立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應用服務。讓大家互相聯繫、交流,比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等。目前世界上有許多,較為大家熟知的有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iMessage、Line等。而大陸地區社群網路服務為主的網站有微信、抖音、微博、百度貼吧、知乎等。
智慧型手機是「二十一世紀的基礎建設」、「深具影響力的武器」、「美夢成真的工具」,也是你與世人、社會產生連結的「好夥伴」。
然而,這個好夥伴也同時為我們帶來後遺症:
例如「手機成癮症」、「連結疲乏症」。
無時無刻,我們的心神因為與人產生連結而耗弱,因為龐大的資訊襲來而疲乏,卻不由自主地頻頻滑手機。
最近,終於有人對「手機成癮症」敲響警鐘,可我認為,這個聲音,相對於人們切實的苦惱、潛在的需求而言,實在太小了。
況且,世人普遍將「連結」視為美談,宣稱資訊都在安全網的保護中,那麼,談論如何取捨SNS、資訊、人際關係的機會就更少了。
「SNS傳教士」是我斷離手機的主因
我就是在二○一○年代初期,經營Twitter(推特)、Facebook(臉書)等「自媒體」而改變人生的一個人。
我在SNS上分享訊息,與眾多人結緣,進而開創新事業,成為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常客。
這些節目每每引爆話題,於是我的追蹤人數,光是Twitter就輕鬆超過五萬人,每天都收到大批信件及加入好友的請求。
有一天,不過短短數小時,我的Facebook交友邀請數爆表,變成了「★」符號(大概是超過一千人吧)。
我原本是個沒沒無聞的上班族,離職後才一年半時間,就在數家雜誌及網站上連載,也經常上電視節目當評論員,接受媒體採訪,進行名人對談、演講等活動。
不隸屬任何組織,以個人技能為營業武器,這種稱為「自由工作者」的新工作型態,如今已廣為人知。
隨著免費Wi-Fi普及,日本各地皆有共同工作空間,許多企業也導入「居家辦公」、「遠距上班」系統,於是,在咖啡館打開筆電工作的「數位遊民」身影,已是日常風景。
不知我是否成為助長這種變化的一份子,總之,當時的我,可說是一名「SNS傳教士」,不斷向年輕世代宣揚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並鼓勵他們善用社群網路資源。
可是,之後的數年間,我的心情及想法起了莫大變化。二○一七年,我開始與網路保持距離,翌年,我完全退出SNS,極力不碰手機,並限制上網時間。
之所以這麼做,是出於三個理由。
1 自由時間變少了。
我用電腦或手機上網的時間,每天平均達五至六小時。即便不上網,我依然心繫大家對貼文的反應及留言,以至無論工作或生活,皆無法「活在當下」。
而且,我把貼文當成工作,導致沒有危機感地讓SNS完全占據我的生活。
2 無法自在貼文
隨著追蹤數增加、知名度提高後,我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自在貼文了。
即便我已經謹言慎行,但一個不小心,依然有可能遭到批評,甚至被網友群起砲轟。
原本最喜歡的SNS變成一種麻煩,於是越來越不想碰,懷疑自己究竟所為何來。
3 不適應「虛擬世界」
這點,不僅體現在我的個人發言,也包括別人的發言。
不得罪人的場面話、無傷大雅的小謊言、讓自己顯得更完美的做法……
我對這種「大人的世故」感到厭煩。
不但覺得在網路上難以建立「真實的關係」,也找不到為此注入龐大心力的意義。
脫離SNS才領悟到的「六大好處」
雖說如此,我也不是立馬就成功脫離SNS等網路世界。
脫離SNS最讓人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失去許多的機會與連結。
事實上,一退出SNS,我的世界瞬間縮小了。
這下,只有真實世界的朋友及工作對象才聯絡得到我,世界變小是自然的,但反過來說,切斷SNS就切斷的人際關係,居然這麼多。
讓我不得不去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連結?」
脫離SNS前後的各種真實體驗,我將在第1章以後娓娓道來,這裡,我想先分享「放下手機的六大好處」。
1 時間變多了
花在SNS、上網的時間,我個人是每天減少五、六小時,一般人平均是二至五小時,而多出來的時間,全都是自由時間。
2 內心從容有餘
不再糾結別人的貼文,不再與人比較而落寞寡歡,也不會被「我要貼出更厲害的文章!」這種好勝心綁架。
終於得以回歸「我是我,別人是別人」這個極其理所當然的現實世界,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
專心與重要的人交談,全心享受旅行的時時刻刻。於是,每天映入我眼簾的風景不一樣了。例如,我在通勤時會眺望天空,也會因花鳥草木之美而感動不已。我恢復我的感性了。
3 朋友名單去蕪存菁
我意識到,我的人際關係其實很多是可有可無的。
離開SNS後,留下來的名單,都是我在現實生活中想見面、想聯繫的人。
我隨時可以透過電子郵件、LINE、電話、共同友人等,與這些朋友取得聯繫。
4 重新調整「認同需求」
認同需求與SNS之間,看似有著切也切不斷的關係,其實不然。
認同需求是一種「想獲得別人認同」的欲望,但絕大多數的人並非想透過SNS獲得認同吧。
大家真正渴望的,是獲得心愛的人的認同,或是透過工作、作品的表現,贏得別人的認同才對。
只要打消利用SNS來便宜行事的念頭,轉為「想拿出真本事來獲取認同」的意志,就不會處心積慮在SNS平台上報告近況,貼出企圖博取欣羨目光的內容了。
5 直覺敏銳,靈光乍現
現代人常為大量的資訊爆腦漿,為麻煩的人際關係狂燒腦。
SNS、各種資訊、人際關係,以及隨之引發的負面情緒,都是我們的三千煩惱。
只要減少這類煩惱,我們自能心平氣和,思路冷靜,進而擁有敏銳的直覺,時而靈光乍現。
6 活力充沛,幹勁十足
時間更自由、內心更寬裕後,便能擺脫各種煩惱帶來的精疲力盡,身心開始充滿力量。
P12
這麼一來,那些被「煩惱」消耗的能量,便能注入「真正想做的事情」中,讓人幹勁十足。
不必急著徹底排毒
即便列出這六大好處,我也明白,你無法立即放下手機。
一天花五至六小時,甚至超過十小時在手機上而滿懷罪惡感的經驗,我可是不少。
若要一次徹底排毒,肯定壓力山大,連大腦都會抗拒吧。
因此,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循序漸進的改善方式」。
本書分成兩部分,前半段是「離線練習」,後半段是「上線練習」。
第1章至第5章的「離線練習」中,我除了介紹不與「SNS」、「資訊」、「人際關係」連結的方法,也會介紹如何擺脫「常識」束縛、甩開「負面情緒」的方法。
而在第6章至第7章的「上線練習」中,則分別介紹與「內心」、「重要人事物」產生連結的方法。
本書目的就是:藉由「不連結」,進而「連結」到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希望透過接下來的練習,你能好好守護自己的心靈與生活,輕鬆自在地做自己。
最佳賣點 : 這是一個「過度連結」的時代。
耗損心神的社群網路、大量資訊,以及人際關係。
其中,有多少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離線練習」新生活運動不是要你與世隔絕,
而是不讓社群網路消耗心靈,從心連結真正重要的人、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