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 and Away: How Travel Can Change the World
作者 | Andrew Solomo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比遠方更遠: 走入個人與國族, 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 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繼《背離親緣》、《正午惡魔》,安德魯‧所羅門最新作品。《比遠方更遠》年代可溯及上 |
作者 | Andrew Solomo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比遠方更遠: 走入個人與國族, 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 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繼《背離親緣》、《正午惡魔》,安德魯‧所羅門最新作品。《比遠方更遠》年代可溯及上 |
內容簡介 旅遊讓人理解, 民主無法移植,自由及公民性都必須學習,方能獲致。 繼《背離親緣》、《正午惡魔》,安德魯‧所羅門最新作品。 走在變革邊緣,見證民主的崛起與消逝,重探不同社會對自由的定義。 ──── 「接受問題往往比執意解決更為明智。我曾想找出少數改變的事物有什麼共通模式——新的國界、民權和殘障人權的整體進步;許多不變的事物又有什麼樣的模式——無法帶來正義的選舉、權力腐化的傾向等等。而今我開始試著別那麼執著於規則,好好發問,慢點回答。」——安德魯・所羅門 ◇◇◇◇ 在《背離親緣》裡,臨床心理學家安德魯.所羅門讓我們看見接納異於我們的孩子有多難,以及接納可以如何發生。在《比遠方更遠》中 ,身兼報導者的他前往過去近三十年發生劇烈變革的地域,點出接納異己之難,以及此一艱難所透露的寶貴訊息。 薩爾曼‧魯西迪讚譽本書「絕非僅是『旅遊書寫』,而是一個真正到過世界的人為世界所畫的肖像」。書中集結了所羅門的旅遊報導,從1988年始,至2015年止,行遍7大洲,走訪22片異域,其中不乏當時極少人遊歷的中亞及非洲諸國。他之所以選擇報導這些遠方,有時出自純粹的熱情,有時則因為這些國家提供了深入報導的理由,從而使他更愛這些地方。藉由探訪異地,他也對自身內心與外在的異鄉做了最深沉的剖析。 書中報導的目的不盡相同,內容與角度也相當多元,除了對他停留較久的蘇聯/俄羅斯有深入描寫,也詳細報導台灣故宮博物院在1996年擬將國寶借展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引起的社會抗議,以及借展事件對美國及台灣的政治意涵,還有中國飽受政治管制的藝術,與相形之下更蓬勃發展的飲食文化。書中也深刻探索了南非在轉型正義多年後仍壁壘分明的種族階級,緬甸人民被高壓統治制約的心智,利比亞人對於部落的認同如何影響選舉,甚至不同國家的同志處境與政策等,還有些則是純粹的遊記,但每篇都是他對異地的第一手觀察。在他決定將這些型態各異的旅遊紀行收錄於一書時,除了盡量忠於最初的視角,也為大多數篇章增添後續報導,使得本書不僅記錄了過往的時代精神,更是一部在不同國族的藝術、文化、性別認同、政治轉型、民主化過程等框架之內,針對個人與集體的心理研究。 作者著迷於旅行,起初是出於好奇,後來則認為旅行有政治上的重要性,因為走出同溫層,就是改變的開始。旅行教人同理價值觀不一致的異族,學習成為矛盾的自己,並擺脫「世上只有一種最佳生存之道」的預設立場。由於他一生都對人類的復原力深感興趣,這驅動了他前往那些正經歷轉型陣痛的國家,他筆下的人們在歷經每一次變革時,無論是獨裁政權崛起,抑或民主四處開花,不管結局好壞,總是心懷強烈希望。他見證了那些信念,包括信念的黯然失色。 《比遠方更遠》年代可溯及上個世紀的冷戰,但核心關懷則與作者先前探討心理學和家庭動力的巨著一脈相承。不過,本書還捕捉了不同國族的歷史與社會動盪,反映出迥異於前作的心理。作者從個人的身分認同擴展至民族的身分認同,勾勒出不同族群的心理狀態,犀利之外,更難得的是不失悲憫。一如《背離親緣》,他在本書中盡其所能地貼近各種群體,而這樣的視角切換總能觸碰到人心的最深處,直探異中之同、同中之異,並涵容兩者。他讓我們看到,若人在飽覽世界後對人性能多上幾分深刻洞察,那必是來自對「差異」的體認與接納。 ◆ 跨領域專家學者‧一致推薦 ◆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 胡淑雯(作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葉 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 名家讚譽 ◆ 「這是一部美麗的作品,靈感來自對『離開』的熱情,以及對『家』的不確定。本書是對自由的頌揚,並提出極有價值的警惕:自由有時必須透過學習方能獲致。本書絕非僅是『旅遊書寫』,而是一個真正到過世界的人為世界所畫的肖像。」 ────薩爾曼.魯西迪
各界推薦 ◆跨領域專家學者‧一致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 胡淑雯(作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葉 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作者介紹 安德魯.所羅門2001年,他在經歷了長年憂鬱症之後,寫出《正午惡魔》這本憂鬱症專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隔年,他為了治療自己身為同志而在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傷害,展開為期十年的訪查和研究,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拜訪,寫成了《背離親緣》一書,一出版便震驚世界。本書並獲得美國國家書評獎。 他的演講被《Wired》雜誌列入十大必看TED演講,他也成了《紐約時報》年度暢銷作家、《紐約時報》與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百大好書作家。他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多發性節結硬化症協會「美好人生書獎」、全國精神疾病聯盟紐約分會的肯書獎、年度心理類書選、浪達文學獎,以及優質紙本書俱樂部新視野獎等十數獎項。 所羅門積極投入多項倡權運動,關注主題包含跨性別者的權益、精神健康、教育與藝術等。他四處演講,並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美國筆會中心理事會主席、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精神病學講師、耶魯大學貝克萊學院講師,同時也是耶魯大學精神病學系跨性別精神健康特別顧問、密西根大學憂鬱症中心主任以及冷泉港實驗室主任。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訪視委員會、憂鬱症與雙極情感疾患支援聯盟、紐約人類學院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成員。他獲頒生物精神醫學學會的人道獎,以及大腦與行為研究機構的生命貢獻獎。 所羅門擁有雙國籍,現與丈夫、兒女定居於紐約與倫敦兩地。林凱雄英、法文譯者,自由撰稿人。譯有《文學大數據》、《礫石與沙》等多種書籍。本書翻譯期間正值2020-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高峰,且世界多國情勢劇變,與書中報導所述相對照,令人為歷史之輪迴遞嬗慨嘆不已。本書陪伴譯者度過了兩次英格蘭lockdown管制,這段行動受限、精神卻隨所羅門先生遨遊四海的奇妙經歷,譯者永遠難忘。譯稿賜教與工作聯絡信箱:linsulaire.ft@gmail.com
產品目錄 來自四方的絮語 蘇聯——冬季色調 蘇聯——八月政變三日 俄羅斯——俄國青年的叛逆頹廢 中國——他們的諷刺、幽默(和藝術)或能拯救中國 南非——南非藝術家:隔離,與平等 美國——弗拉基的勝利 台灣——「不准動我們的國寶!」 台灣——各取其色的政治調色盤 土耳其——航向拜占庭 尚比亞——尚比亞魅力 柬埔寨——龍斐莉的三個步驟 蒙古——天寬地闊在蒙古 格陵蘭——發明對話 塞內加爾——裸浴公羊血,暢飲可樂,好不痛快! 阿富汗——塔利班之後的甦醒 日本——沒有圍牆的美術館 所羅門群島——所羅門之歌 盧安達——慘痛回憶之子 利比亞——火圈:利比亞來鴻 中國——吃在中國 中國——外顯華麗,以求內在平靜:乾隆皇帝的歸政花園 南極——南極探險 印尼——人人通手語的國度 巴西——希望之城:里約 迦納——與迦納總統同床?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的同志、猶太人、精神病患和吉普賽慈善組織 緬甸——緬甸的關鍵時刻 澳洲——汪洋迷失記 謝辭 注釋 參考書目
書名 / | 比遠方更遠: 走入個人與國族, 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 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 |
---|---|
作者 / | Andrew Solomon |
簡介 / | 比遠方更遠: 走入個人與國族, 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 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繼《背離親緣》、《正午惡魔》,安德魯‧所羅門最新作品。《比遠方更遠》年代可溯及上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562908 |
ISBN10 / | 9865562901 |
EAN / | 9789865562908 |
誠品26碼 / | 2682371019003 |
頁數 / | 52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2X3.3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來自四方的絮語(節錄)
有人大力強調觀光和旅行的差異。觀光客成群結隊移動,不論參觀何處都要拿來與老家比較,再用貶抑外人的結論自我安慰。旅人出發探險是為了親身體驗一個地方,不只是走馬看花。我的朋友費萊明‧尼可萊森(Flemming Nicolaisen)是格陵蘭的因紐特人,他在首次出國時來紐約找我時,似乎對自由女神像、大都會博物館或百老匯表演都不感興趣,反倒喜歡帶著我的狗在全城裡散上老長的步。他說:「從前你來格陵蘭的時候想看戰爭紀念碑嗎?或是努克的博物館?」我不得不承認,我當時最想要的是置身於虹光幻彩的冰天雪地中。費萊明指出,只要一棟世貿雙子星大樓(當時尚未崩塌)就能容納格陵蘭全部人口,他就想感受一下跟這麼多人在一起是什麼滋味。他是旅人,我卻為他安排了觀光客的行程。
原汁原味的體驗是旅人的終極目標,不過這事可遇而不可求。我在二十八歲那年與朋友泰考特‧坎普(Talcott Camp)做了一趟橫越波札那的公路之旅,我們沿著僅有的一條主要幹道行駛,不時得停車讓牛群通過。有一回我們早早就看到前方有牛群,卻不見牧牛人的蹤影,車開近以後才發現那是一群大象。之前我們已經在一望無際的保留區見過象群,也就是大象的「自然棲息地」,可是在國家公園的法定範圍內當個付費觀察野生動物的觀光客,讓這場相遇感覺有點取巧。在官方畫定的疆界外與這些動物不期而遇,那種扣人心弦的經驗是無可比擬的。其中一隻大象擋住了路,我們只好停下,一坐就是將近一小時。落日低垂,在這群厚皮動物身上灑滿粉紅色光線。我在十幾個非洲和亞洲國家看過大象,卻從未有過這種天啟般的感受。
兩年後,我與父親去波羅的海諸國旅行,在立陶宛參觀了一間占地很小的博物館,建館宗旨是紀念在維爾紐斯滅絕的猶太族群。全部四間展覽室除了我們,只有兩個包著頭巾的東歐老婦人半睡半醒地坐在塑膠椅上,我們猜想她們不是守衛就是清潔工。納粹的政治宣傳把蘇聯併吞立陶宛怪在猶太人頭上,九十%的猶太人在本地政府積極配合下遭到屠殺,企圖協助猶太鄰居的立陶宛人也難逃一死。進入勞改營的立陶宛猶太人相形之下很少,不過館內還是有一塊展示板介紹營區的景況,並且提到羸弱的勞改者會唱一首歌為自己打氣。我那熱愛音樂的父親對這首歌評了幾句,我則朗聲說不知那曲調聽來如何。話才說完,一縷細弱的歌聲從角落升起。我們沒想過那位老婦人可能懂英文,更沒想到她可能是猶太人,不過她在現場唱起那首勞改營的歌曲,也讓我們發現她既是展覽室的看守人,也是收藏品。她唱完後,我們想跟她聊聊,不過她退縮回一副只諳母語的模樣,似乎聽不懂我們的問題。她也是沒別的地方可去的人,不過她存活了下來。
簡陋卻不原汁原味是很容易做到的,但一害怕純樸,就幾乎不可能原汁原味。約翰‧羅斯金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評論大家,曾經抱怨火車旅行的高效率抹煞了旅途的樂趣。他寫道:「我們僅僅是被『送往』某處,跟變成包裹沒太大差別。」我花了一段時間才學會欣賞旅途中的不適。起初,我喜歡擁有冒險經歷勝過冒險的當下,但後來逐漸體會到旅行若不開心順遂,就會有軼事可說,最終我對兩種結果都坦然接受。我在兒時享受過舒適的旅行,隨著年齡漸長,卻學會了降低對旅行的物質期待,也發現所謂享受是個很容易改變的概念。我去瓜地馬拉市撰寫幫派生活報導的時候,有一天進入貧窮的里蒙納達區(La Limonada),一位長者帶著一群山羊向我們走來。帶我參觀的幫派青少年問我:「你口渴嗎?」我說我渴,於是那個牧羊人現場把一頭山羊的奶擠進大紙杯裡遞給我,那是我享用過最美味的飲料。
如果我們不想得知世人為何對美國又愛又恨,最好是待在家裡為妙。我在旅居海外時仍是個愛國的美國人,卻也目睹我的國家表現得有失尊嚴、同理心和智慧。如果沒去過外來移民中心和難民營,你無法完全理解美國如何辱罵外來移民。如果沒有待過以合理槍枝法規限制暴力犯罪的國家(其實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你無法了解美國步槍協會的專橫是多麼不尋常。在見識到邁向經濟正義的社會之前,你看不出美國的社會流動是如何陷入停滯。旅行是一組矯正鏡片,幫助我們看清地球上模糊的現實。有人問E‧M‧佛斯特當初寫《印度之旅》花了多少時間,他的回答是,問題不在時間,而是地點。他解釋道,住在印度的時候寫不出來,「我離開後,就能動筆了。」
有時,這些新觀點令人難以下嚥,但幾乎都對人有助益。英國作家山繆‧詹森曾寫道:「所有旅行都有其好處,如果旅客去了更好的國家,或許會學著改善自己的國家,如果命運安排他去了較差的國家,他或許會學著樂在其中。」起初我旅行是出於好奇,後來則認為旅行有其政治上的重要性,鼓勵國民旅行,或許跟鼓勵就學、環保或全民節約同等重要。我回想起中學那次去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巡迴演唱,當時我所目睹的現實是如此顯而易見,儘管那與大多數的新聞報導相抵觸。沒有與一個地方相會,無法了解那裡有怎樣的差異性。假使我們規定所有年輕人都必須在其他國家待上兩個星期,世上三分之二的外交問題應該都能迎刃而解。去哪個國家、在那段期間做些什麼都無所謂,他們要做的,只是接受其他地方的存在,並且認知到那裡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現象普世皆然,有些則隨文化而異。
相對寬鬆的移民政策也能達到相同目的。沒有外人的觀察,你無法了解自己的國家,來自他方的人有助你重新想像自己的問題,而這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我們不只能藉由出外旅行來理解問題,接納旅行到我們國家的人也可以。讓別人自由地從家鄉來到我國,跟我們從家鄉自由地前往海外一樣值得。不論是愛、工作或美好前景,都不是零和遊戲,有福同享會更有福。與他者相遇或身為他者,都能讓我們釐清自己的界限。身分認同既有偶然性,也有相互性。
我的祖先蒙受了反猶主義帶來的苦難,但不同於在納粹大屠殺中喪生的猶太人,他們有別的地方可去,那個地方就是美國。我祖母的父母都生於俄羅斯,在她出生前就來到紐約。我祖父生於羅馬尼亞,一路歷盡艱辛才來到美國。我外祖母來自波蘭,外祖父的父母則分別出身於維也納和烏克蘭。要是沒有如此開放的移民機會,我這個人絕不會存在。反之,他們也協助維持蓬勃的美國文化。我的祖先為追尋自由而橫越大西洋,而自由也是美國補貼最重的出口品。在我走訪過顯然不如母國自由的地方以後,不只更深入認識了美國的自由,也領悟到我的生活並沒有我動輒以為的那麼自由。自由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概念,且必然涉及一個選項:選擇遵循嚴苛的意識形態。大體而言,我支持的與其說是自由,不如說是自由主義。專制壓迫的社會擁有我們無從知道的自由,塑造出這類自由的,是缺乏選擇,是在權利被剝奪的情況下仍得為了尊嚴而戰。當中國知識分子告訴我天安門屠殺帶來的好處,巴基斯坦女性訴說穿戴頭巾(hijab)的自豪,古巴人熱烈擁戴他們的獨裁政權,我都不由得重新思索我對自決的反射性熱忱。人在自由的社會裡擁有實現抱負的機會,在不自由的社會無此選擇,而這往往使人轉向更異想天開的抱負。一九八○年代,我在莫斯科與一個自稱「紙上建築師」的團體變得很熟。他們心知即使蘇聯官僚鬆綁,也不會有材料供他們打造符合設計規格的作品,於是運用建築訓練駕馭想像力,設計了諸如巴別塔這樣的建築,或是提出整座城市的規畫,以及海上漂浮劇院的結構。他們的創意能量狂放不羈,但他們終歸是建築師,儘管論述新奇又很概念論,使用的仍是建築的基本文法。受限於物質材料的西方建築師,反倒從未有人如此自由地思考。
自由鮮少與停滯相關,而是在巨變的時代快速迸發。自由的要素之一是樂觀,樂觀必然使人相信未來或許會好過現況。改變往往令人陶醉,改變往往一敗塗地,改變也往往在激起一陣狂瀾後消散無蹤,無法實現。民主化需要全體成員承擔決策的部分責任,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想法在想像中很有吸引力,到真正投票時就使人卻步了。我曾在緬甸訪問身兼作家和醫師的社運人士馬蒂妲小姐(Ma Thida),她在十八個月後來訪紐約,並表示緬甸不只政府需要變革(可能很快就會發生),人民被高壓統治制約的心智也需要改變,而後者可能得花上一整個世代的時間,這項領悟令她大受衝擊。我見證了人如何驟然獲得自由,同時也看到這種轉變是多麼美妙而艱難。贏得自由之後,必然得學習如何活得自由,用童妮‧莫里森的話來說,你必須「宣稱擁有解放後的自我」。許多西方人以為民主是所有人的基本偏好,一旦移除障礙,民主自然就會萌芽(在伊拉克,小布希與布萊爾似乎就是基於這個假設行事)。證據並不支持這種投射心理。
自由必須先學習再付諸實踐。二○○二年二月,我在阿富汗,我的朋友瑪拉‧魯茲卡(Marla Ruzicka)安排我與三名受過教育、思想開明的女性訪談。 她們身穿罩袍,在抵達後很快就脫掉了,不過我納悶的是她們一開始又何必這麼穿。當時塔利班政權已經垮台,法律不再約束她們的衣著。第一名女性說:「我從前一直以為,等到改朝換代我就會擺脫這東西,現在卻害怕改變還沒底定。如果我沒穿罩袍出門,結果塔利班重新執政,我可能會被人用石頭砸死。」第二個人說:「我想放棄穿罩袍,可是社會的標準還沒變,如果我不這麼穿,出門後被強暴了,別人會說這要怪我自己。」第三名女性說:「我恨這種衣服,從前也一直以為塔利班一滾蛋我就會立刻丟了。可是你會漸漸習慣當隱形人,這種狀態定義了你,想到會再次被看見也就感到極端緊張。」個人必須先歷經重重改變,社會的改變才會隨之發生。
令人歡欣的轉變一波波湧現,隨後又陷入驚恐,這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一個文化與其歷史的關係往往反映出公民的自主感。歷史對某些文化來說,主要是曾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對另一些文化而言則是他們自己做過的事。人民如何理解古今的關聯,往往比史事的時序來得重要。革命既可能代表某項悠久傳統的完整實踐,同時也可能代表與傳統的決裂。民主到來時常伴隨著狂歡的氣息,這有部分是因為民主本身,但有部分只是因為民主的到來。阿拉伯之春令政變國家的國內外民眾都欣喜不已,許多見證變革的人誤以為未來無論如何一定都勝於以往。
人人幾乎都會畏懼個人層級的極端轉變,同時卻又在廣大同胞的陪伴下對變革充滿熱烈盼望,兩者毫不衝突。即將發生變革的社會將短暫愛上自己,我很容易為這浪漫的一刻動容。史達林登上大位時,我曾聽某些人訴說他們感受到的強烈希望,後來史達林過世,同一群人也告訴我他們感受到希望。我也聽過另一些人訴說著他們在文革發端感受到的希望,以及在文革結束時所生的希望。堅信改變可能發生,是希望的表現。曾有許多社會為此奮力一搏,有些確實改善了境況,另一些則沒有。俄國平民在二十一世紀的生活要比從前解放農奴時來得更好,但離富足還很遙遠。阿富汗仍是一團混亂。伊拉克和敘利亞從表面解放向下沉淪至險惡動盪的局面。從未到過利比亞的人,無法了解該國過去在格達費的統治下遠比現在更為糟糕,不過要說他們當前的情勢不算悲慘,也是牽強。
然而,強大的暴政有時仍會垮台。南非雖然有過諸般劣跡,種族隔離制的廢除仍使世界對正道重燃信心。鄧小平上台後,中國人民的生活即使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也已有所改善。希望是政治生活裡規律響起的鳴鐘,美國人每隔四年就會沉浸在這樣的鐘聲裡,在此時刻,許多人以為我們在投票站歷時一分鐘的自決行動或能扭轉歷史。英國作家華特‧佩特認為人生的目標在於體驗,而非體驗的成果。據說周恩來曾表示要論斷法國大革命的功過仍為時太早。不過,法國大革命不只是通往新秩序的路徑,本身也是重大事件。即使轉變本身所許下的承諾從未兌現,轉變發生的當下也可以很寶貴。我這輩子都對人類的復原力深感興趣,這份興趣常驅使我前往正經歷轉型陣痛的地方。隨著時移事往,我的懷疑也比過去強烈,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看似更好的改變往往適得其反,重大進步有時與悲劇並行發生。儘管如此,煥然一新與重生的感受是如此重要,即使降臨在長期動盪不明的社會也是一樣。再者,改變往往不是滴水穿石的成果,而是一次次錯誤起步的迅速發展所致,唯有經歷兩次、三次,甚或十次的出師不利,累積成為突破,轉變才會到來。
改變倒是會立即勾起懷舊情緒。更好的現在無法抹滅不完美的過去,然而沒有任何過去缺乏絕美的成分。能夠記住逝去的身分卻又活在當下,是真正的大勇。一九九三年,莫斯科的一個朋友帶我去見她認識的一位老婦人。我們爬了七層狹窄的樓梯才抵達她陰暗而局促的公寓。她向我娓娓道來在聖彼得堡一座宮殿裡成長的經歷。她的舊識幾乎全死於一九一七年革命,後來她的丈夫也在古拉格勞改營裡死於苦役。她設法保留唯一一件貴族出身的紀念品:杯身幾近透明的「皇家瓷器廠」(Imperial Porcelain)茶杯,上面手繪著細膩的田園景致。因為我是貴賓,所以她拿出這只杯子請我喝茶。我身體狀況再好也常常手抖,卻得捧著一個代表消逝人生的脆弱象徵,我這輩子從沒有這麼不想碰一件東西過。我那個早已熟知老婦人故事的朋友說:「誰知道呢?或許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又能過上那種日子了。」老婦人聽了只是哈哈一笑,「再也沒有人會過那種日子了。」她說,並且催我們再多吃點她依照沙皇宮廷食譜烤的蛋糕,食材是她連排了四天隊才買到的。那塊蛋糕和那只茶杯正說明了:她在倖存的人生中展現出怎樣莫大的勇氣,這些與她昔日身分最後的連結,又蘊含了怎樣豐沛的熱情。她對往日並未特別留戀,不過恰如多數老人家對青春會有的感懷。
這本書裡的故事都來自過去,述及的夢想雖然有些實現了,但也有些以幻滅告終。收錄的報導記述了特定時期的特定地域,寫作時並沒有其他意圖在驅動。即使有些篇章寫得特別深入,也不代表我精通當地的一切。我在俄羅斯待過相當時間,也經常在中國旅行,不過我在阿富汗只停留不到兩週,利比亞則是六週。我在行程前後和停留期間都做了大量研究,也與結識到的許多人保持聯繫,不過我的觀察意見是基於較為廣泛的累積而非深度專精的知識。我的程度無法與漢學家、克里姆林宮事務專家,或是非洲文化研究者相提並論。我的藝文報導偏向描寫藝術家勝於作品。能欣然接受複雜的人,最能把複雜的故事說得精彩,而藝術迫使創作者深入了解社會的歧異性和緊張局勢。這些報導在很多方面而言都偏向心理研究,而非政治研究,與其說是政策分析,不如說是為過往的時代精神留下紀錄。我只是雜學者和人生經驗的收藏家,而且有著古怪的收藏眼光。
重讀個人的作品集是令人謙卑的體驗,不時也教人懊惱。這些報導既反映不斷變化發展的世界,也反映我個人的變化與發展,而我也抗拒了內心的衝動,不為了符合我現今的看法與感知而去編修這些作品。它們是我從前寫的東西,現在的我不會那樣下筆了。如果年華老去令人惆悵,曾經青澀同樣教人尷尬。看到自己當初做過什麼如今不會做的事情,總令人驚嚇。最初我傲慢地以為國家或個人問題終能解決,但我後來轉而開始相信,接受問題往往比執意解決更為明智。我曾想找出少數改變的事物有什麼共通模式——新的國界、民權和殘障人權的整體進步,而許多不變的事物又有什麼樣的模式——無法帶來正義的選舉、權力腐化的傾向等等。而今我開始試著別那麼執著於規則,好好發問、慢點回答。我不像從前那樣肯定大破大立的革命,但仍然相信漸進改良的進步。話又說回來,當年促使我探究其他文化的動力,正是如今顯得天真的信念。
最佳賣點 : 旅遊讓人理解,
民主無法移植,自由及公民性都必須學習,方能獲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