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仰碰上青春期: 陪伴孩子勇敢跨出責任與愛的生命步伐 | 誠品線上

Wenn der Glaube in die Pubertät kommt

作者 Albert Biesinger/ Werner Tzscheetzsch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當信仰碰上青春期: 陪伴孩子勇敢跨出責任與愛的生命步伐:青春期是一個轉變的階段,不只對青少年孩子,對父母亦是如此。青少年孩子們開始對孩童時期的信仰產生疑惑。父母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青春期是一個轉變的階段,不只對青少年孩子,對父母亦是如此。青少年孩子們開始對孩童時期的信仰產生疑惑。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德國當代知名的兩位宗教教育家比辛格教授和茨歇屈教授合力撰寫這本書,身為人父的兩位作者要告訴父母及關心青少年孩子的大人們,因著青春期所會帶來的改變;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現在的年輕人身處在什麼樣的社會,以及他們所體驗到的世界。他們提出一些建議,讓父母知道如何將孩子的青春期理解並且塑造成雙方信仰的發展契機;但希望父母不要把它當成成功的全方位宗教教育的萬靈丹,而是做為激發父母及青少年孩子對話的動力。期許父母能把握機會,「讓你的孩子看到你是怎麼樣的人,在那當中,他們也會看到你的信仰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艾伯特.比辛格(Albert Biesinger)生於1948年,神學博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宗教教育、宣道學與成人教育領域的教授 。於2001年成立了「在家庭中建立與上帝的關係基金會」,協助教會、學校、托兒所及研究單位,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促進並強化家庭中的信仰教育。維爾訥.茨歇屈(Werner Tzscheetzsch)生於1950年,德國弗萊堡大學宗教教育與教理講授學教授。致力於教會青少年工作與宗教教育,這也是他眾多著作的寫作重點。■譯者簡介范瑞薇陳惠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給台灣讀者的話 序言:邀你進行一趟時間之旅及關於本書的閱讀 為人父母的一趟時間之旅―回到自己的青春期‧ 本書的序言 PART 1 青春期:成長與發展 寫在前面 1. 青春期:不只是賀爾蒙的問題而已 延伸閱讀:青春期是大腦重新建構的時期 2. 所謂「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夢想有個完美的青少年孩子‧ 每個孩子身上都帶著一個上帝的信息‧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怎麼會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從靈性的角度看「不完美」‧ 面對發展障礙及限制‧「如果當時你們多給我一些壓力,現在我就能讀我喜歡的科系了。」‧ 切合實際且有品質的關注 3. 青春期孩子的信仰 父母如何面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根本變化‧ 對雙方來說都是困難的‧ 具體的任務:讓更多的摩擦繼續存在‧ 身為父母,你不需要是「萬事通」‧ 團體的支持 延伸閱讀:青少年如何思考與感受宗教信仰 Shell 石油公司委託學者進行的青少年調查(Shell-Jugendstudie) 參加禮拜‧ 禱告‧ 相信人死後的生命‧ 從小進行宗教教育? 延伸閱讀:信仰與心理發展 4. 禮拜天不再去教會…… 兒童期的美好經驗‧ 教會團體還需要再補強‧ 發展青少年固定聚會 延伸閱讀:信仰與現代理性我們的社會篤信宗教嗎? 5. 在懷疑中尋求上帝 青春期就是兒童期信仰成長的時候‧ 勇敢走進青春期 PART 2 在一個多元世界裡的定向能力 寫在前面 6. 青少年所面對的多元性與制約 在各式各樣的選擇中找到自己的路‧「以及」這個魔咒 7. 體驗社會(Erlebnisgesellschaft)或是「體驗人生」 宗教方面的感受很重要‧ 渴望親身經歷‧ 愈來愈多的自由時間 8. 消費者的社會或是時尚、品牌和金錢 作者:克雷梅爾(Michael Krämer) 「購物」已經被時尚化成一種冒險行動‧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人際關係使「價值觀」具有生命力‧ 練習如何處理購物與消費 9. 身體崇拜―直到年老都要保持年輕活力 永保年輕‧ 外界賦予的標準 10. 性別角色:成為男人―成為女人 世代衝突已不復見‧ 不安的父母‧ 性別角色的學習‧ 典型的行為方式‧ 女性的上帝和男性的上帝 11. 青春期與性的發展 作者:克雷梅爾、比辛格 一些實例‧ 在親疏距離之間取得平衡 12. 學校問題不斷 學校型塑了日常生活‧ 教育就是符合人性的尺度‧ 父母仍然責任重大‧ 宗教課 13. 陷入危機的青春期孩子 作者:卡茲(Lothar Katz) 青春期孩子的危機―在退卻和出發之間‧ 我感覺我很老,我很痛苦! ‧ 圖畫說出夢想和困境‧ 父母無須是個治療師 PART 3 父母的信仰:轉變與發現 寫在前面 14. 父母需要心靈的力量 超越一切‧ 什麼都不會消失 15. 信仰宗派分歧的家庭─信仰宗派結合的家庭 信仰宗派,一種挑戰與機會‧ 陪伴孩子走信仰之路 16. 信仰認知是不斷在改變的 在一個多元世界裡的信仰認知發展‧ 宗教儀式、習慣與敬拜的姿勢‧父母的信仰也要繼續發展 17. 犯錯─和解 脫離惡性循環‧ 對正義的敏感度 思考加油站:家庭的宗教生活─回顧青少年時期 作者:畢爾克(Markus Birke) 今日26 歲的我回顧當時‧ 宗教課程對我有何意義? ‧ 團契、青少年以及青少年事工‧ 那時的團契聚會都在做什麼? PART 4 信仰的考驗:重大的課題 寫在前面 18. 上帝─他是誰?生活中與聖經中的上帝形像 上帝形像的源頭來自聖經‧ 改變中的上帝形像‧ 如同父母般的上帝‧上帝指名呼喚我們‧ 站在軟弱者的一方‧「我們在天上的父」‧ 耶利哥城的奇蹟‧ 上帝形像的多樣性 19. 慈悲的上帝與世界的苦難 急轉直下,而至耗竭 20. 死後會怎麼樣?是永遠的救贖嗎? 學生對復活的看法‧ 一個信仰信念‧ 復活 21. 感受的時刻─感受上帝,學習談及信仰 宗教信仰上的溝通需要空間‧ 面對信仰的禁忌話題 結語:經驗與想法分享─要如何付諸行動

商品規格

書名 / 當信仰碰上青春期: 陪伴孩子勇敢跨出責任與愛的生命步伐
作者 / Albert Biesinger Werner Tzscheetzsch
簡介 / 當信仰碰上青春期: 陪伴孩子勇敢跨出責任與愛的生命步伐:青春期是一個轉變的階段,不只對青少年孩子,對父母亦是如此。青少年孩子們開始對孩童時期的信仰產生疑惑。父母應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175340
ISBN10 / 9869175341
EAN / 9789869175340
誠品26碼 / 2681199433008
頁數 / 19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