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俱生契合: 介紹除無明暗本慧相莊嚴 | 誠品線上

大印俱生契合: 介紹除無明暗本慧相莊嚴

作者 勝者直貢巴覺巴吉天頌恭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印俱生契合: 介紹除無明暗本慧相莊嚴:修行大手印者必讀寶鑑!內文包含(藏、中、英)大手印,過去那若巴、梅迪日乃至瑪爾巴、密勒日巴祖師主要以口耳相傳,所寫口訣文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修行大手印者必讀寶鑑! 內文包含(藏、中、英) 大手印,過去那若巴、梅迪日乃至瑪爾 巴、密勒日巴祖師主要以口耳相傳,所寫口 訣文字不多,塔波拉傑在涅色瓦龍地方修持 三年,得到大印實相究竟之證量,為瑜珈士 曲永等些許弟子說法,而成為利他遍覆之大 印法主,自此之後,藏地所修之新舊譯密法 中,著名的「心性教授」很可能就是從此時 開始。此乃根據《口訣藏》之記載。 總之,大印俱生契合,是總集顯密典籍精華訣竅,是過去成就祖師們的足跡,一切 噶舉傳承,尤其是塔波噶舉之甚深法,乃至 尊岡波巴大師所貢獻之大印實修易行之法。 直貢噶舉法王推薦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一、前行四加行......................2 1.厭捨輪迴.......................6 2.上師瑜伽.......................8 3.百字明修誦....................16 4.曼達..........................18 二、正行二介紹.....................24 1.介紹本性......................26 1-1. 止.....................26 1-1-1. 有所依之止...........26 1-1-2. 無所依之止...........30 1-1-2-1. 緊.................30 1-1-2-2. 鬆.................32 1-2. 觀.....................34 2.介紹境相......................44 2-1. 介紹念頭為法身.........44 2-2. 介紹境相為法身........ 56 三、結行守護覺受之法............. 64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印俱生契合: 介紹除無明暗本慧相莊嚴
作者 / 勝者直貢巴覺巴吉天頌恭
簡介 / 大印俱生契合: 介紹除無明暗本慧相莊嚴:修行大手印者必讀寶鑑!內文包含(藏、中、英)大手印,過去那若巴、梅迪日乃至瑪爾巴、密勒日巴祖師主要以口耳相傳,所寫口訣文字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036436
ISBN10 / 9579036438
EAN / 9789579036436
誠品26碼 / 2682190211008
頁數 / 119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2X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言
我等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說《三摩地王經》時,月光童子從座中起,承諾於五濁惡時守護此經,釋尊亦為其摸頂授記:我涅槃後,北方有比丘名「醫師」,彼令佛教廣大興盛,死後於極樂淨土中名為「功德莊嚴世間界」,成佛名號為「無垢如來」。此語出自《悲華經》。醫師比丘塔波拉傑,又名至尊岡波巴索南仁欽,將阿底峽尊者所傳經教,與成就者帝洛巴,那若巴,梅迪日所傳實修加持之傳承,二合為一,在藏史上稱作「噶當大印二脈合流之訣竅」,開創了著名的塔波噶舉派。

大印乃了義末轉法輪之精髓,亦是出自般若波羅蜜多佛母之語,在《量等虛空續》、《本慧明點》、《不可思議續》皆有宣說,此《大印俱生契合》更是金剛持之化現者帝洛巴及薩惹哈等等祖師之《朵哈》道歌,大印印度原典,《成就七部》、《六類精華》、《不做意法類廿一部》等等典籍之精粹。

此法過去一直收錄在殊勝直貢噶舉派-龍樹第二・直貢覺巴吉天頌恭大師的《甚深法》中,由於過去不曾出版示人,甚至有為數不少的掌教大德,以為直貢派中僅有大印五具法,沒有大印俱生契合之教授。

大印,過去那若巴、梅迪日乃至瑪爾巴、米拉日巴祖師主要以口耳相傳,所寫口訣文字不多,塔波拉傑在涅色瓦龍地方修持三年,得到大印實相究竟之證量,為瑜珈士曲永等些許弟子說法,而成為利他遍覆之大印法主,自此之後,藏地所修之新舊譯密法中,著名的「心性教授」很可能就是從此時開始。此乃根據《口訣藏》之記載。

總之,大印俱生契合,是總集顯密典籍精華訣竅,是過去成就祖師們的足跡,一切噶舉傳承,尤其是塔波噶舉之甚深法,乃至尊岡波巴大師所貢獻之大印實修易行之法。

此《大印俱生契合》,由直貢噶舉派堪布貢覺丹佩譯成英文,譯師劉哲安譯成漢文,以藏漢英對照的方式,經台灣中華國際直貢噶舉佛學會出版,願此善行成為證得大印之因。

受直貢巴之名所加持者,直貢法王昆丘滇津昆桑赤列倫珠書寫於釋尊涅槃後2549年,藏曆木猴年氐宿月10 日賢時。

善哉!善哉!善哉!

譯者序
噶舉派的大手印(大印)有兩個源流:一是來自於帝洛巴祖師的恆河大手印;另一則是來自於阿底峽大師的俱生契合大手印。前者主要攝受利根者,需由師父尋得恰當時機,在引導的當下,即刻令弟子明心見性,說是頓悟法門亦可;後者主要攝受頓根者,強調循序漸進,次第圓滿自身條件之後,再入止觀法門,最後明心見性,說是漸悟法門亦無誤。本書所講之大手印,即是後者,是能令大多數學習者修習之後有所成效的漸悟法門。

在密勒日巴以前,西藏各派的大德們,皆稱瑪爾巴所開創的法脈為「大印傳承」,當時大印傳承這一脈的弟子,都是上上根器者。此派法要,若是下根者學習,只會學了個樣子,不能生起相應的了悟。然而自岡波巴大師開始,他把帝 洛巴至密勒日巴傳下的高深道理,融入到過去自己在噶當派所學到的佛法之中,沿用阿底峽尊者道次第的教授方式,使得人人不分根器高低,都能漸漸地達到最高成就。

工珠・元丹嘉措說:“岡波巴對於一般的弟子們,教授噶當道次第,以及冠上大印之名的顯宗禪定;對於不共的弟子教授傳自米拉上師、涉及方便道的密宗不共大印 ”(《知識總匯》p.265-266)。

在阿底峽尊者教授給貢巴瓦的大印法本中清楚記載:“俱生契合,是阿底峽賜予貢巴瓦極為甚深的口訣”(《噶當派孤本叢刊(1) 阿底峽卷》p.876)。

直貢派智者惹色・貢覺嘉措說:“塔波派塔波派的 " 俱生契合大印",在後世所有噶舉派的大印教材中,變成了傳承自至尊瑪爾巴與密勒日巴的法,大家在講歷史傳承時都是這樣說,但是真正情形就像塔波拉傑自己說的:我的大印是《寶性論》的意趣。這種說法也是噶當派的說法,所謂四瑜伽根本不是至尊瑪爾巴與密勒日巴的用詞,而是噶當派《俱生契合》的用詞,此為阿底峽尊者真正的本尊,他僅傳授給貢巴瓦一個人,貢巴瓦再傳授給甲淵達,甲淵達再傳授給至尊岡波巴,這是一個不被他人所熟知的甚深教授”。

正因為岡波巴沿用阿底峽道次第的教學方法,所以仍稱自己的傳承是阿底峽尊者法語的傳承(噶舉);這種情況就像種敦巴大師稱自己的傳承為阿底峽法語的教授(噶當)一般。因此,當瑪爾巴的大印傳承與阿底峽的噶當傳承,在岡波巴心中合而為一之後,其他的噶當傳承雖然還是叫做噶當派,但是大印傳承不再稱為大印派,而改稱為噶舉派了。

甚至,「噶舉」一詞,本來就是噶當派用語,也不是岡波巴新創的詞語。切噶巴格西・耶謝多傑(1101-1175) 文集第30頁,在講述自己噶當派的傳承時,寫著:“此為班智達或語傳( 噶舉) 怙主彌勒的傳承,所依教理是《維摩詰經》”。然後第31頁又接著說:此中語傳(噶舉)為出自怙主彌勒的傳承,無著阿闍黎得彌勒歡心”(《藏學論文一百八十》p.604)。從這點來看,在岡波巴以前,「噶舉」一詞就一直在噶當派裏使用著。所以若要說瑪爾巴的大印傳承,被吸納、融入到噶當派之中也不為過。

那麼恆河大手印與俱生契合大手印究竟有何異同?相同點是都是源自於釋迦牟尼佛,都是佛陀的究竟旨趣,即都是《三摩地王經》的旨趣。而差別處就在於教授的方法上。就像前文所提,格西・耶謝多傑說「噶舉出自彌勒的傳承」、岡波巴說「我的大印是《寶性論》的意趣」,這個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要讓廣大眾生都發菩提心的廣行派,其所攝受的對象必然不能僅侷限於少部分高端弟子,因此,一個能讓大眾易修易成的教授方法,就絕對不可或缺,道次第的教授即如此應運而生。

本書作者吉天頌恭,是直貢噶舉派的開派祖師,其上師為帕摩竹巴,帕摩竹巴之師為岡波巴大師。書中所講述的大印俱生契合,就是阿底峽尊者-貢巴瓦-甲淵達-岡波巴-帕摩竹巴-吉天頌恭一脈傳下的法要。

《噶當派源流》也指出吉天頌恭的教授之中含有相當多阿底峽尊者教授的傳承:“直貢法尊(吉天頌恭)特殊法中的見行二種傳承,更將阿底峽父子納入傳承之中;並主張三戒必須次第學,佛教外道以皈依做分別,業與果比氣脈等法更深奧,行持為戒寶,如是等等主張都是噶當作為不共的甚深法”《噶當派源流》p.47)。

因此,很多人疑惑為什麼修前行也算是修大手印,那是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清楚這裡所說的大手印,是帶有道次第教授方法的大手印,雖然最終的旨趣與瑪爾巴譯師、密勒日巴的大手印無分別,但是為了讓條件不夠的人達到明心見性前的標準,而準備了這些前行的功夫。說得再淺白一點,飯是要一口一口地吃才能吃飽,反而這種能讓大家都能吃飽飯的教授,對現在我們這一類根器的人更有用處。故吉天頌恭祖師說:“他人視為不深奧的前行,本宗視為深奧”。

西元2022年4月27日劉哲安寫於內地

無生普淨法界虛空中,
不止大悲千光廣大放,
能除眾生無明黑暗之,
正等上師聖眾我頂禮。
以此本來俱生之本慧,
實相如理清晰之介紹,
根據經續之中師教言,
利他心為引導當撰文。

1. 厭捨輪迴
觀修因果業力與死亡無常而生起強烈厭離心,過去已生皆已死,未來將生猶將死,現在活者亦必死,我將於今日或某日死亡,死時一切皆須棄捨,故一切所做發心勿短視近利,當念一切受苦有情不自知法身本貌,執著無我為我,無自性為有自性,甚為可悲可憐。如此觀修。

2. 為速得加持而修上師瑜伽
一切覺受與證量之根本為上師之加持,此加持又從自心之恭敬信解而生。《喜金剛二品續》說:「他人難詮之俱生,不在別處能取得,親近上師至時盡,由己福德而證知」。

《誓言莊嚴》亦說:「具相隨好之本尊,雖歷十萬劫觀修,不及剎那念師萬分一,近修唸誦達百萬,一次祈請師更善」。

如上所述,當為利益一切有情,而證得圓滿佛果,為此之故而祈請上師四身自性尊,明觀己為本尊,頭頂寶座蓮花日月墊上,根本上師顯現為如來金剛持之相,身具相好隨形好,微笑面容,意住各種定中,對己具歡喜心,如是觀修已,傳承祖師眾如雨降湖泊般融入上師心中,而觀上師為一切上師眾之總集尊,十方諸佛菩薩,一切本尊聖眾亦融入心間已,觀為一切如來總集身,繼以各種供養做供,不惜身與受用而敬獻,自心深處生起恭敬信解之敬愛。

口誦:
皈依上師佛寶。
祈請加持捨棄我執之心。
祈請加持心續生起無所求。
祈請加持頓悟無生本心。
祈請加持迷惑於自地得清淨。
祈請加持萬有顯現為法身。

如是祈請時,以上師諸佛總集身為所緣,從身、額、喉、心等處降下本慧甘露泉,入己梵穴,下降時,觀想無始以來一切惡業罪障與誓言敗損皆得清淨,上溢時,觀想無漏本慧甘露遍滿全身,身心充滿安樂。於四座中皆做此祈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修行大手印者必讀寶鑑!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